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哈利·波特系列小說和電影的“哈迷”們都知道,在故事中的魔法世界,有一個名為“幻影移形”的特殊技能,可以讓人在一個地方消失,并瞬間在另一個地方出現。這樣的“魔法”本不可能出現在現實世界,但不可思議的是,在網約車司機中,竟也曾偷偷流行著這種“幻影移形”:乘客只是在城區里打個車,司機開的路線也循規蹈矩,但網約車的行車軌跡卻在起點和終點間“翻山越嶺”,或者在某一個路段高頻往返。通過這套“神器”,能使車輛實際行駛路線和行車軌跡分離,行駛公里數增加,司機也就達到了目的——虛增里程,而乘客則要支付高出實際的打車費。
警方偵查發現,網約車司機虛增里程的背后,不僅有“黑科技”研發者作祟,還活躍著倒賣“神器”的“黃牛”。因為他們,虛增里程的“魔法”在網約車司機之間口口相傳。
網約車司機虛增里程案,背后是一條怎樣的黑色產業鏈?
平臺報警
2020年12月,某網約車平臺杭州分公司接到某集團公司客戶投訴,稱通過該網約車平臺打車的費用特別高,實際結算價格嚴重超出預估價格,要求查實原因。
網約車平臺隨即查詢后臺數據,發現部分司機的訂單確實存在行程造假、價格虛高的情況,認為可能是部分注冊司機使用了可以修改定位的設備,通過設備虛增訂單行駛里程,多收車費。因為涉及數額大,該平臺隨后報警。
但奇怪的是,這些使用了定位修改設備的網約車,司機實際行駛的路線是正常的,沒有繞路,但等到下車后結算時價格卻陡增。這是怎么做到的?
警方進一步調取該平臺的可疑訂單發現,這些訂單的乘客大多都是集團客戶,車費統一由其供職的公司結算,所以乘客不會特別在意每一單的價格;同時,訂單多數是機場、車站往返的遠距離大單。相比于短途,司機對這樣的訂單做手腳每單多加個二三十元錢,乘客一般不會太敏感。
司機們用的到底是什么“神器”,這些“神器”又從何而來?
“小尾巴”流行
俞某某曾是某公司的軟件工程師。2018年辭職后,他就開始鉆研自己感興趣的某GPS的定位修改設備,并在網上銷售。隨著網上的業務量越來越大,2019年,俞某某開了一家科技公司,并開了多家網絡店鋪。這套設備可以繞過手機的防外接篡改防護系統,在手機上隨意修改定位。
按照俞某某的說法,他的這套設備最初主要是一些境外網游玩家在用,可以在游戲里“掃街”,但漸漸地,在國內也有了很大的市場,而顧客不再是游戲玩家,而是網約車司機,且網約車司機還給這套設備取了一個通俗的名稱——“小尾巴”。一些網約車司機在購買時會詳細詢問是否有修改定位的功能,俞某某一一告知。
海寧人胡某某,就是俞某某的客戶之一,曾業余做過網約車司機,后來掛靠在杭州某租車平臺做網約車租賃。還在開網約車的時候,有一次胡某某送乘客到上海浦東機場。等候期間,他看到有同行的接單手機上插著一個白色類似充電器的東西,很好奇。同行告訴他,這個叫“小尾巴”,有的地方也叫它“甩位器”,可以修改定位方便搶單。
“取經”后,胡某某很心動,立刻按照指引搜索到了俞某某的網店,買了一個“小尾巴”。他試了一下修改定位的動能,果然好用。
后來,“小尾巴”在網約車司機口中一傳十、十傳百。陸續有人找胡某某幫忙買“小尾巴”,胡某某也覺得有錢好賺,便從俞某某的店里進貨了40多個。
在使用“小尾巴”期間,胡某某還發現它可以虛增里程,這成了他推銷的又一大“賣點”。他進貨的40多個“小尾巴”,除自己使用了兩三個外,其余都被他作為租車增值服務轉手倒賣,一方面增加他的租車業務量,另一方面從中賺取差價牟利。
杭州富陽的網約車司機許某,也在機場等客時和同行聊天得知了“小尾巴”。于是,他通過朋友介紹,從胡某某處買了一個。之后,每當接到機場往返、且是集團客戶的生意,他都會使用“小尾巴”。
2018年12月至2020年4月期間,許某共使用“小尾巴”虛增里程詐騙337次,騙取乘客虛增車費12618元。
除了自己使用,許某還把“小尾巴”的用法傳授給汪某、路某等其他網約車司機并代為購買,騙取乘客虛增車費。
