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國慶了
對于這7天假期
你給自己立了多少Flag?
不過
你摸著良心回想下
你去年、前年的國慶假期
立的Flag都做到了嗎?
?
Flag年年立,年年倒
今年的國慶假期
你還要繼續喪下去嗎
?
想過個不一樣的國慶假期
來AGF(玩出名堂游戲博覽會)
與CICF EXPO(中國國際漫畫節動漫游戲展)
雙展聯辦現場
參加玩家國度展臺現場的100%中獎福利活動
體驗ROG性能神器吧!
小編透露下
去年國慶節期間的
AGF+CICF EXPO雙展聯辦
入場觀眾達29.3萬人次!
?
而今年的亮點更甚去年哦
更多精彩
盡在2F10玩家國度展臺
?
參與活動現場100%中獎的互動
拉桿箱、藍牙音響等好禮放肆送
(圖片僅為示意,實際禮品以現場為準)
此外,還能領略
ROG 槍神2 Plus、ROG phone
等神器的強大性能!
CICF&AGF比賽設備由華碩官方授權經銷商提供:
廣州工蜂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聚樂電競
佛山世紀曙光科技有限公司
廣州億仁電腦科技有限公司
源:光明日報
【熱點觀察】
酷狗直播平臺上的音樂主播紅格格畢業了。她除了領到一張畢業證書,還獲得了一枚直播平臺授予的“學院認證”徽章,這意味著在此后的直播活動中,她將獲得更多平臺資源的支持。
近日,由中國演出行業協會指導,酷狗音樂、光明網、酷狗直播學院主辦的“育啟未來 為藝發聲”暨酷狗直播學院首屆網絡主播畢業典禮在京舉辦,包括紅格格在內的1500名網絡主播,經過培訓,考試合格,領到了畢業證書。
這是國內直播平臺首次對網絡主播進行大規模培訓,參加培訓的主播超過3萬名,累積到一定學分參加考試的有1萬名,最后通過考試獲得畢業證書的主播有1500名。此舉不僅開網絡主播大規模培訓的先河,也引發人們對網絡主播群體規范化、專業化、職業化的討論。
從無序到規范
我國的網絡直播興起于2005年,到2016年出現井噴式發展。截至2018年,我國直播行業的規模已經超過4.56億人,即超過一半以上的中國網民都玩過直播。另據《小葫蘆2018年度全平臺直播行業白皮書》數據,2017年全平臺新增主播為145萬人,2018年這一數字上漲到217萬人。
龐大的市場規模,導致主播群體良莠不齊。為了吸引眼球,一些主播無所不用其極,從“黃鱔事件”到“直播媽媽洗澡”再到“直播吸毒”“直播跳樓”,出格的直播行為一再突破道德和法律底線。這說明網絡直播活動和網絡主播的行為亟須規范。為此,2018年,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等部門聯合推出《關于加強網絡直播服務管理工作的通知》,以加強網絡直播行業的基礎管理。
嚴管之下,“黃鱔事件”等極端直播行為大大減少,但像“直播中抽煙”“直播中爆粗口”等違規行為仍時有發生。這些行為有的是故意打“擦邊球”,有的是由于主播對相關規范不夠了解而導致的“無心之舉”。
光明網副總經理宋樂永介紹,從2018年年初開始,光明網在中央網信辦的支持下,建了一個網絡主播黑名單數據庫共享系統,截至目前,有2100多名主播進入這個黑名單。“有的是在利益驅使下故意涉黃、涉毒,但進入黑名單的大部分人是因為無知,比如有的人直播中抽煙,有的人直播中說臟話。行為看似無所謂,可一旦被拉黑,他們在網上將寸步難行,想開個網店都難。”
因此,無論是從維護網絡空間風清氣朗的角度,還是從維護網絡主播長遠利益的角度,對網絡主播進行教育培訓都十分必要。
