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去外地發布會,由于筆記本電腦太重,不能帶到發布會現場趕稿,筆者內心一直耿耿于懷。其實,很多人出差都會需要帶筆記本電腦,但由于尺寸和重量限制,筆記本電腦總是會加重大家的路途負擔。
于是乎,小編最近瀏覽了全網輕薄又方便辦公的產品,從筆記本到平板,終于找到一款容易攜帶、辦公輕松的產品:華為平板M6,配合鍵盤和手寫筆(總重量850g),絕對是輕辦公的神器。如果你也經常需要外出辦公,不妨來跟小編一起看看吧。
平板跟筆記本最直觀的區別就是鍵盤。手機和平板打字聊天,手觸完全夠用,但是對于工作長篇大論的文檔修改,就顯得心有余而力不足。10.8英寸平板M6配置了全新設計的磁吸鍵盤,灰色的外觀設計簡約,革紋PU材質使得觸感順滑舒適,輕薄易用,外出攜帶無負擔,徹底解決平板打字問題。
磁吸鍵盤打開有磁吸和鍵盤兩面。磁吸面能夠將華為平板M6整個機身吸附上去。
鍵盤面上端有一個卡槽,能吸附住華為平板M6的底邊,使其穩立在桌面上。磁吸鍵盤將平板支立起來的角度舒適,而且很牢靠,不易松動。
再看鍵盤設計。華為平板M6的鍵盤按鍵在整體輕薄的基礎上保證了足夠的鍵程,全尺寸鍵盤鍵程為1.3mm,適中的按鍵距離和大小,讓小編使用時按壓回彈有力,長時間打字也輕松舒適。
另外,華為平板M6的鍵盤還專門設計了一行系統的功能快捷鍵,例如操作導航、截圖、音量、亮度等,此外,我們還可以通過Pogo-pin接口來完成快速連接,輕松又簡單。
總得來說,磁吸鍵盤外觀時尚簡約,側面極薄且貼合機身,鍵盤重量輕巧加上平板一共才850g,再加上舒適的鍵盤設計,無論帶到哪里都很方便,很適合出差工作的人群。
值得注意的是,當鍵盤支立起來時,平板會提示你進入電腦模式。10.8英寸華為平板M6的電腦模式可謂是辦公神器,簡單來說,華為平板M6電腦模式能將智能手機界面以大眾熟悉的電腦桌面方式呈現給用戶,讓界面適合處理輕辦公的需求。不只是界面,電腦模式下的操作管理也跟電腦一樣便捷。
比如:文件搜索,通過搜索框可以快速查找定位所需要的文件;再比如:文件管理,優化后的文件管理器,界面跟電腦文件管理一般,我們能夠更加簡單的進行文件分類管理。第三是多任務多窗口,由于有麒麟980強大性能支持,電腦模式下華為平板M6能夠同時打開多個窗口和任務,且流暢運行。另外,華為平板M6電腦模式支持有線和無線投屏,不管是老師上課投放課件,還是開會投屏都更加便捷。
此外,10.8英寸華為平板M6還配置了M-Pen lite手寫筆,外觀方面,灰色配色深沉低調,表面上跟普通水筆外觀差不多,但配合磨砂的金屬設計,圓潤的筆身,使得手感細膩。
始于顏值,忠于才華。握上M-Pen lite手寫筆就能實現2048級高精度壓感的專業級書寫和繪圖體驗。精細的筆尖和高靈敏度讓筆觸清晰順滑,延時感可以忽略不計。最贊的是,小編拿它繪畫時,手隨意放在屏幕上也不會誤觸,使用小細節很貼心。
綜上,無論是商務人士日常工作、專業插畫師,還是學生課堂筆記,M-Pen lite手寫筆都能夠使得我們的操作更加便捷。
總之,華為平板M6從辦公配件設計到軟件優化都做了精心的考量。舒適便攜的Pogo-Pin鍵盤磁吸鍵盤、筆觸靈敏的M-Pen lite手寫筆等硬件設施給我們帶來了快速、無時延的提供愉快的輸入體驗。電腦模式、平行視界等軟件設計,便利了我們的外出辦公和學習操作。如果你希望出差工作更加高效便利,不妨試一試吧!