對于網約車司機使用“小尾巴”虛增里程,俞某某并非一無所知,他曾用手機搜索過廣東某地判決制作和出售修改手機定位工具案件的新聞,但仍繼續對外出售。
溯源打擊
2020年12月,隨著某網約車平臺杭州分公司報警,辦案人員調查發現,使用“小尾巴”(甩位器)虛增里程作案,不僅發生在杭州,北京、廣東、上海等大量網約車行業發展較快的城市也均有發生。“小尾巴”的背后,是一條暗流涌動的虛增里程詐騙犯罪黑色產業鏈——上游,軟件工程師俞某某研發、制作“小尾巴”并對軟件不斷迭代升級;中游,像胡某某這樣的“黃牛”為了牟利推波助瀾;下游,網約車司機之間相互傳授“小尾巴”使用技巧并有司機熱心代購。
溯源打擊,才能從根本上斬斷這根行業犯罪產業鏈條。
2021年2月,杭州市公安局就網約車司機詐騙專案立案偵查,并邀請杭州市人民檢察院提前介入。同年4月6日,杭州市檢察院成立專班,積極開展案件研判分析、引導偵查、提供取證方向等工作。
2021年8月,杭州市公安局上城區分局將俞某某、胡某某、許某一案移送杭州市上城區人民檢察院審查批準逮捕。
2022年7月,上城區檢察院對俞某某、胡某某以涉嫌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程序、工具罪,對許某以涉嫌詐騙罪、傳授犯罪方法罪提起公訴。
2022年11月30日,上城區法院判處俞某某有期徒刑4年6個月,并處罰金100萬元;判處胡某某有期徒刑2年6個月,緩刑3年3個月,并處罰金2萬元;判處許某有期徒刑1年,緩刑1年6個月,并處罰金1萬元。
另外,同樣使用“小尾巴”實施詐騙情節嚴重的汪某、路某等,也因犯詐騙罪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案件辦理過程中,對部分詐騙數額較小尚不構成犯罪的網約車司機,司法機關分別進行行政處罰、教育訓誡。
多管齊下
當下,網約車已經成為人們日常出行的公共交通工具之一,虛增里程的黑色產業鏈,不僅侵犯了乘客的權益,更擾亂了網約車市場秩序。為遏制“黑產”侵蝕網約車行業,根據網約車司機交代的事實,杭州市上城區檢察院建立數字監督模型,通過大數據分析開展類案監督。相關涉嫌犯罪線索均已依法查辦。
辦案過程中,針對該系列案中暴露的平臺主動監管缺位、平臺數據信息未完全納入行業監管等問題,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三級檢察院聯動,積極與交通運輸部門、公安部門召開網約車新業態治理工作會議,形成“行政+司法”“共商+共治”的全鏈條聯動治理機制。同時,對網約車平臺主動監管缺位問題,上城區檢察院還探索以公益訴訟訴前檢察建議的形式,督促平臺履職。
今年6月25日,杭州市政府辦公廳公布《杭州市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實施細則》,其中除調整網約車平臺公司計價規則、收入分配規則等外,還規定網約出租車平臺企業具有車輛設備安裝和數據接入的義務。該實施細則已于今年7月17日起施行。根據實施細則,網約出租車平臺公司應當確保網約出租車車載衛星定位裝置和應急報警裝置正常使用,衛星定位數據格式和傳輸方式符合相關標準,并接入道路運輸監管平臺,保持正常使用狀態。
彼家的播放器在圈兒內話題度一直都很高,原因很簡單,音質好得離譜,價格也貴得離譜,所以就會引發許許多多的討論,有時候還會演變成爭吵,作為每月上繳口糧的好男人,昂貴器材只配看看,網上議論的主題我從來不去站隊的,頂多搬個小板凳在一邊看戲嗑瓜子......。
這家推出的小尾巴我也是有幸聽過的,比如W2,那聲音簡直了,樂彼肯定有兩把刷子,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們巴拉巴拉描述一堆的大型FPGA,雖然云里霧里,但不得不說這是樂彼家從不外傳的獨門絕技,廠商需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支撐,這一點很重要,要不然不可能這么被大家關注!
