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機配置
處理器:酷睿i7 13700K,16核24線程(最高睿頻5.4GHz)
散熱:處理器水冷,顯卡風冷
主板:MSI Z790-A WIFI
顯卡:RTX 3070Ti(8GB GDDR6)
內存:2×16GB DDR4
存儲:三星1TB M.2 PCIe4.0 SSD
電源:額定850W
前置接口:2×USB3.2 Gen1 Type-A、USB3.2 Gen2 Type-C、3.5mm復合音頻口
后置接口:USB3.2 Gen2 Type-C(20Gbps)、3×USB3.2 Gen2 Type-A、2×USB3.2 Gen1 Type-A、2×USB2.0、HDMI、DP、3×DP(顯卡)、HDMI(顯卡)
系統:Windows11家庭版
服務:整機主要硬件3年上門,水冷非人為漏液3年全賠
機身采用全新黑鯊設計語言,RGB燈效炫酷
雷神黑武士5是一臺外觀威猛的重量級選手,機箱外觀整體采用的是全新的黑鯊設計語言,相比上一代沉穩的Tron機箱風格,新的機箱顯得更有視覺沖擊力。一眼看過去,頗能感受到品牌高端游戲臺式機強烈而獨特的設計風格。
▲開機時的整機斜側面視角,頂部是鯊魚背鰭式設計,左右兩側各有一條鰓狀的氛圍燈帶,底部則采用了鯊尾式腳墊。隨著燈光變換,整機呈現出一種“黑鯊”乘風破浪之感。前面板磁吸式設計,可拆卸,為鯊齒形狀的菱紋格柵,進一步優化了散熱風道。
▲頂部是呼吸式磁吸網格,方便散熱,也加強了設計感,中間是雷神信仰投射燈,強化了機箱的品牌屬性,也更顯個性化。
▲細看之下,鯊魚背鰭+銀色的機身具有不錯的檔次感,加上機箱內配件的RGB燈效,營造出了高端游戲臺式機的電競氛圍。
▲換個角度看鯊魚背鰭,線條很流暢
▲機箱頂部按鍵區域,質感和細節經得起挑剔,有兩個USB大口,一個USB-C口,易用性做得不錯,重啟鍵右側的圓形按鍵是RGB光效同步控制鍵,支持16種燈效,包括呼吸、單色、流光等。
▲掀開側透板之后的機箱內部,走線齊整,新一代的雷神360mm水冷系統引人注目,主板是MSI Z790-A WIFI,用料扎實,16+2相供電,支持4塊M.2 SSD。兩根16GB內存、一塊PCIe4.0 SSD已就位,下方是額定850W電源。
▲SSD跑分,性能不錯
▲內部細節,水冷散熱頭、內存、顯卡、機箱風扇等部件共同組成了該機的RGB燈效系統。值得一提的是,新一代的360水冷專為第13代酷睿設計,散熱接觸面積更大,此外機箱內置7風扇散熱以保障電子元件的長時間穩定運行。
處理器性能測試:狂飆250W
說到游戲主機,大家最關心的肯定還是其實際性能表現,畢竟,不少玩家對游戲主機的印象是,性能釋放偏保守,以處理器為例,持續性能釋放功耗通常是默認TDP,而且整個系統的性能釋放冗余度也不高,例如主板供電、散熱表現普通,因此可玩性一般。但,雷神黑武士5可能要顛覆大家的固有印象了。
處理器方面,測評款雷神黑武士5處理器為i7 13700K,隸屬于英特爾第13代酷睿桌面處理器,具備16核24線程(8P+8E)的強大規格,基礎功耗125W,P核最高睿頻5.3GHz,E核最高睿頻4.2GHz。
室溫18℃左右,對該機進行單考處理器測試,持續一段時間之后狀態如下:i7 13700K功耗約250W,P核頻率約5.3GHz,E核頻率約4.2GHz,處理器核心溫度大概是94℃。即,該機的穩定性能釋放跑到250W沒有問題!與此同時,頻率也分別跑到了最高睿頻狀態,換句話說,雷神黑武士5的處理器可滿血釋放,遠超125W的基礎TDP。
接下來以跑分來驗證該機的實戰性能表現。
超高的性能跑分完全驗證了該機強悍的性能釋放!以Cinebench R23測試成績為例,雷神黑武士5的多核跑分達到了30682pts,表現非常強勁。大家知道牛叔主要測試筆記本產品,因此以大家熟悉的移動平臺8核16線程處理器作為參考來看,強勁的也不過跑14000pts,不到一半;以14核20線程處理器作為參考,跑的高的處于17000pts左右,性能比約為i7 13700K的55%!要知道,能跑17000pts的已經算是移動平臺的高性能選手了——雷神黑武士5的基準跑分表現堪稱性能狂飆,搞定重度應用絕對穩妥。同時這也說明了一點,該機是品牌游戲臺式機里妥妥的猛將,整機的配置底子相當扎實!
