碁,這個品牌應該不會陌生,筆記本電腦在市場內還是保持一定占有度的。但永遠不要輕視一個企業的科技研發基因,也不要好奇他們是怎么研究細分市場的。
?
宏碁日前推出了一款高科技佛珠——珠運通智能佛珠,據悉名字來源于諸運通的意思。除了常用的祈福、誦經作用之外,它還是能支持一卡通移動支付。
?
珠運通佛珠由1顆主珠及14到16顆輔珠構成,數量可以根據用戶的手腕大小調整,其中主珠實際上就是一顆智能穿戴芯片的高科技電子產品,只不過做成了佛珠的樣子,除了能勝任佛珠的作用之外,它還支持一卡通移動支付,不需要充電,沒電了也能用。
功能方面,除了適合運動愛好者的計步功能,以及睡眠記錄功能,還可以記錄轉動念珠的次數。充電時只要將主珠放入無線充電器就可以,充滿 2 小時就可以待機 4 天。
?
售價1680元新臺幣,折合人民幣377元,佛珠+智能屬性,價格真心不貴。值得首批1萬條珠運通佛珠由武德宮獨家發售,其中還有1600條珠運通佛珠是武德宮開光過的。不到400元可以買到一款能移動支付且開過光的佛珠,賺了!
?
實際上這不是宏碁第一次推出智能佛珠產品了,之前推的第一代產品功能沒這么復雜,但是集成了轉珠計次功能,據說很受歡迎,供不應求,不少商家都加價出售。
?
不得不說,在普通人看來近乎不可思議的產品,在中國臺灣就賣的很火,宏碁也算在智能佛珠上賺的盆滿缽滿。同時也給信佛人士在念佛的同時帶來了科技感以及便利,真的是與時俱進!
天,微博上有個熱搜引起了網友的圍觀,叫史上最奇葩的報警。
事情是這樣的,江蘇揚州小官莊鎮又一村民,晚上經過村里的公墓,發現墓地里竟然有唱歌、說話的聲音,而且聲音時斷時續,又隱隱約約。這個村民嚇得半死,連忙報警,說公墓有異常聲音,請求幫助。
警察出警,到現場勘查后發現,始作俑者是念佛機。就長下面這個樣子:
這種念佛機淘寶上很多,價格便宜,三五十塊就能買到。
這個看起來很廉價的念佛機,功能強大的一比,可以單曲循環,支持太陽能充電,還能戶外防雨、防雷、防凍,一般能在墓前堅持好兩年,簡直是上天。
網友們瞬間樂了,這都是什么腦洞產品,簡直太奇葩了,笑到停不下來哈哈哈哈哈哈……
網友熱評:
抖SSS胖太喵:白天充電,晚上念經!設計者絕壁是一枚隱世天才,產品設計界的鬼才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笑到頭掉
吾輩不戰誰戰:他媽這東西在青海的荒山野地里遇到過,當時自駕游車被困到戈壁灘,自己徒步到周邊探環境時聽見隱隱約約有人說話,戈壁灘啊,周圍沒人但是聽見說話聲,嚇死我了,最后戰戰兢兢尋聲找到這東西,當時氣得真想一腳給報廢掉,最后還是忍住了
Mr棒棒娃:我靠,這我親身經歷啊。上墳的時候剛燒完香跪下就聽見有人說話,周圍就我一個人,直接嚇腿軟了
你居然和別的女孩子聊天:走近科學可以播十集!
