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家中都有一張電腦桌(或者是兼顧辦公的桌子),其實電腦桌升級是一件很折騰的事情,比如說發現桌子不夠太擁擠,顯示器低了要加增高架,音箱低了要加增高墊,沒有燈光要上RGB,久坐對身體不好要換升降桌.....
這雖然對很多愛折騰的人來說是一個有趣享受的過程,但的確是費時費力又費錢呢,最好的辦法是一步到位,后續小改小動玩玩,就像換房子一樣,一步到位買個小別墅,后續房間和花園該怎么玩就怎么玩(當然只是舉個栗子,土豪是可以)。
而我就面臨著上文提到的囧事,原來的電腦桌過于擁擠了一些,顯示器和音箱都另外加了增高架,但限于桌面太小兩邊音箱放不開,極其影響音響效果,筆記本也放著局促。后面在去年年底時為了身體健康吃嘛嘛香,也搞了一個樂歌的電腦升降桌,確實實用,但最大的缺點就是鍵盤托的面積太小,且和鼠標的桌面有高度差,體驗起來并不十分完美。
所以,后面就想著能不能直接換一張bigger的電腦桌,必須要升降功能,畢竟已經習慣久坐之后站著辦公了。
最開始看中了那種錄音室工作臺,桌子面積很大,有收縮的琴架,而且兩邊有音箱架,用來做電腦桌也很優秀啊。but!對我而言有個最大的缺點,沒有升降功能!而且,有的款式中間凹進去的位置需要另外加增高架放顯示器,就很不統一協調了!所以pass掉了。后面,居然發現了智芯這個牌子(品牌不多介紹,傳送門https://zxjj.tmall.com/?spm=a220o.1000855.1997427721.d4918089.5b2445377CoAeA),電腦桌貌似不錯嘛,高低設計,自由升降,基本滿足自己的需求呀。于是入手一個,寫個文和大家分享。
▲我選的是尺寸最大的,寬1.5米的淺胡桃色。包裹真是大呀!沒有小推車,真的搬不進家門。不過店鋪是包送貨入戶并安裝的,主要是我們小區管理比較變態,快遞不能進小區門,但從防疫的角度來說,還是有好處的。桌板和架子分開兩個箱子,箱子裝都包裝得很好。看了一下桌板兩大塊兒,差不多大小,只有兩個大的通線孔。桌板不是實木的,而是密度板,重量其實比實木還有分量,感覺質量應該不錯,另外沒有什么刺鼻氣味。
▲升降機和桌子框架在另外一個箱子里。可是真是重啊!全部都是厚厚的金屬,不沉是不可能的。量了可以看到的金屬厚度,足足有三毫米那么厚。所以用料還是很良心的!桌子兩邊各有一個升降架,里邊還有一個高功率電機,肉眼看不到。電機和電源盒全套都是臺灣產Timotion的,購買這款桌子其中一個比較重要的原因也是它的動力系統采用Timotion系統,在國外時看到的升降桌運用的也是這套系統,評價不錯。所以這次更換看到是Timotion系統也比較放心下手了。
▲不同于一般的電腦桌,智芯這個升降桌多了控制模塊,包括一塊控制板和一個大大的控制盒。控制板上有幾個按鍵和兩個USB口。倒是接口有點意思,像網線口一樣,其實還不一樣。控制盒上是兩個升降機接口接口以及控制板的接口。
▲來拍一個全家福。這張全家福可真是夠大的,大家可以看到有兩個L字形的升降機,也是桌子的主要支柱,以及一根很粗大的橫梁、兩根腳架以及四根和桌面連接的金屬托架。螺絲和膠墊也是分門別類,裝在不同的袋子里,看起來還是蠻有秩序的。