另外,單核性能表現也值得一提,畢竟考機時頻率都跑滿了的,該機在Cinebench R23單核測試中跑分接近2100pts,非常亮眼。換句話說,該機多核單核都猛。
▲最讓人驚喜的還是長時間滿載性能測試,雷神黑武士5展現出了極高的應用效率。測試項目依然是Blender單幅渲染,雷神黑武士5的渲染耗時僅為3分11秒,移動平臺的參考成績牛叔就不贅述了(快的也要6分鐘以上),這里提供一個90W的i7 12700k的測試時間:4分55秒。由此你可以對比出在更高規格、更高功耗的i7 13700K性能輸出下,該機的專業應用效率有多高!
▲而視頻轉碼已經吃不滿16核24線程的全部核心了,轉碼時i7 13700K的功耗在166W左右,核心使用率大約為32%,最終耗時為6分36秒,值得一提的是該機在166W功耗持續輸出時,處理器溫度也就65℃左右,輕松壓住。
處理器測試小結:雷神黑武士5的i7 13700K性能表現堪稱得上是滿血釋放,實戰測試非常強勁,所以這部分小結牛叔也無需多說,簡而言之一句話:性能釋放極致,應對大型游戲、專業創作應用都不是問題,并且處理器的滿載應用效率極高!
游戲測試:4K高畫質流暢
體驗款雷神黑武士5的獨顯配置為RTX 3070Ti 8GB,采用GA104核心,流處理器數量達到了6144 個,基礎頻率1575MHz,加速頻率1770MHz,顯存為8GB DDR6X,位寬256bit,在單考獨顯時功耗為290W左右。
顯卡基準性能測試
基準測試部分,RTX 3070 Ti在Time Spy場景中的顯卡得分是14696,大家知道,當前FHD甜品級獨顯的跑分是8500左右,RTX 3070 Ti性能與之相比領先幅度約為72%,所以推測而言,2.5K分辨率最高畫質運行3A游戲是沒有什么壓力的。而在Port Royal測試中,其分數達到了8801,代表著具有不錯的光追性能。
3A游戲測試
考慮到RTX 3070Ti的定位和性能表現,在游戲實測中,我們分別測試的是雷神黑武士5在2.5K(2560×1440)和4K(3840×2160)分辨率下的游戲平均幀速。
在2.5K最高畫質下,即便是著名的爛優化游戲《賽博朋克2077》,雷神黑武士5也能跑到69fps的平均幀速,流暢運行。不少游戲更是跑到了100fps以上,顯然,該機應對2.5K最高畫質3A游戲沒有任何問題。
《戰神4》2.5K最高畫質
4K分辨率明顯對顯卡的壓力大得多了,在4K最高畫質下,雷神黑武士5可流暢運行部分3A大作,其平均幀速可到60fps,部分游戲則處于60fps以下。當降低一些特效到預設高畫質下時,就基本沒問題了。比如《孤島驚魂6》4K預設高畫質平局幀速77fps,《戰神4》平均幀速73fps,流暢度都不錯。
《古墓麗影:暗影》4K高畫質
在2.5K最高畫質+最高光追設置+DLSS質量/畫質選項下,牛叔測試了4款游戲,平均幀速都能跑到50fps以上,基本流暢可玩,可見它也算得上是一塊針對2.5K光追游戲體驗的強力游戲顯卡。
《賽博朋克2077》2.5K RTX最高+DLSS質量
匯總各種測試,RTX 3070Ti款的雷神黑武士5游戲性能可以這么總結:能夠流暢體驗4K高畫質、2.5K最高畫質以及2.5K最高光追+DLSS質量設置的3A大作。從FHD到4K分辨率,搭配各種分辨率的顯示器都能暢享游戲,游戲性能強勁。
整機滿載功耗測試
室溫18℃左右,利用AIDA64和FurMark對雷神黑武士5進行雙考機滿載測試,持續一段時間之后,i7 13700K 處理器功耗處于240W左右,RTX 3070 Ti穩定在290W附近,均保持高功耗輸出。