者:高胖慢 羅技(Logitech)K480 多功能藍牙鍵盤 黑色
選擇這款鍵盤其實是一個意外,剛開始是同事要買一款藍牙鍵盤搭配自己的iPad air使用,于是幫著同事選了好幾款鍵盤,其中就有這一款羅技的K480。結果同事自己考慮了幾天之后放棄了,結果這款鍵盤反而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腦海里,于是在萬能的閑魚上以102元的價格淘了一款二手的。在使用了大概一周之后,分享一點自己的使用感受。
我收的這臺鍵盤是黑色的,正好和我黑色的iPad mini搭配。鍵盤是普通的塑料材質,正面除了鍵盤就是一個黃綠色的卡槽了,這個卡槽可以最大可以支持10英寸的平板。
這個黃綠色的卡槽給手機給黑色的鍵盤表面增添了一絲活力,遺憾的是不能調節角度,插入的設備只能有一個平衡位置。所以我每次插進去平板和手機的時候,兩者的傾斜角度始終不能一樣,總感覺到一絲絲的不舒服。
背面簡單的進行了磨砂處理,上部是電池倉,支持兩節7號電池,向右滑動就可以打開電池倉。中間是羅技的logo,四周還有4個腳墊,放置在書桌上還是比較穩固的。
鍵盤的厚度接近20mm,重量是820g,無論從厚度還是重量來說都不是十分適合攜帶出門,所以想要用這款鍵盤搭配iPad進行移動辦公的朋友要做好心理準備,完全沒有想象中那樣輕松。
鍵盤最重要的當然是一個個的按鍵了,480的按鍵是不走尋常路的圓角矩形設計,這個風格很像以前那種老式的打字機,按鍵中間的部分還有一點內凹,整個鍵盤總計有82個按鍵,每一個按鍵之間的空隙較大。最上面一層的功能鍵可以實現不同的功能,比如和iPad mini2搭配使用的時候,F1鍵可以實現HOME的作用,F4鍵可以啟動多任務,熟悉之后能夠在一定程度提高使用效率。
鍵盤沒有單獨印制說明書,而是將簡單的操作過程貼在了鍵盤表面,按照流程操作一般都能順利連接。說明書右側的按鈕是選擇連接不同的藍牙設備的,左側的轉盤通過轉動可以在不同設備間進行切換。
這款鍵盤支持iOS、安卓、Windows和Chrome OS設備,但是我自己移動設備只擁有iOS和安卓設備,買這個二手主要的原因也是為ipad mini準備的,所以體驗都是基于在ipad mini上的。
首先說藍牙連接的速度,平板和手機都能在10秒左右連接到設備,連接之后不用設置就可以打字了。
這款鍵盤的手感只能說普普通通吧,整個按鍵的鍵程太短,按壓的反饋力度不夠,有點綿軟的感覺,和我正在使用的機械鍵盤相比,總有著打字不夠過癮的感覺。相比直接在ipad mini的屏幕上打字雖然要舒服一些,但是相比PC的鍵盤,在手感上還是要差一些的。
從靈敏度上來說,因為我打字速度不是很快,所以感覺不到延遲。這篇體驗稿就是全程在這款鍵盤上完成的,剛開始打字的時候需要適應一下,我大概適應了2天,后面就感覺順手了。
因為我主要就是簡單的編輯一下文檔,就使用WPS的體驗說說:鍵盤只能使用ipad mini默認的輸入法,純英文和純漢字都可以,但是在中文中要輸入幾個英文字母的時候就必須要切換到英文輸入法,這個就比較麻煩了。
1、做工一般,完全對不起羅技的牌子,整體手感也只能說勉強及格;
2、重,厚,不能調節平板的支撐角度。
內容來源于@什么值得買APP,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與秋作伴
本文構成
一,精簡版機械鍵盤入門指南(2700字)
二,抄作業,618機械鍵盤選購推薦(5900字)
三,進階版超詳細機械鍵盤科普(位于本系列下篇,預計1W5-2W字)
大家可以根據需求利用目錄功能,快速到達相應位置。
這里額外說一句,作為一個2011年入坑機械鍵盤的老玩家,也曾經視cherry、filco為機械鍵盤的天花板,但是無論軸體還是機械鍵盤本身,都是并不復雜的產品,在我國強大的輕工業制造能力面前,趕上甚至超越本就不是難事。尤其是近1年來國產機械鍵盤的發展之快,說是日新月異都沒有夸張成分,年初性價比排頭部的品牌,年尾降價都很少人買了,唯有不斷創新和進步才能追上市場和消費者需求的腳步,固步自封的所謂國際大牌,真的沒有驕傲的資本了。
