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對電信公司的信任,多位西安市民聽從了騙子的要求,一步步落入了圈套,才發現不僅機頂盒無法正常使用,自己的支付寶賬戶還多了一筆2880元的分期賬單。
自稱“電信業務員”推銷機頂盒、贈送平板電腦
查完征信后在支付寶刷走2880元
3月14日,西安市民周先生收到一個電話,對方自稱電信公司業務員,推銷一款機頂盒,并表示只要4年內一直使用電信網絡,不轉網,不僅機頂盒免費,還將贈送一臺平板電腦。
“我的電話號碼用了很多年了,覺得這個活動比較劃算,就答應了。”周先生說,當天下午,業務員來到他家安裝了一臺機頂盒。“他說要先看看我的支付寶征信,之后又提出為了防止轉網,需要在支付寶里凍結2880元,之后每月返還60元話費。”周先生說。
隨后,業務員拿出一份《寬帶機頂盒業務受理單》,讓周先生填寫。記者看到,這份業務單據中沒有任何蓋章和落款。其中寫著具體業務為:預存/支付寶授權2880元額度花唄,每月返還60元,授權48個月,贈送禮品為“索立信”。
“沒想到過了幾天機頂盒就壞了,我給業務員和售后人員打電話,都聯系不上。那臺平板電腦也非常卡頓。我找了數碼店的人,他們說這個東西是翻新機,價值就一兩百塊錢。”周先生說。記者通過購物平臺,將周先生的平板電腦照片發送給索立信旗艦店客服,對方表示他們并未售賣平板電腦,也沒有周先生的這款產品。
等到了4月,本該返還的話費沒有返,周先生的支付寶還被扣走258元。一番查詢后發現,之前業務員所說的凍結2880元,變成了他花唄中的一筆12期分期貸款,每月需還本金240元,手續費18元。“這時候我才意識到自己被騙了。”周先生說。
周先生將此事向轄區派出所報案,但未能立案。4月24日,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聯系到周先生報案后出警的民警,對方表示,因為涉案金額不足3000元,且根據周先生的描述判斷,該事件屬于虛假營銷,不屬于詐騙,建議周先生走法律途徑解決。
用“電信回饋老用戶”當幌子盜刷1680元
陜西電信:客戶如遇此類問題建議報警處理
在一個維權群中,記者看到,西安已有50多人遇到了類似的問題。一位閻良的王女士說,3月29日,一個自稱電信業務員的人打來電話,說電信回饋老客戶,會送一份禮品給她。
“前幾天我剛在電信辦完業務,當時營業廳工作人員告訴過我之后會有禮品,我就對這個電話沒有懷疑。”王女士說,她和這位業務員約定好地點后,對方很快前來,提出要查看王女士征信,之后需要她配合參加支付寶的一個活動,在賬戶中凍結1680元,作為回報,王女士可以得到一個空氣炸鍋以及一筆500元的話費。
隨后業務員拿出一份《電信通信合約協議》,這份協議的乙方主體為經開電信營業部,落款處還蓋上了印章。在協議的空白處,業務員手寫了相關條款,諸如兩年內不得轉網、注銷手機號,需從支付寶授信1680元,之后會有500元話費分24期返還等。
在業務員走后,王女士才注意到,所謂的“授信1680元”,實則是在她的花唄賬戶中產生了一筆1680元的分期賬單。“我趕忙聯系業務員,詢問這筆錢是誰來還,對方說是電信來還。”王女士說。
到了四月中旬,王女士發現,不僅承諾的話費沒有返還,那筆花唄分期賬單還從她的支付寶扣走了第一期的錢款。“我再聯系業務員,對方電話已經打不通了。”王女士說,她向轄區派出所報了案,但民警認為該事件屬于經濟糾紛,無法立案。
4月23日,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拿著業務員提供給王女士的《電信通信合約協議》來到了未央路的電信經開營業廳,工作人員表示該協議并非營業廳出具,落款的印章也不是她們的。
對于此類事件,中國電信陜西公司工作人員表示,這是有人打著電信旗號進行的詐騙行為,此前電信曾聯合其他運營商對用戶發出過相關提醒,客戶如遇此類問題建議報警處理。
律師說法:
趁用戶不備刷走支付寶額度涉嫌盜竊
若蒙騙用戶使用戶出于誤解允許刷走額度涉嫌詐騙
對于此類事件,陜西恒達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知名公益律師趙良善認為:行為人冒充電信工作人員,以贈送平板電腦、機頂盒為噱頭,取得用戶的信任后,和用戶接觸,假裝查看用戶的支付寶征信,趁機將支付寶額度2880元刷走,用戶事后才知曉2880元被刷走,且事后行為人玩消失、銷聲匿跡,不難看出,行為人這一套路,目的并非贈送平板電腦、機頂盒,而是赤裸裸地盜竊用戶的支付寶額度,行為人涉嫌盜竊,之所以是涉嫌盜竊,關鍵在于行為人趁用戶不備,秘密將支付寶額度2880元刷走。但若行為人蒙騙用戶,致使用戶出于誤解,自愿允許行為人刷走支付寶額度2880元,事后恍然大悟發現上當受騙,那么此種情況下,行為人則涉嫌詐騙。
