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USB區(qū)分正反
相信大家在使用電腦時經(jīng)常都會用到USB接口,比如U盤、插接鼠標、小風扇等USB產(chǎn)品。但是每次我們將USB設備插入USB接口中,第一次必然是反的,有時候反著插還插不進去,最后換幾個方向才能插進去,有沒有!有沒有!
個人建議,設計成無正反的USB,比如最近流行的Type-c接口就非常實用,隨插隨用。但現(xiàn)在僅有少數(shù)高端主板會配備Type-c接口,而帶前置Type-c接口的機箱更是少之又少,市面上非常少見。不過相信未來Typc-c接口會逐漸取代USB接口,而我們再也不用去區(qū)分正反面了。
反人類指數(shù):★★☆☆☆
2、散熱器扣具
對于經(jīng)常裝機的筆者來說,某些散熱器的扣具設計簡直有時候讓筆者有撞墻的沖動。有時候連續(xù)裝幾臺機器手指幾乎都快按斷,經(jīng)常需要使出吃奶的力氣才能將扣具完全壓下去。
為了散熱器的緊固安裝,嚴謹?shù)目劬咴O計似乎不應該有什么可吐槽的。但是對于一般玩家來說,復雜的扣具設計安裝起來就是一項挑戰(zhàn),簡單一點未嘗不可。
簡化的散熱器安裝扣具對于裝機來說不僅簡便,也省去了日后維護的諸多煩惱。這個在購買散熱器前都要弄清楚。
此外,為了顯示出散熱器的“高大上”而故意增加散熱器安裝難度也并不可取。
反人類指數(shù):★★★★☆
3、機箱跳線
很多小白在裝機時,安裝CPU、顯卡、散熱器等都非常順利,但一到機箱跳線上就被難住了。機箱的開關機、重啟、硬盤燈、電源燈總是分不清,即使找到了也容易弄錯正負。
更何況現(xiàn)在的主板每個品牌設計都不同,有些主板的跳線標注也非常遠,字體較小,眼神不好根本看不到。筆者在裝機時經(jīng)常遇到看不清標識的情況,只能用手機打開手電仔細觀察,非常麻煩。
反人類指數(shù):★★★★☆
4、光污染
近兩年,RGB燈光從外設上面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的速度燒到了DIY硬件上面,一時間恍瞎了筆者的眼睛。最早硬件上面的燈光是從NVIDIA顯卡側面的GEFORCE GTX信仰燈開始的,那時候的信仰燈是光污染的開始。
但廠家們你們真的認為我們每個人都喜歡光污染電腦嗎?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信仰燈”這三個字變得那么不值錢。一眾硬件廠商發(fā)現(xiàn)一個帶LED燈的硬件可以讓這么多人趨之若鶩,何樂而不為呢?一只風扇上的LED燈帶可能只需要幾毛錢,但是價格而卻可以比普通風扇貴出上百元不止,價格可以翻一倍,原來還可以有這種操作!
反人類指數(shù):★☆☆☆☆
5、超大散熱器
還是說散熱器,為了更好的散熱效果和視覺震撼力,許多廠商將散熱器制作的非常非常大。超大散熱器一是價格非常昂貴、二是散熱器自身重量很沉,非常容量壓彎主板。此外過大的散熱器還會影響內(nèi)存插槽,導致用戶無法插滿內(nèi)存。
其實對于絕大多數(shù)用戶來說,普通大小的散熱器完全夠用,100元-200元價位的散熱器已經(jīng)足夠壓制市面上絕大多數(shù)的CPU了。如果喜歡超頻或者是特殊用途的玩家,完全可以考慮水冷散熱器,所以超大風冷散熱器的地位還是非常尷尬的。
反人類指數(shù):★★★☆☆
6、鼠標和網(wǎng)線口在一起
再來說筆者本,現(xiàn)在有多少人的筆記本插口大部分在右側,鼠標和網(wǎng)線在同一側使用非常難受,不知道廠商是怎么想的,這是逼我們使用無線鼠標嗎?還是想和網(wǎng)線和鼠標在一起打架?
