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屁眼的视频在线免费看,日本在线综合一区二区,久久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欧美日韩精品久久综

新聞資訊

    游戲行業稍微有所了解的玩家應該知道,目前市面上的游戲種類百花齊放,MOBA、MMORPG等等數不勝數,但其中有一類游戲,或許是整個圈子內,題材同質化最嚴重的品類,它就是SLG。

    SLG是策略類游戲的總稱,也是不少喜歡打仗的玩家比較偏愛的一個種類。但縱觀整個SLG游戲品類,會發現大多數都有一些相同點,尤其是在游戲背景上面,10款SLG游戲中,至少有一大半都是以三國時代為背景,這到底是為什么呢?

    其實這也是迫不得已,之所以都會選擇三國時代為游戲背景,目前來說主要原因有兩點。第一是背景理解門檻低,因為受《三國演義》等歷史名著影響,使得玩家對三國時代一些典故非常熟悉,以此為背景會更利于大家了解游戲,人物設計也更輕松。

    第二個原因就是開發難度低,大家都在做三國背景的策略游戲,那么開發游戲的時候能相互借鑒不用去冒險探索,能更大程度節約開發成本。當然,這樣的內卷之下,也會出現不少弊端,其中最典型的便是玩家審美疲勞,都是一樣的背景,玩起來沒新意,沒勁。

    不過圈子大了,總會出現一些打破傳統的存在,在SLG領域也不例外,比如最近游戲日報君游玩的這款名為《文明與征服》的手游,就顛覆了傳統SLG都以三國為背景的設定。在《文明與征服》中,最明顯的特點之一,便是“多文明”。

    所謂“多文明”,就不再是以三國時代為背景,而是以囊括世界文明,這里不再是三國諸侯爭霸,而是世界群雄并起。既能跟秦始皇一起征戰八荒,同時也能指揮凱撒大帝迎戰寰宇,還能與亞歷山大來一場針鋒相對的較量,將世界名宿匯聚一堂,將世界各地的文明融在一起,這就是“多文明”的核心。


    而這種包羅萬象的游戲設定,好處也很明顯,一方面讓游戲的趣味性更足,要知道不少人都對這些西方古代軍事文化十分感興趣,如今終于可以一窺究竟,這比三國更有探索欲。另一方面則使得游戲策略性更強,使用不同國度的英雄與技能,最終所帶領兵團取得的效果也完全不一樣。

    就以亞歷山大為例,當他搭配上漢尼拔與凱撒大帝之后,亞歷山大利用自身嘲諷技能吸收傷害,而漢尼拔則可以攜帶“毒蝎反噬”技能,攻守兼備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總之不同國度的英雄相互搭配,再使用對應的技能,能夠起到的作用也不一樣,這也使得游戲整體對戰,更考究策略。


    不知道你們怎么看待《文明與征服》這種,將世界名宿融入其中的多文明大戰場策略手游呢?

    歷一頁頁翻過

    牽動我們心跳的數字正一例例下降

    臉上的每一道深痕

    淌下的每一滴汗水

    他們的赤誠心血

    定會讓這片熱土重新開出紛揚的櫻花

    盡微薄之力,助天下蒼生——我堅持做一線醫生的理由

    記錄者: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郅敏

    2月22日,馳援武漢第26天,上午例行查房,看著一個個患者轉危為安,看著每天報表上新收和重癥的數字越來越小,心中也開始有些欣慰。記得剛來時,費盡全力也無法挽救回患者的生命,那種“無力感”只有親身體會的人才能懂得。作為一個醫者,我堅持做一線醫生,就是希望能盡微薄的之力去幫助患者,能夠設身處地的為他們做點什么。

    還記得值班那天,68床的血氧掉到了78%,他家人在電話那邊不知所措的哭聲。今天值班時,恰巧又接到他家屬的電話,電話那邊已經多了些許輕松和詼諧,透露出的希望讓我也隨之開心起來。

    病區里,有對相濡以沫70載的爺爺奶奶,我主管這對夫婦中的妻子。可能她對我的聲音熟悉了,我每次查房,她如果醒著,都會緊拉住我的手。雖然由于年紀大了,話語無法聽清,但她手心的溫度,會一直烙印在我的心底。

