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陣營
最強的手機永遠是在路上
后浪推前浪
那么到底該如何選擇呢?
今天咱們先簡單說一下
到后期小白會給大家做對比視頻
就在昨天,國內又一款驍龍835旗艦來了——一加5,配置和系能不用擔心,確實很給力,但是各位可能也注意到了一個問題,一加5的售價,似乎并不便宜,相比上一代一加3的2499元以及一加3T的2699要貴出不少,2999元起步,8GB版本更是達到了3499元,漲價幅度確實不小。
目前市面上已經有幾款驍龍835的安卓旗艦,那么相比于其他的驍龍835旗艦,漲價之后的一加5,到底還值不值得買呢?
與Galaxy S8和S8+相比
只說價格的話,一加5相比于三星S8系列絕對有優勢。三星Galaxy S8標配4GB+64GB的官方零售價格為5688元,而S8+的4GB+64GB版則從6188元起步,最貴的6GB+128GB皇帝版為6988元,雖然三星送了AKG耳機等配件,但是仍然沒有一加5的價格有優勢。
再說具體配置對比,兩款都是搭載相同驍龍835的旗艦機,但是在內存方面,一加5的6GB標配以及8GB高配有優勢,儲存兩者最高都是128GB的UFS2.1儲存,而且支持IP68防塵防水。
不過在屏幕上,首先是尺寸上S8的5.8寸和S8+的6.2寸秒殺一加5的5.5寸,并且三星S8的全面屏更加驚艷,而且屏幕素質更高,2K分辨率顯然也是S8占優。
與HTC U11相比
先看價格,HTCU114GB+64GB版本4599元,6GB+128GB版4999元。在配置上,U11也是5.5寸屏幕,但是分辨率是更高的2K級別,而且EdgeSense邊框觸控黑科技是一大賣點,不過,從主要配置上來說,性價比還是一加5高。
與小米6比
與國際大廠相比,性價比確實挺足,但是與國內廠商相比呢?在1999價位的時候,小米手機推出了5代產品才漲價,而小米6和一加5一樣是驍龍835旗艦智能手機,6GB標配內存,64GB版2499元,128GB版2899元。
相比之下,一加5很明顯沒有小米6的性價比高,即便是2899的高配版,兩者屏幕都是1080p,只不過一加5是AMOLED屏,且支持P3色域,還有堪比Kindle的閱讀模式,兩者都支持生活防水,一加有3.5MM耳機孔,小米6是玻璃或者陶瓷機身,一加5還是金屬機身。
努比亞Z17
Z17因為同樣搭載了驍龍835和8GB內存備受關注,其中6GB+64GB版本2799元,相比于一加5有競爭力,但是同樣的“雙8”版本,Z17卻賣到了3999元,對比一加5的3499元貴了500塊,至于6GB+128GB也要3399元。不過努比亞的無邊框設計是一大亮點。
索尼XperiaXZPremium
索尼大法的XZP采用了5.5英寸4K HDR顯示屏,搭載驍龍835處理器,4GB RAM+64 GBROM,配備1900萬像素攝像頭,支持960fps慢動作視頻拍攝。側邊指紋識別,IP68防水等,和一加5相比,算了還是不比了,不是一個定位。5699的價格沒情懷也不會買賬。
到底該選擇誰?
如果從性價比方面考慮,整體來看肯定小米6最具性價比,一加5只能第二。
不過,只看處理器、內存、儲存和屏幕來比較,未必就是你購買這款產品的理由,三星的全面屏,U11的邊緣操作、大法的情懷等也是看個人需要,不能一部手機有這個也有那個,那是tan90°。
人無完人 機無完機
沒有一款各方面都好的手機
只能說某一個方面比較突出
RM陣營進入筆記本領域已經是呼吁了多年的事情,也有不少玩家嘗試將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改裝成筆記本,可似乎總體都不太成功,然而,現在真的有一大批筆記本開始搭載ARM陣營芯片登場了,可你會買嗎?
