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發展速度太快,大到電腦,小到手機、充電器都在時刻進步著~而我本身就是一個喜歡新鮮產品的數碼發燒友,之前也跟大家分享過我的電子設備。
因為比較喜歡蘋果的簡單和便利的生態交互,所以我目前的主力設備也就是蘋果的三件套,分別是,
MacBook Pro 15-inch 2018
iPad Pro 12.9-inch 2018
iPhone XR
那么就跟大家說說我是怎么給他們充電的。
因為我每天都需要背著電腦出門,所以充電器是我一個非常剛需的產品,最早我是用的蘋果原裝87W充電器,單USB-C接口,所以一次只能給一個設備充電,那么手機還得再配一個充電頭;后來隨著技術迭代,我又陸陸續續的用了一些「偽多孔」的充電頭,雖然比蘋果的原裝充電器小一點,但是要么發熱、要么充電不穩定。
后來干脆我就隨身帶Zendure 征拓 SuperPort 100W的PD多孔充電器,稍微大了點(設計初衷是在家用,不怪他),但是充電性能滿分!
Zendure 征拓可能在國內的名聲不太響亮,但卻是我見過最激進,最GeeK的充電器品牌,旗下的產品無論是設計、性能還是質量都做到了業界的標桿水平。
因為市面上找不到符合我的要求充電頭,于是就準備和SuperPort 100W一起孤獨終老,結果Zendure 征拓 的新品S3來了,看了一波介紹,我知道我終于可以換設備了!
首先65W、GaN并不算什么新奇玩意,市面上也有很多產品,比如米家在小米10Pro發布會上就推出了一款,但是為什么插口沒有做成折疊式的呢,放在包里還得專門配個收納袋,不然會劃傷包里的其他產品,同理的還有ThinkPlus的口紅。
而Zendure 征拓 S3的設計就合理的多,在保證體積小巧的基礎上,還非常友好的配置了可折疊的插頭,放在包里也就不會打擾到其他人了~
另外個性方面,Zendure 征拓 S3在外殼四周還做了羅馬柱的紋理設計,讓它看起來不像其他充電頭那么單調,而且從包里取出,單憑觸覺就能立馬找到它,很方便。
難能可貴的是,在充電器的LOGO處,還做了一個暖白色不刺眼的指示燈,用于提醒用戶充電器的工作狀態。
而且充電頭的四周還做了圓潤處理不割手,插在插座上很穩,五孔插座上面也不會出現和其他孔位打架的情況。
充電接口方面,S3采用了兩個USB-C和一個USB-A的配置,外殼上也做了相應標識。
實際使用方面,兩個USB-C是可以實現盲插65W輸出的,舉個例子,比如你單獨給MacBook供電,插C1或者C2都是可以達到65W的功率。
如果是同時使用兩個USB-C,那么C1孔則提供45W,C2孔則提供18W,這時你就得注意區分一下了。
如果是三個接口一起用,那么C1還是可以穩定提供最高45W的快充,剩下的C2和A口則根據設備來按需分配了~
可能有同學會有疑問,MacBook Pro 15英寸的不是標配了87W的充電器嗎?那么Zendure 征拓 S3的65W或者45W可以給MacBook Pro充電嗎?
