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屁眼的视频在线免费看,日本在线综合一区二区,久久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欧美日韩精品久久综

新聞資訊

    年兩會期間,馬化騰在一次采訪中表示:“我們也在積極探索一些新型的社交,現在的短視頻非常火,我們也想注意一下短視頻,有什么可以跟社交網絡結合的點。”

    4月5日,曾被騰訊戰略放棄的微視更新4.0.0版本,啟用了全新的logo和slogan,并增加視頻跟拍、顯示歌詞字幕、一鍵美顏或美型三大功能,并打通QQ音樂千萬正版曲庫。

    5月25日,微視推出了4.3.0版本。與此同時,尋找中國創客(ID:xjbmaker)發現,騰訊在短視頻領域又多了三款應用,即“下飯視頻”、“速看視頻”、“時光小視頻”,并已在App Store和安卓應用商店上線。

    “下飯視頻”悄然上線

    據“下飯視頻”在App Store的版本歷史記錄顯示,其首個版本上線是在6天前,最新版本于21小時前更新。

    下載APP后,尋找中國創客(ID:xjbmaker)發現,其產品形態為橫屏短視頻,市面上已有的橫屏短視頻產品有系的西瓜視頻、一下科技旗下的波波視頻、百度旗下的好看視頻等。

    不同于抖音、微視等豎屏短視頻產品上UGC、PGC團隊生產的類UGC內容,橫屏短視頻產品更主推的是PGC、PUGC內容。

    “下飯視頻”短視頻長度在5分鐘左右,有影視、音樂、萌寵等欄目,已有papi醬、一禪小和尚、辦公室小野、魔力美食等PGC博主賬號,以papi醬為例,截止發稿前已有超過42000粉絲,視頻數為134個。

    下飯視頻APP截圖

    一位接近騰訊的知情人士告訴尋找中國創客(ID:xjbmaker),騰訊很重視“下飯視頻”,由快報部門操作,“屬于戰略級產品”。

    5月25日,在微信公眾號推送了《今天,我發現了騰訊的一個大秘密......》一文,寫有“本文作者:西瓜視頻”,文中提到:原來他們不讓我進入朋友圈、QQ空間,是因為他們在那里做了個我的姊妹款APP“下飯視頻”。尋找中國創客(ID:xjbmaker)聯系騰訊方面,對方表示不作回復。

    對比兩款產品,下飯視頻設有影視、音樂、萌寵、游戲、汽車、軍事、體育、動漫、娛樂、小品、生活、交通、科技、自然、探索、美妝、美食、少兒、時尚19個欄目。西瓜視頻欄目相對少些,有11個,分別為:音樂、搞笑、社會、小品、生活、影視、娛樂、呆萌、游戲、原創、開眼。除此之外,西瓜視頻除了首頁外,還有一欄“小視頻”。

    西瓜視頻APP截圖

    對比蘋果商店中,西瓜視頻和下飯視頻對自己的簡介,兩款產品的核心優勢可以概括為:擁有海量視頻,且無廣告。而在對各自優勢描述上,西瓜視頻的介紹明顯更為詳細,除了兩款產品都提到的“無廣告”外,在“省流量”、“精準推薦”上也進行了明確表述。

    據了解,有PGC博主賬號在產品上線前就入駐了下飯視頻,知情人士告訴尋找中國創客(ID:xjbmaker),“這個很正常”,一般而言,內容采購統一來自騰訊內容平臺,可以接入到旗下所有產品,目前這一說法暫未得到官方證實。

    切入視頻細分市場,上線速看和時光小視頻

    “速看視頻”首個版本則上線于一個月前。根據其應用介紹可以看出,這是一款影視劇解說的短視頻應用,長度在5分鐘左右,內容涉及影視無劇透版、劇情講解、趣味解說、深度解讀、講話片段、幕后揭秘等。

    速看App截圖

    此外,介紹中還提到速看QQ群、微信公眾號、新浪微博,但記者并未查找到其微信公眾號,而微博認證為“速看視頻app官方微博”的賬號,自5月3日發布第一條微博——一張速看的海報后再無更新。

    3月22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下發了特急文件《關于進一步規范網絡視聽節目傳播秩序的通知》, 通知中要求“不得擅自對經典文藝作品、廣播影視節目、網絡原創視聽節目作重新剪輯、重新配音、重配字幕,不得截取若干節目片段拼接成新節目播出。對節目版權方、廣播電視播出機構、影視制作機構投訴的此類節目,要立即做下線處理。”

    隨后尋找中國創客(ID:xjbmaker)打開“速看視頻”,隨即抽取了首頁的5個解說視頻,有一半在騰訊找不到相應的片源。

    上海大邦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游云庭告訴尋找中國創客,著作權法規定,為了評論一部作品而引用其部分內容,屬于合理使用,著作權人無權阻止。但類似“幾分鐘看哈利波特”這種短視頻,其全部題材剪輯于原作,并且對原作起到替代作用,這種情況屬于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復制修改作品,侵犯了作品的復制權、修改權、信息網絡傳播權。

