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轉電腦
關注鉛錘哥,輕松學電腦
本文轉自電腦快科技網
筆記本電腦的鍵盤,雖然看起來都差不多,但是這小小的鍵盤也分成許多種不同的類型,今天我們就來系統的介紹一下不同種類的筆記本電腦鍵盤,以及他們的優缺點。
正如手機拋棄了按鍵,而變得越來越輕薄的今天。筆記本也拋棄了傳統的鍵盤模式,巧克力鍵盤是傳統薄膜鍵盤進一步優化的產物,之所以我把這類鍵盤稱之為巧克力設計,是因為這種鍵盤的外觀頗像真正的巧克力,并且巧克力鍵盤種類繁多,那么我們就對每種類型的巧克力鍵盤分別進行介紹。
孤島式鍵盤
孤島式鍵盤是目前筆記本電腦使用率最多的一種鍵盤類型,尤其是在追求極限輕薄的輕薄本和超極本中。
孤島式鍵盤整厚度偏低,有利于筆記本電腦壓縮機身厚度,而且按鍵之間存在明顯間隙,可以減少因為誤碰而產生的輸入錯誤。
代表機型:惠普戰系列、聯想小新、以及絕大部分筆記本電腦。
孤島鍵盤又可以細分為平面孤島式鍵盤和弧面孤島式鍵盤,弧面孤島式鍵盤通過優化鍵盤,增加了按鍵表面面積,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現在的ThinkPad。至于手感而言,就看用戶的個人的喜好了。
代表機型:ThinkPad大部分機型都采用的弧面孤島式鍵盤。
蘋果筆記本電腦
其實蘋果筆記本電腦也是孤島式鍵盤,之所以我們要單獨拿出蘋果筆記本電腦,是因為蘋果筆記本電腦所采用的按鍵結構較為特殊。
說到這里我們先簡單的介紹一下按鍵結構吧,最早的機械鍵盤采用機械軸體,根據軸體的不同其手感也有這較大的區別。
而薄膜鍵盤則摒棄了機械軸體采用了薄膜觸發節點,并利用小彈簧進行回彈。
筆記本電腦采用的薄膜鍵盤通常分為軟性薄膜(橡膠等較軟材質)和硬性薄膜(一般為金屬材質)、巧克力鍵盤則是采用回彈片來進行按鍵回彈。蘋果鍵盤之所以與眾不同就在于它獨特的“蝶式”結構的回彈片。
目前市場上絕大多數筆記本電腦的鍵盤都是采用的X型架構(剪刀腳架構)設計,而蘋果的MacBook上則采用了自己設計的蝶式架構,它采用了更堅硬的材料制成。
蘋果認為這樣可以讓纖薄的筆記本產品在使用時可以減少按鍵的晃動,讓按鍵更具穩定性。
剪刀腳結構進的產生讓按鍵手里更加均衡 這也是浮島式鍵盤更受歡迎的原因
浮萍式鍵盤
浮萍式鍵盤與孤島式鍵盤最明顯的區別就是按鍵之間的間隔了,浮萍鍵盤顧名思義:按鍵像浮萍一樣“漂浮”在筆記本機身的表面。
因為浮萍鍵式鍵盤存在按鍵不穩容易誤碰的缺點,導致這種形式的鍵盤在筆記本電腦中已經不多見了。
同樣浮萍式鍵盤也分為了“平面浮萍”和“弧面浮萍”兩種,其區別與“平面孤島”和“弧面孤島”相似。
不僅如此,浮萍鍵盤為了克服按鍵不穩、容易進灰的問題,推出了階梯式浮萍鍵盤。
