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潔潔~最近公司來了個新伙伴,他的電腦界面居然是這樣的:
為什么這么像 Mac 的界面?明明都是統一配置的 Windows 系統啊!
活久見了……今天潔潔專門邀請了元昊,帶大家去美化電腦的世界遛一遛!
大家好,我是元昊。
新年新氣象,考慮一下給電腦桌面也換個新衣服,迎接新的一年?
對于 Windows 系統,一直有大神在進行美化,改造效果可謂是百花齊放。
比如打造一個初音未來的二次元世界:
比如擁有一個鋼鐵俠的 AI 管家:
圖片來源于網絡
雖然現在用上了 Windows 10,但我還是更喜歡 Mac 的設計風格,只是囊中羞澀……
但是怎么可以被輕易打敗呢!
一番折騰之后,我成功地改造了一個 Mac 風格的界面,開心~
看膩了系統自帶的風格,想要有些不一樣的感受?
接下來,我就帶大家一起走進電腦美化的新世界!文中用到的所有工具,記得在文末領取喲~
眾所周知,手機有非常多精美的主題,直接下載安裝就能生效:
其實 Windows 也可以下載主題,在 Windows 10 的應用商店中,官方提供了很多主題。不過大多是不同顏色和壁紙的搭配,看上去沒什么吸引力:
但是這難不倒廣大美化愛好者,利用工具破解系統限制,擁有「騷出天際」的視覺效果!
這里給大家推薦幾個我常用的第三方主題美化網站~
? 國內網站:
致美化:zhutix.com
國內優秀桌面美化資源分享平臺,包含大量主題、圖標及美化工具。
? 國外網站:
SkinPack:skinpacks.com
國外老牌的美化站點,有豐富的主題美化資源。
由于網絡原因,國外網站的加載速度可能會有些慢,建議大家以國內網站為首選。
值得注意的是,安裝主題對于系統版本有一定的要求,比如我使用的 Mac 主題,僅支持 Win 10 1809 以上的版本,這些在主題介紹頁都會注明,大家要細心查看哦!
安裝好主題后,我們在桌面右鍵 -【個性化】,進入「主題」界面,就可以切換到新主題了:
替換主題后,系統的窗口界面、壁紙、屏保、鼠標指針、系統聲音、圖標等都會有相應變化:
通過替換主題來美化系統,可以說是相當方便快捷了。不過因為涉及到修改系統文件,還是需要有點動手能力的哦,具體操作說明提供在文末啦~
如果你覺得替換主題比較麻煩,或者擔心修改系統文件的風險太大,不用擔心,接下來,我還有兩款神器軟件推薦給你!
第一款重磅軟件是「My dock」,安裝以后絕對可以讓你的電腦界面更有特色!
有了這款軟件,瞬間 Get 到 MacOS 的靈魂—— dock,看一眼你就知道了!
這款軟件強大在哪里呢?
首先是炒雞炫酷的交互動畫,99% 還原了 Mac 窗口動畫,如果你喜歡靈動的動畫體驗,一定不要錯過。
和 Windows 任務欄一樣,dock 上會顯示正在運行的程序。最小化的時候,程序會縮到 dock 上,它完美模擬了 Mac 原生的放大縮小動畫,整個過程順滑而精美。
它可以固定常用軟件,直接把圖標拖入 Dock 欄就能固定。或者右擊正在運行的軟件圖標,選擇【在 Dock 中保留】,也可以固定。
其次,我們可以把文件夾固定,令人驚喜的是,My Dock 支持文件夾的預覽,左鍵點擊可顯示文件夾內所有文件,鼠標懸停后可顯示全部名稱~
它還自帶 Launchpad 功能,單擊圖標即可進入(后期可以在軟件中設置快捷鍵),把一些重要的,但是使用頻率不是特別高的軟件放在這里,直接把軟件圖標拖入即可。
即使不用來替換任務欄,也可以把它當做一個軟件快捷入口,賞心悅目!
MacOS 還有一個特征就是頂部的菜單欄,這一點,也有軟件考慮到了——「My Finder」。
除了左側顯示菜單欄,它也會在右側顯示電腦的狀態信息,比如 WiFi、網速、磁盤、CPU 使用率等等。
同時它還有一個信息通知功能,類似于手機上的彈窗提醒,支持 QQ、TIM、微信、阿里旺旺、YY 等軟件,既沒有提醒音的打擾,又降低了漏掉重要信息的可能性,非常清晰直觀~
有了這兩款工具,加上一開始修改的主題,美化 Mac 的工作就可以完美收工啦!
