段時間玩VMware虛擬機的小伙伴可以說是真的挺多的,但這也出現了不少的問題:不知道怎么把文件從主機傳輸到虛擬機上的系統文件夾。
一般咱們使用的系統都是Windows,所以按照這個邏輯,可以給主機的Windows系統設置一個共享文件夾,然后在子系統上打開對應的共享文件夾就可以訪問對應的數據。
這樣,基本上就能在虛擬機和主機之間互傳文件,這個方法可真是nice。
但是如果要簡單的設置方法,其實也是有的。
打開VMware虛擬機軟件,然后點擊到對應需要設置共享文件夾的虛擬機系統:
系統不要開機,點擊【編輯虛擬機設置】
接著點擊【選項】,找到【共享文件夾】
把共享文件夾設置為【總是啟用】,建議勾選【在Windows客戶機中映射為網絡驅動器】
然后點擊【添加】-【下一步】
點擊【瀏覽】,設置一個主機路徑(共享文件夾的路徑)。然后【下一步】
這里有兩個選項:【啟用此共享】或【只讀】
如果當前的虛擬機可能有一些高危操作(比如瀏覽某些木馬病毒網頁),或者開發xxx軟件(自己意會),則選擇【只讀】,確保某些高危操作不會影響到主機系統。
選擇好了之后,點擊【完成】,再點擊【確定】
這樣,共享文件夾就設置完成了。可以直接開機看看。
如果勾選了【在Windows客戶機中映射為網絡驅動器】,則共享文件夾會在虛擬機的【此電腦】里加載。
如果沒有勾選【在Windows客戶機中映射為網絡驅動器】,則共享文件夾位置是在【此電腦】-【網絡】-【VMware-host】
如果設置了共享文件夾之后,系統沒有正常顯示出來,則可能是虛擬機系統下沒有安裝VMware Tools軟件。(這個小白沒有測試,請小伙伴們自行嘗試哦)
有小伙伴問:可以直接在VMware軟件上設置共享文件夾路徑,為什么不直接弄,反而要在主機Windows系統上設置共享文件夾呢?
只用一個虛擬機的小伙伴用VMware設置共享文件夾會方便一些,畢竟只需要設置一次。
對于經常測試不同類型系統在虛擬機下的實際情況,則會經常安裝不同類型的系統,那安裝十次系統,就要設置十次共享路徑。如果這時候主機Windows開啟共享文件夾設置,則不需要再手動設置了。
而且主機Windows系統設置了共享文件夾之后,其他實體機也可以通過網絡直接訪問到對應文件夾,這時候如果測試多套系統,或者在不同實體機上測試不同系統,那Windows設置共享文件夾就會顯得更方便。
果擔心惡意軟件對電腦造成損害,或是擔心重要信息被竊取,抑或測試不同平臺的兼容性,那么你的電腦就需要獲得“金蟬脫殼”的技能,這就是虛擬機。
虛擬機(VirtualMachine)是通過虛擬化技術在一臺物理計算機上創建出來的虛擬計算機環境。這個虛擬計算機各自擁有獨立的CMOS、硬盤、操作系統等,能夠像真實計算機一樣進行各種操作。
虛擬化技術將物理計算機的硬件資源(如CPU、內存、硬盤、網卡等)虛擬化為多個虛擬硬件資源,每個虛擬機都可以獨立地使用這些資源,而彼此之間互不干擾。也就是說,每個虛擬機都可以運行不同的操作系統和應用程序,實現將一臺電腦“偽裝”成多臺電腦。
其實從名字上也可以看出來,虛擬機就是在電腦上構建的一個虛擬的環境,而且由于其系統和文件都是獨立的,所以特別適合有風險的場景和測試場景。
虛擬機常用的使用場景包括:提供獨立的運行環境,可以有效地隔離不同的應用程序,防止它們之間的相互干擾和潛在的安全風險。提供跨平臺的執行環境,使得開發者可以在不同操作系統和硬件平臺上編寫和測試程序。另外,虛擬機可以輕松地創建、復制、刪除,使用起來也非常方便。
