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0P到2K,再從2K來到4K,顯示器分辨率的提升意味著人們對于畫質的要求更加苛刻,同時HDR技術變得愈發成熟以及相關的HDR影視資源越來越豐富,用戶到底需要一臺什么樣的顯示器?LG 27UP850便是正確答案。
LG 27UP850采用LG經典的家族式設計風格,精致優美的U型底座支架不僅提供穩定的支撐作用,并且對比傳統底座減少了桌面的占用面積。顯示器正面采用時下流行的三面窄邊框設計,能夠增強觀影時的震撼感。
LG 27UP850支架提供了-5~20°仰角以及90°翻轉角度調節,同時還支持至多110mm的高度設置,輕松打造符合你個人使用習慣的觀賞角度。另外,LG 27UP850也支持100 x 100mm規格的顯示器支架安裝。
顯示器底部內置一對5W功率的立體聲揚聲器,連接顯示器之后便能提供身臨其境般的音質,提升你的觀影體驗。
順應大眾對于高畫質的追求,LG 27UP850搭載了一塊27英寸4K UHD(3840x2160)分辨率的IPS顯示屏,除了提供了極為出色的畫面清晰度,并且還具備178°的可視角度,任意角度觀看都不會產生偏色現象。
只有高分辨率肯定還不夠,對于專業用戶而言,顯示器的色彩表現是他們所看重的。LG 27UP850的色域覆蓋達到了DCI-P3 95%,色彩豐富度更加出色,并且出廠提供了色彩校正服務,到手即用,注重滿足專業用戶的創作需求。
諸如Netflix、YouTube等OTT內容服務商開始提供越來越多的4K HDR影視資源,顯示器是否支持HDR技術成為了未來衡量的重要指標之一。LG 27UP850通過了VESA DisplayHDR 400高動態對比度認證標準,峰值亮度可達到400nits。在觀看支持HDR的電影時可以獲得更加真實的視覺效果。
擴展性是用戶在選購顯示器時經常關注的部分,而接口的數量和豐富度能直接反映顯示器的擴展性能是否優秀。這也是一些顯示器之間在價格上徠卡差距的原因。LG 27UP850背部搭載兩個HDMI接口和一個DisplayPort接口,與電腦連接的同時還可以連接PS5、Switch、Xbox等游戲主機,內置的兩個USB Type-A接口則可以用于數據傳輸或其他設備連接。
現如今,通過顯示器的USB Type-C接口,只需一根連接線就能同時實現視頻信號傳輸與供電,這一直是LG顯示器的傳統特色。幫助用戶省略掉了傳統碩大的電源適配器,起到簡化桌面空間的作用,不僅獲得了大量用戶的贊許,同時越來越多的品牌也開始紛紛追隨效仿。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LG 27UP850成功將USB Type-C接口的充電功率突破至96W的新高度。這對于現階段筆記本或是后續硬件迭代無疑是更好的。關于這個接口,我們稍微展開講講,首先USB-C一統接口標準或是時間問題。縱觀筆記本市場,目前Intel與AMD在高端輕薄本上面相互追趕,Intel這邊把持著雷電接口優勢,加上USB-4規范的不斷推進,AMD不會在接口協議上再次落后Intel;另一方面低壓U+游戲獨顯也是未來游戲本/高性能輕薄本的發展趨勢,對于帶寬、電力需求會更加高,C口承受的帶寬數據、電力供給將越來越大。
從2021年CES之后我們可以看到目前很多輕薄本電源設置功耗均在100W附近,而市面上絕大部分提供全功能USB-C接口的顯示器功率大多在65W附近,鮮有90W以上。雖說目前已經足夠絕大部分用戶需求,但供電的不足往往會導致屏幕拓展接口性能的下降或是罷工;另一方面,供電不足也會導致筆記本持續高功率輸出出現掉電、降頻的情況,效率將會大打折扣。
如果說顯示器C口能達到90W以上,則意味著其能夠適配更多的筆記本電腦型號,比如這款LG 27UP850現階段完美兼容Macbook Pro以及LG gram輕薄筆記本,提升用戶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足夠強勁的電力供應也能為未來留有足夠的余量。
除此以外,LG 27UP850還支持與智能手機的連接,實現邊充電邊將手機端的畫面實時投射到這塊27英寸的大屏幕上。利用大屏的優勢,在瀏覽微博、小紅書等APP或者觀看短視頻、電影的時候,能夠獲得更加舒適的使用體驗,解放用戶的雙眼。
毫無疑問,未來的專業級顯示器將會承擔更多的作用。LG 27UP850內置的USB Type-C接口不但可以給筆記本電腦提供高達96W的充電功率,還支持與手機連接實現投屏功能,滿足用戶更多使用場景需求。此外,集合4K UHD超高分辨率、DCI-P3 95%色域覆蓋以及VESA DisplayHDR 400認證等諸多強大規格參數于一身,相信會是引領未來顯示器行業走向的重要一環。
燒玩家一直沒有停過止基于硬件產品的娛樂游戲應用探索,顯示器作為重要的核心硬件,各種玩法也不少,其中最經典的發燒玩法莫過于三聯屏了。過去受制于硬件性能和產品形態,組建三聯屏系統時都是以1080P屏幕為主,且在大多數游戲中的表現并不理想。如今隨著硬件性能的空前提升和4K/144Hz電競顯示器的普及,高幀玩轉4K游戲已不再是夢想,于是我們不禁好奇,由4K/144顯示器組成的三聯屏到底有多爽?