好了,到這一步,我們美化的大致流程都已經完成了,如果還想讓桌面再變得更加多姿多彩一些,就要對壁紙下手了~
給大家推薦一個我非常喜歡的網站:wallhaven.cc
豐富的壁紙資源,最高可提供 4K 分辨率圖片,無水印無廣告,被很多人稱為最強大的壁紙網站。
不過,每天看著靜止的桌面會不會有些無聊?你會不會羨慕別人有這樣的桌面?
動態壁紙可以讓我們的桌面「活起來」,可以用鼠標觸發動畫,可以讓圖案跟隨天氣不停變化,甚至,你還可以看劇。(上班不要摸魚噢哈哈哈)
這里給大家推薦幾款使用體驗不錯的軟件:
① 火螢動態壁紙:www.huoying666.com
操作簡單易上手,免費使用,多達 20000 種在線動態桌面。
② upupoo:www.upupoo.com
主打二次元動漫素材,簡單易操作,同樣免費使用。
當我們把電腦打扮得美美的以后,總有一個東西來破壞我們的好心情。
沒錯,就是各種廣告、彈窗。最后給大家推薦兩個神器,消滅討人厭的廣告!
? 火絨:www.huorong.cn
火絨被稱為防護界的一股清流,清爽、干凈、簡潔。同時自帶彈窗攔截插件,可以智能識別彈窗進行攔截,同時也支持手動添加攔截彈窗:
火絨雖然強大,但目前還并不支持攔截網頁廣告,所以我們需要一款瀏覽器插件來攔截!
? 廣告凈化器:www.yiclear.com/download
這是一款國人自制的免費攔截插件,不僅可以將橫幅廣告,彈窗廣告去除,還可以屏蔽國內絕大多數視頻網站的前面幾十秒廣告。
適用于 Chrome、Firefox、360、百度、QQ、搜狗、獵豹等各大知名瀏覽器~
電腦作為必不可少的生產力工具,是每天陪伴我們最久的東西。
花時間美化電腦,不在于本身的效果有多酷炫,而是一個顏值在線的界面會讓我們心情更愉悅,并且大大提升工作效率。
最后,感謝能讀到這里的你們~
我已經整理好了本文提到的所有網站、軟件工具以及操作注意事項,點擊我的頭像,私信【電腦美化】即可獲取!(注意不是在評論區哦)
快去打造一個獨一無二的電腦界面吧~如果你也有自己私藏的美化工具,歡迎在評論區分享喲!
歡迎關注@秋葉PPT,每天分享Office干貨和職場神器。
家中有娃后,書房就被征用為半個儲藏室了,原先的雙屏只剩下一臺主力顯示器,很多東西也慢慢從家中書房遷移到工作室里了,原先的書房音響不能肆無忌憚打開,各種積木小手辦也不敢放在書房中,索性這次花費了比較久的時間,慢慢把工作室中的一片天地改成了娛樂+全收納的區域,這原本也是我在我家書房的改造設想,算是另一種意義上的重生。
先來看看全覽:
改造想法很簡單,一面作為3D打印的操作臺加收納空間,另一面L型區域涵蓋了娛樂和生產力,這樣分工就很明確,設備和工具也會規整到位,不會出現之前到處找工具丟三落四的場景。
洞洞板是收納的最佳選擇,不過畢竟是朋友的閑置房,我也不好洞洞板上墻,就選擇了落地洞洞板,兩邊都是,左側帶了擱板收納功能,右側則僅有洞洞板,可以很好的實現收納效果,白色的洞洞板也符合我對桌面色調的定義,也可以擋掉我不太喜歡的灰色墻紙。
右側L型區域,由兩張桌子構成,娛樂區域包含了PC主機、游戲主機、書架音箱,NAS,收納墻主要收納鍵盤,顯示器選擇了32寸4k電競,同時上顯示器支架節省空間。
生產力區主要是打印機和一塊生產力魔方屏構成,這張桌子也是此前閑置的桌子,進深略短,不過也夠用。
我也是桌搭改造的資深玩家了,這么多桌搭下來,其實一個需求非常明確且一直不變,那就是桌子要大,深度和寬度都需要,越大越好,但是電梯往往對桌子寬度限制較大,所以定制桌板前建議確定下電梯能進多大的桌板。
這片區域我還是很滿意的,也沒犯什么錯誤。
左側的收納+操控臺一體空間,包含了一臺拓竹3D打印機,兩臺掃地機、一個操控臺,以及后部洞洞板收納空間,很多工具和配件也都收納在這塊區域,包括3D打印耗材、3D打印的半成品配件。
