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掌大小的手機,再到壁畫一般的電視,人類一直在嘗試讓屏幕一直延伸到設備邊緣,讓這個「世界之窗」帶來更為驚艷的視覺效果。
無邊框手機、窄邊框電視、超窄邊框電腦…… 人類對視覺之美的追求從來沒停過。
提起窄邊框電腦,就不得不提窄邊框鼻祖–XPS。憑借著其不斷突破極致的精神,XPS 已成為戴爾家族歷史上獲獎最多的產品,累計共斬獲了 726 個國際科技獎項。
而今天推薦的這款新 XPS13 9380,更是在今年的 CES 上斬獲「產品創新大獎」,無可厚非的成為現在市場上最佳的商務輕薄本。
盡管在此之前我對 XPS13 的獲獎并沒有太多在意,但就在前不久,這款獲獎累累的 XPS13 9380 也來到了我們編輯部,在我和這臺新電腦相處一周時間后,我終于知道它為何能成為目前最值得買的筆記本電腦之一了。
戴爾的「祖傳」魔法:將 13.3 英寸屏幕塞進 11 英寸的機身里
翻開電腦,映入眼簾的是 13.3 英寸的超窄邊屏幕。
其實在我剛上手這臺電腦的時候,第一時間留意到的是攝像頭的變化,這次戴爾為 XPS 13 9380 換裝了一枚直徑僅有 2.25mm 的四元透鏡式攝像頭。
與此同時,戴爾還將攝像頭的位置從之前的屏幕下方移到了頂部,從而避免了攝像頭開孔在 B 面下方的鼻孔視角,使得整機具有更強的一體性,如果你不留意的話甚至還可能會忽視它的存在。
得益于 4mm 的超窄邊框的設計,13.3 英寸的屏幕得以被放進 11 英寸的機身內,這讓我想起過去第一次接觸 XPS13 的時,完全不相信這是一塊 13.3 英寸的屏幕。
我日常的工作是跟文字、圖片打交道,屏幕的顯示精細度自然對我而言十分重要,一方面我享受高分辨率顯示所帶來的質感,另一方面是我在修整圖片時需要更好的顯示質量。
作為目前家族當中體積最小的機型,在削減了 24% 的機身體積后,新 XPS13 9380 的機身比 2018 款 MacBook Air 還要小一些,甚至 1.23 千克的重量還要比后者輕一點點,這讓我一度不敢相信這是一臺 13 英寸的筆記本。
體積和重量上的改變,讓這臺電腦的使用場景變得更加多樣和靈活。
我體驗最深刻的是過去出差我必須要背雙肩包,因為除了帶相機、電腦,還需要帶上電腦充電器,換了新 XPS13 之后我可以帶個單肩包或者手提包說走就走。
另外在飛機上趕稿,我還可以將電腦放在小桌板上,尺寸大小剛好合適。哪怕前排座椅向后調整,也不會擠壓到電腦影響我繼續工作。
我手上的這臺新 XPS13 9380 搭載的是一塊 4K 分辨率屏幕,100% 的 sRGB 高色域以及 400 尼特的最高亮度。
在屏幕硬件素質本身就不差的條件下,除了對原有的由 CINEMA COLOR 原色尋回技術、CINEMA SOUND 原聲追蹤技術和 CINEMA STREAM 網速智配技術組成的 DELL CINEMA 智能影音系統進行了再升級。
此外,新 XPS13 這次還加入了 Dolby Vision 杜比視界來提升新 XPS13 9380 在互娛方面的實力。
借助杜比視界的 HDR 解碼,新 XPS13 9380 能帶來 40 倍的亮度細節表現和 10 倍暗部細節提升,將電影細節表現發揮到極致。
此外結合 DELL CINEMA 中的原聲追蹤技術 CINEMA SOUND,360 度實現音頻強化,從而讓用戶無論是哪個姿勢用電腦,都能感受到環繞立體聲所帶來的震撼。
周全的設計,兼顧了質感和體驗
A 面、D 面的金屬、C 面編織紋路的碳纖維材質也成為了 XPS 系列產品中的一大標志。
作為一名經常出差在外的工作者,我經常會帶著電腦出席各種不同的場合,也隨時可能應對不同的意外,因此我對生產力工具的要求恨不得是三防又輕便。
▲ 邁凱倫碳纖維車體
相比起常見的金屬面板,盡管碳纖維面板的工藝成本還要更高一些,但其極輕的重量、強散熱性能和高硬度也讓它成為了各領域的必選材料之一。NASA 用碳纖維制造航天器隔熱罩;汽車廠商用碳纖維將車體輕量化;軍工則利用碳纖維材料制造武器等等。
