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如同Kindle可以提供純粹的閱讀體驗一樣,游戲主機之所以會作為全球玩家首選的游戲設備,還是因為只有主機才能提供最為純粹的游戲樂趣,讓游戲回歸本質。這里的純粹是從軟硬件和內容多個角度相結合帶來的體驗了。
讓我們模擬一下PC設備的游戲過程?
完成上述的操作,配置好PC后,每次回家的游戲流程如下:
總計耗時根據機器的啟動時間,啟動游戲平臺時間和啟動游戲的時間來定,幾分鐘吧。
換成游戲主機:
第一次使用:
之后每次的游戲流程:
總計耗時。。。5秒~10秒好了
這就是開機即玩和先開電腦的區別了,實際上PC啟動后還會有更多的干擾比如軟件推送,升級,或者“打開瀏覽器看一下”“打開某軟件看一下”。等真的可以游戲時,想玩會兒游戲放松一下的心情都被消耗掉了。
使用上的便利
硬件上的便利就不用提了,游戲主機在軟件和系統的特點也是和PC的區別所在,在軟件上不用操心游戲的畫質配置和操作配置,游戲升級補丁等也都是全自動進行的。游戲進程中也輕易不會出現閃退崩潰等嚴重影響游戲樂趣的問題,如果有的游戲穩定性不佳,全球的玩家都會團結起來像游戲開發商施壓的,問題很快也會得到解決(補丁)。
游戲主機的系統也同樣不用操心任何的維護和升級操作,升級補丁也都是自動靜默升級的,并且PC上繁多的軟件和各類推送,游戲過程同樣也非常的不純粹,就好像使用手機閱讀時不時的來一條推送,來一條微信一樣,剛沉浸下來的體驗就被攪亂了。游戲主機卻可以完全無任何干擾得“高效”地進行游戲,純粹的享受游戲的樂趣。
并且現在次世代主機還都有不少獨有的便利功能,比如微軟Xbox series可以使用Xbox軟件在手機和電腦上管理主機,在外面就可以遠程控制主機下載游戲,回到家游戲安裝好了直接開玩。
優秀的游戲內容和游戲環境
雖然PC可以玩到絕大多數的游戲,但還是有大量極為有代表性的優秀游戲只能在主機中才能玩到。而這些游戲在PC平臺是絕對沒有替代品的,比如Sony的對馬島之魂,戰神,蜘蛛俠;任天堂的荒野之息,馬里奧,動物之森,寶可夢,火焰之紋章;微軟的Xbox雖然因為其全平臺戰略并不會特意進行獨占,但Xbox端的XGPU服務內的游戲品質和數量也是遠超過XGPU的win10端的內容的。
同時對于喜歡聯機游戲的玩家來講,游戲主機還是PC無法比擬的沒有外掛污染的游戲聯網環境。因為游戲主機的操作系統原因,在主機游戲中聯網環境是非常純凈的,完全不會受到外掛玩家破壞游戲環境的困擾。
舒適和多樣的游戲環境
相較于坐在電腦桌前進行游戲,坐在沙發上隨手游戲顯然是舒適性更高的方式。尤其是南方寒冷的冬季,端正坐好,握著鼠標進行長時間游戲也是需要毅力的事情了。
并且主機還可以連接顯示器,任天堂switch還提供了掌機模式來方便便攜使用;PS和Xbox平臺也都有其相應的APP可以進行串流游戲,游戲畫面可以通過Wi-Fi和5G網絡方便的串流到筆記本電腦,iPad和手機,游戲的場景非常豐富。
相比鍵盤鼠標,游戲手柄的舒適性和功能也要更為優秀。雖然因為國內游戲機“失去的10年”而讓很多玩家早已習慣了鍵盤鼠標操作游戲,但只要通過一段時間的適應就會發現還是專為游戲設計制造的手柄才是游戲的最佳設備。
PC端雖然也可以適配使用主機的手柄,但比如PS5手柄的自適應振動的L2R2鍵位,任天堂的HD振動等手柄的獨有功能也都無法完美適配,在手柄方面的支持還是要弱于主機的。
手柄的操作和客廳電視的游戲環境,也意味著主機可以很方便的適合多人游戲。所謂獨樂不如眾樂,不論是朋友做客還是和家人的游戲娛樂,都是主機的主場。
不可忽略的價格因素
擁有掌機形態的switch雖然性能一般,但熱管+風扇的散熱,桌面級的3D API以及更大的電池和屏幕,實機游戲表現還是超過絕大多數手機的。少數旗艦手機雖然擁有更強的性能但并沒有與之匹配的散熱和電池,而且手機端即沒有荒野之息和寶可夢,也運行不了巫師3啊(笑)。
至于Xbox series和PS5方面就更是凸顯性價比了,在顯卡飛漲的如今,XSX和PS5加在一起都很難買到一塊兒次頂級顯卡,再談游戲PC和主機之間的價格差異已經毫無意義了。