這片區域我就犯了低級錯誤,就是隨著落地洞洞板的兩張配套桌子,我充當操作臺的,一開始以為桌子是一體的,買回來才發現并不是,所以操控臺被強行分成了兩個空間,我鋪上了一層桌墊欲蓋彌彰,但是后續這個操控臺會進行電烙鐵和3D打印配件組裝操作,這個白色桌墊后續應該會很臟,也不太好打理,所以后期會進行調整。
先來看看左側的收納操控臺區域。這一塊是主要的收納區域,最上面一層是日常DIY配件的擺放區域,第二層右側亦然。
下面是一些工具上墻了,包括日常使用的錄音筆、剪刀、割刀、USB電流儀、熱成像儀、支架、便攜屏、裝機扎帶、電動螺絲刀和螺絲刀。
左側區域主要是拓竹3D打印區域,上方放置了PEGT打印耗材、以及打印的一些半成品、沒打完的剩料等等,打印機頂部的空閑區域未來會安裝AMS供料系統,右側的空閑區域則是考慮做蜂巢收納盒,我只打印了四個外殼,以后會放滿各種規格的螺絲,用以組裝3D打印機配件。
最近做的麥金塔外殼,這個圖紙只能放下7寸16:9的屏幕,我改了圖紙,準備做一個能放下9.7寸ipad屏幕的麥金塔主機,不過還沒打印驗證,等后續閑了再考慮。
拓竹用起來確實很舒服,最主要是省心,當然拓竹也不是萬能不需要維護的,后續可能也會出各種奇怪的問題。
最左側也是收納區域,主要放置路由器、智能音箱、一些日常用的紙巾、3D打印耗材、電動滑軌、開放式測試機架等配件。
右側最下方放置了兩臺掃地機,屬于比較早期的型號,一個專注拖地,一個專注掃地,不過現在的掃地機都具備自動集塵和自動清洗功能,一臺就可以頂過去兩臺,工作室的地面清潔基本都交給了這兩個老伙計了。
操作臺上方個擱板,我安排了四根T5燈管,方便夜晚和光線不好的時候操作,T5燈管很便宜,不用于拍攝補光也是沒有問題的,其實主要是這個位置也不方便布置臺燈和落地燈。
操作臺我還預留了一個支持PD快充和兩個5孔插座的桌面排插,后續可以方便使用電烙鐵、熱熔膠槍等工具。
這次我沒有選擇升降桌,而是定制了一張長2.25米,進深0.78m的白橡木桌板,厚度為3cm,桌腿也是定制尺寸,我這里電梯對角線只能放下2.3米多一點的物體,為了穩妥起見,定制時候減去了5cm的長度,其實要是可以的話,一個長2.4米的桌子才是我想要的。
這個角度可以看到后部的洞洞板為落地安裝方式。
最初我是想兩臺顯示器并列擺放,但是考慮到雙屏會占據大量洞洞板前方的空間,索性就放棄這種方案,畢竟另一臺魔方屏本身就是可以上下分屏為兩個21.5英寸16:9顯示器,這么做多此一舉。
娛樂區域本來想做成三體主題,但是斷斷續續規劃了半年,最后成了流浪地球混合三體的主題了,同時后部收納空間以放置鍵盤為主,墻面一共可以收納總共17把鍵盤,目前掛了有14把,占據了我收藏鍵盤的絕大部分數量。
頂部的流浪地球插畫是正版授權的,不過畫雖然不算貴,但是原來配套的畫框是又丑又貴留白又多,算是被商家坑了一道,最后這個鋁合金版本的畫框是我自己后續PDD定制的,質感好很多了,就是亞克力面板有些反光,不反光的亞克力面板我定制過小的,很貴效果很好,這么大的尺寸如果也做定制,費用是500多,比畫本身都貴了,所以就暫時沒做變更。
大部分都是之前桌搭的配件,比如屏幕掛燈、貝爾金無線三合一充電器、PSB書架音箱,我自己稍微做了調整,添置了一些產品,有些就是純裝飾作用,無實用意義。
這次主娛樂顯示器來自LG 32GR93U,一款支持4k 144Hz,HDR400,采用了 Ultra Fast IPS面板的新品高刷顯示器,也是隸屬于UltraGear系列。
4K電競顯示器這兩年算是卷到極致了。
LG 32GR93U的整體設計就完全是家族式設計思路,包括六邊形的小背包,側面鑲嵌了RGB燈帶,支架也是UltraGear家族新品的支架,整體調節順滑固定,自帶收納線槽。
