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作為一家成功的互聯網公司,在短短十年的時間里,成功建立起自己的商業帝國,產品從手機、到智能家居,再到筆記本電腦,形成了完整而又龐大的生態陣容。作為小米筆記本家族中的高端旗艦之作,小米筆記本Pro 15.6自2018年上市以來,以簡約的設計、出色的性能受到業界與用戶關注,成為15英寸專業大屏筆記本中的熱門機型之一。
小米筆記本Pro 15 2020款評測
繼去年10月推出小米筆記本Pro 15十代酷睿增強版之后,近日小米筆記本Pro再次更新2020款,重點升級了全新的GeForce MX350獨立顯卡和Fn+K性能智選模式功能,并延續了出色的外觀工藝、強悍的散熱設計,整體的性能表現非常全面,小米互傳的加入讓該機在智慧互聯方面也有著不錯的體驗。
首先來看看外觀設計部分,一句話總結就是:還是熟悉的配方,還是熟悉的味道。小米筆記本Pro 15 2020款依然沿用上代模具,相比2018年的版本基本完全一致,標志性的全金屬機身、A面磨砂工藝、無Logo設計,這些元素關注小米筆記本的用戶都已經很熟悉了。
B面配備了一塊15.6英寸的FHD分辨率全貼合顯示屏,支持100% sRGB高色域,178°廣視角,300nit亮度,整體的屏幕素質還是非常不錯的。但在當下“全面屏”的風潮下,屏幕邊框的控制就顯得過氣了,尤其是寬厚的上下邊框。屏幕頂部邊框中央配備了100萬像素攝像頭,支持720p視頻通話。
鍵盤部分,小米筆記本Pro 15 2020款采用了大間距的鍵盤,同時為常用按鍵定制了雙曲面型鍵帽,鍵程達到1.5mm,實際使用起來體驗還是非常不錯的,回彈清脆,手感舒適。另外背光燈的加入比較方便暗光環境下的使用。
小米筆記本Pro 15 2020款配備大面積觸控板,右上角還配備了按壓式指紋解鎖模組,支持Windows Hello,可以代替密碼快速進入系統桌面,便利性與安全性上得到加強。
值得一提的是,小米筆記本Pro 15 2020款還支持感應鑰匙功能,基于Modern Standby技術,不僅可實現超低功耗待機,還可以通過小米手環實現對筆記本的鎖屏與解鎖。
目前這項功能支持小米手環3、小米手環4、小米手環4 NFC版等多款設備,最快可以實現1.2秒無感解鎖。同時在用戶離開時,還可以實現自動鎖屏,確保數據安全和隱私安全。
接口部分,小米筆記本Pro 15 2020款配備了兩個USB3.0接口,一個HDMI輸出接口、一個全功能USB-C接口(兼作充電接口)、一個USB-C數據接口(不支持充電),三合一讀卡器及3.5mm耳機插孔。
硬件升級MX350獨顯 支持Fn+K性能智選模式
硬件部分,此次我們評測的樣機為搭載Intel Core i7 10510U處理器,配備16 GB DDR4內存以及1TB SSD存儲,與去年的十代酷睿增強版一致,但在GPU部分,由MX250升級到了全新的GeForce MX350獨立顯卡。
小米筆記本Pro 15 2020款搭載的英特爾第十代酷睿i7 10510U處理器,基于14nm工藝制程的Comet Lake結構,為4核心8線程設計,基礎頻率1.8GHz,最高單核睿頻4.9GHz,三級緩存為8MB,TDP 15W。
CINEBENCH R15測試
我們使用CINEBENCH R15版本來測試處理器性能,相比R11.5版本的最多16個核心來說,R15版本最多能夠支持256個邏輯核心。此外新版本還加強了著色器、抗鋸齒、陰影、燈光以及反射模糊等的考察,對CPU性能的檢測更加準確。