而在歷代的 XPS13 上,我們不但能「摸」得到碳纖維材質讓機身重量保持在 1.23 千克,而且也能「看」得到它為產品增添的高級感,這儼然成為了 XPS 系列的名片之一。我個人也特別喜歡新 XPS13 這種「小鋼炮」設定的產品。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和大部分筆記本電腦設計不同,新 XPS13 9380 并沒有給指紋識別專門在 C 面開孔,這便讓我的同事一度以為 XPS 到了 9102 年都沒有配上指紋識別。
但其實不然,戴爾將指紋觸摸板隱藏在了右上角的電源鍵內,按下按鍵是開關電源,觸摸是指紋解鎖,在開啟電源的同時完成指紋驗證,整個體驗下來要比平常方便不少。
「豪華」散熱配置 + 12 小時超長續航,移動辦公游刃有余
在我手上的這臺 XPS13 搭載了英特爾第八代酷睿 i7 處理器,型號為 i7-8565U,輔以 8GB 內存(最高可選配 16GB 2133MHz 內存)及 256GB SSD 存儲空間(最高可支持 1TB SSD)。
不過配置并不是我們要評的重點,重點是它到底能否勝任我們的辦公需求。最近 MAXON 將 CineBench 測試軟件更新到了 R20 版本,測試項目更為考驗 CPU 在高負載場景下的處理性能。
測試總分 1578cb,放大到單核總分 436cb,總體而言 CPU 的表現十分出色,應付日常辦公任務游刃有余,這段時間我也會用它來運行 Adobe 系的程序(Pr / Au / Ps / Lr)都能流暢運行。
既然說到性能,不得不看看電腦的散熱效果。
實際上,除了前面提到的碳纖維面板,在新 XPS13 9380 的 C 面內部其實還包含了一層 GORE 隔熱膜。和碳纖維材質一樣,這種材料也同樣被 NASA 大量應用在航空航天器當中,也是目前筆記本產品中鮮有的配置。
它的作用其實很簡單,就是最大限度地降低用戶手掌接觸 C 面的熱量。
在我們的烤機測試中,我們讓電腦高負載運行 30 分鐘,之后對 C 面的幾個部分進行測溫,結果正如下圖所見:
轉軸出風口溫度為 39℃(±3℃),體感上能感覺到暖氣,但并沒到燙手的地步;C 面則由于有隔熱層阻隔,因此即便是 CPU 的位置,熱量也得到了明顯抑制,在 39℃ 的條件下,C 面的體感也只是微溫而已。
那么電腦內的熱量排那里去了?請繼續往下看……
其實戴爾為新 XPS13 9380 的散熱機制也是費盡了心思,畢竟電腦只有 11 英寸大小,厚度也就只有 7.8mm 左右,要將熱量從電腦內「逼」出來,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不過正如下圖所見,戴爾為新 XPS13 9380 設計了一套堪稱「豪華」新的散熱方案。
這套散熱方案的好處在于避免熱量向上散發的同時,也最大限度地對電腦內部進行散熱,為性能提供更出色的保障。
能跟性能掛上鉤的,往往還有續航,畢竟性能再強,續航羸弱也是白搭,要是不能滿足商務人士在十多個小時的長途飛行中處理公務,那更是件尷尬的事。
理論參數上,新 XPS13 9380 搭載的是 52Whr 的電池,在 Dell Power Manager 的優化下,電腦續航最長能達到 21 小時。具體體驗如何,我還是通過實際數據來告訴大家吧。
平時寫稿我喜歡打開兩個 Chrome 瀏覽器,一個寫稿用,一個查資料用,同時為了獲得更準確的續航數據,我將電腦性能設置在 40%,屏幕亮度同為 75%。
我從 3 月 5 日 13:33 分的 99% 剩余電量開始使用,下班后電腦待機約 10 小時,到了 3 月 6 日上午繼續使用,直到 11:02 電池剩余電量 10% 并自動轉為節電模式。
最后,我統計出電腦亮屏續航共 11 小時,如果我將屏幕亮度降低到 25%~50%,那么續航時長應該能延展到 12~15 小時。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這次測試并沒有開啟 Dell Power Manager,開啟后成績可能會更加可觀。不過若是按照我目前的設置條件用電腦,我要跑一趟 1~2 天的短途差事,那么我已經可以不帶充電器出發了。
