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屁眼的视频在线免费看,日本在线综合一区二区,久久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欧美日韩精品久久综

新聞資訊

    這個數字化的時代,電腦已成為我們學習、工作的得力助手。我也和許多人一樣,喜歡在電腦上閱讀書籍、學習新知識。但每當我想要做些讀書筆記時,總是感到無從下手。直到我遇到了敬業筆記工具,這款神奇的讀書筆記記錄工具,徹底改變了我的學習方式。

    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筆記工具,它更像是一個貼心的學習伙伴。每當我在閱讀時遇到重要的觀點、感悟或想要記錄的內容,只需輕輕一點,筆記工具就能迅速讓我記錄下我的思緒,將其整理成清晰、有條理的筆記。

    而且,筆記工具的操作界面簡潔明了,讓我能夠專注于內容本身,而不是被復雜的操作所困擾。我可以輕松地對筆記進行分類、標簽化,方便日后的查找和復習。這種高效、便捷的記錄方式,讓我真正體會到了學習的樂趣。

    更值得一提的是,筆記工具還支持多種格式文件的導入和導出,無論是文本、圖片還是視頻,都能輕松應對。這意味著我可以隨時將筆記里的內容分享給朋友、老師或同事,與他們交流學習心得,共同進步。

    現在,我電腦上必不可少的筆記工具,不僅幫助我更好地記錄讀書筆記,還讓我的學習變得更加高效、有趣。

    擎這簇明麗的火焰

    (讀書筆記八則)

    紅雪

    好日子就在后頭

    人生的征途中,缺少不了一簇蓬勃的火焰來燦爛行程。

    當我們鴻蒙未覺、愚鈍勞形,痛苦不堪,一部文字拼合而成的紙片便似冒芽的春柳,給我們一份啟迪,一份指引,一份活力,讓迂腐化聰穎,讓無知變睿智,這就是我眼前展開的一本書,一本開化思想,點播靈魂的好書。

    書,是一面鏡子,照徹我們人前人后的品行,左右我們道德的圣殿,記錄時光的鉤沉。我是高擎著這簇火焰,一路走著,那部《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讓我在坎坷中高昂起曾經失落的頭顱。

    貧困,曾撕咬著我脆弱的自尊,剝奪我走進校園、汲取精神食糧的光陰;疾病,曾暗淡我拔節的年華。在春華秋實的黑土地里,在遠山油鋸轟鳴的吟唱中,在小商小販出賣汗水換回柴米油鹽醬醋茶、填鼓肚皮的無奈中,重返孑然而立在荒原深處的帳篷,重返如豆的煤油燈下,捧讀詩書,望月觀星,鉛華洗盡。

    一捧起這滿眼芬馨的墨香,失意褪去了,荒蕪晴朗了,東方的日出是那樣的新鮮而蓬勃。

    好書總是出現在饑饉年代,而渴望飽食的臨界點,出現在浮云遮日的萬千氣象中,出現在高尚與卑微的決斗場上。人類逃離獸群,又泯滅不了劣根與丑惡,可好書的思想就在這個節骨眼上出來扶正你,教唆你,匡正你,你的雙眼迷離,你的心性懵懂,你很可能一腳門里一腳門外,邁過去就是萬劫不復的深淵,退回來就是陽光之門,鮮花盛開,直至果壓枝低。

    不是完人的我們,正走向完人;不是哲人的我們,正積蓄著生活的能量。我們每走一步,都在延伸修為的長度,構筑經典的厚度。高爾斯基對我們說的那句話:“愛書吧,它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已經深深刻入我的骨頭,我正是一步一個腳印地在書籍的肩膀上攀緣現世的古塔,摘取浩瀚的星斗,以此照亮未知的前路。

    沒有書籍,沒有汗牛充棟的精裝書與豪華本,可我們夢幻的學富五車,正用心血的馬達,轟鳴在塵世的滄海桑田。記得,在我讀高三的教室墻上,張貼著一幅巨大的對聯: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它就在我們的背后,始終眨著冷峻的目光,像個督導官一樣,催促我們走向遠方。

    誰敢慢怠書籍這棵神性的樹,我們翹著雙腳,去摘永遠也摘不完的知識仙桃,我們支付一生的光陰,礦工一樣,深入這口無盡的巷道,在石頭里捉火,捕捉散落的飛螢。當我們儲存在生命里的亮光,匯集成熊熊之火,我們的伏案勞作,形銷骨立,也就找到了分蘗揚花的快感。此刻,是用多少紙幣也無法兌換的。

    囤積居奇,暴斂財富,雖是我們這個時代的一種張揚,與痛,但畢竟是少數人的德行,是微不足道的。隨著時間的推移,投機取巧的守財奴們,大都沉沒在歷史的塵埃中,正如有些神話成了笑話,而有些笑話成了神話。唯有把書籍裝入腦袋里的書蟲們、匠人們,雖歷經板凳坐了十年冷,卻永葆敬仰的高度。

    還祈望什么呢?擁有一份對書籍的真愛,懷有一份鋼鐵的雄心,你還在乎什么指責,以及孤寂與青春的流逝,書籍在上,好日子就在后頭。

    靈動的火焰

    我生活的那座城市,屬于移民城市。正由于它獨特的石油魅力,才招引無數的淘金者蜂擁而來。于是,萋萋的荒草,干澀的鹽堿灘,便在機械利齒的撕咬下,在人群昂揚的耐力抵御下,愚昧、貧窮、驚恐,開始節節敗退。

    與其說是人創造了歷史,改寫了我們眼前的現實,不如說是人的智慧及知識正變成一把風中火焰,其華光四射的光芒照亮時間不懈滴答的鐘擺。

    人,如果不得到一些啟示,不開化大腦的浮想細胞,爬行的歷史恐怕仍蝸行在古老的歷史里,鉆石取火、男耕女織,成為一種永恒,引導我們緣木求魚,抑或做著貪婪的熊掌和魚可以兼得的美夢。敢于吃螃蟹與西紅柿者成了先賢,把象形的符號雕刻在頑石竹板之上,充當人類交流的介質,于是成了大師。 哲人沒有什么特別,特別的是他們比我們提前起程且走的更遠,勞其筋骨、餓其體膚,善于從自然中汲取營養,并把這些營養分門別類分蘗、綜合,成為一本社會百科全書。