除了核心硬件的功耗表現之外,游戲臺式機的考機還要考查系統的穩定性、整機滿載功耗以及風扇噪聲等情況。而從考機來看,在持續超過1小時的滿載測試中,雷神黑武士5運行穩定,核心硬件滿載時的插線板功耗大概是700W左右。
另外,該機的風扇噪聲也不高,滿載運行時在辦公室環境中完全不影響使用感受。對了,為了保證用戶安心,雷神還為該機標配了三年非人為漏液全賠服務,整機支持三年主要硬件保修以及三年上門服務,這也是雷神游戲主機一貫的特色售后保障了。
結語
從牛叔的測評和使用體驗來看,雷神黑武士5是一臺核心性能表現非常猛的高端游戲臺式機,尤其是該機的i7 13700K處理器,滿載時的功耗、頻率均達到了品牌游戲臺式機的天花板級別,性能釋放相當剽悍。同時這也說明了該機硬件用料扎實、散熱給力,才能為處理器提供穩定超強的性能輸出。游戲性能方面,2.5K高刷屏是最合適的搭配,玩游戲最高畫質通吃,如果是4K屏,則高畫質玩游戲基本流暢。
同時,機箱的RGB聯動燈效烘托出了強烈的電競感,新一代的黑鯊設計有特色,機箱做工質感也不錯,接口配置合理,而可靠的售后服務更可以免除后續使用中的麻煩。
總的來說,雷神黑武士5的性能表現非常給力,如果你想買一臺高端的游戲臺式猛機,那么這臺產品可以列入你的重點關注產品中。
年銳龍筆記本有哪些值得買的產品?如果你的預算充足,那最新的銳龍6000系列非常不錯,但如果想要在有限的預算里少花錢多辦事,那估計銳龍5000老款筆記本才是更好選擇。就比如說現在,3999元如果買銳龍5000系列,可以買到聯想YOGA 13s,這可是曾經都沒法納入考慮的高端本,而現在降價只是因為CPU要換代了,這種情況下,顯然它的使用體驗會比新品更好。
聯想YOGA 13s銳龍版目前還沒有2022款的產品,2021款采用了銳龍5000系列處理器,這款筆記本是銳龍5-5600U搭配16GB內存、512GB SSD的型號,13.3英寸屏幕,重量只有1.22公斤,便攜性非常好。而且更關鍵的是,YOGA是聯想商務本中的高端系列,現在居然才3999元。
這款筆記本的處理器是銳龍5,為6核心12線程規格,搭配了一個還算不錯的核顯。去年的銳龍5和銳龍7之間只有核心數差異,其他變化不大。而今年銳龍5處理器的各方面指標其實和去年差別也不大,只有銳龍7升級非常明顯。所以從性價比的角度來說,聯想YOGA 13s銳龍版必定是比今年新品更劃算的機型,哪怕新品還沒上市,也能先給出這個結論。
因為這款筆記本的其他方面也不錯,比如屏幕是2560×1600分辨率的高分屏,還支持高色域顯示,即便今年有新品,提升空間也不大了。電池容量是50Wh,在13英寸筆記本中也算是不小的,續航基準測試中可以堅持9.2小時,視頻播放13.9小時,基本能滿足一天辦公需求。筆記本采用雙風扇雙熱管方案散熱,這也意味著性能釋放也基本可以到極限了。
不過輕薄本也有自己的短板,比如內存是LPDDR4X-4266,無法升級,M.2插槽也只有一個,升級容量只能替換。外部接口也相對單薄,只有3個USB Type-C接口,必須標配擴展塢才能使用。畢竟筆記本邊緣的厚度已經沒法容納普通USB接口了。
總結來看,雖然算是過氣產品,雖然有些人可能在等待YOGA 13s 2022款,但現在YOGA 13s 2021款性價比非常高,花不多的錢買來和2022款差不多的性能,還是一款綜合體驗更好的高端本,如果注重便攜性、如果希望帶出去能稍微有一些顏值,顯然它是最經濟的選擇。
為在第11代酷睿平臺上動作最快的廠商,華碩一口氣公布了多款 Tiger Lake輕薄及輕便機型,而在國內市場也有4款產品在第一時間登場。其中相當引人注目的一款,就是13.9英寸,采用墨玉黑主體與琥珀紅鑲邊修飾的3K觸控輕薄本靈耀X縱橫!下面緊隨我們,來深度了解一下這款產品吧!