如果你覺得 12 小時的保底續航的時長還不夠,戴爾還推出了一個能給筆記本再增加 11 小時續航時間的增強型移動電源,它的體積、重量和 10000mAh 充電寶相仿,非常輕便 ,可以長期放在包里備用。
當然,這個設備是需要用戶另行購買,不過如果你是經常遠離電源,而又是重度電腦用戶,那么備多一塊電池,相信也是值得的。
它或許是你現在能買到的最佳辦公輕薄本
其實在寫這篇評測之前,我一直在想怎樣才能簡單地把這次新 XPS13 9380 的改變都展現出來,特此我還提前準備了幾個關鍵詞,為我在撰稿的時方便理清寫作思路:
輕便、易用、生產力。
對我來說,筆記本的根本定義是一個隨時應對工作的生產力工具,這種方便隨身攜帶的工具根本意義在于即便是我在任何地方,都能隨時掏出筆記本電腦在家、在咖啡店、在飛機小桌板甚至是我的大腿上完成任務。
歷代 XPS13 給我的印象正是如此。它的角色就是一臺給我辦公用的筆記本電腦,一個為商務人士量身定做的生產力工具,它的任務就是幫你更舒適地完成手上的工作。
除了前面我提到過的增強型移動電源外,戴爾還隨新 XPS13 9380 推出了多款外設產品,其中包括 99% sRGB 色域的 S2719DC 顯示器、USB-C 接口的六合一 Hub、250GB 外置 SSD 硬盤、Thunderbolt 塢站等等。
▲ 戴爾 XPS 13 9380 配件家族
所以總體而言,這次新 XPS13 9380 依然給我們帶來了不少體驗上的驚喜,除了常規的硬件性能更新外,玲瓏的機身設計、出色的顯示效果、獨有的隔 / 散熱系統、能勝任從廣州到舊金山飛行時間的續航,都已經做到了同類產品第一梯隊的標準,即便我將它稱之為「同類標桿」,相信也不會是一種夸張的修辭手法。
點擊「戴爾XPS輕薄本系列」,了解 XPS 13 的更多信息。
著時代的發展,PC品牌旗下的子品牌經常會發生一些變化。老品牌逐漸淡出,新品牌逐漸顯現,是PC行業得以發展的一大推動因素。因為在品牌名稱發生變化的同時,它還包含了用戶人群定位的更迭,以及產品調性的變化。
不過也有一些例外,如戴爾靈越這樣的品牌,多年來深耕消費市場,在4000-7000主流價位段里,靈越系列始終是強有力的競爭者。迎來送往,一波波靈越系列曾經的對手離開,緊接著又是一波新的對手出現,而靈越系列,始終堅守著自己的陣地。
在英特爾推出十一代酷睿處理器之后,戴爾靈越系列也隨之進入新時代。全新的英特爾十一代酷睿搭載銳炬Xe顯卡,憑借10nm SuperFin制程工藝,以及Willow Cove微架構,在性能方面提升巨大,而在功耗方面保持了既有水準。同時,對于Wi-Fi 6無線網絡以及Thunderbolt 4接口全面支持,這也在性能提升之外,給用戶帶來了連接性和體驗上的新感受。
此外,英特爾十一代酷睿處理器還分別在CPU和GPU中引入了VNNI和DP4aAI加速指令集,同時還引入了GNA 2.0低功耗AI加速器,能夠幫助CPU更加智能化的調節性能與功耗,幫助GPU實現更好的圖形計算能力,進而幫助整個電腦實現智能化,為用戶帶來更加優秀的綜合性體驗。
那么基于英特爾十一代酷睿處理器打造的全新靈越系列究竟如何?通過本次關于戴爾靈越15-5502的評測,您可以找到明確的答案。
·外觀設計時尚 大屏兼顧便攜體驗
戴爾靈越15-5502整體外觀設計依舊保持了靈越系列一貫的時尚感。即便今年的新品在性價比上進一步提升,也并未在外觀設計方面有所縮水。淺色系配色加上金屬外殼,使得靈越15-5502能夠很快被用戶所接受。這種簡約時尚的設計風格,也適合家用以及商務辦公等不同風格的使用場景,這使得靈越系列在傳統的消費級定位之上,又有了更多可以“施展拳腳”的地方。
而作為一款15.6英寸大屏筆記本電腦,戴爾靈越15-5502格外注重機身厚度的控制。正如我們平時穿衣打扮一樣,胖人不太適合穿淺色衣服,這樣會顯得更胖更臃腫。同理,淺色系筆記本電腦如果做的比較厚重,整體的時尚感會大打折扣,而且如果選材用料不太講究的話,還會給人以廉價感。