    社會在我們知識的擴充中不斷得以釋放、發展,人類不斷踩著巨人的肩膀向更高的目標攀登。

    坐在下午春天的陽光直射進書頁的空間里,我遙想前生與后世,咂摸這個喧囂勝于寧靜,浮躁多于沉寂世界。

    書,就是靈動的火焰,把黑暗肢解,把愚昧與麻木焚燒。

    每天出出進進這座六層的大樓,履行宗教一樣打發忙忙碌碌的日子。還好,周一和周四的下午,六樓閱覽室的門已早早開了,負責的石老師虔恭而熱情地打發每一位借閱圖書者。如果能順利處理完緊張的公務,我都會準時去接受立于書柜中大師目光的檢閱,或坐在一隅,檢點患得患失的生命中飛花揚絮樣的音符。謝天謝地,在這樣一個物欲橫流又營造著萬余人生計的大企業,還有這份心思為癡迷的讀書人獨辟一方空間,得以修生養性、陶冶心靈,更有一名敬業有加的先生,做著惠及他人的功業。

    進入閱覽室,就比不得市場的唯利是圖,舞場中假紳士們的道貌岸然。現在一些腦瓜活泛者已直奔利潤而去,那些塵世間的糾葛、生活中的瑣碎,全都開始遠離智者,街頭叉著腰對著手機狂喊著什么,極像一場虛構的小品正在走場。金錢,確實是個好角色,他當街一站,已勝過二八佳麗的光采,攪得人心燥熱,臉面緋紅,讓這個花花綠綠的世界更是有了幾分迷人的高深。

    經濟實力的分蘗,已涇渭分明,赤條條地在同一陽光下展示風姿。就在大多數人感嘆窮得只剩下錢者之流,在擁有了不義之財后就迫不及待把人性那塊遮羞布扯掉露出原始的劣根,跳入精神垃圾的泥潭中不能自拔。其實,那些狐假虎威自命不凡又才疏學淺者,他們骨子里不是不渴求擁有知識,只是他們因為某種因素與知識擦肩而過,而一旦前功盡棄時,他們痛苦的表情已如一抹秋后的柳樹。

    我敢說,你擁有了書籍做人生鋪墊,你就會多幾分內蘊,你把知識當做了財富,你永遠不會在風吹草動時感到驚慌。

    圖書閱覽室的陽光還那么燦爛,我們每天每時每刻不停地走進走出……日子也流水一樣的向前奔走。可這樣的日子沒有持續下去,由于機關精簡,石老師理所當然地被分流。圖書閱覽室的門從此由一把銅鎖守衛著了。再走上六樓,幽深的走廊好似無底的深淵,驀然覺得眼前與心底同樣黯淡了許多。也許是一種征兆,沒過半年,這家企業在競爭中顯得疲軟無力,下滑的經濟,破敗的現實,令人猝不及防。

    這靈動的火焰,真的就熄滅了。

    我不得不重新順著火焰的光芒,尋找漫溢的書香,有什么能阻擋住渴望光明的向往呢。我們也正是在一個個圖書室的驛站里駐足,加氧,又走向下一個。

    一扇門

    陽光已是深秋模樣,收割的稻谷正走在歸倉前的途中。

    與農田毗鄰的城市,依然沸沸揚揚喧鬧著商業氣息。

    我四處飄零,駕馭一掛精神的馬車回到從前。

    蘆葦已是人老朱黃,我的小屋像一只受傷的小鹿,彌漫的風緊緊圍獵著無助的孤寂,案上的臺燈一臉倦意,從早到晚游移著一抹傷感的目光。填不完的方格紙,犁不完的桑梓地,文字的精神穿越我心靈的脈絡,沉入丹田。風在耳邊響徹,利潤如蛙鳴此起彼伏,純粹的敬仰走入庸俗,功利與仁義的天平緩緩傾斜。

    把門關上。

    門里門外是兩埠截然不同的風景。翻開書籍,打開一生一世的警句和箴言,凝練命運的寸長尺短。歷史幽深的長廊里,嘈雜的跫音由遠及近,向我走來——《詩經》的清泉,汩汩奔流,一路宣泄著精神的文本,透視著古老華章鏗鏘的旋律;《離騷》像一朵紅菊,在五月遭遇一場大水襲擊,屈大夫的聲音在問: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曠世的《吶喊》在新文化運動的漩渦里清晰可聞,匕首和投槍正中封建帝國咽喉。是的,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呼蘭河的清波憂憂艾艾,沒想到張姓女孩的一腔志愿,化作河燈把兩岸的煙火擰亮,《生死場》栩栩如生的形象訴說什么……轉眼又是冬季,轉眼又是千樹萬樹舒展青春的時令。我還是背負執著的信念到處流浪,行囊里只有取之不盡的精神食糧。

    民族民俗是御寒的披肩,無論是到哪,都使我溫暖。連同深入民間的詩歌,是我生命的另一條血脈。

    終于又回到了現實,一間書屋,一管禿筆,一臺舊式的電腦已是我的全部。于是,我把門關上,隔開世俗的羈絆,隔開銅臭的侵襲,靜下心,沉入書中,如打坐的僧面壁修行。

    我們都在籠子中

    我一向對早年一些男追女愛的小說不以為然,何況在閱讀上還有語言的障礙,我覺得那些文本矯情有余,嚴肅不足。魯迅是個例外。這是因為他政治色彩濃郁的小說、雜文給我的任象。而錢鐘書在我的骨子里扎根不深,這之前我總是聽一些文人們及小資們起勁的嚷嚷《圍城》里的句子:里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進來。

    這不光指愛情。能夠揭示出這樣一句話就足夠了,何況文中女性們各具秉性,仿佛貼了標簽,而更讓人佩服的是行文中的妙喻,實在精彩絕倫,恰似整部作品鑲上了耀眼的寶石一般,為閱讀者提供了欣賞的快感。

