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小編推薦幾款可以隨意組合的家具,不為提供買賣,意在提供一種創意想法。鼓勵居家者多多鼓搗,將家里的各種家具物盡其用。如果你家恰好也有可以隨意組裝的家具,不妨來個“乾坤大挪移”,換一種姿勢,也換一種心情。
這是美國設計團隊推出來的,簡單的幾塊木板加上特制的固定器,就能輕松拼出書柜、電腦桌、椅子,都不用組裝工具出手,只需要固定器,就可以滿足客廳的定制化需求。
小編點評:可以隨意組裝和拆卸的家具會成為未來的一種趨勢,這些家具非常適合小戶型,要用的時候就組裝起來,不用的時候就拆下來,不占空間。這種家具最大的特點是可以隨便重組,然后變身書柜、桌子等等,就這點來說,相當酷。
這套由西班牙設計師SilviaCe?al為葡萄牙家居品牌TWO.SIX設計的一款拼接座椅,這個家具有著一個很西班牙的優雅美名bisilla。設計師設計了雙靠背,給家具提供更多種多樣的可能性,從而鼓勵消費者發揮創造力進行座椅間的自由組合,營造不同的家居空間體驗。
小編點評:這套沙發首先從顏色上就非常具有吸引力。而隨意拆分組合能適應各種情況,友人來聚聚可以怎么擺?一個人睡覺又該怎么擺?和家人談談心又該怎么擺?光想著這些組合擺放,就覺得喜滋滋的有沒有?
如何挑選好一些的電腦桌呢?
電腦是現代社會不可短少的高科技電器之一,它不同于電視、需要使用者近距離操作,因此對電腦擺放的高度、鍵盤鼠標的方位都有特定的要求,一般家具大都不符合條件。俗話說“好馬配好鞍”,選擇一張適宜的電腦桌,就能使你在操作時輕松愜意,進步工作效率。
電腦桌的樣式很多,經過仔細比較,感到不能單純以抽屜和格層的多少來判斷實用性。筆者選擇的電腦桌結構十分簡練,一起價格也低。上部為一抽屜和一個鍵盤托架(二者寬度相同,可以交換方位),下部僅有兩塊隔板,是這么安排放置的:桌面左半邊放臥式機箱及顯示器,空出的右半邊可暫時放置文稿、計算機參考書,平常還可作為書桌使用。
電腦桌由四邊包有塑膠軟邊的中密度板,經螺絲拼裝固定而成。中密度板具有分量適中,防火、防潮、耐酸堿、抗靜電、價錢廉價的特色,很適合制造電腦桌。而有些所謂高級電腦桌,由純木料制造,價格昂貴,精明的消費者想必不會掏這份冤枉錢。
電腦桌外表的三聚氰胺漆分為潤滑(光面)和磨砂(麻面)兩種。麻面漆手感好,不打滑、不反光、用濕布擦洗后無水漬痕跡,但價錢要貴三、四十元。購買電腦桌時應留意板材平整,漆層無起泡、脫落、色彩均一、邊緣結合處無毛碴、塑膠軟邊伏貼無翻卷、抽屜、鍵盤托架推拉順利、桌子整體平穩不搖晃。順便提一句,電腦桌買回家,應放置于通風杰出、陽光直射不到的地方.
逢八月份裸辭之后,計劃在家好好休養兩個月,調整一下身體狀態,好好學習。
閑賦在家的時間還是需要有一個空間給自己處理一下日常工作學習的需求,由于一直以來都忙于工作(就沒有怎么好好在家呆過似的),于是就把亂哄哄的小房間清理了一下,開始了理想中的桌面打(dui)造(liao)。
第一步階段從基礎功能開始,收拾好房間后,先把桌子椅子買上,換掉之前在公司自用的三星 1080P 的曲面屏(看習慣了 MacBook Pro 的屏幕受不了果粒屏的分辨率)。
由于房間的面積不大,在桌子的尺寸上選擇了 150*70cm,放在房間中不大不小,考慮到日益成長的肚腩,抱著健康生活的期許,需要鎖定好帶升降功能的辦公桌。
忽略掉地上線,我只是拍桌子的高度調節面板而已……對了還有耳機的掛鉤
實際使用圖
在少數派看到 @GLB1031 發布的開箱文(詳見下面鏈接卡片)之后,一看被這張椅子外形吸引了!尤其是灰色的版本,灰色加上原色的鋁合金框架,未來感十足。整張椅子可調整部位及幅度均很大,頭枕角度高度可調節的幅度很大,扶手可高度及左右角度,左右扶手,坐墊可調整前后位置,腰墊 5 檔高度調整。
由于房間空間有限,上張美背照
由于使用 MacBook Pro 進行外接使用,所以考慮到獲得和 MacBook Pro 同樣的屏幕體驗,所以在顯示器的條件上優先選擇支持 P3 色域的屏幕,再通過對比確定了 Dell 的這款屏幕,P3 色域 + HDR + 4K + 可調節支架,應該是這個價位段里面能找到比較合適的屏幕了。
P3 色域/4K/HDR(Dell U2720QM)
同期對比了小米的屏幕燈,但是由于看測評基本上都會說有屏幕反光的問題,所以還是選擇了風評最好的 BenQ ScreenBar Plus,全金屬的燈體加上自帶的包含環境光傳感器的調節器,整體做工很好,也沒有出現屏幕反光的問題。USB 電源線可以直接連接顯示器同時連接調節器。
燈體一角
亮度/色溫調節器(墊底的是 Kindle Oasis 初代,因為不吃泡面,所以只能用來做墊子)