    針對上面提到的廣電下發文件,游云庭說,文件主要針對的是未拿到授權的。剪輯視頻是否涉及侵權,在于版權方和騰訊之間的協議,如果剪輯視頻來源于已有版權的作品,且沒有歪曲作品原意的,則不會涉及違規。

    時光小視頻則是一款將相冊中的照片智能生成短視頻故事的產品,類似于的“時光相冊”,據App Store版本歷史記錄顯示,首版上線于三個月前。

    時光小視頻APP截圖

    騰訊在短視頻領域的野心

    今年兩會期間,馬化騰曾在采訪時特意點出短視頻,并稱會注意其與社交網絡結合的點。

    業界評論稱,該言論表明了騰訊在短視頻領域拼殺的野心。之后的4月,騰訊復活微視,并在三個月時間里發布三款短視頻產品,該評論似乎被坐實。

    至今,騰訊在短視頻領域,已有豎屏的微視,橫屏的下飯視頻,主打影視劇解析的速看視頻,主打熟人的QQ日跡、DOV,以及將相冊生成短視頻的時光小視頻。此外,騰訊還投資了短視頻產品——快手。

    除了在各垂直賽道布局之外,微信官方升級外鏈管理規則,禁止無“視聽許可證”產品的相關視頻內容在微信傳播,則是徹底點燃了短視頻的戰火。

    公告發布后,有媒體指出,目前市面上人氣火爆的快手、抖音、火山小視頻、微博、唱吧、懶人聽書、喜馬拉雅、西瓜視頻、秒拍、花椒直播、斗魚直播等軟件,已被微信封殺。

    尋找中國創客(ID:xjbmaker)親自求測后發現,只有快手,旗下抖音、火山小視頻、西瓜視頻,騰訊自己的微視受到影響,名單中的多數平臺均能正常分享和使用。之后,騰訊公關總監張軍做出回應,稱所謂名單不準確,里面有很多都有視頻許可證。

    而僅僅3天后,微信更新公告,“秒刪”之前關于無“視聽許可證”不得傳播的條款,并表示平臺會與開發者進一步研究方案,共同做好管理。

    5月22日晚間,作為被封殺的平臺之一的抖音,通過微信公眾號發布一則致歉聲明稱,抖音的諸多視頻已經慘遭微信封殺,理由是“您的視頻封面圖可能含有不宜傳播的內容,因此無法通過審核,建議修改資料后再重新提交審核。”關于“微信封殺抖音是為了發展微視的消息”不脛而走,目前騰訊還未做出相關回應。

    曾有媒體報道,5月20日,微信安卓版v6.6.7上線內測微信朋友圈發布視頻同步到微視的功能,不過,該功能短暫出現又消失了。有媒體向微信求證,對方稱:“微信并沒有要上這個功能。”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記者將下飯視頻、速看視頻內的短視頻轉發給微信好友,都能正常打開。而將抖音、火山小視頻、西瓜視頻等內容轉發給微信好友,收到的卻是“互聯網短視頻整治期間,平臺統一暫停直接播放”的提醒。

    記者 / 邱曉雅 閆麗嬌

    編輯 / 蘇琦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起點學院】,BAT實戰派產品總監手把手系統帶你學產品、學運營。

    前言:菜鳥一枚,本篇為學習之作,產品見識經驗尚淺,難免存在流于表面有失偏頗之處,還請不吝交流指教,感謝!

    一. 市場規模

    數字音樂市場規模近三年呈現穩中有升的態勢。根據速途研究數據,2013年市場規模74.2億、2014年83.48億、2015年預計92.45億,移動端占比分別為42.05%、46%、預計49%。在受到政府出臺相關版權管理政策強制盜版下架后,數字音樂市場在正規化道路上更進一步,仍將保持穩步增長態勢。

    其中隨著智能設備普及、4g網絡建成及資費下調,截止到2015Q3中國數字音樂市場PC端與移動端占比大致為26%、74%,移動端成為目前及未來主要的流量入口,隨著用戶對于移動端使用習慣的養成,將會進一步壓縮PC端流量份額。

    二. 業界現狀

    2.1 資本布局

    在全民“互聯網+”的大行情下,“互聯網+音樂”領域同樣也是資本熱點,近3年數字音樂領域特別是在移動音樂的投資并購比較活躍,社會資本持續進入。傳統音樂平臺方面,BAT巨頭們的布局逐步成型明晰,阿里巴巴收購蝦米音樂、天天動聽,成立阿里音樂進行資源整合。而qq音樂與百度音樂開始以獨家版權戰略提升曲庫規模,用以影響用戶體驗。網易發布網易云音樂宣布正式進軍數字音樂領域,特別在個性社交化方面精心耕耘。