一大波搭載驍龍835的筆記本來襲
近日,高通宣布,華碩、惠普和聯想成為首批采用驍龍835開發移動PC的OEM廠商。上述廠商將基于驍龍835平臺打造支持Windows 10系統的輕薄、無風扇筆記本。得益于驍龍835集成的X16 LTE基帶(提供1Gbps下載速率,支持、802.11ac MU-MIMO),可實現隨時隨地的移動連接。同時,這些筆記本都將擁有超過一整天的電池續航。
微軟和高通將這種新型PC成為“蜂窩PC”。高通的驍龍835平臺搭載最強的X16 LTE基帶,它能提供全球最快的1Gbps下載速率,這將賦予Windows 10 PC隨時聯網的能力。此外驍龍835還支持2x2 802.11ac MU-MIMO多入多出技術,聯網更加穩定快速。
相比與傳統基于X86芯片的PC,這種新型的“蜂窩PC”可以的待機時長可以達到原來的4-5倍,續航最高可提升50%,而且性能也足以滿足用戶日常辦公所需。根據外媒PCWorld的報道,在Computex現場演示時Windows 10 ARM系統在運行全套Office軟件的時候沒有明顯延遲。
無風扇、續航一整天
用高通的話來說,驍龍 835 PC 將會是下一代具有時尚形態的設備,精巧輕薄,且無風扇。不過,這一切都要歸功于一體式設計的SoC系統級芯片驍龍835,現場高通將其裝在一個小盒子里,將其與1美分硬幣相比,可以看到,無論是手機 835 芯片本身還是集成了各種模塊為PC準備的稍大SoC芯片,整體體積相當小,至少比1美分小。
因此,采用驍龍835無疑更便于OEM廠商更靈活的設計超輕薄、超便攜的PC產品。而驍龍 835 PC 完全采用無風扇設計這點就不用多說了,作為一枚采用了最新的10納米工藝設計移動 SoC,驍龍 835 自然能夠為設備提供出色的散熱處理和能效,從而確保無風扇設計。
性能才是關鍵
不可否認,搭載高通處理器的筆記本會在網絡、通信以及多終端互聯互通上具有非常明顯的優勢,但這并不意味著其性能就能全面壓到Intel/AMD這兩個傳統筆記本市場的霸主。
不少市場消費者已經擔心這樣的產品會不會是新一代的上網本,從而可見市場對筆記本生產力工具的屬性需求還是相當迫切的。而在價格方面,高通目前給出的價格是600-800美元。這樣的價格已經和中低端筆記本持平了,如果其在性能上一旦也很靠近,那的確會成為市場上的勁旅。
著工藝水平的不斷提高,現在的手機處理器早已經不是跟以前一樣慢到不行,在10nm工藝制程下,現在手機的Soc早就可以完成更加復雜的運算過程,性能方面也帶來了極大的提升。除了性能方面帶來的提升外,在手機功耗方面也得到了相應程度的升級。
而在目前手機平臺上,高通就是行業中老大的地位,憑借著驍龍系列的強勁,讓高通幾乎壟斷了各大手機廠商的處理器供應。隨著驍龍835移動平臺的發布,越來越多手機廠商都紛紛用上這款性能功耗都十分強勁的處理器。不過在它的“統治”下,三星的獵戶座處理器、華為的麒麟處理器也不甘示弱,相繼推出了自家平臺的高端芯片:Exynos 8895以及麒麟960。到底這三款處理器孰強孰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在這次性能對比方面,筆者將會用很粗暴簡單的跑分測試、游戲測試來看看這三款芯片在這幾項測試中有何卓越的表現。而手機的選擇方面,將會采用目前最新的幾款明星旗艦——努比亞Z17、三星Galaxy S8+以及榮耀V9進行這一輪測試。到底它們三者之間在性能方面有何差異,那么今天的測試,就能夠給你們一個直觀的感受。
首先展示一下這三款處理器在參數規格上有何區別
從表中可以看到,除了麒麟960外,其他兩款處理器都是基于10nm工藝打造的。所以在理論功耗方面,驍龍835和Exynos 8895要比麒麟960領先不少。畢竟10nm的制程工藝好歹有點優勢的,不然工藝制程上去了,能耗還不改進就說不過去了。
下面,我們就通過一些跑分測試,先來看看這三款處理器的表現到底是怎樣。
首先在安兔兔的測試中,我們可以看到這三款手機的綜合跑分表現。其中,努比亞Z17力壓群雄,以17萬+的成績遙遙領先。隨后,排名第二的是三星的Galaxy S8+,以16萬+的成績稍遜搭載驍龍835的Z17。不過,相比起前兩者的龍爭虎斗,榮耀V9就有點掉隊了,14萬+的分數相比起前面兩者的差了可不是一星半點。由此來看,驍龍835和Exynos 8895強勁的自家架構和制程工藝,還是讓使用公版架構的麒麟960遜色不少。
