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插座接法怎么接?我們所說的網線插座,正確的叫法應該是網線模塊,一般應用在室內的墻壁上作為網線插孔。下面小編就為您介紹電腦網線插座接法,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電腦網線插座怎么接?電腦網線插座接法圖文詳解
墻壁網線插座接法無非就是把網線和信息模塊正確的連接起來,使得網絡能通,而現在家庭中大多還是使用的是雙絞線(即一般的網線),雙絞線分為T568A和T568B兩種線序,信息模塊端接入方式分T568A模塊和T568B模塊兩種方式,兩種端接方式所對應的接線順序如下:
T586A模式①白綠②綠③白橙④藍⑤白藍⑥橙⑦白棕⑧棕
T586B模式①白橙②橙③白綠④藍⑤白藍⑥綠⑦白棕⑧棕
好了介紹這些只是讓大家明白這個接線必須遵守的原則,弄懂了這些下面就開始介紹墻壁網線插座接法步驟。
第一步:用剝線工具或壓線鉗的刀具在離線頭10厘米長左右(也可以長一點,方便后面壓線)將雙絞線的外包皮剝去。露出了四對雙絞線。
第二步:開始打線,先不要拆開各線對,在將相應線對預先壓入打線柱時才拆開。按照信息模塊上所指示的色標選擇我們偏好的線序模式(注:在一個布線系統中最好只統一采用一種線序模式,否則接亂了,網絡不通則很難查)。
第三步:將全部的線都壓進各槽位后,用工具壓住模塊和線,用力壓下去,將線卡在模塊里面,并把多余的先頭剪掉。
第四步:就是將打好線的信息模塊裝到86盒面板上,這樣墻壁網線插座就安裝好了。
看了以上為你介紹的墻壁網線插座接法是不是很簡單,只要有工具,按照介紹的方法和圖片一步一步來,相信墻壁網線插座安裝也不是那么難。
么用網線直連兩臺電腦?教程如下:
通過網線對兩臺電腦進行連接時,網線水晶頭接法是:一端按 t568a 線序接,一端按 t568b 線序接。不明白怎么制作網線的朋友可以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參考網線水晶頭接法
網線制作完成之后,通過網線水晶頭連接電腦,這樣兩臺電腦間的物理連接就形成了。
物理連接的形成并不代表兩臺電腦可以進行通信,想使通過直接網線接法連接兩臺電腦進行數據傳輸,還必須進行相關的設置:
1、為兩臺電腦分別指定ip 地址:
可以選擇 192.168.1.1 ——— 192.168.1.254 之間任何值作為這兩臺電腦的 ip 地址,注意 ip 地址不要重復使用,不然會出現IP地址沖突故障。
2、將兩臺電腦的子網掩碼為: 255.255.255.0
3、將兩臺電腦的網關設為一樣:
如果第一臺電腦的 ip 地址是 192.168.1.1,第二臺電腦的 ip 地址是 192.168.1.2,則第一臺電腦和第二臺電腦的網關都應該是 192.168.1.1 或都是 192.168.1.2,或者網關取192.168.1.1 ——— 192.168.1.254 之間任何值。
4、將要訪問電腦的硬盤設置為共享:設置共享的方法與局域網中的操作是一樣的。
完成以上操作之后,在電腦的“網上鄰居”中就可以看到互相連接的電腦了,接下來就可以像局域網那樣通過直接網線接法連接兩臺電腦 “復制-粘貼”互相傳送數據了。
天這篇文章,很有意思,它來源于我曾經的一次真實面試里的其中一個小問題。當時是終面,面我的是那家公司的技術顧問,在面試前hr還讓我看了他的履歷,是一位1996年就進了麻省理工計算機系的大佬。
屬實有被震驚到,什么概念?1996年,沒記錯的話那是個用BP機和大哥大的年代?有幾個人能用上電腦?又有幾個人有這種機會能出國深造。
這是哪部爽文小說的主人公劇情?
