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我們準備了辟謠科普,
一起來“真相”吧!
1 日常飲食篇
1. 買雞蛋別再注重“色號”了!白殼雞蛋、土雞蛋、柴雞蛋、有機雞蛋等跟普通的紅殼雞蛋最大的差別是價格,而不是營養價值。蛋殼顏色主要是母雞品種決定的,別被“高科技富營養”的雞蛋忽悠了。雞蛋的主要營養成分是蛋白質、脂肪和維生素, 無論柴雞蛋還是普通雞蛋, 其營養價值沒有太大區別。
2. 隔夜燒開的水、“千滾水”只要干凈都可以喝。即使是燒開多次的水,亞硝酸鹽含量也遠比不上泡菜,不會中毒,更不會致癌。
3 隔夜泡發木耳、銀耳、蘑菇才是真危險,常溫下會產生米酵菌酸毒素,會讓人昏迷甚至死亡,煮熟了也滅不掉。所以泡發干貨最好別超4小時!
4.乙烯利催熟的香蕉、反季節水果不會導致性早熟,蜂膠、蜂王漿也不會導致性早熟。真正讓孩子性早熟的,是營養過剩引起的肥胖!
5.大蒜并不能防癌。大蒜雖然有活性成分,但抗癌效果的臨床證據并不夠充分。另外,大蒜中的活性成分也可能隨時間、處理和加工而失去效果。
6. 味精不管加不加熱,都不致癌。
7.方便面沒有毒,不用三十二天排毒,但鹽多是真的,盡量少吃。
8.喝堿性水不能改善體質。堿性水、水素水、嬰兒水……打著各種名目的水,沒有太大本質不同。水就是用來補水的,干凈衛生最重要,也是唯一重要的事。
9.低鈉鹽不是送命鹽,反而有利于控制血壓,只要腎功能正常,推薦吃低鈉鹽。
10.酒精是1類致癌物。酒里面加再多的補劑、草藥也沒有保健作用,更不能天天喝。
2 日常生活篇
1.指甲月牙和健康狀況、貧血沒有必然聯系。想判斷是否貧血,可以看下指甲顏色是否蒼白,有沒有乏力、心慌、頭暈、記憶力下降等表現。
2.長痘痘可以吃牛肉、海鮮這些高蛋白質食物。所謂的“發物”定義并不科學。長痘痘真正應該避免的是高脂肪、高糖、高乳制品的飲食。
3.口臭和幽門螺桿菌的關系并不明確。80~90%的口臭是口腔問題(如牙菌斑)導致的,電動牙刷不能去掉牙結石,所以每年定期洗牙最有效。
4.無硅油的洗發水不一定最好。所謂“硅油”是一種柔順劑,安全性高,對頭皮、頭發都無害。中性、干性頭發可以用有硅油的洗發水,油性頭發可以用無硅油的。聲稱防脫的洗發水,其實不防脫。
5.手機、電腦、無線路由器、電視、微波爐、電磁爐……的確有輻射,但都是對人體無害的非電離輻射,而且威力非常弱。
6.普通安檢的輻射,不會影響我們的健康。
7.蚊子吸血不挑血型,汗多、呼吸重的人,蚊子更喜歡。
8.去正規的獻血點獻血,不會傳播艾滋病、乙肝等血液傳染病。
9.魚刺卡喉嚨,不要喝水、喝醋、吞飯團,用鑷子夾出來,或直接去醫院找耳鼻喉科醫生。
10.植物、陳醋、柚子皮、菠蘿皮、活性炭都不能除甲醛。
3 疾病防治篇
1.得了鼠疫,并非必死無疑。病人如果能早期就診,并得到規范有效治療,治愈率非常高。可疑接觸者也可通過預防性服藥而避免發病。
2.突發心梗時,咳嗽和拍胳膊不能自救,反而可能耽誤急救時間而送命。
3.HPV疫苗安全性經過多年驗證,不會導致女性生殖功能下降,更不會誘發宮頸癌。所謂“嚴重不良反應”是反疫苗組織的陰謀論。
4.沒有單一的食物或者保健品能預防癌癥。沒有!沒有!沒有!