高顏值與出色工藝的完美整合體
敢取“縱橫”這么大氣的名字,勢必得有點名堂吧。在我把該機拿出盒子,剝掉塑料套的那一瞬間,我馬上意識到“它是真值得取個NB中文名的”——的確太漂亮太精致了!
該機為全金屬機身,A面依然有華碩的家族設計——同心圓金屬拉絲紋理。整體色調接近于黑色,官方稱之為“墨玉黑”,配上二次氧化著色的琥珀紅(類似紅銅色)飾邊,頓顯高貴精致。
當然,這種高貴感也少不了那塊3:2比例3300×2200超高分辨率高色域屏的功勞。這款嵌在四個超窄邊框中的100% DCI-P3高色域屏,亮度高達500nit,具備1500:1對比度,DC調光不閃,還通過了PANTONE(潘通)色彩認證,可勝任專業色彩領域的工作。正是它與墨玉黑主體和琥珀紅飾邊的完美結合,構建起了靈耀X縱橫的完美外觀和視覺感受!再提醒一句:這款13.9英寸且屏占比達到92%的超窄邊框超薄屏還支持10點觸控,堪稱“完美全能”了!
提示:3:2比例的屏幕非常適合影像工作者和內容創作者。目前相機照片尤其是專業相機的默認照片比例就是3:2,而照片沖印的默認比例也是3:2。另外,相對于16:9的屏幕,3:2的屏幕能夠同屏顯示的文檔、表格、網頁內容會更多,這對于內容創作者也非常重要。
該機不僅是外觀整體漂亮,精湛的細節也貫穿著始終。邊角的處理,細微之處的裝飾都非常精湛,就連電源鍵都有精致的修飾,同時也從視覺上進行了強調和區隔,防止了誤觸。總體來看,靈耀X縱橫是華碩輕薄本家族的“又一款超一百分顏值機型”(這些年來華碩推出的高顏值輕薄機型的確不少),顏值黨一定要多瞅瞅它。
EVO標貼代表全面且出色的體驗
靈耀X縱橫雖有超一百分的顏值,但這僅僅說明它有一副漂亮的軀殼,并不意味著這是一款好用、舒適的高端輕薄本。而該機C面左腕托區域的英特爾EVO標貼,才是該機高身價的最強力證明!
▲靈耀X縱橫的左腕托區域有英特爾EVO品牌標貼。另外,該機的毛玻璃材質高端觸控板還可通過點擊右上角計算器標識來點亮數字鍵盤功能,而左上角的三角標識可改變數字鍵盤燈亮度。該機的鍵盤也值得一提,為19.05mm全尺寸鍵盤,1.35mm鍵程,且有三檔背光可調,并且,鍵帽的閉光效果非常好,幾乎無側面漏光,完全不會干擾到用戶的視線。
EVO品牌標貼意味著通過了英特爾雅典娜計劃第二階段認證。而雅典娜計劃的目的,就是提升筆記本的用戶使用體驗和感受。它的第二階段認證主要針對第11代酷睿機型,包含了大量項目,其中有些是硬件規格層面的,比如帶有Thunderbolt 4和WiFi6(這些靈耀X縱橫都具備),有些則是體驗要求層面的,比如:麥克風拾音距離需達4米;開機合蓋狀態掀蓋1秒響應;充電30分鐘可輕量級使用4小時;揚聲器音量在用戶位的聲壓要達78dB等。
為此,我們進行了部分應用實測,來驗證該機是否“達標”:
●用戶距離靈耀 X縱橫4.5米,打開微信網絡通話,對方表示通話聲音清晰。
●合蓋睡眠10分鐘后,我們快速掀開屏幕(支持單手開合),在還未到達90°時,屏幕就已瞬間點亮并進入了鎖屏壁紙狀態——絕對不到1秒。
●該機支持PD快充,充電30分鐘實測電量增加42%。而我們在“滿足室內觀影需求的條件下”(30%屏幕亮度+60%音量),用系統自帶《電影和電視》APP全屏播放電影《LUCY》720P MKV本地視頻,正片部分可續航12小時9分鐘,40%電量意味著4小時50分鐘左右,也即證明了充電30分鐘,輕量級應用可超過4小時。
唯獨揚聲器表現部分,雅典娜認證要求用戶位(距離機器50cm)聲壓達到78dB,但由于白皮書中沒提及使用什么歌曲或音樂,所以我們就以高音為主的女聲流行歌曲進行了測試,50cm用戶位聲壓為73.1dB~76.5dB。同時,該機的哈曼卡頓認證揚聲器的音質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其實,靈耀X縱橫在易用性上花的工夫遠不止以上這些,它還有IR紅外人臉識別攝像頭,支持Windows Hello人臉識別登錄;另外,預裝的MyASUS功能套件中還有“ClearVoice ”功能,可使用AI人工智能過濾環境噪音,消除背景噪音,增強語音,以提升語音通話的音質并保護隱私(而關于AI人工智能的性能,我們會在后面詳細介紹)。不過提醒一點,開啟ClearVoice會增加電量消耗。
