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我發過誓,如果ROG將RTX4060塞到幻X里面,我就把頭看下來。
我承認,我食言了
今年的幻X 2023比去年強出太多,最高甚至搭載了RTX4070顯卡,這可是一臺二合一平板電腦啊……
前段時間我們發了視頻評測,獲得了不錯的熱度,今天我們再通過微信來和大家聊聊我本人的看法:
ROG 幻X 2023
RTX4060 8GB 獨立顯卡(65W)
16GB LPDDR5 5200MHz 內存
1TB 固態硬盤
13.4英寸 2560×1600分辨率 100%DCI-P3色域 165Hz刷新率 IPS屏
電池容量 56Wh
裸機厚 12.9~14.2mm
帶鍵盤厚 18.4-19.4mm
裸機重 1.20kg
帶鍵盤重 1.55kg
適配器重 480g
參考售價15999元
它的優缺點如下:
優點!
1,性能釋放大幅提升,平板中性能超強
2,屏幕綜合素質較高
3,做工精致,外觀設計新穎
缺點!
1,接口較少,僅2C1A
2,續航時間較短
3,高負載下機身熱,基本無法握持
【升級建議】
這臺筆記本電腦拆機比較麻煩,擰下背面以及支架的螺絲,卸下固態,再擰下機身底部的螺絲,沿著機身撬開屏幕,斷開屏幕排線就可以取下屏幕看到機身內部了。
雙通道16GB LPDDR5 5200MHz內存能滿足大部分用途的需求,內存為板載。
固態硬盤容量1TB,型號西數SN740,規格為2230,支持PCIe4.0x4和NVMe,機器僅一個M.2插槽。
【購買建議】
1,對二合一形態有需求
2,對游戲性能有一定追求
3,擁有高位厚祿的社會地位
ROG 幻X最大的特點是產品形態,二合一平板電腦在行業里幾乎都是“核顯輕薄本”,僅有ROG做成獨顯高性能。
屏幕方面,這塊星云屏的參數經過了升級,分辨率達到了2560×1600,同時支持165Hz高刷新率。實測色域容積103.4%DCI-P3,色域覆蓋97.8%DCI-P3,平均ΔE1.35,最大ΔE2.59,最大亮度508nit。
在控制中心中支持4種色域切換,表面有大猩猩玻璃覆蓋。
接口方面,機身左側有一個雷電4(支持PD充電130W,DP視頻輸出)、XG Mobile接口(內含USB-C 10Gbps,支持PD充電,DP視頻輸出);
機身右側有USB-A 5Gbps、3.5mm音頻接口;
機身后部支架下方有一個MicroSD卡槽。
噪音方面,它的滿載人位分貝值為49.7dB,強冷模式下為50.4dB。(環境噪音為33.8dB)
續航方面,集顯模式下PCmark10續航測試成績為6小時24分,中高負載續航腳本的運行時長為為3小時22分。
ROG 幻X 2023的這款配置理論上售價是13499元,但一直處于缺貨狀態,京東第三方的價格已經漲到了15999元。
所以如果你的預算很高,并且想要一臺小尺寸高性能的電腦,那么這臺電腦很適合你。
但如果你不愿意加價購買這臺電腦,那么搶貨的難度會很大。
【散熱分析】
上圖是ROG 幻X 2023的拆機實拍圖,均熱板加雙風扇的組合。
室溫25℃
反射率1.0
BIOS版本:GZ301VV.302
在滿載狀態下,開啟增強模式,CPU溫度最高79℃,穩定在74℃左右,功耗約24W,P核頻率2.0GHz,E核頻率1.7GHz;
顯卡功耗約56W,溫度73.3℃,頻率1545MHz。
使用Stress FPU單烤CPU,功耗65W,溫度83℃,P核3.6GHz,E核2.9GHz。
使用Furmark單烤顯卡,功耗約61W,溫度70.8℃,頻率約1600MHz,未達到官方宣稱的65W,據稱為普遍現象,有待后續優化調整。