從整個機身側面來看,戴爾靈越15-5502機身邊緣和底部過渡的區域采用了楔形設計,這樣可以在觀感上讓整個機器看起來更加纖薄。而在實際厚度和重量上,這款機器保持了14.15mm的機身厚度,同時將重量控制在1.72kg。從15.6英寸機型的角度去看,這樣的厚度和重量控制為這款大屏筆記本帶來了不錯的便攜性,也放大了整體設計的時尚感。
定位主流價位,并且具備高性價比特性的戴爾靈越15-5502,更多的是走實用性路線。因此在接口擴展性方面,戴爾靈越15-5502為用戶提供了足夠豐富的接口配置,所有常用接口一應俱全。
其機身右側配置了3.5mm耳麥插孔,1個USB 3.2 Gen 1接口,以及1個TF讀卡器;機身左側配置了電源插孔、標準HDMI接口、1個USB 3.2 Gen 1接口以及1個全功能USB TYPE-C接口(評測機型并未搭載Thunderbolt 4接口)。整體擴展性不錯,而且接口布局相對更為合理。
·細節設計時尚大氣 鍵盤/觸控板手感舒適
戴爾靈越15-5502在鍵盤區域的配色上選擇了與整個機身同步,這使其整體風格統一,而且銀色鍵盤相比黑色鍵盤來說,在凸顯時尚感方面更有優勢。
從體驗方面來說,戴爾靈越15-5502鍵盤彈性偏緊,這使得按鍵在按壓時壓力克數更大,手指會更為明顯的感受到按壓時的力度。此外,其整個C面除了鍵盤和觸控板之外,沒有設計其它獨立按鍵。其電源鍵排布在鍵盤右上角,與整個鍵盤融為一體。
戴爾靈越15-5502采用了全尺寸鍵帽,按鍵與按鍵之間有著較大的空隙,整個鍵盤區域區域布局更為寬松,不會給人緊湊逼仄的感覺,同時也可以有效避免打字輸入時的誤觸問題。
作為15.6英寸大屏筆記本電腦,戴爾靈越15-5502的機身空間還是相當寬裕的,因此在鍵盤區域為用戶提供了獨立的數字鍵區,給用戶帶來便利。
其觸控板采用了時下流行的一體化設計,表面阻力較大,操控精準。其邊緣采用了鉆石切割工藝,塑造出亮面包邊,同樣也是走時尚化的設計路線。
戴爾靈越15-5502雖然定位于4000-6000價位段,但從其外觀設計、做工品質、選材用料,以及細節設計來看,這款產品擁有非常不錯的綜合品質,在同價位產品中表現不錯。
·15.6英寸大屏體驗 辦公居家兼顧
相對于以往家用本和商用本之間的涇渭分明,如今的筆記本電腦更加注重兼容性。當然這個兼容性并不是指硬件上的,而是應用之間的兼容性。熟悉靈越品牌的人都知道,這個系列以往就是給家庭用戶、學生用戶使用的。但如今,靈越系列的設計更加偏中性風格,并且注重輕量化,因此對于商務用戶來說也有著不錯的體驗。
15.6英寸的產品在以往多是以游戲、娛樂應用為導向,但在日常應用和辦公應用當中,不少用戶對于大屏有著明確的需求。靈越15-5502憑借15.6英寸FHD屏幕,能夠給這些用戶帶來不錯的視覺體驗。
使用SpyderX校色儀測試,我們來看看靈越15-5502的屏幕素質究竟如何?
在色域覆蓋方面,這款機器sRGB色域覆蓋65%,AdobeRGB色域覆蓋48%,P3色域覆蓋48%,NTSC色域覆蓋46%。雖然并未采用高色域屏,但是IPS面板加上1080P分辨率,同時還支持養眼模式,總體視覺體驗還是比較不錯的。
屏幕亮度方面,其峰值亮度為274.6nits,在正常燈光環境和較強的日光環境下,都能夠清晰的顯示屏幕內容。這對于一些需要在戶外使用電腦的用戶來說,也能夠提供不錯的觀感體驗。
色準方面,戴爾靈越15-5502這塊屏幕的平均色準值為1.55,雖然色域覆蓋范圍不高,但總體色彩還原效果還是相當精準的。不過從上面的色準測試結果來看,1F、4F、5F三種色彩的色準表現一般,其它色彩還原都達到了專業顯示器水準。
·十一代酷睿平臺帶來高效體驗
聚焦于主流價位段的戴爾靈越15-5502在硬件配置方面有著較高性價比。本次評測產品搭載了英特爾十一代酷睿i5-1135G7處理器、16GB LPDDR4內存、512GB NVMe固態硬盤,顯卡方面則直接使用英特爾十一代酷睿自帶的英特爾銳炬Xe核顯。
接下來通過實際測試看看,這些硬件組合能為戴爾靈越15-5502帶來怎樣的性能表現?