2018年11月,中國演出協會網絡表演(直播)分會曾在上海舉辦過一個網絡表演(直播)行業培訓班,培訓內容涉及政策法規解讀、執法案例講解、主播素養專項培訓、直播形象及禮儀等內容,但規模較小,參加者多為直播平臺的內容審核負責人和一些頭部主播。
酷狗此次開啟的主播培訓,一則規模大,平臺上的所有主播均可報名參與,二則希望將培訓常態化。酷狗直播學院負責人黃軒婷介紹,酷狗直播學院2018年5月上線,目前已開發出140多門在線課程,其中30%的內容為政策、法律、法規,目的是教會主播們如何讓自己的直播行為合規合法。培訓的效果明顯,“參加了培訓的主播,行為違規率下降了67%”。
從顏值到價值
畢業于西南大學音樂學院的紅格格,之前是一名音樂老師。雖然她有不錯的音樂素養,但初入直播行業,也十分緊張,不知道如何面對鏡頭,不會跟粉絲互動,剛開直播時,“緊張得會手抖”。
很多新入行的主播,都會“拜師學藝”,就是跟老主播學“如何吸引粉絲、如何獲得更多打賞和禮物”等,想學更多基本不可能了。大多數主播在直播江湖中,自生自滅。正如謝歡所言,直播行業存在一個怪圈,無論多紅的主播,基本上走紅周期就是3到5年。
粉絲對主播的關注,多是圖個新鮮,新鮮勁兒一過,很可能“粉轉路”。究其原因,主要是大家有個智能手機就能進行直播,直播的內容缺乏專業性,又長期在一個水平上打轉,很多才藝主播也沒有代表作,粉絲很容易產生審美疲勞。紅格格就向記者感嘆,“主播的職業瓶頸是,粉絲是流動的,你必須不斷提升才藝和直播技巧,才能讓粉絲趨于穩定。”
提升主播的專業化水平,教育培訓是繞不開的過程。酷狗對音樂主播的培訓,就是想在專業化上發力,提升主播的專業素養。黃軒婷介紹,酷狗直播學院聯合行業協會和多所大學,研發了140多門課程供主播選擇,其中70%是專業課程,從基礎發聲技巧到樂器使用再到樂理的講解,既有視頻課程、直播課程,也有一對一、一對多的小班培訓。每門課程根據難易程度有不同積分,當累積到一定積分,主播可以申請考試。考試通過,主播進入兩個月的實習期。實習期也有考核,包括系統評分和用戶評分,當直播內容達到一定標準,并且“零違規”,才能正式“畢業”,得到平臺的認證和推廣。
為了提升培訓的專業化水平,酷狗直播學院聘請了資深的行業專家開設定制化教學。例如,來自美國伯克利音樂學院的聲樂教授坐鎮酷狗直播學院,從演唱技巧、表情管理、情緒表達等多個方面進行教學。《歌手》聲樂顧問藍天洋在酷狗直播學院開設“好聲音特訓營”,力圖解決主播演唱中遇到的問題,以讓聲音更上一層樓。參加了培訓的紅格格感覺收獲很大,隨著學會如何將音樂技能轉化為秀場的表演,她完成了從一名音樂教師向網紅主播的華麗轉身,并希望將來能自己寫歌做原創,在專業化的道路上走得更遠些。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高文珺認為,當平臺從發展的角度考慮,為主播打造一個學習提升空間的時候,不僅能培養出更多優秀主播,產出更好的內容吸引觀眾,從長遠看,也能促進直播行業的整體發展。
從專業化到職業化
離開直播間,網絡主播們能否站上更高的舞臺,這是一個十分現實的問題。對主播而言,其意味著能否突破職業瓶頸,打開一片新的天地。
很多網絡主播也在努力向線下發展,以期從網紅向演藝明星進階,只是離開直播間后,難免暴露出不適應專業舞臺的問題。曾有一名有數百萬粉絲的網紅音樂主播,參加了一檔音樂節目。他站在臺上,被導師問了一個跟基礎樂理知識相關的題目,就被難住了,結果止步不前。