最后,我們還要提到華碩為多設備互動打造的“Link to MyASUS”功能,這是一個類似于華為/榮耀的多屏互動的功能套件,不僅可以讓我們在電腦上操控手機,還能同步和互傳軟件,亦或是把筆記本的屏幕延展至手機。
▲Linkto MyASUS的主界面。
▲使用電腦操控手機打電話,收音和麥克風都用筆記本的,音質清晰穩定。
▲將手機屏幕擴展到電腦上,在電腦上直接用鼠標或手指操控(記得該機是觸控屏喲)。
Link to MyASUS在易用性和穩定性還有提升空間。但至少它讓多設備協同不再是少數品牌的專屬,從這一點來說,還是值得肯定和持續關注的。
第11代酷睿超能打!尤其顯卡和AI
說完了機器的外觀和體驗環節,讓我們回到該機的“核心組件”——處理器上。作為首批上市的第11代酷睿低電壓處理器Tiger Lake機型,靈耀X縱橫搭載的這顆i7 1165G7的性能表現自然備受關注!
我們曾看到一些言論,稱Tiger Lake核心數量未增加,依然是4核8線程,在AMD的Ryzen 4000U面前依然得跪,所以不值得期待,還稱其為“又一管牙膏”。而我們根據實測,給出完全不同的結論!雖然在核心/線程數量上未增加,但其實際應用性能提升之大,令人瞠目結舌!且在日常的視頻應用和游戲上,已能輕松碾壓Ryzen 4000系列處理器,甚至叫板MX350!
▲在介紹Tiger Lake i7 1165G7的性能表現之前,我們得先說一下靈耀X縱橫的設置。該機自帶了MyASUS軟件,里面有風扇模式調節,它實際上也是性能模式的調節項。要打開最大性能和最高風扇轉速,需設置為“高效模式”——注意,該模式必須插電(且最好是滿電狀態),否則無效。我們的性能測試都是在該模式下進行的!
●高頻率帶來CPU性能的明顯提升
▲CPU-Z的基準測試,單核成績高達驚人的569.9分,多核2810.4分。而它的“前輩”第10代酷睿Ice Lake處理器i7 1065G的最高得分是491分和2410分。i7 1165G7的得分優勢明顯,這與它的頻率提升有密切關系(i7 1065G7的基礎/最高睿頻是1.3GHz/3.9GHz,而i7 1165G7是2.8GHz/4.7GHz)。
提示:也正是由于i7 1165G7的頻率高,尤其是單核性能生猛,所以開始有廠商用它做GTX顯卡游戲本了。
而實際應用方面,讓我們從提升最小的應用說起:
▲Cinebench R15和R20是基于3D建模和渲染軟件Cinema 4D的“簡化測試版本”,等同于Cinema 4D的單幀渲染版,測試渲染速度,速度越快,得分越高。由于Cinema 4D常見于簡單的產品設計和廣告設計(深圳大量設計師就使用Cinema 4D,另外部分動畫設計和場景設計、廣告設計也會用到它),所以Cinebench測試實際上也就是反映了3D渲染的能力。
在這個項目上,由于處理器核心/線程數量變化不大,提升僅來自核心優化和頻率的提升,所以提升幅度相對有限。與之對應的強性能釋放第10代酷睿處理器i7 1065G7,Cinebench R15得分在725cb~790cb,R20得分為1690cb~1777cb。而開啟了性能模式的靈耀X縱橫的i7 1165G7,在R15和R20上的得分分別是842cb和1900cb,領先幅度為:R15 6.6%~16.1%;R20 6.9%~12.4%。
(再次強調,以上對比數據都是取的性能釋放較高的機型,如聯想S940,并非“弱雞機型”。下同。)
那么,在目前人人都在學、人人都在用的視頻處理方面,i7 1165G7的性能表現如何呢?我們還是以熟悉的Media Encoder視頻轉碼為例,來看看Tiger Lake的性能提升!