在Geekbench 4的測試上,驍龍835力壓群雄的這一個局面就有所改變了。從下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在單核性能方面,得益于高通自家的Kryo 280架構的先進性,要比采用的公版Cortex-A73的麒麟960高出不少,但是同樣相比起采用自主架構的三星來說,單核表現并沒有拉開很大的差距。而在多核性能表現上,反而是Exynos 8895和麒麟960的跑分要比驍龍835高上一丟丟。
可以看到驍龍835的強勁之處就在于單核表現方面,這有利于應用打開速度的提升。因為在日常使用的應用中,我們更多的是用單核心來運行,所以單核心表現是否出色,在一定程度上會日常使用是否流暢;而后兩者的多核表現優秀,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在處理多任務時,性能表現會更好,對于玩《王者榮耀》、《NBA 2K17》等大型游戲來說,會有更好的性能表現。
最后是PCMark測試,這個測試主要評價手機日常使用(網頁瀏覽、視頻處理、文檔編輯)的性能。在這個測試中,三款手機之間的差距相當明顯的,Z17排名第一、榮耀V9次之,三星S8+排名最末。可能由于三星在某些方面的原因,所以在這一部分要遜色不少。不過從分數還是可以看出,三款處理器在對手機日常使用的過程中,并沒有太大差距。
總結來說,在CPU這一塊測試中,驍龍835要力壓Exynos 8895一點點,而麒麟960還是稍微落后,排在兩者后面。
作為一款2017年的旗艦級處理器來說,單純在CPU方面有著出色的表現還不夠。因為隨著手機游戲的流行,越來越多用戶都喜歡用手機玩各種各樣的大型游戲,而在大型游戲的表現上,處理器的GPU部分就顯得尤為重要。因為除了CPU的運行外,GPU的強弱與否會對手機游戲的表現息息相關,如果GPU性能足夠強的話,游戲的流暢度和畫質都會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所以,這次GPU測試中,看看這三款處理器到底哪款更加厲害。
在GPU測試上,首先采用了3DMark進行測試。通過圖中的測試數據,我們可以看到,搭載驍龍835的Z17在GPU性能上確實比其他兩部手機有著比較明顯的優勢。這一優勢,得歸功于驍龍835自家的Adreno 560架構的先進性。
雖然驍龍835在CPU上拉不開差距,但是憑借著Adreno 560的優勢,還是將公版的Mali G71虐得體無完膚。雖然相比起前代來說,Mali G71進步幅度相當明顯,但是同高通的Adreno一比,差距就立馬出來了。以努比亞Z17和榮耀V9為例,在3DMark的跑分之下,兩者差距可達一千多分,可以發現高通在對GPU的造詣有多深了。
在GFXBench跑分測試中,三臺手機的GPU性能差異就很明顯了。在Car Chase和曼哈頓3.1測試中可以看到,驍龍835和Exynos 8895依然能夠跑到40幀左右,而麒麟960只能跑到10幀左右。可以看到,Mali G71 MP8的性能,應對大型圖形處理還是有點捉襟見肘。而Exynos 8895比起驍龍835,雖然分數很接近,但是在其他環節跑分中,幀數還是比不上驍龍835。可以看到驍龍835在GPU性能上到底有多恐怖。
說了這么多廢話,肯定有人在吐槽,我們買臺手機回來,又不是單純了跑分,游戲才是重點。所以,為了滿足這些的欲望,所以在游戲測試中,筆者就簡單粗暴一點,直接通過游戲性能的表現對比,來看看這三臺手機誰更厲害一些。
在這里,值得強調的是,雖然《王者榮耀》比較盛行,但實際上來說,這三款手機都可以滿幀運行著款游戲,所以在游戲對比上,筆者將會采用《NBA 2K17》和《真實賽車3》來看看這三臺手機的性能差距。
在《NBA 2K17》測試中,三款手機都表現出各自出色的成績。在5分鐘《NBA 2K17》上,三臺手機都能夠滿幀運行。不過在處理器調度機制方面,從數據看Z17很明顯要比三星S8+和榮耀V9出色不少。因為Z17在運行《NBA 2K17》時,會將GPU的性能充分調度起來,而其他兩款手機,并沒有將GPU調度起來,只是單純的將CPU頻率拉高,這在長時間的游戲上,將會出現降頻的情況發生。
在《真實賽車3》也同樣如此,三臺手機都是很充分調度處理器的性能來處理復雜的游戲場景。在性能對比方面,三臺手機都在50幀左右。不過還是那個老問題,榮耀V9和三星S8+由此至終都沒有將GPU調動起來。所以在游戲測試上,三星S8+以及榮耀V9都要比努比亞Z17遜色不少。在游戲調度機制上,還是希望三星和榮耀要改進一下,不要把這么強的GPU性能給放棄掉。
除了游戲性能是否足夠出色外,手機的溫度把控也是相當重要的。畢竟也沒有人會喜歡拿臺“暖手寶”來玩游戲吧。下面就來看看這三款手機在進行20分鐘游戲測試后,各自的溫度是多少。