    錢鐘書老先生說的還算委婉、客氣。我們比從樹上下來的猴子能強多少呢?我們生活的環境恰似籠子吧。我們想出去,時刻不停的掙扎,愛情、事業、朋友……這個簡單卻復雜的環境是永遠不會逝去的。

    可我們不出去又如何?在自己的空間里,練字、打拳……看看書,喝喝茶,和妻兒老小合家圍坐,享受快樂人間。現在,貌似繁榮的文學作品潮落潮起,可甩干了水分,剔凈浮肉,枝干的畸形與侏儒就涇渭呈現,連圈內人都有些臉紅。

    重要的是要寫我們熟悉的、寫生活進行時或現代時,以免那些不疼不癢的的糟粕出籠。

    《圍城》是我們前面的一座山,現在讀來仍很熱鬧,不是文字的錦繡,而是故事和哲思;不是那種封閉式的進不了大堂的閨秀,揭去蓋頭,也很中看。

    有我無我之境

    起初讀了幾頁朋友推薦給我的《有我無我之境》,覺得很拐扭,盡是干巴巴的思想碎片,就想罷手。強打精神,再讀,就不能自持,恍惚間進入了禪。

    一種空靈,通篇如陽光之劍,正在開啟的一扇門:外面暉光璀璨,門里陰翳混蒙。我處在臨界線上,窺視似曾相識的大限。我們想說,但沒有說出,我們熟悉,但渾然未覺,多象“一語道破天機的孩子”、真似“這個妹妹我曾經見過”,我們時常萌發這樣的境界:突然把自己想象得像基督一樣,引導我們默念彌撒!

    生活離我們遠了,是因為我們的幻想超出了事件本身,正像“正常是一種例外”;生活離我們近了,因為我們誰都無法皈依天堂,我們安分守己,眾生求解未知,人為陷入神秘,哪怕歧路彷徨,哪怕彼岸無邊;我們在“牌局”中,我們在假定中,身披幸福與痛苦的十字架闖蕩人生……這是一部不但可以意會,也可以言談的范文,比政治實惠。

    釋夢澤(孟澤)為我們講的就是一堂佛經,可全盤接受,也可取其精華。因為我們都有思想,誰和誰都有誤差。

    閱讀的困惑

    懷舊是每個人內心的病根,說不準什么時候就犯。吃過地上跑的天上飛的之后,我們忽然感到啥也沒有那飄著淡淡清香的疙瘩湯、焦黃的小米飯、水靈碧綠的山野菜那樣誘人。

    閱讀了大量的文學作品,時至當下,我感到迷茫與困惑,沒有幾部真正意義上的長篇巨制讓我有信心讀完,甚至一些中篇和短篇也只能走馬觀花、蜻蜓點水似地瀏覽,絕對沒有當年看《艷陽天》《紅旗譜》,乃至一些小人書更有耐心和興趣。也再難找回坐在田間地頭、佇立鬧市一偶看《人生》《黑駿馬》《這里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平凡的世界》那種如醉如癡。讓我幾次落淚的中篇小說,目前只有李存葆的《高山下的花朵》《山中,那十九座墳墓》兩篇。

    是什么原因?是我們長大了呢,還是別的?有人說,現在的莊稼灑農藥追化肥,產量雖然上去了,但破壞了原汁原味,還會帶給人們奇離古怪的的病灶。還有人的說,早年一年下來吃幾頓大魚大肉,現在成天都在過年,食欲當然銳減。我琢磨再三,覺得有一定道理。

    但文學呢?還是有一些骨子深處的東西秘而未宣,不妨說說看。報刊上羅列的一批先鋒作家們,他們產量驚人,出品著玄虛與空濛的城市生活,人為地編織著荒誕與離奇,在文字上又玩著前衛,意識流,一個主題,就是讓人讀著費勁兒,甚至干脆拒絕讀者。有人說這就高深了。刊物又不斷去推,還放到打眼的位置。更有一些界于青年與老年之間——青年不青年、中年不中年的作家,他們寶刀不老,揮起板斧舞來舞去,看似有模有樣,作品的格調卻不斷走向下三路,成色也如化了濃妝,再開美顏一樣,經不住時間刪汰。

    其作品大都復歸原始,回到舊房間,屋里除了一張雙人床,就再沒有別的了。小說的主人公當然都很滄桑,又很浪漫,都一把年紀了,卻走了桃花運,把第三者插足,演繹追求婚姻自由之類好聽的字眼。性、性交,這些早先躲在幕后的寵兒,現在讓作家們抖抖手把幕拉開了。翻翻那些磚頭后的大部頭吧,哪一部缺少那些牲口群一樣還隨便的勾當?!能不能寫出別的,人生在世除了床上的事,就一概陽萎、疲軟嗎?

    高雅的文藝一旦滑入到灰暗的地攤上去,除了作家發一筆不義之財外,更主要的是戕害了廣大讀者的身心。淫晦的作品,擺出高冷的面目,但永遠讓人敬而遠之。

    文學的底蘊不是記載,不是說教。一篇小說、一首詩歌是要秉承政治與生活兩重道義,或是一幀風景、或是一盤家常菜,滿足大眾視覺與胃口的需要,或引導人們深思、或啟迪人們不斷完善人生。有人忽略了文學是為人民服務的開宗明義的宗旨,就免不了誤入歧途。

    小說也好,詩歌也好,散文也罷,發表出來是讓人看的,如果把晦澀看作是高深,把夢囈,說成是個性,就有點強奸民意的嫌疑。

    如果非要拿出來,不管人們的胃口如何,我建議專門辦一個刊物,為下四五代人寫的小說與詩歌提供發表陣地,但必須冷藏起來,裝入一個很古樸的壇子埋入地下,到時再出土,最合適宜不過了。

    說出是為了讓人記住

    在閱讀時,有兩種可能會折騰得我睡不著覺,一種當然是那種深入骨頭的,猶如打開一扇窗的作品,而另一種當然是當下各種報刊連篇累牘、神乎其神、不知所云,猶如老爺子的棉褲腰松松垮垮的東西。要命的是我還不是熟視無睹的家伙,非要叫真,終了就苦了自己。

