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光貼膜效果不如“護眼模式”
保健時報記者 楚超
前不久,廣東省消費者委員會等單位就手機、平板電腦屏幕對眼睛的影響以及防藍光貼膜的效果進行了比較試驗。
結果發現,防藍光貼膜在減弱屏幕有害藍光輻射方面,整體效果不明顯。防藍光貼膜在抑制有害藍光方面的效果甚至還不如開啟低藍光模式,即所謂護眼模式。
衡量藍光輻射強度的一個指標是藍光輻射比,這個值越高越有害。在本次比較試驗中,在手機和平板電腦的低藍光模式沒有開啟情況下,試驗者對貼上防藍光貼膜前后的藍光輻射比進行了對比。
結果發現,10款手機防藍光貼膜樣品中,有3款樣品基本沒有降低手機屏幕藍光輻射比的作用;其余7款雖有一定降低藍光輻射比的作用,但效果不明顯,最大降幅僅為5%。
另外,5款平板電腦防藍光貼膜樣品中,只有兩款樣品有降低藍光輻射比的作用,貼膜前屏幕的藍光輻射比約為25%,貼膜后降至20%。其余3款樣品未顯示出降低藍光輻射比的作用。
總體上,貼膜能讓屏幕的藍光輻射比降低15%~20%,而開啟手機和平板電腦自帶的低藍光模式之后,藍光輻射比能降低約40%。顯然,防藍光貼膜的護眼效果不如低藍光模式。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 || 董超 李娜
值班主任 || 范宏博
轉載及投稿 || 010-62969002轉8486
郵箱:ln8103@cnki.net
不離身已經是現代人的日常,每個人都知道藍光會導致眼睛疲勞、干澀,長期暴露還可能會造成視網膜損傷,對眼睛帶來的危害真的很可怕,但叫你不要滑手機、不要看電腦,就連小編都做不到呀~所以為什么要挑選一款iPhone 抗藍光保護貼呢?因為它可以減少藍光,降低眼睛的疲勞感,不過這種標榜可以抗藍光的保護貼到處都是,要如何辨別?如何挑選?以及有沒有適合iPhone 15 的低藍光保護貼呢?這篇一次帶你看懂!
每個人應該都知道「藍光」是一種短波長、高能量的光線,長期暴露下可能會對眼睛造成傷害,如眼睛疲勞、干眼癥,甚至可能影響睡眠品質,但是我們身處的時代,叫你一天不要滑手機、不要看電腦,幾乎就是一件跟登天一樣難的事情!所以這時候幫自己準備一款可以過濾對眼睛有害藍光的產品,就能幫忙減少對眼睛有害的藍光。
這時候或許有很多人會說,這是商人的行銷話術,買了只是上繳智商稅,不過會有這種反應就是因為我們自己無法用肉眼來辨識過濾藍光的效果,所以大家才會產品不信任感,這時候就更要依賴專業的技術、受信賴的機構來幫我們把關。
接下來在正式介紹這次體驗的產品之前,我們先幫大家整理幾個爾后會看到的專有名詞,有一點概念之后,未來也可以更清楚知道該怎么挑選這類型的產品,如果已經很清楚,就可以直接跳過這段內容前往:唯一取得德國萊因TüV 認證RPF ? 60 的iPhone 15 imos 藍光保護貼
Eyesafe Inc. 是一家專門在開發和提供減少藍光問題的技術公司,他們的團隊是由經驗豐富的眼科醫生、工程師和科學家組成,目標就是保護使用者的視力健康,在消費電子行業制定以健康為出發點的標準,所以像是BenQ、Dell、HP、Lenovo 都是他們的合作伙伴。
Eyesafe 首席執行官 (圖/ The Business Journal)
為了樹立更精確的減少藍光標準,Eyesafe 與德國萊茵(TüV Rheinland) 聯合制定全新的Eyesafe ? 2.0 認證,以藍光毒性因數(BLTF)做為控管藍光風險的下一代標準,而且在減少藍光的同時,也要確保不會造成色偏、或者變暗的狀況。