就算放到現在,這也是非常強的事情。
我這輩子是沒希望了,也不知道我的兒子或者孫子輩有沒有機會能做到。
也就是說,這位大佬,至少領先了我兩代人。
那一天,我感受到了,那種跨越時代的碾壓感。
好了,不講騷話了,直接開始主題吧。
我們知道,如果你知道某臺電腦的IP,就可以向這個IP發起連接請求,建立連接后就可以操作收發數據。
要發送的數據,會在網絡層里加入IP頭。
這里面最重要的是發送端和接收端的IP地址。這個IP地址就像是一個門牌號一樣,有了它,數據包就能在這個紛繁復雜的網絡世界里找到該由誰來接收這個數據包。
所以說上面的網絡通信離不開IP。
假設我有一臺新買的電腦,還沒聯網呢,這時候拿著新買的網線,插入網線口,網線插口亮起來了。
然后就可以開始用它上網了。
那么問題來了。
剛插上網線,電腦怎么知道自己的IP是什么?怎么就突然能上網了呢?
這個話題,我們從DHCP聊起吧。
插上網線之后,獲得IP的方式主要有兩種。
第一種是,自己手動在電腦里配。像下圖那樣,是macOS的一個截圖,在選擇手動配置之后,除了IP地址還需要配上子網掩碼和路由器的地址。
這就很不科學了,電腦又不只是賣給程序員,這幾個詞對于大部分普通人來說,比賦能抓手閉環這種黑話還要難理解。
大部分人沒事都不應該去配這玩意。
有沒有辦法可以讓這些IP信息自動獲得?
有,這就是第二種獲取IP的方式,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動態主機配置協議)。
通過DHCP,在聯網之后可以自動獲取到本機需要的IP地址,子網掩碼還有路由器地址。
DHCP的工作原理也非常簡單。
說白了,就是向某個管IP分配的服務器,也就是DHCP服務器,申請IP地址。其實一般家里用的路由器就自帶這個功能。
整個操作流程分為4個階段。
到這里,問題來了
大家有沒有發現,在Offer階段,其實你的機子就已經拿到了IP了,為什么還要有后面的Request和ACK呢?是不是有些多此一舉?
這是因為本地網段內,可能有不止一臺DHCP服務器,在你廣播之后,每個DHCP服務器都有可能給你發Offer。
本著先到先得的原則,你的機子一般會對第一個到的Offer響應DHCP Request,目的是為了確認offer,在你確認Offer這段時間內,DHCP服務器確認這個IP還沒被分出去,你才可以安心使用這個IP。
像不像你找工作的過程?
你海投簡歷(DHCP Discover),然后拿到了多個offer(DHCP Offer)。
這時候事情還沒完,你一般會跟HR說:"你給我兩天時間,我要跟家里人商量下"。
HR也會對你說:"那你盡快確認,我這邊還有不少候選人等著"。
之后你考慮下來覺得不錯,跟HR說要接這個Offer(DHCP Request),HR看了下這個崗位還在,才能確認讓你第二天來上班(DHCP ACK)。如果這個公司的崗位已經招到其他候選人了,第四階段的消息就會改為發DHCP NAK,意思是拒絕了你的接Offer請求。
光看原理是有些枯燥,我們可以嘗試下抓包看下數據。
在命令行里執行下面的命令,可以強行讓電腦的en0網卡重新走一遍DHCP流程。
sudo ipconfig set en0 DHCP 復制代碼
en0可以替換成其他網卡,比如eth0啥的。
這時候就可以抓到相關的數據包。
我們可以看到藍色的四個數據包,分別對應上面提到的四個DHCP階段。
其中第二階段中的DHCP Offer里會返回給我們需要的IP、子網掩碼、路由器地址以及DNS服務器地址。
另外,通過抓包,我們可以發現DHCP是應用層的協議,基于傳輸層UDP協議進行數據傳輸。
那么問題又來了。
按道理說,UDP能做到的,TCP一般也能做到。但這次真不行。
主要原因還是因為TCP是面向連接的,而UDP是無連接的。
所謂"連接",他就只有一個發送端和一個接收端,就跟水管一樣。
而DHCP由于一開始并不知道要跟誰建立連接,所以只能通過廣播的形式發送消息,注意,小細節,廣播。
同樣是在本地網段內發廣播消息,UDP只需要發給255.255.255.255。它實際上并不是值某個具體的機器,而是一個特殊地址,這個地址有特殊含義,只要設了這個目的地址,就會在一定本地網段內進行廣播。
而TCP卻不同,它需要先建立連接,但實際上255.255.255.255對應的機器并不存在,因此也不能建立連接。如果同樣要做到廣播的效果,就需要先得到本地網段內所有機器的IP,然后挨個建立連接,再挨個發消息。這就很低效了。