    還記得剛收治這對老夫妻時,他們的兒孫與醫護人員通電話,很是驚恐不安,如今再聯系,話筒里傳來的已是連聲道謝。還有病人們出院時自發對著我們全體隊員深深的鞠躬感謝,其實在他們眼里,穿著防護服的我們每個人都是差不多的“大白”,他們分不清哪個是醫生,哪個是護士。但是都有一個響亮的名稱——“廣東隊”。

    其實作為醫療隊員,在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之下,見證著更多的是真情。感謝許許多多幫助我們的人們。感謝我們的“大后方”——六院為我們送來幾近“掏空家底”的防護物資和生活物資;感謝文院和漢榮書記多次的電話和視頻慰問,暖心而又鼓勵的話語時時回蕩耳旁;感謝采供處閔處、藥學部小妍主任的團隊不厭其煩、事無巨細的為我們操勞,從吹風機到眼藥水,N95到安眠藥……準備齊全;還有微信、短信里每天不間斷的慰問和關愛的話語;感謝附近居民給醫療隊送來生活必需的塑料盆和桶,叫外賣時“額外收獲”店家感謝醫療隊的牛奶。

    最最感謝的,是在姚麟隊長、胡浩總管帶領下的團隊,短短的20多天里, 5地市18家醫院137人逐漸融合成為一個整體,從陌不相識到熟識和相知,到搶救時一個舉手投足就心領神會;隊員們上班時心照不宣、自發帶入給患者們的營養粉……這一切的一切,都化作了疲憊時最溫暖的動力。

    在武漢漢口醫院里,每天上演的不僅僅是生死時速,更多的是感恩和感動。山河感泣,長歌當哭,這一場戰役,我們一定會勝利。只待三月春風來,櫻花翩翩終始開。

    在武漢,抗“疫”夜班的點滴

    記錄者: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結直腸肛門外科二區護師封福香

    自1月28日馳援湖北醫療隊奔赴湖北武漢以來,隊員們一直奮戰在抗擊疫情的最前線,也已經熟悉了每天的工作內容。以下為一個班次的圖文記錄。

    晚上21:00洗漱,收拾房間,準備好凌晨出發的衣物口罩帽子,趕緊上床睡覺。

    凌晨01:30,“叮鈴鈴鈴”鬧鐘準時響起,凌晨是我們最困的時候,掙扎著起床,迅速穿衣、排空膀胱,帶上珍貴的粉色超可愛鴨嘴型N95口罩,到剛下過雪的武漢,深夜的街很靜、很冷,風刮起來全身都在打冷戰,但是我們依舊滿腔熱血,整整齊齊到達公交車站點準時出發,目的地:漢口醫院。

    我們今天繼續加油呀!(中間三人為我六院隊員,另外兩人是東莞隊隊員)

    02:10,到達醫院呼七病區,換下外套進入清潔區,開始穿戴我們的“盔甲”,為了防止耳朵額頭鼻子的壓痕,先涂抹賽膚潤,再嚴格按照標準流程,帽子、N95口罩、防護服,一個都不落下,連續20多天的奮戰,我們每個人都將防護服的流程爛記于心,干脆利落地迅速穿戴好。為了避免上廁所,有些戰友提前穿上紙尿褲。我們兩兩互相檢查,非常嚴格,不能有一絲紕漏,互相鼓勵,用記號筆在防護服上寫上名字和加油的話語,提前10min進入病房。

    六院夜班三人行(從左至右分別為:孫小玉、卓婉玲、封福香)

    03:00,準時開始交接班,這是最緊張的時刻,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盡管防護服阻礙了我們的聽力,但是也要認真聽,用心記。仔細檢查治療本、進行物品交接,在每位患者的床邊交接,特別是重危患者。查看氧氣瓶、濕化瓶、無創呼吸機、氧管是否滑脫、監護儀指標、為被動體位的患者進行翻身檢查皮膚,更換尿片或尿袋等。近一個小時下來我們都滿頭大汗,防護服下面的衣服都濕透。