    相比傳統音樂平臺的抱團發展及版權競爭,準入門檻逐步抬升,新進資本更青睞FM類產品,2013年蜻蜓FM獲得創新工廠200萬美元A輪投資,考拉FM獲得君聯資本等A輪投資,2014年喜馬拉雅FM獲得SIG、KPCB等1150萬美元A輪投資,2015年荔枝FM獲得小米科技、順為資本、經緯創投等2000萬美元C輪投資。在其他個性功能音樂工具方面,只有唱吧在2014年獲得祥峰投資紅杉資本等的數千萬美元C輪投資,2015年繼續獲得信磐文化4.5億元人民幣D輪投資,而其他功能音樂工具方面空間則被綜合音樂平臺逐步蠶食。

    2.2 版權之爭

    進入到2015年初,版權之爭成為行業內的阿喀琉斯之踵,互相攻訐不斷,逐漸形成酷狗、酷我的海洋音樂集團、天天動聽蝦米音樂形成的阿里集團、QQ音樂為首的騰訊集團,以及百度網易等其他產品散布的業界格局。

    隨著2015年7月國家版權局發布了《關于責令網絡音樂服務商停止未經轉授權傳播音樂作品的通知》,要求各音樂平臺全面下線未授權音樂。至3個月整改期到,網易云音樂、海洋音樂所屬的酷狗和酷我,分別與QQ音樂達成版權互授權合作,而由蝦米音樂和天天動聽組成的阿里陣營卻與騰訊陣營形成了明顯的割據對峙,雙方均擁有一定的獨家版權。至此數字音樂市場目前沒有任何一家音樂App可以壟斷市面上所有的音樂版權。形成騰訊系與阿里系兩方競爭的格局。隨之帶來的提高了傳統音樂播放的入門門檻,使后繼者更多傾向于經營用戶的電臺類應用。

    2.3 整體市場數據

    針對目前移動音樂app使用情況,以下分為三類:綜合平臺、電臺FM、其他個性功能工具(包括音樂播放器,鈴聲工具,K歌等單一性能明確的應用)。其中與數字音樂市場關聯性更直接的為綜合音樂平臺及電臺兩類。

    根據TalkingData提供的影音播放類應用數據,2015年Q3 酷狗音樂、QQ音樂分別為29.57%、20.34%的覆蓋率(活躍設備/行業內活躍設備總量),二者總和接近5成占據市場絕對優勢,而酷我、喜馬拉雅、蜻蜓FM、天天動聽、網易云音樂等構成第二梯隊。對比10月覆蓋率,各app變化相對較穩定,已形成自己的用戶群體。

    在經歷此次版權動蕩后,將會促進數字音樂市場線上線下的更好融合。首當其沖的就是傳統移動音樂平臺,電臺類應用雖然發展勢頭良好,但并未受此過多影響。后版權時代,誰能從中受益,發展用戶、培養用戶音樂消費習慣?根據自身長期使用過的產品,甄選“后起新秀”網易云音樂、“傳統霸主”酷狗音樂和QQ音樂作詳細競品分析。

    三. 詳細競品分析

    3.1 使用需求分析

    3.1.1 用戶音樂需求及使用場景分析

    在TalkingData發布的移動設備用戶興趣分布中,排名前十的依次是:電影電視、IT、音樂、美容美發護膚、飲食、電子游戲、汽車、理財、藝術、時尚品牌,其中音樂排名第三占據18.68%的分布接近2成,用戶的基本使用需求明顯。

    對于音樂需求個人分為4個方面:

    尋找音樂:

    1. 喜歡某個歌星或某首歌,搜索特定的目標。
    2. 喜歡某種旋律希望能找到相似的歌曲。
    3. 隨便聽一聽,希望能聽到自己喜歡的歌曲。
    4. 喜歡緊跟潮流,隨各樣榜單及推薦聽歌。

    分享音樂:

    1. 分享自己的此時心情。
    2. 分享好聽的旋律、喜愛的歌詞。
    3. 分享推薦特色的歌曲歌單歌手。
    4. 分享自己對相關音樂的理解感受。

    整理音樂:

    1. 隨時保存喜歡的歌曲,隨時一鍵播放分類列表(歌單)。
    2. 能自由分類進行音樂管理,多平臺的云端同步。
    3. 掃描本地歌曲能自動智能分類。
    4. 對音樂信息錯誤等情況進行反饋。

    消費音樂:

    1. 支持自己喜愛的歌星歌曲,購買專輯。
    2. 設置自己個性化的界面、音質、音效。
    3. 與音樂人、明星互動。
    4. 在線演唱會、明星訪談直播。

    在用戶使用場景方面:

    根據TalkingData數據上半年發布的一張移動音樂應用活躍時段分布圖,除睡覺時間外,其余時段活躍度基本相當。與比達發布的數據相呼應,數據顯示:睡覺前使用手機音樂APP的用戶占比最多達33.3%;閑來無聊時的用戶也占33%;工作中的用戶占32.7%;上下班途中的用戶占 24.8%;其他占3%。手機音樂APP使用場景較均勻,自身有較強的適應性,用戶使用場景具多元化。

    具體場景分析:

    上下班途中:

    在上下班擠公交、地鐵時,由于操作不便,用戶會傾向一鍵播放已知的歌曲列表,以此來減少切歌的操作;并能兼顧減少流量使用、調節心情的作用。這種情況下用戶以單純的聽歌為主音樂操作行為不多。