英特爾十一代酷睿i5-1135G7處理器采用10nm SuperFin晶體管工藝打造,原生4核8線程設計,主頻為2.4GHz,單核睿頻能力可達4.2GHz,并且擁有8MB三級緩存,TDP范圍為12W-28W。
作為英特爾10nm制程工藝的第二代產品,十一代酷睿彌補了頻率方面的不足,并且在功耗釋放方面做的更好,從而使其在整體性能提升的同時,緩解了輕薄型筆記本電腦散熱方面的壓力,體現了英特爾深厚的技術實力。
在測試環節,我們使用GeekBench 5 Pro、H.264 Benchmark以及V-Ray,分別對其進行了單核/多核性能測試、視頻編碼性能測試以及物理渲染性能測試。在用戶的實際應用當中,這三種應用是相對更加主流的應用方式。
在GeekBench 5 Pro測試標準中,英特爾十一代酷睿i5-1135G7處理器單核得分1405,多核得分5004,單核和多核性能表現優異,滿足各類對多線程應用沒有任何問題,可以為用戶帶來高效體驗。
視頻編碼也是處理器常見的應用,比如在觀看優酷、騰訊、愛奇藝時,亦或是觀看時下流行的斗魚、虎牙等直播平臺時,處理器的編碼性能有時候會決定視頻是否流程穩定的播放。此外,時下越來越多的用戶開始涉足短視頻平臺,優秀的視頻編碼能力可以大幅提升視頻編輯效率。通過實測可以看到,戴爾靈越15-5502完成2500 Frame視頻編碼用時為1分48秒,效率還是比較不錯的,應對日常的視頻應用沒有任何問題。
V-Ray是非常好用的一款渲染器,而V-Ray Benchmark則可以對處理器的物理渲染能力給出評估。實測英特爾十一代酷睿i5-1135G7處理器渲染采樣4899ksamples,整體表現較好,可以勝任一些非重度渲染任務。
英特爾十一代酷睿處理器除了在CPU性能部分大幅提升之外,GPU性能也得益于英特爾銳炬Xe核顯而有了極大提升。全新的英特爾銳炬Xe核顯性能可以很好的替代入門級獨顯,在保證整機更低功耗的同時,也為輕薄型筆記本帶來了更好的游戲、娛樂性能。
通過實測來看,英特爾銳炬Xe核顯圖形性能與MX450獨顯基本持平,在整機功耗控制較好的情況下,其性能還略有反超,具體如下:
此外可以看到,IntelIris Xe核顯圖形性能遠勝上一代入門獨顯MX350滿血版,相比十代酷睿搭載的Iris Plus核顯性能翻倍。可以說,有了英特爾十一代酷睿加持,戴爾靈越15-5502在整體性能方面就有了綜合性的提升。
存儲方面,戴爾靈越15-5502搭載了512GB NVMe固態硬盤,通過測試軟件實測,其Seq讀取速度為2368MB/s,寫入速度為1405.8MB/s;4K隨機讀取速度為1065.7MB/s,寫入速度為429.7MB/s,整體性能不錯,能夠為軟件和系統的高速運行提供可靠的環境。
綜合性能方面,我們使用PCMark 10的辦公模式對其進行了評估。從結果可以看到,戴爾靈越15-5502在常用基本功能,包含Web瀏覽、視頻會議、應用程序啟動等得分為9850分,表現不錯;而在生產力項目測試中得分為6551分,說明其完成電子表格、文檔工作沒有壓力;數位內容創作方面,得益于英特爾銳炬Xe核顯性能大幅提升,其評分為4400分,說明其完成圖片、視頻、圖形渲染等工作基本沒什么壓力。另外這款產品在PCMark總分上獲得了4712分,表現非常不錯。
·散熱續航表現出色
在大尺寸機身內放入低功耗處理器,戴爾靈越15-5502的散熱系統自然不會經受太大的考驗,畢竟英特爾十一代酷睿本身在功耗控制方面就很出色,放入大尺寸機身里,整體的散熱表現無需擔心。
而且戴爾靈越15-5502支持Fn+T快捷鍵,可以一鍵開啟疾速模式,從而在性能和散熱之間取得更好的平衡。
我們使用AIDA 64 FPU拷機對其核心溫度進行了測試,其TDP穩定釋放為15.44W,核心溫度平均只有77℃,核心頻率穩定在2.32GHz,無論是TDP釋放、核心頻率表現,還是散熱表現都比較不錯。