并且主機的升級換代周期很長,哪怕是本世代PS4和Xbox one系列都進行了半代升級,升級周期也要4年左右。并且世代初期的PS4和Xbox one S在發售后已經7,8年之久了,也仍可以正常的游玩本世代的幾乎所有游戲,可謂是一勞永逸4~8年都不需要考慮升級換代了。
而8年前的顯卡和CPU現在能玩些什么呢?誰還記得。。。
當然PC也可以擁有更為極致的游戲畫面效果也是事實,但主機游戲作為主打客廳游戲的設備,主要戰場是搭配電視機使用的。如今的次世代主機也已經可以支持到HDMI2.1,杜比視界HDR的效果再配合一臺中端顯卡價格的電視就可以有完整的體驗。俗話說大就是強,相比顯示器的4K帶來的視覺效果還是電視的杜比視界HDR+大屏幕更有沖擊力吧。
完善的家長控制
家長控制似乎是經常被忽略的項目,因為windows和Android的開放性,很多“家長控制”設置似乎都很難防住刷機和重裝系統。。。因此一直以來作為家長的朋友限制小朋友玩游戲的方式大部分都是靠“吼”來限制了。。。
但作為封閉系統的游戲主機來講,家長控制的作用就相當明顯了,不論是任天堂還是微軟和Sony,都有與之配合的APP就可以很詳細的來限制家庭成員的游戲時間了,什么時間可以玩,玩多長時間都可以設置的明明白白的。并且綁定ID的游戲內容,游戲總時長等數據也都一目了然。可以讓游戲真的起到放松娛樂的效果,防止沉迷。
綜上所述,最后總結一下主機游戲的優點吧:
聊了這么多選擇主機端的優點,當然也得談一下PC平臺的優點吧。
當然這不是什么“電腦多用途”了,前面已經講了普通的PC其實在玩游戲方面完全沒有任何優勢,畫質,性能和外設的舒適度可言的。只能說對于普通PC來講不要求畫質和舒適性,可以順便玩一些對配置要求不高的游戲。
但如果真的斥重金購置一部使用專注于游戲的硬核配置和專業外設的話,PC平臺也還有其不可比擬的優勢:
因此PC更適合喜歡電競類游戲的玩家,對性能和畫質表現有極高要求的硬核玩家,喜歡策略型和模擬類等需要精準操作的資深玩家以及網游社交型玩家。
其實主機的入坑也沒什么太多糾結的地方,因為一共就只有“御三家”還在做主機平臺了。(微軟索尼任天堂)
選擇主機前先說兩個小前提:
任天堂
任天堂switch在售的有兩款機型,switch新版長續航版和switch lite版。
區別主要就是體積和形態的區別,lite手柄無法拆卸,也不支持底座輸出,只能作為掌機使用。
lite版更適合作為第二臺switch,新玩家還是建議選擇switch標準版也就是長續航版。這樣可以體驗掌機+主機兩種形態,體驗完整的switch。
PS4/PS5
PS系統擁有眾多的獨占游戲,一般來說也是玩家的必備設備了。
PS4和PS4pro在此不做推薦了,雖然次世代游戲還尚未成為主流,但PS5的高速SSD硬盤帶來的載入時間優勢太明顯了。而且PS5也兼容大部分PS4游戲,運行起來也會有更流暢的運行速度。只是現在PS5產能受限,價格太高,擁有PS4pro的朋友不用著急更換。打算新入坑的玩家也不太建議先買一個PS4pro“解饞”。不想買高溢價的話建議等等國行發布后價格會不會合理一些。
Xbox系列
Xbox同樣是完全不推薦Xbox one X了,沒有必要,HDD的載入速度太慢了。
并且Xbox series還有快速恢復等“黑科技”功能,體驗升級十分明顯的,Xbox series也是向下兼容Xbox one游戲和Xbox 360游戲的。
Xbox的優勢是微軟的XGPU訂閱服務,可以暢玩相當豐富的游戲內容。Xbox現在溢價不算太大,如果是想先“解解饞”玩玩的話,可以選擇Xbox series S,體驗肯定是超過X1X的。性價比很高,完全可以先選擇XSS之后再考慮PS5晉升雙機用戶。
Xbox series X擁有次世代最強的配置和性能,喜歡微軟XGPU服務,喜歡Xbox上的游戲并且想有最佳的游戲性能表現得買這個沒錯的。
關于Xbox的建議只有一條:如果買Xbox卻不使用XGPU的話,還買Xbox干嘛?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內容了,謝謝大家的耐心閱讀,也祝大家游戲愉快!
