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配置怎么看 史上最全的查看電腦配置好壞方法
無論是組裝電腦、臺式機或者筆記本電腦,內部硬件無外乎是CPU、顯卡、主板、內存、硬盤、機箱、電源、鼠標、鍵盤、顯示器、散熱器等硬件。想要查看電腦配置好壞,其實就是電腦中配備的這些硬件是什么品牌型號,性能怎么樣的。而決定一臺電腦性能的核心硬件,主要是CPU、顯卡、內存、硬盤等決定,因此看電腦配置主要是看這些硬件。
筆記本
目前,查看電腦配置好壞的方法有很多,可以直接在電腦上查看硬件信息,也可以借助相關硬件工具,檢測電腦硬件型號,從而判斷電腦配置好壞。
首先,教大家如何不通過軟件,查看電腦配置的方法。
一、使用命令查看電腦配置方法
1、在Windows電腦任意界面,同時按下 Windows + R 組合快捷鍵,打開運行,然后鍵入命名 msinfo32.exe 如下圖所示。
2、然后按下回車鍵或直接點擊下方的“確定”,就可以打開計算機系統信息界面了,這里可以看到詳細的電腦配置信息,包括操作系統信息、處理器等信息,如下圖所示。
接下來我們再次打開運行界面,輸入 dxdiag 命令打開,之后就可以打開Direct診斷工具,在【系統】選項下,可以查看電腦CPU、內存、系統等電腦配置信息,如下圖所示。
在Direct診斷工具里切換到“顯示”選項卡,可以查看到電腦顯卡的信息,如下圖所示。
由于小編用的是筆記本,從上面的檢測信息來看,處理器是Intel酷睿i7-3612QM、內存是4GB DDR3、顯卡則為HD4000,也就是CPU內置的核心顯卡,由于筆記本用了今年了,電腦配置并不高,在如今也只能算是入門水平了。
這里順便說一下,小編的這臺筆記本其實是有獨立顯卡的,但平時主要用于辦公,小編故意屏蔽掉了獨立顯卡,其實我們可以在設備管理器中查看。
樣的電腦才算是一臺好電腦?每個人的評估方式可能不一樣,游戲玩家認為好的電腦肯定是性能強勁,能夠在自己喜歡的游戲大作中開啟高特效也流暢運行,商務人士則認為好的電腦一定要輕薄便攜外觀得體,帶出去開會有里有面倍增自信。
但不管需求如何,筆記本作為一個專有的硬件品類,它也有幾條硬性標準需要達標,由此才能稱得上是一臺“好電腦”,下面讓我們一起看看能夠評判筆記本的4大標準,你的設備又達到了哪個等級呢?
標準一:足夠輕薄便攜
筆記本和臺式機相比,最大的優勢便是其靈活的便攜特性,如果不夠便攜,又大又沉,帶著累贅放著占地,那么為什么不買臺式機或一體機呢?現在筆記本的主要購買人群大多都是有移動需求,比如在校的大學生、或者公司上班的職工白領等,還有一部分人是受制于環境的限制,比如書房較小,或是出租屋里沒有能容納臺式機性能釋放的電壓等,那么這個時候筆記本的便攜特性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出行的時候攜帶能夠為你減負,而放置在固定場景下也不會太占地,足夠便攜還意味著你能夠隨時挪地換位置,所以筆記本一定要輕薄便攜。
標準二:續航要跟上
現在手機設備很多人會關注電池容量,關注續航時間,但是說到筆記本的續航,很多人卻莫衷一是。實際上不管是高性能的游戲本,或是尺寸小巧的輕薄本,筆記本的續航一定要跟上,如果是高性能釋放,那么在拔除電源之后,應該有相應的電池管理策略,能夠開啟省電模式延長續航時間,而如果尺寸小巧,那么就要盡可能減少功耗,把電池的實力發揮到極致。如果續航跟不上,用一會就沒電甚至一離開電源就用不了,那么筆記本的移動意義也會消失殆盡。
標準三:屏幕要夠好
