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電視能不能替代顯示器這個問題由來已久,由于現實原理相同,價格方面電視甚至更為便宜,而且現在的電視接口也非常豐富,HDMI成為標配,和顯卡相連沒有什么阻礙,所以不少人覺得用電視替代顯示器非常劃算。但其實二者之間還有很多不同之處,并不建議電視機當作顯示器來用。
今天就帶大家來看看,電視機為什么不能當顯示器來用。
色彩表現風格完全不同
電視由于更加偏向娛樂化,所以在色彩的調校上,更多的是為了討好用戶眼球眼球。比如呈現綠色植物的畫面,電視可能就會優化色彩,使其變成艷綠色,盡管稍暗一些的綠色會更加真實,但艷綠色無疑更加討好眼球。同時電視與顯示器使用的色彩標準完全不同,目前顯示器的所使用的色彩標準為sRGB,而電視則使用Rec.709標準或是少數DCI-P3標準。
顯示器之所以會最大程度的顯示出精準的顏色,是由于用戶的日常需要。因為我們使用顯示器無論是修照片,還是打印等都需要最真實的畫面效果,如果顏色偏差較大的話會影響到作品的整體效果。比如我們要打印一張照片,在電視上顯示出的是鮮紅色,而打印出來卻變成了暗紅色。顏色調教的不一致也致使電視終將不能放上桌面使用。
灰階不在一個范圍
電視與顯示器之間除了色彩不在一個標準之外,對于灰階顯示的范圍也完全不同。通常情況下,我們以0~256之間的灰階來測量屏幕的還原能力。對于專業顯示器而言,由于需要進行文字或圖像處理工作,所以顯示器基本上可以顯示出0~256之間的灰階,也就是說,顯示器能全部顯示出從純黑到純白分成的256階。而電視對于灰階的還原能力則沒有這么苛刻,大多數只能顯示出16~235之間的灰階,在16以下的16以下的全顯示為黑色,235以上的則全顯示為純白色。
對于這樣的差異,不僅對于需要做圖,注重色彩表現的用戶是一個災難,就算是普通用戶也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比如游戲中暗處和亮處的一些細節丟失了你可能被伏擊;看照片時,由于細節丟失,讓照片魅力大減;在制作excel等表格的時候,由于黑、白、灰呈現的不精準,可能要費很大力氣才能夠看清。
電視的文字銳度與清晰度不夠
電視的基本用途是用來播放電影或顯示游戲畫面,它們的共同特點是畫面都是動態的。因此在研發液晶電視時,會針對動態畫面進行優化,加強動態畫面的清晰度,但副作用是顯示靜態畫面時則沒有這么出色。事實上電視顯示文字不夠清晰不是分辨率低造成的,即便是4K電視也有可能出現這樣的問題。這主要是由于圖像銳化過渡等問題讓文字不夠清晰,讓人看起來比較吃力。
而顯示器則恰恰相反,其定位是面對以設計制圖,排版設計為主的消費者。他們工作的內容基本上都是以靜態畫面為主,因此顯示器的調教偏向于靜態畫面,這樣在文字的清晰度以及色彩、灰階的準確性方面會更加優秀。整體來看,顯示器會顯得比較中庸,靜態畫面的顯示能力毋庸置疑,動態畫面(玩游戲、看電影)也都能夠滿足主流消費者的需求。
【ZOL客戶端下載】看最新科技資訊,APP市場搜索“中關村在線”,客戶端閱讀體驗更好。
(7331776)
視和顯示器都是屬于顯示輸出設備,都有一個非常大的屏幕,日常使用主要也是輸出畫面來使用,除了用途和輸入設備不同之外,兩者看起來非常像,尤其是最近電視價格持續走低,就單純的屏幕尺寸來看,買電視來當做顯示器是非常劃算的事情。
像50寸左右的4K電視價格只要1200元左右,同價位的顯示器最多也就能買32寸的產品,僅從尺寸來看性價比確實很不錯,但網上也有一些聲音表示,不能用電視來當做顯示器,真的是這樣嗎?今天咱們簡單分析分析。
電視能當顯示器用:這個是事實
首先我個人的觀點是電視能當顯示器用,我的邏輯很簡單,就是電視作為一個顯示設備,擁有電腦主機的接口,可以實現完美鏈接,并且兼容分辨率,進行完整的全屏顯示。面對這種情況,電視為什么不能當顯示器用呢?