↓↓↓點擊視頻了解三聯屏體驗↓↓↓
<script src="https://lf6-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tt_player/tt.player.js?v=20160723"></script>
讓視野不再局限,兩步組建夢幻三聯屏
對于大部分用戶和玩家而言,選擇一臺面板素質高、顯示效果出色的主流大屏顯示器,就能夠滿足他們的影音娛樂以及辦公設計的需求,但當玩家的主機配置登峰造極之后,也逐步開始對暢爽游戲的硬件產品進行拓展,這自然少不了對顯示器的“折騰”。而玩家在追求極致體驗的道路上,從單純的追求大屏、或者4K高刷,到超寬屏、迷你副屏等等,其中的核心路線無非有兩種:增加顯示面積或者拓寬視野空間。
增加顯示面積帶來的提升最簡單直觀,它能夠呈現較大的視野與更有沉浸感的觀看體驗。在如今大屏顯示器流行的時代,大屏結合高分辨率帶來的視覺體驗是小屏無法比擬的。不過在顯示比例固定的前提下,單純增加顯示面積是沒有辦法提升視野的,即使把顯示器換成60英寸,游戲內的視野也和24英寸顯示器一樣。為了拓寬顯示器的視野空間只有選擇改變顯示比例,近幾年比較有代表性的是21:9、32:9這種超寬屏顯示器,超寬屏顯示器擁有非常寬廣的視野。
但對發燒游戲玩家而言,他們更熱衷于一套三聯屏的極致顯示系統,畢竟和真正的三聯屏比起來,超寬屏顯示器的橫向和縱向視野都不算“開闊”了。由1080P顯示器組建的三聯屏分辨率不高,不能很好地兼顧清晰的大屏畫面,這顯然不符合玩家對極致畫質的追求,而隨著技術的發展,越來越普及的4K顯示器顯然成為了組建三聯屏的最佳選擇,為了達到超寬視野的效果,我們選擇了AGON PD32M 4K電競顯示器。AGON PD32M是一款定位專業發燒級的電競顯示器,其特色是加入了保時捷設計元素,包括PORSCHE DESIGN Logo以及獨特的保時捷設計專屬無線控制器都透露著其“超跑”血統。
顯示器配備一塊31.5英寸4K UHD分辨率面板,顯示器背光采用全陳列直下式Mini LED背光技術,擁有由3456顆LED顆粒組成的1152分區獨立背光控制,支持VESA DisplayHDR 1400認證以及97% DCI-P3和100% sRGB的廣色域覆蓋。除此之外,顯示器還擁有144Hz的刷新率和1ms GTG響應時間,可以帶來無比順滑的電競體驗。顯示器采用三邊窄邊框設計,能夠輕松組建三聯屏顯示方案。
AGON PD32M使用自帶支架組建三聯屏的過程非常簡單,只需要兩步。顯示器的支架支持快拆裝且支架和底座部分采用一體式設計,安裝時只用把支架扣上再連接線材,另外兩臺顯示器的重復之前的操作步驟,最后按照你想要的方式擺放顯示器,硬件方面的安裝就算完成了。
當然,如果你希望打造極簡桌面或者桌面的縱向空間不夠寬闊,那我們還是建議使用液壓臂架,購買時注意選擇兼容VESA 100mm×100mm標準的掛架。
物理組建完成的三聯屏,能夠正常打開和使用各種應用軟件,但在系統層面依然被識別為三塊獨立的4K顯示器,如果運行全屏應用或者游戲,只會在主顯示器上滿屏顯示。為了實現真正的三聯屏顯示,必須開啟NVIDIA Surround技術,設置的方法同樣很簡單:在NVIDIA控制面板中點擊配置Surround、PhysX,勾選使用Surround跨越多個顯示器,在彈出的NVIDIA設置窗口中拖動顯示器圖標,使得鼠標能夠根據當前顯示器實際擺放位置從左到右正常移動。接著設置分辨率為11520×2160,刷新率選擇144Hz,最后完成邊框校正設置即可。
