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來源于@什么值得買APP,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嗨皮小玩子
索尼在音頻線上的產品真的太豐富了,以至于,好多產品我們沒怎么見過就下架了,其中這款索尼HG2就比較少見,但是講真來說,這款還真的很給力,音質好,外觀好,放到今天來看,價格也豐富好,畢竟這可是5年前的產品了,當年是1299,現在海鮮市場均價4xx,成交價基本在350左右,大刀就行,這玩意成色基本都很靚,運氣好,還能找到包裝齊全的。
我這個就包裝配件齊全,差不多算得上極品吧~
它的全稱是索尼藍牙音箱SRS-HG2,當年有5種配色:炭黑、朱砂紅、翠綠、波爾多紅和檸檬黃。朱砂紅款比較好看,其它幾個顏色里就數翠綠好看了,黑色別考慮。極簡設計,外觀方方正正,中規中矩,看上去雖不驚艷,但是圓潤的邊角設計和紅色的搭配讓其看起來有了幾分活力。整個機身的尺寸大概為204mm x 62mm x 60mm,體積足夠小巧,雖然出門也能輕松攜帶,but,誰出門帶這個玩意,還是放桌子上聽個響或給孩子聽網課時用更香。
機身的頂部采用的是一種類膚材質,拿在手里非常舒適,另外,和音樂播放功能有關的所有按鍵也都被集合在了這里,并且每一個按鍵上都會有相應的按鍵標示,這讓所有的操作都能一目了然,對了,看到它中間的“N”字標識了么,它還帶NFC連接功能,手機碰一下就能藍牙連接,這在當年是要重點吹的功能。
按鍵從左到右一次是通話按鍵、extra bass重低音模式、音量減、音量加,以及開關/藍牙配對鍵。
音箱背面同樣被大面積的鐵網包裹,鐵網表面進行了啞光噴漆處理,實際上在鐵網的內部設計了一個低音被動振膜,來提升低音效果。
在音箱背面的左側依次是充電接口、USB接口、3.5mm音頻接口。
右側底部的按鍵是讓兩個音箱互聯的,當你有兩個音箱時就能實現立體聲效果,我這邊僅有一個,這幾個按鍵就可以直接忽略了。
背部右側上方的FUNCTION按鍵則主要用于播放模式的切換,在切換模式的時候,還可以根據指示燈查看當前的播放模式,從左到右一次是網絡連接模式、藍牙連接模式、USB網卡連接模式和音頻輸入模式。
音箱底部有四個腳墊以外,還有一個滑動開關,推動這個開關可以取下前網。它的正面位置設計2個35mm口徑的全頻單元和一個低音被動振膜,再加上音箱背部的那個低音被動振模就擁有了2個全頻單元和2個低音被動振膜單元,這也就是傳說中的2.2聲道。
在日常使用中用的比較多的無疑就是藍牙功能的了,開機時音箱會直接語音播報音箱的剩余電量,這一點非常貼心。
除了藍牙播放功能以外,音箱還支持USB聲卡無損播放和3.5mm音頻輸入,把這個音箱用數據線接電腦上,它就直接能當成外放音箱,這讓一些沒有藍牙功能的播放設備,如臺式電腦、音樂播放器甚至電視等設備同樣的可以使用這款音箱音箱。
這款音箱還能用索尼的APP來控制,這在當年也很流行,用索尼的Music Center app把音箱接入Wi-Fi網絡,這種Wi-Fi連接的方式不僅可以讓音樂的傳輸距離更遠,而且也能更好的保證音質。
它不僅可以直接通過Wi-Fi網絡播放手機里的音樂內容,而且還可以直接通過Home Network局域網直接播放家里電腦里的音樂內容,這個比較有意思。
另外,通過Music Center app還可以對音箱進行音效設置,平直模式、重低音模式、戶外模式、BGM模式和自定義模式。另外,這款音箱也有“DSEE HX”技術,這個跟小金標一樣,也值得一吹。其它比較玄學的就是S-Master HX數字放大器和Clear Audio+醇音技術。