而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的話,因為絕大多數時候不會讓CPU長時間處于滿載狀態,因此整個鍵盤區域幾乎感覺不到熱量,散熱體驗更好。
大屏筆記本續航能力不行,是以往用戶對其最普遍的印象,但是隨著英特爾十一代酷睿到來,這種印象會逐漸轉變。以戴爾靈越15-5502為例,PCMark 10辦公模式實測其續航時間長達9小時13分鐘,滿足一天不插電辦公沒有任何問題。
·選購及評測總結
作為主流價位段里極具競爭力的一款產品,戴爾靈越15-5502在各方面表現都很不錯:外觀設計時尚,做工品質過硬;屏幕和鍵盤交互體驗舒適,同時還借助英特爾十一代酷睿平臺,在CPU和GPU性能方面得到顯著提升,因而在同價位產品中獲得了更強的競爭力,是現階段辨識度非常高,且頗具性價比的產品。
在選購方面,評測中同配置機型近期參考價格為4999元,整體性價比非常高。同時還可選擇英特爾十一代酷睿i7-1165G7機型,以及帶有獨立顯卡配置的機型,其全系最高參考價為6299元。
綜合來看,戴爾靈越15-5502適合普通家庭用戶、商務辦公用戶以及學生用戶選購,它不僅能為用戶帶來大屏體驗,同時借助英特爾十一代酷睿平臺性能,也會給用戶帶來更加高效的使用體驗。
(7635854)
責編:王冬奇
與很多其它品牌產品線固定一個方向前行不同,如果你把慣性思維中的“產品線”概念強加給 XPS的話,那么你很可能被它所欺騙,因為直到現在為止,它都沒有執著在同一條軌道上,即便它總是那么高高在上,但掛上XPS名頭的產品,無一不是風格迥異、個性十足的家伙,你永遠不知道它的下一款產品是什么樣子,任何形態的產品都有可能出自XPS 。
正是因為如此,戴爾把超極本放到XPS系列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XPS 13,看吧,這又是一個個性十足的家伙,甚至比當初那個Adamo更讓人心動。在Adamo淡出歷史舞臺2年半之后,在 XPS 14z 、XPS 15和 XPS 17積攢了大量人氣之后,XPS 13應運而生,模具相似、命名相似,但是其內在卻與同系列三位前輩完全不同,值得我們去仔細品讀。
一代經典再升級 戴爾XPS 13輕薄本評測
第一眼看到XPS 13時,就已經確定它不會辱沒XPS這個名號,依然保持著這個系列所執著的高品質,當然,也依然沒有放下那高傲的身段,萬元售價也是這款實至名歸的抉擇。如今XPS 13在硬件配置上Haswell平臺,不過外觀還是經典的設計。
從整體設計來看,XPS13 頂蓋正中的“DELL”LOGO 點綴的恰到好處,纖細的黑色亮面金屬圈包裹著“DELL”字樣,簡約中流露出獨特的時尚氣質。而與其它超極本相比,XPS 13也有著相當大的差異,這些差異歸結起來主要有三點:
其一,XPS 13配備了高檔碳纖維材質底座和陽極氧化鋁頂蓋。我們都知道,碳纖維材質在柔韌性方面非常突出,堅固耐磨,甚至比鋁鎂合金的堅固度也要高出不少,同時與金屬材 質相比更加輕便。XPS 13的設計師利用這一特點為其設計了底部進風口和后部出風口,這樣能夠最大限度的提升散熱效率。
陽極氧化鋁頂蓋
高檔碳纖維材質底座
此外,也許很多朋友并不知道MacBook Air為什么沒有在底部開散熱孔,其實這不光是為了美觀,最主要是因為鋁合金強度有限,在達不到一定厚度的情況下,開口會讓其強度大大減小,毫不夸張的說,如果 鋁合金底面開散熱口的話,用手輕輕一按就會發生永久形變,我們在單手拿筆記本的時候很可能會令筆記本變形,而碳纖維材質就完全不用去在意這個問題。
其二,XPS 13采用了超窄屏幕邊框設計。目前除了惠普Folio 13以及三星530U之外,XPS 13是第三款能夠真正稱得上窄邊框設計的產品。對于強調便攜性的超極本而言,窄邊框設計不僅能夠增強機器的時尚感、檔次感,同時也與輕盈便攜的風格相符合。
窄邊框設計使得XPS 13僅有11英寸體積卻擁有13英寸屏幕