頂級硬件輕松駕馭“保時捷車隊”
測試平臺
顯卡:NVIDIA GeForce RTX 4090 Founders Edition
處理器:Intel酷睿i9 13900K
主板:ROG MAXIMUS Z790 HERO
內存:Kingston FURY Renegade RGB 32GB DDR5
硬盤:Kingston KC3000 2TB
電源:ROG THOR雷神1200W Platinum II
操作系統:Windows 11專業版
顯示器:AGON PD32M×3
經過一番折騰,我們成功的用三臺AGON PD32M顯示器組建出了一套擁有11520×2160分辨率的“夢幻”三聯屏,由于選擇了橫向的搭建方式,整套系統的長度超過兩米,配合三臺顯示器開機時轟鳴的引擎聲,光是站在它面前的視覺觀感就足夠震撼了。11520×2160分辨率擁有接近2500萬像素,按照我們習慣的標準,大概是介于6K分辨率和7K分辨率之間,在享受超寬三聯屏的極致體驗之前,可能大部分玩家最關心的不是畫質,而是在如此高的分辨率之下運行游戲還能能夠保持流暢嗎?
旗艦顯示系統自然要搭配頂級平臺,我們特地使用RTX 4090顯卡和Intel第十三代酷睿處理器i9 13900K打造的測試平臺,這套平臺在之前的單臺4K顯示器測試中表現出了相當強勁的性能,現在我們又用它探究4K三聯屏的表現。測試環節,我們統一將游戲畫面分辨率設置為11520×2160,畫質選擇最高預設并開啟光線追蹤,DLSS默認設置為“質量”。同時,為了更好地反映實際游戲中的流暢程度,我們專門記錄下1% Low fps以供參考。
首先測試的是大家都很熟悉的《極限競速:地平線5》,這款游戲暫時沒有加入DLSS功能,在原生11520×2160分辨率下,平均幀率就能達到75fps。《F1 22》是一款硬件上限很高的游戲,在最高畫質、原生分辨率下的幀率表現較差,其平均幀率還不到40fps,游玩起來能明顯感受到卡頓,而開啟DLSS之后,平均幀率提升到了67fps,1% Low也達到59fps,在賽車中屬于流暢水平。
接下來是當前熱門FPS游戲《使命召喚19》,可以看到在原生分辨率下的平均幀率為64fps,但1% Low只有48fps,游戲中的幀率波動較大,開啟DLSS后的平均幀率來到了96fps,1% Low為70fps。部分玩家可能對FPS游戲的幀率要求更高,因此我們還在DLSS性能模式下進行了測試,此時游戲平均幀率提升到123fps,1% Low提升到91fps,流暢游戲完全沒有問題。
《漫威蜘蛛:重置版》和《荒野大鏢客2》的幀率表現比較接近,兩款游戲在DLSS加持下的平均幀率都達到75fps以上,1% Low在60fps以上,對幀率要求不是特別高的RPG游戲來說,這樣的幀率幾乎不影響正常游玩。
從前面的測試結果中我們不難得出,使用RTX 4090搭建的平臺即使面對由三臺4K顯示器組成的三聯屏都能表現的“游刃有余”。本次測試大部分游戲都能在原生分辨率下達到60fps以上的平均幀率,開啟DLSS后的幀率更高,已經能夠在144Hz顯示器上體驗絲滑流暢的畫面了。而像《F1 22》《使命召喚19》這種勉強流暢或者對幀率要求很高的游戲,大可以適當降低一點畫面設置或者DLSS檔位,實現畫質和幀率的平衡。
