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我們就來一起認識一下USB的那些事。
我們通常說的USB x.x,所指的是USB傳輸標準的版本,它本身是一種傳輸協議,并非具體的接口類型。根據時代發展,USB接口標準經歷了一代USB、第二代USB 2.0和第三代USB 3.0。幾代USB主要版本的特性及推出時間如下。
這幾種傳輸協議的主要區別在于傳輸速度,USB1.0和USB2.0是比較老的傳輸協議,速度比較慢.目前使用最廣泛就是USB2.0和USB3.0,我們平常使用的筆記本,U盤,移動硬盤等設備一般都支持USB2.0和USB3.0。
USB接口目前主要有四個接口類型:
1、USB Type-A,這種接口類型是我們最常見的USB接口,主要用在電腦,充電器,鼠標,鍵盤,U盤等設備上。
2、USB Type-B,這種接口類型主要用在打印機等設備上。
3、USB Type-Micro-B,常簡稱Micro USB,這種接口我們都見過,就是目前很多手機充電器的接口。
4、USB Type-C,這一種就是我們今天常見的接口,是以后USB接口的發展趨勢。
Type-A、Type-B、Type-C對比:
還有一些其它的接口類型,如Mini-USB,已基本淘汰;Lightning接口屬于蘋果定義的接口,這里不再做介紹。
Lightning接口
通過上述,我們知道了協議標準和接口類型的區別。USB x.x是一項傳輸標準(協議),而USB Type-C說是一種接口標準(類型),USB Type B(Micro USB)目前還無法達到USB 3.1協議標準。USB 3.1協議可以支持USB Type A、USB Type-C接口類型。而USB Type-C接口也可以采用USB 2.0、USB 3.0、USB 3.1傳輸協議。
我們可以通過接口標識和顏色區別:
黑色或白色接口,無"SS"標識的4針腳設計,是USB 2.0
高大上的藍色,有"SS"標識的9針腳設計,是USB 3.0
所以,只有設備均采用USB 3.1協議的Type-C接口,目前傳輸速度才是比較快的。
水平有限,難免有不足或錯誤之處,歡迎朋友們批評指正。
周蘋果公司發了全新MacBook筆記本電腦,新MacBook電腦不僅機身十分輕薄,而且還加入了大家廣為期待的Retina顯示屏以及Force Touch觸控技術,整體使用體驗進一步增強。這些,看上去無疑都讓MacBook充滿誘惑。與此同時,或許你已經注意到新MacBook電腦僅設計有1個USB-C接口和一個3.5mm耳機接口,包括蘋果引以為豪的雷電(Thunderbolt)和MagSafe電源接口在MacBook中都被一并舍棄。那么這個USB-C接口到底有什么神奇功能?蘋果為何又只為MacBook電腦保留一個USB-C接口呢?今天筆者就為大家帶來USB-C接口的解析。
《卓老板聊科技》(13):新MacBook竟然只有一個USB口,3月16日首播
音頻地址:,點上面的按鈕也行~
主播:王普,微博:【188厘米】
卓克,微博:【香蕉樹上看著你笑】
蘋果MacBook電腦中的USB-C是一個什么接口?
“USB-C”是蘋果對自家Mac電腦的一個叫法,它的全稱是“USB 3.1 Type-C”。從名字中也能看出這里面包含了兩個全新的概念,第一個就是USB 3.1規范,它就是我們之前常見的USB 3.0的升級版本,在傳輸速率、供電能力方面大幅提升;第二個就是USB Type-C的新型接口,它伴隨著USB 3.1規范一同誕生。同時,USB Type-C同樣支持USB Power Delivery規格,供電功率最高可達到100W。
左為USB Type-A接頭,右為USB Type-C接頭
就外形而言,USB Type-C與USB Type-A型接口(目前最常見的USB外設均為Type-A型接口,此外還有Type-B型接口,主要應用于打印機)最大的不同就是接口尺寸變得更小、而且支持雙向插拔,不區分正反面,使用起來更為靈活。正因為尺寸變得小巧,因此移動設備若采用USB Type-C接口也將有利于降低設備的機身厚度,在硬件設計也有一定優勢。
就功能而言,蘋果MacBook采用的USB-C端口可以實現充電、傳輸數據(連接各種外設)、HDMI、VGA、Mini DisplayPort視頻輸出的功能。也就是說,配備1個小小的USB-C接口也就可以同時實現以上五個接口的全部功能,“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USB Type-C與USB 3.1之間的關系
USB Type-C是伴隨USB 3.1一同推出的新的接口類型,但并不意味著采用USB 3.1標準的USB都為Type-C接口,采用Type-C的接口也不一定都為USB 3.1標準。接口的標準與類型并沒有固定的限制,除USB 3.1 Type-C外,我們之后還會看到USB 3.1 Type-A以及USB 3.0/2.0 Type-C的接口。
USB 3.1規范與優勢
蘋果MacBook電腦中的USB-C之所以能夠擁有如此豐富的功能,這其中的功勞要歸屬于最新的USB 3.1規范。那么,除了以上介紹的USB Type-C接口支持正方雙面插拔的優勢外,新的USB 3.1又擁有哪些優勢呢?