本部分2700字
如果你就只需要了解關于機械鍵盤的基礎知識,這一篇已經足夠了。
一把機械鍵盤的組成主要包括套件-軸體-鍵帽。如果你要自己組一把鍵盤,基本上需要的就是這三樣。
套件包括這把鍵盤的外殼、PCB板、定位板(無鋼設計則沒有),一般來說還包括衛星軸、和內部填充材料。內部填充材料是非必須的,主要作用是消除雜音尤其是空腔音。
衛星軸是大鍵位置上的假軸,因為大鍵比較長,如果只是在中間有一個軸體的話,敲擊兩邊的時候會翹起,所以會在兩側加上假軸,目前最常見的大鍵結構就是衛星軸,同時也有相對少見的平衡桿結構,因為調教和換鍵帽沒有衛星軸方便,使用較少。
定位板用于固定軸體,最常見的材料是鐵板、鋁板、PC。除此之外還有POM、FR-4玻纖等材料做得定位板。
因為早期鍵盤使用的定位板都是鐵板、俗稱鋼板,所以沒有定位板的鍵盤常被稱為無鋼鍵盤,注意,使用PC、FR-4等非金屬定位板的鍵盤也不能稱為無鋼鍵盤(雖然字面意思上它是)。
軸體是一把鍵盤的核心,本質上是一個開關,和鍵帽這倆在后面細說。
早期因為cherry軸占主流,常用cherry的幾款常見軸來給軸體分類:類紅、類銀、類青、類茶,不過后來cherry軸式微,加上新軸體類型的出現,所以使用類似分類就已經無法滿足需求了。
(1)線性軸
目前最火也是最常見的軸體類型,相當于之前的類紅軸,又細分出一種提前觸底線性軸(類銀軸)。就是直上直下沒有阻礙的一種軸體當然,你仔細感覺,軸心觸點劃過彈片的時候也會有一個很輕微的壓力變化,不能說是完全沒有段落感的。
提前觸底線性軸普遍是加長了軸心,為的是觸底反饋和回彈更迅速,針對游戲玩家。
代表軸體:cherry紅軸、cherry銀軸、TTC金粉軸、TTC快銀軸、凱華冰淇淋軸Pro、佳達隆G黃pro、灰木軸V3、佳達隆G銀pro……
(2)無聲段落軸
其實我更喜歡管他叫輕微段落軸,類似cherry的茶軸,有一個小的段落,主要是沒有發聲結構,所以聲音比較小,有一種小小的突破一層阻礙觸底的感覺。目前國內這類軸體做得比較少,而且普遍大家精力也不在上面。
代表軸體:cherry茶軸、TTC金茶、達爾優紫金軸Pro(然而紫金軸是前大段落)、HYPERX水軸
(3)有聲段落軸
很多玩家口中的機械感,敲擊起來咔嚓咔嚓的就是他了,因為有專門的發生結構,所以聲音大。cherry青和高特青是較為傳統的類似結構,凱華從BOX白軸開始開創了扭簧發聲結構,聲音更明顯,更集中,更清脆,所以這類軸體目前凱華的口碑是比較好的。
代表軸體:Cherry青軸、凱華知夏軸、凱華極地狐軸、高特青軸
(4)提前大段落軸
比較新的一款軸體,段落相對更為提前,過了段落之后會有相對比較長的一段線性形成,因為最早的提前大段落軸是圣熊貓軸,所以也有叫類圣熊貓軸的。
代表軸體:佳達隆小袋鼠軸、佳達隆、青龍軸、凱華知冬軸、TTC月白軸
(5)靜音軸
靜音軸也分靜音段落軸和靜音線性軸,目前以靜音線性軸為主,在軸體內添加硅膠減震材料從而降低觸底的聲音。靜音的同時觸底手感會偏肉。
代表軸體:高特水蜜桃靜音軸、TTC靜音紅V3、cherry靜音紅、凱華深海靜音軸……
除了以上還有一些非接觸性的軸體,比如光軸、靜電容軸,他們內部并沒有觸點,靠光或者電容值得變化觸發,后面會細說。
矮軸基本也是按照線性、無聲段落和有聲段落分類,目前不是主流。
標準船殼結構
一個沒蓋子的盒子盛托著定位板和PCB板,一般是用螺柱和螺絲固定定位板。最簡單也是最低成本的結構,手感一致性和聲音表現都一般。下面這種事船殼上加了蓋板,本質還是船殼。
船殼上下蓋結構
相當于在標準船殼基礎上加了個蓋子,值得一提的是蓋子覆蓋底殼側面部分較少時,效果比較差,天包地完全覆蓋后效果好一些。比基礎船殼的聲音、手感一致性都要明顯好一些,有人把它和基礎船殼混為一談,結構上可以這么說,但是從實際體驗來說,分一起不太合理。
懸浮式結構
