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功能
健康監測方面
1. 心率監測:
- 實時監測心率數值。
- 有些手環可以在運動中持續監測心率變化,在心率過高或過低時發出提醒。
- 生成一段時間內(如一天、一周、一個月)的心率變化圖表等。
2. 血氧飽和度監測 :測量血液中的氧氣含量,特別是對于一些有呼吸疾病、經常進行高強度運動、處于高海拔地區等人群有一定參考意義。
3. 睡眠監測:
- 記錄入睡時間、醒來時間。
- 區分淺睡、深睡、快速眼動睡眠(REM)等不同睡眠階段。
- 生成睡眠質量報告和睡眠建議,幫助改善睡眠習慣。
4. 壓力監測(部分有):評估佩戴者當前的壓力狀態,通過呼吸訓練等方式幫助減壓。
運動輔助方面
1. 計步功能:
- 精確記錄每天行走的步數。
- 可以根據步長等數據估算行走距離。
2. 運動模式識別:
- 包括跑步、游泳、騎自行車、爬山、瑜伽等多種運動模式。
- 在特定運動模式下可以提供更精準的運動數據,如游泳時的趟數、距離,跑步時的配速等。
3. 卡路里消耗計算:根據運動類型、時長、身體數據等估算消耗的卡路里。
生活便捷方面
1. 消息提醒:
- 與手機藍牙連接后,接收手機的短信、電話、社交媒體消息等通知,并通過震動提醒用戶。
- 顯示部分消息的簡要內容(如果屏幕較大)。
2. 鬧鐘功能:
- 可以設置多個震動鬧鐘,在不打擾他人的情況下叫醒佩戴者。
- 有的可以設置智能鬧鐘,根據睡眠周期在淺睡階段喚醒。
3. 天氣顯示(部分有):與手機連接后,同步天氣信息,在手環上查看天氣情況。
4. 支付功能(部分有) :
- 支持支付寶等移動支付,通過二維碼或條形碼進行付款。
- 部分支持NFC功能,可模擬公交卡、門禁卡等。
其他功能
1. 定位功能(部分有):如老人、小孩佩戴的手環,方便家人查看位置。
2. 尋找手機功能:通過手環操作讓與之連接的手機發出聲音,方便找到手機。
3. 防水功能:通常具有一定的防水能力,日常洗手、洗澡(非熱水長時間浸泡等特殊情況)甚至游泳時可佩戴。
4. 續航能力:一般一次充電可使用數天到數周不等。
二、使用方法
佩戴
1. 將手環主體固定在配套的表帶或腕帶上。
2. 根據自己手腕粗細調節表帶長度,以佩戴舒適且不易脫落為宜。
連接手機等設備(以常見的安卓和iOS系統為例)
1. 安卓系統
- 在手機應用商店中搜索手環對應的官方應用程序(如小米手環對應“小米運動”等),下載并安裝。
- 打開手環電源(通常有單獨的按鍵或觸摸屏幕開啟),同時打開手機藍牙。
- 在應用程序中按照提示步驟搜索并連接手環。
2. iOS系統
- 在蘋果App Store中搜索下載官方應用。
- 后續步驟同安卓系統類似開啟手環和手機藍牙進行連接。
設置和使用功能
1. 基本設置
- 在手機應用中設置個人基本信息,如身高、體重、年齡、性別等,這些信息有助于提高健康和運動數據監測的準確性。
- 設置時間、日期、鬧鐘等。
- 選擇消息提醒的應用類型(如只開啟重要聯系人短信提醒等)。
2. 健康監測
- 佩戴手環進行睡眠時無需額外操作,手環會自動監測睡眠(前提是已開啟睡眠監測功能)。
- 運動時可以在手環上選擇對應的運動模式,如果不選擇也可以自動識別基本運動狀態,但數據可能沒那么精準。
- 隨時可以在手環上查看心率、血氧等數值(通常需要觸摸屏幕喚醒或按鍵喚醒)。
3. 消息通知
- 手機收到消息時手環會震動提醒,查看消息可以通過觸摸屏幕切換到消息界面查看(如果屏幕支持顯示文字)。
4. 支付功能(如果有)
- 打開支付功能模塊,按照提示步驟綁定支付寶等賬號。
- 在付款場景下,調出支付二維碼或條形碼供商家掃描。
5. 其他功能
- 尋找手機功能:在手環操作界面選擇尋找手機功能,手機會發出聲音。
- 如果有定位功能,家人可以在相關應用中查看手環佩戴者的位置(如老人小孩的手環)。
充電
1. 當手環電量較低時,通常會有電量低提示(如震動、顯示圖標等)。
2. 使用配套的充電器(通常是磁吸式充電線、USB接口充電座等)連接手環和電源(如電腦USB接口、手機充電器插頭等)進行充電。
3. 充電時手環上可能會有充電狀態顯示(如呼吸燈閃爍等),充滿后相應提示消失。
注意事項
1. 定期更新手環固件和手機應用程序,以獲得更好的功能和穩定性。
2. 保持手環清潔,避免汗水等長期腐蝕手環。
3. 運動后如果有汗水等,及時清潔手腕和手環接觸部分。
4. 充電時確保充電環境安全,避免過度充電等。