USB 發展歷史
優勢1:支持更高的傳輸速度
USB 3.1是目前最新的USB規范,其最大的傳輸速率提升至10Gbps,與USB 3.0的5Gbps相比提升了一倍。
但筆者發現,蘋果在MacBook電腦中采用的USB-C標準為USB 3.1第一代(Gen1)標準,支持的最高速率為5Gbps,這與最新的USB 3.1(Gen2)理論最高值10Gbps還有一倍的差距,不過5Gbps也足以應對日常視頻輸出、數據連接使用。
優勢2:支持USB Power Delivery與雙向電流傳輸
USB供電標準,圖片來自維基百科
USB 3.1雖然支持900ma電流輸出,但其結合USB Power Delivery最高可以連接5A/20V的設備,也可提供高達100W的供電能力,而最新的MacBook電源適配器也僅為29W,遠不及100W最大值。同時,新的USB 3.1規范還支持雙向供電設計,主設備和從設備之間可相互供電,相比之前USB接口只能單向供電的狀況,USB 3.1接口讓多個設備間的供電更為靈活,甚至多個設備之間僅需一個電源適配器就可以正常使用。正因為此,讓USB 3.1取代電源充電接口成為了事實。(注:USB Power Delivery最高提供100W供電能力,并不限定在USB 3.1,在USB 3.0、USB 2.0依然能夠實現。)
優勢3:支持原生視頻流傳輸
不但如此,全新的USB 3.1還加入了視頻流(影音)傳輸功能,由于USB 3.1最高支持10Gbps傳輸速率,其帶寬完全能夠滿足4K級分辨率的數據傳輸帶寬需求,性能上也能夠媲美DP1.2接口。也就是說,USB 3.1在既支持數據傳輸和雙向供電的同時,也可以取代VGA、HDMI、DP等視頻傳輸接口。同時我們大膽預測,在不久的將來會看到顯示器、電視機也配備USB 3.1 Type-C接口,甚至有可能成為今后主流的視頻傳輸接口。
優勢4:兼容低版本的USB規范,并擁有多種接口
USB 3.1同時向下兼容USB 3.0及更低規范的設備,此外USB 3.1并非只擁有Type-C接口,同時還將繼續保留Type-A、Micro-B接口類型,對應的也就擁有各種接口之間的連接/轉換線。今后,我們依然可以看到采用Type-A型接口的USB 3.1接口,同樣的也能夠通過轉換線將Type-A型接口的外設在Type-C型USB接口上使用。
綜上所述,正因為全新USB 3.1標準在功能性上足夠豐富,這也讓蘋果大膽的在新MacBook中僅保留一個USB-C接口。
USB-C接口如何連接USB Type-A外設、如何連接VGA/HDMI顯示器?
相信我們日常使用過程中難免要用到U盤、移動硬盤等設備,那么這些采用Type-A型接口的外設能否繼續在蘋果MacBook上使用呢?答案是可以的,前提是得擁有一個轉換器。蘋果在推出MacBook的同時還推出了USB-C轉USB Type-A轉換器,使用它我們就能輕松的連接到目前的U盤和移動硬盤等外設了。此外,這個轉換器在蘋果官網的價格是138元人民幣。
除了上面單根USB轉換器外,蘋果還推出了兩款三合一轉換器,這兩款三合一轉換器可以在保證使用USB-C接口充電的同時還能夠連接USB Type-A接口的外設以及通過VGA/HDMI進行視頻輸出。這兩個三合一的轉換器在蘋果官網的價格均為588元,而且就目前實際情況來看,購買MacBook后再購買一個三合一轉換器也是十分必要的。
那么問題來了,一個USB-C接口夠用嗎?