電競品牌常用結構,本質還是船殼,但是定位板作為上面板完全覆蓋了底殼,有的定位板還會延伸出來一些,而且有的表面金屬板的質感做得很好。總得來說一致性比基礎船殼略好,但是手感和聲音角度,不如做得比較好的船殼上下蓋。
Gasket結構
定位板和底殼之間沒有硬性連接,采用硅膠或者poron等軟性材料,把定位板夾在上下蓋之間,硅膠或者poron起到緩震作用,此時,軸體敲擊后的振動傳導到定位板就停止了,大部分會被緩震材料化解。手感振動更小,聲音也更集中,更干凈。目前主流。尤其采用PC定位板的比較多觸底回饋比較柔和。
但是還是要說,雖然現在Gasket結構風頭正勁,目前市場主流的新鍵盤大部分都是Gasket結構的,但是Gasket結構本身的缺點是整個鍵盤的手感一致性一般,而且過于軟彈的Gasket是不適合高強度游戲的。
TOP結構
定位板通過螺絲固定在上蓋邊緣,回饋清晰,敲擊一致性好。使用該結構的比較少。
三明治結構
手頭正好有,所以給大家看下,定位板固定在上下蓋之間,并外露,沒有額外螺絲固定。
除此之外,機械鍵盤還有很多其他結構,但是量產很少用到,我們暫時不提。
可以按鍵帽材質分ABS、PBT、POM鍵帽,另外相對冷門的尼龍、硅膠、金屬甚至木制鍵帽。量產鍵盤最常見的還是ABS和PBT鍵帽。按刻字工藝分二色和熱升華鍵帽,早一些的還有鐳雕、激光蝕刻、絲網印刷等,不過已經比較少用了,部分老工藝還在用的是噴油鐳雕。
材料分類:
ABS鍵帽
材質柔軟手感柔和,但是長時間使用容易打油,最便宜的鍵帽基本都是ABS但是也有上千元一套的高檔ABS,所以ABS不意味著必定廉價。
PBT鍵帽
主要成分里也包含ABS,但是添加了一定量的PBT,PBT含量越多,耐磨性越好,同時手感越硬。主要特點就是不易打油。
PC鍵帽
目前主要是一些透明鍵帽會使用PC材質制作。
刻字工藝分類:
二色鍵帽
通過注塑把倆種顏色的塑料結合到一起,詳細說其實工藝上二色成型和雙料注塑,沒必要分太清,大概理解就行。其中,PBT含量越低,越容易進行注塑。所以低端二色鍵帽的PBT含量普遍不高。
熱升華鍵帽
通過加熱升華,讓燃料沁入鍵帽內部,可以做比較復雜的圖案,顏色圖案保存持久。因為常規熱升華技術鍵帽要經受高溫,所以使用熱升華的鍵帽普遍PBT含量比較高,因為ABS的熔點是比較低的,熱升華后容易變形。
噴油鐳雕鍵帽
一般是半透明的ABS鍵帽表面噴一個涂層,實現字符透光效果。
鍵帽高度
鍵帽高度有很多種常見的是原廠、OEM、XDA、SA、MDA。原廠是和cherry鍵盤一樣的高度曲線,OEM是早期非原廠機械鍵盤常用的鍵帽高度曲線,比原廠高度略高。
XDA、SA、MDA都屬于球帽,邊緣相對圓潤,XDA是無高度差的,一馬平川,MDA有高度差,高度與原廠相近,部分鍵位高度比原廠還矮一點點,SA高度一般比OEM高度還要高,不過各家經過改良后普遍相對低一些了。
40%配列
量產中非常少見,保留字母區以下區域,沒有數字區,數字區和F區通過Fn組合鍵實現。
60%配列
基本相當于只保留了主鍵區的配列,一般沒有獨立方向鍵,部分產品通過更改右下角鍵位擠出獨立方向鍵。
65%配列
習慣又稱68配列,在65%配列基礎上縮短右側shift留出空間,加上右側多一豎行,從而擁有完整方向鍵,比較推薦的小配列。
78鍵配列
冷門配列,65%配列加了數字區。
87配列
標準配列去掉數字區而成。
75%配列
87配列的一個進化,橫向占用空間更小。原型可以說是84配列,但是84過于緊湊給盲操作帶來不便,75%是近年最火的兩個配列之一。
98配列
近年最火的另一個配列,擁有數字區,且去掉了部分使用頻率較低的編輯器按鍵,節省了不少橫向空間。因為大家要躲避leopold的配列專利,所以各家都做了一些小改動。
96%配列
100鍵位,完全緊湊配列,個人不推薦,太容易誤觸。當然,也有種拉開了距離的100鍵位,類似98配列。
標準104/108配列
沒啥說的了,就是我們最熟悉的配料區別在于右上角是否有四顆按鍵。