    夜班查房

    04:00,開始做夜間治療,指脈氧監測、測血壓、更換氧氣筒、測體溫、給不能自理的患者喂水、記尿量、換大小便后的尿片和床單、觀察書寫護理記錄。發現異常值立刻通知值班醫生。核對抽血試管并認真登記,特殊條件下的漢口醫院并沒有打印或者手寫的治療單,也沒有掃碼槍,為了防止出錯,每個試管的條碼需再次在電腦系統上仔細核對。小小的數字看到頭暈眼花,但是我們反復雙人核對,目的是一定不能出錯。高流量和無創呼吸機的患者需要的氧耗量特別大,半個多小時就要換一罐瓶裝氧氣,我們都笑稱這些氧氣罐是“大炮”。1瓶裝氧氣重約為百斤,弱小的我用盡氣力也只能挪動一點點,根本搬不到小拖車上。“阿香,我來幫你吧!”每到這時,和我搭班的東莞戰友都會來搭把手,幫我一起從病區門口把氧氣罐拉到病房,協助我一起更換,每每這時,心中特別感謝,感謝團結一心的戰友。

    有戰友幫忙拉氧氣罐,再苦也不覺得累

    05:00,開始雙人核對早上8:00常規治療用的補液及藥物。數了下補液大概有120多瓶。這項工作看似簡單常規,但必須認真細致核對,以免加錯藥物造成浪費或差錯事故。剛搬完氧氣的我們又是淋漓的大汗,護目鏡里也透出霧氣,我們從模糊的視線中努力核對,互相提醒,心中告誡自己,別急,別急,一定不能出錯。核對完畢再去病房巡房,始終放心不下幾位老奶奶老爺爺,他們還好都很聽話,再給他們換個尿片,看他們安心的睡覺,心里頓時覺得踏實了許多。

    核對補液及藥物信息

    06:00,開始早晨的抽血,帶了三層手套,護目鏡這時突然很給力,霧氣已經逐漸散掉,可以一針見血,一次成功,高度緊張的患者也直夸我技術高超,我內心也是樂開了花。接著做早上的治療,測指脈血氧、血壓、血糖、體溫并一一登錄到電腦系統。突然,監護儀器發出“嘀嘀嘀”的報警聲,原來是重病房的一位患者血氧下降到70,醫生和我們立即投入搶救,有條不絮、臨危不亂,看到患者血氧逐漸上升,85、90、95,我們才算松了一口氣。

    為病人抽血

    07:00,開始對8點的治療藥物進行加藥了,依然是雙人核對,為的就是彌補一個人的缺陷和不足,補液雖多,但人多力量大,很快就加完了,為下一班的隊友做好輸液準備,整齊的擺在治療車上,備好輸液器。整理和清潔工作區、護士站,讓下一班的同事有一個舒適的環境。這時68床的阿叔按鈴呼叫,我連忙跑過去,阿叔不好意思的說能否幫他倒一下尿壺,“小意思,立刻做”。”68床的阿叔剛剛從危重搶救過來,還不能下床,但是他知道是我們大家幫助他度過生死關鍵,每次查房,他都會對我們豎起大拇指!“廣東醫護真棒!”

    08:00,接班的戰友來了,一句“今天辛苦了”化解了我們的饑腸轆轆!”我們再次床邊交接查房后才安心下班。新的一班從派發早餐開始,忙碌的新一天工作又開始了!

    09:00,當我們輪流從緩沖區嚴格按照流程脫防護服出來,看著額頭上鼻子上臉上的壓痕,想到我們這20多天的奮斗,想到患者的笑臉,便洗去了我們一身的疲憊。我們只有一個目標:希望所有人都能平平安安出院,希望早日看到櫻花盛開的武漢!

    10:00回到酒店洗漱洗消,吃完早餐已是十點半了,回復一下微信里的信息,給家里和同事報平安,來不及多說幾句話,早已入夢鄉,夢里是這場無硝煙之戰勝利后重回熱鬧熙攘的古城。

    抗“疫”之北伐

    記錄者: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麻醉科護師許德強

    我在漢口醫院工作的休息之余寫下這首詩詞,感懷全體醫務人員的抗疫精神。

    抗疫之北伐

    櫻花綻放滿園歡,堂門迎春無人來。

    毒蝎作浪狂風起,家破國震恐悲離。

    繁華鬧市已無商,聚眾言歡莫無罩。

    舍身逆行家國情,白刃疆場醫者心。

    疫重荊楚八方義,鄂安國順四海昌。

    來年鳥語花滿樓,無愧于民中山醫。

    春季,武漢大學校園里曾經櫻花盛開,人頭攢動,到處都是歡聲笑語;然而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特殊時期,春節本應走親戚串門拜年,卻無人往來。

