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參數
屏幕尺寸:27英寸
面板類型:Fast IPS
最大分辨率:2560×1440@180Hz(原生)
屏幕亮度:400 cd/㎡ (HDR)
對比度:1000:1
HDR:Display HDR400
響應時間:1ms(GTG)
色域:95% DCI-P3、125% sRGB
顯示接口:HDMI 2.0×1、DP 1.4×1、Type-C×1(7.5W)
參考價格:1999元
白色主機以其簡約、清新的外觀設計在市場上備受歡迎,吸引了大量消費者。現在ROG旗下白色主板、顯卡、外設等硬件已經非常多了,現在其產品線也補上了最后一塊拼圖——顯示器。我們今天測評的ROG 絕殺27 吹雪 XG27ACG-W(以下簡稱ROG絕殺27吹雪)電競顯示器,采用了白色的信仰外觀,再加上強悍的性能表現,是顏值玩家的優選產品!
↓點擊視頻了解產品特點↓
<script src="https://lf3-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tt_player/tt.player.js?v=20160723"></script>
看到吹雪的型號名,相信大家腦海中立馬就能浮現出白色、高顏值等關鍵詞。外觀方面,ROG絕殺27吹雪的整體表現著實不錯。產品采用了ROG顯示器系列最新的家族化設計風格,從底座、支架到背面全白的配色,在一眾黑灰配色的電競顯示器中非常的顯眼。顯示器正面為三面窄邊框的設計,提升了屏占比,降低了邊框對于視覺體驗的影響。底部邊框有兩條斜切線條進行裝飾,中部標志性的ROG LOGO足夠醒目了。
ROG絕殺27吹雪的背面右側設置了一個巨大的“ROG”敗家之眼LOGO,并設置了LOGO燈,可以在OSD菜單中可以對燈光顏色、亮燈模式,當然該顯示器也支持Aura Sync神光同步功能,就能讓顯示器的燈效和主機其他硬件的燈效實現聯動,打造出整齊劃一的整體燈光效果。另外背面左側還有電競機甲風格的圖騰紋理裝飾,進一步提升了整體的個性值和游戲范。
顯示器的底座換成了小巧的方形底座,可以減少對于空間的占用,與電腦桌面的適用性更好。同時在底座前端也設置了手機插槽,便于手機的放置。支架為簡潔的直下式設計,中間設置了理線孔,便于保持桌面的整潔。
當然ROG絕殺27吹雪的支架也加入了人體工學設計,支持屏幕20°~-5°俯仰角度調節、45°~-45°水平旋轉、90°~-90°垂直旋轉以及0~120mm高度調節,便于用戶設置到自己最為舒適的觀看角度。在顯示器支架頂部還配備了1/4英寸的三腳架插座,可以方便的安裝攝像頭或者副屏設備,進一步提高桌面的空間利用。
操控方面,ROG絕殺27吹雪采用的是OSD搖桿和四個獨立按鍵的配置。其中OSD搖桿用于調整顯示器參數,四個按鍵則用于在快速進入游戲菜單,快速設置游戲功能。雖說按鍵都位于機身背面,但是每個按鍵形狀不同,方便盲操。另外,華碩也提供了DisplayWidget Center 應用程序,可以直接用鼠標在桌面對顯示器進行調節。
接口部分,ROG絕殺27吹雪擁有1個DP 1.4接口、1個HDMI 2.0接口、1個Type-C接口以及1個3.5mm音頻輸出接口,應付主流用戶的日常需求毫無問題。值得一提的是,Type-C接口支持視頻信號輸入,大幅提升了顯示器的實用性,但反向供電功率只有7.5W,連接筆記本時還需要單獨供電。
ROG絕殺27吹雪采用了27英寸Fast IPS面板,官方標稱擁有2560×1440分辨率、95% DCI-P3和125% sRGB的色域覆蓋、每臺顯示器出廠時都經過了預校準并附帶校準報告、還支持VESADisplay HDR 400。
這款顯示器還支持色域切換功能,擁有sRGB、DCI-P3以及寬色域3種色彩顯示范圍,玩家能夠根據自己的需求和使用場景切換相應的色域。在面板色彩測試部分,我們使用默認的“寬色域”模式進行測試。接下來,我們使用Spyder X2 Ultra校色儀對ROG絕殺27吹雪進行了分析。
從測試結果來看,ROG絕殺27吹雪的色域容積為100% sRGB、94% DCI-P3,表現相當不錯,與官方標稱的參數非常的接近。而在48色方案的色彩精準度測試中,顯示器的Delta E平均值僅為0.47,Delta E最大值也不過1.42,作為一款主打電競游戲的大屏顯示器,這樣的色彩表現相當出色,可以說其色彩表現已經達到了專業級的水準。
亮度、對比度方面,這款顯示器的白點色溫維持在7300K左右,表現還不錯,最大亮度455.3cd/㎡,完全達到了VESADisplay HDR 400的要求。
在大家最為關注的游戲表現方面,ROG絕殺27吹雪在原生180Hz刷新率和1ms GTG灰階響應時間的加持下,能帶來比傳統IPS面板(4ms)更為流暢的游戲畫面視覺體驗。同時顯示器還搭載了華碩整合式動態超頻驅動技術,可讓顯示器隨著幀率波動,動態改變其超頻驅動設置,確保在各種游戲中都能有出色的視覺效果。
