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長詢問閃卡的問題。
我們整理了一些資料,包括閃卡的起源、支持者和反對者的聲音以及理由,如下:
什么是閃卡(Flash Cards)?
閃卡(抽認卡)起源于上世紀60年代的美國,是美國格連·杜曼(GLENN DOMAN)基于其教育理論發明的一種視覺刺激卡片。通過閃示卡片的手法向寶寶快速傳達信息,以刺激幼兒右腦發育,提高幼兒的數學能力、語言識字閱讀能力和常識能力。
杜曼于1955年在費城創建了人類潛能開發研究所,該研究所發明的杜曼教學法(其中以閃卡作為主要教學工具)早期主要用于腦損傷兒童的治療,后來發現對健康兒童也有很好的促進效果。
格連·杜曼
杜曼基于以下理論發明了閃卡
「0至6歲是人類成長關鍵期」
杜曼認為,0至6歲的嬰幼兒不但能夠學會數學、認字和閱讀,而且非常喜歡學習。但是由于人們長久以來沒有認識到閱讀是嬰幼兒大腦發育的需要,因而不能及時給嬰幼兒提供認字、閱讀的機會和條件,從而使嬰幼兒大腦視覺通路的發育較晚。
「右腦發育關鍵期」
杜曼還認為,人類的大腦事實上是從右腦開始發育的,右腦的發育從胎兒時期開始,一直持續到三歲,而三到六歲則是從右腦轉到左腦的過渡時期。從六歲開始,孩子進入左腦時代。此時,幼兒具有的右腦功能已經消失了。因此,以腦的功能來說,幼兒具有大人無法比擬的天才的能力。
右腦與左腦的功能完全不同。左腦稱為言語腦,是利用言語溝通的腦,進行邏輯思考;而右腦稱為印象腦,具有不需要言語的溝通能力,不需要言語或邏輯,憑直覺就能掌握情報,其特征就是能清楚地獲得印象。因此,三歲前孩子的右腦為印象腦,呈高速電腦技能狀態。當兒童看某個問題時,右腦已經利用自動處理機能來解答問題,答案成為印象顯現出來。讓嬰幼兒看圓點卡,培養迅捷的計算力,是因為高速移動圓點卡使右腦活性化,令高速計算機能發揮作用。
閃卡使用方法
在嬰幼兒面前以快速閃示卡片的方法來進行視覺刺激。閃卡最開始主要為圓點卡,后來逐漸衍生出中文卡、英文卡、百科卡、國旗卡等不同主題和類型的卡片。
除了杜曼,日本教育學家七田真也是提倡使用閃卡的人之一。
七田真提倡右腦潛能開發。杜曼的圓點卡主要是無序的,而他在杜曼的基礎上,還運用有規律和順序的點卡。
七田真
閃卡于80年代開始在中國流行后,許多家長都嘗試過,也得到了許多積極的反饋。但隨著傳播范圍越來越廣泛,也不乏有許多質疑的聲音。閃卡作為一種迅速風靡的輔助教具,在國內外都有不小的爭議。
閃卡支持者
杜曼博士的方法,完全是依據人類大腦神經系統最自然的生理現象而設計的。人類大腦在枕葉部的視覺神經皮質,對光線透過眼球視網膜形成圖像的知覺過程,所用的時間幾乎不到百分之一秒,學習杜曼所設計的視覺卡片,是一種高速閱讀的卡片,其大小、顏色、學習進程等,是經過了三十余年研究改良而成,不論在臨床上,在教學成果上,都是最有效的。家長通過圓點卡教育法,在孩子三歲之前進行訓練,可以快速開發右腦潛能:
提高悟性和情商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培養直覺能力,有獨特創造力
活化大腦細胞,提高大腦實物想象力
對看過一次的事物具有如同照片一般清晰的記憶力(超強記憶力)
培養超高速自動演算100內的數學運算能力
培養看一眼就能夠知道卡片是多少點數的右腦反應能力
培養將想象在瞬間內轉化為文字、數字或記號的能力以及反向思維能力
活化眼部桿狀細胞和錐狀細胞,訓練視覺影像記憶、快速閱讀能力
培養看到圖像、文字、數字、符號,像照相機一般印入腦中的照相記憶能力
培養輕松掌握外語的能力
培養心靈感應、預知能力
閃卡反對者
反對者對于閃卡的質疑,主要包括“右腦開發”理論、閃卡提倡者(杜曼和七田真)以及閃卡本身。
「離譜的右腦革命」
