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碰傳技術充分利用了NFC的便利性,打通Android與Windows、智能手機與筆記本電腦之間的系統和硬件壁壘,使文件傳輸、錄屏、以及不同設備間的文字/圖片Copy變得簡單好用。這也是華為在PC功能創新方面,對業界最大的貢獻之一。
那么一碰傳技術發展至今包含了哪些具體功能呢?今天我們來簡單總結一下:
首先就是傳輸功能:圖片、視頻、TXT、Word等一碰即可實現手機與電腦之間的傳輸;
圖片傳輸
其次是一碰傳2.0中加入的一碰錄屏和共享剪貼板功能,善加利用可以獲得非常好的使用體驗。
一碰錄屏
共享剪貼板
而隨著一碰傳技術的不斷完善和發展,手機版本在EMUI10.0及以上版本和華為電腦管家10.0.2.99及以上版本升級中,華為又帶來了一項全新的,堪稱革命性的交互技術——多屏協同。
多屏協同
簡而言之,多屏協同就是允許用戶用電腦去控制手機屏幕上的應用,以及實現各種操作,讓電腦和手機之間存在一種“我中有你”的狀態。
通過華為多屏協同,可以將華為手機上未處理完的文檔,未看完的視頻,未結束的微信聊天完美接續到筆記本上繼續瀏覽或處理,無需擔心突然的手機來電而造成文件、視頻進程等中斷或丟失。由此,可衍生出很多此前難以想象的“風騷”操作。
實現多屏協同的方式很簡單,滿足手機和電腦管家的版本需求,打開手機NFC功能,對著華為MateBook D 14的華為一碰傳標簽,分別在手機和MateBook上雙向確認,即可將手機與電腦連接,之后就可以進入多屏協同狀態。在此之后,你可以通過電腦控制你手機上的應用,并且實現兩個設備之間數據、文檔、應用等方面的無縫交互。
其實從一碰傳技術的發展來看,華為近年來除了注重產品創新之外,也格外注重將自家產品融入到一個生態圈里,這與蘋果的做法類似。不過相比蘋果招牌式的AirDrop,華為一碰傳技術在體驗上要好很多。
外門頭發光字招牌首先要考慮以下幾個因素:防水、防曬、抗腐蝕。今天要和大家介紹的這兩款vivo戶外門頭發光字分別是vivo金屬包邊字和vivo無邊字,兩者都具備戶外使用的條件,兩者的戶外耐候性能相當,無邊字的外觀效果更為美觀,但一般不適合做大跨度的門頭招牌,vivo金屬包邊字的口邊設計能穩固套牢發光字面板,更適合制做大跨度的vivo門頭招牌,兩者各有特色。
一、vivo金屬包邊字
vivo金屬包邊字采用扣邊設計,扣邊能將大跨度的發光字面板套牢,這一點彌補了vivo無邊字的缺陷,該種金屬包邊字可制作較大跨度的門頭,vivo金屬包邊字面板與金屬內套字殼用玻璃膠與pvc條密封,內置防水led模組,發光字的防水性能優越,發光字啊在戶外經受大雨的侵蝕發光效果不受影響,亞克力面板抗紫外線,金屬烤漆邊框耐腐蝕,vivo平面發光字應用于vivo戶外門頭招牌裝飾
二、vivo無邊字發光招牌
vivo無邊字無扣邊設計,發光面積大,亮光效果與樹脂字相近,無包邊設計較比vivo金屬包邊顯然更為時尚,vivo無邊字又可分為鋁邊無邊字與不銹鋼無邊字,鋁邊適合做規格較小的字體,不銹鋼承受力大,適合做大尺寸的無邊字,不過,不過無邊字不適合做尺寸超過一米的發光字體,對于一些尺寸較小的vivo門頭招牌,選擇vivo無邊字會比vivo金屬包邊字更為美觀。
其實vivo金屬包邊字和vivo無邊字也不單單只適用于戶外vivo門店,室內vivo門頭也有應用,vivo無邊字還有應用在產品專柜、室內包柱裝飾、手機軟膜燈箱的門楣發光字等地方,不管現在大部分都已經背注塑字代替了。
C行業無疑已經遇到了瓶頸,從2011年至今,它已經經歷了超過6年的市場寒冬,連續12個季度的下滑讓整個行業銷量萎縮了30%(IDC數據)。
短時間的波動可以解釋為市場的原因,但是橫跨數年的持續下滑只能向PC自身深究,那就是曾經代表先進生產力的傳統PC已經無法跟上時代,更無法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面對智能手機與平板電腦的激烈競爭,這幾年的PC又一次在生動地實踐著“落后就要挨打”這份真理,昔日的王者將亡未亡,新生的救世主尚未出世,我們確確實實正處于后PC時代中。