這個設計就不說什么了,有可能是專門給左撇子人準備的。
反人類指數(shù):★★★★☆
7、鍵盤FN鍵
除了上一條外,筆記本電腦給筆者體驗最深的就是FN鍵。設置FN鍵的目的是為了在盡量不改動或小改動鍵盤的前提下為用戶提供更多的快捷鍵,包括控制音量、亮度、wifi、藍牙、睡眠等功能。初衷是好的,我們也給予肯定。然而FN鍵的位置就讓人有些難以接受了。
相信大多數(shù)的筆記本的FN鍵都是在鍵盤的左下角,緊挨Ctrl。就是Ctrl和FN這兩個鍵的位置就足以讓人發(fā)瘋。不知道有多少人的FN是在最外邊,你們把它當作Ctrl按了多少次呢?不要懷疑,肯定有人躺槍。有人說這兩個鍵的功能可以在BIOS里面設置,互換一下就好了。這么厲害?我只想問有多少人設置過?與其加入這個互換的功能為什么不在一開始就優(yōu)化一下鍵盤呢?
反人類指數(shù):★★★★☆
8、機箱開孔位置不精確
機箱看似技術含量低,但實則很難。一些廠商為了賺取短期利益,發(fā)售劣質(zhì)產(chǎn)品,會讓我們在裝機時遇到很多麻煩,有些甚至無法安裝。
主板螺絲、顯卡螺絲、冷排風扇螺絲,一旦開孔不精確我們在安裝時就很難將螺絲完全固定好,很容易導致硬件損壞。
反人類指數(shù):★★★★★
9、USB接口設計太近
USB接口大家都熟悉吧,哪個電腦不得配兩三個。就是它也給我們帶來了不小的困擾,不說USB 2.0速度低于USB 3.0,畢竟這個是無法解決的問題,只能換新的電腦。我們要聊的是兩個USB接口之間、USB接口與其他接口之間的間距的問題。
間距太小了,每次要兩個接口一起用的時候,準備插第二個接口的U盤死活都擠不進去了,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我用的還不是那種異形U盤,規(guī)規(guī)矩矩的U盤都擠不進去,大寫的“囧”寫在你的臉上,有木有?
反人類指數(shù):★★★★☆
10、玻璃機箱橡膠墊易丟失
自從迎廣的玻璃機箱火了以后,越來越多的機箱廠商開始跟風生產(chǎn)玻璃機箱。的確,玻璃機箱從視覺上看上去非常好看,但是卻有一個缺點,那就是固定玻璃的螺絲橡膠墊非常容易丟失。
筆者平時裝機經(jīng)常接觸玻璃機箱,有時候進行評測需要頻繁的更換機箱內(nèi)部硬件,時有發(fā)生橡膠墊丟失的情況,一旦橡膠墊丟了,就無法安裝玻璃側板。現(xiàn)在所有的機箱廠商都不會為玻璃機箱配備備用的橡膠墊,消費者也無處購買。
反人類指數(shù):★☆☆☆☆
到這里有關電腦反人類設計的話題就結束了,大家是不是也有相同的感覺呢?如果覺得有補充的同學可以在文章下方提出,大家一起探討。
計類筆記本電腦算是電腦領域的一個細分品類,主要面向的人群是設計類工作的人群,這類筆記本實際上并不多,小編最推薦的是微星的尊爵Prestige 14。
首先,尊爵Prestige 14 是通過英特爾EVO平臺認證的產(chǎn)品,能夠保證持久強勁性能,包括在快速連接、極速響應、更長續(xù)航、快速充電等優(yōu)秀能力,足以讓我們大幅提升工作效率。
微星Prestige目前已經(jīng)升級到了11代酷睿,搭載了i7-1185G7處理器,是十一代酷睿中的旗艦型號,性能最強,采用10nm制程工藝,4核心8線程,最高加速頻率可達4.80GHz。同時還集成目前最強的Intel Iris Xe Graphics核顯,擁有96個執(zhí)行單元,GPU頻率高達1.3GHz。