首先,我們來看看蘋果公司對新MacBook的產品定位。新MacBook采用了12英寸屏幕設計,機身采用極為輕薄的設計,便攜性甚至超越MacBook Air。同時,其搭載的Core M處理器在性能上雖然一般,但依然能夠滿足日常辦公需求,可以看出MacBook的定位是移動辦公領域。
蘋果MacBook USB-C接口在理想狀態下的使用情況
新MacBook中采用了全新的電池設計,續航時間可以長達9-10個小時,這對于多數商務人士來說也足夠滿足一天的工作需求。又由于它并不需要經常充電,完全可以做到外出工作不帶電源適配器。此外,USB-C還支持雙向供電使用,如上圖所示,在筆記本電腦、顯示器、移動外設之間可以相互供電,它們之間僅需要一個電源適配器就可以正常工作。
從產品定位來看,蘋果MacBook電腦中的一個USB-C接口在理想狀態下確實可以滿足移動辦公的需求。只不過,目前幾乎沒有采用USB-C接口的顯示器、移動硬盤等外設,這也給目前USB-C功能的豐富性帶來了更多限制,USB-C強大的實力也無法展現出來,因此僅配備一個USB-C接口確實不能滿足使用需求。不過隨著其它外設廠商在USB-C接口上的跟進,相信這一天很快就會到來。
全文總結:
1998年,蘋果第一次在自家iMac電腦上使用USB接口替代掉古老的串口和并口,如今,蘋果試圖通過全新的USB-C接口再一次引領浪潮。正因為USB 3.1 Type-C功能足夠豐富,而且蘋果MacBook定位移動辦公,為了輕薄的機身設計僅設計一個USB-C接口也是情理之中。但對于多數注重性能的筆記本來說,輕薄或許并不是它們的主要追求,因此僅配備一個USB-C接口顯然不夠用,人們總是期望USB接口越多越好的現狀也并不會隨著USB-C的出現而有所改變。
看到這里,相信你對蘋果MacBook中的USB-C接口有了大致的了解,如果你文章中某些問題有疑問,也可以與筆者的微博@188厘米進行溝通、交流。■
常使用手機、電腦以及其他電子產品,免不了要跟各種接口打交道。周末花了些時間查了些資料,并總結自己的實際使用經驗,跟大家聊一聊我們日常使用手機、iPad、電腦、外設中常用到的接口。
講明白各種接口是一件非常復雜的事情,我會盡量只寫日常中常見到、用到的接口,也盡量寫得更直白一些。如有什么不準確或錯誤的地方,還請指正。
USB-A 接口就是我們經常說的 USB 接口,是現在還非常常見一種接口。很多有線鼠標、鍵盤、U盤、充電線都是采用的 USB。
雖然長得看起來差不多,但是 USB 也有不同的版本。就是我們日常說的 USB 2.0、USB 3.0…
USB 2.0 接口內部塑料一般是白色的,傳輸速度比較慢(480Mbps)。
USB 3.0 內部塑料一般是藍色的,速度有了巨大的提升(5Gbps)。
再到后來,USB 版本的命名就被標準制定者們起得亂七八糟。什么 USB 3.1 Gen 1、USB 3.1 Gen 2、USB 3.2 Gen 1×1… 這個有空再聊,不然就寫不完了。
因為 USB-A 體積有點大,所以有了 Micro USB。過去的很多安卓手機、充電寶、USB 風扇、包括 Kindle 上都是用這種接口。這其實是 USB 2.0 標準的一個便攜版本。所以 Micro USB 通常只有 2.0 速度。
另外還有 Mini USB,比 Micro USB 更厚一些,現在用的更少了。
現在 Micro USB 已經逐漸被 USB Type-C 替代。
Lightning 接口大家肯定很熟悉了,iPhone、iPad、ipod 都是用這種接口。蘋果官網漢語叫法是「閃電」(注意不要跟「雷電」混淆了)。
這種接口的特點是體積小、支持正反插。選擇第三方 Lightning 線時建議找 蘋果 MFi 認證的。
Lightning 也不是沒有缺點,雖然 Lightning 的理論傳輸速度是可以達到 USB 3.0 的,但實際上 iPhone 和 iPad 系列上的 Lightning 接口都只有可憐的 USB 2.0 的速度(只有 iPad Pro 的 Lightning 接口支持 USB 3.0,并且要用 USB-C to Lightning 線才能體驗到)。