除了Eyesafe ?認證之外,Eyesafe 加入一個全新的RPF ?輻射保護因子系數(Radiance Protection Factor for Display)的數值,它可以讓使用者以最直觀的數字就能辨識減少藍光量的指標,跟防曬系數SPF 的概念差不多,RPF 等級范圍從RPF20 到RPF80,數字越高就表示抗藍光的效果越好。
圖/imos
德國萊因TüV Rheinland 是國際知名的第三方公正認證單位,它們提供很多種產品的檢測和認證,所以只要是有取得德國萊因TüV 的認證,就能提高產品的市場信任度和競爭力,就是一種掛保證的概念。
現在德國萊因TüV 針對減少藍光的測試,也是加入藍光毒性因子(BLTF) 和輻射保護因子(RPF) 的嚴格控制,確保取得認證的抗藍光效果是有達到最高標準,而且還不影響色彩的準確度和亮度,指標如下:
所以,選購抗藍光產品,可以先看看RPF ?數值多少?越高表示抗藍光的效果越好;再來看它有沒有取得德國萊因TüV「新一代」標準,就能確保不僅有降低藍光的效果,而且還可以保有螢幕原有的色彩和顏色的準確度。
這次我們要分享的就是臺灣品牌imos 推出的iPhone 15 低藍光保護貼,在它的外盒包裝就看到直接印著「德國萊因TüV 認證」以及「RPF ? 60」的認證徽章。
既然要叫第三方公證單位德國萊因TüV 幫忙掛保證,就必須透過他們的檢驗,取得核可的認證才可以做為銷售使用,這些經過認證的資料都可以在德國萊因TüV 官網查詢。
正因為imos 低藍光保護貼是采用Eyesafe ? RPF60 專利技術,以及通過德國萊因TüV 新一代減少藍光測試標準,所以它在盒裝背面也可以很清楚的看到這款產品的特色,如下:
打開包裝,里面的內容物也很簡單,就是一張imos 低藍光保護貼、以及一包清潔組。
而且這張imos SOLID-EX2 低藍光玻璃保護貼,還是臺灣市面第一片有通過全球回收標準(Global Recycled Standard, GRS)驗證的玻璃保護貼,因為它采用高達60% 再生玻璃制成,并且使用100% 無污染環保材料,才能取得GRS 標章,這也表示品牌想要長期持續經營的布局與投資,消費者也不怕有問題找不到客訴的對象。
接下來,就可依照包裝盒內提供的安裝方式,一起動手幫iPhone 15 貼上可以降低藍光、又能保護螢幕、不失螢幕顯色的保護貼。
準備好你的iPhone 、imos 保護貼、還有清潔包。
也可以先把清潔組里的東西拆開,擺放在周圍,等一下就會依續使用到。
因為環境中會有灰塵、被手摸過的螢幕會有污漬,如果沒有先清潔干凈,保護貼與螢幕之間就可能會形成氣泡、或者卡著灰塵,所以我們要先用酒精棉片把iPhone 15 Pro 的螢幕擦拭干凈,擦拭方式盡量就是統一方向,才不會讓灰塵、顆粒在螢幕上殘留。
*記得不要開風扇、也不要在冷氣風口,以免揚起環境中的灰塵。
在清潔組里會有一條擦拭布,用來把剛才的酒清水痕擦干,方式也是盡量統一方向為主。
在貼上imos 保護貼之前,要再使用除塵貼把一些可能的落塵,把它黏起來,因為只要螢幕上還有殘留灰塵,保護貼就無法完全服貼。
將保護貼要黏貼在iPhone 螢幕上的那面朝下,就是避免在撕膠的時候,會沾黏到環境中的落塵,所以要撕開離型膜的時候,要讓黏貼面朝下。
最后就是依靠雙手的穩定度,把保護貼對齊手機四邊,將imos 低藍光保護貼貼上iPhone 螢幕,而且它會自己與螢幕慢慢貼合,看著它自己服貼的畫面蠻療愈的。