__JiaZombie:這樣唱是沒有靈魂的
不知道不知道:去公墓給親人上墳,有太陽能念佛經,還有太陽能讀圣經,本來很蕭肅的環境,一下子熱鬧起來,白天去真不覺得害怕,各個墓前還插著五顏六色的大絹花,反倒有點熱鬧
zzhuAndong:哎,我要給我爸墓碑前放一個,他估計天天托夢過來罵我,吵死了
(編輯:WJ)
碁(Acer)各位都聽說過吧,就是臺灣那家賣 PC 等電子設備的廠商。
當然要是它還是在規規矩矩地賣電腦什么的哪能鬧出什么大新聞,然而不知道是不是受到了什么「佛的感召」,宏碁近期在臺灣推出了一款「智能佛珠」,用來幫助佛系青年「云端念佛」。。。
消息一出,許多臺灣用戶也是表示十分期待,首批訂單達到了上萬串。。。
據了解,這款智能佛珠共有 12 顆佛珠組成,其中一顆內置了芯片,當用戶每撥一下佛珠,智能佛珠就自動計數一次,并將數據傳到手機 App 上,讓念佛的人忘記計數,全身心投入念佛的過程中。
▲智能佛珠已通過臺灣通訊傳播委員會(NCC)的審驗
除了計數,念佛的人還可以將自己累計的功德轉給其他人,完成一場功德無量的「佛系社交」。。。
而在未來這串佛珠還有可能在宗教儀式上開拓更多的應用場景,比如祝禱、加持、過爐等等。
▲恐怕這會是佛系青年將來最愛干的事了。。。
事實上宏碁也不是第一家吃「智能佛珠」螃蟹的企業,幾年前在京東眾籌等網站上就已經有類似的產品出現。
這類產品不僅擁有上面介紹的計數、回向功德功能,有的更是加入了諸如「群組共修」的功能,讓用戶互相監督、點贊、交流。
而有的就連監測睡眠質量、實時計步、久坐提醒、喝水提醒等功能都一應俱全,活脫脫就是一個帶佛系屬性的智能手環產品。
幾年前也有人利用現成的硬件開發虛擬佛珠,比如 Apple Watch 上的「i佛珠」App。
由此看來,佛珠與科技產品相結合早已不是什么新鮮事。不僅如此,其實打著宗教旗號的科技產品的發展腳步也從未停止。
2016 年 4 月,在北京千年古寺龍泉寺里,一個名叫「賢二」的機器僧「上崗」,開始了它的「修行」和宣揚佛法的工作。
▲圖自:Reuters
同樣是宏碁,在去年 3 月,為了配合臺灣的媽祖慶典,推出了「大甲媽祈福限定版筆電」Acer Swift 3,并加入了「大甲媽神話」桌面壁紙和開機畫面。。。
除此之外,充滿了「佛系味道」的「卍服不斷紋筆電包」以及「壓轎金文創祈福吊牌」兩款配件也隨之推出,希望給每臺「媽祖機」的使用者帶來好運。。。
當然,想把科技與宗教結合并給信教者帶來實實在在便利的初衷或許是沒問題的,宗教與科技結合起來的市場想象空間也足夠大,但是存在真的就「合理」嗎?
同樣也是在臺灣,去年底一個號稱可以幫助使用者「云端成佛」的 App——Buber 上架了臺灣眾籌網站 FlyingV。
這款聽上去很扯,實際用上去更扯的 App 從它宣傳文案的內容來看便能看出一些端倪:
「云端成佛認證」、「一鍵成佛」、「搜尋附近成佛地點」...... 這些奇葩功能推出的背后更多反映出的是一些人對待宗教的態度。
想通過 App、金錢以及別的工具來「輔助」自己向內心求索修行的過程,然后告訴自己已經獲得了某種虛幻的滿足感,這很「佛系」,卻一點兒也不「佛性」。
▲各大寺廟里經常能看到手握一大把香的香客
智能佛珠的出現節約了信教者花在計數、回向等步驟上的時間,但是這些步驟就應該被省略嗎?念珠頌佛的意義正是在于平心靜氣、修煉自身,而上述產品卻多少讓整個過程有些流于形式,為了做而做。
或許市場有這方面的需求,或許這些產品能受歡迎,但這都不代表它們就「合理」了。
科技能與宗教融合嗎?又該以怎樣的方式融合?這或許是廠商們推出相關產品前后應該考慮及反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