此外,在外觀設計和功能方面,尊爵Prestige 14既體現(xiàn)出了輕薄便攜,其沉穩(wěn)的配色和設計,也都更加適合多種商務場合的辦公使用,窄邊框的設計大大提升了屏占比,人臉識別和指紋識別也增加了數(shù)據(jù)安全性。
與此同時,在我們的測試中,微星P14視頻轉碼的速度遠超其他輕薄本,設計工作人群如果在差旅過程中不方便攜帶過于厚重的筆記本,那么可以選擇微星的尊爵Prestige 14 。
(7816542)
2015年前后萌芽到2019年落地,英特爾創(chuàng)意設計PC經(jīng)歷了四年的厚積薄發(fā),一舉解決了文創(chuàng)人群“選電腦難”的問題。
“創(chuàng)意設計PC”概念從誕生到最終的落地,有一批默默無聞的人在背后付出了諸多努力,也得益于像華碩這樣的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PC廠商參與其中。它絕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概念,也不是拍腦袋想出來的細分品類,而是經(jīng)過持續(xù)性的嚴謹測試、經(jīng)過與業(yè)內(nèi)專家反復研討、以及不斷接收、分析業(yè)內(nèi)用戶深度反饋而打造出的一個全新細分市場。
時下,越來越多的專業(yè)創(chuàng)意設計PC登臺,使得這個新興市場越發(fā)熱鬧起來。
2020開年,華碩就為我們帶來了一款重量級產(chǎn)品——華碩ProArt Q17。ProArt是華碩旗下面向設計師人群的品牌,專門為內(nèi)容創(chuàng)作者設計產(chǎn)品。每一款ProArt產(chǎn)品都融入了華碩的創(chuàng)新設計和尖端技術,力求為用戶提供專業(yè)的、優(yōu)秀的綜合體驗。
本次我們拿到的這款ProArt Q17,其總體包括以下九項特性:
華碩ProArt Q17設計師筆記本電腦特性
在本篇評測過程中,筆者會帶著大家一步步深入到這款產(chǎn)品的每一個細節(jié)當中,進而能夠充分了解這款產(chǎn)品。
·專業(yè)不失優(yōu)雅的外觀設計
ProArt Q17整體設計靈感來源于耐用的公文包,擁有星空灰和青石灰兩種配色可供選擇。總體設計簡約大氣,做工質(zhì)感一上手就能感覺到非常的出色,可以說是華碩認認真真打造的一款專業(yè)級產(chǎn)品。
機器的頂蓋和D面都采用了鋁合金材質(zhì),面板邊緣采用了晶鉆切割工藝打造,為簡約的設計增添了一抹時尚的韻味。
其頂蓋表面采用了斜向的拉絲紋理做裝飾,整體質(zhì)感較為硬朗,有一種沉穩(wěn)的商務氣息。同時,機器的整體做工非常精良,面板切割嚴絲合縫,質(zhì)量上乘,無愧于“ProArt”這樣的命名。
雖然是一款17英寸大屏幕筆記本電腦,但是由于其采用了5.3mm窄邊框設計,所以整體機身尺寸只有傳統(tǒng)的15.6英寸筆記本大小,在視覺體驗和尺寸上取得了很好的平衡。同時得益于18.4毫米的機身厚度,讓這款17英寸筆記本看起來并不顯得笨重。而且這樣的厚度也造就了ProArt Q17全球范圍內(nèi)最纖薄Quadro專業(yè)圖顯平臺的名號。
掀起屏幕,整個C面映入眼簾。由于并未設計獨立的數(shù)字鍵區(qū),所有整個C面顯得非常開闊,完全沒有局促的感覺。另外先別急著為沒有獨立數(shù)字鍵區(qū)開噴,因為華碩將數(shù)字鍵區(qū)與觸控板進行了結合,通過觸控板右上角的開關可以一鍵開啟。同時,在數(shù)字鍵區(qū)開啟的狀態(tài)下,觸控板本身的功能并未被取代,用戶仍然可以進行觸控板操控,這一細節(jié)考慮的非常周全,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煩。
