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用過蘋果全家桶的朋友,應該都挺喜歡 AirDrop(隔空投送)功能吧。
借助「隔空投送」,您可以通過無線方式將文稿、照片、視頻、網站、地圖位置等發送到附近的 Mac、iPhone、iPad 或 iPod touch 上。
相比其他的文件傳輸方式,我比較青睞 AirDrop 的以下特點:
當然,AirDrop 也有一個小「缺點」,那就是……它只能在蘋果設備上使用。
據我所知,小米有「小米互傳」,華為有「Huawei Share」,后來OPPO、vivo、小米組成了「互傳聯盟」,不過這也都局限于自家品牌陣營。
我是一個跨平臺多機黨,iPhone、iPad、Mac 之間互傳文件誠然很爽快,但我經常也需要把文件發送給安卓和 PC,宅在家中無聊的我,研究出了一個類似 AirDrop 簡單高效的跨平臺方案 「AirDrop+」。
常見的跨平臺同步是「在不同平臺安裝第三方軟件且同時開啟」,而我的原則是「保證實現效果相同的情況下,盡量選擇使用原生服務,精簡步驟、少裝軟件,降低后臺占用的方案」。
我們先用 AirDrop 給 iPad 傳一個 35MB 左右的短視頻,2~3 步即可,速度非常快。
然后使用 AirDrop+ 給安卓手機(或 PC)傳同一個視頻,依然很快,而且步驟只多了一步。
動圖稍微有點快,我給大家對比一下詳細步驟吧。
另外,我也使用過其他的傳輸方案,比如兩臺手機同時安裝快牙、茄子快傳、AirDroid、愛莫助手,甚至 QQ 和微信,但是步驟都比較麻煩,所以我不太滿意。
如果你也想嘗試這種更簡單高效的傳輸方案,就請三連鼓勵然后繼續往下看吧~
AirDrop+ 主要是利用了 SMB 和 WebDAV 傳輸協議,然后按照我的設置方法可以簡化一些步驟,從而實現上面的類原生 AirDrop 體驗。
順便科普一下,結合我自己和網友們的使用經驗,常見的幾個傳輸協議速度排序大致是:
NFS > SMB3 > WebDAV > SMB1&2 > AFP > FTP
比如在千兆內網環境下,有線連接的 NFS 和 SMB3 可跑滿 100+MB/s;我之前用 5G WiFi 測試過, NFS 和 SMB3 最高大概 50~70MB/s?
至于為什么選擇 SMB 和 WebDAV,可以看我總結的腦圖,看不懂的同學請跳過,這不重要。
首先我們要在 iOS、Android 和 Windows 上做一些初始化配置,以后傳文件時無需前臺打開App,無需連接認證,一勞永逸。這和上面那些「快傳類」App 還是有所區別的。
??注意:請根據你需要互傳的設備來設置,并不是每一步都得照搬。
雖然 iOS 13 自帶的「文件」App 已支持 SMB 協議,但偶爾會遇到一些 Windows 賬戶權限問題需要額外修改,也不支持用 SMB/WebDAV 訪問安卓手機。
如果你只需要 iPhone 和 PC 互傳文件,用「文件」 App 就行,然后直接看 3. Windows
另外,「文件」App 對 WebDAV 協議的支持很奇怪,只有在 Pages 文稿、Keynote 講演和 Numbers 表格里才出現 WebDAV 選項,我也不知道是 bug 還是 feature?