今天想跟大家來分享一些關于樂彼W1-131的個人體驗感受,算不上經驗分享,更算不上評測,因為這東西有1920種調音,還是軟調硬調一起上的那種,講真如果要我一個個去聊下來難度忒大,所以本文核心部分主要是聊到一些操控啦、極個別耳機搭配的感覺啦這些,外觀就一帶而過,所以本文內容主要還是當做寫了個小日記給自己看的,算是發燒心路歷程上的一個小階段,至于能不能讓你種草,我也不知道......。
羅列一些樂彼W1-131這次相比W1的升級點:
樂彼W1-131單端/平衡輸出的總諧波失真都改善了1倍。不要小看這一點提升,小尾巴里邊想要在這么有限的空間里做“道場”已經很不容易,更何況這次直接給弄到0.0002%就很嚇人了,我覺得這項參數的意義是大家談論最多的關于它能PK播放器的主要因素之一,失真控制,這對于手機端的聲音回放太重要了。
4.4輸出功率比樂彼W1高了30mW,W2-131低了10mW,也就是跟W2同級別的,大呼刀法精準啊!!跟老黃學壞了這是~其實你說真的要是對比起來,這點毫瓦差距有多少人能聽得出來......其實我覺得無論它們哪一個接上HD650,都不會出惡聲,這倒是最讓我欣喜。(我覺得這個應該還是THD立大功了)
樂彼W1-131看齊樂彼W2-131,都是最高支持到native DSD256。我覺得它的意義是在電腦端當做小聲卡時帶來更絲滑的聲音體驗。你想想啊,有多少人會在手機里裝那么多高規格音樂文件聽歌呢.......太占空間了所以,配件里送的那個USB轉接頭還是很有用處的!
W1-131依舊使用了Cirrus Logic的DAC芯片,型號從CS43198換成了CS43131,有一些網友在討論這算不算降級了?千萬別被數字和常規思維去理解Cirrus Logic的命名方式,其實CS43131和CS43198的解碼部分是一模一樣的,連參數都是一模一樣,我去Cirrus Logic中國區官網對比一下,CS43131的升級點其實在于CS43131多了個集成式 H 類耳機驅動器,說人話就是它能直接拿來做出一個完整的公模小尾巴。不過樂彼肯定不會這么偷懶,所以就有了很多接下來值得聊聊的技術點:1920種調音!
這個數量是相當驚人的,甚至說它是有史以來調音最多的小尾巴(你可以把播放器也囊括進去)也不過分,這么多的調音意味著你將要花很多時間在這里折騰,如此多數量的調音并不是在菜單里一個個選擇,而是能通過三種核心方式進行疊加或者不疊加。這三種方式是:STL、SDF和樂調音。它們通過自身大型FGPA/DAC和軟件綜合實現的,其中STL為W1-131獨占,里面目前是classic和pop兩種,這倆效果差異蠻大的,然后是跟W2-131一樣的基于W2上改進的樂調音PLUS,有01和02兩種,這兩個效果差異比較小,最后就是針對一些耳塞做的樂調音(SDF),目前給到的匹配型號是IE800S,謝蘭圖,Z1R,M9和SE846,這個在未來固件更新里是能夠不斷增加進去的,哪個塞子火就給哪個,這就有點牛B了啊!!