此外可以看到,ProArt Q17整個C面采用了兩種風格的面板打造,鍵盤周圍采用了金屬面板噴砂工藝,下方的腕托區(qū)域采用了塑料材質(zhì)、并在表面設計了斜向紋理,既美觀的同時又能夠增強手腕部分的摩擦力和舒適度,使整體的使用體驗更加舒適。
另外,在C面左上角設計有鍍鉻表面的矩形電源鍵,電源鍵左側為揚聲單元區(qū)域,左側腕托左上角配置了一枚指紋識別器。
為了給用戶帶來更好的安全性和便利性,ProArt Q17利用鍵盤的F9、F10、F11和F12四個鍵,設置了關閉攝像頭/麥克風快捷鍵、設置了系統(tǒng)鎖定快捷鍵和快速截屏鍵,在我體驗ProArt Q17的這幾天里,后兩個按鍵的實用性非常高。而對于一些經(jīng)常參加視頻會議的用戶來說,關閉攝像頭/麥克風兩個快捷鍵的實用性也不言而喻,同時還能夠增強安全性,有效保護用戶隱私。
·搭載滿速雷電3與SD 4.0讀卡器 支持Wi-Fi 6
作為大尺寸產(chǎn)品,同時又是設計師定位的產(chǎn)品,在接口擴展性上自然要有足夠可靠的表現(xiàn)。機身左側配有安全鎖孔、電源插孔、滿速雷電3接口、標準HDMI接口、USB 3.1 GEN 2接口、3.5mm耳麥插孔以及標準的SD 4.0/UHS II讀卡器。
這里需要的關注的自然是滿速雷電3接口了。它可以達到40Gbps的傳輸速度,而且兼容DP 1.4標準,加上旁邊的HDMI 2.0,可以輕松實現(xiàn)多屏輸出。
此外,SD 4.0讀卡器也是一大亮點。相對于普通SD讀卡器來說,SD 4.0/UHS II讀卡器能夠達到312MB/s傳輸速度,傳輸高清視頻或大型圖像文件只需幾秒鐘,非常適合攝影、影視行業(yè)的用戶使用。
機身右側配有兩個USB 3.1 GEN 2接口,雖然它們的速度沒有雷電3快,但是標準的TYPE-A,以及10Gbps的傳輸速度對于現(xiàn)在的用戶而言無疑是既方便又實用。
除了外部的豐富接口帶來出色擴展性和連接性之外,ProArt Q17還內(nèi)置了雙頻Intel AX200 Wi-Fi 6(802.11ax)無線網(wǎng)卡,速度高達2.4Gbps,傳輸速度是Wi-Fi 5(802.11ac)的3倍,帶寬是Wi-Fi 5(802.11ac)的4倍,能夠有效降低網(wǎng)絡延遲,配合華碩自家的Wi-Fi 6路由使用效果更好。同時,網(wǎng)卡內(nèi)建藍牙5.0,與藍牙設備的適配更加穩(wěn)定。
·PANTONE認證 100% DPI-P3色域顯示屏
17英寸對于設計、文創(chuàng)類用戶來說是視覺體驗極佳的尺寸,配合1920×1200分辨率可以達到舒適的視覺體驗,而且不需要拉高分辨率縮放,就按照100%比例顯示也不會像小尺寸屏幕那樣看不清楚。同時,180°開合使其具有更好的內(nèi)容分享體驗。
這塊屏幕采用了16:10比例,縱向視野更開闊,對于修圖、文檔處理等工作會帶來更好的視覺體驗。同時這塊顯示屏通過了PANTONE認證,該認證是國際性的色彩權威認證,說明其顯示屏素質(zhì)非常出眾。目前來看,市場上通過PANTONE認證的創(chuàng)意設計PC屈指可數(shù)。
下面我們來看看這塊屏幕的實際素質(zhì)到底如何?
