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申辦移動端、i深圳App熱力圖入口)
據了解,熱力圖產品由百度地圖慧眼開發,此前已在百度地圖App中上線。此次接入“隨申辦”、“i深圳”等城市便民服務類App,市民通過上述App也可方便查看。熱力圖通過藍色、綠色、黃色、紅色來代表不同的人群密集程度,從藍色到紅色意味著人口密度越來越大,縮放地圖至城市級別還可看到整個城市人群分布情況。
(上海市、深圳市整個城市人群分布情況)
從深圳市2月10日13時的熱力圖來看,由于當天是很多企業、商家復工的第一天,諸如深圳灣創業廣場等辦公場所,KKMALL、海雅繽紛城、南山后海等商圈均出現了紅色的熱力點,呈現出人口密集狀態;在醫院方面,無論是深圳市人民醫院還是北京大學深圳醫院,都呈現為藍色,人員密度較低。
(深圳市實時熱力圖)
在上海市中,從2月10日14時、15時的熱力圖來看,虹口區、徐匯區等中心城區的人口密度整體較高。其中徐家匯、環球港等商業中心的人口密集程度受返崗影響較大,紅色的人員密集區覆蓋廣泛。在交通樞紐方面,虹橋火車站、虹橋國際機場人口密度延續了前幾日的狀態,人員依舊較為密集,仍有返程人口在陸續返滬。此外,上海市多家醫院、各城區大型超市也呈現出了人口密度較高的狀態。
(上海市實時熱力圖)
新冠肺炎疫情還在持續,百度地圖提供的“熱力圖”產品在節后復工期間為公眾出行提供了可靠參考,為市民返崗與防疫貢獻著一份科技力量。
日在頭條看到一篇文章,大致意思是說為啥徐州洛陽都建地鐵了,泉州唐山煙臺濰坊比他們強為啥不給建地鐵?
剛剛截取的百度地圖熱力圖,同一比例,同一時段。熱力圖可以反應當時的人流密集度和活躍度,不代表其他。泉州確實不錯,至于濰坊大家自己看吧。沒必要繼續辯解什么。
力圖(Heat Map)是通過密度函數進行可視化用于表示地圖中點的密度的熱圖。它使人們能夠獨立于縮放因子感知點的密度。
以上是傳統的熱力圖定義,現今熱力圖在網頁分析、業務數據分析等其他領域也有較為廣泛的應用。
那么熱力圖分為哪些類型?分別用于解決哪些問題呢?
一、地圖熱力圖
百度地圖熱力圖
微信-城市服務-熱力圖
目前百度地圖、高德地圖、谷歌地圖、騰訊微信等都會提供如上類似的地圖熱力圖。
這種熱力圖是利用獲取的手機基站定位該區域的用戶數量,通過用戶數量渲染地圖顏色。主要顯示一個城市的某個地方人員比較集中甚至擁擠程度,顏色越深表示人員越多,顏色淺代表人比較少,地圖就是方便人們的出行,有了熱力圖可以很直觀的看到區域內的人群流量,喜歡湊熱鬧的就要找相應區域了,如果和路況一起使用更是方便駕車人士進行路線規劃了。
二、網頁/APP 熱力圖
對于網頁、App的熱力圖來說,常見的熱力圖可以分為三種:按鼠標點擊位置的熱力圖、按鼠標移動軌跡的熱力圖、按內容點擊的熱力圖。
這些熱力圖將用戶的每一次鼠標點擊、滾動、視野停留都轉作了數據化的色彩繪制出來。它作為一款好用的用戶行為分析工具,可以直觀清楚地看到頁面上每一個區域的訪客興趣焦點,通過用戶在頁面上的瀏覽軌跡,點擊熱區來找到網站內對用戶有價值的信息,并且優化網站死角來更加豐富和滿足用戶體驗。
另外在推廣營銷、轉化漏斗、流量細分等方面也有其獨特應用。
谷歌搜索點擊熱力圖
百度統計點擊熱力圖
三、業務數據分析中的熱力圖
1、基于地理位置
在一般的業務數據分析中,地圖與相關數據的結合,便形成了一種不同于地圖的熱力圖,用于觀察相關業務數據的地區分布。
舉個例子:某公司想查看本年度各個省份的銷售額?
在Data Analytics中,上傳完數據表后,只需將省份拖入維度項,銷售額拖入度量項,然后選擇地圖圖表類型,一個簡單的銷售額分布熱力圖就完成了。
我們可以將其放大,并懸浮鼠標到相應位置查看具體數據。
2、基于時間
Data Analytics的熱力圖,特別適合用于數據量較大且具有連續性的數據進行分析,直觀的利用顏色展示數據分布。比如:一年中,每天、每小時的用戶訪問量,能快速查看用戶訪問量的情況。
再舉個例子:查看某公司09年-12年期間,各大區域的銷售量分布?
因為加入了時間維度,所以不再適合直接用地圖去展現。所以我們可以將時間和區域拖入維度,銷售量拖入度量,再選擇“熱力圖”即可生成基于時間維度的銷售量熱力圖。
同樣,我們可以將其放大,并懸浮鼠標到相應位置查看具體數據。
四、小結
1、熱力圖在各個領域的應用形態相異;
2、各地圖軟件提供的熱力圖適合用于交通出行等;
3、網頁和APP的熱力圖適用于產品設計和用戶運營;
4、類似Data Analytics工具中的熱力圖適用于業務數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