其它比較玄學的就是S-Master HX數字放大器和Clear Audio+醇音技術。
聲音表現方面,現價來說的話,確實想當哇塞,兩個35mm的全頻單元,對于人聲的表達非常清晰自然,解析力也不錯,而整個音樂的人聲和背景樂器相比也較為突出,同時因為兩個被動振膜的加持,讓其低音的下潛也同樣到位,特別是開啟了EXTRA BASS功能之后,刷抖音刷到那些節奏感比較強的音樂時,你還會被再次震撼,因為在該音效下你完全無法相信,如此小巧便攜的音箱可以發出如此氣勢磅礴的聲音。
以前都說電子產品買新不買舊,經過這幾年的撿到寶經驗,我發現音頻產品真的買二手最劃算,而且還能避坑,遙想當年,那個xx播放器,剛上市那么火,第一時間入的,全都后悔了,屏進灰,轉盤失靈,剛開始價格還具貴,現在海鮮市場上,這款產品也就5xx,這個價格,那點小毛病都不算啥了,抽空,我就給大家搞一下~
作者聲明本文無利益相關,歡迎值友理性交流,和諧討論~
我們要發布便攜式移動家庭音響」初次聽到這個描述時,其實我腦海中是有點懵的,因為按理說「便攜式音箱」和「家庭音響」理論上是兩個不同定位的產品,一般人們不會把兩者混為一談,就好比我們不會拿臺式機出差一個常識性道理。
不過,思考片刻之后,腦海里浮現出索尼早前在海外率先發布過一款新形態音頻產品,這時大致可推斷出自己可能馬上就可以近距離體驗這款產品了,內心深處確實許久沒有對一款電子產品產生抱有那么大的好奇心,就像是以往僅停留在想象中的產品即將要照進現實了。
形態——索尼聲學造詣下的又一驚喜
作為今年的音頻新品,索尼 HT-AX7 毫無懸念地采用了「Original Blended Material」無塑料包裝,打開別樹一幟的包裝盒之后,展現在我們眼前的索尼 HT-AX7 主體外殼也采用回收 PET 塑料瓶制成織物以及再生塑料制作而成,索尼這次是鐵了心地把碳中和的目標牢牢刻在了企業理念之中了。
毫無疑問,索尼 HT-AX7 音響的產品形態是獨特的,通過聞所未聞的可拆卸分體式設計,使它在聲學結構上呈現出了一種新的可能性。初見索尼 HT-AX7 音響的第一印象,它的體積大小比我預期的要小巧一些,整機在合體疊放的狀態下體積分別為306mm × 133mm × 123mm,重量也控制在 2kg,即便放在空間相對局促的環境下也很相得益彰。
在顏值當道的年代,索尼 HT-AX7 不張揚的極簡設計風格,延續了索尼一直推崇的「盡量保持一致性」設計理念,配合機身選用的淺灰色配色和單元區域覆蓋的透氣網布,使整體更能輕松駕馭各種家裝設計風格,一定程度上也避免了喧賓奪主之勢。從這款產品的 CMF 設計而言,索尼 HT-AX7 給我的感覺就是務實,索尼技術不希望在這款產品的外觀設計上做過多不避免的加法。
如前面所言,索尼 HT-AX7 最獨特的地方在于它的形態,整個產品由 3 個均可發聲的揚聲器組成,通過以我們為中心的三角擺放姿勢,給于我們一種環繞立體聲的音效,這是以往傳統的單揚音箱所無法破局的物理局限,索尼則運用了一種巧妙方式給于聽眾更沉浸的聽感。每一個發聲揚聲器都具備獨立的內置電池,而兩個左右后置揚聲器的補電任務由前置揚聲器負責,前置揚聲器則直接通過 USB Type-C 接口進行充電操作。
通過體驗發現,索尼 HT-AX7 前置揚聲器左右各兩顆半隱藏式的狀態指示燈,通過這兩顆若隱若現的狀態指示燈,用戶可以直觀地查詢兩顆后置揚聲器的充電狀態、連接狀態和內置電池溫度是否異常等,這兩顆小小狀態指示燈可有大妙用呢。在前置揚聲器的頂部也提供了三顆電源狀態指示燈和六顆按鍵,分別是電源開關、藍牙配對按鈕、暫停/電話接聽和掛斷、音量大小按鍵、SoundField 聲場模式開關。