    工作中(室內):

    在工作中聽音樂,大多是為了提高效率,要求在舒緩壓力同時不影響工作,會嘗試一些新的音樂內容。此時用戶以潛層的探索聽歌及簡略的音樂操作為主。

    休息/無聊中:

    在休息無聊時,用戶此時狀態放松,時間較為充裕,探索欲望最強,更傾向進行復雜的操作及新功能的體驗。同時社交意愿更強,在發現喜愛歌曲的同時分享意愿也大幅增強。是消費行為產生的主要場景。

    3.1.2 用戶人群畫像

    根據百度指數11月份的數據,在省市分布方面QQ音樂占據了比較明顯關注優勢,百度云音樂與酷狗總體差距不大,搜索分布區域類似。

    但對比城市分布會發現很有趣的情況,酷狗音樂總體搜索指數整體平穩,一線城市略高于其他城市,但QQ音樂與網易云音樂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搜索關注度遠超其他城市,同時網易云音樂在一、二線主要城市搜索量與qq音樂接近持平,遠高于酷狗音樂。由此看出,近一月內關注酷狗音樂的人群相對平均,分布在各區域沒有明顯熱區盲區,QQ音樂總體上占據絕對的關注度,網易云音樂在一線城市、部分二線城市與QQ音樂勢均力敵。

    在年齡分布方面酷狗音樂、QQ音樂集中在40歲之前的人群,網易云音樂20-40歲人群比例搜索占比87%,其中20-29歲人群達到54%,而在性別分布方面三款產品男性搜索比率均比女性高出很多,qq音樂與酷狗音樂占比類似,網易云音樂男性搜索比率占據了絕對優勢。

    考慮到百度指數性別分布的差異誤差,結合TalkingData上半年發布的數據,移動音樂領域男性用戶比例占比略高于女性,群體偏好基本不同。綜合來看,傳統移動音樂綜合平臺在女性市場方面布局將是用戶發展熱區,而年輕男性用戶為音樂消費的發力點。

    3.2 產品對比

    3.2.1 平臺數據對比:

    在各平臺下載數據方面,三家在豌豆莢、應用寶、360手機助手、安卓市場四大平臺下載數據總量分別為,酷狗音樂(1.5億、6億、8.91億、2.552億),qq音樂(0.9238億,5億,0.9015億,1.141億),網易云音樂(0.1014億、0.0606億、0.1077億、0.1110億)。酷狗音樂在歷史積累方面的優勢比較明顯,qq音樂次之,二者相比網易云音樂已經積累了較大的品牌歷史優勢。

    再來看最近一月的百度指數熱度排名變化。網易云音樂擁有爆炸式的搜索增長,三款產品均擁有PC端、移動端多平臺產品,但相對移動搜索占比50%的前兩款產品來說,網易云音樂12%左右的占比仍然有較大宣傳推廣空間。

    3.2.2 產品結構圖

    3.2.3 功能比對

    測試機型:華為P8

    操作系統:EMUI 系統 3.1(安卓5.0.1)

    測試網絡:WIFI

    測試版本:

    • 酷狗音樂 7.9.9
    • QQ音樂 5.7.1.5
    • 網易云音樂 3.1.1

    基本功能:

    各家基本功能差別不大,也體現出作為單純工具來說,可拓展空間極其有限。

    特色功能:

    網易云音樂的特色功能均在其首頁體現出來:歌單、主播電臺、個性推薦。其歌單結合了強大的算法及用戶聚合,展現出來的內容質量、更新速度都屬三款產品中最佳;并且可以輕松創建歌單與他人分享,結合評論功能體會音樂的不同感覺。主播電臺方面類似于音樂FM產品,像傳統電臺主播們的各類節目少了插播的廣告多了更單純的體驗,同時用戶也可以開通主播電臺表現自己分享內容。個性推薦會在第一次使用引導用戶做簡單喜好分析,同時與用戶播放及收藏記錄進行個性化推薦。個人體驗三款產品推薦的內容風格,網易云推薦的內容是最貼合自身聽歌習慣的。

    酷狗音樂功能繁多,相比其他兩款產品在星樂坊、繁星直播、K歌(約歌)方面更顯特色。酷狗的繁星直播為藝人、唱片公司、演出公司提供了演藝O2O的平臺,同時給用戶帶來了廉價的觀演渠道,也是其主要發力點。星樂坊主打明星訪談與繁星直播遙相呼應構成良好互動。K歌方面目前整合的最好,是其用戶互動的主要區域,附近K歌、約歌滿足了用戶的獵奇、探索心理,唱的如何并不重,參與、交流、吐槽才是關鍵。

    QQ音樂的最新特色功能聚焦在哼唱搜歌、歌詞海報、QPlay與車載音樂。作為三款產品中唯一具有語音搜索功能的產品,其哼唱搜歌為用戶提供了額外搜歌的方式,同時也將聽歌識曲的部分功能弱化整合進來,新穎卻不突兀。歌詞海報界面清新,一鍵生成歌詞海報分享,有助于提高好友交互。QPlay與車載音樂方面可以看出其在智能硬件市場的布局嘗試,拓展了產品使用場景,讓用戶在更多情況下可以進行音樂聯動。