在測試中,小米筆記本Pro 15 2020款的CINEBENCH R15最終成績為:單核成績為193cb,CPU多核成績為683cb。相比去年小米筆記本Pro 15十代酷睿增強版上多核心589cb的性能表現有著明顯提升。
在CINEBENCH R20版本的測試中也是一樣,小米筆記本Pro 15 2020款的測試結果為:CPU單核成績為486 pts,多核成績為1604 pts,多核性能表現相比去年的十代酷睿增強版大幅提升。
AIDA64 Cache&Memory Benchmark
內存讀寫方面,我們通過AIDA64 Cache&Memory Benchmark進行測試,由于采用了16GB雙通道DDR4 2666MHz內存,小米筆記本Pro 15 2020款的內存讀取、寫入、復制速度表現不錯,分別為30679 MB/s、34309 MB/s、27978 MB/s,延遲89.5ns,可以為整機帶來更快的響應速度。
升級NVIDIA GeForce MX350
圖形性能方面,小米筆記本Pro 15 2020款搭載的NVIDIA GeForce MX350顯卡,采用了Pascal架構的GP107核心,TDP 25W,CUDA單元增加到了640個,Boost頻率更是可高達1468MHz,另外配備64bit 2GB GDDR5獨立顯存,相比MX250顯卡,性能指標有著明顯提升。
3DMARK 11圖形性能測試
3DMARK 11是一款基于Futuremark自行設計的原生DX11引擎的測試軟件,可綜合考察DX11 PC游戲平臺的整體圖形性能。在3DMARK 11的Performance(P模式)下,搭載MX350的小米筆記本Pro 15 2020款得分達到了6380分,相比搭載MX250的小米筆記本Pro 15十代增強版5069的得分,性能提升幅度高達25.8%。
同樣的,在3DMARK Fire Strike的測試場景中,GeForce MX350的成績可以達到4051,相比MX250的2960分,性能更是提升高達36.8%。出色的圖形處理能力,不僅可以滿足設計、視頻編輯等工作中的要求,甚至可以暢玩一些主流網絡游戲。
PCMark 8是新一代系統綜合性能測試軟件,可以衡量各種類型PC的綜合性能。PCmark8中囊括了非常大的測試數據量,包含七個不同的測試環節,由總共25個獨立工作負載組成,涵蓋了存儲、 計算、圖像與視頻處理、網絡瀏覽、游戲等PC日常應用的方方面面來評測我們的硬件能力。
PCMark 8 Work accelerated 性能測試
在經典的Work accelerated測試中小米筆記本Pro 15 2020款的得分高達5262分,已經是專業級的性能表現。
CrystalDiskInfo
硬盤方面,小米筆記本Pro 15 2020款搭載了容量為1 TB的SSD,型號為Intel 660P,采用了PCIe 3.0 x4通道, 并且支持NVMe 1.3協議,相比普通SATA硬盤擁有更高的理論讀寫速度。
CrystalDiskMark測試
基準性能方面,我們使用CrystalDiskMark來進行。這款體積小巧的軟件能夠檢測硬盤的隨機讀取/寫入速度,連續讀取/寫入速度,以此來辨別磁盤的性能及質量的優劣。在該項測試中,小米筆記本Pro 15 2020款的連續讀寫速度分別為1784.66MB/S、1788.01MB/S,4K隨機讀寫方面,讀取達到62.30MB/s,寫入達到了180.44MB/s,整體性能表現還是不錯的。