期,有玩家想要一套三四千元預算左右的電腦主機,平時玩玩主流3A單機游戲,但是不知道如何搭配,讓我給推薦幾套。下面裝機之家分享三套超性價比電腦裝機配置推薦,適合預算3000-4000元打游戲的玩家,如果您的主機預算差不多,可以考慮一下。
愛國者 YOGO M2 白(機箱外觀)
由于這段時間,AMD平臺性價比不如intel,并且主板缺貨嚴重,所以暫時不考慮AMD,如下平臺主要還是以目前性價比高的12代平臺為主,具體電腦配置清單如下。
裝機方案一:
i3-12100F配RX6500XT獨顯主機方案一 | |
配件名稱 | 品牌型號 |
處理器 | intel酷睿i3-12100F(散) |
散熱器 | 雅浚 Basic B3風冷散熱器 |
主板 | 華碩 PRIME H610M-K D4主板 |
內存 | 金士頓駭客神條 Beast野獸 DDR4 3200 8G*2根(16G) |
固態 | WD SN570 500G M.2 NVMe固態硬盤 |
顯卡 | 撼訊 RX6500XT 競技 4GB獨顯 |
機箱 | 愛國者 YOGO M2 白,多顏色可選 |
電源 | 航嘉GX500 500W 80PLUS |
顯示器 | 用戶自選 |
鍵鼠裝 | 用戶自選 |
參考價格 | 3299元 |
3000元的價位,i3 12100F+RX6500XT裝機方案無疑是不二之選,得益于架構的升級,i3 12100F的單核性能突飛猛進,單核性能超i5 10400F大概41%,絕對稱得上最具性價比的游戲小鋼炮型CPU,純打游戲性能足夠了,如果有多開游戲需求,可以考慮升級至i5 12400F。至于顯卡,千元級價位無疑是GTX1650和RX6500XT可選,兩者價位基本相差無幾,但是性能相比之下,GTX1650性能屬實有點弱,RX6500XT是要略強于GTX1650S,近乎GTX1660。RX6500XT絕對屬于1080P分辨率下玩游戲的甜品顯卡,在1080P分辨率較高的畫質下,能夠滿足目前所有的網絡游戲以及大部分的3A大作的流暢運行要求,例如絕地求生、GTA5、暗黑2重置版等,都可以滿足了。
裝機方案二:
i5-12400F配RX6500XT獨顯主機方案二 | |
配件名稱 | 品牌型號 |
處理器 | intel酷睿i5-12400F(散) |
散熱器 | 雅浚 Basic B3風冷散熱器 |
主板 | 華碩 PRIME H610M-K D4主板 |
內存 | 金士頓駭客神條 Beast野獸 DDR4 3200 8G*2根(16G) |
固態 | WD SN570 500G M.2 NVMe固態硬盤 |
顯卡 | 撼訊 RX6500XT 競技 4GB獨顯 |
機箱 | 愛國者 YOGO M2 白,多顏色可選 |
電源 | 航嘉GX500 500W 80PLUS |
顯示器 | 用戶自選 |
鍵鼠裝 | 用戶自選 |
參考價格 | 3699元 |
方案二將CPU升級至i5 12400F,i5 12400F絕對是目前大眾熱選的中端主流型號,擁有6核心12線程設計,睿頻最高可達4.4 GHz,配備了18MB三級緩存,性能要強于對標的AMD銳龍R5 5600X,目前有所降價,千元以下性價比無敵。單純玩游戲,其實與i3 12100F差別不大,但是多線程性能更強,更利于多開游戲、程序或游戲直播、視頻剪輯等用途,多用兩年也沒問題。
裝機方案三:
i5-12400F配RX6500XT獨顯主機方案三 | |
配件名稱 | 品牌型號 |
處理器 | intel酷睿i5-12400F(散) |
散熱器 | 雅浚 Basic B3風冷散熱器 |
主板 | 華碩 PRIME B660M-K D4主板 |
內存 | 金士頓駭客神條 Beast野獸 DDR4 3200 8G*2根(16G) |
固態 | WD SN570 500G M.2 NVMe固態硬盤 |
顯卡 | 撼訊 RX6600 競技 8GB獨顯 |
機箱 | 愛國者 YOGO M2 白,多顏色可選 |
電源 | 航嘉GX500 500W 80PLUS |
顯示器 | 用戶自選 |
鍵鼠裝 | 用戶自選 |
參考價格 | 4399元 |