索尼 HT-AX7 的前置揚聲器和后置揚聲器之間是通過磁性吸附,并且中間也有凹槽與機身進行契合連接,較大程度地避免了挪動時容易出現意外分離的情況。除此,通過金屬觸點與金屬片實現無感觸點充電,不追求擺放位置的精準度,基本放在差不多的位置就會自動進行吸附充電,后置揚聲器相對柔軟的橡膠底部也可以起到防滑降噪效果。
盡管索尼 HT-AX7 是一款不受線材束縛的音響產品,可是考慮到它自身并不具備防水能力,因此導致它在一些相對苛刻場景下無法提供足夠從容的表現,使用時需要避免它遭受到液體的侵入導致產品損壞。除了在外觀設計上有別于傳統音響以外,大部分最核心的關注點還是索尼 HT-AX7 的音質表現,那才是音響產品最打動消費者心弦的核心所在。
看到這里,或許仍有讀者無法完全領略索尼 HT-AX7「存在意義」,作為一款新物種產品,它解決了目前三種相對主流音頻產品的痛點,一、移動音箱聲場不足、沒有沉浸環繞聽感的不足;二、回音壁無法擺脫有線束縛;三、家庭影院對場地要求較高,擁有門檻較高。
這個時候,重量僅有 2kg,占用面積較少,配對和擺放耗時僅需不足 10 秒的索尼 HT-AX7 就為隨時隨地享受電影級環繞音效照進了現實,可以想象它在臥室、客廳、朋友聚會,甚至在戶外都能聆聽這份沉浸聽感。反正可以散發自己的想象力,畢竟索尼 HT-AX7 本身就是一款足夠「天馬行空」的新物種,迎合了現代人們勇于嘗鮮的精神。
音質——可移動的沉浸式“隨身影院”
如前面我所述的,索尼 HT-AX7 在體積上比我預期都要小一些,一開始導致我先入為主地認為這款產品有「玩票」的可能性,只是考慮到索尼對產品的一貫嚴謹態度,并且試聽活動現場的室內音響系統正是由索尼 HT-AX7 肩負起的重任,這就更加印證了索尼對這款產品是擁有足夠的信心。
我們需要了解索尼 HT-AX7 音響聲學陣容結構,了解到前置音箱由索尼出品的兩個 49 x 71mm 橢圓形 X-Balanced 單元 + 兩個側置被動式低音輻射單元組成,而后置的兩個環繞音箱采用向上發聲淺音盆高剛性全音域單元,一共四個發聲單元構成了這套環繞立體聲效,側置被動式低音輻射單元主要負責加強低頻量感。
讓我覺得驚喜的是,這次索尼 HT-AX7 還內置了索尼Walkman二代黑磚同款的 S-Master HX 全數字放大器,通過高品質的數字放大器,可以起到聲音上的抑制失真,更好的聲音表現細節,通過這款口碑不俗的放大器能達到高校的能量利用轉化率。此外索尼工程師表現這次對于索尼 HT-AX7 的最大極限發聲分貝調校還是相對保守的,這是因為考慮到這款音響定位是家庭式的環繞立體聲音響,確保了使用者在使用的情況下不會擾民。
一向熱衷于通過創新和技術引領行業的索尼沒有選擇與第三方環繞聲算法公司合作,而是通過自身扎實的研發實力打造了逼真全景環繞聲場音效的「360 空間聲場映射技術」(360 Spatial Sound Mapping,以下簡稱 360SSM),除了在無需在天花板設置物理揚聲器也能打造包圍感的環繞臨場音效,面對非原生的多聲道音頻內容時也能模擬出更多的實際發聲的點音源,這需要深厚的算法功底才能達成的效果。
在真正進入到試聽環節中,我發現索尼 HT-AX7 在合體模式下三個發聲部件都會同時進行工作, 以呈現出足夠響亮的音頻播放效果,或許是三個部件之間不是混為一體的緣故,整體的聽感給我一種存在諧振的情況。
接下來就是進入 HT-AX7 最佳的形態 ——移動的金三角音響矩陣。想要能感受 HT-AX7 的 360SSM 技術的魅力,需要將主要揚聲器與兩個后環繞單體盡可能呈現正三角形排列,例如像我上面這張照片所見的方式進行放置。
通過官方推薦的擺放方式,開始欣賞凡音ECHO《Time rain》全景聲版本時,從這首純音樂歌曲的唯美主鋼琴聲,還有伴奏中的雨滴聲在耳邊余音繚繞,嘗試閉著眼睛想象身處在雨中欣賞青年演奏家彈奏的美景,這種沉浸式聽感確實是普通智能音箱,甚至是 2.0 音箱都無法給予的物理音頻呈現優勢。