散熱方面,小米筆記本Pro 15 2020款采用雙導熱管雙風扇的散熱方式,分別在機身左上和右上配備風扇,機身散熱強勁的同時,帶來更高的散熱效率,讓整機的運行更加穩定。在日常應用中,尤其是大量設計需求和程序運行的情況下,可以保證處理器的穩定性能輸出。
值得一提的是,小米筆記本Pro 15 2020款新加入了FN+K性能智選模式功能,擁有三檔性能模式,分別為均衡模式、全速模式和靜謐模式。全速模式相比均衡模式性能更強,靜謐模式相比均衡模式可以有效降低噪聲。用戶可根據游戲、辦公、影音等不同使用場景,調節自己需要的模式。
AIDA64系統穩定性測試
系統穩定性方面,我們通過AIDA64進行拷機測試。在測試運行15分鐘以上后,i7-10510U的平均溫度為65°C,溫控表現令人滿意,用戶不必擔心系統過熱宕機的情況發生。但也要指出一點的,CPU的降頻現象比較明顯,五分鐘過后即降頻至2.9GHz下運行,此時CPU Package功耗為18W,還是相對比較保守的一個調校。
電池續航方面,小米筆記本Pro 15 2020款采用60瓦時4芯聚合物鋰電池。我們采用PCMark內置的續航測試,電池的模式我們選擇更好的續航,保持WiFi與藍牙連接,屏幕亮度設定為60%,測試結果如下:
PCMark 8 Work Conventional續航測試
在PCMARK 8的電池續航測試中,我們模擬最常見的Work conventional使用場景,最終測試成績為6h10 min,評分3343,作為一款大屏筆記本,這個成績還是值得肯定的。日常使用中,小米筆記本Pro 15 2020款的連續使用時間可以達到近8個小時,基本可以滿足商旅辦公中的使用需求。
小米筆記本Pro 15 2020款充電曲線
充電方面,小米筆記本Pro 15 2020款標配最高65W的USB Type-C電源適配器,實測充電曲線顯示,前一個小時充電速度非常快,可迅速由5%充至75%,30分鐘內充進37%、60分鐘內充入了70%的電量,后程進入涓流充電階段,全部充滿用時120分鐘。整體的充電速度令人滿意。
小米互傳 手機電腦文件共享黑科技
最后,在智慧交互方面,小米筆記本Pro 15 2020款新增了“小米互傳”智能互聯功能。一直以來,Windows系統與手機之間的割裂都比較嚴重,尤其是文件傳輸與交換,很大程度上還是依靠有線的物理連接方式。小米互傳正是為解決筆記本與手機之間跨平臺傳輸的問題而生。
小米互傳目前支持筆記本與筆記本、筆記本與手機、手機與-手機之間的多端互傳,可以幫助用戶輕松實現不限格式、不限數量、不限網絡的快速文件傳輸。使用前需要在筆記本電腦端安裝“智慧互聯”軟件,使用時打開軟件會自動查找周圍支持小米互傳的設備。手機端則暫時僅支持搭載MIUI 11系統的手機。(本文以小米手機10 Pro版為例)
從手機端向筆記本電腦傳輸文件時,在系統設置或者頂部下拉通知欄中的“小米互傳”功能,然后即可在文件分享頁面找到當前已連接的設備圖標,點擊即可完成發送操作。
從筆記本端向手機傳輸文件時,打開智慧互聯應用,瀏覽到文件位置或直接拖動文件進行傳輸,或者點擊需發送的文件、文件夾,右鍵選擇“使用小米互傳”即可進行傳輸。