最重要的使用體驗部分來了,所以放在中間,安裝部分就放在最后面了。換上新電腦桌之后那種感覺真是爽呀!一米五寬的桌面,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把雙手攤開像大鵬展翅一樣,兩邊手掌心的位置基本上就是桌子的左右邊緣,這么寬的桌面,而且是上下兩層,使用起來是相當的暢快。關鍵,還有一個非常健康使用的升降功能。久坐之后,可以站著辦公,對身體健身而言也是一種調節放松。腰和脊柱很重要啊,同志們。
▲剪不斷理還亂,換桌子的第一步,當然就是無線嘛。把機器都搬到新桌子之后,得重新連接各種線材,電源線、HDMI線、音頻線、網線等等。為了更好的激勵自己提高效率,先把一瓶可樂放在正中央,等全部布置好之后再享受一把嘿嘿。
▲一頓操作猛如虎,搬家的過程比想象的要快很多,享受幾口可樂再說。用上智芯新電腦桌之后,瞬間感覺從老破小搬到了大復式。上層桌子寬度相當寬闊呀!兩個屏幕終于可以并排放了。如果擠擠,估計兩個25寸的屏幕放下,都沒問題,兩邊還能加兩個音箱。看來再搞一個屏幕是下一步的計劃啦。
上層的空間放了顯示器和音箱筆記本之外,空余的小地方蠻多的,放一些喜歡的飾件或者3C配件綽綽有余。
▲下層桌版的空間就更加富裕了,鍵盤兩側除了鼠標之外,基本上都是空蕩蕩的。還可以放下筆記本和筆,做一下筆記。左側是操控面板,還有兩個USB充電口,剛好可以插上我的無線充電架給手機充電。左側這一塊還可以放一個杯墊,平時放點飲料水果零食水杯啥的,空間非常的充裕。
▲燈燈燈燈,上面這張燈光的配色效果可以吧?溫馨又好看。
當然智芯這個電腦桌最關鍵或者是核心的功能,就是升降,可以調節桌面的高度。這個功能是其他一般的電腦桌所沒有的,桌面高度最低可以調到69公分,最高可以調到一米15公分。整個跨度將近半米了,可以適應不同的身高和需求。上面兩張圖是手動擋,也就是按上下鍵來手動調節桌面的高度。ps,電機運行聲音很小,幾乎不會引起注意。
▲上模特,看一下坐姿和站姿辦公的樣子。不得不承認坐姿是很舒服的,準確來講每一個姿勢都很舒服。因為桌子高度可以調節,不管是站著或坐著都可以跟小臂保持水平,這樣手腕或者手臂就完全不會費力勞累了,非常的愜意。坐在電腦桌前有一種老板桌的感覺哈哈。站的時候,感覺有點像吧臺一樣,畢竟寬度很寬。來,伙計,兩杯啤酒。我心愛的小閨女也出鏡啦,玩起了我心愛的小汽車,啪!一不小心摔了一輛....
▲作為一款智能升降桌,怎么能沒有自定義高度呢?智芯電腦桌也是支持兩檔的自定義高度。我是將1設成了最高的位置,2設成了最低的位置,這樣需要站立的時候按一下1,桌子就上升到自己原來設定的高度了。當然自定義高度的操作也很簡單,調到合適的高度之后,同時按住上升鍵和數字鍵保持三秒鐘就可以了,有點像同時按住手機兩個按鍵截屏一樣,很簡單的操作。
這一部分主要和大家分享一下安裝的過程。首先準備一下安裝工具:壯男一枚,女漢子不行。因為金屬部件真的很重。另外,準備一個大的十字螺絲刀。同時有條件的話,可以上一個電鉆。當然,如果小區可以進快遞小哥的話,包安裝是最好的了。整個過程真的很吐槽!花了我2個小時,午夜12點才裝好...所以一定要師傅上門安裝!(不過師傅安裝有點不好,不一定能完全按照自己要求來,下方會提到。)
