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諾書名為“遠離網絡游戲,倡導文明網絡”,內容是要求簽署者承諾“反對沉迷于網絡游戲,合理分配上網時間,處理好上網與工作、學習、生活的關系,保證周一至周五在宿舍不用手機、電腦等電子設備打游戲”,宿舍全體成員都需要簽字。
4月中旬,山東曲阜師范大學管理學院發布《關于課堂禁止使用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的規定》。規定要求“任何學生在管理學院課堂教學時間內(理論課、實驗課、實訓課),應將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關閉,不得以任何理由使用電子產品。所有學生在管理學院教室內自習時,不得在自習教室接打電話、收發短信、上網游戲、聊天、聽音樂、看小說等,如有違反,予以收繳”。
這份規定在網絡引發大量批評。4月18日左右,學校在官網將它刪除。
5月25日,安徽農業大學因“校園網夜間12點斷網”的規定引起關注。學校輔導員在此后的《信息化服務高頻問題回復》中稱,“過度使用網絡會影響學生睡眠質量,進而影響第二天的精神狀態和學習效率”。
在社交媒體檢索,你能找到很多有類似經歷的學生。他們所受到的管理措施有些相對“寬泛”,如在晚間23:00—24:00后斷電或斷網;也有些更加細分,如在早自習、課堂上禁用手機,統一交入教室門口的收納袋、保管箱中。還有一些學生遭遇了更嚴苛的管理——有些學校甚至會嚴格監督,禁止學生在課間休息時玩游戲。一位安徽大學生說,她所在學院的輔導員禁止學生在課間打游戲,還會在部分大課的課間不定期巡邏,一旦發現有人“橫屏玩手機”——哪怕不是打游戲,而是在做其他事情——就要記名批評,甚至收繳手機。
不少大學生在社交媒體上討論學校的斷網、斷電措施
無論這些措施荒誕與否,它們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當下大學生的生活。這些影響在某種意義上也許有好處,但大部分學生認為,糟糕之處更多。
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在于,學校到底應該怎樣對待已經成年的大學生、是否應該如此“過度管理”?不少學生也因此陷入困惑:學校有什么資格使用行政手段斷網、收手機、要求學生不打游戲?
“收手機只對大一新生實行,因為大一學生剛剛高考完,一下子松了勁,很容易失去自控力,等到大二、大三就不會再管了,大四大家都出去實習,不在學校,更沒有人管。”
軍訓結束后的班會上,一名院領導進了林目的教室,講了一番關于“收手機”的話。
“高三時,老師對我們說,考上大學就可以隨便玩;現在老師又說,大一之后就可以隨便玩。”林目說。
林目就讀于河南一所二本院校,在這所學校里,許多教室在黑板右側放置了手機收納袋,藍黃配色,上面印有從“01”到“36”的數字序號——大部分有收手機要求的大學都會準備這種手機袋,不少學生吐槽“全國統一”。上課前,學生需要根據自己的學號,自覺將手機放入袋中。如果是上公共課的大教室,手機袋會換成大號的,數量也更多,上面的序號可以排到“50”甚至更往后。
教室里的手機袋
林目不太聽話,事實上,班上的大部分學生都沒那么聽話。老師對手機袋最多只是“一眼掃過”,充電寶、手機殼、模型機,都能輕松過關。但林目知道,另一所學校不是這樣:手機黑屏部分必須朝外,防止用模型蒙混,老師有時候還會“摸袋”(把手機從手機袋里拿出來,檢查是否可以使用),如果發現是假貨,學生就要寫檢討。
在“課堂禁用手機或電子產品”這件事上,不同學校的管理有松有嚴,還會因為一些外部原因產生變化。比如,有的學校僅僅要求學生們不在課堂上公開玩手機,領導會不定期監控抽查;有的學校是部分老師有要求,在某幾節課要求班委統一把手機收取;也有的學校將這類條款“明文規定”,但也未必能夠真正嚴格執行,有相當一部分最終會流于形式。