我個人建議在 iOS 安裝一個完整支持 SMB 和 WebDAV 的文件管理器,功能更強大,傳文件時同樣能直接從 iOS 分享菜單調用。
我使用的是FE文件管理器(FileExplorer),它分為專業版和免費版:
安裝完 FE 文件管理器后,咱們先把它添加到共享菜單置頂,這樣是為了簡化分享步驟。
你可以在 Android 上選擇 SMB 或者 WebDAV 協議,我選擇了后者,這也是我為什么不用 iOS 自帶「文件」App 的原因之一。
接著在安卓手機上安裝其中一個服務器端(server),因為需求比較小眾,我搜遍全網才找到幾個合適的 App。
下載地址:拒絕 50kb/s 度,傳到了>>微云<<,密碼:juneix
如果鏈接被吞,請去我工縱號回復「AirDrop」獲取。
推薦用 WebDAV Server,免費、兼容性好,iOS(FE文件管理器)、Mac、PC 都能正常訪問。
至于安卓的 SMB 服務器端,我找到了兩個 App,但兼容性一般。
我查了一下原因,如果安卓手機沒有 Root,SMB 服務不能使用默認 445 端口,
這會導致 iOS、Mac、PC 的自帶文件管理器連接失敗,而 FE 文件管理器可以手動修改端口號。
OK,咱們還是說回 WebDAV 服務器,你可以參考下圖的設置,需要時讓它常駐后臺即可,無需手動確認連接。
Windows 系統雖然原生支持 SMB 協議了,但咱們依然需要簡單設置一下。
首先打開SMB/CIFS 文件共享支持:
然后是設置共享文件夾:
上文的安卓手機仍需借助第三方 App,PC 這邊設置好以后就真的是零后臺、純原生功能了。
做完準備工作后,我們就可以在 iOS 上設置并使用 AirDrop+ 啦~
因為 WebDAV Server 默認共享的是安卓手機根目錄,我建議修改為一個常用目錄,使傳輸文件時步驟更簡單。
主機URL處的 192.168.31.24:8080 改成 192.168.31.24:8080/download
另外,針對家里和公司的不同網絡,可以分別創建兩個連接(比如我的 Home 和 Office),方便切換。
如果你的電腦(SMB)共享了多個文件夾,同理可修改路徑,簡化步驟。
左滑已連接設備,選擇「編輯」,路徑改為常用的文件夾(如 /downloads、/迅雷下載)
如果你使用的是安卓 SMB 服務器,如上文所說的限制,也需要左滑選擇編輯,端口改為 1445 或 7777。
順便說一下自帶文件 App 的連接方法:
注意它不支持「Guest」訪問,必須登錄 PC 上的微軟賬號,或者新建一個帶密碼的本地用戶。
如果不巧遇上迷のbug,請自己想辦法,或者換 FE 文件管理器。
現在,你只需要在 iOS 上選擇想分享的文件,就能跟文章開一樣用 AirDrop+ 高速傳輸文件了!安卓和 PC 無需任何特殊操作。
至于從其他設備發送文件給 iOS?反向操作一下即可。
注:自帶的「文件」App 層級是最高的,「FE 文件管理器」和其他 App 獨立保存的所有文件,都能在「文件」App 里找到。
除了這次介紹的跨平臺 Airdrop+,下期我會跟大家聊聊另一個跨平臺的大招。
我在幾乎不安裝第三方應用的情況下,實現原生同步 iOS、macOS、Android、Windows 設備的以下數據:
先個挖坑,敬請期待~
如果覺得本文對你有幫助,歡迎「?關注?點贊?收藏」鼓勵一下我。
以后我會分享更多有趣的曬物分享和玩機技巧,讓小白也能享受科技的樂趣。
最后是慣例的 GIF 小彩蛋環節,我們下次更新見~
是否經歷過以下情況:登陸電腦微信的時候,還需要在手機微信里面確認;想要向文件里面添加圖片或文件的時候,才發現需要用到的圖片或文件存在手機里,還需要將手機插上數據線才能把相應的圖片文件放到電腦上面……這些沒有必要的操作無疑會降低工作時的效率,那么有沒有方案能解決這些問題呢?
答案肯定是有的!為了在不同程度上提高工作效率,市面上有很多方案可以選擇。各個手機和電腦廠商和軟件開發者們為了打破Windows、安卓、iOS等平臺之間的隔閡,都做了不少的努力。今天,我就挑選了其中幾種常見好用的方案來講講。
如果你正好在使用華為手機+華為筆記本電腦的話,那恭喜你,你可以享受華為推出的獨占功能——“一碰傳+多屏協同”了。這套方案應該是目前最佳的跨平臺方案了,通過靠近華為筆記本上自帶的Huawei Share標簽,你就可以把電腦和手機連接到一起了。完成連接之后,這套方案的功能可以說是一應俱全的,手機電腦之間互相傳文件、電腦給手機錄屏、直接在電腦上操控手機等操作它都能做到,可以說大大提升了工作的效率。不過其缺點也很明顯,那就是支持的設備實在是少,如果用的不是華為手機或者華為電腦的話,就只能看看就好了。
這套方案支持的設備:部分華為和榮耀的手機和電腦(如下圖)
這套方案可以說是操控手機最流暢的方案了,即使是非商業用途免費的精簡版也能達到最高60幀/秒的效果。擁有強大的投屏操作性能后,你可以用這款軟件在電腦上實現在手機上的大部分操作,只能在手機上使用的軟件也可以一秒轉到電腦上使用,登陸微信不再需要打開手機。但是這款軟件主要是為了多開集控而設計的,用來日常辦公的話,它在手機電腦互傳文件這方面稍顯欠缺,所以這款軟件對需要經常傳輸文件的朋友就顯得不太適用了。
這套方案支持的設備:所有安卓手機和電腦
這個方案的優勢在于傳輸文件。在保持同一網絡的前提下,無論是安卓、iOS平臺的手機,還是Windows、Mac平臺的電腦,不需要注冊登錄賬號,就能馬上建立起相互的連接。而且這款軟件可以利用局域網的超高速度,實現大文件的即時傳輸,是一個非常好的文件傳輸工具。但是這款軟件不能支持對手機的操控,在日常辦公的情況下就不能體驗到不碰手機都能使用的功能了。
這套方案支持的設備:幾乎所有手機和電腦
如果你沒有受支持的華為設備,你可以試一下這套方案。這款軟件支持對安卓手機的操控,和蘋果+安卓手機的圖片文件傳輸。經過我的實測,這款軟件也是支持大文件傳輸的,也就是說這款軟件無論是在文件傳輸還是控制手機表現都是不錯的。而且它還支持接收安卓手機的消息推送,可以說是一個比較完美的解決方案了。不過這款軟件在操作手機上的效果并沒有上面兩款軟件這么流暢,而且需要花一定時間去注冊賬號,不過結合它的其他功能可以說是非常值得考慮的一套方案了
這套方案使用的設備:安卓手機,蘋果手機僅支持圖片消息的傳送
總結:除了華為推出了專屬的較為成熟的方案外,其他幾款通用軟件各有千秋,根據自己的需求和習慣來選擇,用在合適場景下的這些軟件都是提升工作效率的好幫手!