在選擇桌面音箱的時候,首選支持藍牙和 AUX 兩種連接方式的音響,這樣的話既可以保證設備連接的靈活性以及觀看視頻內容的時候,不會因為無線連接的延時而導致的音頻延時。考慮到桌面面積以及預算的原因,放棄了 Bose Bose Soundlink Revolve + 和 HomePod(本身也不支持 AUX 連接),最后選擇了比較老的 Bose SoundLink Mini II,對比一代整體外觀設計沒有變化,但取消了充電底座,取而代之的是充電接口把之前的 microUSB 更新為 Type-C。
長方體的造型放在顯示器的支架底座上毫無違和感
鍵鼠均購置于 2017 年,均直接多設備切換連接,鼠標墊是在去年購入的,三件套一直都是放在公司使用,現在也隨著裸辭一起帶回來繼續擼。
一起奮戰的三位老伙計
就這樣完成了 1.0 的桌面版本,該有的都有了,基礎功能已完善。
1.0 桌面的樸素狀態
在完成基礎功能的桌面堆砌后,開始桌面進行軟(zhuang)裝(bi),主要中兩部分入手,一個是擺件,第二部分是桌面的氛圍燈光(雖然不是游戲愛好者)。
屏幕背面和桌子邊緣的 RGB LED 燈帶溝通購置于某寶雜牌店鋪,USB 供電,支持藍牙連接在手機端 app 進行發光模式/顏色/亮度的調整。
難得動一下自己笨拙的小手
在瞎逛某寶的時候看到的,并不是輝光燈管(感覺輝光燈管還是有點門道的),而是通過 LED + 多層刻字亞克力板實現發光和數字變化的,覺得蠻好的所以就買了一個,用了大概 1.5 小時拼裝好(拼裝難度不高)。有 6 種顏色變化模式可供選擇,通過右側底部三個按鈕進行調整。
適合形式主義者的時鐘
夜晚拍照逼格十足
在堆料桌面的時候看到 @縫紉機動隊 發布的關于的異形手辦文章(詳看一下文章鏈接),自己本身也非常喜歡《異形》系列電影,加上售價不貴,某寶 160+ RMB get it。
一次性可以獲得異形的 4 個形態加上 LEGO Q 版 MK50,別樣的味道,嘻嘻
通過這次桌面的打造還為之前無處安放的 LEGO 百獸王和 Q 版鋼鐵俠 MK50 找到一個絕佳的位置(桌面右側的儲物柜上面),加上新購買的展示箱,放在房間中,有一種魚缸的感覺。
國貨之光——中動的鋼鐵俠,分別是 MK-2(剛剛新出的,也是個人最喜歡的一款,可能由于尺寸的原因,機體上的鈕釘孔稍微有點大),MK-3(線上火起來的應該就是這款了),MK-46(胸口的方舟是印刷的,4 款里面最不推薦購買),MK85(配件有點少,但考慮到身體比例還是 OK 的,所以也還不錯),分別配上格納庫(可以上下左右連接)放在桌面左側插線盒上面。四款的身體比例也是做得很不錯的,但考慮到價格和尺寸的原因,擺放可以,但把玩的話,還是差一點。
四個格納庫都直接通過充電線連接電源,這樣就可以一直保持常亮,不用開開關關
利用桌子左邊窗臺的位置進行延展,把時不時會挪動到顯示屏下面使用的 iPad Pro連 著收納支架放置在這里,方便桌面的單屏跟雙屏(使用隨航功能)的切換。另外放置了一個大號的鎢絲小臺燈在角落增加氛圍感,另一邊放置了每天一用的 LG Pra.L 美容面罩[老(zao)了(shuai)才知道需要護膚,能夠堅持使用確實有用]。
窗戶的防盜網上,加裝了兩個置物架,下層放置一些小工具,上次放置煙彈,筆記本套和手辦。后期隨著陸續需要把手辦陳列出來,可能會在顯示器背面的墻壁上再動動工。
小彩蛋——桌面底下我還放置了一臺 OSIM 今年新出的 uSqueez2 腳部按摩器,貌似這個型號僅在線下門店發售,對比前兩代,主要是更新了小腿按摩的可以通過手動調整到大腿的位置,適用面更廣,在一個個腦爆失眠的夜晚安撫著我躁動的雙腳。
上腿~上腿~
作為是事逼的我,還為了晚上方便清潔桌面底部和調整腳部按摩器的模式的能見度,在桌面底部加裝了自帶人體感應器的磁吸式 LED 燈,為桌面的舒適性加多一分。
插入式電池可抽出來進行充電(忽略桌子底下的走線,反正平時看不到)
早在 4 年前就開始希望擁有一個屬于自己喜好的工作桌面,也受到了很多桌面文化的影響,由于工作的原因,呆在家里的時間一直都不太長(感覺有點像住酒店,工作日回來就睡,周末要么出去玩要么睡一天),實在沒有太多的精力去好好打理一下屬于自己的一個空間。
從其念頭,規劃,在各種電商平臺逛,等快遞,拆箱,推砌,到不斷調整操作的動線,整個過程剛好歷時 21 天,感覺過程中好像對比平時「工作即生活」的日子,多了一些獨處的空間。看起來好像很物化(各種買買買),但是不知不覺中,我算是為自己搭了一個小的避風港。
繼續搬磚去……忙點,早點睡,就好了。
完整桌面本體圖
本文照片拍攝自 iPhone XS Max,沒有后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