2023年9月,《東北大學本科教學課堂紀律管理辦法》
一位山東大學生告訴我,她所在的學校盡管在入學之初就強調了課堂上要交手機,但實際上無人在意,手機袋也基本淪為擺設,直到去年7月,“忽然被教育抽檢了,一下子抓得很嚴,查完后才恢復正常”。
這些規定也會一定程度增加任課老師和輔導員的工作量。一位高校輔導員說,有一段時間,學校甚至將手機管理納入了任課教師和輔導員的評優考核,她不得不要求各班班長每次清點上交到收納袋的手機數量,拍照留存。
有大專老師表示,學校禁用手機,沒法讓學生在線打卡
很長一段時間里,安蒙都有個刻板印象:山東的大學在學生管理方面格外嚴格。比如說山東農業大學、曲阜師范大學都在課堂上禁手機,山東大學會在夜間斷網,還有不久前因為倡導“禁游戲”被頻繁討論的山東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聽說學生晚上在宿舍打游戲,可以舉報”。
“不過后來我和朋友交流,其實山東不是最嚴的,最嚴的應該是西藏和新疆。”安蒙說,“我有朋友在石油大學克拉瑪依分校,我和他吐槽(山東的學校),他說他們比這嚴多了,就像高中。”不僅有斷網,還有強制執行的早操、早晚自習,在宿舍打游戲還會扣分。
盡管如此,他還是覺得,自己所在的學校已經很苛刻了。安蒙是安徽人,2022年考入一所山東的大學,軍訓第一天晚上,校領導在操場上講話,“(宿舍)晚上11點斷電、斷網,防止你們打游戲”。
這讓學生們感到困惑和費解。盡管依然身處學校,但作為已經被承認是具備完全行為能力的、可以為自己作出決定并為決定負責的18歲成年人,卻在每天晚上的固定時間被強迫斷網或斷電。安蒙自己也猶豫過——領導說完有關斷電的一番話,他以為學生們會“炸開”,但事實上,只有一部分學生在竊竊私語,他抱怨了幾句,看到身邊的同學都還算平靜,就沒再多說。后來安蒙回想:“是不是山東本地人比較多,他們高中就管得比較嚴?”
每天晚上11點,宿舍樓電源全斷,只剩下走廊燈。安蒙為此準備了充電寶。為了應付斷網,學生們會購買流量包,喜歡打游戲的,就用流量繼續打。有的新生在網上抱怨了幾句,輔導員專門開了一次會,“讓我們別在網上發有的沒的,都能查到,抓到處分”。
“感覺管得比高中都多。”安蒙對我說。他其實不喜歡打游戲,愛好是看電影。開學沒幾天,他就去辦了一個103G的流量套餐,但“還是(用)超,每個月多花30塊”。為了相對節省,他會一邊看電影一邊拉快進。
有的時候,這種規定會因為有一些靈活空間而顯得有點“人情味”。比如,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南國商學院在2022年5月,根據學生代表大會的提案,開始試運行“夜間不斷網”;同樣在廣東,華南農業大學、韶關學院、惠州學院等高校則在日常夜間斷網的基礎上,增加了“周五周六不斷網”的補充措施。
2020年,自媒體“廣東校園”統計廣東高校斷網情況
還有一些學校里,斷網、斷電措施來自學生的反饋,看上去似乎出于一種體貼的立場——已經畢業的江西師范大學學生范若琳回憶,2018年的時候,學校曾在每天0點到早6點斷網。領導特意解釋:學校收到了一些學生關于斷網的建議,希望可以通過這種方式避免學生過度熬夜,更好地投入學習。
“實際上,我熬夜熬得更辛苦了。”范若琳說。當時她讀大三,一方面忙于學業,另一方面還在準備找實習,白天的時間根本不夠用,只能熬夜補上。斷網后,她只能用手機開熱點給電腦,有時候手機熱點很慢,還要切來切去、求舍友幫忙,時常感覺焦頭爛額。
不可否認的是,盡管學校會采取某些看起來“溫情”的調整,但學生們只有“接受”一個結果。自由選擇在一開始就不存在。從進入大學開始,學生給宿舍接上網線就是一套固定的流程:聯系宿管或者和校方合作的營業廳,使用指定軟件登陸,不能私自接通。這一切的背后原因也十分簡單:為了方便學校統一管理,比如在夜間12點后限流或斷網。
吐槽大學斷網影響寫論文的大學生不在少數