    3.2.4 界面體驗對比

    主界面對比

    打開應用,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主界面。三款產品在多版本更新過后,整體布局方面目前均采用了頂部五鍵導航(核心三項至于導航欄中間,左右分別為個人信息、更多菜單、搜索),中部主題內容,下部mini播放器的布局。三者用戶學習成本均不太高,對新用戶基本可以入手即用。

    不同的是網易云音樂將其主打特色內容(個性推薦,歌單,主播電臺等)作為二級導航置于首頁主界面,直接將內容展示給用戶,而不像其他兩款產品采用樂庫、音樂播放的界面。用優質化內容來取代單純音樂播放工具的感覺,無疑是網易云音樂的一大亮點和策略,對于老用戶的留存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對于聽歌需求較為單純的新用戶反倒會覺得頁面累贅。

    而酷狗音樂與qq音樂起步較早,其移動端產品更多的是PC端的一種延續,風格也相對繼承了PC端的慣用風格。首頁主要以“我的音樂”為主,采用了簡潔的板塊分割,很好的減少了元素過多帶來的混亂感覺,模塊式的設計讓整體功能邏輯清晰,能快速將注意力聚焦在目標上。相對于酷狗音樂由于功能較多,采用的口袋式設計(小模塊內包含獨立功能頁面,比如樂庫、游戲等大量內容)避免頁面過于臃腫。QQ音樂將音樂播放相關功能突出,其他功能相對隱藏,給用戶以更為簡潔的頁面、精致的UI、單純的音樂播放體驗。

    播放界面對比

    網易云音樂的播放界面采用了專輯封面加黑膠唱片的設計,復古中不失文藝小清新讓人眼前一亮。整體頁面簡潔排版清晰,突出了常用的底部播放操作按鈕,弱化了中部的下載喜愛評論,同時用進度條巧妙的分割了兩塊功能區,做到主次分明。

    酷狗音樂整體排版與網易云音樂類似,不同點在于采用了歌手寫真滾動播放作為背景同時顯示雙行歌詞,內容上較為豐富。但也因此將下載、喜愛等功能安排在了頁面右上角,不僅稍顯擁擠而且不便于實際操作。頁面右側的一鍵MV、K歌體現其功能的全面。

    相比而言,QQ音樂整體頁面采用對稱設計,乍眼一看精致,但是細看稍顯擁擠,歌曲信息過多展示,特別是底部播放操作按鍵與其他功能按鍵兩排緊靠在一起,緊湊的同時很容易加大誤操作的風險,與其主界面清晰的邏輯設計并不相稱。

    歌詞展示

    網易云音樂通過單擊進入歌詞界面,支持邊聽歌邊查看其它歌詞部分。用戶可以自由選擇跳轉歌詞。同時支持長按分享歌詞功能頗具匠心。界面方面僅保留下部音樂播放操作欄,使得歌詞頁面能有更多顯示。

    酷狗音樂通過點擊頁面的三角箭頭進行全屏當前歌詞切換,相比當前歌詞與歌詞寫真的搭配,其全屏歌詞在某些背景寫真的映襯下顯示效果并不像PC端那樣令人舒適。歌詞拖動方面,酷狗音樂在經過改版后也可以自由查看跳轉歌詞了。

    QQ音樂通過向左滑動顯示全屏歌詞,同樣支持邊聽歌邊查看其它歌詞部分,跳轉歌詞用戶可以自由選擇。歌詞分享方面,可以自由編輯的歌詞海報功能,非常的人性化亮點十足。界面方面變動不大,在原有底部功能欄保留的情況下增加了K歌、彈幕功能,方便了用戶操作,卻讓本就擁擠的頁面更加嚴重,使得全屏歌詞展示實際只有半屏展示,可以考慮將多余按鍵設置在側邊欄。

    消息欄播放及mini播放器對比

    消息欄三者布局整體類似,用戶對該功能的使用需求相對較少;mini播放器方面,網易云音樂自左向右分別是播放列表、播放、下一曲按鈕相對來說更利于單手操作點擊下一曲。酷狗音樂跟QQ音樂都是將播放列表放置在最右,但是QQ音樂多了一項左右滑動切歌功能,設計巧妙既增加了便捷性也增加了趣味性,給用戶帶來了新的互動體驗。

    鎖屏界面

    網易云音樂從上到下布局為時間、日期、歌曲歌手歌詞、上下一曲、播放暫停、喜愛按鈕,背景則匹配歌曲專輯封面。 酷狗音樂布局類似,只是把喜愛按鈕移到歌曲歌手信息下,是三款產品中鎖屏狀態下切歌最為便捷,背景為匹配歌手寫真。QQ音樂可能是考慮到與滑動解鎖太緊密,為防止誤操作將音樂播放相關按鈕移動到中上部,下半部分直接匹配了專輯封面,雖然整體視覺效果有實體專輯的懷舊風格,但是切歌操作卻是三款產品中最不方便的。