雖然家用情況下,電視很少變成顯示器用,但再戶外和公共場所,電視當做顯示器用是一件非常常見的事實。
電視和顯示器的區別在哪?就因為這些就不能用了?
關于電視和顯示器的區別,也是絕大部分人認為電視不能當顯示器的主要原因。首先是電視和顯示器的色彩標準不同,電視的色彩簡單的說更濃郁一些,因為需要討好用戶的視覺感官,而顯示器更多的需要精準的還原色彩,這是大家覺得不能用的一個原因。第二點就是電視主要功能就是看視頻,所以再響應速度、灰階等方面不如更傾向于綜合應用調教的顯示器。第三點電視的刷新率不行,這個真的是過去式了,目前電視也有針對游戲開發的產品,刷新率也能達到120Hz以上。
綜合以上幾點,很多人就覺得電視和顯示器存在區別,所以不能當做同類或者平替產品來使用,其實這個觀點是正確但是又片面的,電視在部分場景下我認為也是適合當顯示器來使用的
電視當顯示器什么人可以買什么人不能買:
平面設計攝影師別買:對于平面設計和攝影師這類人群而言,需要非常精準的色彩顯示,所以此類人群其實不太適合買電視來當做顯示器來使用。即使價格非常貴的電視,也沒有針對這類用途做單獨的優化。
文員辦公人群別買:電視尺寸一般都是32寸+,面對顯示器最多不到半米的距離如果經常用來做表格之類的工作,太大的顯示器讓你視覺范圍內看不到邊,你就需要上下左右不同的搖頭晃腦,很占用精力。
游戲黨可以買:目前電視很多都針對游戲用戶進行了優化,無論是刷新率還是響應速度,配合電視的超大屏幕,無論是電腦游戲還是主機游戲,都比顯示器要爽的多。
高性價比游戲電視推薦:
視頻為主電腦日常功能為輔可以買:電視本身就是為播放視頻而設計的,所以用電視看視頻效果是更好的,如果你日常用電腦看視頻比較多的話,那么可以買電視來當做顯示器實用,效果和性價比都比顯示器高。
高性價比電視推薦:
(8199229)
擊上面↑
玩轉電腦
關注鉛錘哥,輕松學電腦
最近,我發現有很多網友選擇把電視當顯示器來用。他們的理由是,液晶顯示器和液晶電視的工作原理和成像方式基本相同,兩者的功能高度重合,而且,同樣的價格可以買到更大尺寸的電視呢。
今天鉛錘哥就來聊一聊,電視機能當顯示器嗎?