滿眼“屏幕”就是爽,超寬視野堪稱物理外掛
三聯屏最大的特點就是視野寬闊,其顯示比例達到48:9,視野是普通16:9顯示器的三倍(游戲原生支持超寬分辨率的情況下)。我們熟悉的21:9或者32:9超寬屏顯示器,雖然同樣能達到“寬視野”的效果,但它們的屏幕非常窄長,而這種窄長的畫面并不符合人眼的視覺習慣的,換句話說就是上下視野不夠開闊,唯一的解決方法是增加可視面積,由三臺32英寸的顯示器組成的三聯屏不僅擁有夸張的長度,更是一塊85英寸巨屏,它能夠真正意義上填滿玩家的視野。
對于以賽車為代表的駕駛模擬類游戲而言,更高的分辨率和畫質只是最低配置,擬真的視覺體驗才是關鍵,我們在體驗《F1 22》時的頭盔視角極為寬闊,甚至能通過余光看到下一個彎道的行車情況,對提升圈速有不小的幫助。小編個人更喜歡《極限競速:地平線5》游戲體驗,48:9/11520×2160分辨率下的視野非常有代入感,在極速狂飆的同時看見兩側的景物飛速后退,用來玩賽車類游戲絕對是最佳選擇。
游玩《使命召喚19》和《荒野大鏢客2》這種第一人稱射擊和第三人動作游戲雖然不像賽車游戲那樣能帶來極為出色的擬真感,但那種環繞式的畫面依然給人很震撼的感覺,沉浸感也得到進一步加強。《使命召喚19》的線上對戰中,超寬視野在某些場景下可能會帶來一定的競技優勢,比如在“塔拉克”這張地圖中,街道兩側的廢墟中和街角經常有蹲點的敵人,而有了左右兩側的新增視野,幾乎可以在不影響主視野的情況下迅速發現側面接近的敵人,同時144Hz刷新率和1ms響應時間可以在對槍中保持響應優勢,提升戰績。《荒野大鏢客2》中的西部景色配合超高分辨率和超高亮度的HDR畫面變得十分迷人,無論是騎馬奔馳在街道上,還是上車下馬時帶來的大視角切換效果,都讓人沉浸其中。
其實像FPS以及模擬駕駛這類節奏激烈、主視野內容集中的游戲,延伸的視野給游玩本身帶來的優勢并沒有節奏相對緩慢的游戲來的明顯,比如在著名的歷史策略游戲《文明6》中,三屏所呈現的信息量相對平均,這樣就能完全展現出三聯屏的“威力”。你甚至可以從初始大陸直接看到隔海之外的大洲,大部分操作都不需要卷動畫面,直接放大即可,這在游戲后期能大大減少頻繁切換畫面導致的疲憊感。同時得益于超寬的視野,很容易發現邊境之外意圖偷襲的軍隊或者傳教士,屬于真正的“物理外掛”。
總結:發燒玩家的終極方案,三聯屏游戲盛宴不要錯過
隨著硬件產品不斷更新換代、性能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發燒玩家不滿足于“常規”的游玩體驗,而是選擇拓展娛樂游戲應用的深度。“三聯屏”作為一種經典玩法,從過去的1080P、2K三聯屏,進化到現在的4K/144Hz三聯屏,追求的是極致的沉浸感。這次由三臺AGON PD32M電競4K顯示器組建的三聯屏,給我們帶來了無與倫比的畫面體驗,超寬的視野和極高畫質令人印象深刻。在我們的實際測試中,由RTX 4090搭建的平臺可以實現“6.5K”分辨率最高畫質流暢運行,游戲體驗非常不錯,如果正有入手新硬件的打算,同時也想感受那種“目之所及,皆為屏幕”的快樂,那不妨考慮下旗艦4K三聯屏的新玩法!