視頻轉碼領域,英特爾依托于所有軟件對其集顯的出色支持(注意,這不是獨顯加速,依然是純處理器方案),一直都能輕松碾壓AMD平臺,基本情況是:4核的英特爾酷睿處理器可輕松碾壓6核的AMD Ryzen 4000處理器;而6核的酷睿處理器則能輕松掀翻8核的Ryzen 4000處理器。
不過到了第10代Ice Lake平臺,得益于Iris Plus集顯性能的大幅提升,4核的i7 1065G7已無敵手(都指純處理器方案,也就是選擇“Mercury Playback Engine軟件”,這也是兼容性最好和穩定性最好的方案)!而第11代酷睿Tiger Lake處理器,在第10代Ice Lake處理器的基礎上更進一步,《4K烤鴨》轉碼為FHD@24fps的視頻,轉碼時間已壓縮到了3分鐘以內!大家注意,這一成績已經輕松掀翻了35W性能輸出的6核12線程Comet Lake i7 10710U(14nm)處理器,相對于第八代酷睿U i7處理器更是提升了近一倍的效率——依然是4核8線程喲!所以,千萬別以為核心/線程數量沒有變,應用效率就沒提升。
然而,以上這些提升,相比我們下面要說的,都是小兒科。Tiger Lake真正的大變革來自顯卡和AI計算能力!
●秒殺AMD集顯,叫板MX350的Iris Xe集顯
Tiger Lake處理器的全新圖形核心Iris Xe不僅采用了新的Xe圖形架構,且大幅提升了執行單元(EU)的數量,i5搭載的G7集顯EU數量提升到了80個,而i7搭配的G7集顯EU數量飆升到了96個(Ice Lake的Iris Plus最多才64個,UHD最多才32個)。與此同時,Iris Xe還提升了頻率至最高1.35GHz,而常見的i7 1165G7也有1.3GHz的頻率(之前的UHD最高1.15GHz)。
由此,Tiger Lake終于讓英特爾集顯有了質的飛躍,無論是UHD還是Iris Plus,亦或是競爭對手Ryzen 4000系列的Radeon Graphics,都直接被它秒殺,它甚至有了叫板MX350獨顯的實力:
▲3DMark Time Spy項是比較適合輕便和輕薄本的,靈耀X縱橫的綜合得分1731分,其中Iris Xe顯卡的圖形得分1558分;對應的AMD陣容里面的最強顯卡,Ryzen7 4800U搭載的Radeon Graphics(8單元)得分為1333分,其中圖形得分1170分。英特爾平臺的領先幅度分別是:30%和33%!
▲即便采用平衡模式,不開啟最大風扇轉速(最大性能),Unigine Valley也能跑出46.7fps的好成績!
▲開啟風扇“高效模式”后,Unigine Valley可以輕松跑49.9fps!這是什么概念呢?看看下面這個表格就明白了▼:
▲是的你沒有看錯,在Unigine Valley成績項上,i7 1165G7搭載的Iris Xe集顯,實際性能表現已成為當下移動處理器集顯領域的王者,甚至超越了25W性能跑滿的MX350獨顯!對于AMD集顯,那優勢就是碾壓級的了!
下面再來兩個游戲實測:
▲《生化危機5》在開啟高效模式時,FHD@默認特效下可以跑113.8fps,如果不開啟高效模式,保持默認的標準模式,則最好成績是101.5fps。而作為對比,Ice Lake i7 1065G7的64EU Iris Plus最好成績是76.2fps,Tiger Lake將游戲幀速提升了49.3%!