    我曾接觸過一位把持著一張報紙副刊的人,嚴格的說他書讀的挺多,特別是國外大師級的作品幾乎讓他看了一遍,就長了不少學問。學問多了該不是壞事,可這伙計每每選稿都要拿國外誰誰誰的模式套一套。如果像外國人寫的東西,他說好,不像,就掄起棒子橫掃一通。很像一個在土作坊里勞作卻脾氣很壞的工藝檢驗員。他很牛氣,話說得也挺大,要么大罵中國無詩人,要么就說某小說家沒文化。這種思想一做怪,他就亦步亦趨地也整出一些詩來,在自己的版上發,還自以為是地說引導一下當代文學潮流。

    一個地域有一個地域的歷史淵源,一方水土養育了一方人間煙火。總是寫那些“生在別處”、玩文字游戲,即使你拿腔作調很西方,可也是鸚鵡學舌,還弄得讀者大倒胃口,豈不是自砸了飯碗,同行們也跟著受牽連。

    我并不是反對探索,只有探索才能夠提高。但我們的根是中國,我們的母語是漢字。要記住!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感到悲哀的是,頻頻在報刊上露面的一些寫家們,沒能讓人記住作品,哪怕一句也成。

    這一夜,我又看了一篇這類東西,仿佛又上了小販的當,覺是睡不成了,失眠。

    挺 住

    我像一名手拿一支小手槍,在后督陣的小連長,喊出這句心虛的話,就自我感覺有些目眩。大概也為我自己壯膽吧。一切為了那塊陣地。

    女兒這個年齡卻正是不知疲勞不知膽怯的年齡,只要稍稍使一下望梅止渴的小伎倆,她就會唱著歌,蹦蹦跳跳的向前跑去。然而,我再說出這句沾著露珠激情恣肆的話,未免有些滑稽。

    “挺住!”最先說出這句話的是里爾克,后面還有個尾巴——“就意味著一切!”在文學陣營里摸爬滾打的人,都心有靈犀。我不是那種心有卓識卻鎖口不說的人,經過歲月風雪的漂洗與雕琢,站在詩歌的溪流邊,望望天上的月,看看水中的影,馬已勞頓,人已憔悴,路還遙遠,真該自己為自己打打氣,那就堅持吧,堅持!

    所有的風景都在山那邊,陽光總會在黎明十分蒞臨。有人真的挺不住了。先留起荒誕不經長毛搭撒的頭發,一反現實主義做派,自以為很大師了。接著就超近道走捷徑,急功近利起來,仰仗背下來幾首國外翻譯詩歌,或是讀過什么什么斯基的小說,就自我感覺洋氣了;還有些文人,像一名蹩腳的推銷商,東一頭西一頭擊撞一些所謂名家的門,寫下一篇篇詞不達意憑空臆造的文章。剛一打眼,就會瞅出破綻,像一只綠豆蠅加入蝴蝶的隊伍里那么明顯。弄得蝶之家族很是難堪。不一會兒,自個兒的臉上也露出尷尬的潮紅。還得往根上說。掉隊的人們,一部分是咎由自取,自己為自己設絆,心無城府卻硬充斯文。自絕人民的文學作品,象征、抽象、荒誕的手法使用的不利索,結果弄巧成拙,精心打制的夜壺只能自己享用,拿不到全國人民的眼皮底下。

    那你怨誰?

    還有個別“裁縫”們,憑著個人愛好,調教出一群好像有外國血源關系的詩歌和詩人,結果,忘記了市場調整與預測,像啤酒廠生產線一樣,成箱成箱地往外批發。也不改造又不調整配方,幾年干下來,食客們早就倒了胃口,自己還渾然不知。砸了牌子不說,也攪和得市場沒有生機,只好破產,卷鋪蓋走人。

    個別大師們的誤導,也挺害人,胡謅八扯的整出幾句,還讓編輯放到了頭條,像范文似的讓后來者效仿,不出糟粕也就怪了。

    別扯旗了別立派了,誰寫東西時還能想到要寫成個什么流派?先讓我們沉下去,沉到生活的底層,沉到書籍的海面下,撿回點珍珠什么的,再鑲嵌到恰到好處的地方,有這點亮照耀著,我們的路不至于走偏。

    我們就這樣一直走下去。

    【簡介】紅雪,本名秦斧晨,黑龍江省巴彥縣寧小鋪屯生人,后隨家搬至大興安嶺呼中,大學畢業落腳紅色草原。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作品散見《人民日報》《解放軍報》《解放軍文藝》《詩刊》《星星》《草堂》《草原》《詩選刊》《鴨綠江》等國內百余家報刊,著有詩集《散落民間的陽光》《碑不語》、散文集《最近處是遠方》和法制新聞集《見證》。

    文章引自知乎賬號Navis Li)

    華為 MateBook X Pro 作為目前 MateBook 系列的真 · 輕薄旗艦,在去年剛問世的時候,就以其跳出傳統 PC 廠商思路的設計,成為了第一個把全面屏帶入筆記本電腦市場,并且得到了廣泛好評的產品。

    也正是因為它獨特的設計,所以 MDT 除了評測之外,也寫過好幾篇相關的分析文章來更全面的闡述它的特殊之處。時隔一年,全新升級的新款MateBook X Pro 2019 已經在國內正式發布,它與上一代有什么區別,在體驗上有沒有更好,這篇評測將會告訴你。

    *全文基于新款MateBook X Pro 2019 國行版本,i7-8565U, 3000*2000 分辨率屏幕,MX250 獨立顯卡,16GB 內存 1TB 固態硬盤版本,售價 ¥13999 , 全系起售價 ¥7999。

    設計與功能:

    如果不放在一起對比的話,可能很難找到新款MateBook X Pro 2019 和上一代的區別。事實也是如此,在設計上最大,且最明顯的變化只有一處,那就是頂蓋的 Logo 部分。

    (左側為新款)