如果沒看夠或者還有不太清楚的內容,請移步第三部分的詳細科普。
因為各個品牌都會在618期間推出新品,而根據以往規律,過去兩年來產品的更新換代很快,所以新品的競爭力往往很強且十分值得選購,所以迫于發稿時間,本部分的推薦僅限2023年5月10日之前發布的鍵盤。而之后推出的鍵盤我也會后續另外發文進行介紹。
本部分有好惡,無恰飯,放心服用。
很多國產百元熱門鍵盤的最低配都可以在99元這個價格買到,但是這里不推薦這個最低配,除非你單純拿它當套件買。
但是我這里實實在在的推薦你幾款百元之內值得一買的鍵盤,你在別的博主的文章里是絕對看不到的。
e元素 Z77
e元素是比較傳統低端品牌,這款鍵盤的某多多售價56元,高特軸(甚至潤了軸體小腳),混色背光,套筒熱插拔、金屬面板,懸浮式設計,如果預算實在有限它是個相對靠譜的選擇。
e元素 K600
還是e元素,某多多99元的價格,104全鍵位,環諾軸體,順滑度略好于高特軸,半透明磨砂外殼很有特點,套筒熱插拔、冰藍背光,中規中矩。
HUOJI HT855
出口轉內銷,之前還賣過60多塊的三模84鍵位鍵盤,目前一款87和一款104在多多的售價都是50多,從84的使用角度來看,鍵盤的素質不錯,百元水準是一定有的。有業內人幫我算過帳,104鍵盤純物料成本也要75以上,這些純粹就是外貿受阻清貨了。不過不要對售后有奢望。
狼途GK85
狼途的低端產品做的比較不錯,GK85是狼途自己的配列和獨特模具,本質還是一個標準船殼,外觀手感都過得去,內部有EVA夾心棉和PE底棉填充,百元價位獨一份了。
rk r87
去年的爆款,今年還推出了升級款r87s,不過還是只推薦129/139搭載K黃、K白、K銀這幾款線性軸的入門版,18鍵熱插拔,主要在游戲常用鍵上,基本夠用了。軸體在這個價位是有明顯優勢的,順滑度出色,大鍵調教也很優秀。外殼模具一般,鍵帽一般。同時,r104同樣值得推薦。
新盟 X87
新盟非官方店渠道做得一款產品,官方不負責售后,應該是店保,性價比很不錯,建議選PBT鍵帽版本,基礎黃軸手感還不錯,略弱于rk的K黃,但也是同價位下的好軸了。大鍵調教比較爛,在意的話到手需要自己再調一下。
不過rk r75快要上了,它和狼蛛F87,我會在后續有專門的清單進行介紹。這兩款卷的程度,甚至超過N75,無敵的單間開槽手感。
VGN N75
VGN新卷王的新款,不同配置價位從99-199共4個檔位。建議準備后續換鍵帽的朋友從129元買起不打算換鍵帽的從159元買起。
這款鍵盤類似配置在1年前要賣到399的價格可見性價比之高。199的pro版是三模,推薦選天青軸,159和129選高特代工的動力銀,順滑度也非常出色。整體調教和手感在百元價位絕對是獨一檔水準。售后和細節做工一般,下單后收貨期限比較長,MDA高度比較奇怪需要適應。
黑爵 AK992
vgn V98同款模具,多了個更實用的旋鈕,丐中丐版沒背光且電池很小,軸體一般,配列比較實用,主打低端性價比。
Ganss 3087T/3104T
雖然是傳統上下蓋結構,但是用的是PC定位板,意外的聲音表現還不錯。三模、RGB、透光鍵帽、全鍵熱插拔,特別適合喜歡透光鍵帽的朋友,性價比也是非常不錯。
VGN V98pro
沒啥說的,銷量說明一切,同價位最好的軸體,買軸送鍵盤,冰淇淋系列軸體和知夏、極地狐都是非常超值。個人優先推薦原廠高度鍵帽的幾款,前面提到了,MDA高度有些朋友開始可能會不太適應,當然這也分人的。缺點就是售后很一般,品控比較一般。299的蒸汽波軸版本不太建議買了。
RK r98
r98和r系列之前的r87、r104幾乎不是一個東西,不過套件確實顯得廉價了一點,有點拖后腿,鍵帽相對一般。除此之外優點一堆,299價位配煙雨軸版本是300院內最強機械鍵盤了,r98的299、399兩個版本都是單鍵開槽(后面科普有解釋),軟彈程度在量產鍵盤里無出其左右。399鋼鐵軸手感和聲音也都不錯,完全可以和VGN一起競爭卷王。唯一的就是過于軟彈的結構不適合高強度使用鍵盤的游戲操作。
RX980
