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周琦 李惠琳
編輯|江昱玢
共享經濟賽道迎喜事,10月7日,凌雄科技通過港交所聆訊。
公司提供IT設備的租賃等一系列服務,即DaaS(設備即服務),使輕資產辦公環境和高效的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成為可能。
與傳統做法相比,該模式可幫助企業在三年內,將運營成本降低約10%-30%。
2018年,凌雄科技推出品牌“小熊U租”,京東、騰訊、聯想等巨頭火速成為投資人。
“經營成本高企,倒逼企業提升效率,節省精力和資金,這是IT設備租賃企業的機會。”小熊U租創始人、CEO胡祚雄此前接受《21CBR》記者采訪時表示。
2021年,按13.3億元年營收計算,小熊U租為中國最大的企業級DaaS供應商。
回收利用
撐起營收大頭的,是設備回收服務。
指的是向企業用戶購買淘汰的IT設備,翻新后用于設備訂閱服務。部分淘汰設備還能通過第三方電商平臺或公司的自有平臺出售。
胡祚雄告訴《21CBR》,小熊U租會清除回收設備的數據后進行分類,其中20%流入租賃部門再次租賃,20%放在京東拍平臺二次銷售,其余60%賣給經銷商。
一倒手,掙的錢不少。
過去三年,小熊U租出售的淘汰IT設備數為15.1萬臺、59.9萬臺和85.7萬臺,對應回收收入3億元、7.7億元和9.2億元,分別占總營收的61%、75%及70%。
營收排第二的IT技術訂閱服務,主要解決IT設備故障、升級系統。
以小熊U租與京東聯合發布智慧辦公體系為例。
這套解決方案打通考勤、打印、辦公用品管理等辦公環節,融合京東軟硬件和小熊U租的租賃、維保等服務,實現智慧化辦公。
“可以根據員工人數及個人需求,匹配電腦數量、性能,并在員工離職后及時回收電腦。”胡祚雄解釋,“這有助于降低企業資產的閑置率。”
不過,IT技術訂閱服務的營收比例逐年下降,由2019年的23%降至2021年的11%。
小熊U租2008年就推出的設備訂閱服務,訂閱時間可定制,設備種類主要包括筆記本、顯示器、服務器、打印機、復印機等。
這是胡祚雄的引流入口。報告期內,長期設備訂閱客戶數量由5068名增加至1萬名,復合年增長率超40%,訂閱的IT設備數目由23.2萬臺增至45.5萬臺。
面對如此龐大的供貨體量,為保障貨品充足且迅速反應,胡祚雄自創了“總倉+前置倉”模式。
即針對市場熱門的設備品類及型號,由9大分公司前置倉根據轄區實際情況做出需求預測,預留一定的儲備量以供短期所需。
剩余的熱門設備品類及型號、非熱門的設備品類及型號,須統一存放至后方大本營——武漢總倉,由其根據前置倉情況補給。
找準切口
胡祚雄在IT設備行業摸爬滾打超過20年,是國內較早進入IT設備租賃賽道的創業者之一。
2004年,他在深圳華強北從事線下電腦的批發和銷售,后逐步轉型做電腦租賃。
以IT設備切入租賃市場,胡祚雄有著自己的判斷:
假如一家中型企業購買100臺電腦,大概需要一次性投入40萬元,租用電腦只需每月投入1萬元,一年共12萬元,能為企業節省70%的短期現金流。
若一臺電腦的使用周期為5年,考慮設備維護和資金成本,租賃模式可為企業節約30%的綜合成本。
中小型企業的普遍痛點是人員流動較大,發展不穩定,資金壓力大,而租賃電腦等IT設備,有效地為企業節省大量現金流,實現輕資產運營。
另一方面,當時國內IT設備租賃市場滲透率不到5%,“而歐洲的辦公租賃市場發展多年,滲透率達到60%。”胡祚雄看到了機會。
2013年,凌雄租賃成立,為企業提供電腦、打印機、復印機等IT設備租賃和技術服務,后衍生出小熊U租。
資本也嗅到了市場機遇。小熊U租3年斬獲8輪融資,京東、騰訊、聯想等紛紛下注,資方陣容星光熠熠。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提供資金,資方還給予業務支持。
京東將小熊U租定位為“集團級業務+投資戰略合作伙伴”,不光在供應鏈、物流層面提供助力,還將小熊U租作為京東企業客戶的租賃服務商,為其導入京東企業購平臺的流量和資源。
胡祚雄直言,京東為公司帶來了豐富的產業資源和整體業務上的協助。
騰訊同樣大方,將騰訊云的客戶導給胡祚雄,讓小熊U租加入騰訊云SAAS加速器、SAAS技術聯盟等。
聯想的幫扶則體現在IT辦公設備采購上,小熊U租能體驗到聯想“原廠設備+量身定制”服務及通用SaaS軟件,共享聯想全國超5000家的服務商資源。
大哥們不遺余力帶活小弟,可惜好景不長。
今年2月,小熊U租發生一項工商變更。深圳市騰訊創業創新發展有限公司、江蘇京東邦能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聯想(北京)有限公司等投資機構,退出投資人序列。
公司的注冊資本也從此前的1.07億元,跌至5415.56萬元。
IPO前,京東、騰訊、聯想分別持小熊U租13.22%、1.88%、0.90%的股份。
兩大難題
巨頭落跑,事出有因。
一方面,企業辦公租賃觀念未興一直阻礙行業發展。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中國IT辦公租賃滲透率僅從2016年的1.3%,增長至2020年的2.9%,四年間增速緩慢。
“企業可能會存在設備質量、后期維護等方面的顧慮,決策時間較長,特別是傳統行業的觀念轉變還需要時間。”胡祚雄在接受《21CBR》記者采訪時表示。
小熊U租盈利能力有限,虧損從2019年的6030萬元,驟增至2021年的4.49億元,三年累虧近7億元。