這三種核心調音方式里,有的差別明顯,有的不太明顯,所以如果是疊加在一起的話,最終出來的聲音會大有不同(這里還沒算上8種EQ、4種濾波和2個增益,也都是可以疊加進去的!),折騰得當的話能夠調試出適合你手頭任何塞子適用的聲音,這個可玩性就很高了,只是研究起來比較費時間,大家入手后需要長時間慢慢去微調。
因為藍色的辨識度很高,所以我估計應該是絕大多數燒友會選擇的顏色,做工跟樂彼的播放器有很相似的風格:鋼鐵直男型!正反面都用上了玻璃材料,金屬外殼依然是W1/W2的“套娃”,個人感覺這次換了顏色和背面材質,顏值要好看很多。
最后說說耳機搭配和聲音方面的主觀感受。天衡ES292靜電動鐵耳機是我近期入手,也是聽得比較多的塞子,特點是自帶4種調音,所以.......1920再乘以4,額~7680種調音!!!ES292本身的調音就是走高密度路線的,如果想要得到平衡鮮活耐聽的聲音,可以參考這樣:
STL:CLASSC+樂調音(TUNE):01
然后把耳機調整到“人聲均衡模式”,其他就不用去調了,這里對于EQ和SDF我都是放在normal位置。這樣出來的聲音依然保持很高的密度,但三頻變得極為均衡,鮮活度一點都不缺,同時會帶有一點點潤厚的“油膩感”。其中中頻部分,在流行樂里呈現人聲的時候很抓耳,整體聲音邊緣的細節會有一點點涂抹感,導致會顯得比較潤滑。解析度還是可以的,不算出彩,但也無過,而低頻部分的下潛適中,能量略微偏大,中高頻不會被掩蓋掉,而高頻的細節很豐富,雖然延展性有一定克制,但全程無齒音,也不會有令人厭惡的失真情況出來,如果盲聽的話,這玩意是真的能去跟一些播放器打個來回的。目前這種buff疊加是最均衡的狀態,如果想要過渡刺激,動次打次那種,可以嘗試這樣:
STL:POP+樂調音(TUNE):01+EQ:BASS/ROCK
接著把耳機調整到“人聲低頻加強模式”,這就是我要的極度刺激感了哈哈!!這個時候整體上的瞬態速度是極快的,低頻是很混響的,高頻會有點被淹沒掉了,但中頻會很突出,典型的動次打次流行風格,看電影或者聽快節奏音樂的時候非常好聽。不過這里我想說一下關于樂調音的01和02,這兩種調音味道極其相似,我很難界定它們到底是屬于什么風格類型的,所以在我的理解來看,這個樂調音(SDF)應該是能夠在更高階的耳塞上才會聽出更明顯的差異,目前我手頭的塞子都很一般,差別微乎其微到可以無視的。
天龍C820算是一條比較經典的流行氛圍塞了,它調音上的高明之處是沒去做成動次打次的純粹低頻量感型塞子,而是能在中高頻不是很差的情況下,突出低頻的氛圍來,形狀上大概是個金字塔的樣子,上面小,下面大,中間部分給到得剛剛好。但是跟ES292比起來就太不夠看了,高頻暗了很多,中頻有點混,低頻質感倒是整體最靚的部分。所以如果按照我自己的偏好來設定,可以這樣:
STL:CLASSC+樂調音(TUNE):02+EQ:GAME+FLT:SLOW
TUNE我隨意調得,前面我就說了,這個級別的塞子基本聽不出差別~,大家是不是很奇怪我要把EQ調成游戲模式?其實在內置的8個EQ里,游戲模式的低頻量是最小的,另外這里我還加入了濾波器的調音,調成這樣之后會變得更拖沓和慵懶一點,同時C820的低頻下潛可以明顯減少許多,個人感覺至少減少了50%的樣子,中高頻會更加突出一些,只是高頻依然明亮不起來,可能是塞子本身原因吧,實在調不上去了,總之整體上會更加雜食和均衡,耐聽度好了不少。