火過一段的老系列,今年初換了新軸體新鍵帽翻紅了一下。大內凹的球帽聲音表現不錯,使用起來個人覺得也還是比較舒服。TTC金軸系列,手感沒啥問題,壽命稍微值得擔心,如果你不需要Gasket,在傳統結構里,它是一個比較均衡的選擇。
圖閣T9
T9分普通版和三香版,區別在于普通版的填充PORON是井上的,三香版是國產的,再就是普通版的衛星軸鋼絲是鍍金的。軸體選擇方面普通版基礎一款線性軸水準很一般,品牌隔一段會開車一些定制或者其他的軸體。其實三香版就挺不錯了,可以選知夏軸和凱華的兩款靜音軸孤島和鯨落。圖閣這個套件的軟彈性很不錯,僅次于rk r98,套件質感比rk還更好一點。可以算是399價位成品鍵盤里,整個套件用料最好的一把。
腹靈 FL980V2 進擊版
FL980V2 的加量不加價版本,和主流產品不同的是這款鍵盤使用的是完全的硬Gasket結構,399版本是鋼板定位板,459版本是玻璃纖維定位板,都比PC定硬不少。保留了Gasket聲音比較干凈的優點但是沒有軟彈的體驗了,倒是比較適合高強度游戲。
亮點是藍莓冰淇淋軸,目前量產里T0級軸體,和VGN那個藍冰是一樣的。缺點就是電池只有3000mAh。
新盟 X75
之前最便宜的全透機械鍵盤,后來包括新盟自己出過84緊湊配列的全透但是沒有75%配列實用。對于喜歡全透外觀的朋友來說,建議選擇這款的鹽冰軸,透明外殼,厚潤軸體順滑度和聲音表現都很不錯,其他軸體不太推薦。這款的單模200多一點(最低配白軸199,不是太推薦),三模300多,整體性價比挺高的。
新盟X98
如果你想買個98配列段落軸的鍵盤,比較推薦這款,設計上有幾個小點挺有意思的,整個套件的素質不突出,推薦買知夏軸版本,線性凱華碧藍軸那個評價不突出,就沒必要買它了。
賤驢 A3
也有單套件賣,比較有特點的一個Gasket鍵盤,國內Gasket大部分緩震用硅膠,這款用的是poron,整體下陷就會比較明顯,也有是說Ga味很濃,但是設計上你內部有一根加強筋影響了整個結構的下陷,動手能力強一點的建議到手鋸掉,手感更好。
Ganss 3087T/3104T
雖然是傳統上下蓋結構,但是用的是PC定位板,意外的聲音表現還不錯。三模、RGB、透光鍵帽、全鍵熱插拔,特別適合喜歡透光鍵帽的朋友,性價比也是非常不錯。
這個價位的鍵盤開始,就不再是純性價比向的了但是或者是鋁坨坨,或者是外觀設計上有特點,做工相對而言也更好一些。
珂芝 K75系列
去年8月前后整個鍵圈最卷的鍵盤,一直賣斷貨,然后到了今年已經有2個新版本了,即使產品力比之前更強,看起來也沒有之前那么突出了,鍵圈就這樣。
一個是K75炫彩版,配色更活潑,軸體是旗下九紫的軸,亮點是四面透光頂部熱升華的鍵帽,感興趣類似設計的還可以看一下leobog的K81,一個風格。
另一個是K75最新升級的版本,用了九紫最新最好的軸體,POM結構,LY軸心,聲音更HIFI,手感更順滑,定價也小降了一點點,外觀和開始的版本一樣,是那種偏復古的風格。最主要的是和r98上了單間開槽,而且還是下燈位(主觀視角燈更亮,而且可以上側刻透光鍵帽),加上原本PORON的夾心棉和不錯的底部填充,也是目前中端比較均衡的一款鍵盤。
賤驢RS2
RS2已經迭代了3個版本,我現在在單位用的就是RS2瑰奇。它的特點和賤驢A3是一樣的,就是很大的下陷,不過RS2并沒有A3那種加強筋影響下陷的問題。它的底子在第一代就打下了,鍵盤外殼比較軟,偏復古風格。二代從單色背光變成RGB背光,PC定位板變成玻纖定位,軸座熱插拔換成反向端子熱插拔,顏值也更高一些,尤其是瑰奇。三代則是加了一塊明目。
RS2最精髓的地方還是它的配列,完整數字區,比常規98配列多一列,有比較多數字輸入需求的朋友用起來會更舒服。
keychron Q系列
渴創的Q系列都是鋁坨坨,很多都是既有成品也有套件在賣,其中性價比最高的是75%配列的Q1。其實就算是比較基礎的Gasket鋁坨坨套件吧,活動價的情況下400多可以買到,做工比同樣是這個價位的魔極客要好很多。不過自帶定位板是金屬的,部分位置按鍵敲擊的共振還是比較明顯的,如果在意的話,還是建議買聲音包改裝一下。