簡單來說就是對于鍵盤形狀做出相應優化,通過鍵帽采用階梯形式來變相的增加按鍵間距,并且通過階梯形狀為按鍵提供相應的支撐。
代表機型:浮萍鍵盤目前已經非常少見了,不過來款惠普、東芝等品牌都是用過此類型的鍵盤。
仿機械鍵盤
簡單來說這類鍵盤利用物理結構來模仿機械鍵盤的手感的薄膜鍵盤,其代表就是火山口式鍵盤。
火山口式鍵盤的回彈與傳統薄膜鍵盤相似,不過由于火山口結構的存在,利用卡口可以較為粗糙的模擬出機械鍵盤中青軸的段落感。
其優點為造價低、性價比高,缺點也非常明顯:容易卡鍵,使用壽命短。
機械鍵盤
最近幾年隨著游戲本熱潮到來,個性化、游戲元素等理念逐漸深入到筆記本中來。包括機械革命、聯想、微星、雷蛇等廠商都已經推出了機械鍵盤游戲本產品,所使用的軸體和相應的手感也大不相同。
機械鍵盤與傳統薄膜鍵盤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整體的手感。前者段落感清晰、敲擊時會發出明顯的聲音,能夠讓用戶體驗到敲擊鍵盤的樂趣,這就像我們所說的駕駛樂趣一樣。而后者手感相對于前者來說沒有那么鮮明的特性,不會發出明顯的聲音,敲擊感覺也不那么干脆利落,在敲擊樂趣上遠遠比不上機械鍵盤。
不過,由于結構的原理,只有能忍受游戲本碩大體積的用戶才能享受機械鍵盤了。
今天關于筆記本的常見鍵盤,鉛錘哥就介紹到這里,有興趣可以關注瀏覽其他文章。
歷史文章:
全球限量300臺,性能排名第一的游戲筆記本開箱——宏碁掠奪者21X
鉛錘哥:二手筆記本避坑指南
鉛錘哥:筆記本CPU買【標壓】還是【低壓】的好?
筆記本電池保養知識,教你如何保養筆記本電池!
覺得“好看”就點亮它~
臺雷神插上適配器后有短路現象,來拆開看看原因。
換鍵盤弄成這樣,把主板翻過來,看看絕緣墊片有無移位情況。
再看一下主板背面有沒有元件異常,一般這種短路情況元件表面肯定會有打火造成。從電阻塊頭看應是檢流電阻,這里應該就是絕緣沒處理好導致的短路點。
接下來看看元件與主板上什么地方接觸到了,這里有個燒灼痕跡。剛剛主板翻過來后這個點剛好對應到這個點,錫箔本應在絕緣墊片以下,卻放在上面了,所以短路了。
用下翻式鍵盤,絕緣墊片一定要處理好,一定要這樣處理,因為主板直接放在這上面,這是金屬,如果絕緣墊子沒處理好就會短路。看看我改進后的,把錫箔放在塑料絕緣墊面下面就行。本來原廠應該也就是這樣,可能這位朋友換鍵盤時沒注意,這樣就絕緣了,主板就不會接觸到錫箔紙。開機測試,兩只。
身邊這臺7年前的老本,就像一個老朋友,又像一壇醉人的陳釀,助我在職場生涯立下赫赫戰功。身輕如燕的1KG體重就像iPad帶在身邊那樣方便,搭載的三星128G MLC固態硬盤抵消了低電壓處理器的不足,上網,PS,做PPT那叫一個“斬立決”——快。如今趁著本友會發起的這期拆機活動,我果斷在馬云家入手了背光鍵盤,摸索著自行替換,大家祝我好運!