    音樂社區

    作為主打音樂社交的網易云音樂,首先用戶之間可以基于評論來相互交流,優質的音樂評論像影評一樣,給同一首歌帶來不同感覺;同時引入陌生人社交在動態中展示,可以互相關注,查看歌單發送消息,通過分享音樂來交流,在三款產品中是社區意味最濃厚的。

    酷狗音樂的社交性則主要是從“唱”中體現,通過K歌、約歌來提高用戶參與度,關注其他用戶、對相關內容評論。但是很顯然僅僅通過娛樂需求的方式很難讓用戶在酷狗中構建出實質的社交互動關系。

    QQ音樂的社交性較為隱性,主要依靠在其巨大的QQ用戶基礎上,在QQ好友之間的關注分享,查看好友在聽、愛聽來進行互動。相比網易云音樂通過音樂發掘好友,QQ音樂這種在好友里發現喜愛音樂的社交關系更為堅實穩固。

    搜索歌曲

    搜歌方面,網易云音樂的搜索結果展示包括:歌曲MV,歌曲本身,同名歌手,少量同名歌曲或翻唱。酷狗音樂:同名歌手,歌曲本身,若干同名歌曲或翻唱。QQ音樂:也是歌曲本身、相關聯歌曲,但是并未在給出同名歌手,與酷狗音樂一樣也沒有單獨展示MV。

    網易云音樂搜索結果注重智能化的關聯;酷狗搜索結果最為多樣化,可見其龐大的樂庫支持優勢;QQ音樂搜索結果相對精細化關注于多版本。

    分類對比

    分類界面,網易云與酷狗類似,但網易云音樂采用大分類圖標化,標識了不同類別,給人一種繁中有序之感。酷狗音樂只是順序鋪開的方式全部展開,類別稍顯凌亂,用戶并不能快速搜尋到關鍵字。QQ音樂采用類似微軟風格的上部推薦導航欄,用彩色方塊式組合圖標推薦類。

    我的菜單(更多菜單)

    我的菜單(更多菜單)方面,網易云音樂與QQ音樂逐項排列,酷狗音樂采用抽屜式結構同時用九宮格排列圖標,并在左側提供切換圖標別具一格。三款產品均只提供一頁內容,多余的選項整合在了下一級菜單中;只有QQ音樂沒有直接提供退出選項。

    四. 產品優缺點及趨勢

    網易云音樂

    優點:個性推薦基于較好的算法智能。歌單功能強大,而且可以直接導入部分其他應用的歌 單方便了用戶。豐富的PGC/UGC推薦跟大量用戶分享評論,社區活躍度較好。電臺FM以主播為核心構建自己的原創節目,類似傳統電臺主播會不定期更新節目,能更單純的聽自己喜歡的內容。同時能導入部分其他APP的歌單。小眾化音樂搜索結果最佳。

    缺點:強化了歌單、音樂社交性,弱化了單曲及單純工具屬性,適應了音樂需求相對高的群體,對普通用戶的吸引聚集力一般。受制于版權問題及進入較晚,網易主流樂庫不像其他產品那樣豐富。

    酷狗音樂

    優點:經過版本更新后聽、看、唱三分類明顯,功能區分性一目了然。由于歷史積累其樂庫最為龐大;是同類平 臺中功能包含最多的,如K歌、直播等。

    缺點:功能多而不精,部分添加的功能更像是為了增加而增加,用戶體驗并不好,比如歌單推薦,形同虛設更新緩慢。同時社交方面主要靠K歌延展增加用戶參與度,不過受制于平臺本身,音樂社交性體驗一般。非會員音樂的音質較為一般。

    QQ音樂

    優點:界面UI設計新穎,吸收、開發亮點小功能更新較為頻繁,主要關注主流音樂,正版音樂庫相對豐富,基于QQ用戶平臺聯動能力強。

    缺點:雖然擁有龐大潛在用戶基礎,但是在社交音樂培養方面成效并不明顯。同時綠鉆權限相比其他產品的會員并不那么讓人感覺舒服,有圈錢氛圍。

    三款產品最近5次更新如下:

    由三款產品的更新軌跡可以看出,酷狗音樂多是增加產品基本功能來豐富其產品的廣度,同時不斷修復bug優化性能;QQ音樂則用新穎有趣的個性化新功能來增加其產品的亮點及吸引力,布局方面改動不大;網易云音樂一方面不斷強化社交內容、豐富社交渠道,另一方面仍在不斷嘗試更適合用戶體驗的視覺布局效果。

    五. 總結

    酷狗音樂、QQ音樂作為老牌音樂播放品牌,在PC時代不僅積累了大量的優勢,遷移到移動端也是較為成功的,形成了自己的產品風格。

    酷狗音樂像是大工具平臺,為用戶提供各式各樣的音樂工具滿足不同的功能需求,功能最全能吸引大眾用戶,但在內容經營上卻較為薄弱,難以留住及鞏固逐漸提升某方面需求的用戶。雖然大眾喜歡便捷的工具,但是愿意掏錢的更多是音樂需求高的用戶,未來可以考慮更多著力在產品的精致化上。