其三,XPS 13擁有AOAC功能。簡單來說,在休眠狀態下,戴爾XPS 13可以為用戶接收郵件,甚至可以連線下載文件。配合1秒鐘喚醒的實力,永遠在線這個功能還是相當有用。當用戶合上戴爾XPS 13去做別的事情時,它進入最小功耗的休眠狀態,但接收郵件、下載文件的工作并沒有停止,當用戶回來打開屏幕。僅需一秒鐘,最新郵件、下載完成的重要文件躍然 “本”上。
大弧度圓角過渡
除了這三點之外,XPS 13另外一個與眾不同的地方在于,其機身線條采用了大弧度圓角過渡,這讓機器看起來更加圓潤,而不拘泥于直角或小圓角線條展現出來的商務風。而在機身配色方面,XPS 13 頂蓋采用了金屬質感的銀色,C面則配以類膚質感的黑色,同時以銀色金屬質感線條做腰線,整體給人以簡潔干練的感覺,同時又具備出眾的美感。
XPS13采用了13.3英寸高清無邊墨晶屏,同時具備十點觸控功能,最大分辨率為1920×1080,其機身比13.3英寸超極本要小很多,甚至與11英寸超極本有一拼。筆者個人是很喜歡XPS系列顯示屏的顯示效果的,XPS 13依然保持了XPS系列高素質的顯示效果,屏幕色彩飽和度高,即便沒有采用高分屏,其顯示效果也非常細膩。
顯示屏具備十點觸控功能,最大分辨率為1920×1080
細節設計也是XPS 13的一大看點,這也是XPS系列最擅長把控的事情,雖然整個機身設計看似簡潔明了,沒什么太多細節可抓,但是仔細觀察之后,會發現不少精心制作的地方。這些小細節如果單拿出來可能并不算什么,但是它們組合在一起,就構成了這樣一部充滿美感的作品。
凹符合人體工程學的鍵帽
我們首先來看看它的C面,鍵盤部分的設計是XPS系列引以為傲的地方,實用的巧克力鍵盤,加上略微下凹符合人體工程學的鍵帽為用戶帶來了良好的觸擊手感。整個C面面板以表面涂有類膚漆,觸感細膩柔和,唯一不足是容易留下手印和汗漬。
此外,XPS 13的鍵盤還設計有白色背光,這是一款高檔筆記本電腦所必備的細節。在光線較暗的地方,白色背光會指引用戶實現更加精確的敲擊。當然,除了起到引導作用之外,白色背光也為整體設計增添了不少時尚感。
為用戶帶來了良好的觸擊手感
如今無論是筆記本還是超極本在設計上都力求簡約,尤其是鍵盤部分,XPS 13同樣如此。所有常用功能按鍵被設計在F1-F12鍵上,只有電源鍵單獨設計在機身左上角,其實相比于那些把電源鍵設計在鍵盤區位的產品來說,獨立的電源鍵設計更受用戶喜愛。況且XPS 13電源鍵設計小巧精致,手感清脆,開機時會發出藍色背光,使整機的美感得到進一步提升。
手感柔和細膩的觸摸板
在觸控板設計方面,XPS 13 并沒有采用那種大面積的觸控板設計,這與XPS 13鍵盤區域的規劃有很大關系,但是面積適中的觸控板并不會影響操控的精確度,這得益于XPS 13合理的dpi配置。觸控板表面與 C 面面板一樣采用了類膚漆涂層,手感柔和細膩,不過當然也存在著易留手印、汗漬等問題,此外如果是比較愛出手汗的朋友來使用的話,會有不小的影響。
接口配置是超極本面臨的最大問題,一方面要保證機身輕巧便攜,另一方面又要為用戶提供接口上的便利,這必然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事情,因此為了追求極致便攜,就需要舍棄一些接口,比如RJ-45 以太網口、VGA端口等。我們來看看XPS13為用戶都提供了什么樣的接口,機身左側配置了USB 2.0接口、耳機麥克風插孔和電源接口;機身右側則配置了Mini DP接口和USB 3.0接口,另外,機身右側還設計有XPS系列標志性的電池電量指示燈。
機身左側接口配置
機身右側接口配置
從接口配置來看,Mini DP接口略顯另類,因為目前還沒有哪款超極本配置這種接口,而對于用戶來說,最關心的莫過于有沒有Mini DP轉VGA、DVI這些常用接口的轉接線,經過我們的搜索,在京東、淘寶等一些電商網站上,都可以直接買到這種線材,這一點不必擔心。
機身最厚部位:17.97毫米