同樣,欣賞 HansZimmer《Cornfield Chase》 (原野追逐)一曲時,有一種將自己拉回至當初在電影院收看《星際穿越》電影時的震撼感,整個聲場和低頻量感肯定是有差距的,只是整個環繞立體聲的加持下,確實給予了一種仿佛能感受到宇宙的浩渺和磅礴達的沉浸聽感,好像又把自己拉回至電影主角穿越光年后的那份神秘空間中。話說,如果閉上眼睛,我覺得自己已經身處那片玉米地之中了。
如果單獨把其中一個后置揚聲器拿在耳邊欣賞,可以發現索尼把一些普通 2.0 音源伴奏進行了剝離,讓后置揚聲器呈現更多的伴奏細節,以達到動態范圍更寬廣聆聽效果。不過,想要欣賞到最佳的效果,我認為在播放一些原生多聲道資源時,其整體的展現效果會更出類拔萃,這一點在試聽現場也得到了驗證。
不過,考慮到索尼 HT-AX7 自身是不支持索尼 360 Reality Audio 或杜比全景聲,因此在一些音源方面它通過獨有的 360SSM 技術達到音源的后期聲場還原,因此在欣賞索尼電影娛樂公司發行的《蜘蛛俠:英雄歸來》時,在精彩的船上打斗場景中,在船上空曠的地方射蜘蛛絲時的音效都能感受到環繞聲的存在,船體在不同方向斷裂時的聲音也是從不同角度發出,聆聽者能感受到聲源的方向,并非粗暴地僅從 3 個點進行呈現,在整個高還原的音頻環繞立體聲加持之下,使整體影音效果得到了質的升級。
當然,也不要小瞧了兩個餅狀后置揚聲器,它們其實內部采用索尼獨家 60mm 淺振膜單元設計,通過自身發聲單元朝上放置,除了有助于穩定擺放在各種地方,也避免了需要苛刻精準擺放角度聲音指向性等問題。
索尼可以出色完成普通的 2.0 音源轉換成適用于 Sound Field 聲場模式并且不挑音源,這里就涉及到多聲道提升至環繞聲 + 360SSM 技術對環繞聲的一套技術組合拳,通過索尼獨家的升頻引擎、DSP 數字處理技術和幻象喇叭,打造聲音新維度,這是一項軟硬結合才能達成的一套「黑科技」,它稱得上是索尼在同類型產品中的一項護城河式的技術優勢。
Android 和 iOS 系統下載「Home Entertainment Connect」APP,即可對索尼 HT-AX7 進行更豐富的功能設置,包括夜間模式、Sound Field 聲場模式、語音模式的切換,其中我把后置環繞音量調節到最高值(MAX)之后,環繞效果得到了明顯的提升。不過,我發現 Android 端每次重新啟動 「Home Entertainment Connect」APP 的 HT-AX7 頁面時,都需要重新加載 3 秒 ~ 4 秒左右,以此驗證設備是否已成功連接。
值得一提的是,索尼 HT-AX7 在合體狀態下是不會觸發「360 空間聲場映射技術」,可是一旦拿起任一后置揚聲器時,索尼 HT-AX7 積木音響就會瞬間啟動算法 ,整個產品的上手門檻非常低,也非常人性化。需要注意的是,索尼 HT-AX7 積木音響的左右有源后置揚聲器是需要區分左/右聲道,如果搞混了會導致聽感上的不太舒適,因此它們的機身底部會有一個清晰標記好讓用戶區分。
或許有人會像我一樣擔心三個音箱之間的連接穩定性和延遲,據了解三個音頻組件之間是通過 2.4Ghz 頻段連接,無論在功耗、延遲、穩定性上均能保障。當然,索尼 HT-AX7 與設備之間是通過藍牙 5.2 進行連接,支持 AAC、SBC 音頻解碼,基本可以滿足目前主流設備的連接需求,不過不支持索尼自家的 LDAC 音頻解碼,確實稍微有點遺憾。除此,HT-AX7 支持同時連接兩臺設備,并可以進行快速切換,這一點對于有多設備連接需求的用戶很實用。那么在續航表現方面又如何?