背后RGB燈配合娛樂桌面隱藏的RGB燈帶,需要的時候也可以獲得不錯的RGB氛圍感。
接口方面還是老樣子,這次除了連接PC主機外,還有一臺被我換了貼紙的XBOX主機,兩臺設備用三個接口壓力不大,不過LG的電競一直不下放C口,略游戲遺憾。
值得一提的是顯示器下方還有一個支持DTS的音頻接口。
這次改造主要還是要考慮屏下收納空間,因為我還是拆掉了這個自帶不錯的支架,將之前替換下來的愛格升單臂支架裝了上去,32寸屏幕加上屏下擱板,愛格升這款型號的單臂支架高度也就算剛好,如果是34寸的16:9顯示器,那么還是強烈建議更換為高桿的愛格升單臂。
雖然這塊屏幕采用的是京東方特供面板,但和自家的NANO IPS相比并不是很遜色,看了相關評測,亮度峰值還是能達到500多nits的,這也像是LG經常隱藏參數的做法,所以它整體感受和HDR600顯示器其實相差并不大,色彩可能會略素一些。
搭配的主機為AMD7900+4080公版的組合,機箱來自分形工藝的Torrent Nano ITX,選擇公版顯卡的原因也是因為我很喜歡這個機箱,應該屬于最強風冷ITX,當然體積其實并不算小了。
公版4080放進去厚度已經比較極限了,當初也沒想到40系公版顯卡會做的這么厚,但是對比其他家的非公性能顯卡, 這似乎也是唯一選擇了,畢竟AMD這一代公版買不到。
顯示器也可以連接XBOX X,最近一直很沉迷模擬飛行,很多時候也就是無意義的飛行,但是感覺很爽。
屏幕掛燈依舊是之前的明基ScreenBar Halo,整個桌面就靠一盞功率不大的吸頂燈和掛燈照亮,回到了當初選擇掛燈的原因了。
兩側的音箱是PSB AM3,我很喜歡的一套書架音箱,和真力比起來各有特色,真力主打一個音色精準還原,但是不加低音炮的前提下G2低音也打不過PSB AM3,AM3詮釋了什么是小身材大能量。
這套音箱我單獨連接了一個綠聯的Airplay發射器,可以用iPhone播放音樂,使用起來很方便。
鼠標墊為550W主題,呼應流浪地球主題,洞洞板上還有個小巧的550W周邊。
下部擱板是之前定制的紅橡木,雖然和白橡木桌面顏色略有偏差,但還是本質不浪費的前提下用上了,只是原先的亞克力腳墊被我換成了紅橡木,這樣背后的走線就被擋住了,正面看起來會簡潔一些。
擱板上方主要放置了貝爾金三合一無線充電器,以及一塊定制的裝飾燈箱,前進4來自三體,章北海對自然選擇號下達的命令,多年前讀到這一段感受真是頗深。
擱板下方主要是收納倆鍵盤,主力游戲鍵盤的用的cherry mx3.0,右側我放了一個支持PD65W快充的排插,需要的時候可以拉出來,方便使用。
XBOX X主機、手柄放置區域以及洞洞板裝飾區域,也可以作為拍攝背景使用,兼顧一定拍攝需求,為了外觀的一致性,我購入了星空限定手柄,以及為XBOX X貼了一套星空貼紙,至于音箱的黑色前面板,我前段時間已經開始設計建模,準備用3D打印機打印一套白色面板。
XBOX X玩游戲還是輕松,我本身就喜歡用手柄來操控,就是微軟一直沒為X推出白色配色,只能自己動手。
星空手柄顏值確實很不錯,就是原價太難搶了,底部的手柄支架來自Cololight,點亮的時候可以做到懸浮效果,整體觀感是很不錯的,只不過產品我感覺需要重新回爐下,藍牙連接控制極其不穩定,調節就斷聯,最后只能手動在本體上調節。
換個整體角度,就完全是懸浮的感覺了。
不點亮狀態下也很好看。
作為裝飾品,我自己DIY了一個本地路網裝飾畫,這個用的就是不反光亞克力,效果非常不錯,就是不反光亞克力定制成本太高了。
裝飾屬性的一些飾品,左上,美能達XG-S膠片機,是完美還可以使用的,之前用它拍過一些膠片,后來覺得還是數碼好用,就純裝飾品了,上面的收納盒內是之前拍完的空膠卷盒。
右上,流浪地球周邊,來自閃極的40W moss充電頭,手辦級還原,本身也是一個PD多口充電器。