答案是肯定的,在電腦普通的運行狀態下,功率一般只有20-30W之間,只有運行大規計算,比如4K視頻的渲染,電腦才會進入究極工作狀態,會跑滿電腦的極限;所以如果你不是天天使用大規模的軟件,65W甚至45W狀態下的S3都可以喂飽你的電腦。
充電速度方面,Zendure 征拓 S3和Apple 87W的原裝充電器,其實差距非常小,電量到了60%以后,都會變得稍慢來保護鋰電池。
設備兼容性方面,除了能給Mac、iPad Pro充電外,也是完美支持iPhone的2.4A快充協議,另外常用的相機,AirPods,Switch,也都可以用它來進行供電~
作為一個果粉,開始一直想買一臺UltraFine 5K顯示器放在家里給MacBook Pro用,但是仔細考慮了一番,最后選擇了來自明基的PD2720U 27寸 4K顯示器。
我承認5K很香,但是也說說不選UltraFine的原因,
PD2720U首先外觀就花了不少小心思,比如顯示器的底座就做了深空灰的配色,和MacBook放在一起很搭配。
其次也配置了2個雷電3接口,主雷電3可以同時65W供電以及4K60Hz顯示,副雷電3則很好的充當了輔助作用,比如給手充個電也是沒問題的。
除了雷電3接口之外,
PD2720U還配置了兩個HDMI 2.0接口,可以連接PS4 Pro;
自帶2個USB3.1,可以非常方便的連接有線鼠標,充當Mac的集線器用;
還配置了DP1.4接口,這臺顯示器對于PC的高性能主機也有著非常好的兼容性。
現在在家用MacBook Pro,只需要一根雷電3數據線就行了,可以把電腦美美的立起來,用顯示器的HUB連接鍵盤,避免走線。
這臺顯示器支持Display P3的顯示效果,同樣也支持雷電3的菊花鏈多臺顯示器功能,后面再跟大家分享。
我其實屬于很少用移動電源的人,因為大、重覺得麻煩,而且現在戶外都有很多共享充電寶,但是Zendure 征拓這款充電寶讓我重新感嘆科技太美妙了。
出門EDC小包三樣必備,這個SuperMini的體積只比AirPods Pro大一丟丟,比一張信用卡還小。
容量方面就很感人了,居然達到了10000mAh,簡單說就是可以給iPhone 11 Pro充個3次電,給Switch增加接近2倍的續航。
充電協議方面也是全程高能,PD、ZEN、2.0均支持,接口一邊是USB-C接口,一邊是USB-A接口,兩者最高都可以提供18W功率的充電速度,比iPhone原裝的充電器要快一半,屬于超級方便的選擇~
科技改變生活,這就是我2020年目前的充電方案,寫完發現自己的EDC裝備又減輕了不少,而且USB-C的接口和快充各種技術普及后,的確能讓生活更簡單點,也希望我的這篇分享能給你不小的幫助。
謝謝大家看完我的文章,有問題歡迎留言。
國慶假日就快到了,大家準備好去哪出行游玩了么?在準備出行之前,你的手機電量足夠充足嗎?你想知道怎么省電和怎么挑選合適的充電寶嗎?下文的內容值得您看看。
可以怎么樣給手機省電?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一下手機的耗電組成部分,手機主要的耗電大戶是屏幕與SOC,其次還有藍牙、導航系統、通訊系統、無線近場通訊(NFC)等較為耗電。而在國慶出行之時,有一些功能如果沒有使用到的話,大可以對其進行關閉,從而延長手機的使用時間。
例如在我們開始出門游玩時,離開家中WiFi的覆蓋范圍而又長時間不在需要連接到WiFi時,我們可以關閉手機中的WiFi,這樣子可以減少手機中通訊系統一直在搜索周邊可用WiFi所帶來的的耗電,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接入到沒有密碼的公共WiFi所造成的網絡風險。
其次可以關閉手機中的NFC及藍牙,在外出游時,如果沒有連接諸如藍牙耳機或者智能穿戴設備時,可以關閉藍牙以減少手機藍牙模塊的耗電,而NFC則是如果不需要用到一系列諸如門卡、交通卡等功能時,也可以將其關閉以減少手機耗電。
如果想要更加省電,現在大部分的智能手機都自帶有省電模式,用戶可在關閉上述開關后,打開省電模式。省電模式將保障最基本的通訊連接,讓手機的電量可以更久使用。
我的手機能怎么充電?