表面溫度如上圖所示,機身正面最高49.9℃出現在排風口處,中心溫度為40.0℃,背面最高溫為54.8℃,中心溫度為46.6℃。
如果按照游戲本的標準,那幻X的散熱不咋地,但按照平板的標準來看,這臺電腦散熱簡直絕了,只不過高負載使用時不能手持機身,太熱。
【豬王的良心結語】
還記得之前我們評測微軟Surface Pro 9的時候就說過,PC平板二合一是個很小眾的品類,基本不存在“薄利多銷”的可能,只能提高利潤率,服務小中高端市場才能存活下去。
顯然ROG深諳此道,幻X 2023的起始價格就不便宜,且供應量很有限,我猜就是怕庫存出問題,這種昂貴且小眾的機器一旦壓庫存賣不出去,那折價數額是很大的。
此外,我還想對幻X 2023潑一盆冷水,這類電腦的特點在于全能——既有游戲性能,又有便攜屬性。
但實際用下來你會發現,小尺寸屏幕玩PC游戲局限性較大,有時候字和畫面會太小看不清,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綜上所述,二合一小眾并非是因為【消費者不認識他們】,而是【消費者篩過一遍】之后的結果,如果這臺電腦符合你的需求,那我肯定無腦推薦,它今年進步太大了。
但如果你不確定是否需要它,那我建議你至少先去線下體驗店摸一下再說。
去年下半年開始,市面上二合一平板電腦產品(本文僅討論搭載Win系統可拆卸鍵盤的產品)突然多了起來。無論是一線廠商還是二線廠商,都在開始推出相關產品。單就PConline評測室而言,已經陸續收到多款二合一平板電腦新品,如華碩無畏二合一OLED觸屏筆記本、華為MateBook E、惠普星11x2二合一平板電腦等,這種情況在近幾年是很難想象的。種種事實都在告訴我們,曾經那個“輝煌”過的二合一平板電腦又殺回來了!
究其原因,一方面得益于技術發展,Windows 11的發布對觸控體驗做了很好的優化,帶來更小的安裝包以及流暢體驗,讓廠商們看到二合一平板“尚能飯”;另一方面是概念的普及和消費者移動辦公需求的提升,尤以Surface為代表產品的不斷迭代,與蘋果推出的妙控鍵盤配合iPad使用,間接證明這種“介于PC和平板間”的特殊品類依舊有其存在的意義。多種因素之下,伴隨著移動辦公需求的高漲,這類產品重新被PC廠商們重新重視。
但不可否認是的,這個推出已有十多年的筆記本品類(如果仔細研究可能會更早),當下要解決用戶對它們較差的“第一印象”,又要面對用戶PC需求飽和如何讓其買單的難題。重整旗鼓殺回來的二合一平板電腦,還能迎來“復興”嗎?
二合一,顧名思義是將傳統PC和平板合二為一的終端產品,同時具有“PC的強大性能”也兼具“平板電腦便攜能力”形態的新產品。
討論這類產品,微軟推出的Surface系列是避不開的。
十年前,蘋果已經推出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iPad,迅速搶占個人計算市場。這種介于手機和PC之間的工具,從此改變了用戶的娛樂生活(愛奇藝)方式。
同年,Trendforce旗下研究機構DRAMeXchange預計,2011年蘋果iPad在平板電腦市場的份額將增長至95%,同時期的中國市場,有報道指出iPad在平板領域的占有率高達99%,平板電腦市場將繼續蠶食筆記本電腦和上網本市場。
面對這種iPad一家獨大的局面,戴爾、惠普、聯想等微軟的硬件合作伙伴并沒有給出“令人滿意”的產品。
因而,微軟于2012年6月18日首次發布了Surface。
第一代的Surface產品采用鎂合金機身,重量為680g,搭載10.6英寸顯示屏,處理器有ARM架構和英特爾X86兩種可選,使用同年最新的操作系統WindowsRT和Windows8操作系統,配備有鍵盤以及支架。
