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賣電腦的商店,生意很差。問:怎么做營銷,提升銷量?
如果是你,讓你來做營銷,你會怎么做呢?你的第一反應是什么呢?
做零風險承諾?做數據庫?商家合作借力?提供很多贈品?打折促銷?
如果只是這樣,那么你的營銷太弱了,
如果你以這種程度來創業,或者經營企業,很危險。“三流的營銷賣產品,二流的營銷賣服務,一流的營銷賣思想”這句話,是營銷的操作標準。
我是怎么做的?
在與電腦店的老板不斷溝通的過程中,我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地方,就是這個老板特別喜歡旅游,是一個典型的驢友。他經常出沒于各大驢友論壇、俱樂部、QQ 群,參加各種個人、組團旅游活動。而且,他每到一個地方,就會收集各種蘊涵當地特殊文化的小物件,積累地非常多。比如佛像觀音、家居飾品、小工藝品、項鏈首飾,甚至披肩、圍巾這些,他都會收集。
好的,當了解到這里的時候,我的營銷方案就出來了,怎么做?
第一步:把旅游收集的小物件,全部拿出來,擺到電腦店里面。
電腦店內部,本來是放一些顯示器、鼠標、鍵盤、路由器這些產品,但現在我讓他把店內的空間騰出來,擺上他過去收集的旅游小物件。
第二步:塑造文化氛圍這一步很重要,這是影響顧客進店的思維與行為的根本。
五感塑造氛圍:視覺:
我讓他根據店內裝修的顏色、燈光的光線亮度、小物件的形狀顏色,將物件與電腦產品進行合理組合分配布局,
聽覺:
店內播放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音樂,選取范圍包括:“西藏藏教音樂、民樂、古典樂、少數民族樂曲”。
其中,要重點注意 2 點:
1、 音質。 即播放的音響設備要好,不可雜,不可噪,要低沉優雅型。
2、 音量。 即音量的大小要控制在某一范圍,以電腦桌面右下
角的小喇叭為例 ,
小喇叭的音量大小值為 100,那么為了契合音樂與整體文化氛圍,你的音量值就不能大,以 40—50 為播放標準。
嗅覺:
以檀香為優先選取味道,契合音樂、視覺等整體文化氛圍。
第三步:不斷測試
測試對象有 2 類,一類是顧客,一類是他的朋友。
布置好之后,我讓他不斷的打電話給朋友,讓他的朋友來店,但不說原因,就是讓他朋友來店玩一玩,找他聚一聚。
目的是什么? 就是要測試出,他的朋友在進店時,是否被被我的五感布局所影響。
同樣的,還包括顧客,在顧客不斷的進店之時,是否會被影響,是否會提出疑問。
第四步:不斷改進
通過朋友、顧客的不斷測試,將店內的五感布局不斷改進。
比如佛像觀音,在其展示區,加上一個標牌,寫上“西藏旅游,佛前求得”,加上這么一個清晰明了的表述定位,一下子,顧客
就明白的這是什么,明白這店內的所有小物件都是從哪里獲得,代表了什么意義。
第五步:行為操縱
通過五感操縱,不斷改進,這家店終于達到了這樣一種效果:90%的顧客,在進店時一定會提出疑問“咦?你這店怎么這么特別?”這手鏈很漂亮啊!” “老板你喜歡旅游嗎?” “老板你去過這么多的地方啊!”
好!現在來了! 等的就是你的主動開口!
我的五感布局、不斷測試、不斷改進,就是為了你這一句話!
老板(話術):
1、是啊!我沒別的愛好,就是喜歡旅游,中國大部分的地方,都被我走遍了!這些都是我一點一點從每個地方收集來的,想買都買不到的。
2、你如果喜歡那個手鏈,就送給你了,以后你多光顧我的店就行了。3、不只我喜歡旅游,只要是我們的老顧客,我們都會不定期送一些旅游的優惠券,甚至都會組團去旅游。4、你要是喜歡哪個,我看看,可以送給你。
······
將話術進行組合,根據情況不同,應用不同的話術。永遠不要賣產品,要賣思想!
星巴克賣的是咖啡嗎? 不是,它賣的是小資的情調,一種生活文化; LV 奢侈品賣的是皮包嗎? 不是,它賣的是一種榮耀,賣的是奢侈的貴族感;
西餐廳賣的是西餐嗎? 不是,它賣的是優雅的情調,賣的是約會商務的場所;電腦店賣的是電腦嗎? 不是,它賣的是一種文化驚喜,賣的是“旅游”人情。
是不是只有“旅游”這一種做法?
當然不是,比如你是面對的顧客是年輕群體,是在大學里,那么你可以打造“動漫”獨特印象,或者“游戲”獨特印象等等。為什么要讓顧客主動開口?
從人性上來說,主動開口代表了“互動、索取”,這時我的給予才是有價值的,是驚喜,而不是推銷產品時的贈品!
五感操縱的效果?