趙良善表示,視盜竊的具體數額,警方可對行為人予以治安處罰或追究刑事責任。依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盜竊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規定,以及陜高法[2013]231號《陜西省高級人民法院、陜西省人民檢察院關于修改盜竊罪定罪量刑數額標準的意見》之規定,構成盜竊罪的起刑點是2000元,只要盜竊數額達到2000元以上的,則構成盜竊罪。若盜竊數額少于2000元的,則可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49條規定,盜竊公私財物的,對行為人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1000元以下罰款。
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 白仲夏 文/圖
來源:華商網-華商報
市套路多,我要回農村。農村路也滑,社會很復雜。
受騙個體金額:★★
受騙群體人數:★★
受騙整體金額:★★
受騙社會危害程度:★★★
一、
騙子們會給許多人打電話,說某某公司為回饋廣大消費者多年來的支持,現在正在做活動,你非常幸運,中獎了,請您在某個時間到指定地點來領取200元的加油卡,過時不候。很多人心存疑慮,會追問,真的不要錢嗎?騙子會告訴你,你只需要過來報上你的手機號碼,如果與我們抽中的號碼對得上就可以了,如果你沒有時間,也可以請你的家人代為領取。公司免費發放加油卡的目的,只是希望大家來湊個人氣、做個宣傳。騙子選擇的地點一般有兩種:一種是某廣場;另外一種會更高級一點,選擇門店。時間一般會定在晚上7點左右。
二、
來到現場后,騙子們都穿著工作服,看上去很正規。因為是免費發放加油卡,公司必須要對發放的真實性進行管理、記錄、核實和追蹤,會要求來的人一一登記姓名、身份證號、手機號碼,這些要求對于到場的人而言是合情合理的,畢竟你拿了別人的東西,公司要求進行登記管理也是無可厚非的。
三、
登記完成后,一個帶頭的經理開始說話,要求大家一起合影,這也是為公司湊人氣、做個宣傳和完成活動的一個步驟。合影后,經理會要求大家不要玩手機、不要接電話,如果你很忙,就請離開,去忙你的事情。然后問大家高不高興,要大聲地回答,不能積極參與活動,不愿意回答、還要玩手機的人,就會取消加油卡的贈送。在大家很配合的大聲回應“高興”的浪潮聲中,經理開始講解要發放的加油卡的使用方式,“掃描加油卡的二維碼,下載軟件,安裝并注冊,輸入加油卡上的賬號和密碼,到指定加油站去使用,使用規則是根據軟件提示,加多錢送多少錢,200元送完為止。”雖然規則挺復雜,而且不能直接當錢使用,但想想人既然來了,把卡拿到手再說,如果指定加油站的位置比較方便,送的錢也是錢。規則講完后,經理再次問大家,“清楚了沒有?高不高興?”在一片“清楚了!”“高興!”的浪潮聲中,加油卡開始發放了,每人兩張面值100元的加油卡。經理再次問大家:“高不高興?”“高興!高興!”現場氣氛熱烈,經理說:“請大家舉起加油卡,我們一起合個影!”大家紛紛舉起加油卡,合影留念。
四、
拿到加油卡的人群非常激動,沒想到還真有這好事。經理又開始說話:“今天除了送給大家加油卡以外,還有禮品要送給大家。”這時,經理的助理拿出來一些小禮品,例如:泡腳的藥、迷你小包等。拿到加油卡的人群再次激動起來,現場氣氛再次熱烈起來。經理說:“這些禮品只送給有需要的人,有需要的人請舉手!”現場的人群紛紛舉起手臂,生怕經理看不見,經理一看都舉手了,說:“都有需要啊?”現場一片笑聲。“由于禮品數量有限,我只能給表現好的人,給真心來支持我們公司活動的人。這些禮品拿到的人高興,拿不到的人也不要不高興,因為我們后面還有大禮品要送給大家,大家說好不好?”與此同時,經理的助理拿出來幾臺電子音樂箱,現場氣氛再一次被點燃,經理隨機發放了幾個泡腳的藥和迷你小包。更多的人把目光投向電子音樂箱,經理又說:“還有大禮品!”經理的助理拿出了幾臺平板電腦學習機。現場的氣氛再一次被點燃!“大家高不高興?”“高興!高興!高興!”聲音此起彼伏!