▲英文的安裝說明書,哭...第一步,是將升降電機也就是桌子的支柱和桌子的橫梁連接在一起,這一步蠻簡單的,擰幾個螺絲就可以啦,并不十分費力。桌子的橫梁長短是可以調節的,這也是為什么可以選不同寬度桌面的原因。如果選1.2米的桌面,估計升降電機都是一樣的,板材短一些而已。
▲第二步,就是將升降電機和兩邊的腳架相連接。這一步也很簡單,也是幾個螺釘的事情。腳架上兩邊都是可以微調的塑料旋鈕,很實用,可以適應不平的地面,桌子不會晃動。
▲第三步,就是安裝上層桌面的金屬托架,也很簡單,擰幾個螺絲的問題。
▲第四步就是將上層桌板固定住了,這一步個人覺得難度很大。因為板子上沒有預設的孔位,只能自己摸索,大致確定橫梁的位置之后就在孔上擰上螺絲。因為板材實在是太厚實了,很硬!螺絲很費勁才擰進去,螺絲刀尾都把手掌心的皮給磨破了!后面不得不戴上手套,真是要了老命啊!所以墻裂建議出廠的時候,將螺絲的孔位畫出來,或者是鉆幾個小孔。如果家里邊有電鉆的話,可以用小口徑的電鉆鉆幾個小孔,這樣安裝的時候會省很多力。
▲接下來就是安裝控制盒和操控面板,安裝倒是很簡單了。但根據說明書,操控面板是放在右邊的。但兩個USB口是朝右的,如果放在右邊的話,可能會存在USB線插拔不順手的問題。所以我自作聰明安裝在了自己的左手邊,實際操作下來這樣的安裝是明智的,操作體驗起來要好很多。
▲最后就是安裝下層的金屬托架和桌板了,將桌板固定住,這個步驟真的很費勁,而且是弓著腰從下往上鉆螺絲。桌子安裝好之后,把幾根控制線固定一下就好了。話說配的幾根收納線很好用,有3m雙面膠,可以固定在桌子底下。
總結這些天這款智芯電腦桌的使用感受,一個字:爽。桌面非常寬大,放置東西的空間很充裕;而且還是雙層的設計,省了屏幕增高架和音箱架,桌面也顯得更加和諧統一。
最重要也是最關鍵的地方,桌面升降功能,對身體保護是真的好,尤其是腰椎和頸部肩部,畢竟在電腦前久坐對這些部位是最不好的,久而久之就會形成慢性病,得上腰椎間盤突出富貴包之類的。而電腦桌有了升降的功能,起碼能部分降低這些慢性病的幾率。
雖然智芯電腦桌很好,但是缺點和提升的空間還是有的。下面我要吐槽啦。第一,安裝太過勞累,省下工時費起碼300,安裝說明書是英文的,螺絲釘使用指示不夠明確,這個是我最吐槽的問題。不過,貌似這是我個人的問題,畢竟小區不讓安裝人員進來。如果,可以上門安裝,那是最好的了。第二個提升的空間,就是上下隔板高度差小了一點。現在是12公分左右,個人建議可以升高到15公分,這樣音箱和電腦屏幕的高度可以更適應人的眼睛和耳朵的水平位置。第三,就是上下桌板之間有空隙,有時候東西會不小心從空隙掉到桌子底下。個人覺得要么把這個空隙封住,要么就是下層桌板做的再深一些,在上層桌板的下方形成一個收納空間,這樣空間的利用率會更高。第四,就是把桌板的材質升級為實木材質。雖然說現在的壓縮板材質量已經相當好了,在防水等方面不比實木差,但我相信很多朋友還是跟我一樣比較喜歡實木板材的原生木紋,還有那種用久之后產生的滄桑感和故事感。
以上就是和大家分享的智芯升降電腦桌入手使用體驗一條龍故事。謝謝大家閱讀,祝君生活愉快!工作順利!
直接用app上方的搜索框輸入“你感興趣的關鍵字”,了解更多!
