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注意到,Steam 每月會進行一次硬件和軟件調查,其中包含一項統計:使用 SteamVR 的 VR 頭顯用戶占 Steam 用戶總數的百分比。今年 3 月份的數據為 1.82%,低于 2 月份的 1.97%。自 2020 年 3 月起,該數據確實呈現下降趨勢。Valve 當月改變了調查方法,不再僅僅統計當前連接的 VR 頭顯,而是掃描過去一個月的 SteamVR 使用記錄。
乍一看,很容易得出過去四年 PC VR 市場萎縮的結論。但外媒 Uploadvr 稱,實際上有兩個重要因素需要考慮。
首先,這是一個百分比數據。這意味著,如果 PC 玩家數量增速快于 PC VR 用戶數量,那么即使 PC VR 用戶總數實際上有所增長,該百分比也會下降。但這并不能完全說明問題,對于 PC VR 的成功而言,至少應該與 PC 游戲市場保持同步增長,對吧?
第二個因素才是真正關鍵的。Steam 硬件調查用戶數據中包含了中國地區的用戶,而中國市場目前最熱門的 PC VR 頭顯和 SteamVR 游戲均沒有官方銷售渠道。同時,Steam 平臺上中國用戶數量逐年遞增。
下圖展示了剔除將語言設置為中文的 Steam 用戶之后,同一份調查數據的變化趨勢。可以看到,剔除中國用戶數據后,PC VR 使用率呈現增長態勢。
與 Meta 為 Quest 和索尼為 PlayStation VR2 大力投入 VR 內容制作不同,Valve 目前暫未在 SteamVR 內容方面做出類似的投資。盡管如此,PC VR 市場似乎仍然保持著有機增長勢頭,只是增速不及其他主流 VR 平臺。
注盧松松,會經常給你分享一些我的經驗和觀點
我對云電腦很感興趣,這幾天我深度體驗了無影云電腦的個人版.,我給大家分享下。這款云電腦到底能不能替代你的筆記本?到底能不能改變人們使用電腦的方式?
先說結論:
(1)從草根創業圈角度,無影云電腦理就是云主機的,在這里可以搭建網站。
(2)從程序員角度來看,無影云電腦就是遠程控制桌面。
再說優劣勢:
接下來我從以下幾個維度來說說無影云電腦的優劣勢:
它最大的優勢是,我在任意一臺電腦、手機、ipad都可以登陸這臺無影云電腦。
這是我2020年買的AMD臺式機,24寸雙屏顯示器登陸上了。
這是用2019年上市的iPhone 11手機,6寸手機屏幕,也登陸上了。
這是我2012年買的臺式機,顯示器用的是55寸電視,還是登陸上了。
這意味著,以后不管我走到哪里,都可以打開同一臺電腦內容了。比如我用PS軟件、CAD畫圖、剪輯短視頻,都可以統統放到云電腦里。
它和和普通電腦一樣,能裝釘釘、QQ、裝微信、抖音、還能裝office辦公軟件,你看著是我裝的WPS。我還裝了手機模擬器。
這電腦用處很大,給人無限遐想!嘿嘿。。。
但它也有劣勢。
不打游戲的時候,我會選擇低配版本,這樣能節約核時。但問題也來了,低配的網速帶寬不太夠,下載軟件慢。
比如剛用的時候,我在云電腦里下載QQ、電腦關管家和手機模擬機,足足下了半小時才全下載完成。畢竟,我選了最低配的10M帶寬。
用最低成本玩最高配的游戲!可以想象一下,一堆人拿出20年前的IBM小紅帽筆記本,在玩全世界最牛、最頂配的游戲是種什么感覺?