拆機要專業,更要心細,但凡有點追求的人都會自備拆機工具套裝和各類撬片和撬棒,木有追求的人就一把螺絲刀和一張信用卡行走江湖,總會留下一些疤痕作為紀念。
↑ 特此安利這款拆機套裝,
不要198也不要98,只要29元,
馬云家從18到幾百塊不等,
各位看官,因需而入唄。
說起背光鍵盤,如果出現在筆記本配置清單中,它可能帶來幾百元的差價,想想當年Macbook背光鍵盤引領的風潮,那可是要花一萬塊才能追風的。我顫抖著手指點進了馬云家,輸入了戴爾E4200背光鍵盤的信息,跳出來的是20元的大回車背光鍵盤和30元的小回車背光鍵盤,還是全新的,此時我的眼角是濕潤的。
辣
么
,
直
奔
主
題
↓
不管什么筆記本電腦,拆鍵盤之前,務必要將屏幕開合到最大角度,以防卡位。特別是戴爾筆記本電腦,據我所知老款的latitude系列(比如我用過的700M)、E系列(比如我這臺E4200)甚至是高端XPS系列(比如我用過的XPS M1210)都會在鍵盤上方設計了一個擋板,所以它們拆解鍵盤的方式都是一樣的,全都是套路。
一般來說,戴爾本的鍵盤上方擋板都會有4-6個卡扣,所以需要用撬棒從一側向另一側撬動,千萬別用蠻力,否則會斷卡扣。這里分享個小技巧,從電源鍵的方向開始撬,撬開一角后拿手指左右晃動并往上提,運氣好的話可以一連分開好幾個卡扣。
↑ 這就是取下擋板的模樣,
由于E4200是觸控按鍵,
所以擋板下面全是感應模塊。
↑ 然后,我拍著大胸向組織發誓,
幾乎所有戴爾老本都是左右各一顆螺絲,
直接,操起螺絲刀伺候。
↑ 將螺絲擰開后,就可以把鍵盤翻過來了,
在鍵盤排線接口的右邊竟然有一個小小的,
微不足道的接口,其實這就是背光鍵盤的IC接口。
給個特寫大家瞅瞅看!其實像戴爾這樣的心機婊在筆記本行業不勝枚舉,買機配置多一個背光鍵盤少之幾百,動輒上千(當然不僅僅多了背光鍵盤...),其實很多筆記本都預留了背光鍵盤接口,大家可以留意下手中的老本。
正面看背光/普通鍵盤長一個樣,翻一面才知道,它們的結構還是有明顯不同,最大的區別是背光鍵盤在普通鍵盤基礎上,多增加了一整塊導光線路板,由于設計的很精巧,并不會額外增加厚度,所以老機換背光鍵盤后的手感沒變化。
當然,背光鍵盤還多出了一塊小電路板,上面嵌了四個芯片。
下
面
順
手
就
多
加
裝
個
藍
牙
↓
當年,戴爾E4200可是1W2的高端商務本,除了逆天的1KG重量和前衛的128G MLC SSD外,還內置了各類接口,使得低配機可以后期升級。比如這枚DELL 365藍牙模塊,馬云家20元就能買到拆機品,反正這玩意新舊無所謂。
↑ 不過嘛,雖然藍牙模塊不貴,
但藍牙模塊底座支架可不便宜,
馬云家要80大洋啊,
合計毛爺爺讓你老本有藍牙功能。
值 or 不值?我不好說...
↑ E4200藍牙模塊位置在鍵盤下方右側,
講真,安裝特別簡單,排線式即插即用。
~Duang~~Duang~~Duang~
終于給小E換上了藍牙特效,
再去馬云家掏糞嘍(一個二手藍牙鼠標)...
最后;
再給大家看一眼鍵盤下方的零件,
因為;
深呼吸,閉上你的眼睛...
什么亂七八糟的...
好吧;
接下來要合上嘍?。?!
↑ 相信我,
E4200換背光鍵盤比你下樓取快遞更容易,
一插一壓就齊活,不留后遺癥的。
SOS:
請確定一定以及肯定鍵盤按鍵排線和背光排線都插緊了,可別敲鍵盤碼字就給震松了。
接
下
來
,
見
證
奇
跡
的
時
刻
↓
霧里看花,盡是霧,
我在霾里,打飛機...
↑ 扒開迷霧,
E4200散發著熠熠光輝的鍵盤亮瞎了我的眼,
雖然木有Alienware絢麗奪目的七彩燈光,
也沒有Macbook靜如止水的溫婉逼格,
但我給它打9.9分,十分制!
↑ 當確定鍵盤燈光正常,
敲打按鍵試試錄入正常,
就可以擰上兩顆螺絲了。
安裝擋板也要小心,我曾經就弄斷了卡扣,這塊擋板前面有5個凸起的卡扣,對應C殼的凹槽,需要先蓋住上方,然后找好角度按壓下方的卡扣,當發現按不下去時千萬別蠻力,卡扣容易咔擦喲,建議大家可以左右晃動微調下方位,運氣好的話一氣呵成。
最后附上一張“玩”背光鍵盤的圖,這張圖有毒,我都盯著看了三分鐘了,好過癮??傊@次的改造升級很順利,對于老本而言,花極少數的錢就能換來某項功能質的飛躍,并且其中的DIY動手樂趣妙不可言,還能讓老本換發青春活力,何樂而不為呢?大家快快動起手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