左下,流浪地球周邊,來自徐工的UEG挖掘機,本體還原和做工都不錯。
右下,流浪地球周邊,來自閃極的主機秘鑰移動電源,也是手辦級別還原,可以顯示電影中不斷變化的一串秘鑰。
鏡頭后拉,看看整體全貌,這片區域我收納了10個鍵盤,UEG挖掘機上方的鍵盤為阿米洛三體聯名款,也屬于三體周邊了。
洞洞板還可以放下三個鍵盤,滿了基本就不會增加鍵盤數量了,可能會出一些不太想要的,維持現有數量。
豎版構圖細節賞析。
這里我放置了裝飾性的量子燈,分形工藝這個機箱的顏值確實沒的說。
桌子后面我還隱藏了Yeelight的燈帶,除了RGB燈效外,在拍攝的時候也可以打開白光照亮一部分區域。
夜晚關燈點亮效果,看起來似乎玩RGB不太適合我,不過燈帶的主要作用還是靜態恒光,拍照的時候作為背景能凸顯質感。
原本規劃是沒有設計這個區域的,不過當作為拍攝視頻所用的桌板不想浪費,剛好電梯只能放下2.3米廠的桌板,剩余的位置我就做了一個拼接,原紅橡木桌板長度只有1.6米,所以又單獨定做了一個0.5x0.6的桌板,組合成了一個2.1米長度,寬度0.6米的生產力區域。
這個生產力區域就比較簡單了,左側為惠普的入門打印機,用來打印復印一些文件,也可以以后娃上學復印打印一些材料。
中間為搭配的主角,一臺LG的28MQ780魔方屏,屏幕比例16:18,分辨率2560X2880,對角線尺寸27.6寸,98%P3色域,屏幕亮度300nits。
這臺顯示器自帶二代Ergo支架,省去了單獨添置人體工學支架的成本,支架本身調節也很優秀。
目前是連接LG gram使用,當然我也準備了一根超長的DP線連接了PC主機,可以切換任意一臺電腦。
右邊就是一臺lg garm,這臺筆電我用了兩年半,在不需要性能,蘋果本跑不了的軟件,或者非游戲win剛需的時候,我會使用它。
這里還有個需求,就是我有個自由職業者的朋友會經常來我這溜達,有時候遇到催視頻成品的時候,他就可以直接連上自帶的筆記本,用這臺顯示器做剪輯。
最近學習3D建模有點成效,不過目前只能自己做一些比較規格簡單建模,還需要深度學習,魔方屏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本質上它是兩臺21.5寸2k顯示器上下堆疊,所以利用分屏軟件,就可以上部打開視頻教程,下部分直接打開軟件實操,比起傳統的16:9顯示器方便多了。
最近學習的是Free CAD,免費用的不寒磣。
兩臺顯示器同框畫面,就是生產力區域兩個宜家的桌腿感覺略有些占地方,當然這也是為了舊物利用,單獨再去定制桌腿有點得不償失了。
最內側為極空間的Z4S,看電影非常方便,無論是TV端還是PC端,最近更新又支持了杜比視界,配合工作室一臺Mini LED電視,遠比家里的4k投影和普通背光LED電視看的更爽。
這次改造從2月開始,中間斷斷續續,其中實木桌板成本是最高的,也是本次開銷單價最高的配件,但是實木帶來的溫潤感,是其他桌板所不具備的。
這次改造也是我個人比較滿意的。
于Windows XP和Windows 7用戶,只要安裝第三方蘋果主題即可輕松實現模仿。這兩個系統的模仿操作大同小異,下面我們主要以Windows 7為例。
Windows 7變身“蘋果系統”
因為安裝蘋果主題需要破解系統的主題文件,因此首先要獲取“xp.vista.win7主題通用破解”程序,解壓到任意文件夾,接著以管理員身份運行其中的“UniversalThemePatcher-x86”,依次單擊“破解”,按提示將Windows 7(或Windows XP)對應的系統文件進行破解。當屏幕提示“已破解”,重啟后就可以在當前系統安裝第三方蘋果主題文件了(圖1)。
圖1 破解系統主題文件
接著下載蘋果主題包(下載地址:tinyurl.com/okfhwcu),這個主題包包含登錄界面、資源管理器和圖標欄Dock,大家可以在安裝的時候進行選擇。完成主題包的安裝后重啟,就可以看到蘋果味十足的登錄界面了(圖2)。