▲國民游戲《英雄聯盟》。為了橫向比較,我們使用的FHD@最高特效(這時屏幕上面有黑邊,但畫面完全正常無拉升)。這次Iris Xe終于為英特爾“翻盤”了!大亂斗模式,開局204fps,3V3的小團戰可達130fps~136fps;7~8人的團戰在126fps左右;9~10人的團戰110fps左右;最低瞬間也有100fps左右。這個成績遠遠超過了Ryzen7 4800U的Radeon Graphics(8單元,最高規格)的“平均八九十fps”的成績。
當然,由于總體散熱功率穩定上限在30W左右,所以成績還略輸給那少數幾款能跑滿“15W CPU+25W MX350”高性能釋放獨顯輕便本,但對于市場中絕大部分只有20W~25W散熱功率的MX獨顯本,靈耀X縱橫就秒殺它們了!
●AI人工智能應用效能質變
提到AI人工智能應用,不少人可能會茫然,那不是基于云端的大數據計算嗎?是的,之前我們接觸的人工智能主要是以這樣的方式呈現。但如今,AI人工智能應用正在本地(本機)化,已實實在在進入我們的生活(點擊這里看我們之前的文章,里面有詳盡舉例和解讀)。
而在之前的報道中,我們也強調了Tiger Lake處理器在本地AI應用上的優勢,在DL Boost DP4a、DL Boost VNNI和GNA2.0“三大法寶”的加持下,Tiger Lake的AI應用性能有了質的提升。讓我們用一個例子來說明:
Gigapixel AI這款神奇的軟件,可將一張圖片最高放大至6倍分辨率,然后通過AI運算,重塑6倍放大圖像的精細圖。我們用一張2000×1125分辨率的紅葉照片,放大到400%到8000×4500,并通過本機的AI運算得到了極為清晰和精細的圖像(點擊圖片并放大可看到巨大差異)!
該測試中,靈耀X縱橫搭載的i7 1165G7處理器耗時49秒就完成了整個運算和輸出。而6核/12線程,且輸出功率高達35W的i7 10710U,在相同的內存環境(2×8GB)下,耗時140秒!4/8的i7 10610U耗時159秒——由此可見,Tiger Lake相對于上一代酷睿Comet Lake,AI運算能力有了質的飛躍!最關鍵的是,這種AI能力是有價值的,已開始進入我們的日常應用。
提示:類似的AI應用還有很多,諸如Photoshop CC、Photoshop Elements、Premiere Pro等,都開始引入并支持AI功能,極大地簡化了操作,縮短了創作時間。
散熱與溫度表現:超乎想象的好
前面展示了靈耀X縱橫強勁的處理器/顯卡性能,包括強大的AI性能,那么一個問題自然而來:這些表現,是基于何種處理器性能釋放的呢?該機的散熱表現和溫度表現又如何呢?
●CPU單負載最高穩定30W
室溫19℃,單獨針對CPU部分給負載,持續30分鐘,i7 1165G7的CPU封裝功率穩定在30W左右,全核頻率3.12GHz,不同核心的溫度在82℃~93℃波動。
也就是說,如果單獨針對CPU部分的應用,其穩定最高功率輸出為30W左右,當然短時爆發功率會更高,可達到38W。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該機的CPU功率曲線實際上有一個先下降再提升過程的,在單獨針對CPU的應用時,初期38W,而后隨著CPU溫度的提升,功率不斷降低至25W(此時風扇轉速依然很低)。而再過一段時間,內部的熱量聚集到一定程度后,風扇才會啟用高效模式,轉速大幅提升,然后CPU部分的輸出功率也會隨之從25W左右提升到30W左右并一直保持穩定。
●CPU+GPU雙考溫度更低
在雙考之前,我們先進行了GPU(Iris Xe集顯)的單負載測試,用Furmark跑滿GPU,使之達到最高的1.3GHz頻率,此時功率為22.8W,也就說明i7 1165G7的96EU Iris Xe集成顯卡要發揮最大效能,僅需22.8W上,比MX350的25W還略低一些。
