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2014年第11期的《電腦選購便攜天書》小本子,是當年《電腦迷》雜志每期必帶的一本附贈的,關于當時電腦硬件的新產品介紹和價格的一本非常有參考價值的小本子。當年,本人一開始買的最多的是《電腦報》報紙的,記得一開始看《電腦報》根本看不懂,里面的知識許多都是有英文簡寫的縮語,直到后來對硬件逐漸的了解,漸漸的發現《電腦報》上的硬件也基本年的懂了,但是覺得一個星期一期的電腦已經不夠看了。
后來,正巧《電腦報》社公司又發行了一本關于電腦方面的《電腦迷》雜志,這下子,除了《電腦報》還可以再買《電腦迷》雜志看了,記得當時好像是半月刊,每半個月才發行一次,每次都是迫不及待的提前去報刊亭打聽雜志來了沒有,只要一發現來了,立馬買下來,回去好好的翻閱。
其實這本雜志,除了這個附贈的便攜天書以外,還附贈一片光盤的,光盤里有實用的小程序,幽默的小視頻,還有當時流行的MTV歌曲,這些豐富的內容,是我購買這本雜志的最大的動力,給我使用電腦帶來了極大的樂趣。幾乎期期必買,買了幾年之后,由于互聯網的興起,而且,我上網也越來越方便,獲取電腦方面的知識以及其他新聞資訊更容易的原因,這種雜志就買的越來越少了,直到之后,就停止購買了。現在我的家里還存放了幾十本《電腦迷》雜志以及附贈的幾十張《電腦迷》光盤以及《電腦選購便攜天書》
便攜天書里往往使我最感興趣的還是新出硬件方面的知識以及價格,由于打工之余,也經常幫助別人配置電腦,所以需要知道一些最新硬件方面的知識以及價格,而這本書完全滿足了這方面的需要。
上面是這本小本子里每期必刊登的當前的電腦推薦配置,能滿足各個方面實用的配置。
這幾張就是每期上都有的當前硬件的價格表。相當的實用。
一些新型硬件的介紹。
在的筆記本經常會遇到一個比較頭疼的問題,那就是如果安裝128G的固態硬盤,雖然開機速度快載入速度也快,但是容量太小,無法安裝現在越來越大單機游戲,而機械硬盤雖然空間大但是速度變慢很多,筆者這臺是前幾天雙十一在天貓買的神舟K650-i7,售價因為雙十一降價了500,主要4000出頭價格很理想。
筆者可以說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游戲迷,機身自帶的500G機械硬盤,開機差不多接近1分鐘,感覺太慢了,打算裝一個SSD但是這樣 機械硬盤不是浪費了?所以我想了一個辦法解決。
由于神舟K650D i7已經屬于游戲本的范疇,所以保留了光驅,也給我SSD和HDD組合的想法奠定了理論基礎,不多說先拆開干起來。
拆開以后可以看到機身顳部的情況,內存條我已經加裝了一根和原裝一樣的4G內存,現在是8G的運存,和原裝一樣也保證了兼容性。裝SSD的話用Msata就可以了,但是我覺得不是很靠譜,決定實踐一下理論。
把光驅拆了,沒啥用的東西,現在正版游戲都可以下載,裝系統下載或者做一個系統U盤。
應該大部分人知道,光驅不光占了一個位置,它也是一個硬盤倉。
就是用過螺絲把換下來的HDD固定好就行了,就那么簡單,只是很多人不知道這里還隱藏著一個硬盤倉,換上固態硬盤,往往就把機械硬盤給廢棄了。
剩下的就是用系統U盤裝一下系統了,這個可能還有朋友不會,可以百度一下看,現在非常多的U盤裝機軟件和教程,系統裝在SSD里,游戲裝在機械硬盤里,可以說開機速度和游戲都不耽誤。
近,有個朋友私信咨詢了筆者,網絡播出的動畫和藍光的區別,然后在筆者的解答中,逐步開始信賴藍光片源了,可能他沒有經濟能力支持購買正版的藍光,走了“白嫖”的套路,不過也正常,國內90%的動漫迷都是“白嫖”的,但他很快發現一個事實,那就是走上了空間不夠的不歸路……
很多人會問,如今動漫不都打開手機隨時可以在網上看到嗎?為什么還要買硬盤去存動漫呢?