不過,如果有看到一些沒密合的氣泡,可以再用擦拭布把氣泡往外推。
跟著步驟操作,其實自己動手幫iPhone 貼保護貼并不難,不過如果你不想自己來也可以直接找imos 的實體門市,購買后都能免費幫忙貼。
imos 低藍光保護貼精準地覆蓋在iPhone 螢幕,除了有過濾藍光的效果之外,也可以做為iPhone 螢幕的替死鬼,避免手機在碰撞下而造成螢幕的刮痕、或撞傷。
而且它的厚度只有0.33mm,要仔細從側邊看過去才會發現螢幕上貼了一層螢幕保護貼。
另外,它四個邊角都有特別內縮,所以裝上原廠或者他牌包覆性很強的保護殼,基本上都不會卡卡或擠壓到。
imos 這款低藍光iPhone 15 保護貼,最主要的特色就是它使用Eyesafe ? RPF60 專利技術,可以有效阻隔435nm-440nm 的藍光阻隔率達60%,就像防曬指數,數字越高表示效果越好。
至于它是否真的過濾掉有害藍光呢?我們不是專業的實驗室,目前也沒有任何隨身檢測的方法,因此我們在購買這類產品時,就要選擇相信第三方公正單位給的認證,才可以避免上繳智商稅了。
而且大家最怕的就是標榜抗藍光的保護貼,都會讓手機螢幕變得又黃又暗的,但imos 是有取得德國萊因TüV 的新一代認證,它就必需做到減緩有害藍光傷害的同時,維持螢幕該有的顯色、亮度。
我們將iPhone 15 Pro 一半貼上imos 低藍光保護貼,并把螢幕亮度調到100%,從肉眼看螢幕色彩上并沒有特別差異。
讓iPhone 螢幕呈現一張色彩鮮艷飽和的照片,有貼保護貼的色彩看起來也沒有被影響,這也符合產品的確在過濾藍光后,還維持高的螢幕亮度與彩度。
另外,我們直接拍一張有貼imos 低藍光保護貼,與iPhone 裸機來對比,是不是看不出什么差異。
保護貼最基本的就是要耐磨耐刮,這樣子就可以避免日常使用時被鑰匙、零錢等物品刮傷,而imos 低藍光保護貼除了可以幫忙過濾有害藍光之外,具有9 級鉛筆硬度,保護iPhone 螢幕不怕刮。
另外,一般來說,水滴在螢幕表面形成的接觸角度,90~120 度都算疏水性不錯,而imos 使用超強疏水性涂層技術,做到最大水滴角120 度的測試考驗,也表示它抗污、抗指紋效果就會越好。
我們直接用錄影+ 慢動作的方式呈現,可以看到水滴接觸到iPhone 螢幕的時候,它直接形成顆顆分明的水珠,完全沒有灘在螢幕上面,就表示它涂層不親水,疏水的效果很棒!
所以我們把顆顆分明的水珠倒掉時,螢幕上面也不太會有水痕殘留。
為什么要買iPhone 保護貼?因為只要iPhone 螢幕受傷,在沒有保固的情況下,就要噴至少1 萬多元的小朋友,所以選擇一個有品質、可以做為iPhone 螢幕替死鬼的保護貼,就非常需要!
如果你跟小編一樣,機不離身、眼不離iPhone 螢幕的話,想要避免眼睛快速老化,就可以試試看這次分享的imos 低藍光保護貼,它濾藍光是用Eyesafe ? RPF60 專利技術,像是BenQ、Samsung 都是用它們的合作廠商,而且RFP 60等級可以過濾60% 的435-440nm 波長藍光,也是目前用在手機保護貼最高等級的,這些數值不是老王賣瓜,它是取得第三方單位德國萊因TüV 認證,所以身為消費者的我們,雖然不懂這些技術,至少可以相信專業單位的認證。
想要幫自己、幫家人減少藍光對視力危害嗎?除了平常還是要聽醫生的話,常望遠方、讓眼睛多休息之外,不妨一起入手imos SOLID-EX2 低藍光玻璃保護貼吧!