而隨著各家廠家在逐步推進手機的充電速度,諸如PD、QC等一系列的充電協議不斷更新,諸如小米10至尊紀念版的120W快充等私有協議的出爐。手機間的充電協議與標準變得越發復雜。所以我們需要先講明白我們的手機采用的充電協議標準,才可以為下一步充電設備的選擇提供更清晰的思路。
先聊聊蘋果,蘋果在iPhone 8后加入了對于PD充電協議的支持, PD的全名應該叫做USB Power Delivery Specification,是USB的標準化組織推出的一個快速充電的標準。而iPhone在iPhone 8以后可以使用PD充電協議達到最高18W的充電。而除此之外蘋果自己還有一個APPLE 2.4A的充電協議,從協議原先是為iPad使用,可以達到2.4A 5V的充電,而后來iPhone也兼容此協議。所以為蘋果移動設備選擇充電設備需要考慮這兩個充電協議。
然后我們聊聊安卓陣營,安卓陣營由于品牌眾多,所以充電協議也是非常多的,在這方面將列舉市面上現在比較常見的充電協議。
在安卓陣營中,最廣泛的是QC充電協議,而QC充電協議全名Quick Charge,是高通公司開發的充電協議,在現如今許多安卓都使用高通驍龍的SOC,其一般都會支持QC充電協議,而QC發展至今已經到了第五代,但是目前市場上普及較多的為QC2.0/3.0/4.0。而在其中,QC2.0輸出的電壓為9V/12V/20V,最高可達到18W的充電功率;QC3.0則為3.6V~20V的波動電壓,最高充電功率仍為18W,屬于QC2.0的優化版本;而QC4.0將電壓檔細分以20mV為一檔,并且加入USB PD支持,5V最大可輸出5.6A,9V最大可輸出3A,將充電功率提升至28W 。
然后是FCP與SCP,這兩個協議中,FCP為9V2A最高18W的充電,而SCP最高可到44W。
接著是VOOC系列快充協議,VOOC分為VOOC與SuperVOOC,而最新的SuperVOOC2.0可以達到最高65W的充電功率。
然后還有PE充電協議、Super mCharge、Flash Charge、Warp、Dash、疾速閃充之類的一系列充電協議。而由于市面上的充電協議較多,本文無法一一列舉并且詳細說明。有缺漏之處歡迎各位在評論區補充。
在這些充電協議中,分別是這些廠家使用的手機:FCP與SCP為華為或者榮耀、VOOC系列為OPPO、PE與Super mCharge為魅族、Flash Charge為vivo、Warp/Dash為一加、疾速閃充為小米、PD與QC現階段大部分安卓手機都會兼容,但是充電速度不如各家手機廠家的私有協議。
所以對于手機來說,各家廠家推出的私有協議才可以達到手機最快的充電速度,相對的PD或者QC一般只有15-20W的充電功率。而在國慶出游時,難免遇到電量不夠的情況,所以在旅途中有一個充電寶加以應急補充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而也是在出游沒有找到插座可以進行充電時的解決方案。所以在下文我們選擇充電寶的過程中將重點推薦支持各家手機快充的充電寶。
我的手機充電寶該怎么選?
上文我們說到,對于手機來說,出游時一個比較好的應急充電手段就是充電寶,而在14年民航局的關于充電寶的攜帶規定中指出,個人可以最高攜帶額定能量不超過100Wh的充電寶。所以下文推薦的充電寶中會依照民航局規定為大家進行推薦,方便各位的出行。
對于各家手機而言,想要達到最快的充電速度就是使用自家的私有協議,所以我們先來看看能夠為我們快速充電的那些充電寶。
1、華為的華為40W超級快充移動電源,這款充電寶容量為12000mAh,能夠為支持的華為旗下手機提供到40W的充電速度,同時兼容此前的FCP、SCP及其QC、PD等充電協議,可在為其他手機及支持PD充電的筆記本電腦充電。提供了一個USB-A口輸出及一個USB-C的雙向接口。使用華為系列手機想要更快速的充電,這一款充電寶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此款充電寶重量約225.5g,現在售價為329元。
2、OPPO的OPPO VOOC閃充移動電源2 30W版本,這一款移動電源容量為10000mAh,支持OPPO旗下的VOOC充電協議,能夠為支持VOOC系列充電協議的手機提供到最高30W的充電。而且支持QC、PD的充電協議。同樣可以為支持其他協議的設備進行充電。配置一個USB-A輸出與一個USB-C雙向接口。使用VOOC系列充電協議的手機可以考慮這一款。現在售價為199元。