兩年因為疫情的原因,居家辦公的時間比以前多了很多。除了床,電腦桌前是我呆的時間最多的地方了,趁著618期間,把桌面設備更新升級,打造一個適合自己的舒適的辦公和娛樂的環境,購買更換的設備如下:
1、INNOCN 40C1R美術顯示器
2、雷蛇黑寡婦蜘蛛V3無線版三模鍵盤 & 雷蛇毒蝰終極版
3、漫步者D12桌面音箱
4、Yeelight 屏幕燈
5、摩米士iPad支架
6、摩米士鬧鐘
7、樂歌E6升降桌
作為生產力工具,一款好的顯示器用著舒服也能夠提升效率,我電腦的主要用途是辦公,碼字,看電影,修圖以及少量游戲,本想購買一款27寸 4K顯示器,后來在朋友家里看到他的帶魚屏,寬廣的視野讓我大呼過癮,于是購買了INNOCN 40C1R專業美術顯示器,40英寸帶魚屏顯示器。
接口方面:
在顯示性能上,INNOCN 40C1R使用的是IPS面板,擁有3440*1440的分辨率,高達93%Adobe RGB專業色域,要知道,Adobe RGB的色域范圍可比常規的sRGB,DCI p3色域要寬的多,而在sRGB,DCI-P3,NTSC色域上,也表現出色,同時這款顯示器還支持PIP畫中畫和PBP分屏功能,以及內置音箱和最高90W的全功能TYPE-C接口,不僅可以為連接顯示器的手機,筆記本充電,還可以將筆記本,手機的圖象投射到顯示器上。
作為一款顯示器來說顯示效果自然也是很重要的一個衡量標準,INNOCN 40C1R的色彩表現相當出色,因為是手機拍照,受到光線等影響,無法做到100%還原,實際看到的效果要比下面這些圖還要好的多,570nit,靜態對比度1200:1,8bit 16.7M色,使得40C1R顯示效果非同凡響。
INNOCN 40C1R美術顯示器是為了滿足用戶多功能需求而生的顯示器,一番試用下來,我對于INNOCN 40C1R這款產品還是比較滿意的,無論是辦公、上網、游戲還是看電影,這臺顯示器已經完全滿足我的需求,雖然屏幕刷新時間是8ms,但影響真的是微乎其微,還不如網速對游戲的影響大,對于輕度游戲玩家來說,完全能夠勝任。近期JD還有活動,只需要1999就能拿下,性價比極高!
鍵鼠我選擇了大名鼎鼎的燈廠——雷蛇黑寡婦蜘蛛V3無線鍵盤 & 雷蛇毒蝰終極版,雷蛇黑寡婦V3是一款針對游戲電競的需求的產品,我這款采用了雷蛇自己家的機械綠軸設計。支持RGB和軟件自定義顏色,鍵帽采用了全新的雙色注塑ABS鍵帽。兩段式腳撐,背部理線槽和三向出線皆有配備。
這款機械鍵盤支持2.4G、藍牙和有線三種模式,內置鋰電池最高可達200小時的續航時間。
黑寡婦蜘蛛V3無線版采用了全新的透明軸體外殼,讓這款無線RGB機械鍵盤得以展現更明亮的RGB幻彩燈光效果,綠軸是段落軸,手感與Cherry的MX靜音青軸相似。
雷蛇黑寡婦蜘蛛V3 無線版本采用RAZER HYPERSPEED無線技術,相較于一般的無線技術,HYPERSPEED的速度提升高達25%,提供更快的數據傳輸和更低的點擊延遲,游戲時帶來超越有線鍵盤的穩定性和響應速度。
鍵帽采用雙色注塑工藝,優化的表層有效解決了打油問題。鍵帽的壁厚也獲得了增強,在長時間的使用下依然穩固如新。
除了標準的104鍵,在雷蛇黑寡婦蜘蛛V3無線版在小鍵盤上方還設置了4個多功能媒體鍵,分別是倒退、暫停播放鍵和快進,右側是調節音量旋鈕和靜音鍵,經常看電影和聽歌的話,這幾個鍵就比較實用。
由于是面向高端電競游戲玩家,所以還附贈舒適人造皮革腕托,柔軟的親膚材質腕托可以溫柔貼合腕部,提供舒適的支撐,大大減輕手腕的壓力,可以用戶無論是長時間碼字或者游戲時都倍感舒適。
雷蛇毒蝰終極版有多種顏色可供選擇,為了與鍵盤搭配我選擇了黑色。
雷蛇毒蝰終極版無線鼠標在輕量化的情況下依然擁有結構強度,兼顧靈活性與趴握抓握,讓手掌與鼠標合二為一,實現更好的操控。
光學微動開關雷蛇技術團隊對光學微動進行優化和調整,實現零失誤的執行度,無回彈延遲比傳統機械式微動快約三倍。
鼠標的外殼帶有磨砂效果,觸感非常不錯。左右鍵的外殼帶有一定的弧度,讓手指能夠準確地定位左右鍵的位置。中間滾輪的刻度感比較強。左右側的大面積防滑橡膠側裙,手指放上去能夠穩定抓住。