5. 睡覺時佩戴如果感覺不適可適當調整佩戴方式或摘下。
6. 若長時間不使用手環,建議定期充電以維持電池性能。
前市場上的智能手環花樣百出,有知名大品牌的智能手環,還有一些是國內的小品牌,在售價方面也是高低不等。到底什么樣的產品才是我們值得夠買的呢?今天就一起來看看值得購買的5款智能手環。
NO.5:咕咚HB-B02智能手環
咕咚HB-B02是全球采用雙核處理器的智能手環,是目前國內市場在用戶體驗方面做得相當出色的一款產品,它的腕帶設計可能讓你感受到Fitbit的風格,但是它的邊角弧度更加柔和。它采用95顆LED矩陣燈來顯示信息,各項健康追蹤和睡眠監測很準確。
咕咚HB-B02接近500元的售價還是很可觀的,如果你的心理價位沒有那么高,并且想買一款智能手環來體驗,順便為自己或家人的健康做點什么,那么咕咚HB-B02足夠滿足你的需求了。
但是咕咚HB-B02目前暫不支持Andorid設備(后續支持Android4.3及以上設備),并且沒有真正的屏幕。
NO.4:JawboneUP24
作為全球最熱門的可穿戴式設備之一,JawboneUp24最大的亮點就是加入了無線同步功能,用戶可以通過藍牙將Up24與電腦或手機相連接。Up24表面的紋路為不規則波浪形,對比以往自始而終的Z字形,明顯前者會更加時尚。
JawboneUp24智能手環的售價為149.99美元(約913元人民幣),手環分為三個尺寸,購買前務必量好自身長度。它的整體重量為23克左右,但初次上手感覺依舊是不適應,因為它太"厚"了。
和Up一樣,Up24是通過指示燈來對設備的狀態進行提示,該指示燈只會以閃爍或者半月形的圖案發出綠、紅、黃3種顏色的光。老實講,顯示屏的缺失非常令人遺憾,因為用戶不得不打開手機當中的應用才能夠查看到各項數據。
NO.3:MisfitShine
MisfitShine采用了堅固的航空鋁塊材質和鉆石切割工藝,外觀來看,Misfit就像塊swatch,就是那種廉價塑膠表,所以如果你要出席什么晚宴,它肯定幫不了你了。
除了睡眠狀態監控,Misfit還支持騎行、游泳、網球、籃球、足球等多種運動模式,但這些運動模式并不能自動切換。切換運動模式時,你需要在手機應用中選好,然后敲擊表面三下才能完成。
其次,雖然Misfit也有睡眠監測功能,但目前可以收集到的只有睡眠時間和深度睡眠時間兩項。最無奈的是,Misfit的睡眠監測和切換運動追蹤模式一樣,需要三擊表面才能開始。如果睡前忘了叫醒它的話,它也不會管你睡沒睡。
NO.2:玩咖K1智能手環
玩咖K1智能手環采用了顯示屏幕與腕帶一體化的設計,除了有著時尚的外形,質感柔滑外腕帶采用醫用TPU材料,健康環保,在佩戴過程中無需擔心。
玩咖K1智能手環在顯示屏上配備了按鍵可對顯示屏進行控制,在省電的同時也能更直觀的查看時間與數據,非常方便。
玩咖K1智能手環通過內置的智能傳感器來對佩戴者的運動進行記錄,通過藍牙傳輸,在第一時間便能在手機APP上同步數據。距離里程、步數采集、卡路里燃燒,不斷變化的數字,重新定義每天的健康生活。自動切換睡眠檢測,記錄睡眠曲線,在淺睡中輕輕震動喚醒,貼心實用。此外,玩咖K1智能手環還提供了久坐提醒功能,當你坐了一段時間后,手環會輕輕震動提醒你該動動了!
玩咖K1智能手環充電1.5小時即可超長連續一周使用,支持滿足Android4.3、藍牙4.0的安卓手機以及iOS5.0以上的設備連接。當手機有新的信息或來電時,手環還會震動提醒,重要信息再也不擔心錯過!
目前,玩咖K1智能手環市場價未定,據傳將會是市場上性價比最高的可穿戴設備。
NO.1:三星GearFit
GearFit的主體采用弧形設計,弧形的1.84英寸SuperAMOLED屏幕分辨率為432×128,顯示效果相當艷麗、清晰。GearFit配有一個光學心率感應器,通過將光照射進皮膚,通過對血流的測量來推測心率。
不過GearFit并不是無所不能,在測試中,GearFit不會默認記錄你的步數或其他活動,你需要手動進行選擇,記錄的步數不太準確,而且每天數據會自動清零。
總體來說,在可穿戴設備上,三星似乎走上了一條正確的道路:外觀時尚,功能多樣,可能監測心率和步數等。但其仍有不少缺點,其一是價格不菲,比一般的腕帶貴不少,而且只能兼容三星的手機,附帶的手機應用也需要改進。
對于一個出色的智能手環來說,不是把產品的重點放在炒作和奇特的外形上,而是應該注重設備的百搭、實用與電池壽命上,這樣才能為使用者提供更好地體驗,提供更大的幫助。以上就是本期推薦的五款最值得購買的智能手環,趕快挑一款裝飾你的手腕吧!