通過上圖可以看出,得益于10nm/16nm制程的優秀工藝,努比亞Z17、三星S8+以及榮耀V9在20分鐘的游戲測試上,溫控還保持相當不錯。努比亞Z17最高溫度為33.2℃,榮耀V9最高溫度為34.1℃。而三星S8+由于是玻璃機身的工藝,所以散熱方面并沒有其余兩款手機那么出色,S8+最高溫度為36.8℃。
不過總的來說,這三款手機的溫度還是保持相當不錯,在上手玩的時候,并沒有出現燙手情況的發生。對于喜歡玩手機游戲的用戶來說,這三個處理器搭載的手機,還是能夠足夠應付你各種游戲需要。
本次三大處理器平臺的測試基本都告一段落了,但總結部分筆者想放在后面再談,在這里筆者想跟大家來聊聊,撇開性能外的數據,這三款處理器還有什么讓人驚喜的地方。
通過筆者不厭其煩的查找中發現,這三款處理器中,高通的驍龍835和三星的Exynos 8895還是大有名堂的。其中在三星的Exynos 8895上,它全球第一款支持下行鏈路支持5CA(載波聚合)的千兆LTE調制解調器集成的移動處理器。
首先,先給大家普及一下什么叫做的載波聚合。載波聚合是為了滿足單用戶峰值速率和系統容量提升的要求,一種最直接的辦法就是增加系統傳輸帶寬。因此LTE-Advanced系統引入一項增加傳輸帶寬的技術,也就是CA(Carrier Aggregation,載波聚合)。在三星的Exynos 8895上,搭載的是千兆極的LTE調制器,換句話說Exynos 8895最高支持的下行速度高達1Gbps。
科學的說,1Gbps 說的是寬度,而不是速度。因為每個字節轉化成電信號后在線纜中的傳述速度基本是相同的——光速。好比一樣限速80公里的道路,一個是4車道,一個是1000車道,這兩個道路每小時可以通過的車輛數量就很懸殊了。1Gbps 相對于 4Mbps 的優勢就在這里。
在1Gbps的加持下,三星S8+最高的下載速度達到100MB/s。在這個速度下,一個大小為400MB《王者榮耀》僅需4s就可以下載完成,你說厲不厲害?
而高通的驍龍835比起Exynos 8895還要更加厲害。因為驍龍835在支持千兆極的LTE調制器外,還額外加入了2X2 雙路WiFi技術。
要知道什么是2X2 雙路WiFi,就要先來了解下WiFi的傳輸原理。在WiFi數據傳輸的過程中,數據經由一定的方式編碼后,以電磁波的形式通過天線傳遞出去,其中發射信號和接收信號都需要使用不同的天線。在傳統的1X1單路WiFi中,接受和發射信號各占用一條天線。
于是工程師們就突發奇想:既然只用一根天線不夠快,那多加幾根天線!讓它們同時工作,不就可以得到更快的傳輸速率了嗎?于是乎,就有了2X2、3X3甚至4X4的多路WiFi設備,WiFi傳輸速率得到了成倍提高。這些多天線設計的設備,在PC上很早就出現了,比如這款華碩的PCE-AC88網卡,就采用了4X4四路WiFi設計,傳輸速率達到了驚人的3100Mbps。
不過,由于手機的集成度極高,主板空間寸金寸土,要騰出位置給更多的WiFi天線實屬不易,再加之手機芯片層面上缺少對多路WiFi的支持。所以時至今日,絕大部分智能手機仍然采用保守的1X1單路WiFi。所以說,2X2 雙路WiFi技術的加入,將大大提升了手機在下載時速度,節省更多的時間,提升效率
驍龍835、Exynos 8895以及麒麟960,作為各自平臺目前最先進的處理器,在性能方面都已經達到了各自的頂尖水平。不過在對比中,我們都可以看到三者之間還是存在著一定差距。在筆者看來,高通和三星雄厚的技術積淀,還是讓華為倍感壓力。在各方面的測試、跑分中,麒麟960都幾乎充當陪跑的角色。沒有獨自的架構體系,這也是華為海思現今存在的主要問題之一。
而驍龍835和Exynos 8895的對比中,我們可以發現三星已經在追趕著高通的步伐,而且在某些測試上,三星還有反超高通的局面。不過,在高通引以為傲的GPU性能部分,高通出色的自主架構,還是讓Z17在游戲部分力壓群雄。
再加上千兆極的LTE調制器、2X2 雙路WiFi技術加入,還是讓手機廠商紛紛投向高通這個“大腿上”。畢竟背靠大樹好乘涼,驍龍835的強勢,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減輕手機廠商的負擔。這么好的伙伴,誰不想要呢?
總的來說,在這次性能對比上,在筆者心目中的排名則是驍龍835、Exynos 8895以及麒麟960。對于筆者這個排名,你們認同嗎?
喜歡數碼科技資訊的你記得訂閱[安卓中國]。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安卓論壇]與[好機友]。這里有更多好玩的科技內容哦!
登陸[安卓中國]官網瀏覽更多精彩內容(https://www.anzhu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