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說電腦里有哪個配件受重視的程度和實際地位相差最大,那可能就是作為電腦動力之源,甚至可以說相當于“心臟”的電源了。小伙伴們選擇電源的時候都看啥?算算功率是肯定的啦,然后呢?接口?品牌?大概就沒有了吧。那么,電源上總是特別強調的效率認證到底有啥用,貴一截的高等級電源真的值嗎?
有些小伙伴想法很簡單,看看能省多少電費唄。好吧,咱們就用長城的500W金牌與白牌(據稱接近銅牌品質)電源來對比下吧。我們假設每天使用8小時,平均下來高低負載(125W/375W)時間各半,則白牌電源取84.275%和82.785%效率,金牌電源取89.65%和89.22%。
在相等的輸出功率下,低功耗的4小時內,金牌電源比白牌省電0.035度,高功耗的4小時內則省電0.131度,總省電0.166度。365天無休,則總共省電60.68度,參考北京家庭市電價格,大約一年可節省29.63元(一檔)或32.66元(二檔)。
可是,和價格差距比一比,要兩年左右才能“回本”,如果用的沒有那么頻繁,“回本”時間更長,選擇高效電源就有點不劃算了。真的是這樣嗎?別急,我們再看看另一個方面,那些多消耗的電力哪兒去了呢?很簡單,發熱消耗了,效果嘛,大概相當于我們增加了半塊發熱量(TDP)65W的CPU吧。
這還只是當前中端的500W電源,想要上中端獨顯,那至少得650W電源,發熱與高輸入功率的共同影響可就明顯了,比如高輸入功率對肯定插著好幾個接口的接線板是一種壓力,而白牌或銅牌電源多出的發熱量可就真的相當于一整塊CPU了,想象一下,夏天的電腦里多了一塊CPU,還沒有散熱器,那溫度、那噪聲就別提了,更可能影響到穩定性。
怎么樣,這樣看的話,高效率電源還是值得的吧。這里小編也順便提一下,有些小伙伴可能覺得高效率、高功率電源的價格還是有點“過分”,比低等級貴了辣么多?其實仔細看一看,這些電源很可能不光有更高的認證,還多出了全模組、更多顯卡輔助供電一類的功能配置呢,大多還是一分錢一分貨,值得考慮的。
小編,我裝機買多大電源合適啊?耗電一天要多少度?”今天有小伙伴問這個問題,如果僅僅隨口回復一個500W以上的電源就可以,肯定是沒有問題的,但是你知道電腦究竟耗多少電嗎?一度電究竟又能讓電腦用多久呢?不妨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這個。
1度電用多久?
這個很難說,應該是1000W功率的電器滿載運行1小時為1度電,電腦因為運行時是動態的,電能消耗也不恒定,所以不能確切的說出耗電程度。
第二個是電源功率不等于耗電,比如500W電源,不是說開機后電腦就要每小時用0.5度電,500W電源代表著可以穩定持續工作在500W功率上。另外電源還有一個峰值功耗,500W電源峰值功耗大概可以到650W,意思是它可以在短時間內接受最多650W的峰值功率沖擊。而且,電源本身還有一個自我耗損的情況,因為在轉換成不同電壓輸出時,功率會有一定程度的損失。
這就要提到一個80Plus的認證問題了。80Plus認證項目是由ecos consulting(現Ecova)負責組織推行的旨在推廣高效率節能電源的獎勵計劃,目前共分白牌、銅牌、銀牌、金牌、白金牌、鈦金牌六個級別的認證,每一個級別認證的電源功率轉換效率都不相同,例如115V Internal的白牌認證需要在20%、50%、100%負載分別拿到不低于80%、80%、80%的轉換效率,同時100%負載時PF值必須不低于0.9(具體看下圖)。
誰是耗電大戶?
耗電大戶最大的不是CPU,雖然動輒高端CPU的TDP熱功耗設計65W、90W甚至更高,但這只是熱功耗設計而已,不代表真實功耗!獨立顯卡才是整個電腦中最耗電的地方,甚至空載時的耗電都比有些CPU的TDP來得高。
關于電腦中各部件的耗電“能力”具體排名如下:
1.獨立顯卡
2.CPU
3.主板
4.硬盤
5.內存
6.鍵盤鼠標
要注意,硬盤是所有設備中最怕功耗不足,尤其是安裝多塊硬盤的電腦,對電腦峰值功率要求甚高,這一點要特別留意。
電源多大才夠用?
電腦不同于其他電器,因計算任務的負載程度不同,功耗一直都是動態變化的,確切的功耗計算非常困難。所以,很多時候只能依靠經驗判斷,當然這是有誤差的,型號網上還有相關的解決方法。有一點需要注意,小編提供的這個方法只能說盡可能的詳盡,但是也不夠精確。不過作為選購電源的參考絕對可用,通過這個頁面功耗計算器,很快就能計算出自己電腦的功耗(粗略),而且針對攢機的小伙伴這個計算器也能提供電源功率參考。
使用方法很簡單,在瀏覽器輸入網址http://www.coolermaster.com/power-supply-calculator/,進入功率計算器頁面。
依次選擇自己的機型(臺式機、服務器、迷你PC),主板等等。注意有些設備前還有個數字選項,代表著這種設備你有幾個,計算前一定要選中哦。
盡可能把電腦中所有你要安裝使用的設備都選上,最后在右下方點擊“Calculate”計算,“Load Wattage”是當前你選中的設備總功耗,“Recommended PSU Wattage”則是推薦使用電源的功率大小,比如小編計算的這個功耗是388W,推薦電源功率為438W,也就是買個450W左右的電源比較好。這里面第一涉及到功率轉換的耗損,另一方面也留出一定的功耗冗余,萬一添置設備或者升級,不至于被電源卡脖子。
源功率大更費電?
如果我是個額定500W的電源,并不會電腦開機就一直提供500W,而是在500W內電腦要多少給多少,要300給300,要400給300,要500W也給,我的女人我來寵。
如果電源買小了,電腦的需要超過我的額定功率,這就屬于要馬兒跑還不給馬兒吃草,我可會很難搞,罷工算是輕的,搞不好我會原地爆炸。電源功率太大,負載會很低,這就牽扯到電源的轉換效率,轉換效率就是金牌、撲克牌、麻將那些,一般在50%負載下轉換效率最高,電源負載達不到50%轉換效率會下降一些,會多費鞋墊,但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電源轉換效率什么意思?如果一臺電腦需要200W,用85%轉換效率的電源,它需要從插座中搬運200除以85%就是235W,才能輸送給電腦200W。既然電源在中間充當搬運工的角色,扣下35萬作為薪水,我覺得很合理。
如果轉換效率是97%,200除以97%就是206,中間只損耗6瓦,轉換效率高會更省電,能間接減少溫室氣體,遏制全球氣溫上升,讓北極的企鵝沒那么熱。
電源用多大功率合適?先來看看黃偉達怎么說,這是基于5900X給的意見,5900X不超頻滿載功耗約為150瓦,小黃這人雖然不怎么樣,他的意見也可以作為參考,具體根據處理器功耗大小以及焦慮程度調整。
如果是13400F加4060,13400F滿載功耗約為100瓦,可以減去50瓦,用額定500瓦電源,電源焦慮程度低,450瓦也很富裕,焦慮程度高用550瓦,如果焦慮程度有三四層樓那么高,建議自建發電廠。
另外還要看價格差距,如果同品牌同系列電源,500瓦和550瓦價格只差10塊,肯定是選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