當然,虛擬機也有一定的局限,首先是硬件要求較高,運行多個虛擬機需要較高的CPU、內存和硬盤資源。另外,虛擬化層會增加一定的系統開銷,影響任務的執行速度。當然,虛擬機的配置和管理相對復雜,需要有一定的電腦知識。
如果你對虛擬機有需求,那么使用起來也并不難,虛擬機的安裝和使用和軟件一樣,下載安裝即可。常見的虛擬機軟件有VMware、Oracle VirtualBox、Microsoft Hyper-V等,都提供了創建和運行虛擬機所需的工具和功能。
在安裝完成之后,就可以像使用普通電腦一樣使用虛擬機了。我們可以在其中安裝和使用應用程序,也可以對虛擬機進行快照、克隆、遷移等操作。最后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在使用虛擬機前先做好設置,避免自動恢復或硬盤的非永久寫入導致虛擬機的軟件或文件丟失,如果有重要數據也要定期備份。
(8919103)
需在不同位置使用虛擬機,故將virtualBox 和VMs文件包拷入U盤。導入步驟如下:
控制/注冊->找到VMs中vbox文件->啟動。
1.打開virtualBox,控制->注冊。單擊打開。
打開virtualBox界面
2.默認位置里面沒有vbox文件,需手動找到已安裝的vbox文件所在位置(U盤里VMs里面拷入的文件)。
3.單擊啟動,即可運行導入的系統。
導入成功后的界面
4.可以對虛擬機進行的系統等參數進行設置
設置系統啟動順序
5.設置占用資源
處理器資源設置
以后,會根據需要對CentOS進行講解,請給予關注,感謝
注:VirtualBox是一款免費的開源虛擬機,它簡單易用,支持Windows、Linux和Mac系統主機。
安裝virtualBox時,可以對網絡模式和虛擬機參數進行設置,具體如下:
1、NAT模式:最簡單的實現虛擬機上網的方式,無需配置,默認選擇即可接入網絡。虛擬機訪問網絡的所有數據都是由主機提供的,訪問速度較慢,和主機之間不能互相訪問。
2、Bridged Adapter模式:即網橋模式,可以為虛擬機模擬出一個獨立的網卡,有獨立的IP地址,所有網絡功能和主機一樣,并且能夠互相訪問,實現文件的傳遞和共享。
3、Internal模式:即內網模式,虛擬機與外網完全斷開,只實現虛擬機與虛擬機之間的內部網絡模式,和主機之間不能互相訪問,就相當于虛擬機之間架設了一個獨立的局域網。
4、Host-only Adapter模式:即主機模式,是所有接入模式中最復雜的一種,需要有比較扎實的網絡基礎知識才行。前面幾種模式所實現的功能,通過虛擬機及網卡的設置都可以被實現。
1、虛擬機名稱和系統類型:為將要創建的虛擬機命名,要求是唯一的標識,用來區分該虛擬機硬件配置、操作系統、軟件等數據。并選擇將要安裝的操作系統類型和版本,以便VirtualBox自動配置合適的硬件環境;
2、內存:指定虛擬機可用內存大小,系統會自動分配,也可自行設置;
3、虛擬硬盤:選擇一個虛擬硬盤作為主硬盤,也可以新建一個,第一次創建,默認即可。如果是選擇新建,將進入硬盤類型選擇界面(VDI:VirtualBox的格式,VMDK:VM虛擬機的格式,VHD:微軟VirtualPC虛擬機的格式,HDD:Parallels虛擬機的格式),默認選擇VDI即可。
4、硬盤存儲類型:分為動態擴展和固定大小兩種,其中動態擴展類型最初只需占用非常小的物理硬盤空間,然后根據虛擬機的實際需求動態分配,固定大小類型就是建立時就分配指定的大小給虛擬機使用。后者在性能上有一定優勢,但建立時間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