“小米互傳”不依賴于互聯網連接,這項功能的加入為手機與電腦之間的文件交換提供了一種無線化、便捷化的方式,體現了小米AIoT引擎持續發力帶來的設備間互聯互通協同工作的能力。不過目前這項功能僅僅是用來傳輸文件,類似華為多屏協同、可以將手機屏幕完整映射到電腦的功能還不能實現,希望未來能夠持續改進迭代。
總結:全能表現 i7高配版性價比更高
整體來看,小米筆記本Pro 15 2020款的提升主要表現在圖形性能方面,更像是去年小米筆記本Pro 15十代酷睿增強版的“S”機型。去年小米筆記本Pro 15十代酷睿增強版將屏幕素質進行了提升,令整機不再有短板,此次小米筆記本Pro 15 2020款進一步打磨與優化,令整機的性能與體驗再次拔高,面對現代辦公及多樣化的專業工作負載更加從容。
不過,在外觀設計上還是有一絲遺憾的,畢竟首代小米筆記本Pro從2017年到現在已經推出超過三年時間,此次小米筆記本Pro 15 2020款依然沿用老款模具,并不能說這個模具不好,畢竟連蘋果MBP都曾經好幾年沒換過ID(手動狗頭),但看多了,還是會有些審美疲勞的。并且按照現在的行業標準,16.9mm的機身厚度尚可以接受,但是2kg的重量著實是有點重了,很難再說它是一款輕薄本了,便攜性方面并不是很友好。
還要指出的一點就是,小米筆記本Pro作為目前小米筆記本序列中的高端產品,小米對其的定位是創意設計筆記本,成為用戶的生產力搭檔,但其實15W的低電壓處理器還是不夠的,尤其是對于從事視頻剪輯、圖形設計等工作的專業用戶來說,這樣的性能難以令人滿意。此外,2018年小米還推出過一款小米筆記本Pro GTX版,使用了性能更強的GTX1050 Max-Q顯卡,至今依然在銷售,但卻依然匹配Intel第八代酷睿處理器,其實完全是可以再進行更新,推出十代酷睿版本的。
不過,好在小米依然擁有一項傳統優勢,那就是性價比,只不過在電商火熱促銷的6月,多少顯得有點力不從心。小米筆記本Pro 15 2020款分為兩個配置:高配版Intel酷睿i7-10510U、16GB DDR4、1TB PCIe SSD、GeForce MX350售價6999元;低配版Intel酷睿i5-10210U、8GB DDR4、512GB PCIe SSD、GeForce MX350售價5999,新品上市限時優惠5699元,與目前市面上相同配置的產品相比,具有一定優勢,但已經不太明顯,相對來說,i7高配版的性價比更高一點。
綜合來看,小米筆記本Pro 15 2020款的表現比較全面,但也沒有太大的亮點,比較適合那些對外觀設計不太敏感,不經常攜帶外出,同時對硬件性能還有著一定要求的用戶。
者 | 陌軒丶(酷友)
MIUI+ 隨著 MIUI12.5 一同在 12 月 28 日的發布會正式發布,但其實在原來的 MIUI12 上就有小米智能互聯,這次的 MIUI+ 正是由小米智能互聯升級而來,兩者核心其實是一樣的,都是為了讓手機和電腦之間能更好的協作。如果說小米智能互聯是小米向手機電腦協作跨出一小步,那 MIUI+,則把這一條路走順了。
在發布會上其實對于 MIUI + 我并沒有抱有什么期待,以為不過是原來的智能互聯小幅度升級而已,頂多提高一些穩定度,其他基本功能應該是一致的,所以哪怕我第一時間升級了 MIUI12.5,也并沒有第一時間去體驗 MIUI+ 這個功能,甚至過了好幾天才想起來,哦~原來還有個 MIUI+,哪天找個時間試試,而真當我去體驗了 MIUI+ 后,我只想說一句,xx!這完全顛覆了我的想象。
所以決定給大家帶來一篇深度體驗文,給大家詳細介紹下 MIUI+!