看見我上圖裝的啥游戲了么?就是最近非常流行的《黑神話 悟空》游戲,這款游戲至少需要GTX 1060顯卡,16G內存,i5以上處理器。
毫無疑問,我公司的電腦都玩不了。但無影云電腦可以啊,所以我還專門選了鉑金款。就是為了玩這款游戲的。
辦公聊微信的時候,我就用最便宜的經濟模式;
做短視頻的時候,我就選流暢模式;
玩游戲的時候,我就用性能模式,如果想要玩的爽,畫面好,我就選電競模式。玩《黑神話悟空》毫無壓力。
既然說到了運行模式,就一定更要說“核時”,但官網壓根沒就解釋清楚,我后面搜了幫助中心才知道具體意思。
核時:定義為 1核時=1核 × 1小時 。這意味著如果你的云電腦配置為1核CPU并運行了1小時,就會消耗1核時。
比如我帳戶了剩了7791核時,那么就可以玩1950個小時的經濟模式,玩130小時的電競模式。
整體算下來,加入我每天用電競版玩2個小時《黑悟空》游戲的話,我可以玩65天游戲,正好是孩子的一個暑假。
簡單通俗的講,核時就是我們去網吧的上網費。比如這家網吧的普通區是4元/小時,去電競區是6元/小時,去單間是8元/小時,大概就這個意思。如果你想續費了,就叫網管加個鐘;如果你女朋友來了,就叫網管幫你換到單間(切換運營模式)。
嗯,差不多這個意思。
另外,為什么說云電腦亂呢,你看看下圖就知道了。
一會叫黃金款,一會是白金款、一會又是鉑金款,然后又整個季度卡、月卡、年卡、半年卡。
你說說,這種價格體系,誰瞅了不迷糊?要我說就,咱就學網吧,就弄個普通上網區、電競區,然后把價格標好就得了。整那么多版本有啥用?
如上圖所示,后面藍色背景是我本地電腦,裝的是win7系統,中間的小窗口則是無影云電腦的桌面,裝的是win 2022服務版。理論上來說,無影云電腦就是一款遠程桌面。
但是,你點擊全屏后你根本感覺不出這是遠程桌面,就像操作自己家電腦一樣。
但它有個巨大的優勢,就是他的鼠標延遲非常小(一般在50ms以內),我們知道比如用QQ、向日葵這些遠程控制軟件的時候,鼠標和本機電腦有一卡一卡的感覺,甚至會出現重影。但目前從我測試日常辦公、玩游戲來看,延遲感很低,例如右鍵刷新,基本是秒刷新。
我想這才是無影云電腦最大的優勢,因為延遲感低,用戶感覺不到這是“云電腦”。
我估計是無影云電腦個人版業務剛剛推出的原因,所以你看的他自帶應用中心里,幾乎沒有什么軟件可下載的。聊天軟件沒有、連瀏覽器只有2款。
沒辦法,后面我自己單獨裝了騰訊電腦管家。
總體來說,這是一款為企業辦公而生的軟件,只是剛剛推出個人電腦版,很多個人用的軟件都沒有,也不完善,總之呢,我就把這臺無影云電腦當成一臺普通辦公電腦使用就可以了。
這個無影云電腦最大的優勢我認為就是可以不關機,休眠不計費。這對經常打游戲、經常掛機、做設計、做視頻的同學來說非常友好。
經常休眠電腦的同學都知道,休眠可以隨時隨地換電腦,不影響軟件運行。比如下圖Steam是我昨天關機前打開的,今天休眠開機的時候還是這個狀態。
人們的習慣是很難改變的。
比如自從用上無影云電腦后,以后你要關機關兩次了。一次是云電腦關機休眠,一次是本地電腦的關機,有幾次我就忘了。
其次是,對強迫癥的人不友好,每天我看到菜單頂部的“核時”又少了幾個數字后,心里就焦慮了。
雷軍接受采訪時說過一句話:用戶遇到問題不是先找售后處理,而先到網上罵你一頓。
阿里敢推出個人云電腦版本,也挺有魄力的。因為“企業云電腦辦公”才有錢途,而且目前國內最好用的辦公云電腦就是“阿里的無影云電腦”。
我能感覺出來,為了人們能適應云電腦的習慣,阿里的同學在無影細節方面下了不少功夫,我第一次上手的時候,就認為是在自己家電腦操作一樣,幾乎是無縫銜接。
盧松松是一位自媒體人、短視頻博主。也是創業者必看的賬號,關注草根創業圈、科技互聯網、自媒體和短視頻行業。感謝您的關注!
