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當年買電腦時下了大狠心,因為抵觸在線購買這種大件商品,也因為沒有事先做好充分準備,跑到商場就隨便買了一臺筆記本電腦回來,價格不貴麻煩卻不少。這倒不是說遇到了奸商、被騙之類的麻煩,而是出于對電腦產品的硬件參數不了解栽了一個小跟頭,本來學習的是二維動畫專業主要靠手繪技法,所以買了一臺配置并沒有那么高的電腦(也是為了省錢),然而大二時候居然選修了3D建模,問題就這樣來了。
剛準備要買電腦的時候,想得很簡單,并沒有玩游戲的欲望也有后來選修3D建模課程的想法,平時上上網、看看視頻、聊聊天對于買來的電腦硬件配置而言是綽綽有余的。可是3D建模需要高性能的硬件支持,這臺僅供娛樂使用的筆記本電腦吃力的不得了,甚至可以是到了沒法干正事兒的程度。于是,一咬牙,重新買了臺新電腦。
Nina:這渲染要等到什么時候?Jack:我想靜靜
第二次購買電腦時不再像前一次那么沖動,開始有了選擇與比較。對于選修課的需求主要是電腦顯卡性能要足夠強,配備高性能獨立顯卡的筆記本電腦是最好的選擇,因為上課還得帶上自己的電腦。這一次,看似做足了功課的買到了一臺能夠流暢運行3D建模軟件的電腦之后,發現問題又來了。第二次購買電腦選擇性很強,專門研究顯卡的種種參數與特點,卻忽略了處理器的重要性,3D建模在最后渲染輸出時主要靠處理器的性能來支撐,然而買到的電腦雖然顯卡方面較好但處理器也只是入門水平,渲染效率低下也是尷尬。
就這樣在這種慢速渲染的情況下忍了兩年,臨近畢業季問題大了。3D建模的選修課程倒是如期完成了,可是畢業作品的設計卻讓人苦惱不已,沒想到二維動畫制作也需要相當量級的處理性能,為了不影響畢業賣掉了手里的老機器又換了一臺新電腦,這一次主要看重處理器,而當時筆記本電腦中最強性能的處理器是英特爾酷睿i7,四核心八線程以及高主頻,大幅提升了畢業作品的渲染效率。
第二次換電腦主要看重處理器,而當時筆記本電腦中最強性能的處理器是英特爾酷睿i7
大學這么些年從電腦小白到對電腦還算有點了解的半知識分子,充分明白了筆記本電腦這種關乎生產力的工具不能太隨便,必須得講究,找到一款適合自己學習、工作、生活娛樂乃至游戲的電腦是很重要的。綜合來說,為新生們總結這么幾點:如果是為了學習、簡單專業需求,一臺性能適中的娛樂本就可以;如果是為了游戲、復雜專業需求,建議購買性能較高的游戲定位筆記本電腦;倘若追求輕薄不在乎性能,輕薄本則是最佳選擇。但是,終歸來說,無論是游戲本還是輕薄本,都需要一顆好核心。
輕薄本推薦:三星900X3L
人們會直覺的將性能與筆記本的厚度、重量聯系在一起,自然而然的認為越輕越薄的筆記本,其游戲娛樂方面肯定就是短板。事實上,硬件性能不斷提升的同時,其功耗和發熱也越來越低,這使得更輕更薄的筆記本誕生成為可能,三星900X3L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其840g的機身中藏著一顆英特爾第六代酷睿i7處理器,這為該機的性能表現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輕薄本推薦:三星900X3L
輕薄本推薦:聯想小新Air 13 Pro
長久以來,用戶們對Windows平臺的輕薄靚本有著強烈的高性能使用需求,對于他們來說,辦公生活用本要在性能夠用的基礎上實現使用方便、時尚美觀、易于攜帶的多重特性。聯想小新Air 13 Pro無疑是對這種需求的給力回應,其新銳的平臺硬件特性和輕薄美觀的造型為Windows平臺樹立了一個新的榜樣。5499元到6999元的的價格,勢必讓這款產品在市場中斬獲頗豐,也讓用戶獲得較為實惠的優秀產品選擇。
聯想小新Air 13 Pro
游戲本推薦:惠普暗影精靈II精靈綠版
惠普暗影精靈II精靈綠版是一臺雖在意料之中但仍給人耳目一新的游戲本,經典的配色讓該機靈動而有魔力;其強大的硬件配置和優秀的散熱表現,無論應對主流游戲還是高清影音都能流暢自如。這是一臺在外觀設計和硬件配置兩方面都有著雄厚資本的游戲本,在中高端游戲本行列表現出眾。
暗影精靈II精靈綠版
游戲本推薦:宏碁暗影騎士二代