臺灣中央大學認知與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美國加州大學實驗心理學博士洪蘭教授,在1997年9月臺灣《科學月刊》發表文章還原了七田真《右腦革命》中宣稱“右腦是啟發幼兒潛能之鑰”的“前世今生”。
洪蘭教授
洪蘭教授指出,單獨開發右腦是個謬論,這個謬論的形成源于日本對于美國加州理工學院Roger Sperry所做的裂腦實驗的誤解。(Sperry Roger是裂腦病人研究的開創者,也是諾貝爾醫學獎的獲得者)。裂腦是指醫生剪開病人的胼胝體,讓兩個腦半球獨立工作。通常情況下醫生不會剪開病人的胼胝體,除非必不得已。洪蘭教授舉的例子是,如果一個癲癇病人的病變放電部位在左腦的語言、記憶或者情緒的重要功能部位,在藥物治療無效又不能切除腦部異常放電區域的情況下,剪開胼胝體是最好的方法。因為這樣,異常放電就不會傳到大腦的右半球,進一步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這個實驗給了研究人員觀察左、右腦獨立運行的機會。Sperry Roger 讓裂腦患者凝視屏幕的中央,然后以短至千分之幾毫秒的速度,分別向患者的左視野和右視野展示信息。(并不是左眼和右眼,這就是日本人搞錯的地方)。左視野看到的信息傳送到右腦的視覺皮質區,右視野看到的信息傳送到左腦的視覺皮質區。我們眼球移動的速度是200毫秒,所以當信息呈現時間少于150毫秒時,可以確定展示的信息只落入到其中一個視野,所以只有一邊的腦獲取到了信息。經過測試后,Sperry Roge發現在左、右腦獨立運行的情況下,它們表現出各自的專長,也就是我們常常聽說的左腦擅長分析、推理、語言;右腦對藝術、創造力等更在行。
洪蘭教授提到,信息通過胼胝體在左右腦之間交互只需要1-2毫秒的時間,所以不可能只單獨開發左腦或者右腦。
大腦的兩個半球的成長是同步的,“到三歲時才由右腦架起一座橋到左腦,右腦要透過腦梁完成驅動左腦的準備,左腦才開始接受知性的傳輸”這個結論沒有任何的科學依據。腦功能核磁共振(fMRI)技術可以讓研究者們更加直觀的了解大腦內部的情況,而沒有任何一項研究可以證明新生兒先發育右腦,3歲后開始發育左腦。
「對杜曼的質疑」
對杜曼的質疑主要集中在其創立的人類潛能開發研究所(The Institutes for The Achievement of Human Potential,IAHP)。前面已經提到,杜曼教學法(包括閃卡教學)最早是應用于腦損傷兒童的治療,也就是這個研究所早期的研發成果。但是,該研究所針對腦損傷兒童提出一種基于模式的治療方法受到了許多批評。
美國兒科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就曾做出評論:這種治療方案基于過時的、過于簡單的大腦發展理論。現有的信息不能支持提議者關于這種治療方案有效的說法,其使用仍然是沒有保證的……同時,學界內各組織和個人也對這種模式治療提出了質疑,如,理論過時、研究證據不足、夸大效果等等。
「對七田真的質疑」
七田真的教育博士學位, 來自著名的專門販售學歷的紐波特大學,同時其宣稱所得到的許多榮譽, 也都來自同性質團體。
七田真所創立的七田真學習法被一些人批評為偽科學,其宣稱所做過的實驗,不但沒有在科學家公認的學術雜志發表過,也完全未被心理學家或腦科學家經過試驗證實過。
「其他專家對于閃卡的評價」
沃爾夫是一名大腦發育專家,她在接受雜志采訪時提出,閃卡、練習冊、教學磁帶、電子教學游戲的過度使用只會抑制孩子的自然發展。
沃爾夫
學術上的觀點不同屬于正常現象,也是科學不斷發展的原因之一。但對于那些得到廣泛認可的知識理論,我們還是要有一定的認知。參考科學結論,同時結合自身情況,選擇合適你和孩子的方式,做一個有判斷能力的家長。
少兒腦科技小課堂的科學育兒欄目中《0-18歲大腦發育知識清單》介紹了大腦各個階段的發育情況,供大家參考。
有關腦科學育兒的任何問題,歡迎留言。
參考資料:
《科學月刊》