最后做個總結,我覺得W1-131最大的價值在于強大硬件配置下所帶來的N種調音,并且這些調音的風格雖然有的明顯有的不明顯,但是通過合理搭配都能得到可塑性很強的聲音風格,它們不會用很離譜的失真去改變聲音的基本性態,這一點十分重要!因為這能徹底改變一條耳機的原本風格,這一結果當然方向是很好的,也算是在一堆小尾巴產品里找到了一條很特別的路子,缺點是等于把調音交給了用戶,需要咱細心的去做調試,但我覺得值得,因為當我弄出一個自己喜歡的聲音,那種滿滿的成就感嘖嘖......。1920種調音,我就不信你找不出一個自己喜歡的來......好了,今天的小分享就到這兒,喜歡就一鍵三連,大家拜拜~。
燒友:逮蝦戶~
如果要說這兩年什么HiFi產品最受歡迎,那肯定非“小尾巴”——(隨身解碼耳放線)莫屬。
隨著流媒體大行其道,越來越多的用戶的主要聽音場景開始從“居家”轉變為“隨身”。而藍牙耳機由于受到物理瓶頸的限制,音質方面始終看不到傳統有線耳機的車尾燈。
呔,吃我一板磚
為了滿足發燒友們針對音質的需求,各大HiFi廠商紛紛“下海”,現如今小尾巴市場也是廝殺猛烈,良莠不齊,讓人看花了眼。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與其直接告訴大家哪幾款值得買,不如先教會大家怎么挑選小尾巴。
小尾巴選購七大維度
一、輸出功率
功放功率分布圖
功率放大器的功率指標嚴格來講又有標稱輸出功率和最大瞬間輸出功率之分。前者就是額定輸出功率,它可以解釋為諧波失真在標準范圍內變化、能長時間安全工作時輸出功率的最大值
首先是小尾巴的輸出功率問題。別忘了“小尾巴”的真正學名:隨身解碼耳放線。作為耳放,輸出功率決定了它能推什么以及能不能推好的根本問題。
這里就不得不提到兩個參數:XXmw@XXΩ 和 XXVrms@XXΩ。廠商可能會標注多個負載下的輸出功率,但一般來說,32Ω負載下的輸出功率是參考值。
我們可以使用Headphone Power Calculator來計算小尾巴的輸出功率是否滿足耳機需求。這里我們以AKG K701作為一個極端的例子:
可以看到,AKG K701不虧為“大手辦”,極高的功率需求讓很多燒友“入手即吃灰”,所以在小尾巴時一定要注意輸出功率能否滿足與之搭配的耳機需求。
二、輸出接口
其次是輸出接口問題。相比于常見的3.5mm單端耳機接口,4.4mm平衡接口已經成為很多燒友們的“硬性需求”。
3.5mm音頻接口定義
4.4mm音頻接口定義
相比于3.5mm接口左、右聲道+地線的設計,4.4mm接口分為左聲道正極、左聲道負極、右聲道正極和右聲道負極四條,由于左聲道和右聲道的信號不需要經過共用地線,所以也杜絕了單端輸出的弊端,實現了十分不錯的分離度。
此外,平衡電路是采用兩個功放單元推動一個聲道,不僅正負信號中的噪聲可以相互抵消,而且音頻信號的擺幅得以成倍增加,理論上的平衡輸出功率可以高達單端輸出的4倍,使聲音的音色表達更加飽滿,細節更加充足。
三、DAC芯片
講完了“功放”部分,就應該說說支撐起一個“小尾巴”聲音素質的另外“半邊天”——解碼。
DAC芯片內部架構圖
如果說CPU是電腦的核心,那么DAC芯片就是一個“小尾巴”的核心。所謂DAC,就是Digital-Analog-Converter——數字模擬轉換器,源自上游的離散音頻數據在這里進行“識別-轉換”,再輸出連續的模擬信號提供給后續的放大電路。
數-模轉換原理
正如同CPU一樣,DAC芯片也有性能高下之分。高規格的DAC芯片能夠提供更好的解碼能力和數據指標。