015年,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的可穿戴市場都是一片繁榮,Fitbit第三季度賣出470萬臺,而國內小米手環370萬臺的成績也不甘示弱。相比去年整個穿戴銷售數量增長197.6%,而中國依然是全球可穿戴設備發展最快的國家。
在眾多類別的智能穿戴產品之中,手環的價格更為便宜,功能更為專注,目前成為了很多輕穿戴用戶的首選。智能手環不具備復雜的屏幕結構、處理芯片和操作系統,因此產品設計更加小巧和輕便,此外續航時間長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這也使得手環類產品受到更多運動愛好者的青睞。
智能手環在國內的熱賣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現在的消費者開始越來越關注個人健康和生活方式,而隨著“互聯網+”運動的興起,調動了全民運動的熱情,同時也給智能手環提供了巨大的發展潛力。如今買智能手環最多的用處就是獲取計步、心率、睡眠質量等監測數據,而結合微信和微博后,手環就成了“曬步族”獲取成就感的刷榜工具。那么即便就算每天暴走了2萬步,難道就真的代表健康了嗎?
本次中關村在線智能穿戴頻道特意挑選了10款電商最熱賣的智能手環,來進行多方面對比橫向測試,從而幫助眾多的網友了解智能手環各項參數和功能,以及手環產品對于自身健康的真正意義。參與本次橫評的10款產品具體型號如下,其中囊括了國際和國內熱銷品牌,價格區間從99元到1488元不等。
10款熱門智能手環從99元——1488元價格不等
本次僅僅選擇的是熱賣產品,其實還有很多像微軟Band 2也值得體驗新品,但遺憾的是國內并未發售。另外,如果各位網友對智能手環感興趣或者近期有計劃選購的話,歡迎您來參與一下互動投票環節,同時也可以了解其他網友的真實想法。
那么話不多說,下面就來進入今天的主題——10款智能手環的對比橫向評測。
調查區域:2015年智能手環用戶調查(點擊預覽可查看效果)
◆顏值外觀:造型迥異多彩搭配時尚
目前科技產品越來越注重顏值和氣質,無論是手表還是手環,除了具備基本記錄和檢測功能外,大部分場景中充當的是一種配飾的作用。然而外形顏色好不好看,可能會是大家挑選這類產品的第一要素。淺層的心理分析的話,就是一種給自己看,另一種是是給別人看。
很多用戶在挑選智能手環時,特別是女性用戶,手環本身的色彩是不是夠艷麗,造型夠不夠出位時尚,與流行服飾能不能百搭,都是一款智能手環驅動消費者購買的最直接動力。其實說的在直白一些,賣相和顏值兩個關鍵屬性在一部分用戶眼中,決定著是否愿意為一款手環掏腰包。
很多手環都擁有色彩絢麗的外觀
上面是我們匯總的每一款手環外形、顏色和款型。Jawbone UP3可選擇的8種顏色,由于表面紋理不同款型也更為豐富,值得向女性用戶推薦,小米手環光感版和Fitbit Charge HR有6種顏色可選。當然,每個人的喜好不同外觀也就仁者見仁了。由于主觀因素起了決定因素,因此這里就不做過多的評判,只是羅列出來供大家參考。
美國總統奧巴馬更喜歡沉穩的配色
如今智能手環的外觀大致分為3類,觸控液晶屏、液晶屏加按鍵和LED背光觸控。液晶屏種類繁多,每款產品所使用的屏幕類別也均不相同,但是不管是超省電的OLED,還是傳統的LCD,有屏幕就一定會比沒屏幕的更費電,這個話題我們留到后面的續航對比中再作點評。
不得不說,國產智能設備的同質化問題,已經從智能手機『感染』到了智能手環上,樂心、樂康、埃微和天諾思這4款手環的外形相似度很高,黑色的大塊液晶屏幕作為機身的主體,如果腕帶的顏色一致,你很難將他們區分開來。華為榮耀zero與Misfit Shine 2,這兩款均采用了圓形的主體設計,在手腕佩戴的觀感上,圓形比矩形更適合,視覺感受也更加協調。
Jawbone UP3具備時尚氣質
Jawbone UP3表面紋理質感豐富
而Jawbone UP3應當是所有手環中,時尚氣息最濃的一款了,它的外觀設計與手鐲相近,所以非常好搭配女生的服飾。并且它在眾多手環之中,可以選擇的顏色種類也是最為豐富的。
編輯點評:
一款手環的外觀的確很重要,但這絕不是購買一款手環的絕對要素,因為現在的手環功能還不完善,對于剛剛啟蒙的智能穿戴市場來說,還是要把功能性和智能性放在更高的優先級,只有準確有效的數據,才會對用戶產生實際的幫助,也是現今挑選智能手環最需要考慮的問題。
◆舒適度:佩戴在手腕上要求更高
