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機械硬盤簡介
機械硬盤即代表傳統普通硬盤,主要由:盤片、磁頭、盤片轉軸及控制電機、磁頭控制器、數據轉換器、數據接口、緩存等幾個部分組成。由于存在盤片高速轉動以及磁頭讀取的基本動作,也就表明機械硬盤運行過程中相對怕震動,并且存在一定的工作噪音。
常見的家用級機械硬盤一般是5400rpm(每分鐘轉速)或7200rpm,服務器級產品轉速可以達到10000rpm甚至15000rpm。轉速越高,性能越強,實際噪音或處理不當時產生的震動也會越明顯。
【2】疊瓦和垂直
垂直記錄技術(PMR或CMR)通俗說就是相對原始的記錄技術,磁頭讀寫簡單就是一來一去,但因為讀寫磁頭寬度差異,導致磁道間存在無用的空隙。疊瓦盤直接把磁道像瓦片一樣堆疊在一起,省去了空隙部分,但改寫數據并不像垂直技術那樣只需要簡單地在同一個磁道一來一去,而是要在一個扇區單位內,把所有磁道內容輪流替換一遍,所以同等體積和轉速下,疊瓦盤的設計容量更大,價格更低但運行速度更慢,而且它需要大容量緩存(同等容量規格下疊瓦盤緩存大小一般是垂直盤的2~4倍)來臨時存放扇區內等待替換的內容。
目前市面上家用硬盤幾乎全面被SMR疊瓦技術所取代,得益于固態硬盤的普及,機械硬盤大多數時候只是充當文件存儲倉庫的角色,所以性能強弱關系并不大~
【3】SATA接口
毫不夸張地說,市面上任意臺式機主板都有不少于3個SATA接口,而SATA接口除了可以接駁SATA固態外,更多地還是用來安裝機械硬盤。所以一臺普通的電腦至少可以安裝3~6個機械硬盤,而機械硬盤的安裝也非常簡單,關機狀態下,給機械硬盤接上隨主板贈送的SATA數據線以及臺式機電源自帶的SATA供電接口即可(新硬盤安裝后需要在Windows的磁盤管理中格式化才能使用)。由于SATA接口不支持熱插拔,因此開機狀態下直接安裝是沒法識別的(除非轉USB)。
當然,服務器機械盤不一定都是SATA接口,它們大多都使用帶寬更大的SAS接口,少部分SAS盤和SATA盤可以直接買轉換線進行轉接(需要SAS硬盤上有兼容SATA標識)。大部分時候是不行的,一般家用電腦想安裝服務器的SAS硬盤必須購買陣列卡才行。
【4】常見品牌及容量
主流機械硬盤品牌無非就三個:希捷、西部數據和東芝,其他像戴爾、惠普、海康威視等都會找這幾大廠商定制服務器級(或監控級)產品,像海康的定制紫盤有些被刷了特定固件,一般家用電腦無法正常識別使用。
東芝(TOSHIBA) 2TB 5400轉128M SATA3 臺式機硬盤(DT02
購買機械硬盤一定要從2TB容量開始買,因為它們往往只比1TB版本貴一點點(很多甚至持平哦)!這種情況也曾出現在以前的500GB和1TB的選擇當中。有人會說,1TB容量都是垂直盤,而廉價的2TB幾乎都是疊瓦盤,這該如何選?沒得選!現在動輒標配500GB固態,對于固態系統而言,存儲盤就是矮子里面挑高個的過程,垂直疊瓦一樣慢,選便宜的就行。
東芝(TOSHIBA)2TB 臺式機機械硬盤 64MB 7200RPM SATA
如果你非常在意機械盤的讀寫速度,那可以考慮曾經非常火,現在不多見的東芝P300(HDWD120)。需要注意,東芝P300目前大多數型號也已經更換為疊瓦記錄技術,你非要選垂直盤請認準產品說明(其實你認準64MB緩存也肯定是垂直盤,疊瓦盤至少128MB起步)。
希捷(Seagate)2TB 256MB 7200RPM 臺式機機械硬盤 SATA
經典的希捷酷魚系列2TB容量還分標準疊瓦盤(5400rpm/ ST2000DM005)和高速疊瓦盤(7200rpm/ ST2000DM008),兩者差價20塊,高速盤速度稍微快一點點,但噪音也會略大些。
西部數據(WD)紫盤 4TB SATA6Gb/s 64M 監控硬盤(WD40EJ
自從家用藍盤產品線全面轉向疊瓦記錄技術后,消費者們另辟蹊徑開始選擇紫盤產品線,目前4TB容量的常規紫盤(單碟1.33TB/5400rpm/64MB)和新款紫盤(單碟2TB/5040rpm/256MB)都還是CMR垂直記錄技術,我自己買了前者,已經用了三年,和藍盤完全沒區別。新款參數比較奇特,單碟容量更大,緩存更大,但轉速降低。