http://www.beinkandescent.com/articles/265/brain-development-in-the-early-years
維基百科-七田真
維基百科-人類潛能開發研究所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LKe5czzoI88n8bKq-ZiAgZwt-6fttXkS2TOXz38HDMS1n0ZvSzpODX-GtIT6GbiOzZZNuIlsTvNyknWnzJC9PaVsnirT5wExYIAPqh1duYCgFbqBEvfljGncWWPzpbQl#9
是【軟實力英語】分享的第1044篇原創英語啟蒙文章。
寫在前面
在啟蒙階段,一個比較高效的輔助工具,就是英文閃卡。苗苗上幼兒園的時候,大約11年前,那時候的英文閃卡非常稀有,我就和她一起自制了許多英文卡片,足足裝滿了一個小書包。
后來為了圖省事,就從網上下載了大量的英文閃卡圖片,然后打印出來,非常方便,關鍵是節約了大量的時間,當然也少了與孩子制作卡片的樂趣。
不得不承認,許多國外網站上的英文閃卡卡通圖片非常可愛,能夠很有效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幫助孩子愛上學英語。對于英語啟蒙階段的幼兒來說,這一點非常重要。
閃卡作為英語啟蒙的輔助工具,最大的特點,就是適合做親子游戲。例如苗爸以前分享過的大轉盤游戲、撲克牌游戲、小貓釣魚游戲等,都非常受孩子的喜愛。
今天苗爸分享的22套油管熱門“幼兒生活閃卡”,比較適合啟蒙階段的孩子學英語,積累日常生活詞匯,為今后的TPR親子互動打基礎。
01
青蛙湖泊
這兩只青蛙是不是非常可愛,給人一種童話世界的感覺,讓人聯想到《青蛙王子》里面的那只青蛙。此外,圖文并茂,孩子容易理解。
湖泊的圖片,孩子可能不太容易聯想,父母可以選擇帶孩子到真實的湖泊邊,或是選擇一張實景圖片,幫助孩子理解。
02
身體部位
將圖片進行分類,便于查找,而且學起來也比較方便。因為都是日常生活常見詞匯,重復頻率比較高,孩子記得自然就會快一些。
這幾張有關身體的圖片,很容易讓人聯想到Super Simple Songs里的律動兒歌。如果能夠將閃卡與兒歌結合學習,效果會更好。
03
餓與飽
這套youtube幼兒生活閃卡,除了單詞卡片之外,還有一些生活短句。有點類似初級英文繪本,一圖一句,句意不難理解。其次,在語境中記憶理解單詞,也比較簡單。
如同所示,上面兩圖正好是一對反義詞hungry 和full 的對比,這種設計方法,也是為了幫助孩子通過對比來理解這兩個單詞。
04
飲食話題
上圖是飲食主題的閃卡,父母可以和孩子用來練習簡單的對話,談論飲食相關的話題。一天學習一個主題,日積月累,就能取得巨大進步的。
05
動作短句
通過上圖不難看出,上面3幅圖片都是與動作有關的,相當于TPR動作短句,是英語啟蒙的重要教學工具。有道是:名詞看圖片,動詞TPR。
對于零基礎的孩子,通常是先利用英文閃卡或是實物,積累200個左右的日常生活詞匯,主要是名詞詞匯。然后再通過TPR親子互動,積累500個左右的聽力詞匯。
有了閃卡和TPR的積累,再開始看英文入門級(教學類)動畫片,例如《亞克迪》、《迪士尼神奇英語》等,將英語聽力詞匯擴大到1000個以上,這才是正確的英語啟蒙路線。
當然,這套閃卡雖然非常實用,但是,如果只是保存在手機或是電腦里,就很難發揮其應有的價值了,建議大家打印出來,與孩子一起互動,提高孩子的啟蒙效率。
#特別提醒# 本“幼兒生活閃卡”資料為PDF格式英文原版資料,全套資料價值極高,父母最好打印出來,和寶貝一起游戲。限于篇幅,今天苗爸就先分享其中的一部分,感興趣的讀者,請先留言:有用。然后私信苗爸(點擊頭像)索要完整資料,備注:幼兒生活閃卡
我是苗爸,“職業化家庭英語啟蒙訓練”推廣人。我會每天分享英語啟蒙相關的原創文章和視頻。
今天的分享到此結束。我們明天再見!