    QQ音樂則像是騰訊大平臺下的衍生品,突出音樂的單純化,傾向利用龐大的QQ用戶群體進行體系內產品的聯動;不斷增加新穎功能,以亮點來鞏固用戶使用。作為最早涉及版權領域的一份子,如何培養用戶的正版音樂消費習慣是其需要考慮的問題。

    而網易云音樂作為移動音樂綜合平臺的新生代表,雖起步較晚卻取得了較好的成績。相比而言更像是一個清新音樂社區,側重發現分享音樂。利用其智能化的推薦及良好PGC/UGC內容,形成了良性的內容更新循環,對于高需求用戶吸引力較強。如何維護、培養好社區是長期需要考慮的;同時不僅是需要吸引高音樂需求用戶,以何種方式帶動大眾用戶使用產品是后期發展無法回避的問題。

    移動音樂已經過了單純播放器時代了。在現有版權格局短時間內難以改變的情況下,圍繞音樂生態圈構建發力,發掘扶持原創作品和音樂人是新增長關注點;同時雙app現象也將逐步成為用戶使用的趨勢(即使用兩個不同版權派系的app才能覆蓋接近全部的音樂版權),給各方帶來直接對比競爭的機會;由于不合規音樂全面下架的影響,用戶對工具依賴會逐漸向內容依賴方向偏移。如何經營好內容和用戶是各家找到盈利突破點的重要方向,是選擇深度合作一起培養用戶消費音樂?還是加劇競爭瓜分市場蛋糕?拭目以待。

    本文由 @貼地飛行的原木桶(微信號:CaoChao0792)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11月底開始,一款名叫「音遇」的K歌應用突然沖上App Store榜單,并且持續保持在社交免費榜的前列。這款應用主打歌曲接唱的游戲玩法,被認為是聲音社交的一種新嘗試,不過目前還處于早期階段,社交和聲音識別等部分功能尚不成熟。

    根據筆者觀察,這款在線K歌APP沒有使用行業內常見的K歌模式,轉而以游戲化玩法切入,成功避開了「全民K歌」和「唱吧」等頭部K歌應用的鋒芒,獲得了不少年輕用戶的青睞。但是隨著用戶體量變大,音遇的發展也開始面臨一些挑戰,那么接下來音遇能不能克服這些困難?這款差異化的K歌社交APP,未來又可能往什么方向發展?

    定位年輕+娛樂玩法,音遇APP突然走紅

    雖然近段時間音遇一直霸榜,但音遇的走紅有一定的偶然因素。這款應用大約在9月20日就已經上線,但前兩個月它的下載量并不高,其關注度逐漸飆升主要是在11月中下旬。此后,音遇才逐漸憑借其玩法繼續籠絡新的用戶,將平臺用戶活躍度保持在一個比較好的水平上。

    音遇的主要玩法可以歸納為三種,包括勁歌搶唱、熱歌接唱和全民領唱。其中前兩種是根據歌詞接出下半句的比賽形式,兩者的區別是,前者每道題都必須搶答,后者可以按順序輪流答題(當前玩家放棄此題才進入其他玩家的搶答環節),保證每人都有發聲機會,比較照顧搶不到麥的用戶。

    第三種全民領唱是在11月上線的版塊,用戶可以選擇想唱的歌曲片段演唱,可以作為用戶UGC內容,供前兩種模式作為題面,也可以像信息流一樣被廣場上的用戶收聽到并收獲“Pick”。虎嗅作者“mrpuppybunny”指出,正是此功能的上線,才為音遇吸引了大批用戶。

    值得關注的是,這款突然走紅的應用背后似乎又有頭條系的身影。音遇的開發者是北京有三逗科技有限公司,據中國音樂財經網報道,該團隊核心成員為頭條系創業者。新榜也指出音遇已經獲得頭條系投資。

    雖然音遇官方沒有對自己做過多介紹,但從用戶定位來看,音遇和抖音的用戶可能有一定重合,例如在常常能碰到發布抖音流行語的用戶,總體風格和分類定位都偏向00后或歌手的粉絲群體。現在很多新的社交媒體都是企圖通過抓住00后來進入市場,音遇能夠實現它的目標嗎?