不僅鼠標帶RGB燈光,Chroma幻彩底座也是支持RGB的,還能支持雷云3軟件的控制,除了充電的作用,還能起到裝飾的作用。并且Chroma幻彩底座還能插上2.4G無線接收器,延伸信號范圍,解決太遠距離鼠標連接有延遲等問題。
既然稱之為燈廠,光效是必不可少的。通過雷云軟件可以對鍵盤和鼠標上的燈光進行設置,實現各種光效。并且RAZER CHROMA已支持眾多應用和游戲,可以根據游戲實時顯示燈效,例如在《Apex英雄》《守望先鋒》中根據角色或環境切換燈光顏色。
雖然顯示器自帶音箱,但效果還是差點意思,也就聽個響。這次趁著618期間的優惠活動,把漫步者D12給拿下了。關于漫步者這個品牌,大家都不陌生,好多小伙伴第一對電腦音箱就是漫步者,我讀書時買的R1900T2已經10多年了,現在狀態依然完好嗎,在老爸家里服役。
這次本來是想S2000MK3,但考慮到我的桌面只有1.4米寬,已經放了40英寸顯示器,再放一對書架音箱實在有點捉襟見肘了,沒想到購買的漫步者D12效果超出我的預期。
外觀上是經典的漫步者風格,網布面罩,木色外殼,做工細致,用料扎實,搬起來相當有分量。
頂部是有三個旋鈕,分別調節高音、低音和音量,其中音量調節鈕可以下壓切換輸入音源。我個人感覺這3個旋鈕可以設計在背部,因為漫步者D12配備了紅外遙控器,大多數時間都可以用遙控器來操作。
漫步者D12雖然是單體音箱,但屬于2.0聲道,采用分頻喇叭,中低音單元是2個4寸喇叭、高音單元是2個0.57寸喇叭,合計功率達到70W。
漫步者D12算是一款音質比較均衡的音箱,從實際表現來說,超出我的心理預期。人聲清晰,中音飽滿,低音下潛有量,雖然低音略微有點混,但考慮到它的價位,這個表現已經非常給力了,無論聽流行歌曲、古典音樂還是搖滾都可以勝任,作為一款桌面音箱太合適不過了。
漫步者D12采用交流電供電,沒有內置電池,所以并不支持露營和攜帶外出使用,音源輸入方式分別是aux、蓮花和藍牙輸入(藍牙5.0),沒有USB接口、存儲卡接口,可以看出這是臺傳統的專注于音質表現的有源音箱。對我來說,有藍牙輸入和蓮花口輸入已經足夠了,618期間,只需要349元的價位非常超值。
屏幕掛燈最主要的功能是代替我們桌面上的臺燈,為我們在晚上使用電腦時提供足夠的光源。因為傳統的臺燈會在屏幕上產生反射的光線,影響顯示效果。而如果沒有其他光源,在黑暗環境長時間使用電腦,眼睛會比較難受。
傳統的屏幕掛燈只有一組燈條照亮鍵盤區域,亮度還是不夠,可以選擇在顯示器背后添加燈帶來增加亮度。而Yeelight屏幕燈不僅在正面有一組燈條,背面也有氛圍燈,可以照亮整個背面,這樣只要開啟一個掛燈,也可以帶來足夠的照明。
我購買的這款是Yeelight顯示器掛燈 Pro,是在普通版的基礎上增加了RGB光效和對于游戲的聯動支持,Yeelight作為國內照明領域的大廠,選用的燈珠均為一級燈珠,Ra95高顯指,無可視頻閃,無藍光。
在黑暗的環境中看電影,Yeelight顯示器掛燈的光線正好覆蓋鍵盤區域,而沒有照到屏幕上,這樣既可以增加亮度保護眼睛,也不會引起屏幕反光。
Yeelight 顯示器掛燈PRO自帶一個旋鈕開關,可以開關屏幕燈和氛圍燈,以及調節亮度和切換場景模式,更多的功能可以連接米家App進行設置。
Yeelight顯示器掛燈Pro是可以和一些熱門游戲進行RGB燈光聯動的,接入Razer Chroma和overwolf,支持主流的PC游戲,目前是包括英雄聯盟、爐石傳說以及CS GO等,也可以和其他Razer的設備一起燈光聯動。
最后說一下小缺點,電源線在屏幕燈的頂端,屬實有點突兀,如果把位置設置在偏下一點的位置,能被屏幕擋住,那就更美觀了。
因為經常要用到平板電腦和手機,所以一個支架是非常必要的。買過好幾個不同品牌的支架,要么不穩,要么壽命很短,使用體驗都不怎么好,最后購買的摩米士這款支架讓我非常滿意。它的材質是全鋁合金,手機和ipad均可使用,與手機或者ipad接觸的地方有硅膠條,可以保護設備不會磨花,做工非常精致,放在桌上也是一個增添顏值的小擺件。
摩米士這款支架是雙列轉軸設計,可以折疊,展開之后,放置設備的底座能以任意角度懸停。
無論是手機還是平板,都可以穩穩地放在上面,最高承重可以達到900g.