電視的接口與顯卡兼容,連接不是問題
現在大部分的電腦與電視都有HDMI或者DP接口,對于連接方面不是問題了。如果是老的主機或者電視,也可以使用相應的轉接器進行轉接。某寶和某東上各種各樣的轉接頭都有,你要的需求都能解決。
但是,如果你的電視機(和部分顯卡)用VGA輸入/輸出接口,這不是一種理想的選擇,它傳輸的是模擬信號,與HDMI或DVI信號相比,圖像要模糊得多,分辨率也要低得多,電視顯示效果會非常差。
詳細介紹主流的各種顯示接口
古老的接口—VGA
VGA 接口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87年,藍色的插頭也是最有辨識度的一個接口。VGA接口采用的是模擬信號,在早之前使用CRT顯示器(俗稱的大腦袋)時,使用的都是 VGA 接口,不過目前幾乎已經被淘汰了,只有個別的投影設備或是一些儀器還在使用。
VGA 接口傳輸的是模擬信號,抗干擾能力弱,而且目前的顯示器的基本都為數字信號,模擬信號要經過多次信號間的轉換,會導致部分信號丟失,造成畫面質量下降,這也是它被淘汰的主要原因。
顯示器使用率較高的接口——DVI接口
隨著液晶顯示器的飛速發展,傳統的 VGA 接口已經不能滿足,DVI 接口也就此誕生,它可以實現長距離、高質量的數字信號傳輸,相信目前很多人的顯示器都還在使用DVI接口。雖然白色的插頭也很好分辨,但是DVI具體的規格非常多,要識別還是比較復雜的。
DVI 接口共有三種規格,分別是 DVI-I(Integrated混合),DVI-D(Digital數字)和 DVI-A(Analog模擬),其中 DVI-I 和 DVI-D 還分為“單通道”和“雙通道”兩種類型。
DVI-A 接口傳遞的仍是模擬信號,因此與 VGA 接口并沒有本質的區別;
DVI-I 接口同時支持模擬信號和數字信號的傳輸,是一個過渡性的產品;
DVI-D 接口僅支持數字信號,也是目前最常見的 DVI 接口。其中,應用較多的是雙通道的型號,它有著更大的帶寬。
DVI 接口的比較明顯的缺點就是不支持傳輸音頻信號,并且接口的體積很大,很占地方,因此也慢慢地被淘汰了。
當下比較主流的接口—HDMI接口
HDMI 相比 DVI 接口,增加了支持音頻的輸出,并且有著更高的帶寬,它可以算是目前最主流的視頻輸出接口,由于接口變得更小,也被廣泛應用于電視機、顯示器、筆記本電腦等設備上。HDMI 接口雖然在規范上沒有 DVI 那么負載,但是卻有著不同的形態。
其中我們最常見,使用最多的是 HDMI A Type,共有19針;HDMI B Type 可以看做是A類的雙通道版,擁有29針,可傳輸雙倍的數據量,但是它沒用應用于任何的產品當中;HDMI C Type 和 HDMI D Type 在尺寸上進行縮小,更多應用于便攜式產品中。
規格最強的接口—DP接口
目前的主流顯示器中幾乎都標配了DP接口,它可以看做是 HDMI 接口的升級版,但是內部數據的傳輸方式與 DVI 和 HDMI 完全不同,有著更高的帶寬。得益于它良好的性能和先進的技術,DP 接口已經逐漸成為了高端顯示器必不可少的接口。
DP 接口還有一種衍生的形式— Mini DP 接口,它是由蘋果公司推出的,是尺寸更小巧的 DP 接口。
未來的主流——Type-C 接口
USB Type-C 接口其實本身并不支持視頻輸出,但是它擁有替代模式,通過轉接到其他芯片上來實現不同功能,它實際使用的是DP標準的信號傳輸,好處是可以通過一根線解決顯示器的畫面輸出和供電問題。
USB Type-C有眾多的優點,是未來的主流,因為它體積小巧、不分正反、能夠高速傳輸數據、可以進行充電、也可以作為視頻輸出端口。
各種接口支持的帶寬不一樣
不同的接口和線材所支持的帶寬是不一樣的,帶寬對于視頻輸出線來說非常重要,對于一些高分辨率或是高刷新率的顯示器來說,線材的帶寬不足,就無法顯示相應的視頻效果。在上圖中,以60Hz的刷新率為標準,這是鉛錘哥上面提到的接口和線材所能支持的規格。
部分型號電視的分辨率可能比較奇葩
需要注意的是,部分型號高清電視機的分辨率不是標準分辨率。在開始把高清電視機用作顯示器前,最好搞清楚顯卡/集成顯卡是否支持這臺高清電視機的分辨率。可以查一下廠家的使用手冊,搞清楚高清電視機的分辨率。
然后找到顯卡的最高分辨率,點擊“控制面板”->“顯示”->“調整屏幕分辨率”->“高級設置”->“列出所有模式”,找到并選擇與高清電視機相匹配的分辨率。
顯示效果好嗎?