們買來手機,第一件要做的事可能不是開機,而是趕緊貼上一塊手機膜,而在某寶某東上,除了我們常用的高清膜之外,市面上還有一種藍光膜。
就和當年配眼鏡時的口號一樣,抗藍光涂層,讓你看所有顯示屏的時候都能效避免藍光侵害,再也不會被近視困擾。
按一些商家們的說法,藍光能量較高,長期看藍光的人會導致眼睛的各種疾病,像是白內障、色斑、黃斑......貼上防藍光膜后,可以防止人眼吸收藍光,簡直就是靈丹妙藥。
那么藍光,是不是就像他們說的一樣猛如虎呢?
在討論要不要貼防藍光膜之前,還是要知道藍光到底有沒有必要防,畢竟在市場上,很多商家為了宣傳產品,會給各種屬性都貼上“有害”的標簽。
為了查證,學霸君找到 15 年科技日報的文章《藍光危害人眼真相》,里面解釋了關于藍光到底有沒有危害。
文章調查并采訪了中國標準化研究院的專家們,發現世衛組織官網上,那些所謂的藍光危害警告并不存在。經核實后發現,消息的源頭,是一家電腦防護膜公司為了推銷產品所做的宣傳。
雖然世衛組織的警告是假的,但看手機影響視力卻有其事。如果手機亮度(1500 流明)過高并且時間過長(3 小時以上),就會傷害視網膜細胞。
而好消息是,手機屏幕的亮度普遍不會超過 600 流明(新發的 iPhone X 極限亮度就在 700 以下),電視、顯示器等的最高亮度更是在 300 左右,遠低于會造成損傷的光照強度。
所以說,即便沒有藍光膜,手機亮度調低點,不要連續玩,自然就能達到護眼的目的。
那么抗藍光是否一點用也沒有呢?
也不全是,研究院的專家進行了 60 人次的實驗調查,發現過濾的藍光屏幕疲勞度比沒過濾藍光屏幕的疲勞度低 21%,說明藍光過濾可以增強眼睛的疲勞極限點。
按照眼科大夫的說法,本來在亮度適中的手機屏幕下看 3 個小時就會明顯疲勞,繼而因為疲勞引發視力受損。現在過濾藍光后,極限值就到了 4 小時,相當于從急性病轉變成了慢性病。
說了這么多,其實結論已經相當明確:
1. 過濾藍光對保護視力確實有用,主要是在降低視覺疲勞上;
2. 但貼膜是否有用,取決于市面上所謂的抗藍光手機膜能過濾多少藍光?
3. 如果不貼膜,是否有其他方法可以抗藍光?
這里先說一下第 2 個問題,美國的消費者報告,就曾對市面上的抗藍光膜進行過測試,結果發現:抽檢的抗藍光膜用上之后可以降低 40% 的藍光穿透率。
這就是學霸君不建議你們用抗藍光膜的原因,很多貼膜可都是標榜自己能過濾 99% 的藍光,現在結果只有 40%,相當于打了個大折。
并且,就算只過濾 40% 的藍光,藍光膜也能讓你的手機“黃不拉幾”。這是因為抗藍光膜實質上是一塊雜色濾膜,用料不純導致和藍光相近的紫光等元素被一并去除。
想想手機廠商為了讓顯示色彩更鮮艷生動花了成千上萬的成本,一張膜直接回到解放前,庫克能氣得飛起來。
其實,不貼膜也是可以抗藍光滴
因為早在在 iOS 9,蘋果已經加入了叫 Night Shift 的護眼功能,其他安卓廠家也有相應的護眼模式。你可以在夜里關燈后,打開護眼模式,早上再關掉,總比一直對著大黃屏舒服得多。而安卓機手機如果本身沒有這個功能,也可以通過第三方軟件的形式實現。
聊到最后,大家應該知道了,藍光傷眼是有其事,但藍光膜就是個騙局。想要護眼,我們要做的還是那些“老規矩”——不要長時間看屏幕、每隔一段時間休息休息,比起各種護眼工具,這明顯靠譜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