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繼任 Hyperdunk 耐克實戰團隊鞋的新企劃,Nike G.T. 系列自誕生以來就備受玩家關注。
其中初代 G.T. Cut 因出色性能,時至今日依舊有不少實戰黨求購,而去年由文班亞馬代言的新鞋型 Nike G.T. Hustle 2 也收獲不俗口碑。
▼ 文班亞馬代言 Nike G.T. Hustle 2
▼ 官方拆解圖
近日迎來好消息,文班亞馬在今年全明星賽上腳的「外星人」PE 配色,將會在下月大范圍市售!
▼ 全明星上腳的 PE 配色,即將市售
整體配色采用黑色為底,襯托細節的綠色銀河圖案,與當年同樣在全明星期間登場的「星空噴」異曲同工。
鞋側 Swoosh 則以全息反光材質點綴。
后跟獨具個人色彩的「外星人」標志,則源于勒布朗曾多次用 “外星人”,來形容文班亞馬的驚人籃球天賦。
外星人頭像這一 Logo 元素,隨后也出現在文班亞馬上腳的多款 Nike PE 球鞋上。
目前消息稱,這款全明星賽 PE 配色 Nike G.T. Hustle 2 “Alien” 將于 5 月 3 日正式登場。
無論是久違的星空元素,還是極具個人色彩的外星人頭像,顏值方面確實無可挑剔,感興趣的小伙伴可以多加關注下!
Nike G.T. Hustle 2 “Alien”
貨號:FZ7310-900
登場日期:5 月 3 日
定價:0 美元
pic via:Nike/NBAkicks
賽博朋克2077》近日舉辦的電腦裝機大賽中,公布了幾個幫派的圖標,很多造型看上去略顯抽象。
盡管《賽博朋克2077》延期至今年9月,但周邊活動一直沒停,近日CDPR組織了一個《賽博朋克2077》主題的裝機活動,玩家自己組建一款“Cyber”風的電腦參加玩家評選,據說第一名還將獲得外星人Aurora臺式機等一整套設備。
為了讓這些裝機效果更Cool,官方公布了幾枚《賽博朋克2077》游戲內的幫派LOGO圖標。仔細觀察這些圖像,能夠大概理解幫派風格,不過不得不說LOGO挺抽象的。
第六街區
野獸幫
漩渦幫
莫克斯幫
虎爪幫
Valentinos幫
巫毒幫
《賽博朋克2077》預計將于今年9月17日如期發售,并且不會受疫情影響而延期。
為ALIENWARE旗下的全新旗艦,ALIENWARE m18自年初發布開始就受到游戲發燒友和硬件發燒友們的廣泛關注,強悍的硬件配置,傳承經典的設計,改進的散熱架構,以及用戶對其性能調校方面的期許,甚至是高昂的價格,再加上“外星人游戲本”這六個本身自帶流量的字眼,其話題性不言而喻。
售價近40000元的全新ALIENWARE m18究竟可以為用戶帶來怎樣的究極享受呢?這篇評測將為您揭曉答案。
1 低調奢華環保的陽極氧化鋁模具
ALIENWARE m18的配色是暗月黑。ALIENWARE最近幾代產品給我的感覺是低調且奢華,這一點依舊能夠從m18的外觀設計上清晰感知。
m18的A面采用了陽極氧化鋁外殼,漆面采用納米技術珠光處理,所以細看外殼表面的話,能夠感受到明顯的金屬光澤,同為鋁合金材質,ALIENWARE的模具外殼質感遠超其它產品。
A面靠上正中位置是標志性的外星人頭像LOGO,支持背光調節,右下角使用篆刻技術拓印了“18”標識。機器整體的設計風格簡約低調,但材質、漆面與細節打磨出來的質感,又能夠讓人充分感受到其奢華的一面。