那么誰才是后PC時代正確選擇呢?華為選擇拿出自家旗艦手機華為Mate 10/Mate 10 Pro來回答這個問題。
華為Mate 10系列內置了電腦模式(PC模式),簡單的說就是把一個基本完整的PC操作界面內置到了手機中,用手機來取代傳統PC的大部分功能。
↑↑↑華為在發布會上演示電腦模式功能
華為Mate 10的電腦模式并不需要在手機中特殊設置,只需要接上顯示器,即可自動觸發電腦模式。然后用手機連接上有線/無線鍵鼠,即可像一臺PC那樣正常操作。
1、PC級兼容性
既然打出了電腦模式的招牌,就要能接納傳統PC各種標準與接口, 經過實測,華為Mate 10系列的電腦模式兼容各種顯示器接口,從最新的Type-C到普及的HDMI,以及即將被淘汰的VGA,一個不落。
其中HDMI與VGA接口顯示器需要使用Typc-C轉接器/擴展塢,不過華為很良心,并沒有像三星S8那樣指定專用底座,隨便一款轉接器都可以使用。
這就意味著一些商務場景——比如一間會議室中的投影儀——華為Mate 10也可以像普通的筆記本一樣使用。
其中Type-C接口的顯示器與華為Mate 10最為合拍,不僅可以使用C-C線直連,而且全程只需要一根線即可使用。
而且得益于全功能Type-C接口的多功能性,一些高端Type-C顯示器甚至可以反向為華為Mate 10充電,一根線解決全部問題。
當然如果需要外接硬盤、U盤、SD卡等其他設備是,轉接器或擴展塢也是必不可少的,這些外設華為Mate 10當然全部支持。
2、一秒變PC 輕松隨手用
使用華為的電腦模式非常簡單,用線一插,接上顯示器即可自動打開電腦模式。
同時手機自動變身為PC觸控板,可以在手機屏幕上滑動來操作顯示器上的鼠標指針,在需要輸入文字的地方,手機也會自動跳出輸入法。
也就是說,因為手機觸控板與鍵盤的存在,即便沒有鍵鼠,你依然可以使用華為Mate 10的電腦模式,可以說非常貼心了。
Mate 10的電腦模式非常成熟,有整套的圖形操作界面,同樣有開始菜單、桌面圖標與任務欄,拖拽應用、雙擊全屏,右鍵菜單也一個不少。
手機上安裝的應用都會顯示在左下角的“開始菜單”中,所有應用都能打開,已經適配電腦模式的應用可以全屏顯示調整大小,而尚未適配的也會小窗顯示,方便多任務操作。
無論是郵件、Word、PPT還是網頁瀏覽,基礎的辦公應用都可以十分方便的在大屏幕上使用。手機游戲也是可以全屏顯示的,在大屏幕上玩手游毫無壓力。
3、超強性能媲美筆記本
至于性能應該是華為Mate 10最不用擔心的事情,搭載麒麟970 AI處理器的它處理一般日常辦公應用綽綽有余,即便是筆者手中的4GB版也足以勝任。
↑↑↑華為Mate 10的CPU與內存占用率
在10個文檔下,華為Mate 10的4GB運存剩余1.46GB可用,CPU占用只有4%。在10個文檔+10個網頁下,華為Mate 10的4GB運存剩余1.32GB可用,CPU占用依然只有11%。
華為Mate 10與麒麟970處理器的強大實力可見一斑,輕辦公任務毫無壓力,能夠替代許多輕薄筆記本。
當然用手機取代PC的想法并不新鮮,有許多產品為此而生,而又悄聲匿跡。但體驗下來,你就會發現華為Mate 10的電腦模式真的是這些產品中的一股清流。
不限定配件的良心設置,不繁瑣一插就行的簡單操作,不復雜1秒上手的熟悉界面,不低調媲美酷睿的澎湃性能,讓華為Mate 10的電腦模式實用性堪比傳統PC。
如果不涉及專業軟件,可以說在日常的輕度辦公上,華為Mate 10完全可以替代一臺筆記本電腦,即便需要娛樂,手機游戲也完全可以滿足要求。
許多人包括筆者都曾經認為以手機的性能,替代PC言之過早,但看來是我們低估了手機軟硬件的發展速度,在華為Mate 10身上筆者看到了取代PC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