與斷網相比,斷電是更為強硬和極端的措施。北京某大二學生告訴我,她所在的學校嚴格執行每天23:00斷電的措施,哪怕周末也是如此。學生們不得不購買充電寶來保證手機、電腦產品的穩定使用。這個學期,她買了4個充電寶,但仍時常感到“充電焦慮”,學校的課程論文在斷電前寫不完,她會改用平板繼續寫,“不能用充電寶給筆記本(電腦)充電,太浪費了”。
研究生畢業后,何洛選擇留在母校擔任輔導員。他從實際管理的角度向我解釋斷電、斷網的意義:“不斷網會引發一些宿舍管理問題,比如有同學打游戲影響到別人。還有就是學生的精神健康問題,之前有一個同學經常過度熬夜,有一次在課堂上暈倒了,領導們非常重視。”
擔任輔導員以后,何洛自己也覺得這份工作管得多、內容瑣碎,“無微不至”。但他同樣知道,這種管理方式治標不治本。同一個宿舍里,有同學打游戲影響到別人、有同學過度熬夜,這其實是學生自制力和溝通的問題,“學生熬夜不熬夜,打游戲會不會影響到其他人,應該讓他們自己把握”。
但很多時候,這些問題都被直接拋給了他。經常有學生在線上或者到辦公室找何洛:“老師,我室友天天熬夜開語音打游戲,打到特別晚,讓我睡不好覺。”
從實際情況看,確實很難說是因為“大學生需要管,所以學校才管”,還是“學校要管,大學生才被管”——立場和視角的不同,讓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有苦衷。有些大學生的確缺乏自制力,這也讓學校的“過度管理”在某些時候顯得有理有據。
但這又很難怪大學生自己。如果說有什么因素讓他們沒有掌握如何自控,那么最重要的一點是,在此之前,社會、學校和家長聯手把他們隔離于現實世界之外。小學該學到的生活知識和與人交流的經驗被推遲到初中,初中該積累的生活經驗推遲到高中,高中該掌握的自然就推遲到大學。
“我不明白,都大學了為什么還要收手機。”劉萱萱說,“好像還在把我們當小孩。”
她的感覺并不是個例。大學對學生使用手機、網絡和電的管控是一種直白的體現,但并不是全部,很多高校采用了其他措施,從“學習”延伸到大學生生活的各個方面。
4月初,浙江大學部分學院給家長寄送了全體學生的成績單,這引起大部分學生不滿。校方稱此舉是為了保障家長的知情權,“雖然學生已經成年,但學費是家長提供的,家長的知情權還是需要的”。
向家長告知成績的舉措并非浙江大學所獨有,也有不少學校建立家長群、發送短信告知,或者干脆讓學生將成績單帶回給家長簽字。
不少學生對學校寄成績單給家長這一行為十分不滿
更微妙的管理出現在生活邊界的管控上,比如查寢,以及隨之而來的一些更細微的決定。廈門工學院的一位學生告訴我,大部分學生難以接受學院的查寢規定:簽到時間晚、需要上傳人臉照片,有時候23:00查寢,不少學生都已經睡覺了。學院對宿舍內的生活用品擺放也有一套規范,比如柜門上不能掛包;“最離譜的是要求我們必須背書包上課,還會檢查,發現沒帶書包就扣分”。
另一位陜西某一本大學的學生告訴我,她所在的學院輔導員曾在新生剛入學時禁止懸掛床簾,理由是“有安全隱患”,這導致她經常在熄燈后被室友的手機、電腦屏幕光影響,睡眠不足。另一個很經典的例子是宿舍衛生檢查,“垃圾桶里不能有垃圾”。還有一些像是“全國大學標配”的措施:出省必須報備,提供紙質假條。
中國傳媒大學研究生吳榆說,她本科期間在湖南一所211就讀,學校也有類似的規定,晚上23:00門禁,周末不能私自外出,除非得到輔導員批準,節假日還要簽署安全承諾書,“如果你真的發生了什么意外,和學校無關”。
有一次,她的同學拍攝課程作業,因為設備繁重,周日早上拖了行李箱出門,晚上回來時就被宿管質疑“是不是私自外出了”,還要強行開箱檢查——同學覺得宿管“侵犯了個人隱私”,兩個人僵持起來,甚至鬧到給輔導員打電話。
本科4年,吳榆從沒遭遇過收手機、禁用電子設備的狀況,直到后來在社交媒體上刷到,才知道有的大學有這樣的措施,“聞所未聞,在我眼里,只有高中會這樣做”。
“我和身邊的同學沒有經歷過這種事,我覺得,如果發生了,大家肯定會鬧起來。”吳榆說,她身邊的同學大多就讀于重點、一本院校,對于校園里的一些規定也不太感冒,比如禁止在宿舍用吹風機,宿管可能會私自查寢,毫無意義的講座考勤等等。對她和朋友們來說,吐槽是常態,但因為并未達到極端的地步,也都能理解:為了防止宿舍失火,為了保護人身安全,為了領導檢查充充場面。