家好,我是亂買哥。
自從上了30歲,開始玩NAS、玩桌搭,錢沒存多少,光折騰亂七八糟東西了。
這是我2020年剛開始來大媽分享經驗時候的桌搭,當時自己還挺美,其實對桌搭一無所知,桌子是靜研家的實木黑胡桃桌子,實木桌子的質感真的很好,就是太容易開裂了,而且桌子本身太有設計感,顯示器支架都不好按,升降更沒有了,玩的是淳樸的木頭桌風格,燈光也基本沒有,小米首發顯示器掛燈我就買了,我是顯示器掛燈無腦吹。
我換了Andaseat的升降桌,這也是我第一個升降桌,品牌走的是性價比路線,桌子還不錯,可以用支架,升降調整能有更舒適的體驗,我也是在這愛上支架,然后決定好好拾掇電腦桌的,燈光方面買了易來的燈帶,不得不說燈才是氛圍感的第一要素。
第三階段我就開始講究擺盤了,除了燈光我把桌面能藏的線圈藏起來,這段時間我更新了桌子,換了9AM品牌的大升降桌,椅子換了貴貴的米勒Aeron,看起來是不是高大上多了?沒有線的桌面怎么看都干凈整潔。
這個月我又對家里一頓改造,騰出來一間房子專門用來放電腦,我和我媳婦兩個人的電腦全部放在這間房里,買了奇光板,投影儀,兩臺電腦全部搞了雙屏,購買了摩伽的椅子和樂歌的升降桌。
1、桌面窄慎選,至少選擇70cm以上的,桌面太窄顯示器和鍵盤影響位置,胳膊肘沒處放,擔在外面時間長了很累,網上說放在椅子扶手上,椅子扶手很少有能抬那么高的;
2、不管是桌還是椅,純實木都慎選,實木確實好看,手感摸起來也很舒服,但木頭太嬌氣,大部分實木桌造型老氣,尤其是我這種里外實木的,我這次買的樂歌實木是內部實木,外面是實木紋板,所以會結實不少;
3、椅子要選好,最初我還沒有買好椅子的想法,長時間坐著造成腰經常不適,悔恨。好椅子支撐到位,使用電腦尤其是長時間坐著的,一定要買工學椅,而且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買最好的,工學椅我買了五把,買椅子一定要買網面的,最不推薦的就是電競椅,又熱支撐又差,現在的網面質感都很好,軟彈合適支撐性好。
買椅子要看尺寸,我第一把是保友的椅子,這品牌椅子很不錯,后來了解到是歐美版的,椅子特別大,總之當時是挺滿意的,之后又買過別的品牌,特別擠,所以椅子真的是有尺寸的,一定要注意尺寸;
這是我收拾前的樣子,滿屋子亂七八糟。
4、營造氛圍燈是關鍵,氛圍感這東西虛無縹緲,實質用處不大,但對心情的影響很大,營造出質感幾十塊買個燈條就夠,有興趣的一定要嘗試,怕你嘗試停不下來一直買,晚上在電腦桌前隨便干點啥都幸福感滿滿。
好了,下面介紹我這次新購入的產品
桌椅是桌搭的主體,自從我買過便宜貨和復雜款實木后,我深深感受到,桌子簡單、質量好是最重要的,升降功能不是剛需,但最好有,因為每個人身高不一樣,搭配椅子的高度,桌子也要可以微調,不過現在貴點的電腦桌全是帶升降的。
樂歌這品牌到現在成立了二十年, 最初是做人體工學電腦支架起家的,15年推出升降桌、升降臺等產品,品牌在辦公設備桌周邊設備上有很強的競爭力,這次選擇樂歌這款升降桌有幾個理由:
1、尺寸大,樂歌E3/E4升降桌有1.4*0.7米、1.6*0.8米、1.8*0.8米三個尺寸,位置不拘束往大的買就對了,這款最大的優勢是他的寬度0.8米,一般這么大桌子都是0.7米甚至還有0.6米,最少也要選0.7米的,右邊是我這款樂歌,左邊是以前買的0.7米的,前提是房間位置充裕的情況下,選大沒錯;