m18雖是一款18英寸超大尺寸游戲本,所配備的硬件也全都是頂級,但其機身設計在目前的18英寸機型中算是比較纖薄的,最厚處為26.7mm。另外從側面看過去,機身底部側邊區域采用了向內傾斜的楔形設計,在視覺上降低了厚度敏感度,所以機身看起來更加干練,沒有給人以厚重、笨拙的感覺。
m18的接口配置足夠豐富,各類常用接口一應俱全。
機身右側配有1個USB-C 3.2 Gen 1,左側配有RJ-45網口,2個USB-A 3.2 Gen 1接口和1個3.5mm耳麥插孔。
尾部從左至右依次配備了2個雷電4、1個USB-A 3.2 Gen 1,HDMI 2.1,Mini DP1.4,SD卡槽以及電源插孔。
此外可以看到,m18機身尾部區域還配有一圈Mini-LED環形燈帶,支持Alien FX燈效,用戶可以在AWCC控制中心里自由設定其燈光效果。
2 Cherry機械鍵盤帶來迅捷的觸發響應速度
m18機身邊緣采用了V-Rail開合設計,即屏幕與機身面板邊緣均采用了小斜面設計,在合上屏幕的時候,面板之間留有一定的可著力點,再加上出色的屏軸阻尼控制,就可以輕松單手開合屏幕了。
ALIENWARE m18整個C面的設計主要是為了塑造更加優秀的交互體驗。
首先是鍵盤。這款機器配置了Cherry定制機械鍵盤,整體鍵程1.8mm,觸發鍵程0.8mm,更快的觸發速度對于游戲玩家來說顯然是十分必要的。像《英雄聯盟》、《DOTA 2》、《星際爭霸》等等類型的電競游戲,更快的按鍵觸發速度所帶來的操控體驗顯然更加出色。
這塊機械鍵盤的整體手感類似于青軸,敲擊時有明確的段落感以及清脆的機械聲,按鍵手感干脆利落不粘滯,全鍵無沖突,專為提升游戲玩家的操控手感而設計。
其次我們看頂部區域。除了位于右側的頗為顯眼的外星人頭像電源鍵外(支持AlienFX背光),還有條形格柵組成的六邊形孔位,這一設計一方面對C面進行了一定程度的裝飾,另外最為重要的作用就是構成整個散熱系統的進風口,其主要設計目的在于提升散熱效率,改善散熱體驗。
功能性方面,m18自帶獨立數字鍵區,方向鍵為全尺寸鍵帽。同時它還支持AlienFX單鍵RGB LED背光設定,在AWCC控制面板中可以輕松設定背光效果。
此外,m18 C面面板表面采用了環保的AED涂層覆蓋,其觸感更加溫潤、柔和、親膚,使用電腦時手腕放在上面接觸時候會更加舒適。
m18觸控板表面為磨砂觸感,因此有著比較明顯的觸覺反饋,由此而來的是非常跟手的操控感覺。觸控板左右鍵有效按壓區域覆蓋整個底部邊角,沒有一體化觸控板常見的左右鍵死區問題。
3 18英寸2.5K分辨率165Hz高刷巨屏帶來震撼沉浸體驗
ALIENWARE m18對于游戲玩家而言有著非常好的屏幕觀感體驗,18英寸高屏占比屏幕帶來的視覺沉浸感極為震撼,看習慣了之后很難再回到15.6英寸屏幕游戲本上去玩游戲了。
m18屏幕最高支持2560×1600的2.5K分辨率,比例為16:10,面積較上一代增加14.54%,支持杜比視界。刷新率最高為165Hz,可以手動切換為82.5Hz和60Hz。支持G-SYNC技術,擁有3ms疾速響應時間,支持100% DCI-P3色域,并且通過了萊茵硬件級防藍光認證。
攝像頭和麥克風陣列位于屏幕上邊框正中位置,攝像頭支持紅外識別,可以結合Windows Hello實現人臉識別登錄。
接下來我們通過測試看看m18這塊18英寸巨屏的素質到底如何?