我們用UFO TEST測試屏幕的刷新率,通過相機抓拍的情況來看,在180Hz的高刷新率下,顯示器沒有出現跳幀情況,而且畫面清晰流暢。
為了消除畫面的撕裂和卡頓,顯示器還搭載了AMD FreeSync技術,確保與主流顯卡的適配性。與其他品牌電競顯示器不同的是,ROG絕殺27吹雪還加入了華碩獨家的黑科技——ELMB-SYNC動態模糊同步技術,可以消除畫面重影和撕裂,為高幀率的游戲視覺帶來銳利的游戲畫面。
豐富的電競功能一直是ROG產品的優勢所在,這方面ROG絕殺27吹雪也是很“時髦”地搭載了ROG游戲A.I.技術。具包括了動態準星、暗影增強等功能,咋一看是不是舊型號的GamePlus都有。ROG絕殺27吹雪獨特的地方在于顯示器能夠實時分析屏幕上的畫面并對輔助準星進行自動調準,以提升射擊的準確性;Dynamic Shadow Boost 暗影增強技術可提升畫面中黑暗區域的亮度,明亮區域又不會過曝,讓你在昏暗的環境中占據先機。
我們特意在《絕地求生》《永劫無間》等電競網游中對ROG絕殺27吹雪進行了體驗。在180Hz超高刷新率和1ms超低響應時間的加持下,游戲畫面的流暢性表現著實不錯,而且在激烈的戰斗、競速場面中完全沒有出現卡頓、畫面撕裂等狀況,可以明顯感受到就連游戲操作也順暢了很多。而且在開啟Dynamic Shadow Boost 暗影增強技術之后,再進入比較昏暗的房間時,即便是最陰暗角落里的物品都能看得一清二楚,敵人別想偷襲。
ROG絕殺27吹雪外觀沿用了ROG最新的家族式設計,憑借純白的外觀設計,將整體顏值再提升了一個檔次,特別適合與白色硬件打造成搶眼的白色視覺系主機。性能方面,ROG絕殺27吹雪精選Fast IPS面板,畫面顯示精細、色域覆蓋廣泛以及精準的色彩還原,能將精美的游戲畫面呈現得淋漓盡致。
配合原生180Hz刷新率、1ms GTG響應時間、ELMB SYNC等黑科技,ROG絕殺27吹雪的游戲畫面順滑流暢、無撕裂卡頓,讓玩家在電競游戲中更好的殺敵制勝。
更讓人驚喜的是,ROG絕殺27吹雪的售價不到2000元,可以算是千元價位上顏值、性能、信仰都非常均衡的一款電競顯示器。
日,冠捷旗下AOC品牌針對創意人士和資深專家推出了一款全新顯示器U27B3CF。該款顯示器采用了分辨率為3840*2160的27英寸IPS面板,像素密度為163 PPI,刷新率為60Hz。
值得一提的是,這款顯示器支持10-bit色深(8-bit + FRC)和10.7億色技術,可確保色彩過渡平滑自然。同時,它也符合HDR10標準,并且峰值亮度達到了驚人的350尼特。
除此之外,這款顯示器還配備了方便實用的特性。其配備有65W支持Power Delivery的USB-C端口,用戶只需一根線纜就能連接筆記本電腦并為其充電。此外,該產品還配置有兩個USB 3.2端口,可以方便地連接鍵盤、鼠標等外設設備。
從用戶角度來看,U27B3CF主要面向家庭和辦公市場。它擁有可變刷新率的自適應同步技術和4毫秒GtG響應時間,在保證流暢使用體驗的同時也有效減少了耗能。更令人滿意的是,這款顯示器符合人體工程學的設計理念,在支架處提供了110毫米的高度調節和-5/20°傾角。
總體而言,AOC U27B3CF是一款功能齊全、性能出色的顯示器產品。預計將于2024年7月上市銷售,并建議零售價約為2350元人民幣。
(8867553)
值得購買的顯示器。
現在最值得購買的顯示器只有這三種:2K、240HZ、IPS、4KIPS、防藍光、高亮度。
·如果是游戲用,請記住這三組數字:飛利浦5510P、聯想27185Q、盛色G7ProMax1200塊錢。
·有的同學擔心自己的顯卡跑不滿240赫茲,都這個價格了,別管滿不滿了,有一樣的錢為什么不買更好的,就算跑不滿也能正常用,而且只要顯卡超過了4060這個等級,90%的網游都能跑滿。
·如果是辦公用,就記住這四個詞條:4KIPS、防藍光、高亮度。不用想4K帶不動,辦公4K核顯都帶得動。還是那句話,價格很到位。
現在這樣參數的顯示器1400塊錢就買到,比如盛色的OF27UT PRO。4K的好處就是文字非常的銳利高清,高亮度指的是亮度在450尼特以上,只有這樣在明亮的辦公環境下看起來才舒服不反光。我說的盛色的這一臺有550尼特的峰值亮度,防藍光的作用就不用解釋了。
現在的價格下探到這么低,如果還買1K低參數的屏幕來辦公太虧了。如果是高端玩家,請記住OLED這一個詞條,它代表了目前屏幕的大成,不論是色彩還是響應時間都是T1級別的。
如果不差錢想買高端的屏幕,沒有比它更高端的屏幕了,它不是品牌溢價,而是真正的物理層面的高端,工作原理都和普通的LCD屏幕不一樣。它的缺點只有一個:貴,容易燒屏。屏幕推薦來推薦去,說白了其實就是這3大分類,跟著這3種詞條來買,保證不會虧。
如果想要更加細致的推薦,歡迎點一個關注,后續會進行詳細的補充。這里是好奇心數碼,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