首先來看色彩精確度,通過48色測試標準可以看到,ProArt Q17屏幕色準平均ΔE值為1.75,整體表現(xiàn)非常不錯,達到專業(yè)級顯示器水準。
色域覆蓋方面,這塊屏幕支持100% DCI-P3色域,100% sRGB色域,88% AdobeRGB色域以及86% NTSC色域,四大色域覆蓋范圍非常廣,適合各類設計用戶使用。從色準和色域覆蓋來看,ProArt Q17這塊顯示屏已經(jīng)達到專業(yè)水準。
·配備至強E-2276M處理器
華碩ProArt Q17配備了專業(yè)級的英特爾至強E-2276M處理器,這顆處理器基于14nm制程工藝打造,主頻2.8GHz,睿頻加速4.7GHz,采用6核12線程設計,三級緩存12MB,標準TDP 45W。從規(guī)格來看,這顆處理器與消費級的英特爾酷睿i7 9750H處理器相仿,只是在主頻和睿頻方面比i7 9750H高0.2GHz。
當然,至強E-2276M處理器還擁有酷睿i7 9750H處理器沒有的一些特性,比如支持vPro技術,支持ECC內(nèi)存,支持Intel TSX-NI指令集(該指令集可以大大提升多核心的數(shù)據(jù)處理效率)等等。
我們使用CINEBENCH R15和R20分別對其進行了單核、多核性能評估,結果如下:
在CINEBENCH R15測試環(huán)境中,英特爾至強E-2276M處理器單核得分201cb,多核得分1319cb;CINEBENCH R20測試環(huán)境中,其單核得分464cb,多核得分2701cb,相對于酷睿i7 9750H處理器來說,單核和多核性能都更強一些。
·雙通道64GB ECC內(nèi)存
至強處理器最大的特點之一就是支持ECC內(nèi)存。與普通內(nèi)存相比,ECC對于專業(yè)用戶來說尤為重要,因為它能夠進行CRC校驗并用于檢查編碼錯誤,常在數(shù)據(jù)量龐大的服務器中運用,可以有效避免“比特反轉”問題的發(fā)生,使得系統(tǒng)運行更加安全穩(wěn)定。
華碩ProArt Q17搭載了2×32GB DDR4 2666 ECC內(nèi)存,以下是其讀寫、拷貝與延遲性能的測試結果:
·2TB Raid 0固態(tài)硬盤
配置豪華是ProArt Q17的主要特點。除了至強處理器、64GB ECC內(nèi)存之外,它還配備了2TB Raid 0固態(tài)硬盤。通過軟件測試可以看到,Raid 0之后讀寫性能幾乎翻倍,1GiB數(shù)據(jù)、5次測試之后,隊列深度32、線程為1的情況下,讀取速度高達6256.5MB/s,寫入速度高達2994.6MB/s;4KiB、隊列深度8、線程為8的情況下,讀取速度高達1437.4MB/s,寫入速度高達1367.6MB/s,性能表現(xiàn)卓越!