首先來看色域,其sRGB色域覆蓋為99.8%,色域容積149%;DCI P3色域覆蓋為99.2%,色域容積105.6%。對于一塊IPS面板來說,這樣的色域覆蓋和色域容積表現已經是調校的非常出色了。
對比一下sRGB IEC61966-2.1色域標準就可以看到,彩色線為m18屏幕的色域覆蓋范圍,遠遠超出了虛線部分所示的sRGB IEC61966-2.1色域標準覆蓋范圍。
對比sRGB IEC61966-2.1色域標準
對比Display P3色域標準,m18屏幕的色域范圍包含了整個Display P3色域覆蓋范圍,并且要略高于標準的Display P3色域覆蓋范圍。可見m18這塊屏幕的色域調校,在IPS面板中算是相當出色的。
對比Display P3色域標準
不過在亮度方面,受IPS面板限制,其100%峰值亮度實測為332.7尼特,對比度950:1,亮度和對比度表現中規中矩。
色準方面,實測平均ΔE=1.83,最小值0.89,最大值2.77,色彩偏離度低,還原準確。
色調響應方面可以看到,黑色線與光度2.2的藍色線幾乎重合,說明其屏幕色調響應出色。
色彩、亮度均勻性方面,屏幕九個區域的整體顯示效果不錯。表現最好的區域位于頂部正中位置,左下角和正下方屏幕亮度略暗。
4 i9-13900HX處理器性能釋放卓越
ALIENWARE m18的性能表現,必然是大部分關注這款機型的朋友都想要了解的。筆者本次評測機型為頂配版,搭載了英特爾13代酷睿i9-13900HX處理器,2×32GB DDR5 XMP內存,1TB PCIe 4.0固態硬盤以及NVIDIA GeForce RTX 4080筆記本電腦GPU。同時它還搭載了英特爾最新的Killer Wi-Fi 6E AX1675i無線網卡,支持160MHz頻段,是非常適合在線游戲、電競的網卡配置。
接下來我們看看ALIENWARE m18整體的性能表現到底怎樣?
需要提前說明的是,在性能測試時我們將m18的性能模式鎖定在全速模式,并且在普通測試環節中不會開啟超頻,力求還原產品初次拿到狀態下的直觀性能表現。
13代酷睿i9HX家族作為英特爾目前最快的游戲移動處理器,可以說是為游戲玩家提供了令人難以置信的性能。我們測試的這臺m18配備的是英特爾酷睿i9-13900HX,可以說是13代酷睿移動級處理器家族中的次旗艦,采用“加強版”Intel 7制程工藝打造,異構混合架構以及與13代臺式機處理器相同的封裝規格,使其核心規模達到了24核32線程,其中8個為性能核,16個為能效核,可處理更重負載任務,當您的CPU在后臺處理任務時,您還可以順利進行游戲、流媒體和錄音。。性能核睿頻可達5.4GHz,能效核睿頻3.9GHz,三級緩存36MB,基礎TDP為55W。
CPU-Z測試標準下,我們可以直觀了解這顆處理器的單核和多核性能,其中單核得分825.8,多核得分13257.3。從測試結果可以看到,這顆處理器的單核性能較上一代i9-12900HX相比略有提升,但多核性能提升明顯,幅度達到20%,而且m18對于處理器性能釋放做的非常好,跑分達到了很高的性能水準。
CINEBENCH測試標準下,CINEBENCH R15多核4957cb、單核293cb;CINEBENCH R20多核12096cb、單核782cb;CINEBENCH R23多核32211pts、單核2032pts。從評分可以看出,酷睿i9-13900HX相對上一代多核性能提升平均達到30%左右,單核性能提升平均約5.7%左右。
3DMark CPU Profile通過物理特效渲染來評估CPU的單線程和多線程性能,在其測試標準下,酷睿i9-13900HX單線程得分1131,2線程得分2189,4線程得分4104,8線程得分7140,16線程得分9610,最大線程得分12794,總體性能實力優異。
在日常應用中,壓縮與解壓縮是非常常見的任務模式,無論是直接的文件打包、解包,還是游戲、軟件運行時的后臺壓縮、解壓縮工作,可以說,只要你在使用電腦,壓縮與解壓縮就無處不在。
參考7-Zip基準測試,完成10輪壓縮解壓縮測試耗時為68.438秒,總體評分166.993GIPS,壓縮速度達到134598KB/s,解壓縮速度達到2026591KB/s,整體性能較上一代同級別處理器提升顯著。