從大環境看,目前網絡直播行業規模增長日趨穩定,行業發展也在回歸理性,拼顏值、秀下限、打法律擦邊球的做法已很難有立足之地。行為不違規只是基礎,要想獲得長久的生命力,必須有精品化的內容。因此,除了規范化、專業化,推動網絡主播的職業化似乎不可避免,因為只有職業化才能提升直播內容的質量。
網絡主播能否成為一個職業,這些年業界一直爭論不已。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秘書長潘燕說,直播是一種工具,并不是每個人用了直播就能變成主播。只有當專業的網絡主播群體出現,它才能成為一個新職業。中國演出行業協會未來將為有需要的主播提供能力認定服務,同時建立起對各個平臺都能夠適用的職業教育標準體系。
現實走在了網絡主播職業認定的前面。目前在各大直播平臺,均出現了一批職業化的網絡主播,其中不少還成立了團隊,并從線上向下發展。比如,在快手直播平臺上,以網紅“沙老板”為代表的億仁團隊聚攏了一批網絡主播,專門從事農村題材搞笑短視頻的拍攝,收獲了很高的人氣,還受邀參與電影《天才搭檔》的拍攝。這些網絡主播,大都還從事著其他工作,網絡直播只能算是兼職,只有部分頭部主播把全部精力放在了直播上,把主播當成職業。
這說明網絡主播的職業化任重而道遠。推動網絡主播的規范化、專業化、職業化,僅靠一兩個平臺很難做到,而需要平臺、協會以及行業主管部門共同努力。黃軒婷呼吁更多直播平臺加入到對主播的培訓中,通過人才教育培養的方式為行業孵化賦能,早日把網絡主播變成能出狀元的“第361行”。(韓業庭)
1月20日,福州市人民政府與河仁慈善基金會簽訂關于建設福耀科技大學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福耀科技大學正式選址福州,這所應用研究型學府由曹德旺創立的基金會籌建,計劃投資100億元。
為何要發起設立福耀科技大學?學校培養學生的模式是怎樣的?未來學校建設發展所需要的資金問題如何解決?
曹德旺向新京報記者表示,發起設立福耀科技大學有多方面因素,包括目前中國制造業高級管理人才斷檔的問題、一些培養制造業人才的學科跟不上市場需求和產業發展要求、德國教育模式的啟發等。
“我們的辦學方式是模仿歐洲、尤其是德國的辦學方式,實行錯位辦學,瞄向目前制造業人才培養方面存在的短板,培養產業工匠式的領導人才。”曹德旺說,福耀科技大學的辦學目標是成為中國制造業高級人才的搖籃。
建設一所大學需要長期、大量的資金投入,100億元的投資遠遠不夠,如何解決未來的資金問題?曹德旺表示,希望學校成為一所全社會共建共辦的大學,吸納和集中全社會的力量,同時也服務于全社會。“學校未來會接受外部資金的捐助,相信資金來源不成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福耀科技大學探索新型大學辦學模式,其核心是基金會辦學方式。對于基金會和學校的關系,曹德旺表示,“河仁基金會會對學校的發展提一些建議和要求,但不會參與學校具體的管理和監督,學校還是由政府來管理”。
近日,河仁慈善基金會理事會、監事會成員召開會議,對發起創立“福耀科技大學”的初步建設方案進行了討論并達成共識。 圖/受訪者提供
談辦學初衷
“助力解決中國制造業應用型、技術技能型人才斷檔的問題”
新京報:河仁基金會公告中提到,共同探索新型大學的辦學模式。設立福耀科技大學是由你提出來的還是由福建省政府提出?
曹德旺:辦學的事情是我主動向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來的,省委省政府對這個事情很支持,省領導召開了好幾次會議,專門討論辦學的事情。
新京報:怎么想到要發起設立一所大學?