圖2 模仿蘋果的登錄界面
小提示:
因為蘋果主題安裝后會替換一些系統文件,所以安裝破解主題文件可能會對原系統造成破壞,在安裝之前強烈建議做個系統還原,這樣一旦安裝主題后出現問題(或者需要卸載蘋果主題),只要重新進行系統還原即可。此外蘋果主題安裝后會在后臺啟動一些進程,如桌面停靠欄等,這樣也會占用一些系統資源。
進入系統后可以看到,桌面背景、開始按鈕(包含任務欄)均和Mac OS一樣顯示在屏幕上方,桌面下方則是Mac OS經典的停靠欄,整個界面和蘋果電腦極為相似(圖3)。
圖3 模擬后的Windows 7桌面
其他諸如資源管理器的圖標,鼠標指針也全部替換為蘋果風格。當然,除了上述組件更換外,我們還可以自行到網上下載蘋果風格的系統聲音文件、屏保程序等加到你的系統中,讓Windows 7運行起來更像蘋果系統(圖4)。
圖4 模仿后替換的分區圖標
Windows 8.1也要玩變身
對于Windows 8.1系統,由于它默認是進入開始菜單屏,因此首先要設置開機進入傳統桌面。右擊任務欄選擇“屬性”,接著在彈出的窗口中切換到“導航”,勾選“當我登錄或關閉屏幕上的所有應用時,轉到桌面而不是開始菜單屏幕”(圖5)。
圖5 設置Windows 8.1開機進入桌面
另外由于Windows 8.1系統主題文件和上述系統不同,而且Windows 8.1默認不支持Aero效果,因此需要先訪問網頁mofang.ruanmei.com下載“魔方”,然后打開軟媒魔方中的“美化大師”組件,接著切換到“系統主題”,點擊“主題破解”,按提示破解成功后重啟一次即可安裝第三方主題(圖6)。
圖6 使用美化大師破解Windows 8.1系統主題文件
接著下載“OS X Mavericks Transformation Pack 4.0”主題文件(下載地址:tinyurl.com/mzrptqp)。下載完安裝后主題會自動重啟,再次進入系統就可以看到開始菜單和任務欄移動到屏幕上方,同時桌面出現停靠欄,打開“這臺電腦”,還能看到標題欄、硬盤圖標、左側欄以及窗口的最大化、最小化之類的圖標都變成Mac OS風格的了(圖7)。
圖7 安裝蘋果主題后Windows 8.1的模擬效果
小提示:
這個主題修改系統文件同樣很多,可能造成系統崩潰,并且只建議在原版Windows 8.1系統上測試,一些Ghost版的系統可能造成死機,測試前同樣要做好系統備份。
這個主題的蘋果元素較多,打開系統控制面板、設備管理器、系統保護等組件,可以看到很多系統圖標也變成了蘋果風格,整個Windows 8.1系統的風格和Mac OS極為相似(圖8)。
圖8 系統屬性窗口的蘋果圖標
Windows更多模仿秀
當然,除了主題模擬之外,Widows下還有很多應用軟件也可以模仿蘋果風格,比如Nexplorer可以模仿蘋果的Finder文件管理器,Mac Gadger可以模擬蘋果的音量控制(可以設置控制音量和光驅的快捷鍵),RunME可以模擬蘋果系統的開始菜單等。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加以安裝。此外,還有原來蘋果平臺上的原生應用也有For Windows的版本,比如iTunes播放器、Safari瀏覽器(均可以在蘋果官網下載),同樣都能在Windows下運行。
小提示:
如果不想再使用蘋果主題,只要在桌面空白處右擊選擇“個性化”,然后選擇Windows原來默認的主題即可。不過由于蘋果主題替換了系統圖標,要完全恢復到原來狀態,則需要使用之前創建的還原點來恢復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