提及續航,索尼 HT-AX7 積木音響可以帶來約 30 小時的超長電池續航能力,相信基本可以滿足大部分人超一個星期的使用需求了。充電時間方面,在完全電量耗盡情況下,前置揚聲器的充電時間約 4 小時,后置揚聲器的充電時間約 4.5 小時,還得益于支持快速充電特性,充電 10 分鐘就可以使用兩個半小時。
不同于以往以電視為中心的傳統影音需求,如今的手機和平板逐漸取代了傳統電視的位置,有了索尼 HT-AX7 積木音響這種新形態產品, 較大程度地拔高了移動設備終端在音頻聽感能力上的短板,讓用戶在移動化電子時代也能獲得沉浸式的影音新體驗。
話雖如此,在體驗索尼 HT-AX7 積木音響之前,其實對這款產品是喜憂參半的,一方面希望它可以開創該類型產品一個影音音頻產品的先河,可是又擔心在體驗中會表現出知名短板,導致后續不敢再有廠商嘗試這個新方向。很慶幸,后者沒有發生,我認為如果索尼 HT-AX7 積木音響在市場上取得一定成績,那么肯定會有更多追隨者也會相繼推出類似的產品,以瓜分這個新領域。
最后,我認為這款產品與更高階的索尼 HT-A9 無線家庭影院系統不同,索尼 HT-AX7 積木音響聲有著更低的使用門檻和入手門檻(3990 元),真正讓沉浸式的環繞立體聲音效走入千家萬戶。已知索尼 HT-AX7 積木音響,10 月下旬開啟預售,11 月正式發售,感興趣的小伙伴可以趁機在各大電商的雙 11活動購入。
015-09-16 15:31
一、前言
二、開箱
三、旗艦登場之外觀賞析
3.1 主機賞析
3.2 遙控介紹
四、旗艦登場之架構及使用體驗
4.1 架構剖析
4.2 參數分析
4.3 使用設置
4.4 使用感受和聽感
五、結語
一、前言
Hi!Every Body!玄學家又和大家見面了..感謝張大媽!感謝SONY中國!這次為大家帶來的產品相信大家一定不是很熟,因為這是SONY今年8月份剛發布的旗艦藍牙音箱SRS-X99,產品不熟悉不代表品牌不熟,SONY相信是家喻戶曉的品牌了。來!大家先跟我念三次:SONY大法好!SONY大法好!SONY大法好!(重要的話要講三次?。┢鋵峂ake Believe在SONY家的意思是:創新源自好奇 夢想成就未來,不過總結為SONY大法好也是沒錯的,通俗易懂
收到朕值到了!閨女比我還高興!這回張大媽的貼紙多了“輕拿輕放”的溫馨提示,是不是大媽給哪個快遞欺負了!告訴我們哪家公司!我們數千萬值友一起去找快遞公司算帳!