其他比較火的是Q5和Q6,畢竟大配列的Gasket鋁坨坨選擇并不多,都是有三種顏色可選,都會有一定的共振問題(低價鋁坨坨常見問題)。
黑峽谷 Y系列
算是黑峽谷的旗艦系列了,雖然沒有很卷的性價比,但是綜合起來還是不錯的,尤其是Y 5,定位板開槽,可選冰淇淋pro軸和夜闌pro靜音軸、深海pro 靜音軸,都是凱華最頂級的軸體。比較少的全配列Gasket結構,雖然是全硅膠填充,但是填的很滿,而且彈性非常明顯。很有自已風格和味道的一款鍵盤。低配一點的E4、E4pro的手感與之相近,套件質感差一點。
另外鍵帽也很有特色,類SA高度的透光PBT,非常漂亮,只是耐磨性一般。
infi75
我前端寫過體驗文章,結尾列舉了它9條缺點,但其實都是小問題,他家的東西新品都這樣,而且說起來也不難改。為啥還是推薦的,原因在于它的設計很有自已風格,看圖片應該就能感受到,可以說是一把直插男性審美重點的鍵盤。而且可以算是量產鍵盤里聲音最HIFI的一個,上手不用調,直接就是麻將音。
ROG 游俠有線版
傳統國際電競大廠的鍵盤里性價比最高的一把,最主要的是RX紅軸在線性機械軸里幾乎是無敵的存在,獨特的結構四角壓力均衡,回彈非常非常跟手,極為Q彈,游戲手感好。關鍵有線版價格ABS鍵帽活動期間500出頭,PBT鍵帽600出頭,絲毫沒有電競大廠的“傲嬌”。不過無線版價格就貴了,87鍵位的TKL無線版要999,就算有優惠也900多,104版的游俠直接就不是RX軸了,也就不是很建議買了。
ROG 魔導士
電競大廠的無線普遍延遲比較低,連接比較穩定,續航也更出色,所以無線和有線版的價格差距也比較大。所以這樣算起來電競大牌里無限鍵盤性價比最高的就是ROG魔導士了。鍵盤本身比較小巧,而且防塵蓋還可以作為鍵盤得底殼,左側可以滑動操作的燈條也很有意思。建議購買NX軸體版本,當然,咱也說實話,這個軸雖然比cherry軸好,但是就1塊左右的水準,畢竟國際電競大廠的鍵盤價格就這個行情。
達爾優 A98
最早一批量產Gasket鍵盤之一,甚至可以說出道即巔峰,整個手感軟硬適中,標配的天空軸V3用起來也很舒服。一度是大家都非常推薦的一款鍵盤。不過后來因為鍵圈實在是太卷了,A98的購買價值有一定下降。今年達爾優先后又推出了A98的水透版和青春版,從顏值和價格方面給了A98更多的活力。目前來看如果你對他的顏值比較有興趣,可以買,但是本身配置用料上不夠卷。另外618有空的時候凌晨可以跟蹤一下它的價格,經常有驚喜。
達爾優Z82小方糖
比較少見的溢價很少的高顏值女性向鍵盤,就像我之前的評語——不拿顏值割韭菜,原因就是目前市場上尤其是女性向鍵盤拿顏值割韭菜的太多了。
雖然只有單色背光(其實比RGB更適合它的外觀),沒有熱插拔,不過居然上了Gasket結構,而且手感是很軟的,還挺適合妹子來用的。據說又出68版本和計算器了。外觀好看,價格雖然不卷,但是也比較合理。
虎八兔F75
外設大廠富德旗下的一個品牌,和后面的御斧算是同門,虎八兔相對更直系一點,算是一個主打聯名和外觀的品牌。目前出了H98和F75兩款產品,H98個人不太推薦,F75做得整體不錯,兼顧了顏值手感和聲音表現。使用的是TTC的高鐵式軸體,主打一個順滑和聲音HIFI。本身結構做得也比較不錯,雖然是全硅膠填充,但是手感也是很軟彈的。
這個價位就完全不要考慮性價比了,就看外觀符不符合你的喜好以及產品手感和做工對不對得起這個價格就行了。
御斧L98
御斧品牌的旗艦鍵盤了,搭載TTC的巨人之心軸或者靜音普通版兔軸,比較早帶小屏幕的鍵盤之一。整個設計做工基本可以算是塑料量產鍵盤里的巔峰了,內部硅膠填充比較充分,軟彈度還不錯。當然了,屏幕加RGB,跑電嗖嗖快,沒事的時候把RGB關了吧。
阿米洛