5.糖尿病患者可以吃水果,不過每天的攝入量要控制在100-200克之間,種類上最好選擇糖含量少,升糖慢的水果,比如石榴、櫻桃、獼猴桃、草莓等。
6.腎結石患者也可以吃豆腐。豆腐、牛奶等高鈣食物能在消化道和草酸結合,反而降低了尿鈣和草酸結合產生腎結石的風險。
7.痛風患者可以吃豆腐。大豆雖然嘌呤含量高,但做成豆腐后,會去除一部分嘌呤,如果不是在痛風急性發作期,可以適量少吃。
8.孕期絕對不可以養寵物嗎?其實,只要注意養寵衛生,定期接種疫苗,寵物也沒你想的那么危險。
9.真性近視是無法治愈的,只能通過眼鏡或近視激光手術等視光學的方法矯正。民間流傳的各種“針灸”“眼罩”“綠色視頻”“近視茶”降低近視度數,都是騙人的。
10.預防感冒,補充維生素c、喝板藍根并沒有用。還不如多洗手,減少接觸病毒;少熬夜,保證充足的睡眠。
以上謠言
有的年年冒出來,年年被辟謠
但仍然有人上當受騙
轉發家族群
了解正確的健康知識
讓謠言無處遁形!
轉自:江蘇疾控
來源: 江蘇警方
手機已經被列為致癌物了,孕婦可千萬不能玩手機了。”
趙女士懷孕剛好三個月,全家人恨不得拿個保護罩子把她包起來。不過趙女士平時有玩手機刷小視頻的愛好,經常一躺在沙發上看小視頻就是好幾個小時。
婆婆看到后很嚴肅地和她說,手機會致癌,輻射還會導致胎兒畸形、流產,讓她不要再玩了,而且還很認真地準備到網上買幾件孕婦防輻射服回來。
趙女士可是一個“重度手機使用者”,哪里聽得進這些話,這不三天兩頭地和婆婆吵架。
如今人們越來越離不開手機,但是手機輻射的問題一直以來就有非常多的爭議,尤其是對于很多孕婦來說,更是避之不及,它真的會導致癌癥、胎兒畸形、流產嗎?
2011年,世衛組織轄下的國際癌癥研究組織將手機輻射列為2B級致癌物。
看到這里是不是覺得手機輻射很可怕?別著急,所謂2B級致癌物,即有潛在致癌的可能性,但是在動物實驗中發現致癌的證據不足,對人體致癌的證據也十分有限。和手機輻射同處于相同級別的還有咖啡、咸菜、糖精等。
福建省第三人民醫院婦科主任醫師劉美枝主任指出,輻射可分為電離輻射和非電離輻射兩種,我們日常使用的電腦、手機、微波爐等電器產生的輻射均為非電離輻射。如果產品質量過關,平時的輻射并沒有危害。目前沒有任何證據表明,這些非電離輻射會導致孕婦流產率以及胎兒畸形率上升。
既然手機所產生的非電離輻射不會對身體帶來傷害,這是不是代表孕婦可以“放飛自我”,在日常肆無忌憚地玩手機呢?
二、劃重點:孕婦究竟能不能玩手機?
一般手機的輻射對孕婦是無害的,但還是建議孕婦不要長時間玩手機,因為很多人在玩手機時會忘記時間,經常性熬夜、作息紊亂,對于胎兒的發育非常不利。且長時間處于同一個姿勢下,會讓身體產生疲勞等不適,這些也會給身體帶來不利影響。
建議妊娠期女性嚴格規定自己玩手機的時間,如每天三次每次半小時或是每天五次每次十分鐘等。
相較于普通人,孕婦在日常有更多的注意事項,與其擔心手機輻射,倒不如擔心一些看不見的電離輻射。很多時候一些“隱藏”的輻射也會傷害孕婦和胎兒健康,具體有哪些?跟隨小艾一一來看。
1、二手煙
煙草燃燒時會釋放放射性元素釙,該物質進入體內后會在肺部內“駐扎”。一些不吸煙的人群,經常會被迫吸食二手煙,這樣一來就會讓自己處于吸煙者一樣的境地,身體會被迫吸入放射性元素釙,長此以往下去對于胎兒、孕婦的身體健康非常不利。
建議:
①孕婦去到一些人多且不禁煙的場所時,選擇佩戴口罩,這樣可以一定程度地幫助過濾煙霧。
②一些家中有吸煙者的,建議他們及時戒煙,實在無法戒掉的也要盡量減量、避開自己吸煙,盡可能降低傷害。
③日常可以多攝入一些富含維生素E的食物,如堅果類、豆類、蔬菜以及谷類等,有研究發現體內維生素E含量高的人更能抵抗二手煙的傷害。
2、氡
聯合國原子輻射效應委員會的報告顯示,人類接受到的天然輻射劑量約一半來自氡及其子體,長期吸入氡及其子體容易發生肺癌。氡及其子體是排在吸煙后,第二大可引起肺癌發生的危險因素。還可以誘發不孕、不育、胎兒畸形、基因突變、遺傳病等一系列不良后果。