    病毒就像蝎子一樣惡毒瘋狂地席卷全國各地,武漢有多少家庭破碎,在恐懼中流離失所,我聽過懼怕病毒丟下家里老父老母跑到外地去的,我看過一家人中,女兒在隔壁病房走了,老伴又得病走了的。

    國家啟動一級響應,大街小巷到處關門閉市,然而國人們有的還聚眾打麻將、娛樂活動走親串門,感覺事不關己,出門都不帶口罩。我呼吁所有人:國家有難匹夫有責,做好個人防護,特殊時期聽從國家響應,不出門,不聚眾,出門帶口罩。不要以為這種病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那是因為祖國強大、有最可愛的白衣天使和各方支援人員的逆行控制住了疫情。你們沒有經歷過瘟疫也應該通過新聞知道瘟疫有多厲害吧,沒有有效的措施、各方的努力,瘟疫可怕程度可想而知。不要盲目自信,做好個人防護,就是為國出力,共度難關,別再給國家和醫護人員添亂。

    在武漢,白衣天使們每天和病毒零距離的對抗,這是一場白刃戰,和病毒搏斗著,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然而他們并不畏懼,繼續和病毒對抗救治每個患者,愿與武漢共存亡,捍衛湖北,捍衛祖國,不勝不歸的悲壯逆行。

    疫情嚴峻下,眾志成城八方支援,湖北乃至全國定會戰勝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安定武漢,國家昌順。

    等到明年春天,我想武大的校園櫻花一定開的更芬芳迷人,黃鶴樓雖然再無鶴歸,但依舊見證武漢九州通衢的繁華。

    歷一頁頁翻過

    牽動我們心跳的數字正一例例下降

    臉上的每一道深痕

    淌下的每一滴汗水

    他們的赤誠心血

    定會讓這片熱土重新開出紛揚的櫻花

    盡微薄之力,助天下蒼生——我堅持做一線醫生的理由

    記錄者: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郅敏

    2月22日,馳援武漢第26天,上午例行查房,看著一個個患者轉危為安,看著每天報表上新收和重癥的數字越來越小,心中也開始有些欣慰。記得剛來時,費盡全力也無法挽救回患者的生命,那種“無力感”只有親身體會的人才能懂得。作為一個醫者,我堅持做一線醫生,就是希望能盡微薄的之力去幫助患者,能夠設身處地的為他們做點什么。

    還記得值班那天,68床的血氧掉到了78%,他家人在電話那邊不知所措的哭聲。今天值班時,恰巧又接到他家屬的電話,電話那邊已經多了些許輕松和詼諧,透露出的希望讓我也隨之開心起來。

    病區里,有對相濡以沫70載的爺爺奶奶,我主管這對夫婦中的妻子。可能她對我的聲音熟悉了,我每次查房,她如果醒著,都會緊拉住我的手。雖然由于年紀大了,話語無法聽清,但她手心的溫度,會一直烙印在我的心底。

    還記得剛收治這對老夫妻時,他們的兒孫與醫護人員通電話,很是驚恐不安,如今再聯系,話筒里傳來的已是連聲道謝。還有病人們出院時自發對著我們全體隊員深深的鞠躬感謝,其實在他們眼里,穿著防護服的我們每個人都是差不多的“大白”,他們分不清哪個是醫生,哪個是護士。但是都有一個響亮的名稱——“廣東隊”。

    其實作為醫療隊員,在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之下,見證著更多的是真情。感謝許許多多幫助我們的人們。感謝我們的“大后方”——六院為我們送來幾近“掏空家底”的防護物資和生活物資;感謝文院和漢榮書記多次的電話和視頻慰問,暖心而又鼓勵的話語時時回蕩耳旁;感謝采供處閔處、藥學部小妍主任的團隊不厭其煩、事無巨細的為我們操勞,從吹風機到眼藥水,N95到安眠藥……準備齊全;還有微信、短信里每天不間斷的慰問和關愛的話語;感謝附近居民給醫療隊送來生活必需的塑料盆和桶,叫外賣時“額外收獲”店家感謝醫療隊的牛奶。

    最最感謝的,是在姚麟隊長、胡浩總管帶領下的團隊,短短的20多天里, 5地市18家醫院137人逐漸融合成為一個整體,從陌不相識到熟識和相知,到搶救時一個舉手投足就心領神會;隊員們上班時心照不宣、自發帶入給患者們的營養粉……這一切的一切,都化作了疲憊時最溫暖的動力。