蘋果的軟件生態正在逐漸統一融合,我猜測 iPhone 和 iPad 全面采用 USB-C 接口是早晚的事。
近幾年越來越多手機、電腦、平板以及很多數碼產品和外設開始使用這種接口。扁扁的,支持正反插。大家通常叫做 Type-C,其實更準確的叫法是 USB-C 或 USB Type-C。
小米筆記本 Pro 15 上的 USB-C
同樣是 USB-C 接口的不同設備,因為里面采用了不同的數據傳輸協議,差別可就大了。你手機上的 USB-C 可能只是 USB 2.0,你電腦上的 USB-C 可能是 USB 3.1 甚至是雷電3。
雖然外觀上看不出區別,但是我們在選購產品時還是要注意。
比如 USB 3.1 Gen 1 其實就是 USB 3.0,帶寬是 5Gbps。很多廠商會使用障眼法來忽悠消費者,說自己的線材是 USB 3.1,要看清是 Gen1 還是 Gen2。只有 USB 3.1 Gen 2 才是正宗的10Gbps USB 3.1。
我在那篇大白話帶你了解 Type-C 一文中詳細寫過 USB-C。
雷電 3 英文叫 Thunderbolt 3,蘋果習慣稱之為「雷靂 3」,其實都是說的一個東西。
雖然雷電 3 長得跟 USB-C 一樣(實際上也是互相兼容的),卻是不同的傳輸協議。
雷電 3 功能非常強大。速度是 USB 3.1 的四倍(40Gbps),可以同時支持兩臺 4K 顯示器,100W 雙向充電功率,還能外接顯卡。可以說是目前 USB-C 接口中的最強王者。
為了更好的區分 USB-C 和雷電 3,蘋果最新的雷電 3 數據線上都會帶有雷電標志。
雷電 3 協議的授權費很貴。一般電腦都不舍得配雷電 3,多是采用 USB 3.1。蘋果對雷電接口一直非常青睞。比如 MacBook Pro 上就有 4 個雷電 3。
MacBook Pro 上的 雷靂 3
對了,iPad Pro 上的 USB-C 口并不是雷電 3。希望蘋果早點給 iPad Pro 也換上雷電 3 啊!
HDMI 接口一般用在顯示器、電視上。能支持 4K 分辨率,并且可以同時完成圖像和聲音的傳輸。這是 HDMI 相比傳統的 DVI、VGA 接口的優勢。
HDMI 也有不同的標準版本,區別主要在傳輸帶寬。常見的是 HDMI 1.4 和 HDMI 2.0。1.4 支持 4K/30p,2.0 能夠支持 4K/60p。而 2.1 已經能支持 4K/120p 和 8K/60p。
所以在選擇 HDMI 線時也盡量選 2.0 或 2.1 的。
在物理形態上還有更小的** mini HDMI **接口和 Micro HDMI 接口,一般用在小型設備上。比如我的索尼微單上就有一個 Micro HDMI 接口。
DP(DisplayPort)是 HDMI 的競爭對手。很多顯示器上都同時有 HDMI 和 DP 兩種接口。
最新的 DP 接口擁有 HDMI 2.1 幾乎所有特性,甚至在有些方面比 HDMI2.1 更厲害(更高的帶寬、支持菊花鏈)。但是普及率比 HDMI 還是差一點。
我的顯示器上的 HDMI、DP 和 mini DP 接口
DP 還有一個小型化版本 Mini DP,是蘋果公司在 2008 年弄出來的,然后就用在了之后的 Mac 筆記本上。
之后又有長得跟 mini DP 一樣的雷電 1、2 接口。雷電接口除了跟 DP 一樣能傳輸聲音畫面,還能傳輸數據。雖然雷電接口看起來跟 mini DP 一樣,可以通過接口旁邊的標識符區別,雷電接口旁邊有雷電標示。
Mac筆記本上的雷電接口
相信了解了這些接口,能幫你提升數碼產品的使用效率和使用體驗,讓你更知道如何根據自己的需求去選擇一些數碼產品和配件。
one more thing:
本來以為寫寫接口很容易,但是想真的完全搞明白太難了。花了兩天多才把這篇文章寫出來。還衍生出另外兩篇文章(日后再分享)。配圖排版更是費功夫。很多細節就沒辦法展開的太深了,不然文章太長,也不好看懂。
總之喜歡這篇的話,記得點贊分享!謝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