我們可以直接登陸AKM/ESS/CSS這三家市面主流DAC廠商的官網,了解相關的芯片性能,作為選購小尾巴乃至任何解碼耳放時的重要參考。
AKM DAC芯片性能天梯圖
雖然DAC芯片在小尾巴中的地位超然,但它并不能夠100%決定聲音的好壞,更多的是看搭配使用它的設計師的經驗與設計水平,一個系統工程,做到芯片應有的指標是最基本的。“唯芯片論”并不可取,但配置一款好的解碼器既能使小尾巴如虎添翼,也是器材的"加分項"之一。
四、信噪比
Hi-Fi是英語High-Fidelity的縮寫,翻譯為“高保真”,其定義是:與原來的聲音高度相似的重放聲音。那么怎么衡量重放聲音與原聲音是否相似呢?這里就又引申出一個定義:信噪比。
信噪比,是指一個電子設備或者電子系統中信號與噪聲的比例。信號指的是來自設備外部需要通過這臺設備進行處理的電子信號,噪聲是指經過該設備后產生的原信號中并不存在的無規則的額外信號。
我們知道,根據通信原理,信號在信道中傳輸時會不可避免地混入噪聲。
如何減少混入的噪聲,提高重放聲音與源聲音的相似度,就要看器材所采用的電子元器件的性質和電路設計的優劣了。
一般來說,由于設備各元器件耦合,最終輸出信號的信噪比會低于內部DAC芯片輸出信號的信噪比。但也有聰明的設計師會通過精妙的電路設計,減弱甚至消除系統中的噪聲,做到總輸出信號的信噪比>DAC輸出信號的信噪比,這也是上文提到DAC不能100%決定聲音質量的一大原因。
五、碼率支持
試問:HiFi發燒最高境界是什么?答:燒到最后,不是燒器材,而是燒音源!
遙望DSD空流淚
正如很多老燒口中所說,在整套HiFi系統中,音源的質量、錄音的質量,對聲音的影響更為恐怖。只有好的設備,沒有好的音源;或是手握發燒天碟、音樂母帶卻沒有設備能夠支持播放,那將是多么痛苦的事情。
關于DSD音頻格式就不再追述,想了解可以查看我們之前的文章:簡單說說DSD到底是什么。今天主講目前比較熱門、大家比較關心的MQA格式。
所謂MQA,實際上是編碼格式的一種,即Master Quality Authenticated。這種格式能夠將極高采樣率的音頻流封裝成體積很小的文件,便于流媒體傳輸或下載。從下圖中可以看到:MQA的音質(Sound Quality)可以做到與768K甚至更高采樣率的PCM格式等同,而文件碼率上則遠遠小于同等質量的常規編碼文件;從而實現了“小文件&高音質”的并存。
MQA編碼采用一種類似“折紙”的方式將音樂的高頻細節“收納”在0-24kHz的“弱音區”內,等到讀取時在通過解碼處理“展開”這部分的音樂信息,聆聽時的聽感與普通高碼率文件“別無二致”。
雖然MQA文件看似“很好很強大”,但是想要真正用上它非常不容易。
首先MQA作為一種專利格式,普通的音樂文件必須經由MQA公司之手再封裝才能成為MQA文件;其次,MQA音樂文件具有版權,用戶必須購買正版專輯才能使用;再次,想要解碼MQA文件還需要受MQA認證的硬件設備。
凡此種種,注定了它在國內始終“悶聲不響”,淪為小眾發燒友的玩物。不過如果你是Spotify等音頻流媒體的正版用戶,并對存儲空間較為敏感的話,嘗鮮MQA也未嘗不可~
六、設備兼容性
兼容性也是很多燒友們看重的購買要素。一根小尾巴,如果既能給手機使用,又能夠給電腦、Switch等數碼設備使用。“尾巴就是一塊磚,哪里要用哪里搬”,無疑是性價比極高的選擇。