注:本篇文章由于講的比較細致,所以文字會略多(大約 3000 字左右),可能還會有錯別字和語法錯誤,所以還請諒解。另外本文體驗設備為小米 10 Pro 和 surface Pro 5,體驗結果可能會跟其他設備不同,僅供大家參考。
想要體驗 MIUI+,首先要先保證手機已經是 MIUI12.5 系統,并且目前由于 MIUI+ 還處于內測階段,所以暫時只支持以下這些機型:小米 11、小米 10 至尊紀念版、小米 10 Pro、小米 10、小米 9 Pro 5G、小米 9、Redmi K30s 至尊紀念版、Redmi K20 Pro、Redmi K30 Pro。
電腦上并沒有對具體型號做要求,理論上所有的 win10 以上的筆記本電腦和帶有網卡的臺式電腦都能使用。(當然小米筆記本體驗會更好。)
而下載也很簡單直接進入 MIUI 官網,再進入 MIUI+ 界面就可以看到下載按鈕。
安裝就和正常安裝軟件一樣,點擊立即安裝即可。(如果之前安裝了智能互聯,會直接覆蓋掉)
安裝后打開就能看到連接的二維碼,這時候使用手機進入設置 - 連接與共享 - MIUI+ 進行掃碼連接。(也可以直接使用系統掃一掃或系統相機掃碼連接)
連接成功后,手機上可以選擇只連接本次,也可以選擇保持自動鏈接。
保持自動連接之后就無需重復掃碼,只要手機在附近即可直接自動連接。
連接成功后,你會發現電腦上出現了一個 MIUI+ 窗口,并沒有出現手機桌面,而這個窗口就是此次升級的重點之一。
之前的智能互聯說是電腦協作,但其實更像一個投屏,只是將手機系統投屏到了電腦上并且可以操作,雖然功能足夠強大,但是并不能滿足協作需求,所以很多人往往用了幾次就幾乎不怎么用了,而這次 MIUI+ 則是徹底將協作這個功能做到的極致。
MIUI+ 窗口分為三個區域,分別是通知中心、最近文件、和應用。通知中心顧名思義就是放通知的地方,手機上的任何通知都會出現在這里,并且將窗口拖動到頂部還能自動隱藏。(目前不知道是不是體驗版 bug,手機收到通知電腦并沒有任何提醒,必須打開 MIUI + 窗口才能看到)
最近文件顯示手機里的最近文件,并且直接拖到電腦上就能保存至電腦,十分方便。
應用包括系統、文件管理、小米筆記三個應用,這三個就是 MIUI+ 的核心應用,我們一個個來詳細看看。
你以為這是手機上文件管理?但其實是專門為電腦做的手機文件管理,電腦的界面管理的手機里的所有文件,在這里你可以隨意瀏覽、打開手機里的文件。
這個文件管理并不是簡單做了一個電腦版 UI,而是擁有完整功能的文件管理器(且比大部分文件管理器做的都好),有豐富的文件分類,可以支持文件類型分類和文件來源軟件分類,比如你想找 QQ、微信中保存的文件只需要應用來源中查看對于位置即可,極其方便。
在這里你可以將手機上的文件復制到電腦中(使用無線傳輸,目前體驗傳輸速度 4m/s 左右),也能直接打開一些小文件。(圖片、文檔之類的,太大加載時間較長)
也能在里面進行任何文件管理操作,比如打開、刪除、復制、收藏重命名等。
甚至可以直接將電腦中的文件復制到手機中。
總而言之這是一款非常強大的文件管理器,可以很好的解決手機電腦直接文件傳輸的問題
MIUI12.5 上將便簽升級為了筆記,也將這個功能做到了 MIUI + 上,首頁同樣的這是一款擁有電腦 UI 和操作邏輯的手機筆記,在這里你可以直接查看、修改手機中的筆記,也能創建新的筆記。
原來的待辦、思維筆記都統統支持。(不支持繪畫)
可以直接使用電腦鍵盤和輸入法輸入文字,英文大小寫、退格刪除、電腦手機圖片插入、鼠標拖動全選等功能都全部正常。