因為智能手環產品的屬性特質,它總是貼在人體的手腕上,甚至每天睡覺的時候很多用戶都不會摘掉。所以無論產品設計的有多優秀,功能多么強大,總是要上手戴著舒服才行。不過,佩戴舒適度這個問題因人而異,同時表帶的松緊調節每個人習慣也略有差異,但基于產品本身材質、設計、腕帶等因素更要符合大多數用戶佩戴習慣才算合格。
一款手環佩戴后是否舒適,最容易讓人理解的幾項參數就是手環重量、腕帶材質、腕帶扣材質和系扣方式。手環重量和材質很好理解,重量代表了長時間抬起手腕操作會不會疲倦,手環材質決定了與手腕的貼合成度、以及手環內側與肌膚的接觸感。
10款手環實際測量的凈重量
手環重量一目了然,小米手環『光感版』的15g最輕,而Fitbit Charge HR的26克也算是極限了。廠商設計基本都落在15-26克之間,相比900克左右或壓手的純機械金屬腕表而言,手環的重量基本可以做到佩戴無感覺的水平。
10款手環的腕帶、表扣的材質對比
此次對比的10款手環的腕帶材質均是塑膠,雖然同時塑膠,但是質感卻不盡相同,Fitbit的腕帶有如皮筋一樣柔軟,是部門內所有同事反響佩戴感最好的。而Jawbone的腕帶雖然也很柔軟,但是因為產品系扣方式和手環主體較為硌手,是所有人公認的佩戴感最差。
手環系扣方式看似無關緊要,但其實卻有著很大的影響。不管大家是不是一個平時喜歡佩戴飾物的人,但只要給出一個條帶的系扣產品,自然就一定會熟練的完成穿戴和系扣的動作。但因為很多智能手環廠商為了美觀和更具獨創的設計感,都會想出一些很奇特的方式展現給用戶。
按壓式的系扣看似十分簡單,但到了佩戴時就發現是一件很繁瑣的事。表帶材質的軟硬程度,也會影響到系扣的簡易程度,樂心和樂康的腕帶質感都非常硬,在系扣時需要用力按壓,每次都按的手腕生疼。與按壓的系扣方式對比,傳統手表的系扣方式則更容易上手,所以Fitbit和華為兩款手環在系扣時是最方便快捷的。
按壓式系扣方式 傳統的系扣方式
編輯點評:
重量、材質和貼合度等方方面面的原因,都會影響一款手環最終的佩戴舒適程度,但無論是使用什么樣的材質,采用什么樣的設計,最終傳達給用戶的只有一個要素,就是戴著舒服。但是像Jawbone UP3這樣,所有配件均采用了好的材質,卻獲得了非常不好的使用感受,還是說明在穿戴的舒適性上,光看參數是沒有任何意義的,還是要實際體驗過才能知道它適不適合你。
◆心率測試:單有一組數據并沒有卵用
下面我們就要來測試一下10款手環的實際測試功能。先從熱門屬性心率測試開始,該項功能聽起來很有專業度也恰好與健康息息相關。因此也成為手環廠商主打健康監測的主要賣點,也是區隔普通手環和健康手環的重要標志。
一般來說,心率監測原理通常兩種:一種是光電透射測量法,還有一種是心動電流測量法。目前市面上的智能手表監測心率的功能多是采用了光電透射測量法,光電測量方法是利用血管內血液血紅蛋白的吸光度的變化來測量脈搏,血液是紅色的,反射紅光,吸收綠光,傳感器根據特定時間內手腕處流通的血液量來檢測心率。然而,接收到的信號可能會因為環境、身體運動產生較大的誤差。
目前智能手環和手表大都采用光電式心率傳感器
智能手環監測出的心率結果也分為兩種,一種是在不運動的狀態下的靜息心率,另一種是運動時監測的實時心率。在靜息狀態下人體的常規心率為61-76次/分鐘(CDC標準),運動時的心率大約在120-180次/分鐘。本次對比的10款手環中,只有Garmin(佳明)vivo smart、Fitbit Charge HR、Jawbone UP3和小米手環 光感版具有心率監測功能,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幾款手環的數據結果。
心率對比表格
為了保證監測的準確性,我們使用了泰控心儀的單道心電記錄儀作為此次手環橫評的心率標準數值。泰控心儀的單道心電記錄儀,已經通過了CFDA(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的認證,所以在數據的準確性上來說具有一定的權威性。
泰控心儀靜息心率(左圖)和運動后(右圖)測試結果
在靜息狀態下的監測結果中,4款手環的監測數值,基本都與醫療設備的監測結果相同,所以4款手環的靜息心率監測功能,均較為優秀。
但是到了運動狀態下,幾款手環的數值就出現了很大的變化,因為單道心電儀不能在運動時佩戴,測試結果也是在剛剛結束運動后測量的。之所以與小米的監測數據非常相近,是因為小米光感版的心率功能,只能手動點擊App測量,所以也是在剛剛結束運動后才測量的結果。
而Fitbit和Garmin的運動心率是實時監測的,測試的結果也是在運動中心率數據,所以肯定與心電儀的測試結果有偏差。況且Garmin所使用的心率監測方式,是需要使用者佩戴心率帶,心率帶的測試方式與心電儀大致相同,都是要使用者佩戴在心房的胸前,雖然準備工作可能較為繁瑣,但是在數據的準確性上來說,心率帶是要比光電透射的測量方式更為可靠。
