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體積劃分,第一代電腦,以巨型機為代表的工程機,翻開現代科技歷史首頁;第二代電腦,以臺式機為代表的量產機,啟動現代科技普及;第三代電腦,以筆記本為代表的移動機,凸顯現代科技便利;第四代電腦,以光電腦為代表的超級移動互聯終端,發揮現代科技效率,從第一代到第四代,電腦體積越來越小,功能越來越強大。
我們盤點了“密歇根大學、IBM、英特爾、OQO、蘋果、智匯有初、富士通、聯想“等跨國巨頭、創業公司、大學等代表性公司機構的“小電腦”:
1、密歇根大學“微塵與米粒”
該大學2015年先后制造出了一臺2*2*4mm的“密歇根微塵”和一臺比米粒更小的0.3毫米長的計算機,前者能夠保證斷電后保留程序運行及時間顯示,而0.3毫米的計算機做不到,畢竟體積過小,無法安裝常規無線電天線,只能以可見光為媒介來接收并發送數據,同時該計算機雖然小卻還采用了精密傳感器,能夠以時間間隔來衡量溫度,并以電脈沖來定義,因此有專家表示該設備可以應用于推動腫瘤學的研究,但要克服斷電問題,一旦斷電就喪失所有程序運行和日期顯示。
2、IBM“1毫米×1毫米薄片計算機”
IBM研究院官網介紹,這種微型計算機是一種邊緣設備構架和計算平臺,造價不足10美分,在邊長1毫米的矩形中集成了約100萬個晶體管,可用來完成數據的監測、分析、傳遞甚至執行。這種計算機裝有光伏電池用于供電,還裝有靜態隨機存儲器(SRAM),并采用發光二極管作為通信單元。IBM在正在美國拉斯韋加斯舉行的Think 2018大會上展示了原型機,它被應用于公司正在開發的一種被稱為“密碼錨定”的數字指紋技術,可嵌在日用產品中,記錄產品的產地、流通等信息。當它與區塊鏈技術結合時,可以成為驗證產品真偽的有力手段。IBM研究院院長阿爾溫德·克里什納在博客文章中說,這種技術為食品安全、產品驗真、標識假貨和奢侈品出處等解決方案提供了新的思路。
3、英特爾“LarkBox”:
該機殼尺寸為2.4 x 2.4 x 1.7英寸(61 x 61 x 43毫米),與檸檬大小相當,重量僅為4.5盎司(127克),使用6GB的LPDDR4內存,具有128GB的存儲空間,還有一個microSD卡讀卡器,用于擴展存儲,提供了兩個USB 3.0 Type-A端口,一個USB Type-C端口,一個HDMI端口和一個3.5毫米耳機插孔,以及藍牙5.0支持,可以將分辨率提高到4K,零售價為199美元。
4、OQO“Model 03”
OQO是美國一家電腦制造公司,它是全球UMPC(超級移動個人計算機)的創始者,其生產的個人電腦尺寸都非常小,而2010年推出的4.8英寸OQO Model 03領袖版便攜電腦,定位于移動商用,只有普通手機的兩倍大小左右,甚至比很多MP4、PSP還要小,預裝了Windows 7專業版操作系統的產品。具體硬件方面,該機使用了Intel Atom Z540和Intel GMA500的組合,處理器主頻為1.86GHz。標配2GB內存和64GB SSD固態硬盤,擁有鍵盤輸入+觸控輸入,最大分辨率達到了1024×600,單機重量僅為0.393Kg,即使加上電源適配器,整機重量也只有0.655Kg,有耳機插孔、HDMI高清接口、底部揚聲器、電源接口以及USB2.0接口,內置了3G卡槽,這點設計最大程度滿足了用戶隨時隨地上網的需求。此外,該機在右上角還配備有無線信號增強天線。日常上網瀏覽網頁、OFFICE操作、QQ聊天等,這款產品可以維持兩個半小時左右。
5、蘋果“Macintosh(麥金塔)”:
1984年推出的個人電腦,這臺嬌小的Macintosh完全是為了滿足制作者自己的愿望打造的,并且能正常工作。迷你版Macintosh是由樹莓派主板、塑料外殼和一款能在Linux系統下模擬Mac系統的軟件共同組成,運行的是System 6,還配備了一塊分辨率為320×200像素的3.5英寸的液晶顯示屏;內部有WiFi、藍牙組件,還有雙口USB充電器為樹莓派和顯示器提供電源。
6、智匯有初“光電腦(VR電腦)”
這是中國一家AI視覺識別公司“智匯有初”研發生產,這是一家2018年下半年才成立的技術創業公司,他們CTO是“863計劃”機器人關鍵技術工程師,核心技術“空間動作精準識別與智能控制技術” 可以對三維空間的手勢、關節姿態、物體運動等進行精準識別,而“光電腦”是首次應用的硬件產品,創造了全球“首創光電腦新品類、首款人工智能個人電腦、最小人工智能電腦、最輕人工智能電腦、首創光觸板、0.01mm最精準識別精度、首創無鼠標、鍵盤、屏幕超級移動互聯終端“等七項全球第一。這款產品定位高端商務人群,體積169*103*26mm,重量635g,采用intel處理器和Windows10操作系統,沒有鍵盤、鼠標、屏幕,取而代之以光鍵盤、光觸板、光屏幕,拋棄一維按鍵、二維觸屏的接觸交互,采用隔空的三維交互方式,集合電腦、投影儀、電視于一體,擁有有線接口,支持 USB Type-C外接口,標配擴展轉接接口,可外接鼠標、鍵盤等,還有無線接口,支持WiFi、藍牙,可外接藍牙音箱、屏幕等,更像全場景超級移動互聯終端,為AI x IoT “生態級入口”研發,這是一種新的單品,定義第四代電腦新品類。
7、富士通“袖珍筆記本電腦”:
這款袖珍筆記本電腦搭載了平臺及操作系統,小巧時尚,機身重量僅為63克,電池最長待機時間為11小時。它既可以作為隨身攜帶的商務伴侶,也可以作為出游一族的休閑工具。富士通公司表示,這款筆記本電腦的售價在1496美元到2119美元之間。
8、聯想“ideacentre Q110”
形似一本書大小的ideacentre Q110體積僅有普通臺式機的1/50,是目前采用NVIDIA(英偉達)ION(翼揚)圖形處理器的最小、最薄的臺式電腦。得益于GPU(圖形處理器)的幫助,Q110在擁有小巧體積的同時,還具有全功能的使用體驗,不僅可以流暢地運行3D游戲,體驗Windows Vista和Windows7中的所有特效,還可以流暢播放1080P高清電影。Q110還配備了無線鍵鼠、游戲手柄等外設產品供用戶選配,滿足不同用戶的不同喜好。此外,聯想IdeacentreQ110還采用了低功耗、低輻射的節能設計,功耗僅為傳統臺式機的1/3。
未來,移動終端的“馬太效應”會愈演愈烈,要么成為入口,要么被替代,而電腦與手機兩類超級移動互聯終端合二為一,控制一切,連接一切,移動終端越來越小,功能越來越強大也是趨勢。
為一個自媒體從業者不管到哪里都需要用到電腦,很多次在外遇到沒電腦的尷尬,耽誤了很多工作。后來我就隨身攜帶一個筆記本,出門在外也就能用上,雖說工作上是方便了不過攜帶起來卻不是很方便。最近看到一款號稱全球最小的筆記本,自從有了它我經常攜帶著,放在書包也相當方便。
這款全球最小的筆記本就是來自深圳一家公司GPD 推出的GPD P2 Max。要怎么形容它的小呢,GPD P2 Max的尺寸為21.3cm×14.95cm×0.55-1.42cm,也就一個平板電腦的大小,相當于iPad mini 4的尺寸,機身凈重為650g。超輕的重量也方便在外使用,想我這樣在出租車上就能隨時使用,各方面還相當穩定。
像筆記本這種數碼產品,體積越小很多技術要求就越高,GPD P2 Max搭載了第八代英特爾酷睿m3—8100Y處理器,睿頻能達到3.4GHz,雙核四線程設計,另外存儲方面8GB+256G或者16GB+512G固態硬盤兩種方案。而且預裝的WIN10系統能夠輕松應對辦公軟件以及多種制圖軟件。
GPD P2 Max還配備了一塊8.9寸觸摸屏,雖然尺寸不是很大,但是GPD P2 Max并沒有"簡單了事",考慮到用戶的使用習慣,GPD P2 Max還加入了一塊2.5K全貼合視網膜屏幕,擁有100%的sRGB色域覆蓋以及 178 度寬廣視角,這一點還蠻好的,因為不管是從哪個角度看都能清晰的看清屏幕內容。
之所以會種草GPD P2 Max,是因為它確實很適合在外辦公的用戶,一方面它的便捷移動性以及性能方面對應的基本辦公都是游刃有余,另一方面GPD P2 Max內置了一塊9200mAh大容量電池,可連續使用8小時以上,而且它還支持D 2.0快充技術,分分鐘滿血復活。
值得一提的是GPD P2 Max已經在京東上預售了,現在支持定金100可抵600元,對于經常出差的用戶可以考慮入手一部。
近筆者接觸體驗了一款GPD MicroPC筆記本,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這款筆記本跟我們常見的筆記本完全不一樣,首先就是體積非常小巧,僅有6英寸大小,如同大屏手機一般。雖然小巧,但是配置卻不俗,跟普通筆記本相比,該有的功能也都有了,很是全面,而且深受IT運維工程師喜愛。接下來一起了解下它吧。
GPD MicroPC是一款口袋型移動電腦,機身尺寸為:153*113*23.5mm,與一部大屏手機大小差不多。并且支持win10,烏班圖以及安卓三種系統,實用性非常廣泛。機身最薄處僅15mm, 重量為440g,熱設計功耗只有10W,可輕松放進口袋里。
GPD MicroPC搭載了6英寸的顯示屏,采用Intel第八代Gemini lake平臺N4100嵌入式處理器,擁有更小的封裝尺寸。同時搭載了Intel UHD Graphics 600核顯,支持最高700MHz工作頻率,支持10-bit的4K規格VP9影片解碼,QWERTY鍵盤設計,斜切式按鍵結構這種最早使用在手機上,對于小尺寸的設備而言使用這種鍵盤更能夠提高輸入速度,更適合單手操作。
硬件方面,搭載了Intel第八代Celeron N4100雙核處理器,結合,8G LPDDR4的內存+128GB SSD的高速固態硬盤,保證了WIN10系統的流暢運行。屏幕方面,配置了一塊6英寸夏普全貼合炫麗屏,分辨率為1280*720P,由于屏幕尺寸并不大,因此顯示效果非常細膩。
GPD MicroPC針對運維工程師人群開發,因此專業性比較高,在接口方面也是非常豐富。包括了:1個RS232串口、1個HDMI高清口、2個USB 3.0接口、1個Type-c接口和1個RJ45千兆以太網口,日常工作足夠了。
筆者不是運維工程師,不過買來也體驗好久了,平時除了使用GPD MicroPC處理一些辦公任務和修圖工作外,筆者還喜歡用它來追劇,當然玩游戲也不在話下。GPD Micro PC作為國產新秀,的確讓我們看到了創新的力量,這點倒是與華為很像。這款攜帶便利的GPD Micro PC會是你的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