宏碁暗影騎士二代頂蓋部分采用被稱為柔軟觸感NIL的面板影印技術,縱向條紋處理和類膚質感,使得頂蓋具有非常不錯的觸感。整個頂蓋的設計大氣簡約,左側靠中部的位置設計了鍍鉻亮面的ACER LOGO,以黑色配色打底。機身轉軸前后的設計模式采用了鍍鉻亮面材料進行了邊緣的包裹,并且在其上面銘刻了產品系列名稱,同時在質感的處理上,也偏向于金屬的效果,因此使得機器整體看上去更具檔次感。
宏碁暗影騎士二代游戲本
以上推薦供資金充足且有一定預算的新生們選擇。輕薄本方面推薦三星900X3L、聯想小新Air 13 Pro;游戲本方面則推薦惠普暗影精靈II精靈綠版、宏碁暗影騎士二代。這些產品均配備英特爾酷睿i7處理器。
TX40系游戲本自發布以為就備受玩家關注,尤其是RTX 4080和RTX 4090堪稱性能狂飆。當然最頂級的RTX 4090雖然性能最猛,但價格也高高在上,大部分玩家只能望而卻步,也僅小數人選擇。所以,RTX 4080游戲本自然就成了今年最熱門的高端筆記本獨顯了。
作為當前的次旗艦游戲本,RTX 4080游戲本也談不上便宜,但在價格方面還是挺有競爭力的,尤其是在性能方面相比上一代RTX 3080 Ti Laptop機型,領先幅度大約在31%~40%之間,可見RTX 4080的表現可圈可點。
作為GeForce RTX 40系列Laptop GPU中的次旗艦型號,RTX 4080由全新的NVIDIA Ada Lovelace架構打造,采用TSMC 4nm定制工藝,擁有7424個CUDA核心,12GB GDDR6顯存,顯存位寬192bit,核心頻率1510MHz,顯存頻率2250MHz,加速頻率1930MHz,功率最高可達175W。
對比上一代同樣是175W功率的RTX 3080Ti(下圖所示),二者擁有相同的CUDA核心數量,RTX 4080像素填充率與紋理填充率加大,核心頻率、顯存頻率、加速頻率提升,但位寬與帶寬速率降低,顯存容量降低。
測試時驅動版本為527.58。
首先來看看3DMark各項測試結果。
光追Port Royal評分高達12228,這意味著RTX 4080顯卡已經完全拿下了光追特效,再也不用擔心高分辨率下開光追幀數不足的問題了;Time Spy DX12測試模式評分19766分;Fire Strike Extreme DX11模式評分22649分,其綜合圖形性能已經把上一代的RTX 3080Ti都甩出了幾條街的距離。
在3DMark標準的DLSS以及DX光追測試中,DLSS3.0的實力可以說是相當恐怖,關閉DLSS幀數為25.96fps,開啟之后直接飆到104.54幀,幀數提升3倍。
此外,我們使用octanebench以及blender對其渲染性能進行了評估,具體如下:
在octanebench評測標準下,RTX 4080總體評分高達621.62分;blender三項測試分別得分3346.24,1520.83以及1684.41,渲染性能提升幅度翻倍。
接下來我們以實際游戲為參照,感受一下175W GeForce RTX 4080 GPU的性能。
首先來看看光追游戲代表《賽博朋克2077》的測試。RTX 30系列顯卡雖然在光追游戲上有了更好的體驗,但到了高分辨率下性能就會明顯不足,RTX 4080如何呢?
2.5K分辨率+超級光追模式,DLSS自動的情況下,平均幀數高達77.29fps,這意味著RTX 40顯卡基本已經全面拿下光追游戲(開啟DLSS3),超級給力。
再來看《戰爭機器5》,這款同樣能代表主流3A游戲的硬件需求,它在加載高質量材質特效之后會對硬件性能造成大幅損耗,要知道,RTX 30系列顯卡在高分辨率下運行起來其實是比較費勁的,那么RTX 4080的表現又該如何呢?
從測試結果可以看到,憑借RTX 4080獨顯以及i9-13900HX的彪悍性能,最高畫面、2.5K分辨率下平均幀數能夠達到120fps,畫面十分流暢。
不得不說,全新的RTX 4080獨顯相對RTX 3080獨顯而言,性能實現了翻倍、甚至翻2倍/3倍的提升,不僅全面攻克目前市面上一些顯卡殺手級游戲,同時也徹底征服了光追游戲,為玩家在高分辨率下帶來了更加流暢的游戲畫面體驗。
關于RTX4080游戲本的選購,目前最貴的RTX4080游戲本近4萬元,而之前最便宜的兩款機型也要14999元。不過,雷神竟然把一款RTX4080游戲本的價格壓到了13999元,該機就是雷神ZERO 2023魅影橙游戲本,這個價位能買到RTX4080,如此這般自割肉做法已經十來年沒有見到了,因此到底香不香,是不是真卷王,答案是不是已經很明了呢?