前段時間,吳榆的吹風機被宿管沒收,在保證會把吹風機“帶離學校”后,她才領了回來
在社交媒體上提到荒謬的管理舉措時,有一些學生會補上一句,“學校越破事越多”。安蒙也提到了這句話。這帶一點調侃的意味,但越來越多的學生把它當成一個重要原因。
不論是斷網、斷電,還是查寢、禁止外出、“垃圾桶里不能有垃圾”,就像世界上的許多事情一樣,大家都有自己的理由,沒有人的出發點是壞的,但最后的結果看起來并不能讓任何人滿意。普通大學的學生需要被管理,這種管理往往侵犯了一個成年人的邊界——但在實用主義面前,一切似乎又是可以接受、可以商量和可以理解的。
反過來,也正是這種實用主義,導致大學生們必須要被施以一定的監督和強制措施,才能夠完成學業。雖然有了“大學生”的身份,這些年輕人卻并不一定能夠立刻習慣大學生活——沒有人監督自己,一切都要自己作出決定,在公共生活中與人相處、溝通、妥協,和陌生人成為朋友,管理好自己的時間,過好自己的生活。
他們或許本來應該在更早的時候就學會這些技巧,但他們沒有。此前,他們被要求把所有精力都用在學習上。而到了大學,學風建設、教育檢查、指標帶來的焦慮,以及家長對“學校應當承認責任”的外界壓力,導致現在的大學采取了一些更柔和、也更簡單的方式——繼續把問題向后拖。
在某些時刻,林目對大學感到失望。他描述自己想象中的大學生活——“開放的、自由的,各種各樣的社團活動,周末和室友去周邊城市旅游,多看看風景。”但事實上,每周末的查寢已經讓他感到疲憊,如果不在宿舍,他必須和輔導員報備,提供家長的知情說明。
他又一次提到了收手機的問題:“其實我也愿意不看手機、專注認真地聽一堂課,但有的老師自己講課都很水,只是放PPT,也不寫板書,怎么讓學生接受呢?“
(文中人物均為化名。)
前我們曾報道過,在《黑神話:悟空》開預載后,有不少“猴急”的老哥,一不留神電腦連接了手機的熱點下載游戲,手機直接欠費停機了。
結果沒想到的是,這種用手機流量下載《黑神話》的情況還不止一個兩個。許多網友曬出自己“不小心”用手機流量下載游戲的截圖,網友笑道:“你不是第一個了!”。
有網友在線詢問,這得多花了多少錢?而根據每個人手機套餐的不同,多花的錢也不固定。也有網友支招這種誤操作可以申請退款,根據沒有及時通知流量超額等不同的情況多少能退一些。
但也有網友是“刻意為之”,其高額的流量包表示“根本不慌”。
機熱點可以為其它手機、電腦等設備提供無線網路,不過近日用戶想要用筆記本無線網路聯接手機開的熱點,其實早已聯接上了,并且仍然未能上網,而且假如聯接無線路由器就可以正常上網。這么為何筆記本連上手機開的熱點,卻未能上網?下邊裝機之家附上緣由和解決方式,希望才能解決您的問題。
故障緣由剖析:
可能是筆記本設置了DNS造成的難以上網,我們須要設置一下將無線網卡設置一下手動獲得IP地址、自動獲取DNS就可以解決了。
解決方式:
1、系統以Win10為例,首先我們鍵盤右鍵點擊“網卡”小筆記本的圖標。
2、我們點擊右側欄中的“以太網”,再點擊左邊窗口中的“更改適配器選項”,如右圖所示。
3、以太網是有線網卡哦,我們須要找到無線網卡,有一個訊號的圖標就是無線網卡(WLAN),滑鼠右鍵點擊“屬性”,如右圖所示。
4、在WLAN屬性界面中,鍵盤雙擊步入“internet合同版本4(TCP/IPv4)”,如右圖所示。
5、在internet合同版本4(TCP/IPv4)屬性界面中,點選“自動獲得IP地址”以及“自動獲得DNS服務器地址”,點擊確定即可上網。
以上就是裝機之家分享的Win10筆記本連上手機開的熱點卻未能上網的解決方式,親測可行的方式,還有一個問題存在可能性,那就是網線跟接受訊號的有沖突,所以把網線拔了就可以了,希望本文才能幫助到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