二、開箱
這次眾測的產品是2015年8月SONY發布的三款藍牙音箱中的其中一款產品SRS-X99,定價4999元!也是SONY現役旗艦!SRS-X99支持DSD和192kHz/24 bit的解碼,以及使用了DSEE HX“升頻”技術來提高采樣頻率和比特率,保障了音頻的高解析和品質;X99的喇叭系統由總功率達154瓦的四組7只單元組成,并支持WI-FI,NFC,LDAC,藍牙,USB,3.5MM等多種連接方式,基本上“全平臺”都能兼容!從參數和配置上看,絕對是旗艦級別的產品!下面我帶大家慢慢揭開這臺機器的神秘面紗吧!
SONY的包裝的視覺識別性還是很強,黑白相映突出了SONY的LOGO,印刷簡潔精美。附件有遙控器、電池、電容筆、電源線、抹布(大法很細心,這個很必要
,因為機頂的玻璃絕對是指紋收集器 )還有入門指南、說明書和保修卡等等。美中不足的是作為旗艦,機器可能用到的一些小配件沒有配齊,比如USB A-B數據線、3.5MM音頻線、網線,如果出廠能配齊的話就更好了!
duang!duang!duang!旗艦藍牙音箱SRS-X99登場!先報三圍吧:430x133x125 mm,凈重4.7公斤。對于一款藍牙音箱或回音壁而言,這個體重絕對是重量級的,但請謹記:這不是便攜式的藍牙音箱,所以它即使沒有電池也可以很重和很大!
X99由12邊框架形成一個方形造型,稱之為“Definitive Outline” (明晰的輪廓)。音箱的各個面材質分別為玻璃、金屬網罩和鋁合金拉絲等,充分考慮到了與外表的協調性,和空間融為一體。不得不佩服SONY的工業設計能力,如此多材質的混合設計沒有顯得不協調,反而讓人感到簡約、時尚、科技感強!!
圓角處理過的音箱框架通過平滑面將棱線相連,減少了角部音波反射所產生的衍射現象,防止雜音干擾等,從而有助提升音質。
下面來點特寫,欣賞一下SONY精湛的工業設計!
正面網罩的特寫!可以透過網罩見到高音單元的黃金圈
側面的金屬拉絲設計,可惜弧形的膠條有一點點的瑕疵,如果可以稍加打磨把瑕疵去掉就更完美了!
頂上的玻璃面板,漆黑一片,然而可以當鏡子用!頂上還有兩只高音單元,增強音頻的擴散性,不過用了硬質的金屬網,不利于防塵。
從左至右按鍵分別是:NETWORK網絡接入,藍牙接入,USB-A接入,USB-B接入,AUDIO IN(3.5MM)接入。 LED背光按鍵沒有一點漏光!非常完美!妥妥的!
而且這個LED按鍵還有神秘功能..
背光按鍵帶體感感應裝置,只要在空中輕輕一掃,全亮了!高!大!上!果然是裝B利器!
再看看機器的背面:左下角是電源線接口,采用了兩腳的電源,沒有地線接入;右上角則是WIFI天線;右下角分別是:3.5MM接口、WPS重啟鍵、LAN網線接口、USB-B和USB-A接口..
然而WIFI天線也是能屈能伸的!再次為SONY的工業設計點贊!
最后看看機器的底部,其實也蘊含玄機!底下使用了五顆腳釘去穩定機身,確保機器在大動態工作時的穩定性!而且腳釘的設計也非常用心、細心!先采用的硬腳的底座,再粘上綿體的緩沖腳粒!對聲學的調校可見“別有用心”!
3.2 遙控介紹
最后介紹的是遙控器,遙控器可控制X99主機的電源開關,模式切換,音量和曲目播放、切換及靜音。紅外線發射,操作的時候需對準機器的正面,使用兩節7號電池供電,SONY配件已經提供了兩枚。
四、旗艦登場之架構及使用感受
4.1 架構剖析
X99正中間使用了一只94MM直徑的低頻單元(單元口徑我們一般用寸作為單元,換算得出3.7寸),號稱下潛能達到45HZ(這個單元出來45HZ的低頻估計會衰減得很嚴重)!接著兩邊各一只被動振膜單元用來補充中低頻(之前評測過某牌子的WIFI音箱,采用了一只振膜單元出來的低頻還是不錯的),所以別小看這種小口徑,打擊力還是不錯的!邊上分別是磁流體揚聲器和高音單元,頂上也各一只高音單元,用來增強輻射和聲場擴散能力!磁流體單元與傳統單元的最大區別在于沒有了陰尼器,在我的理解看來,在同樣功率輸出的情況下,磁流體出來的能量會更大!作為旗艦產品,用料給力,可見SONY誠意滿滿!
