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三星電子周六宣布在中國最后一家電腦工廠停止運營。三星電子蘇州電腦廠1700名合同工中約一半將受到影響,其中不包括從事研發的員工。
至于后續工廠收入、出貨量,以及具體如何安置受影響的員工,三星拒絕披露。
但三星電子在聲明中表示:“中國仍是三星的重要市場,我們將繼續為中國消費者提供卓越的產品和服務?!?/p>
三星蘇州電腦工廠也曾經有過屬于自己的輝煌,2012年產值高達43億美元,但是到2018年只剩下10億美元。
去年10月,三星電子稱該公司已停止在中國生產手機產品,原因是來自中國國內競爭對手的競爭日益激烈。這也意味著,三星在中國最后一家位于廣東惠州的工廠也已經停工關閉。
目前,三星電子在中國還有位于蘇州、西安的兩個半導體制造工廠。
由于近年來中國用工成本不斷上漲,不少電子廠商已經將產品線搬到印度、越南等地。
1
三星蘇州工廠即將關門大吉。
韓國三星電子8月1日宣布,將關閉位于蘇州的個人電腦裝配工廠,這是三星在華最后一個電腦工廠。
環球時報說,三星關閉電腦工廠,不說明外資撤離,反而說明傳統電腦時代已經完全讓位于智能手機時代,這是中國產業升級的結果。
按這個說法,三星走人,是好事一樁嘍?
當然,本文無意陷入這樣的口水戰,我想說的是,對這家工廠的工人來說,某種程度上確實是攤上了“好事”——據悉,員工最高補償金高于“N+3”。
算是一家良心企業了。
一段時間以來,外資企業撤退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很多人歡呼“外國佬終于跑了”,它們留下的市場將由國內企業來占領。在這里,我不打算討論外企解決的就業問題、納稅問題,國內企業能否實現替代的問題等,單單說,外企在裁員時與我們究竟有何不同。
02
去年8月,Oracle甲骨文中國研發中心開始裁員,而裁員賠償N+6方案,(N代表工作年限)使之瞬間成為勁爆新聞。
要知道,一般公司裁員賠償是N+1,而有些外企比較人性化,賠償大多在N+3。這次Oracle裁員居然賠償N+6,這也太讓人羨慕了。讓我們來算一筆帳,如果在Oracle工作2年的員工,就可以拿到8個月的工資。據稱有人裁員拿到了100萬。
但賠償標準的最高紀錄,屬于另一家外企——思科。去年8月1日,有爆料稱,思科上海部門通知全部裁員,裁員原因是上海部門涉及的產品線被淘汰。相對比大幅裁員,更令人震驚的是裁員補償。據稱,思科采取的補償機制為“N+3+2+2”,總計為“N+7”,公司HR表示人均賠償達100多萬元。
另有報道顯示,奧林巴斯深圳工廠關閉對員工的補償方案,5年以下N+4;5-10年N+4.5;10-15年N+5.5;15-20年N+6.5;20-25年N+7.5;25年以上N+8.5。
不少網友感嘆,“被裁員也裁出了幸福感”、“裁員面風清奇,歡天喜地,還以為走錯了片場”。甚至還有不少網友直呼:“為什么被裁員的不是我”。
除此之外,不少外企裁員時,還設置有額外的補償。比如,2012年,摩托羅拉中國裁員時,承諾給員工發放MIP獎金,可在有效期內對2011年與2012年發放的股票、期權行權;2015年,Marvell裁員時,設定了1萬元現金的“速簽獎”;2017年,尼康中國工廠停產時,就給予懷孕和哺乳期婦女、殘障人士額外補償。
于是,一個段子開始流傳:外企裁員補償堪比拆遷。
03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我想起了另一種裁員場景。
去年11月,國內一家非常知名的互聯網公司前員工在網上發帖,講述其在2014年畢業后進入該公司工作,2019年1月底被確診擴張型心肌病,在患有絕癥的情況下,親身經歷被逼迫、算計、監視、陷害、威脅,甚至被保安強行趕出公司。
有報道稱,5年的時間里,他加班將近 4000 個小時。這是個什么概念呢?如果按每天 8 小時工作時長來算,等于他五年沒有休息過一天。
但即使這樣,一旦身患絕癥,等待他的,是像廢舊機器一樣被丟棄的命運。在公司眼里,他是“物”,而不是“人”。
你也可以說這只是特例。不過,名企尚如此,一些小公司在裁員時千方百計損害員工利益,并不是什么新鮮事。否則,哪來那么多討薪新聞呢?
當然,這里需要申明一下,這并不代表本人崇洋媚外,我“崇”的是理性與規則,“媚”的是對人的溫情與尊重。對于那些在撤退時保持紳士風度,將人當“人”,而不是當成沒有體溫的賺錢機器的外企,我要表示最大的敬意。
說小一點,這就是企業的溫度;說大一點,這就是文明,將人當“人”的文明。
作者: 傳播員
來源: 常識傳播局
耀羽翼
微軟在咱們這的實體店全都關門了,就在7月1號那天。這個全球知名的軟硬件大頭在我們國家混了超過30年,現在決定說再見了。
說起微軟,它在中國計算機界可是個響當當的名字。從90年代開始,他們的操作系統,比如Windows XP、Windows 7啥的,幾乎成了每個中國家庭的標配。這些系統不只讓電腦操作變得簡單,還助推了中國計算機和互聯網技術的成長。
星耀羽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