2、設計簡單,桌子設計一定要簡單,桌子雖然是主體,但對風格影響主要體現在桌面顏色上,我這次買的是原木色,風格
可以通過放桌布改變,某寶搜桌墊什么配色都有。
這款桌子實木面板很厚實,發貨重量有幾十公斤,一個人根本沒辦法安裝,用料特別靠譜。
桌板和腿有墊片,厚實的桌面使用起來很穩當,質感很好。
E3的調節是通過附帶的一個屏幕上,這屏幕能播放相冊、天氣等。
升降特穩當,一瓶水基本都沒啥動靜。
其次在設計上有幾個雷點需要注意。
第一個是桌腿盡量要像下圖這樣放在最外面,這樣使用過程中我們活動空間更大,放機箱或其他東西不擋位置。
第二個是桌面邊緣不要有遮擋物,抽屜什么的一概不要,就像這樣簡潔最好,顯示器支架都能隨便夾,我也不喜歡純純的黑色電競風格,桌面異形設計其實也沒多少必要。
3、有理線架,雖然是收費的,理線架是必須有的。
這款理線架有點矮,一般插板放進去位置拘束,加上大插頭不方便收拾,我的方案是用PDU機房插板用扎帶掛在下面,把線理在理線盒里。
雖然我的線也不算整齊,但我真的盡力了,從外觀看不出雜亂,不影響升降使用就是合格的。
另外使用升降桌和顯示器支架要保證線夠長,主要是HDMI或者DP視頻信號線,原配肯定是不夠的,線要順著顯示器支架離線槽,2米的信號線都不富裕,電源因為在桌面下掛著,所以長度無所謂。
買線建議至少3米,長了可以收納,另外注意自己顯卡支持幾個HDMI,一般是一個,其他用DP,推薦綠聯品牌的線,多長都有。
我是忠實的人體工學椅愛好者和推崇者,沒有人體工學椅是不健康的工作方式,國外工會還會強制要求必須給員工配備人體工學椅,這也說明這種椅子不是智商稅,確實是對身體有好處的,使用過工學椅的小伙伴都懂的。
工學椅我陸陸續續買了五把,去年買了赫曼米勒的Aeron,媳婦用過心癢癢又想換,這次正好騰房間,買了把新的摩伽S9。
摩伽這品牌只有四年,他家產品都很有特色,如果你關注工學椅,你就會發現國內幾個大品牌旗艦椅造型都差不太多,想找個有新設計感的款式不容易,很多品牌產品線固化之后很少有大變,尤其是目前人體工學椅,已經差不多都一個模樣了,有興趣可以看下摩伽家其他椅子,各具特色。
人體工學椅的選擇其實還是得看自己坐著是否舒適,更換過五把的我可以負責地告訴你,只要椅子不差,你合理調整總能調整到適合自己的姿勢,之前我從保友換到Aeron的時候特別不適應,一個是沒頭枕,第二個是座墊太大壓迫大腿,導致我一度認為這錢花的有點怨種,其實坐習慣也還好,價格到位不會有特別差的椅子。
摩伽這品牌設計非常大膽,買的時候我猶豫買這把常規造型的S9,還是另外一款脊柱椅,他家人體工學椅的設計特別有特點,考慮到造型因素還是選擇了S9,不過這脊柱椅看起來很舒服的樣子。
S9和Aeron對比,初看最大的區別是用料,Aeron雖然全身看起來炭黑塑料質感,實際上很多部件都是金屬的,做工材質確實到頂了,所以Aeron沒必要買拋光椅腿的,他本身都已經是金屬了,拋不拋光真的無所謂,摩伽的S9關鍵部位也都是金屬,保證穩固性,其他塑料件質感也很不錯,摸起來很有質感,但相比Aeron的質感稍有遜色,畢竟價格也擺在那。
