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裝電腦電源功率如何選擇?
電源功率計算公式:
(CPU TDP功耗 + 顯卡TDP功耗 + 其它硬件功耗按40W)÷ 0.6=電源額定功率(單位:W瓦)
電源功率公式解讀:
CPU和顯卡是硬件中功耗大戶,所以取這兩個硬件的TDP功耗,雖然TDP功耗并不是實際功耗,但是可以借用TDP功耗指標來計算。
其它硬件可以打包功耗為40W,例如主板6W,內存2W一根,機械硬盤8W,固態硬盤2W,還有其它包括機箱風扇或者光驅等。
為什么除以0.6,在滿載時仍然保留40%冗余功率。
以上電源功率計算公式為獨立顯卡為主,核心顯卡(集成顯卡)通常使用250W-300W額定功率足夠了,建議額定300W起步。
注意:得出的電源功率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適當加減取整,如果怕不夠可以再加50W。
舉個例子:
i3-9100F+GTX1650電腦主機,i3-9100F TDP功耗為65W,GTX1650 TDP功耗為75W,其它硬件大致按40W算。那么就是(65+75+40)÷ 0.6=300W,建議額定300W-350W。
i5-9400F+GTX1660Super的電腦主機,i5-9400F TDP功耗為65W,GTX1660Super TDP功耗為125W,其它硬件大致按40W算。那么就是(65+125+40)÷ 0.6=383W,建議額定400W-450W。
i7-9700F+RTX2060 SUPER的電腦主機,i7-9700F TDP功耗為65W,RTX2060 SUPER TDP功耗為175W,其它硬件大致按40W算。那么就是(65+175+40)÷ 0.6=466W,建議500W-550W。
i7-9700K+RTX2070Super的電腦主機,i7-9700K TDP功耗為95W,RTX2070Super TDP功耗為215W,其它硬件大致按40W算。那么就是(95+215+40)÷ 0.6=583W,建議額定550W-600W。
i7-9900K+RTX2080Super的電腦主機,i9-9900K TDP功耗為95W,RTX2080Super TDP功耗為250W,其它硬件大致按40W算。那么就是(95+250+40)÷ 0.6=641W,建議額定650W。
R5 3600+RX5700的電腦主機,R5 3600 TDP功耗為65W,RX5700 TDP功耗為185W,其它硬件大致按40W算。那么就是(65+185+40)÷ 0.6=483W,建議500W-550W。
總結:
當然以上的電源功耗計算只是估算,可以作為一個參考值,滿足大多數的配置可以借鑒,得出來的功率結果還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適當加減取整的,希望本文能夠幫助大家。
作中有同事問我,一臺電腦一天能用幾度電?我大概地給他說了一個數,然后考慮了一下就準備寫一下這件事:一臺電腦到底功耗是多少,也就是用多少度電。
首先來看一下電腦耗電的幾個主要部件:CPU、主板、硬盤、顯卡等,再加上顯示器。
想要知道具體的臺式電腦功率是多少,就要看電腦配置了,每個部件不同,功耗也是有差別的。
不同配件的耗電詳情如下:
首先是CPU:市面上主流CPU功率大多在130瓦左右,滿負荷的話可能更高,因為大部分時間是達不到滿負荷運行的,所以一般是在65瓦至90瓦左右。
其次是主板:主板本身耗電其實也不是很大,大概是在20-35瓦之間(不含集成顯卡、聲卡、網卡);聲卡、網卡耗電也都在10瓦左右。
再次是顯卡:差異比較大,主板集成顯卡也就10幾瓦,獨立顯卡從低端到高端,耗電量也是有比較大的不同,從幾十瓦到200多瓦都有,當然這只是最大功耗,一般情況下很少滿負荷運行,平均值在100瓦左右。