全新Surface平板電腦起售價499美元,與最新版iPad售價一致,但前者內存是后者的兩倍。
對于這波引戰操作,蘋果自然也沒閑著。
庫克發言稱,平板電腦和筆記本電腦的混合型產品(二合一平板電腦)就相當于先冷凍食物,然后再加熱,是比較糟糕的一件事情(國內俗語:脫什么放什么)。矛頭也是直指微軟。
不過這種事情很快被打臉了。
2015年,蘋果正式發布iPadPro,隨著iPadPro一起發布的還有專為蘋果iPadPro設計的鍵盤,以及ApplePencil手寫筆。可以說配套的ApplePencil和SmartKeyboard某種程度上是Surface倒逼的結果。
如今,蘋果的妙控鍵盤已經多次迭代,成為蘋果iPad家族最為重要的配件之一。
與此同時,微軟也沒閑著,相繼推出了多款Surface產品。雖說產品品類越來越多,甚至有傳統筆記本形態的SurfaceLaptop以及SurfaceHub智能白板,但二合一產品依舊是Surface家族的主力軍。
根據數據機構Gartner的估算,微軟筆記本電腦占2020年筆記本電腦出貨量的3%左右(主要是二合一Surface系列)。雖然這個份額對于聯想、惠普、戴爾這些廠商不算什么,但對于在硬件方面一直沒有什么太大建樹的微軟來說,屬實不易。
自從微軟推出Surface由“軟”轉“硬”,市場上都伴隨著一種質疑的聲音,即破壞與其他OEM廠商的關系。
事實上,微軟在Surface的堅持從現在來看明顯讓PC合作商們受益。
面對龐大的Windows用戶群體,微軟研發Surface能從頂端著手解決軟件和硬件的兼容問題,從而把問題解決在源頭。同時,微軟讓這種二合一平板電腦的概念得以延續發展。
那全新的Windows11能拯救二合一平板電腦于“疲軟”之下嗎?無論你信不信,反正PC廠商們是信了。
首先最為關注的應該是ROG推出的幻X。
ROG幻X堪稱目前性能最強的二合一輕薄本,最高搭載英特爾12代酷睿i9-12900H處理器及NVIDIAGeForceRTX3050Ti顯卡,同時配置1TBPCIe4.0高速SSD及16GBLPDDR55200MHz內存,而13英寸的機身依舊保持輕約1.2kg,薄約12.9mm的小巧身姿。
二合一形態設計讓ROG幻X除了傳統的筆電模式外,在卸下磁吸鍵盤后,還可化身平板,滿足觸控游戲、手寫手繪等應用。此外,這款產品還能外接拓展塢,最高可外接RTX3080。
除了游戲廠商之外,傳統的PC巨頭也在開始推廣這類產品。
比如惠普最新推出的惠普星11x2二合一平板電腦。
該產品支持平板、筆記本模式,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進行切換。搭載了創新1300萬高清可235°旋轉攝像頭,出廠預裝Win11。
作為PC領域的新人華為,在去年末更新了MateBookE,這是首款采用OLED原色全面屏的華為筆記本。
此外還有華碩無畏二合一OLED觸屏筆記本、聯想YOGADuet等產品也已經上架電商開售。
究其原因,在如今移動辦公的情境下,遠程辦公、會議、學習等移動場景愈發常態化,這對筆記本電腦的設計提出了更高的需求。
一方面,用戶需要筆記本有更高的便攜性;另一方面,用戶需要有更好的功能設計,比如屏幕、攝像頭等,以提升娛樂和工作的效率。
面對這些情況,傳統意義的筆記本很難解決這些問題,比如便攜性方面。目前筆記本13英寸普遍是主流尺寸,重量多數在1.2kg以上,多數可以壓在1kg以下的產品,在產品售價方面也并不美麗。