但這又是一個“徒增成本”的功能——不同前端甚至不同系統版本對于小尾巴這類“外置聲卡”的支持都不盡相同。廠商們為了適配這些設備和系統,只能窮舉測試。就算這樣,都難免出現兼容性上的問題。
所以千萬不能沖動剁手,在購買前應當做好相關的功課,或是購買那些有足夠研發能力的大廠產品。這些大廠在接受到BUG反饋之后會第一時間進行測試。進而更新固件,做到對少數設備的兼容。而一些不具有研發能力和用戶基礎的小作坊是很難做到這一點的。
七、便攜性
購買小尾巴雖說是為了音質,但也不能丟掉“便攜性”。相比動輒一斤打底的播放器而言,在音質上小尾巴并不能討到多少好處,音質&便攜的并重才是“解碼耳放線”的“立身之本”。
目前國內廠商們都不約而同地將小尾巴的重量和尺寸限制在25g、5cm×2cm×1cm左右。在這個規格下,小尾巴既可以有足夠的內部空間容納電子元器件,也不顯得十分累贅。但在保證聲音素質的基礎上,更輕更小的小尾巴無疑能夠帶來更好的用戶體驗。故而在很多燒友眼中,這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加分項。
授人以漁的環節結束了,但遠水不解近渴,授人以魚的工作還是需要的。
這次乙迷編輯部的幾位編輯花了兩天時間,對我們目前手上的小尾巴樣機進行了大規模的對比體驗;并結合這些機型在燒友圈中的熱度、反饋,最終挑選出6款我們認為今年雙十一最值得入手的6款小尾巴:
一、audirect ATOM MINI
評價:便攜向小尾巴中的優秀產品。小身材,大能量!
很難想象僅有8g“迷你”身材的它,在ES9280AC PRO芯片的加持下,碼率支持居然高達768kHz PCM和DSD512,解碼能力相比很多國磚來說都毫不遜色,堪稱“最強的線型小尾巴”。
極輕的重量也使得其沒有常規小尾巴高克重帶來的下墜感,“空氣感”般的使用體驗也是很多燒友寧愿降低推力等方面的要求,也要入手它的決定性因素。
推薦人群:想一睹高規格音樂文件風采,又對設備便攜、收納有極高要求的燒友。
優勢:高碼率支持;極低克重、便攜性佳;獨立晶振、失真率低;物美價廉、性價比高。
弱勢:供電能力較弱,推力較小;僅提供3.5mm接口;適合低阻高敏入耳式耳機,面對具有一定阻抗的多單元耳塞時略顯乏力。
二、飛傲KA2
評價:小巧玲瓏,便攜性強;體驗平衡口的性價比之選!
平衡口已經逐漸被市場普遍接受,但大多數廠商都選擇做3.5mm和4.4mm都具備的小尾巴,市面上鮮有僅提供平衡口的小尾巴。
而飛傲KA2選擇為了體積,果斷砍掉“先進,但閑置的3.5mm耳機口”。讓KA2本身更精簡且純粹,進一步縮小體積,將重點全部放在了平衡口上,取得便攜與聲音之間的平衡。配合自家的Fiio Control APP能實現更多對您自身實際需求的調整。
推薦人群:想從3.5單端升級4.4平衡,對設備便攜性有較高要求,“奧卡姆剃刀”理論的忠實粉絲。
優勢:與千元價位同等的雙CS43131 DAC解碼架構;擁有自家Fiio Control APP,使用體驗更佳;推力能滿足部分中高端耳塞。
弱勢:如只有3.5mm耳塞,則需準備預算更換4.4mm平衡線;無可換線設計,對雙持IOS、安卓設備用戶略不友好。
三、艾巴索 DC03Pro
評價:短小精悍,經典延續,兼顧各方需求的“誠意之作”。
相比其他幾家,艾巴索可以說是吃到“小尾巴”紅利最多的廠商之一了。從最開始的DC01、DC02,到銷量口碑齊上天的第二代DC03.....還有后續的DC04、DC05、DC06.....