然后是硬盤:硬盤的耗電相對較小,機械盤一般是在12瓦至14瓦,最大功率是25瓦,筆記本硬盤要低一些,大概10瓦左右,固態硬盤更低點,5瓦至10瓦。
以及內存:內存耗電也不大,大概在5瓦至10瓦。
還有電源:電源是給整個電腦供電的關鍵設備,它自身也有電量消耗,大概是5瓦至10瓦。
以前還有光驅,但是現在幾乎沒有人再用光驅了,它的耗電是在10瓦左右,刻錄機在刻錄的時候,功率也只有十幾瓦。
最后是顯示器:一臺液晶顯示器根據尺寸大小和型號以及顯示技術不同,有一定的區別,大概耗電量在35瓦至100瓦左右。
最最后是外設設備:音箱從最低的小對箱到大一點的低音炮,一般10瓦至100瓦左右,鼠標鍵盤加起來大概不超過10瓦。
綜合上述,一臺普通電腦的大概耗電量就可以得出了,這里我們取一個平均值CPU90瓦+主板30瓦+顯卡100瓦+硬盤10瓦+內存5瓦+電源5瓦+音箱10瓦+鍵盤鼠標10瓦+顯示器50瓦=310瓦,也就是說,正常工作運行下,一臺電腦全部耗電量在310瓦左右,三個多小時耗1度電。電腦待機情況下耗電要低很多,滿負荷運行時要高出一些,低時可能也就100多瓦,高時能到4、5百瓦,一臺高配置電腦或者服務器在滿負荷運行時會超過600瓦。
需要提醒一點的是,電腦在關機狀態下也是有能耗的,如果關機后還通著電,沒有拔掉電源插頭,那么就會有耗電,液晶顯示器在3瓦左右,主機在10瓦左右,加起來就有13瓦,一個小時是0.013度電。雖然不多,但是也應該在不使用電腦的時候徹底斷開電源,響應國家環保和節能的倡議。
機選電源,對于初級DIY用戶來說是個不大不小的問題,功率選小了可能會造成PC主機不定時重啟或者過載保護,選大了會浪費錢。雖然各個型號的獨立顯卡都已經給出了建議的電源功率,但我們后續可能會有升級或擴展設備的可能,因此明白各個配件的大概功率也是很有必要的。
電腦主機里面,有兩個超級“電老虎”,第一個是CPU,通常廠商發布的時候都會公布他們的TDP,但需要注意的是,近幾年CPU的真實功耗已經遠遠偏離其TDP的值,例如Intle酷睿i9 13900K的TDP是125W,但是滿載功耗卻直逼300W大關,因此選購電源的時候一定要按照CPU的滿載功耗來計算。
另一個“電老虎”就是顯卡,熱功耗方面廠商引入了TGP的概念,通常來說相同核心GPU的顯卡,TGP和真實功耗比較接近,但是一些OC版的顯卡,會將GPU超頻,以及使用頻率更高的顯存,這都會使得顯卡的真實功耗相對于TGP有所提升,尤其是例如RTX 4090的TGP是450W,但是一些非公版可能會將功率釋放到600W,所以就跟CPU一樣,不要把TGP當做真實功率。
主板方面基本沒有廠商公布它的功率,畢竟在主機中它只是一個承載平臺,上面沒有耗電量巨大的芯片。不過畢竟還有一個南橋,以及CPU的供電模組,因此主板的實際功耗可能會在30--50W左右。
至于內存,不要看它們經常身披散熱馬甲,實際上它應該是整機耗電最少的部件之一,耗電量在5--8W左右。
然后就是存儲設備,先看機械硬盤。通常廠商在標簽上都會標注詳細的信息,包括容量、轉速和緩存大小等,同時也會標注工作電壓和電流,例如下面這款西部數據的3TB的3.5寸機械硬盤,它有12V和5V兩組電壓輸入,電流分別是0.45A和0.6A,因此它的總功率就是8.4W。
相對于機械硬盤,固態硬盤不僅容量開始向機械硬盤看齊,性能更是它的十幾倍甚至幾百倍。我們看一下性能最強的PCIe4.0消費級固態硬盤三星990 PRO,它的標簽上標注工作電壓3.3V,電流為2.2A,因此功率也有7.26W。
最后就是光污染愛好者和散熱不足恐懼癥患者所惦記的散熱風扇,根據轉速的不同它們的工作電壓和電流也不一樣,不過總體來說功率都不大,例如主流的12cm或者14cm的風扇,電壓都是12V,工作電流通常在0.25--0.5A,因此單個風扇的功率就在3--6W左右。
總體來說,PC主機除了CPU和顯卡,其余的配件功率都不大。不過畢竟積少成多,選購電源的時候一定要估計好功率的余量。
(8153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