    新模式不代表新出路,音遇發展仍有三大挑戰

    雖然音遇使用的新模式,讓其登陸市場之時不用與現有的頭部K歌應用直接展開競爭,但音遇自身的能力是否足夠、新模式遇到的新問題該如何解決,還需要打上一個問號。

    (1)版權問題是最大障礙,翻唱營利也需要授權

    現在音遇的中高頻用戶已經可以發現,在接唱過程中常常會有重復的歌曲題目,這實際上就說明音遇的曲庫大小很有限。再加上分類粗獷,很多細分領域的歌曲都很難遇上,更加印證了這種觀點。作為一個剛剛發展起來的APP,在沒有和其他在線音樂服務方合作的情況下,要想獲得夠大的曲庫確實是一個難點。

    包括現在接唱的題面也并未使用原聲,而是使用用戶UGC的內容,可能也是盡量避免原唱高昂的版權費用。但是因為應用內的打賞環節存在,所以音遇也是在利用歌曲演唱營收,仍然是需要獲得表演權授權的,這就導致歌曲庫仍然很少。

    行業其他企業也并沒有太多捷徑可走,唱吧經營時間長有一定積累,早年也在解決版權問題花了很多功夫,全民K歌則是騰訊音樂在后面支持。音遇要建立較全的曲庫,保證可玩性和多元化,還需要加大在版權上的投入。

    (2)定位社交但功能不便,有關系鏈流失的擔憂

    雖然定位為社交,但音遇的社交功能只能說是淺嘗輒止,用戶添加好友之后無法與好友進行溝通,關注后不能進行有效的互動。也就是說這個社交完全定位于陌生人社交,并不提供由生而熟的渠道。

    也許音遇疑慮的是,如果好友之間可以私信互動,音遇會不會重蹈其他陌生人社交應用地覆轍,也就是用戶新建立的關系鏈會不會又回流到微信或QQ平臺。畢竟很多人在新的社交應用認識了陌生人之后,最常問的就是“加個微信”。

    (3)產品還不夠成熟,機制上仍然存在痛點

    在音遇主打的K歌玩法當中,音遇也還是展現出了不成熟的一面。有的用戶埋怨接唱識別的技術并不是很準確,并為此給出了差評。還有一個問題就是用戶當中既有認真按照規則接唱的,也有自發結合創意進行UGC產出的,他們都是平臺的重要用戶群體,但兩者之間混合匹配不利于提升用戶體驗。

    前者主要是技術上的問題,筆者了解到,音遇的識別技術來自于ACRCloud的哼唱識別技術支持,本身也具有一定水平,今后可能隨著版本迭代會逐漸完善。后者以及其他存在的用戶痛點,就要看音遇接下來如何進行處理和應對了。

    開拓發展方向解決使用痛點,或許是新興應用的必經之路

    在已經積累了偏大量的用戶規模的情況下,音遇過于簡單的內容可能無法滿足多元化和希望嘗鮮的用戶需求,接下來音遇肯定還是需要繼續開拓發展方向,從玩法和曲庫上多做文章。

    (1)核心需求仍然是“唱” 個人K歌功能可能還是會上線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音遇APP中領唱環節上線后,吸引了大批用戶的使用。因此用戶對于這類產品的需求仍然還是在唱歌這個核心功能。為了保證用戶留存和UGC內容的豐富性,音遇以后可能還是會發展個人在線K歌或歌曲創意UGC領域,和全民K歌、唱吧等APP直接競爭。

    如果往這個方向發展,那么獲取海量伴奏的授權就是一個比較龐大的工程。與頭部應用的競爭固然會困難,但音遇相對來說與全民K歌的用戶定位差異很大,或許能夠打造一個00后的K歌應用。

    (2)游戲化玩法繼續創新,促進用戶活躍程度

    游戲化的環節是一種吸引用戶和維系活躍的方式,接下來推出更多玩法應該是在條件足夠的時候必然要做的事。像現在的接歌詞下句這種形式,本身就是音樂綜藝常見的玩法,在《我愛記歌詞》等節目中常常出現,深受觀眾喜歡。

    這類玩法還有很多,例如猜歌名等等。以前在QQ空間的小游戲當中,一款叫《猜歌王》的游戲非常火爆,顯然這些形式都是音樂用戶所喜愛的,好友PK的形式也能促進社交關系鏈的復制,對音遇的后續發展也有利。

    (3)如確屬頭條系可能獲得資源支持,但騰訊也在虎視眈眈

    如果音遇團隊的頭條系背景確實意味著它屬于頭條系產品,那么字節跳動或許會有一定的資金支持,獲取更多的曲庫授權。而且抖音也和很多音樂版權方達成了合作,音遇在轉授權方面或許會有更多便利。

    但如果頭條真的能把這條路走通,騰訊會不會利用其社交和音樂優勢,以及成熟的K歌軟件進行阻擊呢?

    據筆者了解,全民K歌當中早就有“歌房”的功能,雖然與音遇的玩法還是有細微差別,但至少意味著騰訊如果決定介入,追趕的速度會非常快,而不會像微視追趕抖音那樣乏力。

    音遇作為一款創新型的音樂社交應用,確實有不少的可取之處。不過在面對自身的痛點問題以及客觀存在的版權壁壘時,還需要做出更大的努力,或許模式和玩法的進一步拓展就是音遇下一步的方向。在這一過程中,音遇是否能獲得頭條系的支持,又該如何應對騰訊音樂可能的反應,還留待后續進一步觀察。

    #專欄作家#

    小謙,公眾號:小謙筆記,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土豪網創始人,互聯網觀察員,數十家科技媒體專欄作者。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網絡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