視頻編碼性能方面,我們使用X264 FHD Benchmark以及X265 FHD Benchmark進行了測試。X264 Benchmark下,編碼2500 frames 1080P視頻耗時僅23秒,幀率達到110.61fps,H.264編碼效率提升顯著。
X265 Benchmark下,編碼1128 frames 1080P視頻耗時僅9.76秒,幀率達到115.54fps,H.265編碼效率同樣是大幅提升。
圖像渲染能力方面,首先我們參考V-Ray Benchmark的測試。純物理CPU渲染采樣數量高達21451 vsamples,相比上一代同級別處理器提升幅度近30%(i9-12900HX為15723 vsamples)。
其次我們參考Corona benchmark的光照渲染測試,實測完成渲染用時僅45秒,渲染速度達到10656700 Rays/sec,也就是每秒鐘可以渲染1065萬6700條光線數量,相比上一代同樣是大幅提升。
5 RTX 4080獨顯徹底拿下光追游戲
得益于全新的Ada Lovelace架構打造,RTX 40系列GPU在性能層面有了巨大提升。
m18評測機配置了目前的次旗艦RTX 4080 Laptop GPU,支持獨顯直連技術。GPU功率175W,擁有7424個CUDA核心,12GB GDDR6顯存,像素填充率168 GPixel/s,紋理填充率487.2 GTexel/s,總線位寬192bit,核心頻率1620MHz,顯存頻率2250MHz,Boost頻率2100MHz。
我們在測試時將顯卡驅動升級為最新的531.18版本,首先來看看3DMark各項測試結果。
DX12U SPEED WAY模式下,這款顯卡評分4691分,應對DX12U框架下的各類特效毫無問題。光追Port Royal評分高達11724,這意味著RTX 4080顯卡已經完全拿下了光追特效,再也不用擔心高分辨率下開光追幀數不足的問題了;Time Spy E DX12測試模式評分9097分;Fire Strike Extreme DX11模式評分21776分,其綜合圖形性能已經把上一代的RTX 3080Ti都甩出了幾條街的距離。
接下來通過游戲實測,感受一下175W GeForce RTX 4080 GPU的性能。這部分我們選擇了4款游戲,包括《CS:GO》、《古墓麗影:暗影》、《賽博朋克2077》以及《全面戰爭:戰錘3》。
首先來看《CS:GO》的測試。
在m18默認的2560×1600分辨率最高畫質下,運行游戲的平均幀數為393.02fps,配合165Hz高刷新率,完全可以為專業電競選手提供足夠可靠的游戲環境。
在1080P最高畫質下,游戲的平均運行幀數來到了547.4fps,運行電競類游戲毫無壓力。
《古墓麗影:暗影》這款游戲對于硬件要求不算太高,但是能夠代表當下絕大部分主流游戲的硬件需求。
測試時我們采用2.5K分辨率、最高畫質,關閉DLSS,最終測得游戲畫面平均幀數為160fps,運行極為流暢。
接下來是光追游戲代表的《賽博朋克2077》。RTX 30系列顯卡雖然在光追游戲上有了更好的體驗,但到了高分辨率下性能就會明顯不足,m18的表現如何呢?
2.5K分辨率+超級光追模式,DLSS自動的情況下,平均幀數高達74.52fps,這意味著RTX 40顯卡基本已經全面拿下光追游戲。
另外我們還測試了DLSS3開啟后的平均幀數,直接飆升到了119.57fps,幀率提升幅度達到60.45%。DLSS3對于游戲行業而言,可謂是革命性的技術。
游戲性能測試的最后我們請出硬件殺手《全面戰爭:戰錘3》,這款游戲在RTX 30時代可謂大殺四方,即便RTX 3090來了也頂不住。
ALIENWARE m18在2.5K分辨率、最高畫質下運行《全面戰爭:戰錘3》的平均幀率來到了84.4fps,徹底攻克這款硬件殺手。
6 DDR5內存可超頻 PCIe4.0固態硬盤讀寫速度優異
ALIENWARE m18內存與硬盤配置也是達到了相當高的水準,64GB DDR5 XMP內存允許用戶超頻,進一步提升了性能潛力。不過在測試時我們沒有對其進行超頻。
通過AIDA 64實測,其內存讀取速度達到73311MB/s,寫入速度71569MB/s,拷貝速度73862MB/s,延遲降低到了91.6ns。對比DDR4內存,讀取、寫入速度提升約60%左右,拷貝速度提升約60%。