網面座椅很多小伙伴有顧慮壽命問題,我是巨大體重的人,目前坐網面還沒發現問題,而且我強烈建議買椅子必須買網面,透氣性太好了,很多疾病都是坐出來的,不透氣占第一,Aeron的網面是我用過最好的坐感,他的尼龍來自美國杜邦,成本確實會高不少,摩伽的網也不賴,坐感是屬于硬一些的,比其他幾個國產品牌我覺得軟硬方面更舒服,但是所有網面椅子的強度都差不多,這個可以放心。
赫曼米勒的椅子也不用過分神話,座墊
這晃動估計能逼死強迫癥,雖然不影響使用,但多少有點不爽,我現在也忘記剛買來就這樣,還是我坐壞的。
摩伽的設計我覺得和Aeron不相上下,比其他幾個熱門品牌要強不少,手托的高度調節幅度很大,而且單手自己就可以調節,Aeron這個必須得大力出奇跡,正常使用也很少調節。
摩伽的S9單手就可以完成高低調節,他這個單片開關挺好用。
兩款椅子的手托調節,Aeron需要打開開關,抓住扶手升降,S9是片狀開關,打開后可以直接升降,兩款椅子手托都有寬窄的調節,適合不同體型人的需要。
另外S9的手托還能上翻收回。
搭配椅背折疊,可以直接收納起來,這件事還是挺重要的,之前我的舊椅子送給朋友,椅子太高很難放在車里,網絡上拆氣壓棒的辦法我都試了,要么暴力影響美觀拆除,要么就拆不掉,這樣一折隨便放車里,S9的折疊功能除了搬椅子方便外,小戶型房間還可以收納起來,像下圖一樣,塞桌子下面不占地方。
腰部支撐方面,Aeron的腰部支撐我個人認為是不夠的,至少可調節幅度太小了,他的椅背一體設計,注定腰部幅度不會大,當然作為老牌工學椅,腰部支撐還是有的,而摩伽S9的腰部調節幅度應該是我目前使用過工學椅中最大的,腰部可以調節到有明顯凸出的感覺。
兩款椅子的腰部調節都可以自己伸手旋轉調節的。
從這張圖可以明顯看出腰的支撐,Aeron的腰部支撐肯定是足夠的,但相比摩伽這款
,摩伽的腰托更人性化,獨立懸掛,外加四檔頂腰調節,官方對腰托有專門的介紹,一二檔位是用來牽引,提供最大角度支撐,躺下的時候明顯感覺到腰托頂起來了,快速拉伸腰椎,三四檔位是康養狀態,日常使用就用這個,Aeron不是不好,只是還不夠好,可能是考慮到設計的一體性,在功能和美觀做了折中吧。
摩伽腰椎調節抬高的位置確實異物感很強,明顯感覺腰部頂起來了。
S9的椅背有五檔調節,適合身高一米五到一米九,Aeron的椅背是沒辦法調節的,所以Aeron有三個尺碼,匹配性上摩伽S9就強多了,一家人都可以使用同一把椅子,Aeron分尺寸的,他家椅子要按照身高體重選購尺寸,我這個是XL的,女生坐著真的會大,買前一定要看好尺寸。
人體工學椅我最關注的還有座墊的設計,Aeron很多人詬病說坐久了大腿不適,是因為他家椅子座墊特別長,而且前端是平的,如果椅子太高坐久了會壓迫到大腿血管,這個問題通過腳踩個東西就可以解決,蹲馬桶腿麻也是同理,摩伽的拱形座墊設計就解決了這個問題。這兩款都可以調整座墊前后位置,這也是中高端椅子的標配。
從調節性上看,這兩款椅子可調的配置都不少,座椅的上下和座墊的前后,椅背地躺倒鎖定和傾仰角度鎖定,Aeron額外多一個前傾功能,這也是市面上椅子為數不多的高檔功能,剛買椅子我試過幾次,對我來說是個雞肋功能,實用性基本沒有,摩伽的調節性都很好,有一個缺陷就是他的松緊調節只有四檔,對于七八十斤的瘦弱女生來說,最輕檔后仰可能阻力會比較大,可調松緊也是中高端椅子的標配。
網面是工學椅的必選,我用過的五把工學椅,網面最舒服的是Aeron,彈性十足不軟塌,完全不影響支撐性,而第二就是摩伽這款S9,