五、
這是一款某品牌的平板電腦學習機,經理拿出一臺平板電腦,為大家現場演示平板電腦學習機的各種功能和好處,并為大家宣講教育在當今中國社會的重要性,為了孩子,為了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為了下一代的未來,為了你的孩子能考上清華北大。經理問:“大家需不需要?”“需要!需要!”有需要的朋友請舉手,現場的人群紛紛往前涌,高高地舉起手臂。經理說:“都需要啊?你們家都有孩子嗎?”“有!有!有!”。經理說:“這臺平板電腦價值三仟幾佰元,但數量有限,不能送給在場的所有人,只能送給有需要的人。”然后隨機詢問其中的一位朋友:“你家的孩子多大呀?現在讀幾年級?”這位朋友回答:“我家孩子讀高三。”經理說:“這款平板學習機適用于1歲至高三的孩子,你家的孩子已經高三了,只能用一年,太浪費了,請你把這個名額留給其他的朋友,請你理解,好嗎?”這朋友聽后只能默默地點頭離開了,而其他在場的人有些慶幸了。
六、
經理拿出一張小卡片,接著說:“平板學習機是免費送給大家的,但平板學習機正常使用需要一個激活碼,要獲得這個激活碼,需要支付幾十元的費用,大家愿意嗎?”支付幾十元的激動碼費用就可以免費拿到幾仟元的平板電腦,這個賬誰都能算得明白,“愿意!愿意!”。經理說:“愿意的朋友,有現金的把現金舉起來,沒帶現金的把手機舉起來,我看看有多少人愿意?”這時候,非常迅速,有的人舉起了現金,大多數的高高地舉起了手機,有的人在觀望、還有很少的人離開了。這時,經理助理給舉起了現金和手機的人每人發了一張撲克牌,然后宣布,沒有拿到撲克牌的人請離開,這些人離開后,經理說:“你看看那些離開的人,根本就不是為了孩子,是為了占小便宜來的,幾十塊錢都舍不得。”“有愿意現場激活的嗎?”“有!可以!”,這時,經理隨機挑選了一個朋友現場支付激活,這位朋友正準備現場支付時,經理擋住了他,然后告訴大家:“公司幾仟元的平板電腦都可以送給大家,幾十塊錢的激活費用還會向大家收取嗎?我剛剛只是試一下,看看哪些人是真心需要,哪些人是真心為了孩子。激活碼免費送給大家,大家說好不好?”“好!好!好!”。現場氣氛再次到達高潮,堅持到現在還沒有走的人,都覺得自己很聰明,拿到平板電腦的希望越來越大!
七、
經理接著說:“平板電腦、激活碼都免費送給大家,但平板電腦使用的學習軟件是需要收費的,費用非常低,按平均使用15年計算,平均每天只需要幾毛錢,一次性充值2499元,終身免費使用,如果國家學習教材發生改變,每年的9月1日,終身免費升級。為了我們的孩子,為了他們能夠上清華北大,大家舍不舍得?”這時,又有一小部分人離開了。但因為有了前面的鋪墊,雖然又走了幾個人,回答的聲音小了一些,但留下的人還是回答:“舍得!舍得!”經理說:“是真舍得還是假舍得?”“真舍得!”“如果不讓你們回家充,為了孩子,就在這里現場充,你們愿意充嗎?”“愿意!”“愿意的請舉手!”留下的人都舉起了手,在舉手的過程中,一位朋友說話了:“我有一個疑問?”經理馬上打斷了他,“有疑問請退出。”這位朋友離開了。經理挑選了其中一個朋友,“你愿意充嗎?”“愿意!”“真的愿意嗎?”“我愿意!”。經理把二維碼直接放到了他的面前,這位朋友拿出手機,準備支付,經理擋住他,“我看出來了,你是真心為了孩子,我不讓你充!”然后經理又挑選了一位朋友,“你愿意充嗎?”“愿意!”“真的愿意嗎?”“我愿意!”。經理把二維碼放到了他的面前,這位朋友拿出手機,然后,支付了2499元。經理接過他的手機,舉起來,“大家看!這位朋友是真心有需要、真心為了孩子!”,然后,他小聲(聲音雖小,但足以讓旁邊的其他人聽見)的對這位朋友說:“放心!有驚喜!”這時還在場的人們,有近一半的人選擇了離開,剩下的人都順利完成了支付。
八、