其實Jawbone UP3也具備運動實時監測功能,但是因為前段時間很多國外網友反應運動心率數據不準,Jawbone更新了App端顯示心率的方式,通過顯示心率異常來提醒用戶降低心率,也算是變相的停止了運動心率的監測功能。
注:實際測量過程中可能會因為說話、呼吸節奏等因素造成輕微誤差,均屬正常現象
心率帶監測更為精準
編輯點評:
心率這項功能的加入無疑給智能手環和手表填上了一個與『健康』有關的屬性,手環上的監測方式更為簡單、直觀,相比傳統的心率帶佩戴更為舒適。但其實數據結果誤差較大,參考性不強,會受到諸多因素的干擾。
更重要的是,對于絕大多數用戶獲取的心率數值對正常生活并沒有太大用處,僅僅是一組數字顯示和數據的積累過程。普通用戶既看不懂,也不具備分析數據能力。而健身達人、專業運動員或者需要心臟健康恢復的小眾人群都傾向選擇更準確的心率帶進行監測。由此看來,手環和手表配置心率功能并沒有什么卵用。
今后,相信有細分化專業的智能心率監測設備會應運而生,監測管理可與心臟病患者的醫院和家屬建立提醒或聯動報警機制,這樣才能讓大數據與健康生活聯系更緊密。
◆睡眠監測:
睡眠監測其實并不是智能手環的最初設計,而是很多手環廠家為了提高自己的產品賣點,而添加的一種功能。從實際體驗結果看,大家無非是看看睡眠時長而質量,至于睡眠時間點用手環糾正固有的作息規律其實很難做到。大家可以通過睡眠的監測數據,主觀改善自己的生活習慣,以幫助用戶在休息時可以達到較好的睡眠質量。就目前的情況來看上班一族普遍每晚睡眠不到7~8個小時,這樣人體就沒有足夠的時間來修復和更新自己。其實呢,佩戴手環熬夜的大有人在。
手環的睡眠監測算是比較不容易讓人察覺,數據究竟準確不準確的功能。因為認識不可能通過自己的意識,感應到自己的睡眠是否良好。但是還好這些設備的睡眠監測功能,是一款做的比一款爛,也算是變向的降低了評測的難度……
很多手環都需要手動(手機客戶端)開啟睡眠監測功能,這種手動切換睡眠模式的產品,看似在數據上更準確一些,最起碼在入睡時間上會準。不過問題也隨之而來,當『夜貓族』困意十足的時候,無論是床上還是沙發馬上就會入睡,如果沒有強迫癥的話,很多人是顧不上把手環調至睡眠模式的,在這個時候自動切換睡眠模式就顯得很方便。
我們還是先來看看,10款手環是如何監測睡眠的:
即便采用手動模式,這些手環所給出的數據也未必專業準確
筆者此次在測試睡眠數據時,在0:30將所有需要切換模式的手環進入睡眠功能,然后躺在床上,通過床頭手機支架看斗魚直播,真正睡眠是在2:30左右。早上大約8:00筆者清醒,睜眼后沒有起床,而是繼續看昨晚沒有關掉的斗魚直播(充著電),在8:20左右躺在床上做了20個仰臥起坐,最后在8:30時,將所有需要切換模式的手環喚醒。
從最后的結果看出,所有需要手動切換睡眠功能的手環,基本都是根據手動切換的時間,來計算睡眠的時常,如果都是以這樣的方式進行睡眠監測,那就完全喪失了我們監測這項數據的意義,最終得到的數據也并非真實有效。
反觀Fitbit Charge HR、華為榮耀zero、Misfit Shine 2和小米手環光感版,雖然最終得到的數據也比實際情況相差甚遠,但是他省去了我們睡前的手銬式操作,單憑這一點就足以促使筆者選擇它們,“戴上它,忘記它”才是一款手環應當具備的特質,況且這4款手環最后的睡眠數據,還要比其他手環更準。
編輯點評:
在10款手環中,只有樂心 Manbo是不具備睡眠監測功能的,但根據上述多款產品糟糕的睡眠數據,智能手環究竟需不需要這樣的功能呢?筆者的態度是:寧缺毋濫,如果做不好,還不如把自己擅長的領域做到更好、更完善。下一章節,我們就來聊聊所有智能手環的專注功能——運動監測。
◆運動監測:數據都不準確何來健康
運動監測的功能我們將通過四種不同的運動方式,進行不同角度的橫向對比。分別為步行、跑步、爬樓梯和全天行走記錄。計步功能是由手環的硬件和軟件算法兩方面組成,硬件就是內置偵測精度較高的三軸加速傳感器以及陀螺儀等其他傳感器。而軟件算法各家有各家的邏輯運算原理,佩戴者在使用智能手環前會按指引填寫其身高、體重、性別等個人資料,軟件算法會依據個人資料進行數據分析。
三項計步數據對比圖表
實際測量方法如下:步行、跑步、爬樓梯的測試均為100步,每款產品每項均測試3次,最終結果取3次數值中最貼近測試基值的數據。測量后最終得到了每款產品的數據。國產這幾款手環單次記錄數值偏差較大,或出現未記錄數據的情況。所以經過考慮,我們又單獨的對每款手環增加了一項甩臂測試,就是編輯保持坐姿不走動,測試一下手環是否會將其實為行走并記步。