甚至還能直接拖動電腦上的圖片插入進筆記中,簡直太強大了。
并且手機上是完全同步剛剛在電腦上所有操作的,哪怕是從電腦上傳過去的圖片,這就是無縫銜接!意味著我之后手機上沒寫完的文章可以直接電腦上接著寫,電腦上沒完成的筆記手機上可以繼續創作。
先曬出大家最關心的延遲,我這臺電腦和手機連接的延遲大概在 50ms 左右,屬于正常水平,基本上任何操作都沒有感受到明顯的延遲。
延遲跟你的路由器、網絡、手機、電腦都有關系,所以對于 MIUI + 的延遲很難得到一個標準答案,看大部分用戶的延遲都是正常可接受的。
MIUI+ 的手機窗口比原來智能互聯的稍微大點。(應該是適配了高分辨率)
依舊最好只支持三個頁面同時打開,主窗口打開 APP 時點擊左上角新窗口即可分出窗口。
大家最關系的軟件輸入文字問題我測試了三個比較常用的 APP:QQ、微信、小米社區,均可以正常輸入,包括大小寫、退格刪除、回車都是正常使用的,唯一有點問題的是有些 APP 不支持拖動選中。
也可以自動橫屏。
視頻類應用全屏時不支持自動鋪滿屏幕,只能保持手機等比大小,所以電腦上使用手機窗口看視頻會有些別扭,但畫面還是會比手機上大。
另外目前手機窗口是不支持自由拖動大小的,只能最大化和正常窗口,對于豎屏應用其實還好,但是橫屏來說普通窗口太小,最大化太大,還是比較難受的,希望后續會改進吧。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我們以往使用的所謂大屏協同軟件,其實并不是真正意義上協同,大多數都只是將手機上的內容放大而已,只是換了一個平臺給你去操作手機,你最終使用的還是電腦和手機,而真正意義上的協同,最起碼要做到數據互通。
何為數據互通?上面介紹 MIUI + 的文件管理器和筆記其實也是屬于數據互通的一種,比如電腦可以直接打開手機文件,手機能直接復制電腦文件,筆記可以直接拖動電腦圖片,可以讓你感覺到你并不是在用電腦操作手機,而是正常使用一個電腦軟件一樣,但僅僅只是文件管理和筆記使用場景還是太少了,MIUI + 做到的比我想象的更多。
我在電腦上用電腦的 word 打開了一份手機上的文檔,并進行了修改。
然后在手機上能直接同步修改內容。(我電腦上用的還不是 WPS)
在手機上瀏覽的網頁,可以直接在電腦上打開。
手機上正在編輯的 word 文檔,也可以繼續在電腦上打開。
手機上截圖,電腦會馬上收到懸浮通知,并且可以直接拖動圖片保存到電腦上。
手機上復制的內容會直接同步至電腦,電腦上復制的內容也可以同步至手機。
以上種種,都是 MIUI+ 為實現無縫協同所做的功能,而這些功能真的讓我重新認識了什么叫協同。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在用 MIUI+,也不知道你們用了之后是什么體驗,作為一名經常需要碼字排版的 “創作者”,經常會在手機和電腦上徘徊,比如寫文章需要在手機上截圖、然后要傳回電腦上排版,如此往往復復,平均一篇文章光傳圖片都需要多花費幾十分鐘,而本篇文章是我第一次只操作電腦就完成的。
這次 MIUI+ 不管是文件管理、筆記、還是手機窗口都做的很優秀,更優秀的是將兩個平臺的數據打通,讓我們再使用過程中可以無縫穿梭在兩個不同的系統之間。
手機電腦之間 協作無間,真的不只是宣傳語。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內容了,由于水平限制,所以可能有些地方沒有說到或者沒有說清楚,大家有什么疑問可以評論區互相交流,如果喜歡記得點個贊,感謝!
