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親愛的小伙伴們,潔修哥又來啦!今天咱們聊聊一個讓不少DIY電腦愛好者既愛又恨的小玩意兒——CPU轉接卡。在追求極致性能或是老平臺復興的征途上,它常常被寄予厚望,但一不留神,也可能成為系統不穩定的小惡魔。別怕,潔修哥這就帶你識別那些潛伏的故障,讓你的愛機遠離藍屏的“詛咒”!
想象一下,如果把CPU比作心臟,那轉接卡就是連接心臟與身體的血管。一旦血管堵塞(接觸不良),心臟自然難以全力輸出。解決方案:檢查金手指是否干凈無氧化,輕輕用橡皮擦拭;確保轉接卡與主板、CPU安裝緊密,避免松動。
轉接卡上的供電接口要是沒接好,CPU就像餓著肚子的運動員,想跑也跑不動。檢查清單:確認輔助供電線是否正確接入;使用質量可靠的電源,保證電流穩定充足。
BIOS設置不當,就像是給CPU穿了不合腳的鞋,跑起來別扭得很。調整策略:進入BIOS,檢查CPU相關設置是否與實際CPU型號匹配,特別是電壓和頻率設置,必要時恢復默認值。
CPU發熱如火爐,轉接卡若影響到散熱效率,那簡直是火上澆油。降溫妙招:確保散熱器與CPU接觸良好,使用高質量導熱膏;檢查轉接卡是否阻礙風道,必要時可考慮更換散熱方案。
1. 定期清灰:灰塵是電子設備的大敵,定期清理主板、轉接卡及散熱器上的灰塵,保持空氣流通暢通無阻。
2. 適度超頻需謹慎:雖然超頻能榨取更多性能,但對散熱和供電提出了更高要求。非專業人士,建議保持默認頻率,穩字當頭。
3. 軟件監測:利用硬件監控軟件,定期檢查CPU溫度、電壓等參數,一旦發現異常,及時調整或維修。
4. 升級固件:關注主板和轉接卡的官方更新,適時升級BIOS和驅動程序,可以解決已知兼容性問題,提升穩定性。
好了,小伙伴們,經過這一番講解,相信你們對CPU轉接卡的那些坑有了更清晰的認識。記住,正確的選擇、細心的安裝、科學的維護,是讓轉接卡發揮神威的關鍵。下次再遇到藍屏或是性能不穩,不妨回想起潔修哥的這幾招,相信你也能成為解決電腦疑難雜癥的小能手!咱們下期見,繼續探索生活中的維修小智慧!
機器型號】外星人Alienware 17R4(i7-7820hk CPU)
【故障現象】筆記本開機藍屏,反復重啟,無法進入系統
客戶一外星人17R4筆記本電腦,故障描述是開機進系統時反復重啟,無限藍屏,無法進入系統。拿到機器后,測試故障,電腦可以開機,正常進BIOS,是i7-7820hk的CPU,進入系統時藍屏,反復重啟,不能進入系統,藍屏代碼也不一樣。
根據以往的維修經驗,根據這種藍屏代碼,初步判斷是CPU故障,接下來是更換CPU。
更換CPU操作方法/步驟:
拆機,取出主板,目測主板沒有進水和維修的痕跡。
取下固定CPU和顯卡散熱器支架,開啟烘烤模式(目的是防止更換CPU時主板變形),在BGA返修臺上固定好,調好適合的穩定曲線。
主板板層比較厚,拆焊溫度要高一些,R5860返修臺,最高溫度設置在250℃-260℃之間。到最高溫度后先不要著急取下CPU,恒溫有一分鐘左右,然后用鑷子從一角翹起,看看錫球是否融化(注意:不要硬取,以免焊盤掉點),看到錫球融化了,可以直接取下CPU。
取下CPU后,清理干凈焊盤。
更換一塊好的SR32P六代i7-7820hk CPU,由于CPU是無鉛的錫球,重新植有鉛錫球。
清理好CPU焊盤,上CPU植球臺。
鋼網孔位一一對應,0.45的錫球。
撒好錫球,取下鋼網,沒有缺球,完美
加熱錫球,快克風槍溫度調至310℃左右,風量調小一些,防止吹走錫球。植好清洗干凈即可。
植好球了上BGA返修臺,焊接CPU。焊接時溫度曲線是一樣的,看好溫度,錫球融了就可以了,到此CPU焊接完畢。
先用內存帶燈測試座,各個燈都亮,代表是沒有空焊的,裝機測試,看看能不能正常進系統。
裝機,直接開機,正常進入BIOS,裝上硬盤,直接進入系統了,沒有出現藍屏的現象,證明是CPU壞了引起藍屏的故障,然后測試了其它功能都正常,獨顯和各驅動都可以正常安裝,電腦全性能測試各跑分也正常。
客戶說在電腦未出現藍屏時,溫度很高,壓力測試時,CPU溫度到了90多度,更換添加液態金屬硅脂。
首先,清理干凈CPU和顯卡晶體,再做好絕緣,防止側漏引起短路。
涂些液金在晶體上,不要涂太多,以免裝上散熱器壓緊后溢出,適量就可以了,再用棉簽涂抹均勻,液晶要完全覆蓋住晶體,裝上散熱器完成。
換好液晶后,再來測試一下溫度。
壓力測試溫度在60度左右,溫度相差有到30度左右,很不錯,到此整個維修結束。
總結:
客戶這臺電腦可能是由于溫度高,又沒有處理好溫度,長期使用造成了CPU功能損壞,導致進系統時藍屏以至于進不了系統。(備注:換U有風險,還需謹慎,細心一些,以免導致U損壞)
我之前裝電腦的時候,我就再三說過,13代和14代英特爾CPU是有質量問題的。
主要其實就是大小核心的和功耗問題,其實12代COU 12600和12900也有這種問題,但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風冷水冷是壓得住的。所以12代CPU的事我也壓根沒說。但實際上只要是 intel 大小核方案的CPU都具有這種問題。
官方intel也首次透露受影響的 CPU 可能不止 K 系列 Unlocked CPU,甚至影響到 65W 非 K 版本。更重要的是 Intel 已確定不會有任何召回 (Recall) 的計劃。
據外媒報道,目前intel 不會對已經售出和目前再售出的13/14代CPU進行修改,也不會召回已經售出的CPU。
當然如果是正規渠道購買的 包裝CPU享受三年質保但你得考慮一下當初你買的是不是散片。
而且誰家CPU只用三年啊,我那個老的2600用了差不多5年一點事也沒有,通常我就沒見過CPU能用壞的。
(根據我們對因不穩定問題而退回的 Intel Core 第 13/14 代臺式機處理器的廣泛分析,我們已經確定升高的工作電壓是導致某些第 13/14 代臺式機處理器不穩定的原因。我們對退回的處理器進行的分析證實,升高的工作電壓源于一個微碼算法,導致對處理器的電壓請求不正確。
Intel 正在發布一個微碼補丁,以解決暴露于升高電壓的根本原因。我們正在繼續驗證,以確保報告給 Intel 的關于其 Core 第 13/14 代臺式機處理器不穩定情況的各種情況得到解決。Intel 目前計劃在完全驗證后于八月中旬向合作伙伴發布此補丁。)
目前intel 的方案就是,降頻,屏蔽小核心,降頻。
但在后續AMD上就宣布9000系列因為部分有問題召回。
但實際上這屬于"虛空召回"了,目前市面上不單沒有在售的9000系列CPU就連 供銷社也沒貨。
但也體現了一家上市公司的立業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