我這款教育平板是15英寸的,本以為這么大這么重,擔心支架會撐不住,后來發現我是多慮了,橫放和豎放都穩穩當當,放置iPad更不在話下了
摩米士還有個黑科技在底座的轉軸上,它是機械棘輪結構,可以360度自由旋轉,設備放在上面可以迅速調整到適合自己的角度。
這個棘輪結構非常順滑,單手旋轉毫無壓力,而且旋轉式機械記錄那種規律的“噠噠噠”的聲音,會讓人有種舒爽的感覺。
帶背光的時鐘很多,但顏值高的真不多,摩米士這款背光白色簡約的造型深得我心。同時它還是無線充和藍牙音箱,無論是放在床頭還是放在桌面,都是一件實用又增添顏值的好物。
手機可以隨時扔在上面充電,省掉購買一個無線充的錢了。
側面四個按鍵,分別是燈光效果,快進和后退,以及音箱開關機,因為不能聯網,只能通過底部按鍵調節時間和日期,旋鈕是用來控制音箱音量的。受制于體積,跟專業音箱的音質效果沒法比,但看個綜藝和電視劇還是可以勝任的。
摩米士這款鬧鐘是有光效的,可以跟著音樂的節奏顯示不同的光效韻律,但說實話,我更喜歡簡約的效果,所以我把燈效給關閉了。
摩米士這款背光時鐘,實際上是把藍牙音箱、電子鐘、無線充三種功能整合在一起,組合成了一款很實用的桌面小物件,實用的功能加上超高的顏值,無論是自用還是送給朋友,都是不錯的選擇。
像我們久坐在電腦面前辦公的人群,有個升降桌改變坐立交替的辦公方式還是很有需要的。140cmX70cm的桌面尺寸完全滿足了普通辦公的需要。如果你也想改善一下自身的身體情況,拒絕久坐,嘗試坐立交替式辦公,這一款樂歌電動升降桌會是你很好的選擇。當然,它不是萬能的,平時還是要加強鍛煉,每天抽出一點時間運動一下,這樣才能有健康的身體。
升降桌最大的特點當然就是自由升降了,樂歌E6配備了觸摸屏的控制器,個人感覺比Lift1的控制器更好看。桌板兩側都有預打孔,可以根據需要安裝在左手側或是右手側。長按上/下鍵可以持續上升/下降,這個過程如果遇到阻力會停止并回退幾厘米,增加安全性,如果無阻擋就持續到最高點或者最低點,調節精度精確到毫米,每次升降時桌面有個加速都很線性,在快要到達指定高度時速度會變緩,最后停止。
E6桌腿是橢圓形的鋼管,從個人審美來看,我感覺比方管更好看。三節正向桌腿,相比兩節桌腿的升降桌可以升的更高,降的更低,桌面高度調節可以從60CM升到125cm。
書房的一桌一椅一世界是每個已婚男人的避風港,只有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才有一點屬于自己的私人空間,看看劇,玩玩游戲,聽聽音樂,升降桌好似沒有什么存在感,但它承載了桌面上所有設備的重量,也承載了一個男人的所有期待與夢想。
以上是我此次桌面產品介紹的全部內容,感謝您的觀看,如果覺得文章對你有幫助的話,歡迎點贊、收藏、評論一下,你的支持是我繼續寫文的最大動力,我是邪惡的麥叔叔,我們下次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