文章為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酷安立場
果用一個特點來概括今年小米筆記本的話,那就是 OLED 的大范圍使用。精致的 CNC 工藝和高素質的 OLED 屏幕讓小米可以放心地去沖擊中高端市場。而小米筆記本 Pro 15 增強版則是今年產品線中一個獨特的存在 —— 它是一款通過英特爾 Evo 認證的小米筆記本產品。
所謂英特爾 Evo 認證,是英特爾設定的一套嚴格的硬件標準和體驗標準。這類筆記本通常都搭載酷睿標壓處理器 + 銳炬 Xe 核顯,以獲得穩定可控的體驗。獲得英特爾認證的輕薄本產品會在機身的顯著位置粘貼有英特爾 Evo 認證標貼,以此方便消費者選擇購買。如果你拿不定主意的話,有 Evo 認證的輕薄本一定不會太差。
接下來,我們通過實際體驗,來看一下這款獲得英特爾 Evo 平臺嚴苛認證的小米筆記本 Pro 15 增強版產品實際表現如何,酷睿標壓處理器 + 銳炬 Xe 核顯能否帶來出色的體驗。
小米筆記本 Pro 15 增強版外觀給人以十足的品質感,這份品質感源自于順滑的的全金屬機身,厚度約 15.9mm,但重量達到了 1.8kg,在 A 面大大方方地刻上了一個“xiaomi”的 Logo。
A、B 面支持單手開合,最大開合角度 150 度。展開 B 面,一整塊的玻璃鏡面下覆蓋著一塊 16:10 的 OLED 屏,屏幕上方有攝像頭和立體聲麥克風,下方也有一處“xiaomi”的 logo。這塊 3456x2160 分辨率的高素質 OLED 屏幕采用三星最新的 E4 材質。屏幕像素密度達到 261PPI,色域覆蓋 100% DCI-P3 色域,另外擁有高達 1000000:1 的對比度和 600 尼特的峰值亮度。這塊屏幕同時獲得 VESA True Black 認證,擁有不凡的色彩顯示效果。
在 C 面鍵盤區的右下角粘貼有英特爾 Evo 認證標識,目前通過英特爾 Evo 認證的輕薄本產品,擁有長續航、優秀性能表現以及極致輕薄等特點,消費者購買輕薄本產品認準英特爾 Evo 標志就不用擔心踩到雷。
C 面和 D 面與之前發布的 RedmiBook Pro 15 完全一致。整體采用 CNC 工藝處理,鍵盤部分采用下沉式設計和剪刀腳結構,鍵帽間距較大,右側頂部有獨立的小愛同學語音助手按鍵。鍵帽方面為主流的巧克力鍵帽,鍵程為 1.5mm,支持 2 級背光調節,整體的敲擊手感中規中矩且反饋力度適中,比較可惜的是沒有搭載數字小鍵盤。
觸控板方面,小米筆記本 Pro 15 增強版整個觸控板面積很大,位于鍵盤區下方中央,操作舒適便捷。
電源鍵上,小米筆記本 Pro 15 增強版采用了開機鍵與指紋識別按鈕結合的方式,一鍵按下即可快速開機解鎖。
小米筆記本 Pro 15 增強版配備了一塊 66Wh 的電池,同時配備 100W PD 充電器,兼容 PD 3.0 協議,可以方便的為其他 Type-C 口的手機、電腦產品進行充電,特別適合差旅人士。有趣的是,在其他廠商都在追求快充的時候,小米不僅支持 100w 快充,還支持“慢充”。傳統輕薄本只能使用 45w 以上的 PD 適配器進行充電,但小米筆記本 Pro 15 系列都可以用絕大多數手機充電器進行充電。在 Bios 中可以看到,最低支持 5v0.5a 即 2.5w 的充電。雖然這樣可能要一天一夜才能充滿,但至少在緊急情況下提供了解決方案,這個巧思值得點贊。
小米筆記本 Pro 15 增強版總共配備了 1 個 Thunderbolt 4 接口和 2 個 USB-C 3.2 Gen1 接口和 1 個耳麥接口。沒有 USB-A 口還是相當遺憾的。
小米筆記本 Pro 15 增強版采用了英特爾 11 代酷睿 i5-11320H 處理器,這一處理器基于 10nm SuperFin 工藝制成研制,采用 4 核心 8 線程設計。基礎頻率為 3.2GHz,最大睿頻 4.5GHz,擁有 8MB 三級緩存,熱設計功耗為 35W。更強的單核性能意味著在絕大多數應用中都能帶來更流暢的體驗。