因此DHCP選擇了UDP,而不是TCP。
另外一個小細節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上面在提到 DHCP Offer 階段時,提到的是DHCP服務器會使用廣播的形式回復。但抓個包下來卻發現并不是廣播,而是單播。
其實,這是DHCP協議的一個小優化。原則上大家在DHCP offer階段,都用廣播,那肯定是最穩的,目標機器收到后自然就會進入第三階段DHCP Request。而非目標機器,收到后解包后發現目的機器的mac地址跟自己的不同,也會丟掉這個包。
但是問題就出在,這個非目的機器需要每次都在網卡收到包,并解完包,才發現原來這不是給它的消息,這。。。真,有被打擾到。
如果本地網段內這樣的包滿天飛,也浪費機器性能。
如果能用單播,那當然是最好的。但這時候目的機器其實并沒有IP地址,有些系統在這種情況下能收單播包,有些則認為不能收,這個跟系統的實現有關。因此,對于能收單播包的系統,會在發DHCP Discover階段設一個 Broadcast flag=0 (unicast) 的標志位,告訴服務器,支持單播回復,于是服務器就會在DHCP Offer階段以單播的形式進行回復。
只要想聯網,就需要IP,要用IP,就得走DHCP協議去分配。
但大家也發現了,DHCP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都可能會發廣播消息。對于家用電腦還好,插個網線,之后就雷打不動。但像手機這樣的移動設備,是要帶著到處跑的,坐個地鐵,進個電梯,公司里到處走走,都可能會涉及到網絡切換。
這每次都要來一個完整的四階段,各種廣播消息滿天飛,其實對網絡環境不太友好。
于是問題叒來了,是不是每次聯網都要經歷DHCP四個階段?
當然不需要。
我們會發現每次斷開wifi再打開wifi時,機子會經歷一個從沒網到有網的過程。
這時候去抓個包,會發現。
其實只發生了DHCP的第三和第四階段。這是因為機子記錄了曾經使用過 192.168.31.170這個IP,重新聯網后,會優先再次請求這個IP,這樣就省下了第一第二階段的廣播了。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抓包圖里DHCP Request之所以出現兩次,是因為第一次Request發出后太久沒得到回應,因此重發。
一般來說DHCP服務器會在它維護的IP池里找到一個沒人用的IP分配給機子,
這個IP如果重復分配了,那本地網段內就會出現兩個同樣的IP,這個IP下面卻對應兩個不同的mac地址。但其他機器上的ARP緩存中卻只會記錄其中一條mac地址到IP的映射關系。
于是,數據在傳遞的過程中就會出錯。
因此本地網段內IP必須唯一。
那么DHCP分配下來的IP有沒有可能跟別的IP是重復的?
都這么問了,那肯定是可能的。
有兩個常見的情況會出現IP重復。
不過吧,上面的解決方案,都需要有權限去修改DHCP服務器。
這就好像在問,拿到offer之后你是第一時間就去上班嗎?
不。
你會先告訴你的同事同學朋友,甚至會發朋友圈。
你的機子也一樣。
在得到DHCP ACK之后,機子不會立刻就用這個IP。
而是會先發三條ARP消息。
大家知道ARP消息的目的是通過IP地址去獲得mac地址。所以普通的ARP消息里,是填了IP地址,不填mac地址的。
但這三條ARP協議,比較特殊,它們叫無償ARP(Gratuitous ARP),特點是它會把IP和mac地址都填好了,而且填的還是自己的IP和mac地址。
目的有兩個。
在三次無償ARP消息之后,確認沒有沖突了,才會開始使用這個IP地址進行通信。
這種行為,實際上就跟你拿了offer之后發了這么個朋友圈沒啥區別。
而且,還連發了三條。
秀offer,offer沖突了不可怕。秀對象秀沖突了才可怕。
如果你朋友圈里有這種人,答應我,刪了吧。
最后給大家留個問題吧。我們上面的IP都是從DHCP服務器上申請的,在服務器返回DHCP Offer的時候,可以看到上面寫了DHCP服務器的IP。比如192.168.31.1,這明顯是個局域網內的IP,但這能說明,你的DHCP服務器一定在這個局域網里嗎?
《圖解TCPIP》
兄弟們。
按照慣例,我應該在這里唯唯諾諾的求大家叫我兩聲靚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