嘍,大家好,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一個休閑格斗類游戲——格斗足球漢化修改版攻略。
話說這還是一個比較經典的休閑游戲,我高中的時候曾經玩過,還解鎖了全部的角色。可惜老了,不復當年了,只能將自己的心得分享給大家。
游戲基本玩法:游戲為1v1對戰模式,操作分為左右移動、踢、跳。我們的目的就是將球踢入對方的球門中。游戲有時間限制,在1min內進球多一方勝利。時間結束如果平局,將進入15s的加時賽,這時只要進入一球即為勝利。在對抗的過程中,如果踢到敵人,將積攢怒氣,怒氣值在上方,怒氣滿了可以釋放終極技能。另外,被進球的一方也會積攢怒氣。
游戲分為三個模式:挑戰賽、八強賽、雙人模式。
挑戰賽是我們玩的主要模式,因為我們要通過這個模式解鎖游戲中的14個人物角色。這些角色以國家名字命名,擁有不同的終極技能和身體素質。我們的對手也是這14個角色,以凈勝球為星數,每次對戰最多獲得三星,特定角色解鎖需要一定的星數。
雙人模式,即pvp模式,玩家對戰玩家,不需要聯網,只需要用快牙連接。小編當年就是這樣和同學solo的。
八強賽,和電腦對抗,規則和現在的世界杯差不多,8進4,4進2,2進1。這個模式的解鎖需要50星數。
游戲高端進階詳解:
1.終極技能是我們決勝的關鍵,他們大致分為三類,平射;斜射;變大。平射是將球以極高的速度水平射出,斜射是將球以極高的速度從上方成對角線射入球門,變大是將球變大,但是速度變得變得很慢。一般一個英雄只有一個類型的技能,但是中國的擁有三個。
2.任何技能都可以阻擋,除了用身體阻擋,當你滿怒的時候,還能反向接住對面的技能。但是變大比較牛,不能用身體阻擋,只能用技能擋住,所以遇到德國的話,要預先留著滿怒狀態。
3.電腦的難度在總星數提升之后也會跟著增大,第一次進階是在50星數左右,這個時候的電腦已經會走位阻擋技能,而且攢怒的速度、行動速度、機動性都會提升一個檔次,所以這時候不要以為你自己變菜了,反而應該奮發圖強,提升技術。
萬丈高樓平地起,玩多了自然有技巧,這里就給大家幾個小技巧:
1.如果你玩的是平射類角色,放技能的時候跳起來可以將球飛過對手頭頂直接進門。斜射類的角色放技能時越靠近球門越容易被球門阻擋,所以放大招時候離門遠點。
2.在進球時進入的結算頁面不算入統計時間,在這段時間內我們可以把對手踢得鼻青臉腫來獲得怒氣。這些怒氣可以算入下一回合。
3.終極技能打中人之后還會有技能效果,最普通的就是眩暈,高級一點是冰凍緩速,更強的是直接將人打飛。合理利用這些效果壓制對手,趁著控制時間去進球。
4.雙怒效果,怒氣最多可以積攢兩條。具體做法是在第一次滿怒的時候,按下power,這時候只要不要碰到球,第二條怒氣條會開始攢怒。所以我們可以釋放兩次大招,即使對面用技能接住了球也沒用,我們還可以有一次大招。但是這種技巧對于怒氣的積攢速度有要求,比較難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