    MateBook X Pro 2019新款MateBook X Pro 由之前的 HUAWEI 字樣 + 圖形標志變成了單純的 HUAWEI 字樣,至于為什么不能變成只有標志沒有文字,其實也是因為華為對商標的要求是要么二者同時出現,要么只有文字,單獨的標志不在考慮范圍內。

    當我們打開屏幕之后,仍然免不了的被這塊 4 面窄邊框,高達 91% 屏占比的 3:2 屏幕所吸引,畢竟這就是 X Pro 一直以來最讓人念念不忘的地方。而且在時隔一年之后,也沒有發現有其他對手追上來的跡象。

    超高屏占比的屏幕,被一整面大猩猩玻璃和 CNC 切削的一整塊全金屬頂蓋所包圍,最大化的減少了接縫,帶來了很強的一體感,關于屏幕素質我們也會在后文中的測試部分詳細描述。

    因為在MateBook X Pro 2019新款MateBook X Pro 上「全面屏」設計的思路沒有變,所以整機 C 面的布局也和上一代相同,鍵盤依然是標準鍵距,大面積鍵帽和較短的鍵程,鍵盤左右兩邊是揚聲器開槽,下方是一個面積很大的觸摸板,玻璃質感并且通過了 Windows 10 的精確式觸控板認證,所以日嘗使用的時候非常順滑且跟手。

    右上角的依然是繼承了支持關機指紋識別功能和電源/指紋識別按鍵,在關機狀態下只需要按一下開機,那么就會在按下的過程中讀取指紋,并且在進入系統時通過比對之前的指紋來解鎖。

    在 F6 和 F7 之間依然是按鍵式攝像頭,沒有打開的時候就和其他普通按鍵一樣,而彈起之后就能作為前置攝像頭使用,這樣的設計不僅比攝像頭放在屏幕下方有更高的屏占比,還能通過物理升降來防止隱私泄露。

    在接口方面,看似與之前也沒有任何區別,還都是左邊一個 3.5mm 耳機接口兩個 USB-C, 右邊一個 USB-A, 但其實內部的協議和速度已經有了區別,左邊距轉軸更遠的那個 USB-C 接口升級成了 40Gbps 的頂級雷電 3 接口,所以現在你可以通過它連接一個 5K 顯示器,或者菊花鏈連接兩個 4K 顯示器,而且在外接顯卡玩游戲的時候也有更好的表現。

    說到連接性,那么就不得不提 MateBook X Pro 2019新款MateBook X Pro 上還有一個外觀完全看不出來,但是卻能帶來非常多實用功能的新設計,它就是 HUAWEI SHAREHuawei Share 3.0 「一碰傳」,所有的秘密都藏在機身右下角掌托的 NFC 標簽內。

    提到 HUAWEI Huawei ShareSHARE, 有的朋友可能會有一些迷糊,因為從第一代 MateBook X Pro 開始它就有 Huawei ShareHUAWEI SHARE 功能,后來的 MateBook 13 也有這個功能,不過它們能實現的效果和方式則有所不同,讓我們來從頭理一理,它們之間到底是什么關系,又有什么區別。

    MateBook X Pro 2018 上搭載的版本可以理解成為 HUAWEI SHAREHuawei Share 1.0, 它能實現華為筆記本和手機之前的無限互傳,但是需要我們手動點擊分享然后選擇發送文件的對象。

    而在 MateBook 13 上,「一碰傳」的概念首次出現在 HUAWEI SHAREHuawei Share, 這時候我們可以把它稱為 2.0 版本,通過在筆記本電腦上加入 NFC 標簽,只需要配合同樣有 NFC 功能的華為手機,通過輕輕一碰就能傳輸數據,不再要求手動選擇傳輸對象。

    今年 MateBook X Pro 2019新款MateBook X Pro 新增了 NFC, 所以自然也支持一碰傳,但相對于之前 MateBook 13 出場時自帶的 2.0 版本,X Pro 2019 在功能的種類上還有新的升級,這也是我愿意把它叫做 HUAWEI SHAREHuawei Share 3.0「一碰傳」的原因。

    那么它到底新在哪呢?除了之前我們已經見過的手機電腦互傳圖片之外,還有全新的三個功能:

    ·剪貼板同步

    對我來說最常用的還是朋友發微信或者手機瀏覽文章的時候,直接手機復制就能在電腦粘貼,省去了自己開微信或者 QQ 發給自己的過程。

    ·搖一搖再碰錄制 PC 屏幕

    錄屏則是方便了我給其他人講清楚一個步驟到底在電腦上應該怎么點,手機錄好以后可以直接發給朋友,那么就能很明白的讓別人看懂需要如何操作。

    ·一碰傳文件

    之前的一碰傳還只支持圖片的傳輸,現在只需要手機或者電腦前臺開著一個 Office 三件套或者 PDF, 那么就能通過一碰傳輸到其他設備上迅速分享。

    如果說在第一代 X Pro 上,主要是在硬件層面把全面屏設計這樣的新思路帶入 PC 行業,而今年的 HUAWEI SHARE 3.0Huawei Share 一碰傳,則是在軟件層面告訴了傳統 PC 廠商,怎么樣去做手機和電腦的互聯互通。

    NFC 絕不是一個新技術,在筆記本電腦和手機上已經出現了五、六年,為什么過了這么久,才由 Huawei ShareHUAWEI SHARE 實現了這樣使用便捷且能提高我們效率的功能,這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

    看到這相信大家也會發現,MateBook 13也都可以在升級系統軟件之后得到Huawei Share HUAWEI SHARE 3.0 的全部新功能,因為它和今年的 X Pro 2019 在支持一碰傳所需的硬件上是完全相同的。

    老機型的支持還遠不止如此,因為在 4.11 的發布會上,華為公布了老機型的一碰傳升級服務,從 5 月初開始全國門店都會對老機型提供免費的一碰傳升級,到時候只需要拿著老機型去現場升級就好。

    內部設計:

    來到機身底部,MateBook X Pro 2019新款MateBook X Pro 也保持了上一代的簡潔設計,左右兩側有揚聲器底部開孔,通過桌面反射擴散聲音,由于沒有在風扇正下方開孔進風,所以這兩個揚聲器開孔也就是底部唯二的進風口。

    只需要拆下上 4 下 4 一共 8 顆螺絲就能打開后蓋,不過這 8 顆螺絲都不是常見的十字而是六角螺絲,也一定程度體現了 MateBook X Pro 并不鼓勵大家私自拆機的理念。

    打開后蓋之后內部設計一目了然,一整塊 57.4 Wh 的電池和上一代相同,左右下角靠近人的位置是兩個有很大共鳴腔的揚聲器單元,主板左右還各有一個高音單元,所以整體音質聽起來確實不錯,依然比大部分 Windows 筆記本要強。

    同時,MateBook X Pro 標志性的均熱板設計也被保留了下來,均熱板的上方依然是屏幕驅動 IC 和其他部件,這也是 MateBook X Pro 能實現超窄屏幕底邊的原因。

    大的散熱設計沒有改變,但是細節上有很多不同,比如散熱片周圍多了很多圓形開孔,我們推測這樣可以形成更廣的的紊流區提高換熱量,以達到加強散熱的效果。

    同時風扇腔體和風扇扇葉都有明顯變化,相對于 2018 版本,現在的 2019 版 X Pro 風扇腔體尺寸明顯更大,而且在進風口附近有一圈凹槽,我們猜測這也是為了讓風道更加流暢,并且減少噪音。

    扇葉的尺寸自然也變得更大,而且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每一片扇葉的表面形狀也有變化,那么它是否有不對稱扇葉設計來減少高頻異音,我們也會在后文中的噪音部分詳細描述。

    看完了外觀和內部設計之后,我們不難發現 MateBook X Pro 2019新款MateBook X Pro 雖然外觀看起來區別不太大,但是實際上內部已經有了不小的改變。

    還記得我們去年給 MateBook X Pro 2018 總結了幾個還有待改進的點,雷電應該換成 40Gbps 的頂級版本,表面隔熱需要繼續改進,風扇噪音還可以再低一點,屏幕反光應該減少,目前來看除了最后一點,其他都已經有了改變,那么具體好了多少呢?我們繼續看詳細測試。

    屏幕素質

    除了四面窄邊框的全面屏設計之外,屏幕本身的素質也是 X Pro 的重要優勢之一,MateBook X Pro 2019新款MateBook X Pro 擁有著和上一代同級別的屏幕,都是 13.9 英寸 3000*2000 分辨率 IPS 鏡面屏幕,我們也繼續對它進行了專業的測試。

    首先是色域覆蓋,它代表這一塊屏幕能顯示多少顏色,上圖白色三角形為實測色域,黑色三角形為標準 sRGB 色域,兩者重合度越高越好,實測 MateBook X Pro 2019新款MateBook X Pro 能夠覆蓋:

    ·96.4% sRGB

    ·69.1% AdobeRGB

    ·71.8% P3

    按我們在當評價一款產品時,我們關注的是什么?中提到的標準,sRGB 才是對消費者更為直觀有效的色域,因此 MateBook X Pro 2019新款MateBook X Pro 的屏幕忽略測試誤差已經屬于能覆蓋 sRGB, 顯示的顏色足夠鮮艷,但是藍色和紅色都稍有超出 sRGB 范圍,所以這部分在未校準之前可能過飽和。

    為了探究其原因,我們繼續測量了它的光譜信息,我們發現 MateBook X Pro 2019新款MateBook X Pro 上的這塊屏幕在紅色播波長范圍內明顯有廣色域顯示器的光譜特征,紅色部分的幾個小波峰都證明了它擁有這種為 P3 廣色域設計的氟化物熒光粉背光,與之前普通 sRGB 色域屏幕光譜特征有明顯區別,這可能也就是其紅色稍稍超過了 sRGB 的原因。

    在白點方面,和之前我們的光譜測試結果一樣,藍色和紅色在默認情況下峰值較高,所以 MateBook X Pro 2019新款MateBook X Pro 的屏幕默色溫為 6549K, 但是 Duv 偏離為 0.0067, 結合上圖所示,你就會發現它色溫偏離不大,不過 和標準白相比有一些偏藍偏紅。

    亮度變化方面,MateBook X Pro 2019新款MateBook X Pro 的屏幕一共有 11 級亮度變化可調,從 5.70cd/m2 ~489.98cd/m2, 比 300 cd/m2 級別亮度的普通屏幕要明顯亮很多,更適合室外強光下使用,亮度變化均勻,沒有出現陡升陡降,對比度為 1707:1 屬于優秀水平,你會看到深邃,更加純凈的黑色,看電影時上下黑邊也不會變成灰邊。

    色準方面:

    ·平均 ΔE 為 1.50

    ·最大灰階 ΔE 為 1.72

    ·最大彩色 ΔE 為 2.96

    在忽略白點值之后可以算是達到了出廠校色的標準,在校色之后:

    ·平均 ΔE 1.00

    ·最大灰階 ΔE 2.30

    ·最大彩色 ΔE 2.83

    再次校色之后可以達到更高的標準,能適用于需要 sRGB 的影像處理工作,對于一般的家用來說,這也是目前你能找到最頂級的那一類屏幕,看圖片或者視頻的時候顏色足夠艷麗,高對比度也讓它不會出現泛灰的現象。

    屏幕方面唯一的遺憾也就是上一代鏡面處理的反光問題依然沒有得到解決,所以盡量還是不能在環境光有明顯高亮度光源的角度使用。

    性能水平

    MateBook X Pro 2019新款MateBook X Pro 上采用的是目前最新的,俗稱 8.5 代酷睿的 U 系列四核處理器,在這一代處理器上,由于天花板性能非常高,所以我們并不會要求所有輕薄產品都發揮 100% 的性能,因為在輕薄便攜定位的產品上,續航、噪音、發熱,都遠比極端的性能更重要。

    首先我們采用最新的 CINEBENCH R20 來測試 MateBook X Pro 2019新款MateBook X Pro 的 CPU 性能,最終結果是多核 1095 cb 和單核 376 cb 的成績,結果也在這樣輕薄設計筆記本的性能范圍之內。

