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沒有任何操作,微信賬號卻被迫下線?突然收到微信團隊下發的安全提醒,顯示你的微信賬號在不認識的設備上登錄?這很可能是你的賬號密碼已經泄露。
先別著急,微信官方操作指南來了!跟著微信安全中心一步步掃清安全風險吧。
#方法一:自助找回賬號
第一步:修改密碼重新登陸賬號
1.被踢下線后可第一時間在微信登錄頁面點擊【找回密碼】,根據提示填寫申訴資料完成申訴,申訴成功即可重置密碼。
新密碼應為從未使用過的強密碼,并且確保和其他網站、App使用的密碼不相同。
●操作指引:《微信安全百科——賬號密碼找回》
第二步:刪除所有可疑設備
通過客戶端【我-設置-賬號與安全-登陸設備管理】刪除所有可疑登錄設備,避免賬號在其他設備再次登錄。
第三步:檢查綁定資料是否被篡改
通過客戶端【我-設置-賬號與安全】檢查賬號綁定信息是否為本人信息,包括手機號、QQ、郵箱、聲音鎖,如果發現綁定信息非本人信息,應盡快換綁。
#方法二:緊急凍結,客服協助找回賬號
第一步:緊急凍結賬號
如果不能通過方法一自助找回微信賬號,可以先第一時間發起緊急凍結的操作,或者邀請好友協助發起。凍結賬號可以卡住不法分子登錄的入口,保護賬戶的資金不被轉移,使他們無法繼續作惡。
● 操作指引:《微信安全百科—賬號凍結》
第二步:聯系客服
凍結賬號后,建議聯系微信客服反饋遇到的異常問題以獲得操作指引和進一步的專業協助。
● 財付通/微信支付24小時服務專線:95017
第三步:解凍賬號
當用戶確認已經排除安全風險以后,可以對被凍結的微信賬號進行凍結狀態解除,以恢復賬號的正常使用。
● 操作指引:《微信安全百科—賬號解凍》
同時我們也建議大家第一時間通知親朋好友自己的微信賬號有被盜風險,遇上借錢、轉賬等要求應提高警惕,通過電話、視頻等聯系本人,以免上當受騙。
微信賬號的安全十分重要,潛在的犯罪分子可能在暗處覬覦著用戶微信賬號內的個人信息、好友關系、資金信息。如果被盜號了,用戶可能會面臨著隱私信息被泄露、資金被盜刷、好友被欺詐、賬號被用于違法違規行為等風險。
所以,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更應該提高安全意識,養成良好的安全習慣,主動規避盜號風險,只有自己養成良好的安全習慣才能降低風險。
如何規避盜號風險
密碼分級管理。按賬號數據的重要程度、是否關聯財產等設置不同復雜度的密碼。同時也建議時常更新復雜的密碼,并與其他平臺、網站的密碼盡可能差異化。不要將賬號密碼寫在備忘錄或收藏夾里。
重視微信安全風險提醒。微信賬號被迫下線,或收到微信團隊下發的安全提醒,應該盡快按照前文步驟登錄微信修改密碼或進行緊急凍結等操作。
提高防范意識。注意保護好自己的個人信息,千萬不要將賬號、密碼、驗證碼等信息告知陌生人(如游戲代練、免費送皮膚等);不要出租微信賬號,不要點擊不明鏈接,不要掃描陌生二維碼,不要下載未知文件;對于長時間不使用的微信賬號,考慮進行注銷,以減少被盜用的風險。
轉自:微信安全中心
來源: 遼陽交通廣播
然現在大家付款、轉賬
都習慣使用手機,
但在使用移動支付進行轉賬時,
如果出現這些界面,
一定要提高警惕!
這說明你可能已經
落入一場騙局之中。
請注意,
如果發現下面這種情況,
接下來的15分鐘會非常關鍵!
01 支付寶
在使用支付寶轉賬時,如果你看見如下彈窗提示,千萬要謹慎,說明系統識別到當前交易的收款方賬號涉嫌欺詐,你的錢有被騙風險。
支付寶會對風險交易進行15分鐘攔截保護或提供24小時延時到賬功能,一定要利用這段時間仔細核實收款人身份,冷靜思考是否被騙,盡量勾選“24小時后到賬”,預留一顆“后悔藥”。
萬一真的發現被詐騙,轉賬24小時內向警方報案后,可在支付寶申請撤回交易,盡量避免資金損失。
02 微信
在微信支付進行轉賬時,如果出現以下提醒,說明此次交易存在風險,需要謹慎核實相關信息。
在15分鐘的“轉賬冷靜期”內,我們應該盡量核實收款方的身份,仔細思考是否存在風險?!稗D賬冷靜期”解除后,再根據核實后的情況,選擇是否繼續支付。
如何防止詐騙?要時刻牢記“四要四不要”
“四要”:
轉賬前要核實確認;
手機電腦要安裝安全軟件;
QQ、微信要開啟設備鎖及賬號保護;
網上聊天要留意防詐騙提醒。
“四不要”:
不要連接陌生WIFI;
不要透露短信驗證碼;
不要將密碼設為同一個;
不要將個人身份信息保存在手機里。
一起提高自己的反詐意識,
讓狡猾的騙子
沒有下手的機會!
互相轉發提醒!
綜合:央視網、支付寶、微信安全中心、央視新聞、知珠俠
來源: 珠海交警
3日起,QQ號可以注銷了!Android版手機QQ今日更新至7.9.9版本,此前處于內測的注銷功能正式上線,用戶可進入“設置”選擇“注銷賬號”。不過為避免賬號被惡意注銷,只有滿足一定條件才能完成注銷:綁定設備安全鎖,確保密保手機生效滿一個月,注銷QQ支付,并解除與其他APP或網站的授權和綁定關系。騰訊提示,注銷QQ號是不可恢復的操作,所有資料都將被清空。(中國新聞網)
版權聲明:如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