1、我以“視覺、味覺、嗅覺”為引,操縱顧客思維,打造“旅
游”獨特印象,使得我這家電腦店瞬間區別與其他所有競爭者,形成品牌效應,使顧客深深記憶。2、購買消費是心痛的過程,此以“旅游”為中心,提供顧客額外的驚喜,如旅游小物件、旅游優惠券,淡化顧客購買電腦時的利益被剝奪感。3、并同時以驚喜贈送為人性點,給予顧客“中國式”人情,不好意思不購買,打造超高成交率。
配合營銷操作:
結合“僅限當日促銷、折扣、零風險、商家合作、數據庫”等方式,配合營銷操作,導入流量,打造超高成交率,維護后端,形成一體化營銷操作系統。
以上,品牌、銷量效果同時達到,3 個月使得該電腦店轉虧為盈,經營無憂。
領域掌控
從你進店的那一刻起,我就知道,你接下來會看什么,會做什么,會說什么,因為你的思維已經被我用五感所引導,我已經能預知到你的行為。以此,我針對你的行為,利用早已準備好的話術達成銷售目的。
此為領域掌控。
它可以是一家店,可以是一個小區,也可以是一座城市,甚至是一個國家。利用五感,操縱思維,掌控市場。
腦圈的那些事兒(02)。
第一個問題便是踏上直播的這條路,突然就發現原來幾個人創業也是需要好多馬內的。店鋪進貨備貨需要很多很多馬內,平臺一個回款周期要近一個月。電腦單價太高馬內需要投入很多,于是很多達人被迫開始會挑客戶,麻煩的客戶就直接勸退了。
拱手將生意機會推給其他人,然后場地租金人工成本高。而且現在即使是一個裝機員的工資也不少,一個3-4個人的創業小團隊,一個月的開支就要好幾個W的馬內。這個時候壓力就好大了銷量不好吧為銷量愁,銷量好了吧為馬內愁。創業最大的遺憾便是銷量就在眼前卻做不了,但是各位天選之子既然邁出了創業的第一步,碰到問題也不要煩心一定要堅持下去。未完待續。
在行走在清遠市清城區連江路贏之城路口,可以看到一個機動車禮讓行人系統。很多人也許不知道,這個產品的背后,是一個涉及智慧城市、智慧景區、智能家居等領域的研發團隊,而這個團隊,背后也有著漫長的創業故事。
初見謝金萍,給人的感覺是內斂樸實、干練健談。這位成長在贛南蘇區的客家小伙,2001年大學畢業后就一直留在清遠工作、創業,轉眼已有18年。曾在國企上班,辭職做過某品牌電池代理;也修過電腦,做過長達八年的企業“計算機顧問”;白手起家,成立科技公司,每一步都走得既艱難,又幸運。
作為一個新清遠人,他說是清遠給了他發展的機會,作為本土企業更應把握機遇做大做強,“企業扎根清遠,但業務要走出去”;作為科技型企業負責人,他認為未來城市將承載越來越多的人口,建設智慧城市已是城市發展大勢所趨,他想發揮自己所長助力清遠打造智慧城市。
謝金萍年少時候就喜歡計算機,回想起當初的夢想,他說沒想到自己會成為企業家,“年幼時喜歡計算機,最大的夢想就是開一個電腦維修店。”如今,他的公司越做越大,在智慧城市、智慧景區、智能家居、智能系統集成等相關領域逐步展現公司價值。展望未來,他還有一個更大的夢想,想用三年的時間通過“高新技術企業”評定,并在五到七年內完成股份制改造,爭取成為未來清遠本土企業璀璨明珠中閃亮的一顆。
每天騎行五十公里跑業務
2001年大學畢業后,謝金萍通過招聘來到清遠的一家國企上班。當時清遠正在蓬勃發展,生活環境舒適,他感覺很適合自己,就選擇留下來工作。后來公司改革,他思考再三,毅然選擇離開出來創業,但地點還是選擇清遠。
失去了固定工作的日子是艱難的。剛開始,他做了一家品牌電池的清遠總代理。囊中羞澀的他買不起摩托車,就騎著一輛舊自行車去跑業務,一天騎四五十公里。雖然很累,而且帶來的收入也不多,但在他看來,就是在這個艱難的日子讓他得到了磨練。
騎自行車跑業務的日子持續了一年多,喜歡計算機的謝金萍終于迎來了發展的機遇。 2003年被稱為中國互聯網轉折年,在這年,他在大學讀的第二個專業(計算機軟件)迎來了發揮空間。他陸續承接了清遠一些網站來做,又幫朋友開發做些小型軟件。再后來,一個朋友在佛山的廠里做管理,知道他在計算機方面的強項,就邀請他做廠里的計算機顧問。這個“計算機顧問”一做就是8年,在這8年里,他積累了大量的人脈,也讓自己的計算機技術更加嫻熟。
創業的路上從來不是一帆風順。期間,他也經歷也不少挫折。甚至2014年時候,為了生存,公司全員裁撤,只留自己一人每天早出晚歸滿足老客戶的業務。
盡管公司已經全員裁撤,但答應了客戶的事情他總是會按時保量完成。公司工程部經理馬慶東現在還很清楚地記得:2014年農歷年26,公司全員裁撤。這個小團隊中,有2個人是從老家跟著他一起過來的,謝金萍心存愧疚,決定送他們回江西老家過年,單程需要七八個小時。馬慶東以為他會休息一兩天再回清遠。沒想到把員工送到家后他就馬上開車趕回來,單槍匹馬按時完成了客戶要求農歷年27那天完成的工程,“我記得很清楚,他路上就喝了兩瓶紅牛。”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2017年底至2018年初,他跟他的團隊進入高新區天安智谷高企孵化器,在這里開始了新的征程。