顯示效果可能不錯,也可能很糟糕,這取決于多個因素,包括你的顯卡性能、電視性能、以及你使用電視的目的。
在15.6英寸筆記本顯示屏上,1080p的分辨率為就已經看起來效果很好。但在32英寸電視機上,1080P的顯示效果可能就差遠了。
在相同的距離上觀看時,像素密度更大的筆記本顯示屏更清晰、更銳利、細節更豐富。
這也就是iPhone手機“視網膜”顯示屏的像素密度為326ppi,而MacBook Pro“視網膜”顯示屏像素密度只需要為227ppi的原因。
電視顯示文字的效果很渣
電視作為專注于動態顯示的產品,如果直接把電視替換成顯示器,在正常的桌面觀看距離上——電視由于尺寸更大、像素密度更小,顯示的文字、圖標和圖像有些模糊,難以看清。
所以,鉛錘哥建議你最好買素密度較高的電視機(32寸至少為2K分辨率,40寸以上建議4K分辨率),觀看起來才舒適,或者把高清電視機掛在墻上,而非放在桌面上。
玩游戲,電視可能會有輸入延遲
如果使用高清電視機玩游戲,你還需要考慮另外一個因素:輸入延遲。
輸入延遲指的是輸入設備(這里指的是鼠標)上的動作和顯示之間的延遲。
一般電腦的顯示器廠家都會優先考慮最小的延遲時間,但電視機卻不是,電視機是優先考慮視頻處理。所以對于喜歡玩吃雞,守望先鋒和CS這些FPS游戲來說,鉛錘哥不建議你用電視機代替顯示器,因為幾毫秒的延遲,就會讓你崩潰。
這里鉛錘哥介紹一個國外的網站——DisplayLag,上面有一個輸入延遲時間數據庫可以查詢。如果你是游戲玩家,你可以選擇一款輸入延遲時間不高于40毫秒的電視機,這是最低限度(如果你玩的是棋牌游戲當我沒說)。
如果在玩游戲時遇到輸入延遲問題,也試試激活高清電視機的“游戲模式”——當然,你的電視機得支持這種模式,可以去菜單找找。
電視的亮度可能亮瞎你的眼
與顯示器相比,電視的亮度過高,目前主流顯示器的亮度在200-300cd/m2,通過調整亮度可以達到120-150cd/m2的最佳亮度區間,而電視機一般亮度會達到400-700cd/m2,近距離使用的時候非常傷害眼睛,毫不客氣的說就是“亮瞎眼”!并且目前家里的電視都在40英寸以上,用如此大的電視來近距離進行辦公、游戲,效果可想而知。
顯示器的專業性體現在它針對不同人群進行了細致的分類,設計制圖顯示器、電子競技顯示器......這些顯示器所具備的功能都是電視機所無法替代的,畢竟電視機一直都更偏向家庭娛樂方向。
如果你純粹只是為了電腦輸出信號到電視上看視頻,偶爾玩一玩棋牌戰略游戲的話,電視機尚可。
如果是用來瀏覽網頁、辦公甚至是處理圖片的話,電視機的效果就遜色很多了,電視的色彩無法滿足用戶所需。另外,電視是專注于動態顯示的產品,對于靜態畫面的顯示器要差很多。
總而言之,如果大家不想“亮瞎自己的眼”,還是要按照自己的需求來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顯示器,而不要一味的道聽途說,用電視機來當顯示器。
顯示器需要多大尺寸合適呢?什么面板更好呢?歡迎關注公眾號:”玩轉電腦“,發送關鍵字”顯示器“就可以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