與之相對應的,是二合一平板電腦擁有更強的移動性,二合一平板電腦的重量普遍在700g左右,只是筆記本的50%左右。
據IDC數據報告顯示,2021年PC總出貨量達到3.488億臺,比2020年增長14.8%。這是自2012年以來PC市場出貨量的最高水平。
與此同時,隨著疫情逐漸被控制和用戶需求的飽和,用戶新的消費周期還沒到來,從2022年開始PC市場的增長將放緩。
另據調研機構statcounter數據顯示,從2012年到2021年,世界范圍內平板電腦市場上的主角依舊是iOS和安卓,搭載Windows的平板/二合一平板電腦一直處于“躺平”階段。市場占有率也僅僅只有0.03%。
IDC發布的平板電腦季度跟蹤報告也表明,Windows平板的市場份額在這一兩年仍十分低下,似乎根本沒有享受到疫情背景下平板需求提升的紅利。
雖然在Window8/10時代,微軟為二合一平板電腦費勁了心血,但事實證明無論是硬件還是軟件方面,都不能帶給用戶優于傳統PC的體驗。
而這種提升市場聲量的希望,很明顯被微軟寄希望于全新一代的操作系統——Windows11。
目前,二合一平板存儲空間普遍在128GB和256GB之間徘徊,鮮有與筆記本比肩的512GB或者1TB。同樣是搭載Windows操作系統,二合一平板電腦的存儲空間就變得捉襟見肘。
比如在SurfacePro8上,128GB的出廠存儲空間,實際可用的僅為81GB。微軟承諾Win11累積更新包比Win10小40%,這將對產品的使用壽命和用戶的使用體驗都會的到提升。
Windows11針對觸控操作進行了優化改進,改變了Win8/10時期的生搬硬套,不僅界面設計更加簡潔,觸控體驗更加靈敏,還對多窗口布局進行了優化,可以自動適應使用場景。
Windows11還增加了對安卓應用的支持,用戶可以在改版后的微軟應用商店下載安卓手機和平板的應用軟件,這些應用都可以在電腦上直接運行。這樣的操作一下子解決了廣大安卓用戶既想要“娛樂力”又想要“生產力”的矛盾需求——換個搭載Win11的二合一平板電腦就行了!
或許是因為支持安卓應用的原因,Windows11還為重新設計的MicrosoftStore吸引了3倍的流量。
種種跡象表明,微軟在極力避免重蹈覆轍,讓這些特性都讓Windows11對平板電腦這類設備更加友好。
同時IDC也表示,操作系統和生態應用的不斷優化,有望在未來幾年推動平板電腦在辦公領域使用場景的增長。
無論是硬件方面的處理器性能和圖像能力的提升,還是軟件方面Windows11所做的優化,我們都可以看到二合一平板電腦正在向陽而生。但與此同時,疫情所帶來的PC增長接近見頂,二合一平板電腦所面臨的挑戰不容忽視。
依稀記得,2016年前后有兩個硬件概念特別火:一個是“VR”,另一個是“二合一平板電腦”。如今,元宇宙的爆紅讓VR擁有了更廣闊的想象空間,二合一平板電腦也該迎來屬于它的十字路口!
013年是2合1電腦成爆發狀態被推出的一年,PC通過變形加觸控從而具備了更多元化的操作方式,它們讓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更為便捷,而這種與生俱來的直觀感受也大幅度提升了用戶的體驗感受,無論男女老幼都能夠很快上手并流暢使用。
現如今,我們需要根據不同的使用環境來快速切換電子設備,時而高效工作,時而盡興娛樂,以往為實現這種及時切換的場景,我們必須同時攜帶筆記本與平板兩種產品——筆記本性能強勁卻不便攜帶,平板重量較輕卻只能處理輕應用,所以現在可變形、可觸控的產品開始普及,它們既可以滿足使用者對性能的追求,又能搖身一變化作消費內容、共享內容的利器。可以當平板用的筆記本電腦,這就是2合1電腦電腦。
1.什么是2合1電腦?