為老領導,我為單位耗盡了大半輩子的心血。退休時已是人到晚年,自然只想安享天倫之樂,過著悠閑自在的退休生活。可誰承想,單位突然返聘我回去協助處理一些未了的尾巴工作,我一時心高氣傲,沒有好好珍惜這最后一次為單位效力的機會,反而做了一些蠢事,給單位造成了重大損失,這也成了我晚年時最大的一個敗筆。
事情還得從兩個月前說起。那天下午我正在家中打盹,忽然接到了家里單位的一個電話。對方自報家門,原來是現任的王領導,聽口氣相當著急,問我是否能夠返聘回去幫幫忙。
"您老可別推辭啊,我們這邊實在是太缺人手了。您作為以前的大老板,對單位里的一些事務再熟悉不過,要是能夠再回來幫一把的話,那就太好不過了!"王領導懇切地說道。
我推辭了幾句,但見王領導這個架勢,似乎還是很需要我這個"顧問"回去支援一番的。再三思量之下,我也算是欣然同意了這個返聘的邀請,畢竟能為母單位效犬馬之力也是我做夢都盼望的事情。于是乎,我就立馬收拾了一番,隨王領導來到了單位。
進了單位的大門,我就被眼前的景象給驚呆了!只見大廳里空空如也,連平日的老舊辦公桌和椅子都無影無蹤。我趕緊找上了王領導詢問情況,王領導這才恍然告訴我,原來單位最近就已經搬遷到了新的辦公園區。
"你們也沒給我說一聲就擅自搬家了?"我有些不悅地說,"你們把文件資料都搬到新址去了嗎?"
"放心放心,所有的文件資料我們都已經打包好存放在新園區的倉庫里了。不過您要是沒帶電腦的話,回頭我再幫您拿一臺新的..."王領導連忙安撫道。
我擺了擺手,心說自己平時也不太用電腦,還是先來處理一下眼前的事務吧。于是在王領導的指引下,我們來到了新址的辦公園區,開始了我這次返聘工作的頭一天。
"您就熟悉一下新園區的環境,有什么事情隨時來問我。如果實在解決不了再找專業人士,我們也準備好了足夠的應急經費。"王領導虛心地說。
說完,他就將我暫時安置在了一間會議室里,接著又匆匆地離開去處理其他公務了。會議室里只有我一個人,顯得有些冷冷清清的,我也有些無從下手。正當我百無聊賴的時候,忽然瞥見會議室里的一臺電腦,想著不如先把它開機,看看里面有什么東西。
很快,電腦就啟動完畢了,進入到了系統界面。我隨手打開了總文件夾,發現里面果然存放著不少公司的文件資料。我看著看著,不禁有些肆無忌憚起來,竟然下意識地點擊了"全選",準備一鍵將所有東西全部清空。
可就在這個節骨眼上,王領導突然闖了進來,看到眼前的一幕嚇了一大跳:"張老師!您這是在做什么?千萬別亂來,那可是我們整個單位的全部核心文件啊!"
我這才意識到自己的失職,不過為時已晚,電腦已經在叮叮咣咣的刪除聲中,將上面的所有文件統統格式化得一干二凈了。會議室里只留下了王領導愣怔呆滯的身影。
"完了...這可咋整啊張老師?"王領導捂著腦袋,語氣無比沮喪,"這上面可是載有公司十幾年的全部財務信息和項目資料,要是就這么被刪光的話,單位可就要面臨工商部門的重罰了!"
果不其然,第二天單位就收到了工商部門的處罰決定書,因為刪除了企業主要數據信息,被沒收了50萬元的罰款!面對著天文數字的罰單,我和王領導都被嚇呆了。
"我們怎么解決這筆天價的罰款啊?單位現在連轉移銀行都陷入困境..."王領導對我連連搖頭嘆氣。
就在這時,倉庫管理員突然急匆匆地找上了我們。
"領導!我有個重要的發現,您們快跟我來!"倉庫管理員上氣不接下氣地說道。
我們趕緊跟著他來到了園區倉庫門口,只見里面密密麻麻地堆放著成百上千箱的文件資料。倉庫管理員指著其中的一箱箱說:"這里面,可都是我們之前從老址搬過來的主力數據文件!您們先別著急,讓我們再仔細核查一下,也許之前備份過的數據沒有被刪除..."
我和王領導對視了一眼,終于扯開了緊繃的神經,露出了釋然的笑容。從絕望到重見希望,這一幕著實讓人大喘了一口氣。不過無論如何,這次我失手導致的"刪檔"事件,也算是讓我徹底記住了人生可貴的最后一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