很多同學可能覺得這款產品與回音壁非常相像,但定位是不同的,回音壁一般是5.1什么的..號稱能模擬出來5.1的包圍感,帶來影院的感覺..吃藥..趕快吃..
其實一只箱子要模擬出5.1的包圍感是不可能的..效果也只能然并卵..不然音頻處理公司也不會發明全景聲和DTS:X之類的東西..所以由七只單元組成的X99定義為2.1聲道..這個絕無坑爹的意思了..
4.2 參數分析
Hi-Res、DSD、S-MASTER HX、DSEE HX等高端代名詞都在X99上見到了..這些技術可謂是音質的守護者,高保真的前提!
Hi-Res AUDIO是High Resolution Audio的縮寫,而High Resolution就是高解析力、高分辨率的意思,用在音頻上就是高于44.1kHz /16bit(CD音質)的音質,是以 192kHz / 24bit或者更高的分辨率,也就是就是采樣率高于44.1KHz,比特深度大于16bit。
DESS HX能把普通MP3和CD音質的音頻采樣率和比特率提高至Hi-RES AUDIO水平,使用音頻更強的動態和解析能力!其實也可以理解為升頻,通過數字技術提高音頻碼率。
當背后的接口被插滿后,處女座的同學有沒有想通通拔掉的想法!由左至右,分別是3.5MM,LAN網線,USB-B(DAC),USB-A
USB和DLNA的播放兼容能力也是不錯的,能播放目前主流的普通和無損音頻!(然而在后面的實測中似乎出現了不兼容問題
)
4.3 使用設置
首次使用可以通過LAN網線連接到電腦,也可以用移動設備下載SongPal客戶端對X99進行設置。使用電腦進行設置的話,只需把網線跟電腦連通,然后在瀏覽器輸入 http://169.254.1.1,然后在NetWorkSettings里面設置WIFI選項就OK。當然也有一些個性化設置,比如器材的名稱等等。
使用移動端通過SongPal進行設置,可以在APP/APK超市下載安裝SongPal客戶端。
SongPal Link技術能通過手機WIFI管理多臺SONY設備,智能家居有木有?。ㄇ疤崾俏覜]有錢買這么多SONY,要不官方再寄我兩臺實踐實踐這個功能
)
打開SongPal客戶端,添加設備,帶NFC的手機請打開NFC在X99頂上的“N”標志上掃一掃就能識別,然后設置好基本選項就能使用。
SongPal能通過WIFI或藍牙信號進行操作,建議使用WIFI,因為藍牙穩定性不及WIFI且距離有限。
X99自帶WIFI信號強度檢測,長按NETWORK鍵就會顯示1-5格的信號強度。又是一個裝B功能有木有!
設置完后就可以選擇設備,進入主界面。其實跟遙控器的功能差不多,不過多了MY MUSIC(本地音樂)、HOME NETWORKD(DLNA連接的資源)和系統設置選項。
MY MUSIC即是對移動設備自身的音樂通過WIFI進行推送播放,SongPal會按照文件附帶的信息進行分類,界面簡單易用;用戶可以建立自己喜愛的音樂播放列表進行單曲、循環、亂序的播放。
SongPal沒有藍牙播放音樂的選項,所以需要使用藍牙播放功能的話需要在手機藍牙設置里進行連接,也可設置成默認自動連接。
設置頁面上有聲音設置、電源選項、其他設置和系統設置
聲音設置有均衡器的開關,SongPal內置多種EQ可選,也可以讓系統自時動識別曲風去選擇EQ。最下面是DESS HX的開關的選擇,我選擇了自動,如果即音頻質量足夠高的時候關閉,音頻質量不夠高的時候DESS HX介入增強音質。
電源、其他和系統設置也沒有太多可設置的東西,基本用默認參數就可以了。
4.4 使用感受和聽感
針對藍牙、MY MUSIC、DLNA、3.5MM、USB-A、USB-B六種連接方式的穩定性和音質進行評測。使用QQ音樂下載的HQ音源進行測試,當然聽感也是主觀的,我喜歡不一定你喜歡,所以也不必太較真。
使用藍牙、MY MUSIC、DLNA進行播放,音質上基本沒有差異。解析力不錯,風格清淡,沒有太多的味精,聲音不夠飽滿,低頻打擊力不錯,量感下潛比較一般,然而45HZ的低頻真真沒什么感覺,不過有打擊力,聽聽動次打次動次打次也是可以的。MY MUSIC和DLNA都是通過WIFI進行數據推送,穩定性很好,藍牙則有時候會卡頓或斷開,穩定性稍差!音質的話,MY MUSIC和DLNA我給7分,藍牙由于穩定性不佳只能給6.5分了!