2合1電腦,它既是PC又是平板,具體來說,它是融合了筆記本電腦卓越性能,與平板電腦纖薄輕巧為一體的新型移動設備。配合英特爾高性能處理器和原生鍵盤,你可以像使用傳統筆記本電腦一樣,處理日常事務,也可以通過分拆、滑動、翻轉鍵盤等變形方式,將它瞬間變成一臺靈活可觸控的平板電腦。
2合1電腦的幾個特征:1、屏幕尺寸超過10.1;2、能夠將帶有原生鍵盤的筆記本電腦變形成為可以手持觸控使用,隨身攜帶的平板電腦;3、基于酷睿處理器(IVB or HSW),四核奔騰或者賽揚處理器(BayTrail M)或凌動處理器(BayTrail T);4、使用windows8,或者windows 8+/安卓雙操作系統。
2合1電腦的代表產品有
華碩T100
宏碁P3
聯想Miix 10
聯想Yoga 2 11s
聯想Yoga 2 13
惠普Pavilion 11 X2
華碩T300LA
海爾P13
2.2合1電腦的常見使用形態
到目前為止,市場上已經出現了很多擁有不同形態、不同操作方式的產品,它們的模具設計正在逐漸固定下來,通過觀察我們可以大概總結為5種——翻轉式、滑軌式、摩天輪式、雙屏式以及分拆式。每一種設計方式都有不同的權衡且取舍考量也相對復雜,而此時設計思路的不同也成為了變形產品朝差異化方向演變的根本。
插拔:它有一個可拆卸式擴展底座,能滿足用戶在不同使用場景下的需求,當連上底座,它是一臺配備鍵盤和觸摸板的高效筆記本電腦,將屏幕從底座拔下時,它就是一臺輕薄的平板電腦。 Example: 華碩Transform Book T300
翻轉:它的屏幕可以自由翻轉,這意味著你可以有多種多樣的使用方式,PC和平板的隨心切換,在平板模式下,更可以隨意調整視角,讓你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安排工作和娛樂。 Example: 聯想 Yoga pro 2
滑動:配備滑蓋設計的2合1電腦,可以通過滑動拉起屏幕,讓設備從一臺平板電腦快速變形為筆記本電腦,為用戶帶來更節省的空間和更廣的可視角度。 Example: 海爾 Sailing Pro
3.2合1電腦的創新與優勢
產品未來會如何演變,關鍵在于的2合1電腦帶給人們的使用體驗。全新2合1電腦的精髓就是將筆記本與平板電腦融合為一體,它的可變形特性以及配備了多點觸控屏讓2合1電腦有了與平板相同的使用形態,但搭載英特爾處理器的2合1電腦的高效性、通用性,以及強大的生產力都是基于ARM平臺的平板電腦所不能企及的。
2合1電腦最大的特點是可以在筆記本電腦和平板電腦形態之間快速自由切換。在筆記本形態下,用戶可以在windows8 桌面模式下使用全尺寸鍵盤和鼠標擁有100%的電腦使用體驗。而把2合1電腦變形成平板模式后,用戶可以結合windows8的Metro UI,體驗平板輕薄的便捷性和觸控操作的直觀性。
4.2合1電腦的應用舉例
強勁性能與靈活多變,合而為一:誰說電腦只是用來創造完美方案的武器?2合1電腦顛覆性的插拔設計,讓你可以隨時切換成平板模式,妙趣橫生地講解你的方案,與客戶溝通,就是這么簡單。強大而靈活,不再矛盾。工作從未如此靈活!
超長電力,領先你的精力:從活力肆溢的清晨,熬到筋疲力盡的凌晨,整個辦公室唯一清醒的,只剩你的2合1筆記本了。極低的能耗,讓你擁有可以盡情揮霍的超長待機時間。你不收工,它不打烊。
工作與娛樂,密不可分: 有了全新2合1電腦,輕松工作與縱情娛樂之間沒有了對立的理由,借助其隨意切換的PC、平板模式,你可以輕而易舉地搞定工作報表,也可以隨時隨地的追自己喜歡的美劇。工作、娛樂,從此兩不耽誤!
不同游戲,相同的選擇:如今,專業級的大型游戲和輕松休閑的小游戲不再分屬兩個世界,全新的2合1電腦,采用新一代核芯顯卡,在PC模式下,是你強悍的殺怪拍檔,在平板模式下,是你賴在沙發上打發時間的隨身伴侶。現在不管玩什么,一臺電腦就夠了!
一臺設備,多重選擇:多個USB接口、Mini-HDMI端口、SD卡槽,極強的擴展能力,讓2合1產品輕松接駁豐富的終端設備。不管是存儲還是大文件共享,哪怕是連接投影儀,現在都能輕松實現。你的需求,再也不是問題!
5.2合1電腦的硬件
第四代智能英特爾酷睿處理器,創新的SoC整合設計和超低的能耗使芯片拋棄風扇,重量更輕。所有的組件都被整合至纖薄的屏幕,電腦與平板電腦從此合二為一。PC模式下,其強勁的性能是你工作中最可靠的拍檔;平板模式下,它出色的娛樂性是你形影不離的伙伴。
6.2合1電腦產品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