采用的是德國K+R網布,網面相對硬一些,坐著也很舒服,支撐性更強。
有頭枕體驗很棒,我從保友換到Aeron沒有頭枕一度后悔換椅子,現在習慣后發現沒頭枕也無所謂,Aeron原廠認可的Atlas頭枕一套就要1480元,相當于一把中低端椅子了,我也一直沒舍得買,摩伽S9的頭枕巨大,三向可調,在認真工作的時候可以把頭枕調到靠前的位置,確保脖子有支撐,后躺時同時拉伸腰椎和頸椎。頭枕可以沒有,但是有頭枕會更舒服。
兩款椅子輪子都順滑,摩伽椅腿還有個踩腳的,看我Aeron椅腿的灰塵就知道這個位置確實經常踩腳,可有可無的小設計,可以看出摩伽設計挺用心。
還有一個我之前嗤之以鼻的功能,就是腳托,因為之前幾把椅子都不帶腳托,我感覺用處不大,這把用過后我路轉粉,強烈推薦有腳托的椅子,躺倒后睡覺完全沒問題,不管你是辦公室還是在家,腳托真的體驗很棒,S9躺倒不只是單純的椅背倒下去,腰部和座墊都跟著變換位置,躺下還是腰部支撐的姿勢,腳托太高整個人基本就是躺下的姿勢 ,單桿抽拉不礙事,抽拉順滑不傷手,單桿上下椅姿勢也會更優雅一些~
腳托除了躺下還可以盤腿坐或踩著坐,日常玩手機這樣很放松。
摩伽和Aeron都是好椅子,倆價格都不算低,根據自己預算選擇就好。
我強烈推薦買腳踏板作為椅子的搭檔,最初我是從這張圖上獲得的靈感,我找了個紙箱子當踏板,用了很長時間,發現腳踩個東西確實能增加坐姿的舒適。
尋尋覓覓買了好幾款木頭的踏板,都沒設計到我心坎上,偶然機會買到宜家這款踏板。
如果不是因為我把他踩爛了,可能就沒后面摩伽這款什么事了,因為宜家這款踏板真的太好用了,腳踩的角度調節特別方便,做工延續宜家中規中矩,這款99元其實也不算便宜,用了一陣子發現有被我踩裂了,之后我就不敢使勁用了,除了質量一般,這款踏板真沒啥缺點,如果體重不大可以嘗試,不使勁踩一般也不會出問題。
出于對踏板的熱愛,買椅子的時候發現摩伽也有踏板,這踏板還能踩著鍛煉,猶豫再三,下狠心和椅子一起買來試試。
一分價格一分貨的道理永遠都不會錯,摩伽這款踏板造型像滑板,彩色部分是PP,黑色的部分是橡膠,增加踩踏的摩擦力,踏板體積不算大,重量不輕,質感非常好,能承重100kg的人。
日常坐著就這么踩著,底部有個40°傾斜的支腿,角度雖然不可調 ,但是寬厚的踏板設計,可以自己調整腳踩位置來適配坐姿,其實踏板的代替物挺多,一個紙箱就可以,我強烈建議你像我這樣坐,提升10%坐姿舒適度絕對是有的。
站立辦公是他另一個功能,雙腳踩上站立起來,可以當做平衡板使用,實際使用沒有看起來那么刺激,慌動身體基本不會倒,集中精力工作也不至于摔著。
這踏板還可以用來拉筋,實測效果很好,而且網絡上還有不少使用踏板的鍛煉方式,可以學習下,在辦公娛樂之余活動身體,這也算是踏板的天花板了吧,畢竟都要五百多,我打算用到退休了。
這踏板除了貴沒缺點,你也可以像我之前用紙箱代替,總之要墊個東西,可以大大提升坐著的舒適性,你可以試試再考慮是否需要單獨買踏板。
桌椅踏板其實都算是人體工學裝備,作為桌搭愛好者,顯示器支架絕對是人體工學四件套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顯示器支架屬于沒用過的人覺得可有可無,用過之后就無法自拔了,支架一樣能夠幫助我們調整良好的坐姿,所以也算人體工學裝備。