    在武漢漢口醫院里,每天上演的不僅僅是生死時速,更多的是感恩和感動。山河感泣,長歌當哭,這一場戰役,我們一定會勝利。只待三月春風來,櫻花翩翩終始開。

    在武漢,抗“疫”夜班的點滴

    記錄者: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結直腸肛門外科二區護師封福香

    自1月28日馳援湖北醫療隊奔赴湖北武漢以來,隊員們一直奮戰在抗擊疫情的最前線,也已經熟悉了每天的工作內容。以下為一個班次的圖文記錄。

    晚上21:00洗漱,收拾房間,準備好凌晨出發的衣物口罩帽子,趕緊上床睡覺。

    凌晨01:30,“叮鈴鈴鈴”鬧鐘準時響起,凌晨是我們最困的時候,掙扎著起床,迅速穿衣、排空膀胱,帶上珍貴的粉色超可愛鴨嘴型N95口罩,到剛下過雪的武漢,深夜的街很靜、很冷,風刮起來全身都在打冷戰,但是我們依舊滿腔熱血,整整齊齊到達公交車站點準時出發,目的地:漢口醫院。

    02:10,到達醫院呼七病區,換下外套進入清潔區,開始穿戴我們的“盔甲”,為了防止耳朵額頭鼻子的壓痕,先涂抹賽膚潤,再嚴格按照標準流程,帽子、N95口罩、防護服,一個都不落下,連續20多天的奮戰,我們每個人都將防護服的流程爛記于心,干脆利落地迅速穿戴好。為了避免上廁所,有些戰友提前穿上紙尿褲。我們兩兩互相檢查,非常嚴格,不能有一絲紕漏,互相鼓勵,用記號筆在防護服上寫上名字和加油的話語,提前10min進入病房。

    03:00,準時開始交接班,這是最緊張的時刻,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盡管防護服阻礙了我們的聽力,但是也要認真聽,用心記。仔細檢查治療本、進行物品交接,在每位患者的床邊交接,特別是重危患者。查看氧氣瓶、濕化瓶、無創呼吸機、氧管是否滑脫、監護儀指標、為被動體位的患者進行翻身檢查皮膚,更換尿片或尿袋等。近一個小時下來我們都滿頭大汗,防護服下面的衣服都濕透。

    04:00,開始做夜間治療,指脈氧監測、測血壓、更換氧氣筒、測體溫、給不能自理的患者喂水、記尿量、換大小便后的尿片和床單、觀察書寫護理記錄。發現異常值立刻通知值班醫生。核對抽血試管并認真登記,特殊條件下的漢口醫院并沒有打印或者手寫的治療單,也沒有掃碼槍,為了防止出錯,每個試管的條碼需再次在電腦系統上仔細核對。小小的數字看到頭暈眼花,但是我們反復雙人核對,目的是一定不能出錯。高流量和無創呼吸機的患者需要的氧耗量特別大,半個多小時就要換一罐瓶裝氧氣,我們都笑稱這些氧氣罐是“大炮”。1瓶裝氧氣重約為百斤,弱小的我用盡氣力也只能挪動一點點,根本搬不到小拖車上。“阿香,我來幫你吧!”每到這時,和我搭班的東莞戰友都會來搭把手,幫我一起從病區門口把氧氣罐拉到病房,協助我一起更換,每每這時,心中特別感謝,感謝團結一心的戰友。

    05:00,開始雙人核對早上8:00常規治療用的補液及藥物。數了下補液大概有120多瓶。這項工作看似簡單常規,但必須認真細致核對,以免加錯藥物造成浪費或差錯事故。剛搬完氧氣的我們又是淋漓的大汗,護目鏡里也透出霧氣,我們從模糊的視線中努力核對,互相提醒,心中告誡自己,別急,別急,一定不能出錯。核對完畢再去病房巡房,始終放心不下幾位老奶奶老爺爺,他們還好都很聽話,再給他們換個尿片,看他們安心的睡覺,心里頓時覺得踏實了許多。