筆記本作為高度集成化的設備,屏幕是最重要的硬件,也是用戶每天使用次數最多的硬件,屏幕的好壞,決定了筆記本的使用體驗甚至用眼健康。對于屏幕的評判,最簡單是看分辨率看刷新率看亮度,再進階則要看色域看屏幕材質看各種硬件標準。如果是硬核電腦玩家對這些參數自然了如指掌,但是普通電腦用戶就未必能夠了解全,也沒有那么多時間精力去學習掌握,那么一個好記的概念就非常重要,比如YOGA筆記本搭載的PureSight超感屏就是非常簡單直接的好屏概念,流暢、清晰、真實、護眼,四大指標讓你輕松享受筆記本第一梯隊好屏帶來的沉浸視效。
標準四:操控要順手
盡管大家都習慣了用鍵鼠操控電腦,但是筆記本卻應該比臺式機更進一步,如標準一所說,筆記本應該有便攜出行的特性,那么外出的時候,是否要帶著外接的鍵盤鼠標呢?帶的話,增加出行負擔,不帶的話,那么筆記本的操控方案就要足夠的智能和順手,才能盡可能減少沒有外接鼠標鍵盤時的操控成本。目前筆記本都內置了觸控板,但是觸控板的使用卻未必真的好用,這與本身筆記本觸控板的設計以及各種手勢方案有關。YOGA除了為大家配置了更好體驗的觸控板外,在部分機型上還為大家配置了觸控屏,即便你不習慣觸控板操作,也能直接戳屏幕,像觸控手機那樣操控筆記本。
上述就是“好筆記本”的四大標準了,你手頭的設備都滿足了嗎?歡迎評論區和小YO一起討論哦~
多朋友買電腦的時候,總是糾結,不知道怎么判斷一臺電腦的好壞?下面我給大家介紹一下:
一臺電腦主要由CPU、顯卡、主板、內存、硬盤、機箱、電源、顯示器、鼠標、鍵盤等組成的。而CPU、顯卡、內存、硬盤則是決定一臺電腦性能的核心硬件。
下面我們分別來看看這幾個硬件
CPU是中央處理器,相當于電腦的大腦,它的好壞直接決定了電腦的性能。那么CPU主要看哪些呢?
1)看主頻
主頻是CPU的時鐘頻率,也可以叫做工作頻率。單位MHz。但是現在CPU的主頻都是GHz。所以說主頻越大越好,主頻越高,CPU的運算速度就越快。
2)看“核”
我經常聽大家談論CPU的時候說,雙核、四核、八核。那么是核數越多越好么?一般情況下核數越多,CPU性能就會越好。道理很簡單,雙核就相當于兩個人再干活,四核就相當于4個人,當然是人多力量大了。
3)看型號
同代情況下,性能應該依次升高為好,比如大家常說的i3、i5、i7。但是我個人使用i7的時候,并沒有感覺比i5快多少?
內存相當于臨時記憶區,購買內存的時候,我們主要看兩個方面:
1)內存大小
內存相當于臨時記憶區,需要臨時存儲數據,因此內存的大小是決定內存的重要指標。而我們經常所說的4G、8G就是內存大小。我記得我配置的第一臺電腦內存才128M,而現在最少的都是4G了
2)代數 主頻
先看下邊金士頓內存條 DDR4 2666 8G。這組數據代表什么呢? DDR后邊的第一個數字代表內存第幾代。2666代表主頻,這里面要特別注意,主頻需要跟CPU想匹配。
硬盤相當于永久記憶區,現在市面硬盤主要分固態和機械硬盤兩種。
固態硬盤----運行速度快,但是價格昂貴
機械硬盤----運行速度較慢,但是價格便宜。
建議大家配電腦的時候配1個固態硬盤(做系統盤)+1個機械硬盤。固態硬盤做系統盤,機械硬盤用于存放用戶數據。這樣既提高了速度,也降低了成本。
這個要特別注意:固態硬盤千萬別寫滿,要注意清理。
顯卡相當于人的眼睛,是視覺信息處理。顯卡一般分為獨立顯卡和集成顯卡。
獨立顯卡和集成顯卡主要區別就是是否有獨立顯存。一般來說顯存越大,顯卡的性能越好。而集成顯卡沒有獨立顯存的。
這里再和大家說一下獨立顯卡的Nvida卡和ATI卡,也就是大家常說的N卡和A卡。N卡更適合游戲玩家,A卡更適合經常制圖使用。
最好再和大家說說主板,看過很多文章,感覺主板并不是很重要的。很多人在組裝電腦時候,主板的預算都是較低的。但是我感覺一塊好的主板,才能將電腦整體性能都發揮出來。因為主板不僅提供整機的兼容性,還為硬件性能的發揮提供重要的支持。所以條件允許的話,盡量配置一塊好點的板子。買主板需要看什么呢?品牌、質量、做工、售后、擴展性和兼容性。
如果喜歡本人的文章,請關注點贊。感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