盤是存儲數據的重要設備。根據其工作原理和構造的不同,硬盤主要可以分為固態硬盤(SSD)和機械硬盤(HDD),這兩者各有不同,那么如何知道自己使用的電腦硬盤是屬于固態還是機械?下面就來看看小文為大家精心整理的操作演示吧,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2. 任務管理器窗口,切換到性能選項卡。
3. 左側可以選擇要查看的磁盤,如果是雙硬盤,會顯示磁盤0和磁盤1,類型如果顯示SSD為固態硬盤,如果是HDD為機械硬盤。
以上就是創盛電腦知識小文為你帶來的關于“Win10怎么判斷硬盤是固態還是機械固態和機械硬盤的方法”的全部內容了,希望可以解決你的問題,感謝您的閱讀支持,
責任編輯:(創盛電腦知識)
分享到:
2024-1-21 13:10作者:創盛電腦知識
腦硬盤,那個神秘的小家伙
大家好,今天我們來聊一聊電腦硬盤這個看似不起眼,卻功能強大的小家伙。相信大多數人在使用電腦的時候,都曾經遇到過與硬盤相關的問題。比如硬盤空間不足、硬盤損壞導致數據丟失等等。可是,你真的了解硬盤嗎?它躲在哪個角落里偷偷干著活?它是如何工作的?今天,就讓我們一起揭開硬盤的神秘面紗。
我們來看看硬盤在電腦中扮演著什么角色。硬盤是電腦的永久存儲設備,負責存儲我們的文件、程序、操作系統等數據。沒有硬盤,電腦就無法正常運行。它就像一個超大容量的文件柜,可以安全地保存我們珍貴的數字資產。
不同類型的電腦,硬盤的位置也不盡相同。對于臺式機來說,硬盤通常安裝在主機箱的底部或側面,用螺絲固定。打開機箱就能看到它的身影。而筆記本電腦的硬盤則更加隱蔽,有的內置在底部,有的藏在側面,還有一些筆記本的硬盤是無法自行拆卸的。至于一體機,硬盤就像個謎一樣,藏在機身內部的某個角落里。
我們如何找到電腦硬盤的確切位置呢?方法有很多,最直接的就是查閱電腦的使用說明書。制造商通常會在說明書中標注硬盤的安裝位置。如果手頭沒有說明書,也不用擔心,我們可以打開機箱自己查看。對于內置硬盤,可以使用系統自帶的磁盤管理工具,它會顯示硬盤的型號和具體參數。
了解硬盤的位置,不僅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維護電腦,還可以方便我們對硬盤進行升級或更換。比如,如果硬盤容量不夠用了,我們就可以添加一塊新的硬盤;如果硬盤出現故障,我們也可以及時更換。所以說,掌握這個小家伙的蹤跡,對于電腦的使用和維護來說,可謂是重中之重。
除了位置之外,我們還需要了解硬盤的一些基本知識。硬盤由盤片、磁頭、電機等部件組成,它們協同工作,實現數據的讀寫。當我們保存一個文件時,磁頭就會在盤片上記錄下相應的數據;當我們打開一個文件時,磁頭則會從盤片上讀取數據。這個過程看似簡單,但實際上需要精密的機械控制和高速數據傳輸。
現代硬盤的存儲容量越來越大,普通的臺式機硬盤容量已經達到了幾TB的水平。硬盤也有它的缺陷,比如讀寫速度相對較慢、容易損壞等。為了彌補這些不足,近年來固態硬盤(SSD開始廣泛應用。SSD沒有機械運動部件,讀寫速度更快,而且更加耐用。SSD的價格也相對較高,因此很多人還是選擇使用傳統硬盤和SSD的組合方式。
講到這里,相信大家對電腦硬盤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它雖小,但在電腦系統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找到它的位置,了解它的工作原理,不僅能幫助我們更好地使用電腦,也能讓我們對這個神奇的小家伙有更深入的認識。
在信息時代,數據就是新的金錢。而硬盤,就是我們保管這筆"數字財富"的保險箱。保護好它,維護好它,我們就能安全地享受數字生活帶來的種種便利。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多關注一下這個隱藏在電腦內部的小伙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