    06:00,開始早晨的抽血,帶了三層手套,護目鏡這時突然很給力,霧氣已經逐漸散掉,可以一針見血,一次成功,高度緊張的患者也直夸我技術高超,我內心也是樂開了花。接著做早上的治療,測指脈血氧、血壓、血糖、體溫并一一登錄到電腦系統。突然,監護儀器發出“嘀嘀嘀”的報警聲,原來是重病房的一位患者血氧下降到70,醫生和我們立即投入搶救,有條不絮、臨危不亂,看到患者血氧逐漸上升,85、90、95,我們才算松了一口氣。

    07:00,開始對8點的治療藥物進行加藥了,依然是雙人核對,為的就是彌補一個人的缺陷和不足,補液雖多,但人多力量大,很快就加完了,為下一班的隊友做好輸液準備,整齊的擺在治療車上,備好輸液器。整理和清潔工作區、護士站,讓下一班的同事有一個舒適的環境。這時68床的阿叔按鈴呼叫,我連忙跑過去,阿叔不好意思的說能否幫他倒一下尿壺,“小意思,立刻做”。”68床的阿叔剛剛從危重搶救過來,還不能下床,但是他知道是我們大家幫助他度過生死關鍵,每次查房,他都會對我們豎起大拇指!“廣東醫護真棒!”

    08:00,接班的戰友來了,一句“今天辛苦了”化解了我們的饑腸轆轆!”我們再次床邊交接查房后才安心下班。新的一班從派發早餐開始,忙碌的新一天工作又開始了!

    09:00,當我們輪流從緩沖區嚴格按照流程脫防護服出來,看著額頭上鼻子上臉上的壓痕,想到我們這20多天的奮斗,想到患者的笑臉,便洗去了我們一身的疲憊。我們只有一個目標:希望所有人都能平平安安出院,希望早日看到櫻花盛開的武漢!

    10:00回到酒店洗漱洗消,吃完早餐已是十點半了,回復一下微信里的信息,給家里和同事報平安,來不及多說幾句話,早已入夢鄉,夢里是這場無硝煙之戰勝利后重回熱鬧熙攘的古城。

    抗“疫”之北伐

    記錄者: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麻醉科護師許德強

    我在漢口醫院工作的休息之余寫下這首詩詞,感懷全體醫務人員的抗疫精神。

    抗疫之北伐

    櫻花綻放滿園歡,堂門迎春無人來。

    毒蝎作浪狂風起,家破國震恐悲離。

    繁華鬧市已無商,聚眾言歡莫無罩。

    舍身逆行家國情,白刃疆場醫者心。

    疫重荊楚八方義,鄂安國順四海昌。

    來年鳥語花滿樓,無愧于民中山醫。

    春季,武漢大學校園里曾經櫻花盛開,人頭攢動,到處都是歡聲笑語;然而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特殊時期,春節本應走親戚串門拜年,卻無人往來。

    病毒就像蝎子一樣惡毒瘋狂地席卷全國各地,武漢有多少家庭破碎,在恐懼中流離失所,我聽過懼怕病毒丟下家里老父老母跑到外地去的,我看過一家人中,女兒在隔壁病房走了,老伴又得病走了的。

    國家啟動一級響應,大街小巷到處關門閉市,然而國人們有的還聚眾打麻將、娛樂活動走親串門,感覺事不關己,出門都不帶口罩。我呼吁所有人:國家有難匹夫有責,做好個人防護,特殊時期聽從國家響應,不出門,不聚眾,出門帶口罩。不要以為這種病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那是因為祖國強大、有最可愛的白衣天使和各方支援人員的逆行控制住了疫情。你們沒有經歷過瘟疫也應該通過新聞知道瘟疫有多厲害吧,沒有有效的措施、各方的努力,瘟疫可怕程度可想而知。不要盲目自信,做好個人防護,就是為國出力,共度難關,別再給國家和醫護人員添亂。

    在武漢,白衣天使們每天和病毒零距離的對抗,這是一場白刃戰,和病毒搏斗著,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然而他們并不畏懼,繼續和病毒對抗救治每個患者,愿與武漢共存亡,捍衛湖北,捍衛祖國,不勝不歸的悲壯逆行。

    疫情嚴峻下,眾志成城八方支援,湖北乃至全國定會戰勝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安定武漢,國家昌順。

    等到明年春天,我想武大的校園櫻花一定開的更芬芳迷人,黃鶴樓雖然再無鶴歸,但依舊見證武漢九州通衢的繁華。

    責編:秦璐敏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