不走純甩臂的測試
從數據的結果來看,除了Garmin vivo smart之外,所有的手環都是會將甩臂作為行走的數據,只有Fitbit Charge HR、Jawbone UP3和Misfit Shine 2出現少量的運動數值,有可能在軟件算法上還存在不精準的情況。
三軸加速傳感器檢測橫向加速度 三軸陀螺儀檢測的是角度旋轉和平衡
而其余所有國產手環的結果并不令人滿意,計步會有誤判的現象,此外爬樓這項數值上也有較大偏差。除了軟件算法層面存在差距外,設備內置的硬件加速器以及陀螺儀傳感器本身的精度也不夠理想。但在權衡過這些手環的售價后,糾結這些精準數據就顯得很沒有太大必要了,性價比的權重要高于數據精準度。
◆計步功能:點贊刷榜曬成績無意義
運動監測的最后一項,是全天的運動數據匯總,雖然我們并不是將所有的運動數據,分毫不差的記錄下來進行對比,但是我們還是可以從最終的數據圖中看出,幾款手環記錄數據的大體走向。因為在上階段的測試時,Garmin vivo smart的表現及其精準,基本已經達到了可以準確的檢測出你的每一步行走,或是跑步的數據,所以這次的對比參數我們就以Garmin vivo smart的數據為對比的基準。
Fitbit Charge HR、Jawbong UP3和華為榮耀zero的記步數據與Garmin大致相同
更為明顯的柱狀圖表(紅線為Garmin的數值)
我們在購買單一手環時,可能并無法得知我們手中的設備,監測出的數據是否精準,因為它是唯一能對你運動做出評估的標準。將最終的記步數據對比之后,筆者也是嚇了一跳,百步測試中微小的差距,竟然會在全天的記步數據中天差地別,這不禁讓我們進入的深深的思考,監測不準的設備賣得飛起,而專業的運動設備卻打不開國內的市場,那我們究竟要這些數值做什么呢?
相信很多人在購買智能手環時,首先想到的就是小米手環,除了它那誘人的價格之外,一定的品牌效應也讓它在同等價格間難逢敵手。當然小米手環的功能也算非常全面,它可以分享記步數據,特別是分享到微信、微博和空間當中,與好友或是家人進行數據比拼。有很多人即便知道這些數據不準確,不真實,卻仍然開心的把它分享出去,用虛假的數據,獲取他人虛偽的稱贊。原本應當作用于助力健康生活的監測器,演變成了刷榜!刷贊!刷關注!刷存在感!的廉價工具。
編輯點評:
好的銷量,確實可以證明一款產品在市場定位上的成功,根據地域劃分消費者的購買力,并對價值觀做出正確的判斷,通過品牌效應打垮競爭對手,這本就該是商業運作的標準法則。但是筆者想說,三鹿牛奶當年賣的好不好啊?可最后的結果呢?
國內的穿戴市場雖然有點畸形,但只是大多數人還沒有對穿戴產品有一個成熟的認知度,只是覺得它還不夠智能,所以就要糊弄它,孰不知真正糊弄的卻是自己的健康身體。也許當這股刷贊熱,隨著時間的大潮褪去之后,我們才能真正看到國內健康穿戴的曙光。
◆消息推送:究竟是降頻還是更繁瑣
手機的消息推送如今也是智能手環的一項必備功能,它是為了迎合商務人事的辦公需求,可以盡量的減少人們拿起手機查看消息,所引起的時間浪費,幫助人們更有效的工作,輕微提高工作效率,而產生的功能。
也許是因為筆者用手機藍牙連接設備過多的緣故,當手環與手機分離一段時間后,所有的手環均不能與手機自動配對,同時也斷掉了消息推送和來電提醒(Misfit Shine 2仍然可以),只能手動再次連接。但是這種個例,只會出現在少數使用多款穿戴設備的極客用戶身上,作為通常使用一款智能手環的用戶,基本不需要考慮這個問題。
10款手環可推送的消息
本次橫評的10款手環之中,據大部分的手環都可以做到消息和來電的震動提醒,因為Misfit、Jawbone UP3和小米手環 光感版不具備顯示屏,所以只能接收震動提醒,必須掏出手機才能查看消息或是知道誰來的電話。小米手環 光感版、樂心 Manbo和Jawbone UP3則做的更加徹底,只支持來電提醒,當接收到微信或短信時,它們并不會發出震動。
但是筆者并不認為這3款手環的做法有什么不妥,雖然Misfit支持電話提醒,但是除了用戶在運動之外,這種震動如同畫蛇添足。如果辦公時手機就在你的手邊,來了電話手環會與手機同時震動,而且它完全不會因為你接了電話就停止震動,只能等到它預設的震動次數完畢才會停下來。
編輯點評:
無論你的手環是否具有顯示屏,也無論它可以顯示出多么完整的信息,或是多么豐富的來電人資料,這項功能一樣“然并卵”,因為你最終還是要拿起手機,回復信息或是接聽電話。
除非它可以像大多數的智能手表一樣,直接接聽來電,而且可以通過語音回復信息。只有這樣,穿戴設備的推送才有了實際的意義,不然只是為了少拿起手機看幾次通知,這種看似減法實際加法的功能,還是直接關掉了吧。