“智慧城市將帶來更美好的生活”
近年來,清遠不斷推進智慧城市建設,今年8月清遠大數據應用和應急管理指揮平臺建成投入使用。
在謝金萍看來,清遠自然生態和人文歷史資源豐富,有毗鄰粵港澳大灣區這一全球經濟最活躍的地區之一,具備打造國際化旅游城市的良好基礎和廣闊前景。要打造國際化旅游城市,智慧旅游要同步跟上,景區智慧旅游要參與智能化分工,“比如一部手機游清遠,通過微信關注后,游客可以在平臺上先選好線路、房間、甚至是菜系,走的時候憑信用自助退房。”
由于廣義的智慧城市涵蓋內容范圍極其廣泛,想要一步到位實現比較困難。因此他的團隊將廣泛的概念分拆,并按模塊化方式在服從整體規劃設計框架的基礎上從物聯網、智慧校園、智慧旅游區、智慧小區以及智慧園區管理系統等方向入手,逐步實現智慧城市的各個子功能。目前,他們已與清遠一些旅游區和產業園以及幾個綜合體等達成或開展了對應的工作。
他告訴記者,作為科技型企業,他們將更多投入新科技的實際應用為這個城市作出自己的貢獻。比如能依據環境變化自動控制燈光與廣告系統的智慧能源管理系統、智慧酒店入住及退訂系統、無人值守旅游區自助接待系統、基于平安校園監控的智能學生行為判斷系統等等。
他還有一個更大的夢想,他想讓他的產品覆蓋到清遠的更多領域。比如他們公司研發的一種機動車禮讓行人系統,“行人與車相沖突時,我這個系統可以連拍四張圖,可以證明車輛有沒有禮讓行人,避免糾紛。”
“讓人才來了能留下發展”
營商環境是一座城市發展的軟環境。
身處清遠18載,創業16年,謝金萍深深體會著清遠營商環境的變化,從前辦事手續的繁瑣和現如今辦事的便利,營商環境的不斷變化大家有目共睹,“我們看到了清遠市里對企業大環境和人才以及科技創新等多方位的考慮。一句話,清遠適合我們,我們也喜歡清遠。”
科技高速發展的時代,人才資源是城市也是企業最重要的核心資源之一。如何培養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也是每一個城市或企業的核心要務。
謝金萍認為,一個企業首先要具備良好的發展潛力和前景,才能吸引更多的優秀的人才加盟并留下;其次要有較好的工作環境;再次是個人能有發展的空間。“要讓人才知道清遠,愿意來清遠,并且來了能留下,留下能發展。”
他認為,當前清遠在吸引人才方面力度很大,比如連續多年舉行“創新驅動發展”高端人才交流會、成立“人才驛站”等,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更重要的是,清遠近年來還通過筑巢引鳳,引入大量高新企業,也帶來了大量人才,而這些人才是流動的,也促進了清遠高新產業的發展。
此外,清遠省級職業教育基地也給在清遠的企業提供了人才支撐。這幾年,他們跟位于清遠大學城的一所職業院校進行了校企合作,目前正在溝通成立掛牌班,“假如清遠沒有省級職教基地,我也沒有這個機會跟高校合作,這對我們今后的發展是個很好的機會,今后我們也有信心會引進更多的人才”。
“企業扎根清遠,業務要走出去”
2018年3月,清遠市領導到天安智谷考察時,來到謝金萍的公司聽取他們的情況匯報,鼓勵他們要立足本土做大做強走出去,讓他跟他的團隊興奮了很久。
謝金萍說,作為立足清遠的本土企業,深知要想成為優秀的本土企業還需要更多努力。公司設立之初,便已擬定“智能,改變生活”的愿景,以打造便利而智能的交通、旅游、居家和工作環境為目標。目前他的公司已通過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14001環境管理體系/18001職業健康管理體系三體系認證,并已取得系統集成資質。
其實,他覺得自己最大的優勢之一,就是本土。所以很多時候,他在外面招標時也會充分闡述了他們公司的優勢:扎根清遠、服務清遠,可以通過本土優勢,將清遠市區以及下面縣市區的市場一起做好,提供最方便、最快捷的技術支持和售后服務。
雖然老家在江西,但是他坦言已經愛上了清遠。今年是清遠建市30周年,他要跟清遠一起成長。讓企業扎根清遠,讓業務走出去。接下來,他還打算三四年內將自己的公司打造成高新技術企業,開發更多的面向市場能落地的自主知識產權產品。
展望未來,他信心滿滿。
【采寫】全媒體記者/魏金鋒
【作者】 魏金鋒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