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s-HCl是一種理想的生物學實驗緩沖液,廣泛應用于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和免疫學等領域。通過合成和表征Tris-HCl,我們能更好地理解其性質和應用。
一、Tris-HCl的合成方法
Tris-HCl的合成方法相對簡單,常用的合成步驟如下:
1. 準備所需材料,包括三甲基氨基乙醇(Tris)和鹽酸(HCl)。
2. 在實驗室條件下,將適量的Tris溶解在蒸餾水中,使其濃度達到所需濃度。
3. 將溶解好的Tris溶液調節至所需的pH值。
4. 按照所需的比例,將適量的HCl溶液加入Tris溶液中,攪拌均勻。
5. 最后,使用蒸餾水將溶液稀釋至所需的體積。
二、Tris-HCl的表征方法
1. pH值測定:通過pH計或指示劑紙等工具,測定Tris-HCl溶液的pH值,確保其符合實驗要求。
2. 溶液濃度測定:使用分光光度計測定Tris-HCl溶液的吸光度,根據已知濃度的標準曲線計算溶液濃度。
3. 緩沖能力測試:將Tris-HCl溶液與酸、堿溶液混合,通過測定混合溶液的pH值變化情況,評估Tris-HCl的緩沖能力。
4. 穩定性測試:將Tris-HCl溶液保存在不同溫度下,并定期測定其pH值,評估其穩定性。
Tris-HCl作為一種常用的多功能緩沖液,在生物學實驗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通過合成和表征Tris-HCl,我們能夠確保其質量和性能符合實驗要求。同時,了解Tris-HCl的合成和表征方法也能幫助我們更好地應用和優化實驗條件。
在使用Tris-HCl時,我們需要注意其pH值的準確調節,避免對實驗結果產生影響。此外,合理保存Tris-HCl溶液,確保其穩定性和長期有效性。
通過本文介紹的合成和表征方法,我們能更好地了解Tris-HCl的特性和應用。Tris-HCl作為一種多功能緩沖液,為生物學實驗提供了優良的緩沖性能。在實驗中合理應用Tris-HCl,能夠提高實驗的可靠性和重復性,推動科學研究的發展。
先看下百度百科對超頻的定義
可以發現超頻是把雙刃劍,優勢是提高運行頻率,讓電腦速度更快效率更高。而缺點則是會降低穩定性。而對電腦玩家來說,早年的超頻是購買中低端的硬件通過超頻的方法來獲得與高端硬件同樣的體驗,而現在超頻更像是一種愛好,現在大部分處理器都具有自動提高頻率的睿頻能力,并且intel已經分出K系和Non-K處理器來進行限制超頻,想體驗超頻的玩家需要購買更貴的K系處理器以及Z系列芯片組主板。
我們通常所說的主頻是外頻與倍頻的積,外頻與倍頻都可以通過手動調整來獲取更高的主頻。不過外頻超頻是對電腦硬件整體的超頻,CPU 內存 SSD的運行頻率都會隨之變化,這更不穩定也容易損壞硬件,在超頻比賽中有時頻率達到瓶頸,我們就可以通過超外頻來以很小的優勢戰勝對手。我們日常所說的超頻都是以超倍頻為主,例如超5G 8700k就是100(外頻)x50(倍頻)=5000Mhz(主頻)。CPU超頻時經常需要提高電壓來確保穩定性,這也帶來了更大的功耗,這時候就需要頂級風冷散熱器,280+一體水冷散熱器,甚至液氮來降溫了。
總之我希望折騰硬件/超頻的玩家,能將自己的CPU主板內存看成一個整體,再搭配合適的散熱器以及瓦數足額的電源。首先選擇適合自己的cpu ,清晰自己的CPU 全核心5G開機電壓多少,能過P95的電壓是多少(穩定性測試是烤機黨的重要指標,開機黨過來學習),能否穩定雙5G(intel 九代看情況),imc內存控制器上限。再想想自己的電腦希望以什么樣的參數運行,高imc選Bdie A2版內存,主板優先選擇有A2 bios優化的。低imc 選BDIE A1版內存,主板選擇面稍廣一些跑效能。
以我自己為例,首先CPU選擇了一顆可以1.104V 5G進系統的i5-8600k,imc4800,算是還不錯的體質了
鑒于M11A的“電壓門”,我們選擇M10A來參考5G電壓
在CPU-Z中的實際頻率為2400x2,常規中的 注:頻率為緩存頻率
主板為Z370芯片組的ROG MAXIMUS IX APEX,在Z390芯片組發布前就已使用8+8的cpu供電插槽,足以應付功耗較大的CPU。內存頻率官網標4500+,算是一塊能超U又能超內存,可玩性比較高的主板了。
不規則戰斗機造型以及碩大的E-ATX版型
裝好后還是很霸氣好看的
內存方面選擇了HOF EXTREME 4000 16G(8GX2) A1套條,三星OC B-DIE特挑IC,10 PCB設計。是對適合超頻的好內存了。(A1是不是絕版了)
BIOS設置&解析
首先將Ai智能超頻模式調整為手動模式,BCLK頻率即外頻默認100,華碩多核心增強開啟后會自動在系統內拉高一些頻率,這個選擇關閉。SVID行為里有最好/一般/最壞幾個選項,根據你CPU體質決定來調節電壓,我們選擇自動即可。AVX OFFSET是指在運行AVX指令集時會根據選擇的數字來降低頻率,控制功耗(作為不降頻黨我們選擇0).接下來CPU核心倍頻選擇全核心,這樣在倍頻限制中輸入50就是全核心5G了。
內存速度比和DRAM Odd保持默認即可,內存頻率設置4500,開啟Xtreme Tweaking在跑分項目中能略微拉高一些分數,保持開啟。TPU中的I&II為自動超頻行為,手動超頻我們不動這個選項。最后的CPU SVID支持為CPU和外接電壓調節器的連接,超頻時關閉。
CPU最大電流限制填最大255.75,CPU緩存最小倍頻和MAX CPU Cache Ratio為緩存倍頻調整,我們的目標為雙5G都填50。CPU/緩存電壓調整為手動模式,電壓值需要經過不斷測試摸索,我遇到的大部分8600K都在1.35V內可達到5G.