◆軟件功能:數據雖復雜但缺乏互動
其實軟件端這個環節起初編輯并不打算詳細說明,因為安裝手環客戶端后會發現,廠商為手環開發的APP界面風格都不相同,而且功能的命名和操作方式也有很大差別。基本上的的先掃描說明書上的二維碼,沒有的也會給你途徑下載,安好手機上的App后進行設備互聯,從而查閱的你智能手環中記錄的數據。
但是這其中的兩個廠家還真就不是這么干的,并且得到的反饋還非常理想,不得不說你要想在這個混濁不清的市場里折騰出來的點動靜,還真就得有點想法,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些“個例廠商是怎么玩耍的”。
樂心在第一代手環中就做到了微信運動的數據互聯,但是在數據上傳方面做的不是很理想,經常會出現運動數據沒有上傳的情況。但是到了這一代的Manbo,手環與手機的匹配校準明顯提高了很多,所有運動的數據都不需要手動傳輸,即可自動上傳至微信運動中,可以說是一款專注于微信好友比拼運動數據的智能手環。
樂心手環自動上傳運動數據至微信運動 Fitbit手環電量不足會給用戶發送郵件
再來看看國外最受歡迎的Fitbit,首先在打開產品包裝的時候我就在奇怪,為什么Fitbit會附贈一個mini的USB插頭,原來Fitbit除了可以與手機互動外,還可以通過這個小USB,直接將你手環中的數據無線傳輸到你的PC之中,并且同步到你Fitbit的社區數據中心。
Fitbit的無線傳輸USB
短信和微信的溝通是中國人常用的通訊方式,然而這一點在國外卻變成了郵件和社區,注重商務禮節的老外們仍然保持著以郵件發送信息的方式,而社區就是他們的人人、微博或是QQ空間。
Fitbit社區主頁
Fitbit的社區之中,你可以添加或是參與活動小組,與其他Fitbit的用戶一起健身,這非常類似我們現在的微信運動點贊功能,但是Fitbit的社區顯然更注重線下,社團成員們會經常組織到一起參見活動,這顯然比點點贊更加有助于身心健康。
Fitbit社區中的社團小組(光圖片中這個小組就有1千多人……)
編輯點評:
Fitbit在2015年擊敗了Jawbone,坐鎮了今年美國智能手環市場的銷售NO.1,這等榮耀還真不是虛來的,他們是真正站在用戶的角度思考需求,最終弄出了一個科技運動版的Facebook。
在智能手環與手機的互動之中,我們看到了太多的App,也厭倦了不斷傳來傳去的運動數據,如果每個穿戴廠商都能設身處地的站在用戶的角度考慮問題,而不是自以為用戶有需求的角度自嗨,那么下一個Fitbit案例,也許就在我們國產的品牌之中。
◆續航充電:看好充電線 丟了可不好找
續航是當下所有移動設備的最大痛點,平時每人裝著一部必須充電的智能手機。如果再添置一種設備去經常連接適配器恐怕誰也堅持不了幾天。但智能手環并無太多的耗電功能,日常監測、震動馬達提醒和LED顯示都是僅有的幾項耗電項目。那么我們挑選的這10款智能手環的續航時間表現會怎么樣呢?繼續往下看。
10款智能手環待機時間對比
在所有手環的電池續航中,Misfit Shine 2續航時間最長,一周下來電量下降僅1%(由于測試時間的原因,我們采納了官方測試結果)。其中一方面是Misfit Shine 2內置3V CR2032紐扣電池,雖然不能進行充電卻用擁有長達4-6個月的續航時間,再者僅配LED燈不具備顯示屏,所以才能如此的省電。Jawbone UP3與小米手環光感版也同樣不具備顯示屏,但采用心率傳感器和充電型鋰電池的緣故,續航方面要遜色于Misfit Shine 2。
Misfit Shine 2配備紐扣電池續航4-6個月表現出色
前段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的小米手環光感版的續航問題,這次也得到實測的印證。相比第一代產品,小米手環光感版的確續航時間明顯下降,主要原因就是增加的心率監測功能。這里需要說明的是評測期間,我們要經常使用每款手環的心率監測功能,因此相比正常使用頻率要高,大概一周時間手環就提示沒有電了,對比上一代產品的確不盡如人意。
Misfit Shine 2采用紐扣電池 不支持充電
充電環節中,完全耗電后從0到100的充電測試,最終榮耀手環zero和埃微 I5 Plus最快,用時30分鐘。最慢的是天諾思 E02用時4小時。測試中發現一個小問題,10款手環充電方式設計都不一樣,雖然一端都是USB接口,但另一端就百花齊放了,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