3、來自vivo的vivo 33W 10000mAh 雙向閃充移動電源,此款充電寶容量為10000mAh,支持為vivo系列支持33W快速充電的手機輸出33W的功率。采用一個USB-A輸出的設計加一個USB-C與Micro-B的輸入設計。此款充電寶重量為231g,現階段售價為269元。
4、小米的小米移動電源3 20000mAh 超級閃充版,此款充電有20000mAh的容量。支持為小米9 Pro提供40W的充電功率,支持的充電協議為USB-A接口支持小米手機27W快充、APPLE 2.4A、三星AFC、 FCP、QC 3.0快充協議;而UCB-C口支持PD協議。并且PD最高輸出可達50W。采用兩個USB-A輸出及一個USB-C雙向接口的設計。重量約為447g,目前售價為249元,除此之外還有10000mAh的版本,不過接口只有一個USB-A輸出及一個USB-C雙向,售價一樣為249元。
5、小米的小米無線充電寶30W 10000mAh,這一個是10000mAh的容量,支持充當立式無線充電座或者成為單獨的移動電源模式。其最高能達到私有的30W無線充電,也能夠為其他手機提供標準的qi無線充電。具體支持為USB-A:APPLE 2.4A、AFC、QC3.0。USB-C:APPLE 2.4A、AFC、FCP、QC3.0、PD3.0。無線輸出:標準 Qi 協議,并且其支持最高45W的PD輸出,能為支持PD的充電的設備最高提供到45W的輸出。此款充電寶售價為199元。也是比較值得推薦和有創意的一款充電寶。
而上述的幾款充電寶中,除了私有協議外,大部分也同時兼容類似PD與QC3.0;能夠為現如今的許多手機提供到15-20W的充電功率。通用性也是比較好。而除此之外,也一些不采用這些廠家私有協議的充電寶,其價格也能進一步降低,提供了主要的充電協議,也做到了更高的性價比。而比如這幾款就是其中的代表。
1、 小米移動電源3 20000mAh USB-C雙向快充版,這一個充電寶容量為20000mAh,在充電協議支持上,USB-A口支持APPLE 2.4A、AFC、FCP、QC 3.0快充協議,而USB-C口支持PD3.0快充協議,而其中PD最高輸出功率為18W,主力機是iPhone的用戶可以看看這個,其滿足iPhone的PD充電功率,也不用為前提私有協議買單。此款充電寶采用了兩個USB-A進行輸出、一個USB-C進行雙向,還有一個Micro-B作為輸入的設定。最多可支持3臺設備充電。現階段售價為129元,值得推薦。
2、小米移動電源3 10000mAh USB-C雙向快充版,這一款充電寶比起上述的20000mAh版,外觀上采用了金屬磨砂材質,體積也進一步縮小,適合帶進小包。而該有的充電協議支持也是都有,和大容量版本一樣。接口上相比較大容量版本少了一個USB-A的輸出,整體而言還是比較的有性價比,也能為很多手機提供QC3.0及PD的充電支持。目前售價為99元,同樣值得推薦。
總結
在購買充電寶時,請與我們的手機充電協議進行一個對應,如果與手機充電協議匹配,則可以進行更快的充電,而現如今如果需要獲得更快的充電速度,則需要配備私有協議的充電寶,才可以獲得充電寶提供的最快速度,但是從價格而言,會貴上不少。不過另一個好消息是,如果不刻意追求最快的充電速度,追求相對較快的充電速度,現如今市面上有很多手機已經兼容PD協議,用戶只需要使用帶PD協議輸出的充電寶就可以獲得15-20W左右的充電功率,相比較于此前的5V 2A充電已經進步不少。最后希望本篇文章對你有所幫助,也希望你可以挑選到一款適合的充電設備,預祝國慶出游一路順風。
于iPad的充電一直是有一些疑惑的。各種測試中均顯示了iPad mini5,iPad Air3/4和iPad Pro充電時是可以超過20W功率的,甚至這些機型在進行游戲同時充電時的功率輸入可以達到30W以上。
Mikan對此也很有疑惑,因為平時同時使用iPad mini5和iPad Pro,iPad Pro可以和MBP共用充電頭倒還好說,mini5方面則會糾結和iPhone共用18W/20W的充電頭會不會浪費充電能力的問題,于是也做了一些實驗來驗證一下。
做這類實驗最標準的應該是分別用18W/20充電頭和30W以上充電頭進行充電對比,但為了測試方便,筆者選擇了iPad Pro+妙控鍵盤控制和改變輸入功率來測試:
首先妙控鍵盤的輸入功率規格為
輸入:5V 3A、9V 3A
輸出:5V 2.5A、9V 2.5A
搭配充電頭為MacBook Pro(以下簡稱MBP)13寸標配的61W原廠充電器,支持PD協議,功率足量很大,完全可以滿足iPad Pro的最大功率要求。
這樣如果使用mbp充電器連接妙控鍵盤進行充電,那么功率就是9V2.5A=22.5W,和標配20W充電器差不多。