話說“好記心不如爛筆頭”,不光是學生,任何人可能都有隨時隨地記筆記的需要。但是現在時代變了,隨身攜帶紙和筆的人已經不多,方便好用的電子筆記就成了最好的替代品。
不知道你發現沒有,在學校圖書館,大多數學生已經開始隨身攜帶iPad或者是MacBook進行學習了,一邊看書一邊記筆記,的確十分方便,它們已經成為了最好的學習、工作助手。
為什么大家都愛用iPad學習?為此,我們采訪了許多學霸大學生,以及各行各業的職場人士,讓我們一起來聽聽他們的故事。
為什么是iPad?
無論你是在校學生還是已經進入社會成為一名光榮的打工人,我都強烈建議要學會做筆記。真的別太信任大腦,很多事情你以為你記住了,但是在現代社會,千奇百怪的干擾太多,很容易就忘記了。
就算只是在日歷APP或者記事本APP中寫下待辦事項,其實這也是做筆記的一種,相信我,這件小事不光可以提醒你那些事必須做,還可以在潛意識中提高學習、辦事效率,事半功倍。
使用傳統紙筆的方式其實很好,缺點就是不便整理,并且想找的時候也比較困難,還容易丟失。電子化的筆記就完全沒有這些問題,還可以使用方便快捷的搜索功能進行檢索、整理,再也不怕筆記丟失了。
那么,大家為什么都更愿意推薦蘋果設備呢?
先來看iPad系列,不帶任何后綴的iPad版本價格相對便宜,入手門檻低,但是它的性能在線,勝任主流應用、游戲不在話下,記筆記更是沒有問題;iPad mini則擁有小巧的機身,方便隨身攜帶,隨時隨地都可以記筆記;iPad Air和iPad Pro系列則擁有全面屏設計,M1芯片性能也更強大,很適合需求比較極致的用戶。
別忘了,iPad系列還可以和ApplePencil搭配使用,結合iPadOS強大的分屏功能,可以隨時呼出筆記應用,無論是上網課,還是閱讀PDF文件,甚至是在即時通信軟件中向老師咨詢問題的時候,都可以快速記錄筆記,效率極高。
Mac同樣如此,以MacBook Air為例,它延續了極致輕薄設計,可以保證最長15小時的無線上網時長,幾乎能滿足戶外一天的學習、工作使用。配合觸控板和妙控鍵盤,文字錄入方便快捷,實乃辦公、學習的王牌裝備。
新款M2芯片性能強大,8K視頻剪輯都不在話下,更別說記筆記了,就算是M1芯片也足夠滿足多數用戶的需求,如果不行還有MacBook Pro系列,妥妥的生產力工具。
功能方面,我最喜歡的就是為APP添加快速備忘錄鏈接,這樣當你之后再次打開該APP時,此前記錄的備忘錄縮略圖會一直顯示在其中。無論使用的是 Mac、iPad 還是 iPhone,快速備忘錄都會集中顯示在備忘錄APP中,不用手動備份。
不僅如此,iPad和Mac之間還有不少的聯動功能。
比如通用控制,可以使用同一套鍵盤、鼠標或者觸控板,在Mac和iPad之間無縫切換,比使用鼠標在iPad上直接選中一張圖片,然后將它拖放到Mac電腦上,反過來同樣沒問題。
在全新的iPadOS 16中,還加入了臺前調度功能(適用于M1芯片機型),窗口大小可以隨意調節,并且根據需求靈活擺放,做筆記自然也就更方便了。
另外,iPad、Mac都已經支持實況文本功能,在任意圖片中(iPadOS 16中已經支持視頻識別),框選文字部分,就可以快速復制、翻譯或者分享,使用這個小技巧,同樣可以提高效率。
雖然蘋果的原生筆記功能已經很好用了,我們還是推薦大家使用一些針對性的筆記APP,讓這件事變得更加優雅。
首先是閃卡,這是一款集合了筆記、知識整理、記憶學習等多項功能的軟件。
我們平時在記筆記的同時,往往需要標注知識點,提煉重點,但后期整理的時候從海量筆記中找到這些關鍵信息會消耗大量時間與精力。這款APP將筆記分為左右兩欄,左邊是完整的筆記,右側則可以記錄一些重要的知識點、備忘事項。