接下來調整內存電壓,三星BDIE顆粒非常吃電壓,但不耐高溫,超過50℃會不穩定。很多超頻大佬在跑高壓低參的測試中,會把電壓拉到1.6V-1.7V,我們日常使用中控制在1.5V內注意溫度即可,需要根據自己內存的體質來調節。VCCIO/VCCSA為兩個內存輔助電壓,可保持自動或者根據體質手動調節,有時超內存點不亮原因并不是imc&內存電壓問題,是主板給的io&sa電壓過低。
接下來是CPU負載線矯正調節,測試發現lv6是甜蜜點比較準,以及電流容量調節,全部照抄即可。
關閉intel speedstep,這個功能是降低頻率節約功耗,我們也可以在win10電源管理選項中改為高性能模式。長/短時間功耗限制都調整為最大4095,電源時間窗127。
CPU C-state節能關閉。
接下來是內存時序調節,分為tCL-tRCD-tRP-tRAS四項,在華碩&華擎的BIOS中tRCD和tRP會合并為同一項。指令速率即為Command Rate 一般情況下 選擇2N即可。接下來說幾個比較影響效能的點,Cycle time調節在550以內比較好。
tRDRD-dg和tWRWR-dg鎖定在4,這個比較影響讀寫的頻寬。
以及tREFI鎖定在65535.
其他參數可根據內存體質做參考,體質較好的內存可以直接照抄或進一步縮小參,相對超CPU,超內存真是件麻煩事。但耐心超下來結果會讓你覺得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確定所有參數調整完畢后可以在BIOS內存檔防止全部參數都需要重新調節。最后就是穩定性測試了。
通常檢驗CPU穩定性的測試為aida64 中的FPU測試,以及更嚴格的P95第一項,烤機可以通過CoreTemp查看溫度,功耗以及每個核心&線程的負載情況。圖中8600K雙5G P95第一項烤機一小時達成。
而測試內存性能的軟件為AIDA64中的內存緩存測試,這里內存超頻至4500C18,讀寫64w+延遲在40.6ns。查看小參的軟件為ASRock TimingConfigurator,方便內存超頻玩家互相交流討論(其實是抄小參),最后穩定性測試軟件為RunMemtestPro,通常跑300%就算經過穩定性測試,可以日常使用了。
而測試內存性能的軟件為AIDA64中的內存緩存測試,這里內存超頻至4500C18,讀寫64w+延遲在40.6ns。查看小參的軟件為ASRock TimingConfigurator,方便內存超頻玩家互相交流討論(其實是抄小參),最后穩定性測試軟件為RunMemtestPro,通常跑300%就算經過穩定性測試,可以日常使用了。
最后是P95第三項測試,相對第一項更為嚴格,會進行大量內存和CPU測試,通過后電腦基本可以穩定使用了。
天給大家推薦一款視頻工具箱,之前給大家推薦過一款小工具集合一個木函,今天為人大家測試了一款視頻工具箱,名字叫做集影視頻工具箱,軟件是一款支持視頻壓縮,視頻裁剪,圖片壓縮,視頻轉碼,視頻提取音頻,視頻角度旋轉,視頻移除音頻,視頻倍速,視頻合并拼接,視頻轉GIF,視頻倒放,多張圖片轉GIF,m3u8視頻合并錄制,音視頻合并等功能的App。
軟件打開主界面顯示軟件主要功能,最上面是我的作品,在里面可以查找自己通過軟件制作好的視頻,另一個就是功能介紹,軟件的詳細信息。
首先介紹視頻壓縮,在視頻壓縮界面,選擇好要壓縮的視頻后,可以調節壓縮率,分辨率,調節好之后開始壓縮就成了,非常簡單,同時軟件也支持批量壓縮,操作方法類似。
軟件同時支持視頻轉碼功能,視頻轉碼同樣也支持批量化,轉碼格式非常多,包含市面常用的格式。
軟件還有一個特殊功能就是騰訊視頻合并,大家知道,自己在騰訊視頻下載的電影只能在騰訊視頻中觀看,這個軟件可以把騰訊視頻緩存文件合并到一起,方便大家在其他軟件觀看,操作方法軟件介紹很詳細,軟件也同時支持B站緩存合并。
最后總結一下,今天這款集影視頻工具箱,是一款小巧免費無廣告的視頻工具箱類軟件,非常好用,喜歡的小伙伴可以自行去應用商店下載,不知道如何下載的可以聯系我,感謝開發者開發這么優秀的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