而當直接用mbp充電器連接iPad Pro時則能達到iPad Pro能支持的最大輸入功率,不會浪費iPad Pro的充電能力。
測試方式就是將iPad Pro使用到30%附近的電量然后定時充電30分鐘看一共充入多少電量;妙控鍵盤和mbp充電器直連充電都分別做兩次,一次是待機充電,一次是邊玩游戲邊充電以達到更大的輸入功率。
現在開始測試,首先是妙控鍵盤充電:
iPad Pro電量為29%
使用MBP61W電源連接妙控鍵盤充電30分鐘,功率為9V2.5A=22.5W,iPad Pro待機狀態進行充電。
30分鐘充電至56%,共計充電27%
將iPad Pro再次使用到29%電量
使用MBP61W充電器連接妙控鍵盤進行充電,同時iPad Pro使用串流Xbox游玩2077以保證iPad Pro仍在進行電力消耗。
30分鐘充電至51%,共計充電22%
結論就是22.5W的充電功率無法同時滿足滿速充電+運行游戲的功耗,電源要分出一部分電力給跑串流的A12Z供電,給電池充電的功率就達不到滿功率了。
下面再測試充電器直接連接iPad Pro的充電速度
將iPad Pro使用到30%電量,然后直接連接MBP61W充電器進行充電,iPad Pro為待機狀態,并不使用
最終30分鐘充電至62%,共計充電32%
這個成績要比使用妙控鍵盤來待機充電更快一些,所以iPad Pro的最大充電功率還是要比妙控鍵盤的22.5W高一點的。
將iPad Pro使用到29%電量,直接連接MBP61W充電器進行充電,同時保持串聯游戲使用
30分鐘充電至57%,共計充電28%
可見仍有部分電量被用于A12Z的供電了。
結果匯總:
iPad Pro待機充電時:
妙控鍵盤(9V2.5A) 30分鐘27%
MBP61W電源 30分鐘32%
iPad Pro進行中高負荷使用同時充電時:
妙控鍵盤(9V2.5A) 30分鐘22%
MBP61W電源 30分鐘28%
當iPad Pro進行串流Xbox游戲時,A12Z并不會滿載,溫度很低。但考慮到常亮屏幕和連接藍牙手柄,Wi-Fi一直在進行高碼率的數據傳輸等因素,整機功耗應該還是要在5W-8W左右
總結:
· iPad Pro的最大充電功率要略高于妙控鍵盤能提供的22.5W功率,但并不會超過太多,iPad Pro的最大充電功率應該在23W-24W附近,和其他的測試結果完全相符
· 當iPad Pro邊充電邊進行游戲時,由于會有部分電量來給設備供電,充電速度會變慢
· 當iPad Pro邊充邊進行游戲時,如果電源功率允許,則會加大供電功率,盡可能不影響充電速度
· 但這個功率并不是無限制的增加的,從數據可以看出,不論使用多大功率的充電器,iPad Pro的最大供電輸入功率還是23W的充電功率加上5W-8W的設備供電功率,總輸入功率在28W-31W左右,也同樣符合使用功率計測量的結果
根據很多電源功率測試可以知道,iPad可以達到達到30W附近的充電功率,但前提是需要同時進行高負荷的使用。而通過前面的測試可以得知,這并不代表電池會以更高的功率來進行充電,多出來的功率都是用來保證系統供電的。并且系統供電的優先級是更高的,不管用多大的充電器都一樣是最高30W左右的輸入功率,而電池的充電功率也最多就是23W左右(這個功率受到溫度等影響,未必能保持多久)。
· 如果并不追求充電時玩游戲不影響太多充電速度這種事情的話,那么原配的20W充電器是完全足夠使用的。這里也可以看出其實蘋果標配20W充電器也并不是"摳門"(當然也不大方就是了),因為iPad系列的電池最大能達到的充電功率也就是23W左右。
· 只有是經常需要充電的時候進行高負荷的應用操作,比如游戲,視頻剪輯等。同時還不想因此影響到充電速度的話,才有必要選擇一款30W以上的充電器。(但要注意的是邊滿載運行邊充電時可能會由于發熱過高從而達不到最大充電功率)
· 對于妙控鍵盤+iPad Pro用戶來講,因為妙控鍵盤的C口實在位置太方便了,所以使用妙控鍵盤充電肯定是最常用的操作了。因此妙控鍵盤用戶并不需要額外特意選擇任何充電器,原配的20W充電器(舊版為18W)其實是完全夠用的,而且妙控鍵盤最大就支持9V2.5A,哪怕買更大功率的充電器也還是這個功率,并不需要額外選配高功率充電頭。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內容了,因為沒有專業的電流表等設備,無法得到準確的功率和充電曲線,但做這個測試也是為了解決一直以來的疑惑,至少mini5筆者是可以安心的和iPhone共用18W/20W充電頭了(笑)。謝謝大家的耐心閱讀了,我們下次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