后期在學習、整理的時候就可以一一對應,迅速找出需要的內容了。此外,這款APP還提供了草稿紙功能,在學習的時候不光能夠用來打草稿,還可以結合ApplePencil進行默寫或者手寫筆記等,十分好用。
比如,視頻博主@學姐瀟瀟 就向我們分享了不少自己經常使用的筆記軟件,包括Notability以及Goodnotes、Notion、MarginNote3等,都是用戶口碑很好的筆記工具,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選擇。它們大多在iPad和Mac以及iPhone上都有對應的版本,可以實現多設備云端同步記錄,隨時保持更新狀態。
而法律專業研究生雪琪告訴我們,在iPad上做筆記,源于她對只是整理及系統化的強烈需求。“在讀研階段,課堂閱讀材料和所查找的資料大多以電子版的形式呈現,可以直接導入 MarginNote 3 進行標注,然后迅速進行腦圖形式的整理,十分方便。”并且iPad很適合在課堂上使用,比如她就很喜歡使用MarginNote 3搭配Apple Pencil或Notion搭配鍵盤的組合,快速記錄知識點,同時也能擺脫字不好看帶來的反復擦寫筆記的焦慮。同時,她還很喜歡用Notion的模塊化設計功能,迅速完成舒心的排版和層級調整,并對課堂知識進行復習。它的數據庫功能也能對課堂筆記進行管理,方便地找到相應課程的筆記。
不僅僅是學生,原創手賬模板設計師鄒信潔也十分喜歡在網上分享自己用iPad制作的電子手賬。正因為這些分享,意外地獲得了很多粉絲的支持與關注,這也鼓勵她進入這一行業,成為一名原創手賬模板的設計者。
其實在兩年前,鄒信潔的女兒出生后,她就開始用iPad及ApplePencil為女兒制作成長日記,記錄自己初為人母的點滴心情與女兒成長過程中的難忘片段。鄒信潔告訴我們,“這是寫給女兒在這個世界第一年的日記,希望可以作為一份小禮物,在她長大后送給她,讓她知道我有多愛她。”
顯然,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工作中,都可以使用iPad記筆記,并且隨時隨地進行創作,不再受限于紙和筆,讓筆記全面電子化。
其實,相信很多人都知道iPad的好,但一直都覺得價格比較貴沒有入手。其實,這兩天蘋果也開啟了返校季活動,并且會一直持續到9月26日,想要入手的話,現在就是最好的時機了。
返校季活動是蘋果為學生以及教師提供的優惠活動,只需在官網通過UNiDAYS驗證,就可以享受折扣。整個過程只需上傳自己的學生證、錄取通知書、教師工作證等證明自己身份信息的文件即可(當然你也可以用親友的),如不會操作,也可以攜帶相關證件,到線下的Apple直營店尋求店員幫助。
和往年一樣,在返校季活動中購買產品,不光可以享受折扣價,還可以獲得一個第二代AirPods,并且可以補差價升級為AirPods Pro,還是挺值的。
以銷量較好的iPad Air為例(新款M1芯片版本),通過教育優惠購買可以享受3999元起的售價,而直接購買需要花費4399元起,加上AirPods就省了上千元;原價9499元起的新款M2芯片版MacBook Air,參加教育優惠之后起售價僅需8749元,算上AirPods,同樣可以省一千多,絕對劃算。
另外,通過教育優惠還可以選購ApplePencil以及妙控鍵盤等配件,入手價格大約為原價的8折左右,同時,AppleCare+售后服務同樣可以享受教育優惠折扣(不同機型價格不同),多項福利加起來,隨隨便便就能省兩三千。
這樣的優惠,無論對于學生還是職場人士都很有吸引力,值得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