如今的產品數量之豐富,可見艾巴索在小尾巴市場積累經驗不少。這依靠的不僅是產品的實力還有合理的定價策略。而DC03Pro則是在其口碑最佳的DC03上,進行再次升級。
推薦人群:對設備便攜性、外觀有一定需求,追求較強聲音素質,預算有限的均衡型用戶。
優勢:外觀設計簡潔美觀;10.5g重量便攜性佳,推力尚可,適配范圍廣。
弱勢:“那時候我還很瘦”?外觀設計語言似曾相識;體積受限,僅有3.5mm接口。
四、樂彼 W1-131
評價:全方面無短板的“水桶機”,惠外秀中,1920種調音玩法符合各類人群的需求。
作為樂彼經典產品W1的升級版,還將先前“現象級天花板”小尾巴W2-131的技術成功下放。為其配備高規格FPGA的同時,也根據前幾代產品的用戶反饋和需求增加了大量的調音選項。在維持高標準聲底素質的基礎上做到了全方面迎合用戶的需求。針對謝蘭圖、IER-M9、SE846等熱門型號,也提供了獨家硬件調音支持。價格進一步下探,雙十一入手的性價比顯著提升。
推薦人群:雜食燒友,愿意嘗試多種玩法,希望“一機走天下”的技術流用戶。
優勢:價位適中;玩法多樣,素質、顏值均在線;專屬適配多種經典型號。
弱勢:過多的調音風格導致上手成本高,距離同品牌上位產品W2-131存在一定差距,入手后容易二次升級。
五、乾龍盛 MC01
評價:大器晚成,黑科技拉滿,直男專屬的高科技玩具!
乾龍盛作為圈內名氣特大、圈外沒人聽說,又是無論國內外都超晚做小尾巴的廠商,上來就打出一款足夠重磅旗艦小尾巴——MC01。而它身上的黑科技多得不行:QFN封裝的CS43131解碼芯片、抖動只有150fps精選飛秒時鐘、可選三級電源濾波...就連附贈的Type-C連接線都是具有方向的,有興趣可以去了解一下,真的太多了。
推薦人群:品味老到,對聲音有自身獨特見解,喜愛港臺金曲的燒友。
優勢:“螺螄殼里做道場”,獨家三級電源濾波,改善小尾巴供電難題;4.4mm/3.5mm均實力在線;還有單端加強版MC01se可選;黑科技堆料,誠意滿滿。
弱勢:外觀設計非常具有辨識度,但在審美上可能略顯樸實。
六、悅爾法 Go Bar
評價:大推力&大體積的極致之選,臺機耳放技術下放的代表作。
與乾龍盛相同,這也是iFi第一次做“尾巴”,也同樣上來就是一款旗艦。Go Bar最大的特點無疑是非常大的推力,在Turbo模式下,不僅能達到475mW@32Ω的輸出功率,在600Ω下也有著7.2Vrms的輸出,而在這推力之后,便是其非常豐富的臺機、耳放技術的下放,諸如16核的XMOS微控制器、適應低阻耳塞的iEMatch......
推薦人群:追求極致,對便攜性不敏感,剁手預算充足的高端發燒友。
優勢:推力特大(Turbo模式下),能滿足部分難推的耳塞、頭戴耳機的需要;適應低阻的iEMatch功能;獨家XBass&XSpace調音功能;XMOS性能優秀。
弱勢:缺少屏幕顯示,價格易勸退;體積和重量較高,便攜性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