這套配置主要將主板升級為B660主板,而顯卡更換為性能更好的RX6600,A卡目前這個價位可選的無疑是RTX3050、RTX2060、RX6600,目前RTX3050的性價比比較差,性能只能略強于GTX1660Ti,RX6600無論在價位和性能都超RTX2060。RX6600這款顯卡的性能介于RTX2060與RTX3060之間,RX6600相比RTX2060領先了7%,僅僅落后于RTX3060大概6%左右,適合游戲和生產力,在1080P高畫質下滿足所有的游戲,2K高畫質部分3A主流游戲。
注:由于硬件價格有漲跌行情,看配置請看發布日期,價格僅供參考。
以上就是裝機之家推薦三套超性價比電腦裝機配置推薦,主機預算大概在3000元-4000元左右,適合游戲玩家,其中配置可以根據自我喜好進行調整,例如品牌型號、機箱外觀等,希望本文能夠幫助到大家。
剛剛我一位非常要好的朋友來找我幫個忙,說是幫忙但也談不上什么忙,舉手之勞的事情,朋友讓我給他測評下他自己寫的游戲和制圖一體式電腦配置單,我這位朋友可是相當有才啊,學歷雖然不高,但他非常聰明與刻苦努力,他自學了市面上所有常用的制圖及視頻編輯軟件,操作的熟練性堪稱大師級別,因此,他在行業中得到了很多人的賞識,事實證明,只要努力肯學就沒有學不會的軟件,我這位朋友也是一位游戲迷,網絡游戲也玩的不錯。他這幾天想要換臺電腦,他玩了七八年的電腦了,對電腦的硬件性能也有一定的了解,于是他就自寫了游戲和制圖一體式電腦配置單,他讓我測評下他寫的這張電腦配置單合不合理,先不說別的,直接先“上菜”:
朋友自寫的游戲制圖一體式電腦配置單
游戲制圖一體式電腦配置單硬件組合搭配:
CPU:AMD Ryzen9-3950X。
散熱:美商海盜船H150i-PRO-RGB360。
主板:ROG-CROSSHAIR-VILL-HERO-Wi-Fi。
硬盤:三星500G-970EVO-PLUS-M.2。
存儲:西數10T。
內存:美商海盜船16G*4-D4-3200RGB。
電源:美商海盜船HX1000-1000W。
機箱:美商海盜船780T全塔式側透。
顯卡:ROG-STRIX-RTX2080Ti-O11G。
備注:合不合理?
這臺配置的電腦是非常高端了,組裝這么高端的電腦肯定是有高要求的電腦使用需求,既然朋友找我測評那我可不能掉以輕心,我反復認真看了好幾次配置組合情況,像這樣的高端機主板硬件選擇非常重要,主板是電腦各硬件之間“溝通”的樞紐,電腦主板的品質直接制約著其他電腦硬件性能的發揮程度,ROG-CROSSHAIR-VILL-HERO-Wi-Fi主板我認為選擇的十分合理,采用AMD-X570芯片組,板載WiFi 6(802.11ax)無線網卡和2.5G網卡,支持PCIE 4.0,此外,這款主板采用了大量金屬元素設計,看上去十分穩重與高端,適合高端機的選配標準,穩定性也是非常不錯。
主板的選擇我打滿分
?電腦的性能主要是看三大硬件,分別是主板硬件、CPU硬件和顯卡硬件,其他電腦組成硬件都是屬于需求輔助硬件,不是說輔硬件不重要,是重要性要低于三大主性能硬件,大家都知道CPU是電腦的核心硬件,一臺高性能的電腦離不開一個高性能CPU,電腦的需求是玩游戲和專業制圖,那么同時滿足這兩項需求我首選AMD處理器,目前AMD處理器最高技術是第三代技術,AMD Ryzen9-3900X處理器是最新三代技術CPU,基頻3.5GHz,最高可超4.7GHz,TDP功耗105W,最大亮點是16核心32線程,游戲高速緩存為72M,分別為L2(8MB)+L3(64MB),AMD Ryzen9-3950X處理器適合處理高難度的視頻和高端游戲任務,朋友選擇這款處理器我沒有任何意見。
CPU意見選擇也合理
至于這套配置中的顯卡硬件我想大家都非常了解了,這款顯卡在市面上經常看到,性能大家也是有目共睹,如果大家不玩游戲的話顯卡不能選RTX系列,工作室專業制圖電腦我建議大家參考麗臺系列顯卡,至于硬盤和內存條等硬件就無需測評了,既然自己能寫電腦配置單,那當然會選擇適合自己需求容量大小及類型的硬件,大家記住:固態硬盤是提高電腦單機操作速度,內存條是提高軟件加載速度,內存條是需要配合CPU處理復雜數據,內存條容量大小的選擇一定要根據軟件使用需求和CPU的性能作為參考依據,最后總結:這套電腦配置單是非常合理。
本文原創版權所有,未經允許禁止盜用,一經發現維權到底,全網監測侵權必究。原創作者:王李軍,本文作者:王李軍。最后感謝大家的關注與閱讀評論,下期我們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