    在 CINEBENCH R15 測試中,MateBook X Pro 能達到 540 cb 級別的多核以及 172 cb 級別的單核成績,與上一代也較為接近。

    和拆機部分我們提到過的一樣,MateBook X Pro 2019新款MateBook X Pro采用了和前代近似的超薄均熱板 + 熱管散熱設計,只是在一些細節上有所改變,所以 MateBook X Pro 2019新款MateBook X Pro 的風扇依然偏保守,在 CPU 溫度沒有超過 70°C 之前,都只會利用超薄均熱板分散熱量而不轉動風扇。

    所以我們通過不間斷 CINEBENCH R15 測試來衡量 MateBook X Pro 的長期負載性能表現:

    可以看出一開始 MateBook X Pro 能達到峰值,最后性能會慢慢下降,并且最終穩定在多核 500 cb 左右。

    我們將整個 CINEBENCH R15 測試的過程記錄并制圖如上,可以發現 MateBook X Pro 2019新款MateBook X Pro 在最開始可以短暫地以 40W 運行,溫度也迅速攀升至 90°C, 隨后觸發溫度限制慢慢降低功率,最終 CPU 可以穩定在 15W 和 76°C 左右。

    表面溫度控制:

    終于來到了表面溫度環節,到了檢驗 MateBook X Pro 2019新款MateBook X Pro 內部設計的改進是否真的有效的環節。我們首先測試的還是不間斷刷新網頁這樣模擬日常辦公上網的場景:

    在這樣的情況下,內部風扇只是偶爾啟動一下,大部分時間都是不會轉動的,內部溫度約在 60°C~65°C 波動,整個鍵盤部分的平均溫度在 36.7°C, 除了空格那一行之外其她按鍵的溫度都差不多,整體都是 35°C~39°C 附近,我們摸起來就是大部分區域都沒有溫度,少數幾個按鍵有一點點溫熱的感覺。

    接著我們測的是 CPU 滿載的情況,在之前的性能部分我們也說過,它的內部溫度會穩定在 76°C 附近,此時風扇已經開始穩定轉動,整個鍵盤區域平均溫度上升了 3°C 來到了接近 40°C, 最高溫出現在鍵盤中部附近(點5,6)大約為44°C, 左邊的 AWSD 區域(點3)溫度會稍低,掌托的溫度還是不高,左右掌托(點1,2)都只有 32°C~33°C, 這樣的情況下鍵盤區域的溫度依然比較均勻,大部分都是溫熱的感覺。

    為了測試最為極端的情況,我們同時讓 CPU 和 GPU 滿載,此時整個鍵盤的平均溫度變化不大,還是 40°C 出頭,不過最高溫還是有一些提升,在鍵盤中部區域和右側回車鍵區域來到了 45°C~46.9°C 的范圍,鍵盤左側溫度還是要低一些,比如 AWSD 區域(點3)就只有 42.6°C, 這也是內部散熱設計主要的改變區域,此時掌托的溫度依然不高,所以這樣的情況下,整機摸起來可以說是鍵盤右側區域稍微有一點燙,鍵盤左側溫熱,鍵盤掌托涼爽。

    綜合上述,在前兩種沒有 GPU 參與的情況下,新的散熱設計差不多能讓鍵盤平均溫度降低 2°C, 也能給風扇周邊的區域帶來更低的溫度。而在 CPU & GPU 同時滿載的情況下,差距可能就沒那么明顯了,不過這也是因為新的低功耗版 MX250 擁有比之前低功耗版 MX150 稍高幾瓦的 TDP 所致。

    因此,我們認為 MateBook X Pro 2019新款MateBook X Pro 作為一款輕薄旗艦而不是注重游戲或者 3D 性能的產品,日常使用都會更貼近前兩種情況,所以也可以認定,如果你在乎表面溫度,新的 X Pro 2019 在新的散熱設計之下,一定會有更好的表現。

    噪音控制

    MateBook X Pro 2018 是我上一年的主力機之一,在使用了近一年之后,我對它的了解也可以說是非常深,在拿到 2019 版本的第一天,其實我在沒有測試的情況下就明顯感受到它的噪音要更柔和。在更換了新的散熱設計之后,既然表面溫度有了改善,那么我也更期待著噪音的測試結果。

    由于 MateBook X Pro 2019新款MateBook X Pro 在風扇調速上也有軟件方面的改變,在溫度不超過 70°C 之前都不會轉動風扇,而且在啟動和靜止之間的轉速變化也更平順,所以在我們常用的一項測試:不間斷刷新網頁上噪音并不是一個恒定值,也由于這樣的環境下整體噪音并不大,所以我們取風扇轉速最快時的噪音,因此重點并不在分貝數而是頻率分布上。

    此時的風扇轉速差不多在 1600 轉/分鐘,可以看到我們人耳最容易感受到的主要頻率(1K~10K范圍)頻率幾乎都是平滑的,沒有突出的異音出現,整個噪音頻譜可以說是向左偏移,也就是噪音的能量向人耳沒那么敏感的地方集中,所以我們聽到的聲音就更加柔和,不刺耳,也就是說在一般上網的情況下,MateBook X Pro 2019新款MateBook X Pro 除非是在完全沒有聲音的夜晚,要不然根本無法被感知。

    接著我們測試了單獨 CPU 負載時的噪音表現,此時轉速約在 5600 轉/分鐘,噪音也來到了 36dBA, 整體噪音頻率依然很平滑,4700Hz 左右的小突起由于突出率不高,所以人耳不太好分辨,我們聽到的依然是呼呼的風聲,沒有高頻異音。

    因此我們決定進行了最后的極限測試,當 CPU 和 GPU 同時滿載之后,極端情況的噪音究竟會如何。

    這時噪音增大到了 39dBA, 但是頻率幾乎沒有怎么變,主要增加噪音頻率范圍都在 1KHz 以內,所以我們聽到的都還是不刺耳的呼呼風聲,而不是很吵鬧的高頻異音,所以也基本只有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才能聽到了,或者說哪怕是戴一個很普通的降噪耳機,都可以讓你感覺它完全沒有噪音,不會像其他有高頻突出異音的產品那樣哪怕有降噪耳機還是無法消除高頻噪聲。