顯卡方面,這顆處理器集成英特爾銳炬 Xe 顯卡,擁有滿血的 96 個處理單元,最大頻率達到 1.35GHz。滿血的銳炬 Xe 核顯已經可以達到入門級獨顯的水平了,應付輕度游戲也不在話下。
小米筆記本 Pro 15 增強版在散熱上采用了颶風散熱系統,通過 2 個風扇和 2 根熱管快速的將筆記本處理器核心產生的熱量導出。在 D 面和轉軸處擁有大面積的進風口和散熱口,快速傳遞產生的熱量。針對不同的場景,小米筆記本 Pro 15 增強版提供靜謐模式、均衡模式、極速模式三種散熱風模式,以應對不同場景下散熱需求。
作為英特爾 Evo 認證的基礎,獲得認證的產品需要搭載英特爾 11 代酷睿處理器以及英特爾銳炬 Xe 顯卡。另外其他要求包括在 1080P FHD 場景下可支持超過 9 小時續航,同場景下可實現充電半小時續航 4 小時。網絡和接口方面,英特爾 Evo 認證的產品需要支持 Wi-Fi 6 無線網絡以及 Thunderbolt 4 接口。對于用戶來講,英特爾 Evo 認證的筆記本電腦產品擁有開蓋即用,一秒啟動,快速數據傳輸等特性,在選購時無需過多的考慮性能、續航問題,只要考慮自己的特殊需求,然后再去找到對應產品即可。
在銳炬 Xe 核顯的加持下,這類筆記本通常都除了這些硬件上的提升外,它在 Al 性能上有不少提升,可以讓創作更高效。比如可以實現一鍵摳圖、美顏、背景替換等 AI 修圖;比如可以在視頻會議時實現智能區分人聲人像,噪音消除等 AI 修音;比如可以在視頻處理過程中,智能識別場景等 AI 視頻。
此外它還支持硬件編解碼的全新 AV1 格式,通過銳炬 Xe 核顯提供的 AI 性能的提升,讓這一新加入的視頻硬編解碼過程效率更高,說不定以后 4K,甚至 8K 視頻都會因為這個高壓縮比的新格式流行起來,結合小米筆記本 Pro15 增強版的出色 4K OLED 屏幕,對于創意工作者們來說很有用。
綜合 PC 場景表現上,我們使用 PCMark10 進行測試,小米筆記本 Pro 15 增強版綜合得分為 4608 分,其中基本功能得分 8258 分,生產力得分 6125 分,數字內容創作得分 5252 分。整體來看,小米筆記本 Pro 15 增強版更加適合生產力場景。
總的來說,小米筆記本 Pro 15 增強版的性能就是標準的全能本的性能。上班時可以流暢剪輯 4K 視頻,修改圖片,下班后也可以來兩把主流電競游戲。
既然是手機廠商推出的筆記本,那一定會用一些獨特的功能來與自家手機進行互動。小米給出的解決方案是小愛同學、MIUI + 和小米互傳。小米筆記本 Pro 15 增強版在出廠時就預裝了小愛同學,在登錄小米賬號后,即可通過按鍵、語音或鼠標點擊的方式召喚她。有趣的是,也許是為了防止按 DEL 鍵的時候誤觸,鍵盤上小愛同學鍵的觸發力度是比其他鍵大得多的。
畢竟不在 MIUI 這個本土作戰,所以小愛同學的權限是比較低的,只能執行一些比較基本的操作,能和米家設備聯動是個不錯的亮點。
MIUI + 則是 MIUI 為手機和筆記本開發的一種多屏協作軟件。可以實現電腦操作手機、遠程訪問文件、共同編輯文檔等功能,目前已支持小米和 Redmi 的 27 款機型。
此外小米還將小米互傳引入了筆記本端。任何品牌的筆記本都可以下載使用,只要和其他小米設備連接在同一局域網下,就可互相快速分享文件。
相比于早些時間發布的小米筆記本 Pro15,小米筆記本 Pro 15 增強版獲得了 Evo 認證,也讓小米筆記本 Pro 15 增強版成為一款值得信賴輕薄本產品。酷睿標壓處理器 + 銳炬 Xe 核顯的黃金搭檔、高素質的 OLED 大屏、,一體成型的 CNC 工藝外觀、,小米生態的深度集成…… 這些特性決定了小米筆記本 Pro15 增強版是一臺素質比較全面的全能本。除了機身整體略重以外,小米筆記本 Pro15 增強版總體來說是比較均衡全面的優秀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