而后我們進行了30分鐘的CPU+GPU雙考。在前26分鐘,處理器的整體封裝功率在31.5W附近,CPU部分10W,GPU部分20W,CPU的溫度與單負載時類似,91℃左右,GPU部分77℃。
不過在26分鐘后,處理器的整體封裝功率略有降低,降低到了30W左右,與CPU單負載的穩定功率一致了,此時CPU部分8W左右輸出功率,1.7GHz,不同核心的溫度在74℃~87℃波動,比單考CPU時還低一些;而GPU部分17W左右,但頻率依然保持到1.2GHz,性能損失并不大,溫度77℃。總體來看,在玩游戲時,只要CPU/GPU的功率分配與雙考機類似,那么GPU部分是基本跑滿了性能的。總體來看,該機的性能釋放還是很棒的。
●C面溫度不高,整體運行安靜
這是持續考機測試1小時后的C面溫度圖,溫度較高處在C面頂部左中區域以及主鍵盤區左側中上部區域,最高也就43℃。而WASD按鍵處溫度在33℃~36℃,基本無熱感。鍵盤的右側區域溫度甚至不到30℃,非常涼爽。腕托和觸控板也只有20多℃。
而在噪音控制方面,該機的表現亦非常出彩:在40dB的環境中,開啟風扇的高效模式考機1小時,鍵盤位噪音55dB,但只是轟轟的風扇聲,毫不刺耳;而用戶位噪音只有44.5dB,僅比環境噪音高出4.5dB,絕對算是低噪音。如果采用標準模式(不開啟風扇的高效模式,犧牲一點點性能),考機1小時用戶位甚至聽不到明顯噪音——異常安靜!
整體來看,靈耀X縱橫是一款非常安靜,且C面溫度表現很出色的輕薄本,而且其性能釋放很給力,機身底部甚至沒有很大面積的進風口——能有如此好的散熱表現,可說是超乎想象了!
▲靈耀X縱橫的內部圖,67Wh的大電池占據了一半的空間。注意機身左右兩側的WiFi天線(黃色塊區域)看似和L形的揚聲器融為一體了,但實則是分離的。該機采用單風扇和一根粗熱管散熱,實際表現不錯。另外注意,該機的D殼內部還有一根很細的熱管,用于將少量熱量導到D殼上散發。
配置和規格
■屏幕:13.9英寸3300×2200高色域10點觸控屏
■處理器:Core i7 1165G7
■內存:2×8GB LPDDR4x 4266
■顯卡:Iris Xe 96EU集顯
■硬盤:512GB M.2 PCI-ESSD
■網絡:英特爾AX201 802.11ac無線+藍牙
■接口:2×USB Type-C(Thunderbolt 4,兼充電口)、HDMI口、USB3.0口、TF讀卡器口
■重量:1.358kg(含67Wh電池)+0.212kg(65W適配器)
價格:8999元
測試結語:
近乎完美的高端輕薄本,英特爾平臺的強力一擊
在經過詳盡的測試和較長時間的體驗后,我們決定給予華碩靈耀X縱橫這樣的評價:它是一臺具備超高顏值,且在性能和體驗(包含易用性和功能)層面基本無可挑剔的優秀高端輕薄本。如果你希望有一臺特有面兒又特好用,特強勁的高端輕薄本,全新的靈耀X縱橫絕對是值得重點考慮的。
與此同時,該機也代表著英特爾在移動市場的強力一擊!性能釋放充分的第11代酷睿Tiger Lake為我們帶來了處理器應用性能的明顯提升,以及AI人工智能性能的質變,這使得英特爾處理器在輕薄本/輕便本市場的優勢更為明顯。而在長期薄弱環節——集顯方面,這次英特爾也徹底翻身,以全新的Iris Xe打出一記漂亮的重拳,輕松掀翻了競爭對手的集顯,甚至可以叫板MX獨顯的最高配置款,即便在較為普通的性能釋放下,也能暢玩《英雄聯盟》這類全民網游了——這也是一個質的改變!說簡單點就是:買英特爾集顯本,也能暢玩網游了,而且日常應用如網頁瀏覽、Office套件、圖像(照片)編輯、簡單視頻剪輯和轉碼,都比AMD平臺更出色。
我們相信,Tiger Lake輕薄本/輕便本將在很大程度上改變移動市場的競爭格局!好戲,剛剛開場!目前華碩靈耀X縱橫已在JD東首發,想了解更多詳情或想購買的小伙伴可點擊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