從一個玩日漫多年的愛好者來說,我覺得如果往這個坑走深了,只要你有足夠的追求,早晚會走到這一步……
這里說的“日漫迷”并不是那些隨便追追新番圖個樂,而是愿意把時間、金錢、精力花在里面的人,至于這樣的愛好算不算有品味,那是另外一番事情我們就不詳談,而且你找我這個重度日漫迷詳談,也只會得到肯定的答案,所以拋開這個,我們只說為什么會變成這樣。
做“本地黨”是源于當年的習慣
做本地黨是80、90后獨有的習慣。最早期的時候,80、90后看日本動漫基本就靠買盜版的實體碟,DVD、VCD光碟獲取資源的。家用的個人電腦普及之后,光碟不再流行,開始流行電腦光碟里面裝了番劇的內容,我記得當時流行的封裝格式是.rm,后來更新了.RMVB是清晰度更好的格式,還有微軟常用的.avi .wmv等格式,都是過時的格式,當時光碟里能裝進的動漫也比DVD的碟片多許多,一張碟裝一整部動畫都有。
再之后,隨著個人電腦的配置的提升,我們會用光驅把這些內容拷貝到電腦硬盤上,只要歸好類,想看的時候只需要點開就能看,也就不用再把光盤插進電腦的……電腦的光驅里就能看到想看的動畫了。
這可能就是動漫本地黨的起源。
網絡時代,網上看動漫的利弊
大概到了2007年左右,國內各種在線看動漫的網站也“崛起”了,但當時還沒有完全進入版權時代,網絡片源的質量參差不齊,而且大都是看一些熱門動漫比如《死神》、《海賊王》之類的站點,認認真真可以更新新番看的站不多,我記得當時大都是去DM123之類的針對性的日本動漫新番的討論BBS里去找資源……
再到了小破站開始熱門的2010年往后,國內各大視頻網站,都開始爭搶日漫蛋糕,參與版權播放的爭奪戰……最后小破站勝出,一統二次元江湖……網絡看動漫新番的時代可謂正式來臨。并且之后在2017年左右,越來越多的日本動畫的版權公司在國內法人入駐,版權時代徹底來臨,你隨便在公網上散播“資源”很可能會吃官司……
網上看動畫對于動漫迷是有利有弊的,利好是方便,有移動網絡、WIFI環境的話可以輕松打開手機觀看,壞處是資源有限,如果你觀看的網站倒臺了,那么就沒得看了。
并且,隨著網絡影視內容的審核的嚴格,網絡上看的內容更多是經過“修正”的,一些內容直接刪減了,一些內容進行了改動,導致和最初播出的樣子不一樣了,這也讓觀眾非常苦惱……自己可能花錢買了會員,最后還是只能看刪減,這就很影響體驗,于是,“網盤見”誕生了……所謂的“網盤見”就是那些國內沒有引進的作品,或者被刪減的內容,以網盤的方式私底下分享……由于它不是大范圍進行散播的,相對來說遭到版權方起訴的可能性較低,而且短時間分享的話,維權也不簡單……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畫質問題,盡管2022年了,我覺得這個問題在小破站上基本是解決了的,小破站甚至推出了自研的4K AI畫面倍線技術來提升新番的畫質…算是做的非常徹底的了…但果然當年很多糟糕的在線片源還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為了畫質而選擇下載片源,用更好的播放器和算法來播放,也是一個頂真的動漫迷會選擇的打開方式。
“光碟片源”的價值和逃不過的“白嫖”
最后,因為國內網絡影視內容環境的惡劣,最終,熱衷于動漫的質量的動漫迷會選擇下載盜版分享的高清片源,其實可能畫質都是其次的,能看到原版的內容才是最重要的,并且,之前也提到過,如今正品的光碟版的內容和網絡播出的內容很可能是有一些差別的,而毫無疑問,光碟版的片源質量最高,所以光碟版片源成為動漫迷收藏來觀看的最佳片源。
而一旦你選擇了藍光片源,那么基本也就確定和“白嫖”結緣了,不是不支持正版,而是日本的影視內容的藍光實在是太貴了,一張只裝了3集動畫的藍光光碟,就要450塊左右,也就是說你收齊一套20多集的連載動畫,好幾千就出去了……沒有相當的財力是不可能收齊的,而且物理媒介來說,收藏價值也往往大于實際播放的價值,所以國內小伙伴購買正版的動畫光碟,絕大都是真愛作品買一份收藏,很少是買來“用”的。
但動畫還是要看啊,不會因為買不起就不看了……不花錢看動畫好像已經變得天經地義……于是最終還是要走向下載動畫收藏的不歸路。而高清晰的藍光片源的代價就是占據的空間碩大,25分鐘一集的動畫片,即便用H.265的高壓也要5-600M一集……如果是H.264編碼壓縮的話一集要1G左右,而如果你為了極致的畫質選擇BDMV的格式收藏的話,那一集的容量就會更加夸張……一套十幾集的動畫直接上百個G就去了……
最后,還是得買硬盤
所以,一旦你覺得網絡上那些版權內容的刪減已經無法原諒,而盜版網絡片源的畫質又無法接受,并且喜歡的動畫又希望什么時候都能拿出來以高清的姿態觀看,最終會走上收藏藍光片源的道路的。就和那位剛入坑發現現實的殘酷而感嘆的朋友一樣……發現,是不是要好好看動漫之前,得準備一個大容量的硬盤……
我又要祭出我的一位朋友,沒錯真的是我的朋友不是我自己的圖了……
一抽屜的移動硬盤,每一盤都是4T。不過我覺得你如果真心是喜歡日本動畫,愿意花時間、精力、金錢在這個愛好中,我覺得你遲早會變成上圖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