大家完成支付后,等待著驚喜,經理馬上告訴大家:“我們給每位真心為了孩子的朋友再送上一臺價值幾百元的電子音樂箱!”大家來一起合個影,拍個小視頻!”,大家紛紛聚在一起,經理說:“大家跟我一起說‘為了孩子,我愿意!’”,大家按著經理的要求,一起笑容滿面地跟著說:“為了孩子,我愿意!”。視頻拍完,經理說“請工作人員教大家如何使用!”。此時,經理的助理們已經將大家的平板電腦拆開,并請大家輸入手機號,很快完成了平板電腦的激活,然后請大家在專用票據上簽字,專用票據上除了有對平板電腦的保修服務條款外,有一條重要的說明,即:平板電腦激活后不接受退貨。助理們握著大家的手,“恭喜您!祝您的孩子早日考上清華北大!”。
至此,整個騙局完成。
受騙分析:
受騙者先貪圖小利,按騙子指定時間到指定地點免費領取加油卡,不管拿到手的加油卡究竟為何物,以拿到不虧為基本思想。后貪圖大利,妄圖免費拿走平板學習電腦,與騙子進行思想博弈。孰不想想,整個騙局的掌控者是騙子,你怎么可能會借一點小聰明與其博弈,最后在騙子制造的一陣陣免費贈送的營銷熱潮中被成功洗腦,進入圈套,支付費用。
騙子經驗老道,套路環環緊扣:
1、不允許大家玩手機,防止在場者與外界聯系,防止在場者百度查詢類似活動情況,獲取信息,導致整個騙局被現場揭穿,無法收場。
2、不給有質疑的人說話的機會,直接勸離有質疑者。
3、當首個支付完成后,以“還有驚喜”暗示可能會退款,誘導更多的人支付。
4、受騙者完成支付后,邀請受騙者集體拍小視頻,說:“我愿意!”,給受騙者醒悟后想退貨制造心理障礙。
5、現場迅速為受騙者激活平板電腦,讓受難者在專用票據上簽字,以平板電腦激活后不接受退貨的文字條款迫使受騙者醒悟后,難以完成退貨。
騙子成本評估:
1、加油卡:實際是一種商家促銷券,加多少油送多少金額。成本為0
2、泡腳的藥:在網上買一點,幾毛錢一包。
3、迷你小包:在網上買幾個,幾塊錢一個。
4、電子音樂箱:網上比較便宜的幾十元一臺。
5、平板學習電腦:騙子們給你的平板學習電腦,山寨品牌+低配置,評估不會超過五佰元。
筆者贈言:
人在局外,往往對事情能夠看得很清楚,一旦入局,往往智商歸0,失去對最拙劣伎倆的判斷能力。因此,不受騙的最好方式是不入局,不要抱著想占便宜看看再說的心理與騙子博弈。
分享騙局、套路與大家共勉,愿讀者朋友們遠離騙局、遠離套路,工作順心、生活快樂!
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肖祖華
日前,永州市道縣的劉女士向《湘問·投訴直通車》投訴稱,前段時間,有陌生電話給他來電,自稱道縣瀟水中路蘇寧易購的工作人員,說是店里做活動,去店里可領禮品,于是如約去到店里,工作人員登記了手機號碼并發了一張禮品劵,領取了兩瓶洗衣液和一把雨傘,領完禮品后,工作人員叫她們不要走,后面還有學生平板電腦領,工作人員反復強調學生平板電腦免費送,講學生平板怎么好,里面都是名師講課視頻,課本上有的里面有,課本上沒有的里面也有。最后工作人員叫每個人拿手機看看有沒有3000塊錢,如果有就免費送學生平板電腦,最后就拿出來二維碼讓大家掃碼支付,當時我就糊里糊涂的支付了,回來后才發現自己被套路了,說好的免費還叫我們掃碼支付2699塊錢。希望有關部門重視一下,幫我們討回公道。
在收到劉女士投訴后,道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立即組織工作人員進行調查,發現該門店處于關門狀態,無法聯系上工作人員。該局表示將繼續進行調查。
近年來,以免費送平板電腦為借口,實則誘惑辦理分期或者全款消費的案例不少,店鋪大多短時間就關店走人,消費者要對此行為保持謹慎。
[責編:肖祖華]
[來源:新湖南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