硬盤方面,這款產品搭載了一塊SK海力士1TB PCIe 4.0固態硬盤,實測其Q8T1順序讀取速度7130.1MB/s,寫入速度6528.28MB/s,4K Q1T1隨機讀取速度為63.06MB/s,寫入速度為322.23MB/s,達到了PCIe 4.0固態硬盤的高端水準。
良好的內存與硬盤讀寫能力,使得m18在運行系統、軟件、游戲時,都能為用戶帶來流暢體驗。
7 異常強大的綜合生產力性能
雖然ALIENWARE m18是非常純粹的游戲本,但是對于用戶而言,也不可能只是用來玩游戲,其強大的生產力性能自然會給用戶帶來更加高效的使用體驗。
綜合性能測試我們參照Crossmark、PCMark 10以及UL Procyon三款軟件的測試結果。
首先在CrossMark生產力性能測試中,其綜合得分達到2257分,生產力單項得分2117分,創造力得分2412分,響應能力得分2241分,對比12代酷睿+RTX 30顯卡游戲本普遍低于1900分的測試成績,ALIENWARE m18的表現相當優異。
PCMark 10擴展模式測試中,其在常用基本功能,包含Web瀏覽、視頻會議、應用程序啟動等得分為11233分,說明其完成這些基礎辦公任務沒有任何問題;而在生產力項目測試中得分為9943分,表明其擁有高效的電子表格、文檔工作性能;數位內容創作方面,其評分高達15625分,說明其能夠非常高效地完成圖片、視頻、圖形渲染等工作;游戲性能方面的評分更是高達26863分,綜合得分高達11476分,全面優于上一代旗艦級游戲本的表現。
UL Procyon我們主要參照其視頻編輯性能,它通過Adobe Premiere軟件的真實操作,衡量電腦的實際應用性能。實測m18評分高達8448分,是效率相當出色的視頻剪輯平臺。
8 Cryo-Tech散熱架構帶來最高250W功耗釋放
英特爾13代酷睿處理器以及RTX 40顯卡性能大幅提升,對散熱也帶來了不小的挑戰。從前面的測試環節可以看出,ALIENWARE m18各大硬件性能的釋放是非常充分的,這也證明了它的散熱系統足夠高效、可靠。
這款機器采用了全面革新的外星人專屬Cryo-Tech超級散熱架構 ,4風扇7熱管散熱模組,加上更大面積的冷凝均熱板,四進風四出風設計,以及13號元素鎵硅液金化合物散熱層,整體散熱效率得到有效保證。
下面我們通過AIDA 64+Furmark烤機測試,看看ALIENWARE m18的硬件功耗與散熱表現。
首先在AIDA 64 Stress FPU壓力測試下,處理器核心溫度被控制在91℃左右,不過封裝溫度高達101℃。功耗穩定在112.968W,P-Core頻率穩定在3.6GHz,E-Core頻率穩定在3.1GHz,功耗釋放迅猛,散熱表現還算不錯。
Furmark的GPU單烤機測試,2.5K分辨率下,GPU功耗釋放171.274W,基本達到了175W RTX 4080的滿功耗釋放狀態,同時可以看到,此時GPU溫度控制在了83.8℃,GPU功耗與散熱表現俱佳。
CPU+GPU雙烤機測試下,處理器核心溫度為91℃,封裝溫度97℃,核心頻率穩定在2.5GHz。此時其GPU溫度為86.8℃,CPU+GPU功耗釋放達到65W+165W,整體表現不錯。另外這款機器超頻之后,總體功耗釋放可以達到驚人的250W。
9 評測總結:預算充足的最佳選擇
ALIENWARE m18無疑是一款純粹的游戲旗艦,其CPU和GPU性能釋放達到了業界頂尖水準,可以為用戶帶來卓越的使用體驗。同時還提供了四個固態硬盤槽位,以及CPU、內存、GPU超頻選項,讓一款游戲本兼顧了DIY產品的可玩性,對于硬件發燒友來說有著十足的誘惑力。
這款產品還為用戶提供了手感良好的Cherry機械鍵盤,而且觸發響應速度極快,非常適合電競玩家使用,它也是目前市面上為數不多的機械鍵盤游戲本新品。此外,m18的外觀設計、用料、漆面質感處理依舊保持業界最強水準,陽極氧化鋁加上納米珠光工藝,使得金屬質感瞬間拉滿,環保的AED涂層增強了用戶與機器之間的交互舒適度。良好的接口擴展能力,纖薄化的設計都是這款產品的亮點。
不過,m18也并非一款完美的產品,因為均熱板面積鋪設比較大,所以即便在普通開機狀態下,如果不開啟全速模式的話,C面也會有比較溫熱的感覺。
但是總體來說瑕不掩瑜,ALIENWARE m18的綜合表現非常強悍,再加上“外星人”品牌本身的熱度加持,只要預算充足,它就會是最好的那個選擇。
(8139118)