以上三種連接方式都可以使用遙控器進行曲目的切換或開始暫停播放,操作反應靈敏,沒有明顯的延遲。然而余下三種連接方式遙控則失效了(USB-A、USB-B、3.5MM)
3.5MM可能受限于線材質量,只要器材一動就有噪音(不過我的3.5MM線質量不大好,只能說可以通電),對比之前三種連接方式并沒有什么優勢,感受不出來有線帶來的傳輸差距,7分!而且遙控器失效了,線是三段式的,估計可能是機器固件問題。
使用U盤進行連接,比以上幾種連接方式音質都好,解析力,控制力,打擊感都明顯強一些,背景也更干凈!評價是7.5分!可惜兼容性不強,有些無損的cue列表在電腦能識別,在X99上則無法識別。
U盤使用NTFS格式時還無法識別,只能使用FAT格式。同樣的曲目,用NTFS格式的U盤會顯示無法執行,識別不出來!希望廠家盡早解決這個問題,因為官網數據上是可以使用NTFS格式的!
有些曲目在主界面能顯示正確的中文名,但進入播放界面就變成亂碼了,這個問題應該可以通過固件或軟件升級解決吧。
最后嘗試的是USB DAC連接,效果比較令人滿意。即插即用,跟外置USB聲卡一樣!聲音的解析力、密度、質感都上了一個檔次,低頻扎實,控制力好,收放自如,沒有拖沓感!這組可以給8.5分!
五、結語
外觀:對于X99的外觀我認為是無可挑剔,做工精湛,簡約時尚。無論是機身細節、體感LED背光按鍵、能屈能伸的WIFI天線還是“別有用心”的玄學腳釘,都充分體現SONY一流的工業設計和對對細節的重視,對科技的追求!好評!
音質:SONY的SRS-X99能充分體現了索尼多年來生產音頻產品累積的底蘊和沉淀,完全符合“原音真實再現”的廣告理念!秉承SONY音頻產品一貫的風格,走清新自然的聲音路線,沒有過多的美化調校,并不像某些洗發水廣告一樣duang duang duang加入很多特效!這是SONY不會做的事!音源是什么樣,SONY就給你什么樣的聲音!解析力、細節表現好,控制力、能量感強,小小體積蘊含大大能量!適合現代流行曲風格,音質談不算十分出色,但也不會令你失望!屬于中規中矩,如果能把聲音調校得更飽滿一些會更好!目前感覺中頻稍欠密度,低頻質感稍有不足,聲音帶點干澀!建設使用空間10-20平方!
不足之處:在主機的工業設計和聲音表現上,處處可見SONY的優秀之處,但在實際使用過程中,軟件和固件的一些不足似乎給這臺旗艦拖了后腿,希望SONY能完善機器的兼容性,提高穩定性和多開發一些擴展功能。尤其遙控使用的支持及U盤的兼容,希望能盡早解決。另外可以考慮升級SongPal加入更多擴展功能,如定時開關機、網絡電臺或關連媒體播放軟件等功能。
最后再次感謝張大媽!感謝SONY中國!感謝值友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