氡廣泛存在于建筑材料當中,比如樓板和墻體,建筑物地基和周圍土壤內的氡約占有室內氡的50%,不同房屋內的氡濃度排名為地下室>平房>樓房。
建議:
①將住址盡量選擇在遠離廢石堆、爐渣堆的位置,不要在放射性本底高的位置建房子;
②建筑用材盡量選擇放射性物質低的,同時不要用廢石、尾礦等作為回填土。房子內部裝修應該盡量使用降低氡析出率效果好的材料,少用或不用大理石、花崗石等石材,可以采用瓷磚、木地板等。
③日常要注意多給房子開窗通風,自然通風效果大于空調,有條件也可以使用空氣凈化器,每天通風半小時,室內的氦氣就可以降低室外一樣的水平。
手機的危害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大,對于妊娠期的女性而言,在日常一定要特別注意上述的這些隱藏威脅,避免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給自己帶來傷害。
參考資料:
[1]《號稱“孕婦標配”的防輻射服是智商稅?專家:可穿可不穿》.海峽都市報.2021.7.15
[2]《家里的最強輻射是吸煙者的肺》.光明網.2021.11.17
[3]《你接受的輻射一半是“氡”》.上海疾控.2016-09-13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數字化時代的浪潮下,電腦已成為我們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然而,長時間使用電腦也帶來了一系列健康問題,其中最為人們所關注的就是電腦輻射對身體的潛在傷害。為了降低這種傷害,我們需要從多個方面著手,注意以下六點。
第一,保持適當的距離。電腦輻射的強度與距離成反比,因此,保持與電腦屏幕適當的距離是減少輻射傷害的有效方法。一般來說,眼睛與電腦屏幕的距離應保持在50-70厘米之間,這樣既能減少輻射,又能避免眼睛疲勞。
第二,合理安排使用時間。長時間盯著電腦屏幕不僅會導致眼睛疲勞,還可能加重輻射對身體的傷害。因此,我們應該合理安排使用時間,每隔一段時間就起身活動一下,眺望遠方,讓眼睛和身體得到充分的休息。
第三,選擇低輻射的顯示器。市面上有很多品牌的顯示器都采用了低輻射技術,這些顯示器在減少輻射方面有著顯著的效果。因此,在購買電腦時,我們可以選擇這些低輻射的顯示器,從源頭上降低輻射傷害。
第四,使用防輻射屏。防輻射屏是一種能夠有效阻擋電腦輻射的輔助工具。它可以在電腦屏幕上形成一層保護膜,減少輻射對眼睛和皮膚的傷害。使用防輻射屏不僅簡單易行,而且效果顯著,是減少電腦輻射傷害的好幫手。
第五,保持室內環境清潔。電腦輻射在空氣中會產生一些有害物質,如灰塵、細菌等。因此,保持室內環境的清潔對于減少電腦輻射傷害也至關重要。我們可以定期清潔電腦屏幕和鍵盤,減少細菌滋生;同時,保持室內通風,減少有害物質在空氣中的滯留。
第六,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良好的生活習慣是保持身體健康的關鍵。我們應該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合理飲食,適當鍛煉,增強身體免疫力。這樣,即使面對電腦輻射的挑戰,我們的身體也能有足夠的抵抗力來應對。
總之,減少電腦輻射傷害需要從多個方面入手,包括保持適當的距離、合理安排使用時間、選擇低輻射的顯示器、使用防輻射屏、保持室內環境清潔以及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只有綜合考慮這些因素,我們才能有效地降低電腦輻射對身體的傷害,享受數字化時代帶來的便利與快樂。讓我們從現在開始,關注自己的健康,遠離電腦輻射的傷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