另一方面,小熊U租主打的DaaS,屬于一對一的實體經濟,很難實現規模化。
表面看,IT設備租賃的門檻不高,買了設備就能“開工”。實際上,客戶企業輕資產運營的背后,是租賃服務商接過了重資產、重運營的“包袱”。
舉個例子,如果要將一臺電腦租賃給企業,那么在約定時間內,就不能將電腦租給其他客戶。
為獲得更多客戶,胡祚雄要購置盡可能多的電腦,還要為滿足不同客戶的配置需求,購置不同型號、不同配置的設備,加之電子產品更新換代頻率快,“包袱”越來越重。
簡單計算一下,胡祚雄志在拿下IT辦公租賃行業數千億的藍海市場,需要付出萬億級的前置成本。
除投入大量資金于產品采購、回收等環節,為提升服務和體驗,小熊U租還自建了物流、倉儲和維保團隊。平攤到IT設備上,胡祚雄表示,單臺設備通常2-3年才回本。
招股書也透露了小熊U租的資金壓力。
2019-2021年,凌雄科技的負債總額分別為6.2億元、11.1億元、18.1億元,而其流動及非流動借款結余為1.8億元、3億元和5.4億元,償債能力整體偏弱。
風險提示中,小熊U租也指出,“公司預期將繼續維持較高債務水平,未來能否保證資金順利周轉,考驗公司的信用評級、融資成本及集資能力。”
在營收端,公司面臨壞賬、設備損毀、無法收回所提供設備的風險。
報告期內,貿易及租賃應收款項分別約為4740萬元、3710萬元及5340萬元,減值虧損撥備分別占貿易應收款項的5.2%、9%及9.6%。
困難面前,胡祚雄依然堅信“以租代買”會成為企業辦公設備使用的主流方式。
“客戶想要的不只是一臺電腦,更想要的是服務。”胡祚雄有信心,“幾乎沒有客戶嘗試租賃辦公設備后,再轉向購買模式的。”
此次通過聆訊,胡祚雄的機會多了一分。
日,京東宣布在深圳線上、線下雙場運營,營業面積超10000平方米的京東城市旗艦店(以下簡稱“京東城旗”)入駐“中國電子第一街”深圳華強北,將于3月15日正式開業。門店位于華強北群星廣場1-3樓,地處華強北核心地段,集3C、家電、家居的沉浸式體驗為一體,有超過20萬種可售商品,致力于成為深圳超千萬京東會員線下的產品展示中心、用戶體驗中心和城市級服務中心。
京東五星電器相關負責人表示,京東自營大店進駐深圳,是京東在大灣區線下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目前,東莞京東MALL已經開業,深圳華強北、深圳龍崗、惠州也落地了3家城市旗艦店。京東計劃到2026年在粵東區域深圳、河源、汕尾、揭陽、汕頭、潮州、梅州等城市開設10家京東城旗,并加速在深圳落地2家面積在3-5萬平方米的京東MALL。讓粵東地區消費者暢享線下京東的“多、快、好、省”。
2月26日,在于深圳舉行的深商大會上,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表示,聯想在深圳的國際總部今年2月正式打樁,到2020年建成竣工之后,深圳將進一步成為聯想全球的三個大本營之一。
楊元慶在當天晚上的頒獎盛典上說, 聯想雖然是1984年在中關村創立的高科技企業,但也是老深商,與深圳淵源頗深。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聯想早在1988年就來到深圳,把他們的主機板、顯示卡的研發和生產放在華強北賽格工業園。在那里,他們把主機板和顯示卡做到全球領先的位置,這個過程中他們也見證了華強北蛻變成中國最繁華的電子商業街。
楊元慶說:“2000年聯想在深圳南山區科技園建立了聯想大廈,在深圳的‘有房一族’中我們也算是比較早的。”
從1988年到現在,聯想已經扎根深圳三十年了,在深圳從小漁村華麗變身為現代化大都市的同時,聯想也完成了從中國品牌蛻變為全球品牌的過程。今天,聯想很多關鍵業務、關鍵功能都布局在深圳。
目前,深圳有聯想全球最重要的研發中心和供應鏈運營中心,還有全球財務等總部職能部門,聯想在深圳的員工有5000多名,在福田保稅區有ThinkPad筆記本電腦,還有服務器生產基地。
楊元慶介紹:“今天我們在全球銷售的服務器當中,有七成出自于深圳。去年,聯想在深圳實現了產值406億元,銷售額515億元。”
他補充道,今年2月份為響應深圳總部經濟的號召,聯想把國際總部項目落戶深圳,就在南山后海,離保利劇院幾百米處,今年2月正式打樁,到2020年建成竣工之后,深圳將進一步成為聯想全球的3個大本營之一。
為什么聯想愿意在深圳扎根和發展?楊元慶說,這是和這里有適合企業家們生長的、濕潤的土壤是分不開的。深圳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引領全球化的排頭兵,這里開放、包容,充滿了創新與活力,也因此孕育了一大批享譽全球的深商。
今年9月2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了《關于營造企業家健康成長環境,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更好發揮企業家作用的意見》,內容包括:弘揚企業家創新發展專注品質追求卓越的精神,支持企業家敏銳捕捉市場機遇,不斷開拓進取,拼搏奮進,爭創一流企業、一流管理、一流產品等。
楊元慶說,這是中央首次以專門文件明確企業家精神和價值,這讓我們感到振奮。敢為人先、勇于創新的深商們,就是擁有企業家精神的典型代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