曹德旺:其實這個事情我已經計劃了好幾年了,辦學這件事是受多方面的啟發:
第一,目前中國制造業存在高級管理人才斷檔的問題。這幾年很多制造業企業到處找高級工程師、工廠管理干部,企業之間挖來挖去,我們公司也有一些高級工程師,比如質量工程師、銷售工程師、設計工程師等,被其他企業挖走了。制造業高級人才被挖來挖去導致了企業成本的直線上升,也對我們整個國家的產業發展不利。與此同時存在的另一個現象是,現在很多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工作,沒有地方就業。我就想著設立一所大學,招聘優秀的本科畢業生,培養他們成為中國制造業企業需要的專門的匠師級管理人才,助力中國制造業解決應用型、技術技能型人才斷檔的問題。
第二,目前我們國內大學培養人才的模式偏標準化,而且我們國內大學存在重虛擬經濟、輕實體經濟的傾向,這也是改革開放后我們的大學學習美國辦學出現的一個結果。現在很多大學熱衷于為虛擬經濟培養人才,學科重點瞄向互聯網、金融、MBA(工商管理碩士)等,而一些培養制造業人才的學科卻跟不上市場需求和產業發展要求,一些制造業真正需要的高端人才沒有地方培養。當前中國制造業和中國經濟正處在轉型升級的重要階段,如果制造業人才的培養跟不上來,就會影響我們制造業結構和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
第三,辦學還受德國教育模式的啟發。我前段時間去德國,又考察調研了慕尼黑工業大學、亞琛工業大學,他們培養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方式和我們不一樣,我非常羨慕他們能夠那樣辦學。我覺得德國的教育方式有很多的地方值得我們學習,德國培養出來的人才很好用。比如,德國的大學聘請的教授都有工廠實踐經驗,我有一位朋友在德國去應聘一所大學的教授,但是沒有被聘用,因為他沒有在工廠工作的經歷。在德國的大學里,有工廠工作經歷的專家教授會教學生如何做實驗、如何把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學生畢業進入工廠可以直接上手。而咱們這里則是,大學生畢業后進入工廠,公司要花幾年時間的嚴格訓練,才能培養出上手的技術工人,而在德國不需要這個過程。
因此,我們的辦學方式是模仿歐洲、尤其是德國的辦學方式,實行錯位辦學,瞄向目前制造業人才培養方面存在的短板,培養產業工匠式的領導人才。
談辦學目標
“成為中國制造業高級人才的搖籃”
新京報:學校的辦學理念是錯位辦學,“錯位”具體表現在哪里?
曹德旺:我們辦的是理工科的學校,設置的學科是當前培養制造業急需人才的學科。這些學科在當前的大學體系里有,但是我們采取的培養方式和當前大學的培養方式不太一樣。
學校的定位是培養應用型、技術技能型人才,我覺得我們落后在動手能力太差,想培養動手能力強的應用型研究類的人才去解決工廠當下遇到的實際問題。
新京報:按照你的設想,如何進行制造業人才的培養?
曹德旺:按照我的設想,我們要培養未來的工匠型領軍人物。首先,在生源上,并不是誰都能來這所學校,會通過一定條件的審核、篩選,招聘優秀的本科畢業生。我們計劃申請碩士學位的授權點,學生畢業可以拿到碩士研究生證書。教工方面,會實行市場化的待遇,在國際上聘請大量教授級別的工程師來訓練我們的學生,學校的校長人選我們也會進行全球招聘。
第二,在教學上,實行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學生除了要學習基礎的專業理論課程,我們還會教學生把所學的東西轉化成生產能力——學校會建很多的實驗室供學生進行實操,同時,我們還會和很多的工廠合作,讓學生走向工廠運營的第一線進行實操。
第三,在專業設置上,我們可能會設置七八個學科,這些學科大部分是制造業類專業。但有一個學科是經濟管理類,所有學科學生均要接受經濟管理類課程的培訓學習。比如,學生的專業課學分可能占70%,經濟管理類課程的學分占據30%。
第四,我們要培養的還必須是國際化人才。我們有可能會進行全英語授課,未來我們還計劃和全球培養制造業人才的頂尖高校進行合作,比如設置交換生項目,讓我們的學生能走出去看看。
福耀科技大學的辦學目標是成為中國制造業高級人才的搖籃,我們希望通過一系列高水平、全面的訓練,培養出高端的、全面的、工匠式的人才,未來他們會成長為企業高管、工廠老板、產業領袖。
新京報:目前專業設置的構想出來了嗎?