支架我絕對有發言權,買過四個北弧,一個愛格升,這一年折騰桌子沒少費勁,每次都得大半天,家里桌子換了四張,每次都折騰新的支架。
顯示器尺寸如果不算特別大(34寸內),可以直接購買北弧的E700,除了絢麗的RGB外,這款支架是今年出的新款,相比老款設計更合理,調整顯示器輕而易舉,兩個屏幕可以買倆,新老款支架真是有區別的,支持同樣尺寸顯示器,支架的體積和設計都是不一樣的,比如這款就很小巧,調整也比以前老款順。
北弧E700作為RGB顯示器支架,估計市面上也是獨一家,價格我覺得不算便宜,這款支架底座比較小,支臂細,調整順滑,單支架應該也算是目前支架的中高端產品了。
燈效方面色彩過度自然,亮度合適,看起來也不會廉價,集成到支架里也能提供不錯的氛圍感,懶得布光的小伙伴也不用單獨買燈了,RGB的效果還不錯。
選購桌椅不要省錢,長時間不規范的坐姿對頸椎、腰椎有很大影響,不要等到身體除了問題才去想著補救。
希望我的分享能幫到您。
在大部分企業的工作都是需要借助電腦完成,大學生的作業很多也需要在電腦前完成。很多人都是迫不得已每天長時間面對電腦,也患上不同程度的頸椎病。其實原因有很大部分是我們使用的電腦桌設計不合理,職業病越來越嚴重。其實電腦桌的選購大有學問,弄清楚怎樣的電腦桌才最合適自己,果斷舍棄不合適的電腦桌,頸椎病也迎刃而解了。
選購技巧一:桌面要寬大
很多上班族一天8個小時都是對著電腦,但是肩膀反而比眼睛更累,肩部不時會感覺到痛,因為現在很多電腦桌的長寬設計都是不合理的。正常來說,為了在工作時眼睛減少電腦的輻射,要和電腦屏幕保持至少60到100cm的距離,但是很多辦公桌的寬度只有60cm到80cm,好多人為了集中精神習慣將身體貼近電腦桌邊緣,但這樣眼睛距離電腦就更近了,受到的輻射也更大。像朋杰這款電腦桌采用轉角設計,雙腿伸展余地大,可以并排坐人,將"小空間大利用"發揮的淋漓盡致。
(朋杰轉角桌面,使用空間更寬闊)
選購技巧二:材質要可靠
在選購電腦桌時,需要關注的是桌面一定要結實,只有結實的桌面才能夠平穩的擺放好我們的電腦,有的普通的電腦桌并不結實,還會晃動電腦放在上面不能很好的穩住擺放,只能靠在其他結實的家具上固定。挑選家用電腦桌應該選擇耐磨耐損的材料,各個部件連接的螺絲也要連接強度比較好的螺釘,選擇電腦桌的高度和鍵盤桌面以及電源電線的走向都應該設計合理,這樣我們在使用的時候才會比較舒適。
(朋杰堅持細節之處見品質)
選購技巧三:顏色和質量
挑選電腦桌顏色的時候一定要跟家裝風格一致,純色和簡約風格更百搭,在視覺上還能達到敞亮清爽的效果,給人以心情愉悅。其次就是要根據我們的個人喜好來選購,為了選到質量好的電腦桌,我們可以選擇信譽比較好、實力比較雄厚的品牌電腦桌,比如朋杰家具就靠是著自己品牌的特色理念,專業設計多功能實用性電腦桌,憑實力成為了大市場內的佼佼者。
(與整體的風格搭配要協調)
俗話說"好馬配好鞍",選擇一張合適的電腦桌,不僅能讓人在操作時輕松愜意,還能提高工作效率。另外,電腦桌買回家,還應注意后期的保養與使用,應放置于通風良好、陽光直射不到的地方,這樣才能讓家具使用壽命更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