單機重量:1.378kg 旅行重量:1.570kg
最后,我們來看看XPS 13的重量。這款產品采用了陽極氧化鋁、碳纖維兩種材質,雖然碳纖維比金屬材質要輕便一些,但是戴爾為了確保屏幕的安全性,在顯示屏內部做了加固,因此嚴格來說,其重量并不算輕,我們通過電子秤對其進行了稱重,整機帶電池重量為1.379kg,旅行重量為1.570kg,還是非常便于攜帶的。
在硬件配置方面,本次拿到的這款戴爾XPS13配備了22nm制程工藝的英特爾酷睿i54200U雙核處理器,配置了128GB SSD固態硬盤硬盤,以及單條4GBDDR31600MHz高速內存,顯卡方面該機型采用了處理器自帶的英特爾HD 4400核芯顯卡。
整機配置一覽
英特爾酷睿i54200U屬于全新處理器,擁有2核心且可通過超線程技術支持到4個線程。該處理器基于22nm制程工藝,核心代號為Haswell-ULT,初始主頻為1.6GHz,可睿頻至2.6GHz,共享的三級緩存為3MB,整體 TDP 為17W。
處理器參數
了解處理器的基本信息之后,我們采用CINEBENCH R10這款軟件對其性能進行了評估,該軟件能夠對處理器的單核和多核性能給出直觀的評分,這顆酷睿i5 4200U處理器很快的完成了全部的測試內容,最終其單核獲得5048分,多核獲得9944分,屬于移動處理器的中端型號。
處理器性能
為了方便測試其性能,我們選擇AS SSD Benchmark這款專門為SSD測試而設計的軟件。可以測試出固態硬盤的持續讀寫性能,包括4KB小文件的傳輸性能等等,成績顯示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MB/s的形式,另一種是 IOPS 形式。
硬盤性能測試結果
考慮到通常用戶在需要延長筆記本的續航時間時,會把電源管理設置為省電模式,因此我們在測試之前也是如此設置,同時禁止筆記本在一段時間后自動降低亮度,禁止關閉屏幕背光,禁止自動睡眠。與此同時,我們讓WiFi保持在開啟狀態,亮度 60%,從而模擬出用戶的真實使用狀態。
續航能力測試結果
通過PowerMark軟件測試,我們可以看到8小時38分鐘的續航成績,十分不錯。不管怎樣,該機的續航能力就目前而言是值得稱贊的,當然這是理論值,實際中高負荷使用時續航能力降低2到4小時都是正常的(英特爾Haswell處理器明顯降低了低負荷狀態時的功耗)。
相信大家都很關注戴爾XPS13的散熱表現,下面我們就實際測試一下。我們的測試方法依然是在25攝氏度的室溫下,讓這款本本運行Furmark拷機軟件以及AIDA64系統穩定性測試,從而讓CPU與GPU工作在較高的負荷下 ,幾乎是全速運行中。然后在一個多小時后,分別查看這款本本的內部核心溫度以及機身表面溫度。
高負荷下筆記本內部核芯溫度情況
如何判別散熱性能好壞,最高溫度代表不了什么。散熱通風口的溫度絕對是最高的,如果不是,那就是只能說明散熱有問題。當大部分熱量堆積于散熱通風口附近位置,且其他部位的溫度沒有高于40℃,那就可以確定散熱系統設計屬于比較合理的。
鍵盤面溫度分布圖
機身底部溫度分布圖
從上圖的溫度分布圖來看,該機的絕大部分熱量都堆積在散熱通風口以及中部鍵盤位置,掌托區域的熱量不高,而在實際體驗中也有比較適宜的舒適度,在筆記本中算是不錯的。在散熱測試過程中我們發現,戴爾XPS 13的風扇噪音比較小,這是我們評測過如此多產品到如今也很少見的。
評測總結:
在整體設計上,XPS有很多亮點,這些亮點甚至是獨一無二的存在:相當于11.6英寸筆記本的機身配上13.3英寸的顯示屏,超窄的屏幕邊框設計,舒適的鍵盤手感,高檔的碳纖維與陽極氧化鋁材質,底部進氣背部散熱的散熱體系,每一個細節都讓人真切的感受到它的誠意。這,就是XPS。這,就是XPS 13,一位游走在時尚與沉穩邊緣的“完美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