(8230562)
載13代酷睿i9處理器的筆記本和臺式機的價格都比較昂貴,這成為預算不多的朋友想要體驗酷睿i9性能的最大障礙。那么有沒有一種搭載酷睿i9且價格能被大眾所接受的方案呢?答案就是神價格層出不窮的迷你電腦。
迷你電腦是當下低價上車高性能硬件的不二之選,同配置相對筆記本電腦來說普遍能便宜個2000-3000元,里外里剩下一臺顯示器、一塊大容量固態硬盤、一套鍵鼠外設的錢,可以說是相當劃算了。也正是因為如此,不少用戶開始把購機方向瞄準了性價比奇高的迷你電腦。
比如今天體驗的這款積核IT13,它在搭載英特爾13代酷睿i9-13900H處理器的情況下,優惠價格只有3799元,而同等配置中價格算是相對比較便宜的機械師創物者16,也要5337元,相比之下如果沒有移動使用的需求,那么積核IT13迷你電腦算是非常不錯的選擇了。
雖然搭載酷睿i9處理器,但是積核IT13的機身體積非常小巧,只有0.5L,成年人單手就可以完全掌握。其三維為117×112×49mm,擺放在桌面時能夠充分節約空間。而且攜帶體驗也非常不錯,揣進褲兜就能帶走,非常方便。
這款產品隨機配送了顯示器標準的VESA背掛支架,可以背掛到顯示器背部實現完全的隱藏,可以做到完全不占用桌面空間。對于桌面空間比較緊張的企業用戶、在校大學生等,可以說是非常合適了。
這款機器的接口擴展能力也相當不錯,而且比一般的同尺寸機型要更好一些。它的前端配置2個USB 3.2接口,3.5mm耳麥插孔,左側配有標準的SD讀卡器,這是其它0.5L迷你電腦上不常見的配置。
機身背部配有2個雷電4接口,支持一線連,也就是說當它通過雷電4接口與顯示器連接后,就不需要額外接電源了,顯示器也能夠提供足夠的供電支持,在背掛時達到“無線”狀態。此外,它還配有2個標準HDMI、RJ45網口,2個USB-A接口。整體擴展性非常不錯。
接下來看看它的性能表現。積核IT13配有英特爾13代酷睿i9-13900H標壓處理器,除了準系統機型之外,還可以選擇多種內存與硬盤搭配。這里我們體驗的產品是準系統版本,所以只來看看處理器的性能表現。內存、硬盤根據大家不同的配置會有不同的表現,這里有不再贅述了。
從CPU-Z中可以看到,i9-13900H處理器用了14核20線程設計,包括6個性能核心與8個能效核心,性能核睿頻加速最大可達5.4GHz,能效核睿頻加速最大可達4.1GHz,緩存24MB,更高的頻率和核心數量,使得i9-13900H在單核和多核性能方面提升顯著。同時,實測其單核性能達到761.8,多核性能達到7097.4,相當給力。
在此基礎上,CINEBENCH的跑分結果同樣非常不錯,實測CINEBENCH R23多核16454pts、單核1983pts,從跑分可以看出,積核IT13在性能調校方面值得信賴。
對于需要剪輯視頻的用戶來說,i9-13900H處理器有著出色的視頻編碼能力,x264 Benchmark測試中,完成2500 frames編碼耗時38秒,幀率為66.29fps,表現不錯。
最后再來看看散熱。通過AIDA 64 FPU單烤機測試可以看到,積核IT13搭載的i9-13900H處理器可以達到45.270W功耗穩定釋放,CPU封裝溫度平均84℃,核心溫度平均75℃,性能核頻率穩定在3.2GHz,能效核頻率穩定在2.4GHz,散熱與功耗表現都非常不錯,為機器的穩定高效運行奠定基礎。
對于想要以低價格體驗高性能硬件的朋友來說,當下迷你電腦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酷睿i9、銳龍9這樣的頂級配置都能夠以3000多元的價格拿下,性價比可以說是相當高。
不過有些朋友可能會說,迷你電腦不如筆記本方便,還得配顯示器。但我要說的是,迷你電腦節省下的錢所配備的顯示器,大概率要比筆記本自帶屏幕好很多,如果不是經常攜帶電腦外出使用的話,其實真的可以考慮迷你電腦。
(8422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