從處理器到內(nèi)存、再到硬盤,華碩ProArt Q17全方位的解決了系統(tǒng)、軟件運行速度和穩(wěn)定性的問題,這使得這款產(chǎn)品在使用時完全感覺不到卡頓,運行極其流暢。
·Quadro RTX 3000 Max-Q專業(yè)圖顯
事實上,ProArt Q17從配置來看即便是作為專業(yè)工作站也綽綽有余,尤其是在搭載了NVIDIA Quadro RTX 3000 Max-Q獨顯之后更是如此。Quadro是NVIDIA旗下的專業(yè)圖形顯卡品牌,雖然通過常規(guī)測試其性能往往與GeForce顯卡差不多,但在實際應用中,Quadro顯卡在渲染、多屏輸出等功能性方面,卻有著GeForce顯卡所不具備的專業(yè)優(yōu)勢。比如某些設計類軟件所制作的3D素材,必須要使用Quadro圖顯才能很好的完成渲染工作,普通GeForce顯卡可能會造成素材細節(jié)的丟失。
ProArt Q17搭載的NVIDIA Quadro RTX 3000 Max-Q擁有1920個流處理器、6GB GDDR6顯存、192bit顯存位寬。由于支持光線追蹤,因此它還擁有30個RT核心和240個Tensor核心,總體性能非常不錯。
使用3DMark軟件測試,我們可以看到其Time Spy圖形性能5201分;FireStrike Extreme圖形性能6402分;Port Royal光追圖形性能2916分。基準性能要比GeForce RTX 2060低一些,不過Quadro顯卡主要用于專業(yè)領域,這里的分數(shù)大家只作為參考看看就可以了,因為它的價值并不在這里。
·各項專業(yè)測試
了解了各項主要硬件的基準性能之后,我們再來看看ProArt Q17在專業(yè)應用領域的表現(xiàn)。在專業(yè)應用測試中,我選擇了渲染、視頻轉碼和Premiere實際應用進行了測試和體驗,結果如下:
Octanebench是一款強大的渲染測試工具,我們所用的最新版Octanebench 4.0以GTX 980獨顯作為性能參照。從測試結果來看,Quadro RTX 3000 Max-Q性能和效率遠超后者,能夠在渲染加速中帶來更為高效的表現(xiàn)。
H.264轉碼是視頻剪輯中常見的應用,ProArt Q17強大的處理器、內(nèi)存、硬盤和顯卡能夠保證這一任務的高效進行。
作為強勁的生產(chǎn)力工具,擁有64GB超大容量內(nèi)存的ProArt Q17非常適合做視頻剪輯類的應用,利用顯卡加速,我們將一段大碼流AVI格式4K視頻做簡單調(diào)色之后,輸出為H.265編碼視頻時,大概所用時間僅為1分03秒,效率非常高。同樣操作放在16GB內(nèi)存的普通酷睿電腦上,耗時超過2分鐘。
·散熱效率不錯 性能輸出穩(wěn)定
最后來看看散熱。
擁有如此高效的硬件,如果散熱沒做好的話,在實際應用中也是白搭。ProArt Q17內(nèi)部采用五銅管雙風扇散熱模組,機身尾部和側面左右區(qū)域均有出風口。此外還配有83葉片、0.25mm扇葉風扇,實際效率如何呢?一起來看看。
從測試結果來看,在AIDA 64 FPU和Furmark雙拷機測試中,核心溫度平均為80℃左右,處理器TDP穩(wěn)定在45W標準水平,顯卡溫度保持在69℃,整體散熱效率極佳,充分做到了散熱和性能輸出的均衡。
·ProArt Q17——強悍生產(chǎn)力工具
雖然價格高達29999元,但是華碩ProArt Q17豪華的硬件配置、出眾的做工品質(zhì)完全符合這樣的價格定位。而且對于專業(yè)領域的用戶來說,29999元的高端生產(chǎn)力工具真的不算貴。
總體來說,華碩ProArt Q17是一款強悍的專業(yè)生產(chǎn)力工具,至強E-2276M處理器、64GB ECC內(nèi)存、2TB Raid 0固態(tài)硬盤、Quadro RTX 3000 Max-Q獨顯都體現(xiàn)了它的強悍與專業(yè),毫無瓶頸的硬件配置使其在應對高強度的3D渲染、建模、4K/8K視頻渲染等任務時,依然能夠游刃有余,大幅提升用戶的工作效率,單單是這一點,就使其足以成為專業(yè)用戶的強勁生產(chǎn)力平臺。
(7359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