一款比較老牌的顏值向品牌,旗下主要兩大系列,一個是87鍵和104鍵(個別系列有68鍵)的熱升華鍵帽產品線,以在鍵帽上和鍵盤本體上“作畫”著稱。就像阿米洛自己包裝盒上寫的——鍵盤藝術家。尤其是國風中國娘系列,整個顏值、設計上非常有水準。當然,價格也不低,而且因為阿米洛主用獨家的靜電容軸體(注意不是靜電容鍵盤),所以很多時候1000多的阿米洛依然還是單模的,或者多說是個雙模,讓人覺得性價比實在是低。去年開始才出三模,不過用的都是凱華系列軸體。
另一個系列是姬秋麗、尤加利這個線,ABS鍵帽,主打便攜無線,顏值也是沒的說,但是明顯是另一種風格。
說到底,顏值就是價值,在阿米洛這個品牌上是得到了體現。靜電容軸剛出的時候優勢明顯,現在國產軸都起來之后,沒有那么突出了,但是整體軸體手感還是第一梯隊的。
火星之鑰
去年新興的一個鋁坨坨品牌,而且基本都是三模產品,旗下包括CK820、CK650、CK210以及即將要上的CK820pro和Y80。CK系列主打的是國風卷軸式的外觀,Y系列第一款產品目前還沒有正式上市。整個這個品牌就是以量產的價格以及品控,打造出客制化風格的產品。至于外觀上你是不是吃它的顏,那就是見仁見智了。
三模穩定性不錯,套件本身比前面提的一些低端入門鋁坨坨上的元素要豐富很多。
本部分僅介紹在正規店鋪可以買到的量產套件,拆機套件不在推薦之列,且前面推薦了的量產成品鍵盤有單獨套件售賣的也不再做重復推薦。
順便一提,自買套件配鍵盤雖然自由度更高,但是就性價比而言,比不了目前市場上的那幾個卷王品牌。而且目前市場上的這些套件,普遍也是以中低端為主的。
DK83
這只是一個型號,而不是品牌,因為黑吉蛇和愛國心有著一模一樣的DK83套件。都是鋁合金壓鑄的,即全鋁外殼,但是不厚,算是標準鋁皮皮,右上角帶一個金屬旋鈕。
如果比較喜歡全鋁質感,想自己組鍵盤的朋友,并且對麻將音沒有太大追求的話,可以選擇這個套件。
ESC66
和GMK67的外觀一模一樣,不過我一直懷疑ESC66和GMK67的外殼強度是不一樣的(不確定),除了白色,還出了淡紫色的版本。外觀很圓潤,摸起來看起來都舒服。內部結構非常軟彈,夾心棉部分使用的是PORON,聲音表現也不錯,就是出廠的大鍵水準比較一般,在意的話可以自己好好調一下或者干脆換掉。
后來這種小配列的三模還出了一個前行者C65,199就能買整個鍵盤,而ESC66只是一個套件。不那么在意價格的話ESC66好一些,注重性價比的話,C65的體驗很接近它。
黑吉蛇 DK75
冬瓜白和黑色半透的套件,比較推薦白色的,加上背面的一圈RGB燈,朦朧的光污染,還是不刺眼。我手里有單模版本,159的價格,內部填充尚可,硅膠材質,Gasket結構,聲音表現還行,整體扎實度也還可以,不過主要還是看外觀吧。
魔極客M系列
一度是市面上最卷的鋁坨坨鍵盤,其實它是akko旗下的品牌,現在akko主品牌改玩各種中低端聯名鍵盤了,魔極客就來卷鋁坨坨市場了。
除了M1和M2是有成品鍵盤的,后出的魔極客M3、M5都沒有成品售賣,只有套件。其中M3和M5的優缺點和M1、M2是一致的。
優點就是價格便宜,而我好歹是PC定位板,聲音表現還行。缺點就是定位板兩側缺少支撐,有塌陷問題,說到底還是產品本身把價格壓得太低了,不得不能省則省,所以魔極客的套件上手就用效果一般,建議到手自己簡單處理一下。
狼派初心者
狼派旗下的CIY68之前是網紅鍵盤,很多店家都拿他來組麻將音鍵盤來賣。旗下的CIY68、67、84都是很經典的套件,當然,也都是比較基礎的船殼。
近期推出了初心者系列,主打就是一個最便宜的三模套件,依然還是基礎的船殼,狼派自我調侃是試軸器,這款主要是作為DIY入門玩家練手使用,拿來用的話68可以,84的話配列確實比較擁擠,需要稍稍習慣一下。
如果前面的科普內容意猶未盡的話,歡迎觀看后面的進階版超詳細機械鍵盤科普(時間有限,這幾天實在是沒寫完)。
618種草大會~50000元現金狂撒!索尼a7m4,蘋果手機、耳機、平板、表等系列獎品讓你拿到手軟!立即去參與>>
作者聲明本文無利益相關,歡迎值友理性交流,和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