曹德旺:還沒有出來。目前我們的公告是初步的討論結果,我們后續還會多次論證辦學方案和專業設置。
談辦學資金
100億主要用于校園建設,未來會接受外部資金的捐助
新京報:河仁基金會計劃總出資100億元投入籌建“福耀科技大學”,這100億主要用于什么?
曹德旺:這100億主要用于學校的基礎設施建設,就是建校園。
新京報:一所大學的建設發展需要長期、大量的資金投入,未來的資金問題如何解決?
曹德旺:我知道辦一所大學非常昂貴,大家放心好了,我們有辦法解決資金的問題。未來的福耀科技大學將會是一所民辦非營利性大學,也會有部分財政撥款。而且未來我也會幫學校想辦法籌款、拿錢。實際上,我們可以看到,歐洲的大學并不完全依賴財政撥款,但他們并不缺錢。比如,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一年大概需要14億歐元的經費,有6億歐元是政府撥款,8億歐元是學校募集的錢,學校通過服務企業得到贊助。
新京報:未來福耀科技大學會接受外部資金的捐助?
曹德旺:那是肯定的。福耀科技大學本身是整個社會的大學,學校服務于中國的高端制造業,我們的高端產業本身并不缺錢。我幫他們解決問題,他們也很愿意來贊助學校,國外不都是這樣嗎?現在很多企業聽說我要辦這個大學的消息就找上門來,考慮和我們合作。因為現在很多制造業企業都缺高端的人才,中國又找不到培養高端人才、干部的學校。所以,我相信未來支持學校持續發展的資金來源不成問題。
新京報:會考慮和其他企業聯辦或者共建福耀科技大學嗎?
曹德旺:有可能,福耀科技大學本身是非盈利性質,其他企業如果有意向參與,由學校視情況決定。現在沒有一家企業有足夠的力量來培養中國制造業需要的人才,我們希望福耀科技大學成為一所全社會共建共辦的大學,吸納和集中我們全社會的力量,同時也服務于全社會。
談未來
“會出任第一屆董事會董事長”
新京報:學校探索新型大學辦學模式,是出于怎樣的考慮?
曹德旺:福耀科技大學的“新”主要體現在由政府加公益基金出資建立一所大學,我們幫助學校深化改革,實行黨委領導下的董事會或者理事會負責制。學校未來也要適應董事會或者理事會的管理模式,因為只有適應了董事長或者理事會體制的管理,才會有足夠的資金來支持學校的發展。第二個“新”體現在創辦資金來源于非盈利機構,沒有逐利的愿望。
我們基金會只是贊助辦學校,負責建設校園。河仁基金會對學校的發展會提一些建議和要求,但基金會不會參與學校具體的管理和監督,學校還是由政府來管理。
新京報:未來你會參與學校的一些具體的工作嗎?
曹德旺:我會出任第一屆董事會的董事長。
新京報:對你來說,在75歲發起設立一所大學意味著什么?
曹德旺:我個人的成就是受益于黨的改革開放的政策,我掙了那么多的錢。我想把這些錢再還給這個社會,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同時這也意味著一種背水一戰的挑戰,但我們做什么事情沒有挑戰?辦學這件事,成則可為人生加分,如失敗,你也可以想象可能的后果。因此,我對辦好這所大學志在必得。
新京報首席記者 侯潤芳 編輯 趙澤 視頻編輯 吉喆 校對 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