    綜合來看,新的散熱設計不僅僅改善了表面溫度,同時也能讓噪音聽起來更舒緩,成功地把噪音頻率移動到了人耳不敏感的范圍,這樣的噪音表現讓 MateBook X Pro 2019新款MateBook X Pro 的徹徹底底進入了高端輕薄旗艦的范圍。

    續航充電:

    MateBook X Pro 2019新款MateBook X Pro 在較小的機身內放入了和上代相同的 57.4Wh 電池, MDT 繼續通過常用的 5 種模式來測試續航,覆蓋了日常工作中常用的幾種場景,包括 PCMARK 8 Word 和 Office 這樣的中重度和本地視頻不間斷刷新網頁這樣的較輕度負載續航,以及一個新增的播放 NAS 上的 4K HDR 電影測試,最終匯總成如下表所示的結果。

    綜合來看 MateBook X Pro 的實際續航表現和上一代也基本接近,對于中重度的日常辦公來說,可以參考 PCMark Work 和 Office 的兩個表現,因此差不多會在 7 小時左右,輕度辦公可以參考不間斷刷新網頁,也就是差不多 8.5 小時。

    最長續航毫無疑問是在飛行模式播放本地 1080P 視頻上,由于 intel 對于播放視頻時的硬件解碼非常成熟,所以能達到 13 小時以上的續航,在新增的聯網播放 4K HDR 視頻測試上 MateBook X Pro 2019新款MateBook X Pro 也可以堅持 7 小時左右。

    而在充電速度上,MateBook X Pro 默認附送的還是 65W 便攜兩項插頭充電器,經過實測電量在 40% 之前充電功率為 48W, 之后的 40%~75% 為 37W, 也就是說 30 分鐘可以從 5% 充至 40%, 60 分鐘可以充至 75%, 最終需要 95 分鐘從充至 95%.

    需要額外說明的事,MateBook X Pro 擁有一定程度自定義電池閾值能力,我們可以在電腦管家的設置中找到幾種充電模式,分別對應一直充滿;讓電池電量保持在 95%~100%;70%~90%;和 40%~70% 之間四種模式。

    總結:

    MateBook X Pro 在一年之前剛剛問世之時,初代的設計就足夠驚艷,以至于直到現在也沒有一款競品能達到這樣的四面窄邊框和超高屏占比,更不用說同價位獨此一家的 3:2 比例,所以我也認為今年的 MateBook X Pro 確實不需要在外形上做什么大換代。

    然而在我們目光能直接所見的范圍之外,MateBook X Pro 2019新款MateBook X Pro 的內部已經有了很多改變,其實作為一個小升級的版本,我原本也以為這次也就針對新的處理器和顯卡做一些適配和測試,有一個單純的配置升級就差不多了,這是最節省成本且縮短研發周期的方案。

    但從在拆解和測試之后我才發現 MateBook X Pro 2019新款MateBook X Pro 還能為了改善散熱和噪音繼續進行內部設計的迭代升級,為了一個外觀變化不大的小改款重新開模設計風扇和其它散熱組件,在這一點上,確實能看出來華為對筆記本業務上的態度是精益求精的,不會因為外觀看不到就覺得是費力不討好。

    在硬件之外,HUAWEI SHAREHuawei Share 3.0 一碰傳的更新,讓我們能看到華為終端作為智能手機行業巨頭,是如何把超出傳統 PC 行業的理念和想法從智能手機上引入,并且融會貫通讓智能手機和 PC 擁有更好連接的。

    這樣一個繼續完善前代表現,增加更多功能的小迭代升級,確實也是目前 MateBook X Pro 最好的選擇。而且經過我們的全方面測試,新款 X Pro 也確實做到了。

    優勢:

    ·13.9 英寸 3000*2000 的「全面屏」

    ·同價位頂級水平的屏幕素質

    ·目前手機和 PC 之前互動聯通的最佳方案 HUAWEI SHARE 3.0Huawei Share 一碰傳

    ·升級到 40Gbsp 的頂級 USB-C 形雷電 3 接口,同時也有 USB-A 接口

    ·再次降低的噪音和隔熱,日常使用幾乎不會被打擾

    ·較長的續航時間

    遺憾:

    ·未校色時屏幕有些偏紫

    ·屏幕抗眩能力還有待加強

    ·希望能有非獨顯且 16GB 內存的版本

    購買建議與適用人群:

    在 4.11 日的國內發布會上,MateBook X Pro 2019新款MateBook X Pro 也公布了第一批地配置和售價信息,一共有四個版本:

    ·i5 + 8GB 內存 + 512GB 固態硬盤,售價7999

    ·i5 + 8GB 內存 + 512GB 固態硬盤 + MX 250 獨立顯卡,售價8999

    ·i7 + 8GB 內存 + 512GB 固態硬盤 + MX 250 獨立顯卡,售價9999

    ·i7 + 16GB 內存 + 1TB 固態硬盤 + MX 250 獨立顯卡,售價13999

    對于不需要玩游戲的或者不需要 3D 性能的用戶,我們還是最推薦 7999 地非獨立顯卡版本,它的性價比在四者之中最高,除了延續去年的高端設計和做工優勢,還有非常亮眼的屏幕之外,今年新增的兩個重要特性:更低的表面溫度和更不惱人的噪音,都會讓它成為非常適合日常辦公娛樂,出差處理公務的優秀選擇。

    除此之外呢,如果有 16GB 內存的需求,那么也只能選擇頂配版本,不過也不用太擔心獨立顯卡會對發熱和續航有影響,我們實測如果都運行的時候不需要獨立顯卡的軟件,那么熱量差距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續航差距在 3% 左右,不斤斤計較也確實看不出來。

    【ZOL客戶端下載】看最新科技資訊,APP市場搜索“中關村在線”,客戶端閱讀體驗更好。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