其中樂心 Manbo、天諾思 E02和埃微 I5 Plus這三款手環可直接將機身從腕帶取下,使用機身上的USB直充,即便忘了帶充電器也能連接電腦充電。其余的手環均需要使用自家的充電器進行充電,有些手環使用了4針的接口,有些則使用的是2針接口。
這樣的充電線接口是不是有點『太任性』
USB接口充電方式通用性更好
這些接口的大小、每針之間的間隔、和針孔的排列方式都均不相同,所以想要使用其他設備的適配器進行充電幾乎是不可能,只要用戶不小心弄丟了這些手環的充電線,除了從官方渠道購買新的充電器外別無他法。
編輯點評:
對于在充電這個小環節的差異化,配有屏幕顯示信息的要比無屏顯的費電,這一點是肯定的。不過Misfit Shine 2算是一個特例,環形LED燈的設計很巧妙,紐扣電池續航時間長是這款手環的最大優點。此外,充電線不統一的問題似乎陰影面積偏大,可能是由于我們評測時幾次差點弄丟的緣故。廠商設計出個性化產品無可厚非,但充電口的異形問題的確讓用戶不敢掉以輕心。
◆防水等級:能洗澡能游泳才算出色
一款產品的防水防塵效果,有時可以決定它的使用壽命,在佩戴手環時,經常會出現洗澡忘記取下,或是不小心落到水中或是土中的問題,如果你的手環防護級別太低,很有可能就會和它說再見了。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10款手環的防護級別。
防水防塵等級
幾款可以監測心率的手環,防水級別都非常的低,所以應當是心率傳感器的防水技術還不完善,最終導致的產品無法入水。Garmin的心率監測使用通過心率帶實現的,所以在設備上采用了幾乎全封閉的設計,misfit則是采用了航空級鋁合金,產品連充電接口都沒有,更是可以輕松下水。
這里筆者必須要點一下Jawbone UP3的名兒,早在產品發售之前,官方給出這款手環的防水級別是水下10米,但是當產品正式發售后,官方稱因為產能的問題,UP3的防水級別又回到了上一代的放淋濺級別。自打Jawbone UP3公布于眾開始,不知有多少人為了這個10米的防水而放棄Fitbit,死等到它正式開售的那天。但是這貨卻從潛泳級別變成了防汗、防濺水……這么大的級別跨度能是產能不足導致的?
編輯點評:
需不需要游泳監測,其實還是因人而異,因為熱愛游泳的人,一段時間不游就會難受,不愛游泳的人一年不下水都無所謂,所以這絕不是一個有了就比沒有好的功能。
◆橫評總結:價格戰不會是最終結果
不管怎么說,2015年總算是讓可穿戴設備邁出了走向藍海的第一步,也許只是銷量感人,技術并未比去年有了本質的飛躍,但它總算是從小眾群體的市場,華麗的轉變為了大眾消費品。在這其中,小米手環做出的貢獻無可厚非,雖然在各項功能中,他的數據都算不上最好,但是憑借他全面的綜合屬性,以及那實惠到山寨廠商都汗顏的價格,小米手環都無疑坐鎮了國內穿戴市場的頭把交椅。
2015第三季度IDC穿戴設備市場報告
就像上文中提到的,價格的因素仍然是國人首要考慮的問題之一,運動和健康在我國還不是一個關注度高的領域,大部分的國人還沒有處在錢不愁、房不愁、飯也不愁的生活條件。扯得有點遠了,社會問題還是留給CCTV去解決吧,說回我們的主題——2015年熱銷手環最終對比。
無論價格或高或低,數據的準確性和實用性,才是我們使用智能手環的第一要素,本著對眾網友負責的態度,我們沒有將價格放到最終的數據對比之中,也是想讓大家看一下,在沒有了價格優勢之后,我們與國外的強勢品牌到底有何不同?
10款手環最終綜合對比,Garmin(佳明)險勝Fitbit
也許很多穿戴初學者都會好奇,為什么最好的成績會是Garmin?孰不知Garmin早在進入民用穿戴設備之前,曾經為美國軍方提供GPS產品,可以說在傳感器的精度方面,運動監測的數據完全毫無壓力,況且很多運動員在訓練時的標配就是Garmin。
馬拉松冠軍Meb Keflezighi
然而新晉的穿戴廠商們也不要灰心,畢竟今年的穿戴市場才剛剛起步,用戶們的各項數據也是從今年才開始豐富起來,要等到這些產品完全的成為和手機一樣的生活必需品,可能還需要一段不長不短的技術更新階段。
站在我們自身的角度,我們也很高興的將自己對于這10款手環的體驗和感悟,與眾位網友在這里一起分享,幫助大家和我們自身更好的了解穿戴行業的發展和進步。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可以對一些有購買需求的網友們,提供一些我們對于產品的想法,希望可以幫助你們作為參考。最后,歡迎廣大網友在本文下方留言,幫助我們改善內容質量,讓我們在下期的《2015年度 10款熱銷智能手表對比橫評》中再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